2021届高考政治重难热点专练04,,收入分配与公平(解析版)

来源:实践技能 发布时间:2020-12-30 点击:

 点 重难点 04 收入分配与公平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真题:

 从考点角度看,收入分配与公平、分配制度是近年高考的冷考点。从题型角度看,收入分配公平都考过主观题。主观题常考查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等。从命题背景材料看,通常结合土地流转、居民收入增长、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等问题进行考查。

 1.准确把握财政的作业,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财政赤字 2.全面把握生产与分配的关系。要注意区分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分配的最终决定因素,是根本原因,而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直接原因。注意涉及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原因、依据的选择题,注意分析材料是涉及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分配的关系,还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分配的关系,从而作出准确选择。

 3.准确理解我国的分配方式。注意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不能说凡是在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分配都是按劳分配。

 4.正确分析和对待收入公平问题,准确掌握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

 5.要明确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区别,以及第三次分配。

 6.准确掌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考向 1 财政的知识 。2021 年高考可能会结合十九届五中全会内容、十四五规划内容,通常是以我国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的现状或改革措施为背景,考查财政作业、财政收支,大多设置体现类、依据类等题型。

 向 考向 2 我国分配制度 、 效率与公平。

 2021 年高考可能会以现实生活中效率与公平相互影响的事例或经济图表为素材,以及以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的构成为素材,通常设置选择题,考查对多种分配方式的区分;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本知识时,考查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本知识时,通常是提出某种观点,设置辨析类题型,或者是提供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相关政策措施,设置意义类等题型。

 (建议用时:30 分钟)

 1.(2020·新课标全国卷Ⅰ)为发挥农业保险对支农惠农、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中央财政于 2007 年开始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截至 2019 年底,农业保险累计支付赔款 2400 多亿元,服务农户数从 0.5亿户次增至 1.8 亿户次,提供的风险保障从 0.1 万亿元增加到 3.6 万亿元。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是 ①获得财政补贴,降低成本支出 ②增加生产投入,促进产业发展 ③购买农业保险,支付保险费用 ④转移灾害风险,稳定收入预期 A. ①→③→④→② B. ①→③→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③→①→②→④ 【答案】C 【解析】中央财政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前提是农户购买了农业保险,支付了相应保险费用,才可享受相应的补贴政策。③排第一位,①排第二位。购买农业保险后,当风险发生时,能有效规避风险,转移灾害风险预,稳定收入预期,④排第三位。当农户的收入预期向好的时候,农户将进一步增加生产投入,即达到了“发挥农业保险对支农惠农、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②排第四位。故本题选 C。

 2.(2020·新课标全国卷Ⅰ)信息时代。数据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19 年 10 月,《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 决定》首次将数据与劳动、资本、土地等并列,将其列为生产要素。数据被列为生产要素是因为 ①数据广泛融入生产过程,具有独特创造力 ②数据是最具流动性的基础性资源 ②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 ④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日益凸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数据之所以被列为生产要素之一,是因为其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即其广泛融入生产过程,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①④符合题意。该两个选项说法正确,但并不能表现出数据在经济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则不能作为数据被列为生产要素的原因,②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B。

 3.(2020·新课标全国卷 3)“银税互动”是指税务、银保监部门和金融机构合作,帮助中小企业将纳税

 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为其贷款提供便利,实现“以税促信、以信申贷”的目标。银行根据企业纳税信用等级确定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融资额度。到 2020 年 4 月末,“银税互动”贷款余额 5732 亿元,同比增长 74%;贷款户数 75 万户,同比增长 114%。“银税互动”的积极作用是 ①放宽融资条件,纾解企业资金困难 ②提高存贷利差,增加银行利润 ③鼓励诚信纳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④有效控制信贷风险,改善银企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为其贷款提供便利”、“免抵押、免担保信用融资”表明“银税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放宽融资条件,有利于纾解企业资金困难,①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存贷利差,则不能得出银行利润增加,②不符合题意 “银税互动”是指税务、银保监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帮助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缓解企业融资难题的活动,这有利于解决企业信贷融资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促进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降低融资成本,从而促进企业依法诚信纳税,③符合题意。信贷风险是指借款企业因各种原因不能按时归还信贷本息而使银行资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材料并不能表明控制信贷风险,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B。

 4.(2020·江苏卷)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赤字率拟按 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 1 万亿元,同时发行 1 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该举措是基于 A. 财政有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 B. 财政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C. 财政赤字是提高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D. 财政赤字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答案】B 【解析】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安排财政赤字拟按 3.6%以上,以及发行抗疫特别国债,这与疫情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有关。因此,该举措是基于财政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B 正确切题。材料中举措主要是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并不涉及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A 不符合题意。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基本形式,增加财政赤字不是提高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C 说法错误。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一般表现为财政促进某一行业或者某一地区的发展,材料并未体现,D 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 B。

 5.(2020·江苏卷)在开放经济浮动汇率制条件下,一国货币政策会引起利率变化进而影响汇率变化,

 其传导路径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断

 A. 利率是由该国货币供给决定的 B. 汇率是由国际市场的货币需求决定的 C. 利率下降将导致国际资本流出 D. 本币贬值减少了国外对本国产品需求 【答案】C 【解析】利率下降导致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需求下降,进而导致本币贬值,投资该国货币面临贬值风险,国际资本流出,C 正确切题。利率下降受该国货币供给增加影响,而不是决定,A说法错误。汇率变动受多种因素的作用,国际市场的货币需求会影响汇率的变动,而不是决定,B 说法错误。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国外购买本国产品会获得实惠。因此,会增加国外对本国产品需求,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C。

 6.(2020·天津卷)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的不利影响,某市发放了普惠型和红利型两种消费券。普惠型消费券人人有份:红利型消费券只对低保、特困等四类救助对象发放。发放红利型消费券 A. 是完善我国分配制度的重要举措 B. 是政府运用货币政策刺激消费的手段 C.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稳定人民生活 D. 有利于实现消费升级,刺激经济增长 【答案】C 【解析】我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发放红利型消费券与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无关,排除 A。发放红利型消费券是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刺激消费的手段,B 错误。红利型消费券只对低保、特困等四类救助对象发放,其目的在于保障低保、特困等四类救助对象的基本生活稳定,与“实现消费升级,刺激经济增长”无直接联系,C 正确,D排除。

 故本题选 C。

 7.(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为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自 2018 年 9 月 1 日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对金融机构向小型企业、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该税收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是 ①激发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力 ②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 ③引导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放贷

 ④改变金融企业税收负担预期 ⑤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 A.①→②→④→③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⑤D.⑤→③→②→① 【答案】B 【解析】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等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这一政策会改变金融机构税收负担预期,引导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从而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激发小微企业经营活力,其传导路径为④—③—②—①;该项政策是对金融机构免征增值税,不涉及金融机构降低贷款利率,⑤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 B。

 8.(2019·天津卷)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2019 年我国政府推出多项减税和降费措施,全年有望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 2 万亿元,这意味着国家财政收入会大幅下降。为弥补财政缺口,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有 A.减少国债发行量 B.增加企业上缴利润 C.压减公务招待等“三公”经费支出 D.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扩大股票发行规模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财政的相关知识。为弥补财政缺口,政府可通过压减公务招待等“三公”经费支出,C项正确;减少国债发行量不利于弥补财政赤字,A 项错误,排除;国有企业才需要向国家上缴部分利润,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要向国家上缴利润,B 项说法错误,排除;政府不发行股票,D 项中的“扩大股票发行规模”说法错误,且规范金融市场秩序并不能实现弥补财政缺口的效果,排除。故本题选 C。

 9.(2018·海南政治)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①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的前提下,选项中的“企业”不知道所有制是公有还是私有,所以排除;②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公有制经济中的职工收入中的工资和奖金是按

 劳分配,福利和社会保障等就不是按劳分配,另外由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还有其他分配方式。③④说法正确,选 D。

 10.(2018·江苏政治)最低工资制度旨在保护低收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最低工资应高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时的工资水平。2017 年,我国有 22 个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图中(P 代表劳动力价格,Q 代表劳动力数量,D、S 分别代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P 1 、P 2 分别表示变化前后的劳动力价格)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最低工资制度旨在保护低收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最低工资应高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时的工资水平,劳动力价格直线 P 1 应高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时的工资水平。BCD 不符合题意。答案为 A。

 11.(2020·山东省高三三模)越是特殊时期,越要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强化对困难群体救助措施,做好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近年来,中央出台一系列救助扶持政策,为保障退休职工、低收入和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对此认识正确的 ①社会保障作为“社会减震器”,能有效稳定社会生活秩序 ②搞好社会保障,能够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较高层次的生活需求 ③通过完善保障体系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社会保障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来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近年来,中央出台一系列救助扶持政策, 通过完善保障体系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保障退休职工、低收入和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体现了社会保障作为“社会减震器”,能有效稳定社会生活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①③符合题意。社会保障是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保障,而不是满足城乡居民较高层次的生活需求,②错误。社会保障属于再分配,④错误。故本题选 B。

 12.(2020·天津高三三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实施这些举措是 ①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②有利于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可以增加社会总供给,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④完善收入分配格局,实现社会公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①错误。“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这有利于完善收入分配格局,实现社会公平,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④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分配,居民收入的增加会增加社会总需求,而不是增加社会总供给,③不合题意。故本题选 C。

 13.(2020·天津高三二模)“中国天眼”FAST 开出 10 万元年薪却难觅驻地科研人才。媒体呼吁,中国科研单位的薪酬体系应该与市场接触,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这告诉我们要 ①坚持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②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④通过公平分配激发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中国科研单位的薪酬体系应该与市场接触,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这告诉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①③符合题意。中国科研单位的薪酬体系应该与市场接触,强调发挥市场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②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要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强调的是效率而不是公平,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 A。

 14.(2020·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据悉,2019 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预算安排超过 75O0O 亿元,增长幅度 9%。2019 年均衡性转移支付、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都已经全部下达,重点向财政困难地区和受减税降费影响较大地区倾斜。中央转移支付 ①是财政困难地区筹集财政收入的普遍形式 ②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再分配手段

 ③有利于确保地方政府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④有利于增强区域的整体性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2019 年均衡性转移支付、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都已经全部下达,重点向财政困难地区和受减税降费影响较大地区倾斜,这表明中央转移支付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再分配手段,有利于增强区域的整体性发展,②④符合题意。是财政困难地区筹集财政收入的普遍形式是税收,①说法错误。中央转移支付,不能确保地方政府实现财政收支平衡,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C。

 15.(2020·安徽省高三三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首次增列“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这一变化能够 ①引导企业重视数据要素,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②激发数据要素的活力,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 ③确保数据要素按其创造的价值参与收入分配 ④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首次增列“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这一变化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激发数据要素的活力,让数据生产要素的活力迸发,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①②符合题意。确保数据要素按其创造的价值参与收入分配说法过于绝对,③错误。增列“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并未体现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排除④。故本题选 A。

 16.(2020·辽宁省高三二模)2019 年 7 月 4 日,财政部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功发行 20 亿元人民币国债,这是财政部首次在澳门发行国债,也是首笔在澳门本地簿记发行、登记托管并上市交易的主权债券。在澳门发行国债对经济影响的路径是 ①刺激总需求增长 ②拉动经济增长 ③保证经济建设支出 ④增加财政收入 A.④→③→②→①B.①→②→④→③ C.④→③→①→② D.①→③→②→④ 【答案】C 【解析】经济建设支出,能形成社会总需求,刺激总需求增长,①排③后。总需求增长,可以发挥消

 费的反作用,拉动经济增长,②排尾位。增加财政收入,能保证经济建设支出,③排④后。发行国债,可以形成债务收入,增加财政收入,④排首位。故本题选 C。

 17.(2020·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二模)为了支持防护救治、物资供应、复工复产,鼓励公益捐赠,助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国家财税部门联合发布系列公告,明确自 2020 年 1 月 1 日起依法实施一系列聚焦疫情防控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由此可见 ①财税具有弥补市场缺陷,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②国家决定资源配置方向,这保障了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③依法对相关行业实施税收优惠与税收的固定性并不矛盾 ④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正在取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 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答案】C 【解析】为了支持防护救治、物资供应、复工复产,鼓励公益捐赠,助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国家财税部门联合发布系列公告,明确自 2020 年 1 月 1 日起依法实施一系列聚焦疫情防控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这表明财税具有弥补市场缺陷,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也说明依法对相关行业实施税收优惠与税收的固定性并不矛盾。①③符合题意。国家影响而不能决定资源配置方向,②说法错误。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未变,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C。

 18.(2020·浙江省高三二模)下表是 2017-2019 年中国经济发展情况部分数据,从中可以看出:

 2017 年 2018 年 2019 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820754 919281 990865 国内生产总值增速(%)

 6.8 6.6 6.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5974 28228 30733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7.3 6.5 5.8

  注:2019 年我国人均 GDP 超 1 万美元。(世界银行标准:人均 GNI 在 3996 美元到 12375 美元之间为中高收入国家。中国的 GNI 和 GDP 几乎一样多)

 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③我国正不断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 ④居民收入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解析】图表显示从 2017 至 2019 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在减小,但不能据此得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的结论,①不符合题意。图表显示从 2017 至 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基本相当,意味着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②符合题意。图表标注显示2019 年,人均 GDP超 1 万美元,人均 GNI 在 3996 美元到 12375 美元之间为中高收入国家。中国的 GNI和GDP几乎一样多,这意味着我国正不断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③符合题意。图中数据并不能得出居民收入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结论,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C。

 19.(2020·天津高三期末)“加力提效”为 2019 年财政政策定下总基调。对于“加力提效”的理解,多位专家表示,“加力”重点是“力度”,财政收入层面,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财政支出层面,加快支出节奏、扩大支出力度、较大幅度增加专项债规模。“提效”重点是“精准”,精准发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保障民生等重点支出,增加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把钱花在刀刃上。上述材料表明 A.要大幅度增加财政赤字规模,从而刺激消费 B.加大财政支出力度,解决市场调节失灵问题 C.财政支出可增加社会总供给,改善人民生活 D.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答案】D 【解析】大幅度增加财政赤字规模,刺激消费,往往会引发通货膨胀,A 错误。材料表明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压缩一般性支出,保障民生等重点支出,但不能解决市场调节失灵问题,B 错误。财政支出可增加社会总需求,改善人民生活,C 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加力提效的重点是力度和精准,说明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D 正确。故本题选 D。

 20.(2020·黑龙江省大庆一中高三三模)第三次分配是建立在自愿性基础上,以募集、自愿捐献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的分配。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市慈善总会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款 41.3 亿元,有效地缓解了当地人、才、物紧张的局面。由此可见,第三次分配是 ①对初次和再次分配的补充,有利于完善收入分配体系 ②政府意志的体现,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之手所推动 ③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体现社会成员更高精神追求 ④独立于政府参与,体现全体成员意志的分配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第三次分配是建立在自愿性基础上,以募集、自愿捐献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的分配。说明对初次和再次分配的补充,有利于完善收入分配体系,故①正确。第三次分配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故②说法错误。第三次分配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故③正确。体现全体成员意志的分配方式这种说法过于绝对,故④不选。故本题选 B。

 21.(东北三省三校 2019—2020 学年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 40 年的改革历程,是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形成了许多值得总结的宝贵经验。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共同发展。党的十五大最终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从改革的实践来看,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在演变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了按劳分配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加以完善。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强调了“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八大又将公平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求“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从实践来看,这一制度对经济与社会的全面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打破平均主义为突破口,更大范围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大大提高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中国经济长期持续高速增长发挥了重大推动作用。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40 年间,居民的收入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并进一步提出到 2020 年消除绝对贫困的奋斗目标,具体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有力的扶贫政策措施,推动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结合材料,概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经验,并分析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答案】(1)主要经验:坚持了按劳分配的原则;坚持并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2)主要成效: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中国经济长期持续高速增长发挥了重大推动作用,居民的收入水平明显提升,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解析】本题以中国收入分配制度 40 年的改革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历程及成效为材料,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概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经验,并分析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设问与试题情境圈定知识要点,试题分为两步,第一步,概括经验,考生认真研读材料,总结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不同时期的政策、制度;第二步,分析成效,考生结

 合教材知识和试题材料分析,主要阐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义,考生可以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生产力的影响、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作答。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研读材料,对材料分针分析,按时间顺序提炼有效信息,升华理论观点。对成效的分析要结合教材知识,将教材知识与材料解读糅合在一起。试题难度中等。

推荐访问:高考 热点 收入分配
上一篇:人教版高一音乐欣赏课《中国民歌》教案设计
下一篇:成人本科自我鉴定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