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青年学青年话语体系

来源:建设工程网 发布时间:2021-01-07 点击:

 构建青年学的青年话语体系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System for Youth in Youth Study 作

 者:

 谢素军

 作者简介:

 谢素军,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广东财经大学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青少年发展、国家治理。

 原文出处:

 《北京青年研究》2020 年第 20203 期 第 13-20 页

 内容提要:

 尽管青年学在青年研究史中绕不开“存在问题”之争,但如果存在即为合理,青年学事实存在并在不断演变。然而,审视青年学在中国的发展,最本质的问题在于青年话语的缺失,具体表现在青年研究、青年工作中青年话语的缺失,以及青年话语和政治话语的冲突三个维度。欲为中国青年学正名并推动其真正发展壮大,必须关注青年思想、青年文化、青年实践和青年精神四个基本要素。并通过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以青年实践为先导,立足于中国青年文化精神,寻求与多元学科的对话与融合来构建青年学的青年话语体系。

 Although the discourse for youth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debate of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history of youth studies,it is reasonable if it exists,and the facts of the youth discourse exist and constantly evolve.However,when exam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youth discourse in China,the most essential problem lies in the lack of youth discourse,which is embodied i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youth research,youth work,and conflict between

 youth discourse and political discourse.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four basic elements of youth thought,youth culture,youth practice and youth spirit in order to correct the name of Chinese youth study and promote its real development and growth.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Marxist guiding ideology,youth practice as the guide,based on the spirit of Chinese youth culture,seeking dialogue and integration with multiple disciplines to build the youth discourse system of youth studies.

 期刊名称:

 《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

 2020 年 11 期

  关

 键

 词:

 青年/青年学/青年研究/青年话语

 youth/youth study/youth research/discourse system for youth

 标题注释:

 基金项目:本文系 2019 年度中国青少年研究会重点立项课题“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智库集群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9A04)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里面,青年话语体系至关重要但却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更要让世界见证青年中国说。因为青年的话语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一个国家话语的转变和方向,是国家内涵表达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所以,构建具有青年特色,代表青年诉求,表现青年叙事的青年话语体系,对于跨越传统的学术藩篱,确立中国

 青年学的话语权,推动青年学的学科确立和融合,推动青年学进入国际视野,在理论和实践中皆具重要的开辟意义。

  事实上,青年学在话语体系中本身便存在一些方向性的争议,首先是青年学存不存在的问题,青年学何以可能?其次是青年学应不应该强化青年的话语?最后才是对如何构建青年学的青年话语体系做出回答。本文试图从这三个维度去做一些讨论。

  一、青年学的存在问题之争

  青年学是否存在,青年学是否作为一门学科存在?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追溯到 20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由于青年群体在各个行业的凸显以及整个社会因青年引领的潮流而不断革新,喇叭裤、大哥大、流行金曲等风靡中国大江南北,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青年和青年问题开始关注,青年研究在经历“文革”后终于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春天。在这个阶段,从事青年研究的学者力图将青年研究推向学科化,将青年工作推向专业化,他们特别重视当下青年的发展动态,研究方法也逐步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在这一历史转折的时期,开展青年研究的专业队伍开始成形,以共青团系统、党政院校、高校和社科院所为主的专家学者开始对青年研究进行探索,一些专业性的青年研究平台也逐步建立起来,专业性青年研究刊物如《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青年探索》《当代青年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青少年犯罪问题》等相继创办。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各地的青少年研究会、研究所为代表的研究机构也逐步创立。到了 21 世纪初,青年研究的团队和成果不断完善和充实,主要参与青年研究的学者力争在学科体系里面建立真正的青年学科,许多大型的学科论坛都单设了青年研究论坛,甚至出现有个别高校着手尝试了

 开设青年学专业,公开招聘青年学大学生。尤其是近二十年,青年研究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要加强对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运动的研究,深刻把握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规律,要阐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青年运动的关系。青年研究在这一阶段成为各个学科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大量不同学科、多元研究方法的有关青年发展的学术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呈现。但在青年学学科的广泛推广和落地上仍然处于“酝酿期”,关于青年学的学术争论也从未止息。[1]

  那么,青年学到底是交叉于其他学科,还是作为独立的学科发展?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对青年学本质和功能判断。如果认为青年学只是以年龄为界限划分,既然有青年学,便有儿童学、老年学、妇女学,甚至还可以再细化女青年学、男青年学、国外青年学、港澳青年学等,这种划分显然有些牵强附会,显然不适宜将青年学独立出来,至少会引起一些不好的学术连锁反应。但青年学本质不是以年龄为界定的学科划分,作为青年学研究对象的青年,毫无疑问是推动社会发展最活跃的部分,在整个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过程中充当“弄潮儿”的角色,历史证明,任何一个时代的开端,以及这个时代的结束,都是由这个时代的青年决定。青年群体不仅仅是年龄结构层面的群体,更是政治、社会、文化层面的群体,青年运动也不仅仅是年龄结构层面的运动,更是极具社会结构构建和解构影响力的社会活动。包括妇女、儿童、老年、少年在内的任何一个年龄构成、性别构成的群体都可以作为研究对象,但从对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力来看,青年是特殊的,单从年龄层面予以学科的界定显然不科学。再说,青年学存在的功能从未局限于对青年现象的描述和解释,对青年的研究还需要为国家社会发展规划的

 制定提供参考。在这个角度看,青年学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且具有广泛的学科意义。这就是青年学存在的合理性所在。

  也有人提出,真正意义上的青年研究有学科之分吗?如果将青年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否会导致青年研究本身的萎缩和科学性的弱化?这种观点将青年学的独立性和交叉性对立了起来。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绝对独立的学科,跨学科、交叉学科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各个学科发展的大趋势。青年研究也不能例外,从研究之始,便一直都是各个学科的学者利用多元的研究方法在开展青年研究,青年社会学、青年政治学、青年文化、青年心理学等,青年研究的问题不在于不够多元,而在于不够独立和专业。建立在青年研究的重要意义基础之上,长期交叉式的擦边球研究不足以支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青年研究提出的诉求。从这个意义上讲,青年学有亟须确立的必要。

  二、青年话语的缺失

  尽管青年学未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正名,但青年学存在并在不断发展却是事实。抛开青年学的存在问题之争,我们更应该讨论的是青年学构建过程中凸显的青年话语缺失问题,这种缺失有着可追溯根源的表现。

  (一)青年研究中的青年话语缺失

  青年研究大多偏向于实证研究,较少思辨分析。当然,青年研究的文献以及专业的理论因为起步较晚其本身就相对匮乏。青年研究还因为研究团队的“杂牌”而表现出研究方法的多元,各个学科与青年能够打个擦边球,便可以将一套理论系统将青年的某种现象囊括起来,显得既有青年特色,又有学术价值。但是,正因为这种研究的多元,才更加凸显了青年研究偏向于形式和忽略了灵魂,即花哨的外衣之

 下并没有真正立足于青年本体。而少数的思辨研究也大多有闭门造车之嫌,难以真正零距离接触青年,实事求是地解读青年,有的放矢地解决青年问题。

  具体而言,青年研究缺少青年话语表现在几个层面:其一,青年研究者本身并非研究青年的专业群体,目前,归属社会学、教育学专业的学者相对较多关注青年群体,也有文学、政治学、新闻传播、思政等诸多专业的学者参与其中,研究团队看似日益壮大,但也表现出日益杂牌,大多数学者只是在开展本专业研究过程中,顺便搭一程“青年研究”的便车,本身并不对青年群体有浓厚的兴趣和研究基础,由此导致其所表达的青年话语苍白而乏力。其二,青年研究始终未成体系,由于大多数参与青年研究的学者都属于跟风式研究,出现什么火爆的青年现象就开展什么内容的研究,导致研究的内容点多、线乱、面偏,特别是共青团研究已经形成散点式、碎片化格局。[2]同时,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同一群体的研究本可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但因为缺乏青年研究主流的学者和主流的方法,反而显得“青年”这个主题被冲散,青年的话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争鸣”。其三,青年研究在既有的研究体系里面,对青年问题的探讨必须遵守现有的学术规范,问题的表达必须符合当下的主流价值,从而使研究者在推出具体研究成果时会对青年的话语做一些技术处理,导致青年话语的表达不完整或出现失真现象。

  (二)青年工作中的青年话语缺失

  目前,中国开展青年工作的主体部门为共青团,也有人社、教育、妇联等党府部门、社会团体因所服务的群体包括青年而有所介入,但只有共青团是专门服务青年群体的部门。事实上,共青团所开展的青年工作近年来一直备受诟病,“四化”问题的提出便是党中央对共青团工作方法所凸显问题的针砭,推进共青团改革也正

 是要求共青团要在开展青年工作中真正为青年群体做正确表达,将青年服务落到实处。

  青年工作缺乏青年话语的具体表现同样可以归纳为几个层面:其一,青年工作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实施效果相差甚远,党中央对共青团的职能定位非常清晰,引领和服务广大青年是其核心灵魂,2017 年 4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便是对共青团推进青年服务工作制定的纲领性文件,但这种顶层纲领性的设计却并不能在基层团组织得以有效的贯彻,一方面是因为基层团组织力量薄弱,根本无法按要求落实。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各地问题迥异,在解决具体问题时,顶层设计的方向和内容难以落地,青年的诉求自然得不到有效的回应。其二,青年工作的开展仍然存在“四化”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团干部更乐于坐在办公室,以文件落实文件的方式开展工作,用会议传达会议的形式落实精神,既开不动脑,更迈不开腿,长期在机关无法了解青年群体的真正诉求。同时,共青团开展青年工作更偏向于精英青年,如和企业家打交道,和精英阶层互动更有动力,即便是开展服务青年的活动也偏向于娱乐化。这些问题都导致了青年话语在青年工作中无法较好地体现。其三,青年工作缺乏持续性的问题突出,共青团在开展青年工作时往往根据所属党政部门的关注点开展相关服务,或者根据媒体热点策划相关服务项目,这些项目和活动往往会因为关注点的变化和热点的消逝而逐渐失去活力而消亡,并由此进入下一轮的热点,从而导致被服务的青年群体没有获得感甚至反感,青年的话语更是难以得到重视和持续关注。

  (三)青年话语与政治话语体系的冲突

 任何话语体系之间都会有冲突和融合的部分,这在学理层面和现实层面都可以被理解和接受。但青年话语和政治话语两个体系比较特殊,政治话语体系如一湖春水,其需要稳定和温和,看起来是一幅美景。青年话语体系如一条溪水,又或者变成一条奔腾大河,其可能带来洪水改变湖水的生态,也可能引导湖水奔向更加广阔的大海。青年话语体系和政治话语体系本质上趋于一致,但在具体的过程中却表现出诸多的冲突。且这是一个从思想观念向现实转换所必然经历的复杂的互动过程。[3]

  从青年话语的表现看,青年群体往往是引领一个时代变革和突破的中坚力量,首先在思想上容易质疑和打破其所处时代的主流价值,这就会给既有的政治体系带来挑战,政治话语很容易反过来对青年话语进行引导和规范。其次在青年运动中容易冲击既有的社会秩序,青年群体更加容易对既有秩序不满并提出要求,在这个过程中,青年群体会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进行呼吁和表达,这种表达或许并不与既有的政治理念冲突,但青年群体的诉求往往比较急、过于激,从而使青年话语和政治话语之间的冲突加剧。再次在于青年话语的易变性,各类青年群体的诉求不一,难以形成统一的意见和一致的行动,同一个青年群体还可能因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自身的诉求,从而使青年话语不稳定且难以较好地得到满足。最后,青年群体历来比较容易受到西方国家政治势力的影响,一旦有外来力量介入青年运动,国家力量便会强力介入,青年的诉求反而难以得到满足,青年话语和政治话语体系的冲突会因此加剧。

 总体而言,青年话语的缺失有着历史、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从青年学的发展角度看,青年话语决定着青年学的立与破,如何认识青年话语的要素以及如何推动和确立青年话语体系至关重要。

  三、青年学的青年话语体系要素

  构建青年学首先需要构建青年话语体系,构建青年话语体系需要关注其核心要素:青年思想、青年文化、青年实践及青年精神。

  (一)青年思想

  历史上的任何时代,青年某种思想的萌芽、诞生和繁荣必然引领其所处的时代朝着某个方向迅猛发展。而这种思想是怎么萌芽和诞生的,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则是青年学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而之于当下,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恰恰是还没有形成“正统的”青年学,即便部分学者开展青年研究也是不成系统和没有持续的,更加没有上升到青年关乎国家命运的高度。而作为开展青年工作的共青团组织,基本上将调查研究的重点放在党政工作,而不是青年工作。虽然党政工作的重点之一包括青年工作,但这种偏向性却是有很大区别的,没有直接关注青年,没有融入青年,尤其是在机关化、娱乐化、贵族化、官僚化等问题比较突出的背景下,青年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

  青年思想是青年群体不同于其他群体的根本所在,具有活跃性、变化性、群体性以及破坏性等鲜明特征。任何一项青年研究都离不开对青年思想的关注,任何一项青年工作的开展,青年政策的制定实施都不能抛开青年思想。因此,青年话语表达的核心要素也在于青年思想的表达。事实上,一个群体的思想观念其实是个复杂的范畴,因为任何群体虽有一些共性特征,但内部总会存在着差异。因此,对当代

 青年群体思想的认识及表达,既要看到他们的独特之处,更重要的是要把握这个群体思想动向的总体状况。[4]体现在青年学研究上则要求对方法论的严苛要求,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以假当真,同时需要对青年群体进行尽可能细化的分层分类研究,如新兴青年群体伴随社会发展而衍生,这一群体的思想具有特殊性,虽然不能脱离整体的青年发展状况,但如果不能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则会导致新兴青年群体表达的失语。

  (二)青年文化

  当代中国,“青年文化”永远是热点所在。尽管在相当多的时候,与其说它们是由年轻群体的认知、集体行动和文化态度所命名的产物,不如说是媒体和资本携手制造、支配和宣传的结果。当走马灯式的青年文化“你方唱罢我登场”时,它们在多大程度上由青年自己创造和定义,反映出年轻人对这个社会的基本态度,且呈现出流动性、多变性、混杂性特征。[5]尤其是作为青年研究的重要构成部分,青年文化的重要性似乎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研究的对象往往聚焦在突然发生的某种青年群体现象,如青年丧文化、佛系青年、抖音文化等等,这些研究多半倾向于追捧社会热点吸引眼球,而并没有真正地将青年文化作为一项需要持久观察和研究的领域对待,只有少数学者如马中红、田丰等通过与腾讯、网易等对青年文化有迫切了解需求的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展青年文化研究,而作为研究主体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则未能将青年文化研究构建成体系,更未能形成青年文化的学科建设,青年学的发展在青年文化领域是滞后的,有所缺失的,青年文化是青年学所构建青年话语体系的灵魂部分。

 文化是一个国家青年发展的基础和指向标,其渗透到青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了一个国家特有的青年文化性格或青年特质。青年学的框架和内容都根植于文化基础之中。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社会文化性格”或“文化特质”。中国的青年工作、青年实践,都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基础。青年文化所表达的内容是多元的,本质上折射的是青年所处的时代给青年群体带来的希望与困惑,追求与抛却,青年文化是现象的,也是思想深处的,是阶段性的,也是连续性的,是历史的,也是当下的和未来的,青年文化的表达是对青年群体思想表达的进一步具象化,青年文化不仅对青年群体发展影响巨大,更对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产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会通过社会发展的经脉影响到个体和事件,没有青年文化的青年表达是空洞和乏力的,青年学的青年话语体系构建需要以青年文化为基础,需要以青年文化为向导。

  (三)青年实践

  青年学不只是属于青年的青年学,也不是中国青年政策和相关制度措施的汇编,而是蕴含青年思想文化和青年运动实践的青年学。对青年真正具有引导力的思想,必然藏于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境脉之中,青年学最终要表达的落脚点也必然在于青年实践。长期以来,我们缺少对青年实践的科学观察,为什么会产生某类青年?青年为什么热衷于某种活动?某种青年运动将会给这个时代带来什么?没有深入的调研观察,没有持续的研究比较,我们发现的,研究出的结论多半只能停留在表面,而不能将青年实践的本质剥离出来。也有许多学者喜欢将西方的理论学术话语奉为圭臬,认为西方的理论更具先进性和普适性,喜欢用西方的理论框架给中国的青年实践找问题,找理由,找方向,这本身便是一种脱离青年实践的话语表达。

 青年实践需要纳入青年学学科的一个大的子科目,甚至可以作为青年学中的一个独立版块,青年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会带来什么后果都需要构建一种常态的观察数据,研究者可以随时掌握青年实践的动态,并做出动态的数据分析和结果预测,党政部门可以对青年实践的数据进行监测,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青年政策,开展喜闻乐见的青年工作,提供精准有效的青年服务。青年群体在运动和实践的过程中所呈现的青年发展特征正是青年话语的表达,于青年学和青年工作的推进而言必不可少。

  (四)青年精神

  一百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孕育的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时代中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是一百年前青年话语表达的核心精髓。一百年后的今天,当代青年精神同样影响着新时代进程的速度与效率,当代青年话语表达同样离不开当代青年精神。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青年学的青年话语体系如果没有青年的精气神,则其话语必然是虚弱无力的,也难以有力表达青年的需求和贡献。

  青年学的青年话语体系所蕴含的青年精神应该包括几个维度:爱国主义是青年话语的重要基石。爱国主义在五四时期的鲜明特征是救亡图存,在新中国成立后表现为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开放后表现为锐意进取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而进入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内涵表现得更为丰富,鼓励青年树立“四个自信”,树

 立民族自豪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青春力量。民主科学是青年话语的价值精髓。民主科学在五四时期的内涵表现在推翻三座大山,反对封建主义,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民主社会。新中国成立后的内涵表现为确立人民民主专政和现代科学发展观。到改革开放后,民主科学更多体现为完善社会法治体系,确立更加合理的社会结构。到新时代,民主科学的内涵在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化和完善,推动多元的社会治理力量的全面参与和实践。改革创新是青年话语的时代属性。五四时期,改革创新的落脚点在于整个国家社会制度和体系的重构,创新的国家体制。新中国成立后在于改革落后的国家管理制度,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改革开放后则重点在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创新发展。进入新时代,改革创新更多体现在大力推动创新创业,全力打造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的丰富内涵。

  四、构建青年学话语体系的策略

  青年学的青年话语体系构建是一个复杂的,持续性的学科成熟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把握一些基本的策略,确立青年学发展的主导思想,寻求学科间的合作,推动青年学创新设计与实践,并立足中国本土文化内涵和青年精神进行积极的探索。

  (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青年学在漫长的摸索阶段始终未确立其主导思想,学者多半根据所从事的专业学科来主导青年研究的方向。尤其是因为社会学学者参与度较高的原因,近年来一度将青年学与青年社会学等同起来,将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加盖于青年学研究之顶,这种学术取向具有明显的片面性。更值得注意的是,青年学研究也一度归于共青团

 的政治体系,从而过度的政治化,把青年学研究变成了共青团工作要求,失去了作为一门学科的本真。

  基于互联网时代频繁出现的指导思想多元化和相对主义理论盛行,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进入新时代,构建青年学的话语体系关键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中国现阶段的青年发展和研究实践相结合,建立真正的青年学学科体系。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在青年学研究中,我们不能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言论和观点,要把马克思主义放到方法论层面。如对于当代青年的发展需求,马克思不可能为我们提供现成答案,但马克思主义从历史、社会的视角考察人的发展,无疑为我们开展青年研究提供了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都是青年学研究的方法论。青年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更多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青年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总结青年工作的经验,找出推动中国青年发展、社会发展最有效的路径。

  (二)明确以青年实践为先导的模式

  青年研究需要青年“在场”。[6]胡献忠指出:“在青年研究中青年‘不在场’由来已久,个中原因在于对青年历史缺乏系统梳理研究,对青年现实缺乏准确把握,青年整体性研究的缺失以及学术批评长期被轻忽。从学科建设的规律来看,青年学科建构的关键是构建学术知识体系,达成‘青年在场’理论研究范式的共识,

 坚持‘沉浸青年现场’的研究方法论,倡导‘青年立场’的青年学科构建理念”。不在场反映问题的本质正是缺乏青年的实践,在构建青年学的青年话语体系过程中我们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确定研究的对象是事实的青年,而不是想象的青年,研究的问题是青年问题,而不是脱离青年实际的问题。二是青年研究不是在书房,而是在青年实践的现场。三是青年研究需要创新方法论,只有适应青年发展节奏的青年学体系才能够及时有效地把握青年发展中产生的问题。

  所以,青年学的青年话语体系构建更加需要青年的实践,离开青年本身,仅仅在理论上纸上谈兵,这种探索根本不可能构建青年话语体系,充其量不过是在其他学科上加上青年的注脚。青年学失去青年实践,没有创新设计,就不可能真正反映青年问题,解决青年诉求,也不可能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青年学。研究者只有真正融入青年,围绕中国青年发展实际开展青年研究,才能找准青年学的生长点,使青年研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是,青年学需要创新设计和青年实践,并不等于青年实践就是青年学。青年在场、青年实践只是青年学的必要条件,还需要对在场的细节进行深刻的描述和细致的分析,还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论将实践逻辑转化为理论逻辑,上升到严谨的学科高度。

  (三)立足于中国青年文化精神

  构建青年学的青年话语体系,不仅要关注青年问题和需求,推动青年成长发展,更要重视青年文化的培育和传承,紧紧抓住青年学的根和魂。没有文化底蕴的青年学,归根结底是伪青年学,是不可能走向长远的青年学。青年学最为忌讳的便是“关在屋子里的青年学”和“想象中的青年学”,还有的学者甚至缘木求鱼,用

 青年现象解释青年现象,甚至将外来文化作为根本来探讨中国青年发展的实际,而忽略了属于中国青年自身的文化和精神。

  中国青年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传统,尤其是五四以来,青年群体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青年人所蕴含和表达的精神不断丰富化并走向实践。但青年研究学者对青年文化和青年精神知之不深,甚至一味追逐西方青年文化、日韩青年文化,无视属于中国青年的文化精神。青年学人必须以立足于青年的态度,改变对青年精神的认识。2019 年 4 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研究,深刻揭示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远影响。要加强对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运动的研究,深刻把握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规律。要加强对五四运动史料和文物收集、整理、保护,为后人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留下历史记忆。简而言之,就是构建青年学话语体系,要立足于青年文化与青年精神。[7]一方面是要充分了解和熟悉青年文化底蕴,弄清楚青年文化背后的演绎逻辑,沿着文化轨迹去开展对青年群体、青年现象和青年问题的调查研究,才能准确标注出青年话语,才有底气说出青年学所构建的青年话语体系是能真正为青年发声、为青年研究定位。另一方面是要走到当代青年精神的俯视角度、侧视角度、显微角度去叙事,解读当代青年精神的内核、内涵和外延,为当代青年群体的精神面貌增添注脚,在此过程中逐步树立起青年话语体系,旗帜鲜明地阐明当代青年需要什么、发展为了什么、为了什么发展的问题。

  (四)寻求与多元学科的对话与融合

  青年学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却绝不是独立于各学科之外的学科。青年学的青年话语体系要立足于青年的话语,但却绝不是局限于青年的话语。回顾青年

 学走过的艰辛历程,就青年谈青年没有强大的生命力,以其他学科理论来“套取”青年研究的结论也只能是昙花一现。青年学在中国的发展需要在立足青年学本真的基础上兼收并蓄,才能实现青年话语的百花齐放。

  正如黄志坚教授提出的青年学研究要加强,青年学学科建设要有新发展,最需要的即是在“博”和“融”上下功夫,“所谓博,即广泛吸收、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融,即融会贯通地形成有内在联系的学术体系”。青年学研究和青年话语体系的构建,要寻求与其他学科的对话和融合。因为当前青年群体所呈现出的现象、问题和文化特质都比以往更加复杂、多变。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均可提供新的思路给青年学研究工作。加强青年学与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如让青年政治学可以观照青年的政治参与、政治意识表达、政治心理的演绎等意识形态问题研究[8];青年社会学将视角投注到青年的社会参与和融入、社会活动等方面;青年教育学重点解决青年发展、青年成长成才的问题:青年劳动经济学则关注青年的就业创业、劳动保障等问题。具体实施路径一是达成学科之间的共识,让不同学科之间可以达成对青年学学科合理性的认可,构建专门的青年学话语来研究青年生理、心理、教育、职业、权益、信仰、婚恋等内容。同时要密切关注西方国家青年研究的方向和流派,借鉴有益于中国青年研究的前沿理论,思考西方青年思潮和群体运动,为中国青年研究提供比较实践蓝本,为中国青年话语体系提供科学预测和青年工作准备。

 原文参考文献:

  [1]金伟琼:《青年学的提出与探索》,《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 年第 4 期.  [2]刘佳:《在政治与知识之间:共青团学科化发展的进程、格局与重构》,《青年发展论坛》,2016 年第 3 期.

  [3]徐纬光:《现代中国政治话语的范式转换——以中国共产党为考察对象》,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年.  [4]陆毅龙:《“80 后”“90 后”青年的思想特征》,《人民论坛》,2018 年第 8 期.  [5]闫翠娟:《从“亚文化”到“后亚文化”:青年亚文化研究范式的嬗变与转换》,《云南社会科学》,2019 年第 7 期.  [6]胡献忠等:《新时代青年学科建构与“青年在场”》,《中国青年研究》,2018 年第 12 期.  [7]马梦思:《五四精神对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启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年第 8 期.

推荐访问:青年 话语 构建
上一篇:H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下一篇:平行四边形综合性质及经典例题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