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抗血栓病】 抗血栓

来源:高三 发布时间:2019-09-01 点击:

  血栓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最可怕的疾病,如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其主要原因是心脑动脉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又继发了血栓形成,致使血流完全中断,局部组织死亡(坏死)。死亡的细胞难以再生,只能靠增生的组织来修复。但后者当然不会具备心脑细胞固有的功能。这就是患者致残、致死的根本原因。众所周知,青少年很少见到血栓病,有些健壮的人,虽然年过花甲,甚至已成寿星,却始终未患过血栓病。原因何在?待我们一同到血栓病“前线”巡视后,奥秘自然会豁然揭开。
  血栓的形成大致可包括三个步骤。首先是血管内膜遭到损伤,受损的内皮细胞释放血小板活化因子,使血小板在局部黏附、聚集,并形成血小板黏附小堆。这一过程是可逆的,堆积起来的血小板可以被血流冲散。随后,凝血过程开始启动,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后者与受损的内膜处基质中的纤维粘连蛋白结合,使黏附的血小板牢牢地固定于受损的内膜表面,成为不可逆的血小板血栓,这就是原始血栓。由于血小板血栓的阻碍,血流在其下游形成涡流,从而又促发新的血小板小堆。如此反复进行,使越来越多的血小板小堆筑成小梁状、珊瑚状突起。在这些突起间的血液很快凝固。这样,凝固的血液和血小板小梁交错融会成一个有红黄花纹的坚实团块,称做混合血栓。动脉硬化斑块表面形成的血栓就是这一种,又称附壁血栓。
  另外,血栓形成过程主要由血管、血流、血液三个因素所决定。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速度减慢和血液凝固性提高时,血栓最容易形成。其中血管内皮细胞最为重要。它是覆盖于血管内膜表面的一层扁平状细胞,它具有抗凝和促凝两种功能。在健康条件下,表现为抗凝血作用,以保证血管内血液长期处于流动状态。此时内皮细胞能持续分泌前列腺环素、一氧化氮和ADP酶,以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黏聚;能合成凝血酶调节蛋白、S蛋白和膜相关肝素分子,以对抗凝血酶的活性,防止凝血过程的启动。同时,内皮细胞还能分泌溶栓物质(t-PA),将血管内刚刚形成的血小板血栓迅速溶解、清除,防止其发展成血栓团块。这就是健康人免患血栓病的奥秘所在。老年人由于内皮细胞老化和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受损的内皮细胞失去了上述的抗血小板活化、抗凝血、抗纤溶三大功能,所以特别容易出现血栓疾患。由此不难看出,延缓内皮细胞衰老,防止内皮细胞损伤,恢复内皮细胞抗栓功能是战胜老年血栓病的根本策略。
  血管内皮细胞作为抗栓前线的忠诚卫士,必须予以特别关注和重点保护。首先是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血黏度,避免发烧、感染、脱水、缺氧、中毒等疾患,减少不必要的输液和静脉给药,定期健康检查,遵医规律服药。业已证明,阿司匹林、潘生丁、活血化瘀中药具有类似内皮细胞的功能,适合长期应用。当前,新药开发和基因工程的进步为人类制服血栓、享受长寿开辟了越来越广阔的道路。

推荐访问:抗血栓
上一篇:预防痛风夜间发作_怎么预防痛风发作
下一篇:麻瑞亭治验集面瘫 [面瘫治验]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