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

来源:高三 发布时间:2020-09-23 点击:

  3 2013 年度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项

 目

 指

 南

  科

 学

 技

 术

 部

  编

 制

 说

 明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是 1999 年经国务院批准,专项用于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政府专项资金。创新基金在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引导带动地方和社会资金,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

 为充分体现政府资金的宏观政策导向,加强创新基金对地方和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明确创新基金年度优先支持的技术领域及方向,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国办发[1999]47 号文),并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科技部组织专家修订、编制了《2013 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是中小企业、各类机构以及地方创新基金管理部门申报、组织创新基金项目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2013 年《指南》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加快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重点加强对新能源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卫生健康、现代农业等领域关键技术创新的支持;配合国家重大专项、863 计划的实施,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的协同创新与配套支持,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继续加强对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支持,以创业促就业,推进大学科技园、孵化器提升发展,切实改善初创科技型中小企业早期资金困难;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服务能力,营造良好的企业创新环境,引导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开展专业化技术服务;大力推进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风险补助、投资保障和阶段参股项目实施,引导带动地方和社会资金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抚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在具体修订过程中,根据《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其他专项规划,新修订《指南》更加注重产业发展整体目标导向,如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领域;同时进一步突出行业归口管理,将原来光机电领域的医疗器械部分,新材料领域的医用材料划归到生物医药领域;进一步突出高技术服务业专业化服务导向,将原高技术服务业内容划归到各专业一级领域,强化专业化公共技术研发和专业化平台服

 务;进一步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的协同和集成创新支持,发挥中小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的创新优势,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新增加的现代农业领域,重点加强对农业育种、新型肥药、农机装备以及农产品、资源深加工等关键技术的创新引导支持。

 2013 年《指南》明确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环境与资源、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八大重点领域技术方向,同时根据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方向和技术发展趋势,总结近几年创新基金已支持立项的创新基金项目实施情况,结合新时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特点,在原来《指南》基础上,对部分二级领域和三级领域进行了重新分类、合并和技术方向调整,对原来《指南》中的大量文字性叙述进行了大幅缩减。相关申报材料具体要求以及项目阶段要求等内容在申请须知中进一步明确,不再在《指南》中说明。

 总体结构上,《指南》包括两部分:一是政策与目标,二是优先支持的技术领域。在政策与目标部分,介绍了创新基金宗旨、创新基金运行机制、创新基金立项审查机制、本年度创新基金支持的重点和各类项目专家评审的重点。《指南》优先支持的技术领域部分,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主要技术领域,按照技术领域、子领域、方向三级分类编排,介绍了年度创新基金支持的范围。在技术领域和子领域中,分别介绍了本技术领域(子领域)目前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在方向层面上,具体描述了各方向所支持的核心及关键技术、不支持的范围等。

  目

 录

  第一部分

 政策与目标

 创新基金作为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政策着力点的中央政府财政专项资金,肩负着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使命。

 一、创新基金的宗旨 首先是支持技术创新。创新基金支持的项目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要求在技术、工艺或产品性能上有较大的创新或有实质性的改进,技术水平至少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其次是鼓励技术创业,培养技术创业企业家。创新基金重点支持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优先支持由高素质的科技人员和留学归国人员创办、领办的企业,使其能够在创新基金的帮助下,利用其拥有或掌握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和高水平的技术成果进行创业。通过创新基金的支持,提高初创企业抵御早期风险的能力,帮助企业渡过发展的困难时期。

 第三是促进产业发展。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按照产业链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形成功能部件研发和配套生产,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第四是引导社会资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基金的建立,一方面通过直接资助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的不足,另一方面是通过引导和示范,吸引和带动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关注和支持,带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融资体系的建立,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状况。

 二、创新基金的运行机制 创新基金的管理采取政府部门决策和监督、专家咨询和指导、基金管理机构组织和实施的“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即科技部、财政部作为政府机构负责制定创新基金运作规则,创新基金总体目标和《指南》制定,并对创新基金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等;专家咨询委员会作为创新基金咨询机构,负责审议确定创新基金年度支持重点领域,并对创新基金的管理提供指导和咨询意见;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作

 为创新基金的办事机构,负责创新基金的日常管理工作,从而实现了政府决策与专家咨询紧密结合、决策监督与管理实施相对分离,各尽其责、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管理特点和运行机制。

 三、创新基金的立项审查机制 创新基金项目评审采取专家与企业“背靠背”的评审方式和竞争择优的评审制度。专家由技术专家、行业管理专家、投资专家、财务专家、企业家等构成。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专门建立了专家库,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专家选取原则,并对入库专家实行动态管理和严格的考评制度。创新基金项目评审内容既包括对项目技术水平的审查,也包括对企业综合实力的审查。评审专家按照企业基础、项目技术、项目产品市场、项目可行性、企业财务状况、等多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审阅企业的申报材料。

 四、创新基金年度支持重点 创新基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支持创新、鼓励创业、重点突出、竞争择优的原则,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技术创新。2013 年创新基金支持的重点是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作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关键技术、关键创新产品项目;围绕十大重点振兴产业,为技术改造、产业升级、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提供先进技术支持和配套服务的创新项目;以创业促就业,尤其是毕业大学生、研究生(包括海外留学生)在大学科技园、创业中心等创业服务机构内的创新项目;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服务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项目;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风险补助、投资保障、阶段参股试点项目;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以产品出口为导向的项目;重大科技专项相关成果的市场转化项目;符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结合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特点和资源优势,适合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创新项目;本年度新增新能源汽车和现代农业科技类项目。

 五、创新基金各类项目审查重点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特点和创新基金的支持政策,创新基金采取不同的项目类型给予资助。各类项目的审查侧重点是:

 创新项目: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新产品的研发初期、研发中期以及对于市场急需的、有较好创新性的产品中试阶段的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性包括新技术的发明、一项成熟技术的新应用、多项技术的集成应用。对于研发初期的项目,

 立项审查关注的重点是技术创新性、企业领导者素质和创业团队状况。对于研发中期的项目,立项审查关注的重点是项目产品的技术创新性、项目产品市场、项目承担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基础条件。

 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机构补助资金项目: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机构补助资金项目,专项用于资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服务机构)的服务行为与能力建设,营造有利于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平竞争和技术创新的发展环境,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服务。

 本项工作重点支持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1)创新资源共享服务;(2)专业技术服务;(3)技术转移服务等。支持的机构需具有开放的服务模式、明确的服务对象群体、较好的服务基础和服务能力。本项工作设立的目的是通过资助,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类服务机构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群体的专业技术服务,起到支持一个机构(项目)、服务一批企业,壮大一个产业群的效果,充分发挥中央财政的政策引导作用。

 :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项目:重点向有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行为的创业投资机构及被投资的中小企业进行投资或补贴,鼓励创业投资机构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详细内容见有关文件)。

 创新基金不支持军用产品开发项目。

  第二部分

 优先支持技术领域

 一、电子信息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支柱和先导产业,电子信息领域的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对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文化传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社会、经济安全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一) 软件产品 近年来,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新模式、新业态、新概念不断推出,不断丰富和拓展软件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为产业发展带来新思维、注入新活力,并可能推动着整个产业的变革性发展。本年度创新基金将重点鼓励自主创新成分高、技术含量高、产品形态清晰、应用明确、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软件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出口。

 不支持网站建设类项目;不支持游戏类软件项目;不支持一般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项目。

 1. 基础软件 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编译程序、解释程序和汇编程序等语言处理系统基础类工具软件及办公软件。

 (1)操作系统(包括实时、分时、分布式、嵌入式等操作系统); (2)操作系统的实用程序; (3)系统扩充程序(包括操作系统的扩充、汉化;支持 UEFI、ACPI 等主要工业标准或规范的固件); (4)网络系统软件; (5)新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6)中间件; 2. 支撑软件 支撑软件是支持系统运行和软件开发的软件。属于某个已单独分类方向的支撑

 类软件(如基础软件类,信息安全类)不在此范围内。

 (1)软件测试工具; (2)软件管理工具套件; (3)数据挖掘与数据呈现、分析工具; (4)虚拟现实的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 (5)面向应用领域的软件建模、生成、组装、仿真、验证等工具套件; (6)虚拟化软件工具。

 3. 嵌入式软件 嵌入式软件系统划分为操作系统、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三个层次,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数据库管理系统项目参见“基础软件”方向;而以硬件研发为主、软件研发为辅的项目,以及面向应用领域的嵌入式定制化应用软件产品,请参照本指南其它相关技术领域有关栏目。

 (1)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系统; (2)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或开发环境; (3)嵌入式支撑软件层中的其他关键软件模块。

 (4)传感器网络节点、路由协议软件、节点嵌入式软件和系统等产品 4. 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 产品开发软件 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产品开发软件是指在工程规划、工程管理/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等过程中使用的软件工作平台或软件工具。

 (1)基于模型数字化定义(MBD)技术的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制造及工艺软件; (2)基于计算机协同工作或支持快速成型的辅助设计软件; (3)具有行业特色的专用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产品开发工具; (4)支持协同处理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软件; (5)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相关软件; (6)农业信息化相关服务系统及软件; 5. 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 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是指针对中国语言、文字(包括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外国语言、文字开发的识别、编辑、翻译、印刷等方面的应用软件。

 (1)基于智能技术篇章语境/语义内容理解和分析、以及中、外文字识别软件;

 (2)字处理类(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处理软件; (3)基于多种技术综合的机器翻译及评测软件; (4)语音识别软件和语音合成软件; (5)集成中文手写识别、语音识别/合成等多项智能中文处理技术的应用软件; 6. 图形和图像软件 图形和图像软件是指根据计算机图形学理论和图像处理理论开发出来的应用软件或软件工具。

 (1)多通道输入/输出的人机交互界面软件; (2)基于内容的图形图像检索及管理软件; (3)基于海量图像数据的服务软件; (4)具有交互功能与可量测计算能力的 3D 软件; (5)3D 建模与 3D 景观生成软件; (6)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软件。

 7.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指将地理空间数据分布式计算与应用的 GIS 开发平台类软件。有关 GIS 应用类软件,请参见“电子政务软件”、“企业管理软件”、以及计算机及网络产品子领域中的“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等其它方向的相关内容。

 (1)网络环境下基于分布式计算的 GIS 基础平台软件; (2)基于时态(即带有时间标识)技术的空间数据库软件及平台软件; (3)支持组件式、易于搭建应用系统的 GIS 开发软件工具。

 8. 电子商务软件 电子商务软件是指用于各种基于网络技术的面向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软件,它涵盖电子商务中的交易及电子事务处理过程中的非交易等内容,包括电子商务中交易的撮合、结算、资金划拨和物流控制,以及信息的发布、发现、交换等多类处理过程,本方向主要支持相关软件产品而非应用系统。

 (1)基于 Web 服务(Web Services)及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的电子商务应用集成环境及其生成工具软件或套件; (2)面向新型服务模式及应用(如移动电子商务、位置服务电子商务、数字与现实结合的电子商务、社会化电子商务等)的电子商务软件产品;

 (3)面向结构化、非结构化商务信息搜索与服务软件或工具。

 9. 电子政务软件 电子政务软件是指面向各级政府机构或管理部门应用的支撑软件和支撑层工具软件及政府职能部门业务的新型应用软件产品。

 (1)用于构建电子政务业务模型和系统或平台的软件构件及工具套件; (2)跨系统的电子政务协同应用软件环境、平台或工具; (3)面向电子政务应用的决策支持软件和工具。

 10. 企业信息化应用和企业管理软件 企业信息化系统指行业及企业基于网络环境的研发、生产、管理等各种活动的信息化系统。企业管理软件是指基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辅助企业进行运营管理的应用软件。它涉及财务、人力资源、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物流、客户关系、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等各个企业管理,以及基于信息化的客户业务流程外包服务等。

 (1)面向行业知识的知识库管理产品; (2)面向行业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的商业智能(BI)软件; (3)基于物联网的现代物流管理和监控软件平台; (4)支持区域产业化发展的企业集群协同的物流及供应链管理(SCM)软件; (5)支持回溯、面向食品/药品监管的物联网支撑环境; (6)面向现代集成制造业的应用软件、平台及工具,生产计划与实时优化调度系统/ERP 管理软件以及面向客户个性化服务的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系统; (7)面向客户需求,并基于信息化的业务流程外包服务; 11. 电力系统应用软件产品 用于提高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保障安全经济运行、提高设备效率及管理水平,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鼓励开发与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各领域有关的控制、调度、管理和故障诊断等方面的应用软件。

 (1)电力系统优化控制软件; (2)新型的输配电在线安全监控及决策软件; (3)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软件; (4)电力设备管理及状态检修软件; (5)继电保护信息管理及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软件; (6)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7)节能运行管理专家系统软件; (8)智能用电管理软件; (9)电能质量在线评估、仿真分析软件。

 12. 医学网络信息系 统与软件产品 面向网络化环境下的卫生、检疫部门、医院管理、诊疗和医教培训、社区医疗健康信息系统以及数字化医学影像后处理软件系统,以及现代社区医疗健康的数字化诊疗集成系统的开发及推广使用等。

 申请条件除本领域规定条件外,必须提供临床验证报告;与医疗装置一体的软件,还必须提供相应的产品注册证。

 (1)医用标准化语言编译及电子病历(EMR)系统软件; (2)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软件; (3)重大疾病专科临床信息系统软件; (4)实用三维数字医学影像后处理系统软件。

 (5)面向社区医疗健康的数字化诊疗集成系统软件。

 13 、云计算服务 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 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云计算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PaaS)和(SaaS)。继个人计算机变革、互联网变革之后,云计算被看作第三次IT 浪潮,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明:有关基于 SaaS、PaaS 和 IaaS 模式的应用软件,可按照其应用分类参照“电子政务软件”、“电子商务软件”、“企业信息化应用和企业管理软件”等分类申报;有关云安全项目,可参照“信息安全产品”分类申报;有关云终端类产品,可参照“计算机终端产品”分类申报。

 (1)基于 SaaS 模式的平台服务; (2)基于 PaaS 模式的平台服务; (3)基于 IaaS 模式平台服务。

 14 、物联网应用软件 物联网是通过识读设备、射频识别( RFID) 装置、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相关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

 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是继、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

 说明:有关物联网安全项目,可依据“信息安全产品”分类申报,有关物联网信息传感设备,可参照“传感器网络节点、软件和系统”分类申报;有关网络层的软件,可参照“支撑软件”分类申报。

 (1)感知层的应用软件; (2)应用层的应用软件。

 ( 二) 微电子技术 用于提高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工具开发、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生产能力,提高集成电路产品的可制造性设计技术(DFM),低功耗设计技术,实现集成电路轻、薄、小封装需求,批量生产市场急需的集成电路产品。

 1. 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开发 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关键技术之一。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就是对设计流程和流程中每个步骤具体实现方法的研究。设计技术的发展为EDA 工具开发提出新的课题,设计软件工具的新进展又有力地促进了集成电路产品开发。“集成系统”(system on chip)设计技术的发展,使得集成电路产品进入集成系统的发展阶段。

 (1)高速、高精度寄生参数(包括 RLC)提取工具;

 (2)电迁移(EM)及压降(IR Drop)分析工具; (3)FPGA 综合与优化工具。

 2. 集成电路产品设计开发

 鼓励并支持集成电路产品开发,满足国内集成电路产品市场需求,是当前集成电路产业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提高设计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总体水平的需要。物联网、智能电网、汽车电子等领域应用的集成电路产品是当前的热点。

 (1)物联网、智能电网、移动智能终端、汽车电子等热点整机产品配套的单片集成电路;

 (2)与无线网络产品配套的自主产权芯片;

 (3)以 3G 和 4G 技术为基本技术特征的宽带移动基站配套的自主产权芯片 (4)相关 MEMS 芯片的产品开发、电路的集成设计和制作。

 3.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集成电路封装是将集成电路芯片装入特制的管壳或用塑封料等材料将其包容起来,保护芯片免受外界影响能稳定可靠的工作;同时通过封装的不同形式可以装配(焊接)于各类整机。

 (1)满足电子整机小型化的要求,开发高密度塑封所需高密度引线框架,开发符合 RoHS 要求的无铅封装材料等. (2)开发满足新一代整机需求的新型的封装技术及其所需材料,包括采用薄型载带封装、球栅阵列(PBGA)、园片级封装(WLP)、3D(3 Dimension)等单芯片、多芯片(MCP)封装工艺的产品; (3)开发系统级(SIP)集成电路封装产品技术。

 4. 集成电路测试 用于集成电路产品设计和成品测试的软、硬件系统开发。

 (1)用于产业化集成电路品种的测试软件开发; (2)用于提高集成电路测试系统使用效率的软 / 硬件开发; (3)测试自动化软/硬件平台的开发; (4)设计测试自动连接工具开发。

 ( 三) 计算机及网络产品 1. 计算机终端产品和外围设备及关键部件 计算机及各种终端是网络与人类交互的重要设备,是业务实现的重要载体。

 (1)具有特定功能的行业应用终端产品,如金融、公安、税务、教育、交通、民政等行业的应用中,集信息采集(如条形码、RFID、视频等)、认证支付和无线连接等功能的便携式智能终端产品等; (2)计算机外围设备、关键部件、以及消耗类部件的产业化; (3)计算机等产品使用的安全存储设备,包括海量存储、移动存储等设备; (4)基于相关国际技术标准和基于视频、射频等识别技术的各类产品和外设。

 2. 网络产品

 网络产品包括各种路由器、网关等连接各类网络终端的设备、各种网络管理和监控软件等。

 (1)应用于企业网和行业专网的网络管理软件产品,如监控软件、 IP 业务

 管理软件等; (2)各种网络服务系统,ISP 、 ICP 的增值业务软件和应用平台等; (3)支持可信计算的网络产品。

 3. 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

 此类系统是指通过遥感、卫星定位等技术获取空间信息,并与各行业应用紧密集成的综合应用系统。其主要技术特征是信息获取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紧密结合,系统数据、软件和硬件部件的高度集成,应用综合等。

 (1)空间数据获取系统,如低空遥感系统、基于导航定位的精密测量与检测系统、与 PDA 及移动通信部件一体化的数据获取设备等产品; (2)“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主动/被动的导航、定位设备及公众服务等; (3)支持基于位置服务(LBS)功能的应用系统平台和便携终端产品。

 ( 四) 通信产品技术 1. 光传输交换设备 主要支持用于城域网和接入网以及专网的新型光纤传输设备,以支持多业务、多速率接口、多技术融合和小型化与低成本为主要技术特征。

 (1)新型低成本小型化光纤传输交换设备及其关键器件与模块; (2)新型业务光纤接入设备及其关键器件与模块; (3)其他新型低成本小型化光传输设备及其关键器件与模块; (4)光传输交换网络监测与管理系统。

 2. 宽带移动通信设备 主要支持宽带移动通信产业链中芯片、器件、模块、设备、测试与增值业务应用的软硬件产品研制与生产,以 3G 和 4G 技术为基本技术特征。

 (1)宽带移动通信基站及其关键器件与模块; (2)宽带智能移动通信终端及其关键器件与模块; (3)宽带移动网络管理系统; (4)宽带移动网络规划与优化系统; (5)宽带移动网络监测与管理系统; (6)宽带移动通信直放站与拉远传输设备; (7)基于宽带移动网络的数字集群系统; (8)基于宽带移动网络的行业应用系统。

 3. 宽带综合业务接入设备 主要支持基于电信公用与专用宽带业务网络的新型宽带综合业务接入技术(包括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的软硬件产品研制与生产,以宽带多业务、小型化和低成本为基本技术特征。

 (1)用于三网融合的公用宽带业务接入设备及其关键器件与模块; (2)用于三网融合的专用宽带综合业务接入设备及其关键器件与模块; (3)支持综合业务的宽带无线城域网与局域网设备及其关键器件与模块; (4)其它新型宽带综合业务接入设备及其关键器件与模块。

 4. 业务与运营支撑系统 主要支持综合业务的电信(包括 ISP/ICP)业务与运营支撑管理的软硬件产品研制与生产,以多业务支撑、不同技术融合和不同网络融合为基本技术特征。

 (1)网络资源管理系统; (2)业务结算与计费系统; (3)服务质量监测与管理系统; (4)经营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 (5)业务与客户服务管理系统。

 5. 网络增值业务应用系统 主要支持电信网、互联网和其他专网的增值业务应用系统的软硬件产品研制与生产,以应用创新、可控可管、可扩展性和可运营性为基本技术特征。

 (1)基于宽带移动网的增值应用系统; (2)基于宽带互联网的增值应用系统; (3)支持宽带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融合的增值业务应用系统; (4)支持云计算和物联网应用的新型增值业务应用平台与系统; ( 五) 广播电视技术产品 1. 演播室与运营中心系统 (1)数字与 3D 电视摄录编系统; (2)数字视频切换控制系统; (3)数字音视频非线性编辑系统; (4)专业级网络化音视频处理系统 (5)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6)电子节目和服务指南系统;

 (7)节目播控系统; (8)数字版权保护与条件接收系统; (9)数字和互联网电视发布与互动系统; (10)数字和互联网电视业务运营支撑系统。

 2. 网络传输、 监测与管理系统

 (1)地面数字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与转发系统; (2)用于三网融合应用环境的城域有线宽带传输与接入系统; (3)地面无线、有线和卫星数字广播电视监控和管理系统。

 3. 用户终端系统 (1)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和一体化数字电视机; (2)互联网电视网络终端和一体化电视机; (3)支持多种网络接入的家庭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 (4)便携式个人多媒体信息处理终端。

 ( 六) 新型电子元器件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信息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新型节能产业的基础,新型电子元器件的出现不仅为行业本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之更加适应当前市场的需要,同时为电子整机的发展及更新换代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1. 半导体发光器件

 在半导体光电器件中,发光二极管是当前市场需求量最大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具有功耗低、体积小、可靠性高、寿命长且光输出响应快等优点。

 (1)采用 GaN 基/ Si 基/SiC/蓝宝石衬底,生长高光效高亮度低光衰高抗静电的外延片 (2)高光效高亮度低光衰高抗静电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制造技术; (3)大、中、小功率高光效高亮度低光衰高抗静电的发光二极管封装;

 (4)开发新型高光效固体光源,指示和照明用 EL、OLED 器件。红外激光显示材料及器件。

 2. 片式元件和集成无源元件

 片式元件和集成无源元件的开发和应用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电子元件发展的主流,基于低温共烧陶瓷技术( LTCC )发展起来的集成无源元件则是新一代无源元件的主要发展方向。当前重点是为满足移动通信、数字化音视频产品和便携式电

 子产品技术不断提高的需要。

 (1)片式复合网络、片式 EMI/EMP 复合元件和 LTCC 集成无源元件;

 (2)片式高温、高频、大容量多层陶瓷电容器( MLCC );

 (3)片式 NTC 、 PTC 热敏电阻和片式多层压敏电阻; (4)片式高频、高稳定、高精度频率器件 ;

 (5)全印刷电子电路板。

 3. 片式半导体器件

 为了满足电子整机的小型化、轻量化及组装自动化的要求,表面安装技术( SMT )发展十分迅速,进而推动了片式元器件的快速发展。片式半导体二、三极管生产已初具规模,但在品种、产量、环保、节能等方面与市场需求仍有较大差距。重点支持:

 (1)小型、超小型有引线及无引线产品;

 (2)采用低弧度键合、超薄封装的相关产品; (3)功率型有引线及无引线产品 。

 4. 电力电子器件 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是机动车电子(电力机车、汽车、拖拉机、摩托车电子)、飞机电子、船用电子;变频节电和新型电镀、电焊装备的基础。

 (1)高可靠、长寿命、低成本 VDMOS 垂直栅场效应晶体管;

 (2)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用于交流电机、变频器、开关电源、照明电路、牵引传动等领域的绝缘栅双极型功率管; (3)IGCT(Intergrated Gate Commutated Thyristors),用于巨型电力电子成套装置的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 (4)其他新机理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 (5)用于大功率电力电子(电力机车、电动汽车、太阳能逆变器、风能变流器)长寿命薄膜电容器。

 5. 中高档机电组件 中高档机电组件主要包括电接插元件、控制继电器、微特电机、电声器件以及印制电路板等,是新型元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1)符合工业标准的超小型高密度高传输速度的连接器;

  (2)新一代通信继电器,小体积、大电流、组合式继电器和固体光 MOS 继电器;

 (3)高保真、高灵敏度、低功耗电声器件;

  ( 七) 信息安全产品 信息安全产品是建立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信息安全应用体系的基础,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产品,是我国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保证。

 1. 安全测评和管理类产品 安全管理类产品通过对安全策略、各硬件设备和系统进行统一的安全控制和管理,对日志等信息进行关联分析,发挥对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的支撑作用。

 (1)具备安全集中管理、控制与审计分析等功能的综合安全管理类产品; (2)具备安全策略、安全控制措施的统一配置、分发和审核功能的安全管理类产品; (3)支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够提供终端和网关一体化统一威胁管理及纵深防御功能的综合安全管理类产品。

 2. 安全基础类产品 长期以来,我国使用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大都由国外厂商生产和提供,其技术和源代码不公开,给我国的信息系统带来安全隐患。重点支持:

 (1)操作系统安全的相关支撑软件; (2)数据库安全管理的相关支撑软件; (3)安全路由和交换设备; (4)安全中间件; (5)可信计算和标识认证相关支撑系统; (6)物联网安全相关支撑技术产品。

 3. 网络安全类产品 网络安全类产品对网络安全问题和异常情况进行防护、监测和控制,可对网络中的主机、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等提供安全保护,提高网络信息系统的总体安全防护性能。

 (1)网络攻击检测与防护产品; (2)网络异常监控及预警产品; (3)无线与移动安全接入产品; (4)恶意代码防护产品; (5)网络安全审计产品; (6)网络内容安全管理产品。

 4. 专用安全类产品 专用安全类产品用于满足对信息安全防护有特殊需求的部门或行业的安全保障需要。项目申请时需提供相关的《商用密码产品销售许可证》或《涉密信息系统产品检测证书》。

 (1)密码及其应用产品,认证授权产品,电子文档安全保护产品,基于密码技术的网络信息防失窃泄密产品。

 (2)安全隔离与交换、单向数据导入等边界防护产品。

 ( 八) 智能交通产品 智能交通系统是信息技术在交通管理和运输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它利用先进的传感、信息、通信等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现有基础设施、营运车辆和运输系统的安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暂不支持民航、铁路等领域。

 1. 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系统

 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系统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科学调度机动车辆、保证交通安全的智能交通系统中最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于我国国情特点的交通管理和控制产品和系统,在国内将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1)具备可扩展性交通信号设备和控制系统; (2)交通事件自动检测和事件管理系统; (3)交通应急指挥管理相关设备产品;

 (4)用于现场交通执法的专用手持终端产品。

 (5)用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科学调度机动车辆、保证交通安全的系统及其装备。

 2. 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设备和软件系统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中,信息采集、处理相关设备和软件产品是重要的基础和优先发展的领域。重点开发精度高、质量可靠、适应野外恶劣环境、安装简便的各种基础交通信息采集设备,以及为交通信息服务提供基础数据处理的软件平台。

 (1)道路交通流遥测设备,支持采用微波、主被动红外、激光、超声波技术的设备,不支持采用视频技术的设备;

 (2)车辆、站场枢纽客流统计检测设备及分析系统;

 (3)交通基础设施状态监测设备和系统;

 (4)道路交通气象监测设备。

 3. 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设备和系统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我国大中城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战略举措,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共交通管理设备和系统,适应公共交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水平。

 (1)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BRT)运营调度管理系统(含车、路边设备);

 (2)公交(含大容量公交)自动售检票系统,要求支持现金、信用卡、预付费卡等多种支付方式;

 (3)大中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组织与调度管理相关设备和系统; (4)综合交通枢纽调度和应急指挥系统。

 4.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控制与综合调度产品 随着国家加大了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上的投资,轨道交通运输在大城市旅客运输当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了保证运输安全和提高效率,迫切需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安全控制与综合调度产品。

 (1)轨道交通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与设备; (2)符合国家与国际标准的、进入中试阶段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轨道交通安全系统及轨道交通列车精确定位系统 (3)轨道交通信息传输设备及其接入终端。

 二、生物、医药

 围绕生物、制药与医学工程技术发展的特点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根据“有限目标,突出重点”原则,将有选择地支持临床前研究阶段、临床研究阶段及产业化阶段的生物医药类项目。

 不支持保健品、化妆品、饮料、烟酒类项目及产品等。

 (一)医药生物技术与产品 医药生物技术正成为医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技术推动力。以重组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分子诊断试剂及试剂盒、基因工程疫苗和基因治疗为代表,在重大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1. 常见重大疾病防治用生物技术药物 生物技术药物具有毒副作用小、靶点明确、针对性强、疗效好等特点。根据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现状,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促进其形成规模。

 (1)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药物; (2)重组蛋白或重组多肽药物; (3)重组 DNA 药物。

 2. 新型疫苗和生物诊断产品 近年来,我国在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开发方面发展很快,已有基因工程乙肝、痢疾、霍乱疫苗等相继研制成功。目前,尚有多种基因工程疫苗处于研制开发阶段。生物诊断产品是疾病预防与治疗的基础。对于用于预防重大疾病的基因工程疫苗和生物诊断产品将给予支持,促进其产业化的进程。

 (1)抗肿瘤、抗感染疫苗; (2)核酸疫苗、联合疫苗; (3)口服等非注射途径免疫的疫苗; (4)新型生物诊断试剂及试剂盒; (5)生物诊断芯片技术及产品。

 3. 生物分离纯化技术与检测产品 生物技术产品中,分离纯化技术对于产品的形态、收率和成本具有关键作用。重点开发适用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天然药物的生产、药物活性成分

 等分离用的高精度、自动化、程序化、连续高效的设备和介质,以及适用于生物制品厂的生产装置等。

 (1)生物、医药用新型高效分离介质及装置的开发与生产; (2)生物、医药用新型高效膜分离组件及装置的开发与生产; (3)生物、医药用新型发酵技术与装置的开发与生产; (4)生物、医药研究、生产及其检测用试剂、试剂盒的开发与生产; (5)生物反应和生物分离的过程集成技术及产品。

 4. 生物技术加工天然产物 我国对中药和天然动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传统的优势,采用生物技术开发生物资源、中药资源和海洋资源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1)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产品; (2)发酵法生产名贵、紧缺药用原料; (3)动植物组织中分离提取生物活性物质原料及新药; (4)生物技术方法制取地方特色小品种名贵、紧缺道地药材; (5)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

 (二)中药天然药物技术与产品 我国在中药特别是现代中药的研究、生产技术水平上,与先进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为鼓励在中药研究上的技术创新,开发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中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对于这类中药品种及相关技术,将给予重点支持。

 1. 中药创新药物 鼓励和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包括已公开但尚未授权的专利)的中药、天然药物新药项目。

 (1)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2)新发现的中药材和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2. 中药新品种的开发 中药在预防疾病和治疗某些慢性病、疑难病和老年病方面优势突出,采用中药新型给药系统技术改造的品种具有广阔前景。

 (1)由中药、天然药物制成的复方制剂,以及对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一般要求取得临床研究受理通知书; (2)中药新型给药系统品种,具体包括:透皮制剂、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定位制剂等,要求取得临床研究批件;

 (3)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药品的二次开发和以提高疗效或降低服用量为目标的民族药、传统药物剂型改进。

 3. 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对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特别是一些名贵药材的开发和替代,具有重要意义。此类项目品种必须符合现行国家药品标准。

 (1)珍贵和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种植(养殖)、良种选育及其产品,并达到一定规模或中试阶段; (2)珍贵和濒危野生药材代用品及人工制品。申报时代用品质量应不低于所替代药材品种,技术达到中试阶段,并完成临床前的主要研究工作; (3)符合种植规范和管理要求的中药材。申报时栽培达到 500 亩以上规模,有市场前景,技术达中试水平; (4)中药材去除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申报时技术达到中试水平。

 4. 中药制药装备及其集成 鼓励研究和利用新的制备技术,特别支持以制药设备集成化为主体的研究。

 (1)中药生产装备改进与升级; (2)中药分离纯化、制备成型和质量控制过程中采用的先进技术及装备。

 (三)化学药技术与产品 1. 常见重大疾病治疗用新药 (1)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包括已公开但尚未授权的专利)的创新药; (2)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新药原料及制剂; (3)新手性药物与新晶型药物; (4)新病种、疑难病种、罕见病种的治疗药物; (5)具有明确临床需求的通用名药物。

 2. 药物合成新技术 通过重大工艺创新,使研发药物或关键药物中间体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通过重大工艺改造大幅减少生产污染,朝着“绿色化学”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是我国医药工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1)大幅度降低药物生产成本的重大工艺技术; (2)节能降耗明显的重大工艺改进技术; (3)大幅度减少环境污染的重大工艺改进技术;

 (4)绿色方法生产市场急需的、有较大出口创汇潜力的药物及药物中间体; (5)晶型药物重大工艺改进技术。

 3. 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 (1)缓释与控释制剂; (2)靶向给药系统; (3)新制剂技术; (4)药物制剂新剂型。

 4. 药物制剂新辅料 辅料的质量、性能对制剂的质量至关重要,新辅料的发展更是新制剂和新剂型发展的基础。辅料品种较少,规格不全,质量不稳定,已严重制约了我国新制剂技术的发展,影响了医药行业现代化进程。

 (1)新型固体制剂用辅料; (2)新型包衣材料; (3)新型注射用辅料; (4)药用制剂预混辅料。

 5. 新型体外诊断技术与产品 体外诊断已经成为人类疾病预防、诊断、治疗重要的组成部分。

 (1)新型体外诊断技术与方法; (2)用于疾病体外诊断的新型诊断试剂与试剂盒; (3)新型辅助诊断药物(包括:用于 X 射线、超声、CT、NMR 的各种增强剂等)。

 (四)医疗仪器、设备 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较高,升级换代的常规医疗设备产品,大型产品关键部件的国产化,以及适应社区医疗、生殖健康和突发事件需求的相关产品等。

 1. 医学影像技术与产品 包含影像的形成、获取、传输、存储、处理、分析、识别与导航等产品,能够应用“可视化技术”显示人体的组织结构与脏器的形态与功能,是临床诊治过程中最重要的医学信息。

 (1)数字化、高性能的 X 射线摄影成像技术与产品; (2)新型高性能超声诊断技术与产品;

 (3)功能影像和分子影像成像设备; (4)其它新型医学成像技术产品与新型图像识别和分析系统; (5)医学影像设备关键配套零部件。

 2. 治疗、急救及康复技术与产品 (1)新型微创外科手术器具及其配套装置; (2)植入式电子刺激装置; (3)新型心、肺、脑复苏急救装置等; (4)数字化精确放射治疗技术产品; (5)医用激光设备。

 3. 医学检测、检验、监护技术设备与产品 (1)便携式即时检验仪器及配套用耗材与试剂、质控物、校准物等; (2)全自动临床免疫生化分析仪器及配套用耗材与试剂、质控物、校准物等; (3)全自动或半自动临床基础检验仪器及配套用耗材与试剂、质控物、校准物等; (4)其他具有明确的临床诊断价值的新技术、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或新材料的医学检验技术和设备及配套用试剂、质控物、校准物等; (5)数字化新型电生理检测和监护设备; (6)适用于基层医院、社区医疗、生殖健康服务机构,以及能面向家庭的各类新型无创和微创检测诊断仪器、监护设备和康复设备。

 4. 康复治疗技术与产品 (1)面向失能及部分失能老年人和残障者的康复治疗及训练用设备; (2)伤残者上下肢功能康复训练设备; (3)面向弱视、弱听患者的各种康复训练和治疗用产品。

 (五)医用敷料与器材 生物医用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能,用于疾病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以及替换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材料。这类材料在与人体组织、体液或血液接触和相互作用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功能性以及良好的可加工性,制成具有维护生命功能、修复、替换或补偿人体器官功能的产品。

 1. 手术专用器械及新型敷料 专用手术器械及材料是支撑外科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临床迫切需要具有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使用简便且安全有效、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并能形成规模生

 产的国产化专用外科手术器械及材料。手术过程中用敷料及止血材料也是临床使用量大面广的生物医用材料产品,是我国出口医疗器械中的主要品种。

 (1)手术各科的专用或精细手术器械与微创外科器械; (2)手术与治疗用精密定位导航技术关键部件、仪器; (3)新型外科手术灌洗液; (4)手术用各种补片; (5)新型敷料及人工皮肤; (6)新型止血材料及粘合剂。

 2. 组织工程材料 组织工程是指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维护、增进人体细胞和组织的生长,以恢复受损组织或器官的功能,实现受损组织或器官的修复和再建,延长寿命和提高健康水平。

 (1)胸外科与神经外科用材料及产品; (2)骨科植入材料及产品; (3)口腔颌面外科修复材料及产品; (4)其他组织工程用材料及产品。

 3. 介入治疗材料与产品 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器件等器械对人体局部病损进行微创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因其有效而创伤小已越来越广泛地在临床上应用,但这类产品在我国目前仍主要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因此,要大力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介入治疗产品。

 (1)新型血管内支架与能减少血栓形成的冠脉支架; (2)具有特殊功能的非血管管腔支架...

推荐访问:年度 企业技术创新 科技
上一篇:吴江市生态文明市建设规划文本
下一篇:高校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宏观经济管理论文-管理论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