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学院工作处开展2018年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侧记_

来源:高三 发布时间:2020-03-27 点击: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社会主义学院工作处开展2018年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侧记

 根据《关于印发(2018年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工作安排,社会主义学院工作处结合本部门实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以省委“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和“五四战略”为统领,围绕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主线,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和创建活动,整个活动内容丰富,主题鲜明。 一、深入学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民族工作大针方针,学习领会省第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和“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转变”的思想,学习贯彻省委《关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实施方案》和《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及《实施细则》等,让大家了解和掌握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同时按照创建活动“十一进”要求,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唱好民族团结声音、传播民族团结正能量,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人尽皆知,掀起宣传月活动的热潮。 二、认真学习领会省委书记王建军专访精神。

 王建军同志在专访中说:“我作为青海本地成长起来的干部,与全省各族干部群众一道见证了创建工作的历程,切身感受到‘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的深刻内涵,深切体会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青海的重要工作,是新时代我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选择”。通过专访,我们了解青海是多民族、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7%,是除西藏之外的第二大藏区。全省8个市州中有6个民族自治州,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比达98%。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青海各民族密切交往、和睦共存,创造了独特的高原文化,塑造了青海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工作要见物,更要见人。省委确立了“管脑子”与“管肚子”同步共进的指导方针,把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引导作为创建工作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作。在学习中大家畅所欲言,也了解了青海省在这几年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如何要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要提高民族事务治理的法制化水平,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也有了初步了解。大家认为青海的经验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坚持依法治理不动摇,坚持相信群众,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族群众的积极性,把各族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三、党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团结的生命线。 党的民族政策,既全面考虑了我国作为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事实,又全面考虑了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在发展水平、文化风俗上存在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基本事实;既深刻总结了我国历史上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也积极借鉴了世界上一些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既保持基本原则、基本理念的稳定性、一贯性,又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充实、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具有历史和现实的科学依据,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党的民族政策,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社会各行各业都要严格执行。各类生产经营者,交通、宾馆、饭店、商店等窗口服务行业,以及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城市管理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要遵守法律法规有关保障民族平等的规定,对各民族一律平等、一视同仁,不得生产经营含有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产品,不得拒载、拒住、拒餐、拒售,不得歧视少数民族群众,防止出现伤害民族感情、损害民族团结的情况。 四、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载入我国宪法,具体精神集中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目前,我国建立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经过60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保证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 五、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费孝通先生曾经提出过中华文明多元文化的命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那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又是什么意识呢?在学习交流中,大家认为,中华民族虽然仅仅是一个政治概念和政治宣传,并非人类学社会学里的民族。但一个民族在根本上是被思想和精神所铸造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前提,创新才是根本。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在当下开展中华民族意识教育,就是牢牢把握思想教育引导的主动权,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深入人心,“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大家共同的价值追求。

 

推荐访问:侧记 民族团结 活动
上一篇:培训需求的调查问卷_公司2019年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下一篇:2015国庆节创意QQ签名:国庆节创意活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