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教育基地(全文)

来源:医学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2-10-25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建教育基地(全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党建教育基地(全文)

党建教育基地4篇

第1篇: 党建教育基地

延吉市党员领导干部预防腐败警示教育基地简介

延吉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首府市,这里既是“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的革命老区,又是中朝俄三国交界处和国家边境开放地区。国家和吉林省在资金投放和政策倾斜方面一直给予特殊的政策。

延吉市内有一个国家级的延吉经济开发区和省级的延边新兴工业区。与州内的其它开发区共同构成延边经济改革和发展实验平台。

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各种腐败和职务犯罪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土壤,更给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为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预防职务犯罪,延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延吉市监察局与延吉市人民检察院联手在市检察院建立了“延吉市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暨 “延吉市党员领导干部预防腐败警示教育基地”。利用延吉市人民检察院查办的职务犯罪的大案要案、串案窝案、行业系统案件100余例典型案件,用身边人、身边事警示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以期起到宣传、警示、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的目的。

本基地图板中的案例和文字,揭示不同行业、不同职位职务犯罪的风险点,每个案例通过图片和文字的有效组合,讲述一个故事,提示一个风险点;
每个行业,分析出关键岗位风险点和预防关口所在,向大家展示检察官的提醒,给出检察官的建议。力求让观众看到之后为之深思、为之震撼、为之警醒,使职务犯罪预防的关口不断前移。

基地使用面积约150平方米,内有84个座椅。备有录音、图板、讲解词、宣传册、投影仪、媒体播放器等。每次活动可容纳120人同时参观。

基地每次展出的展版数为56个展板,根据我市办案情况及宣传需要可随时更换展板内容。每次展出的主要内容分为1、序言部分;
2、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级领导的讲话;
3、榜样与正气;
4、惩治与预防。根据各行业的不同特点,我们还专门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订购了录制的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录相片,供各行业根据需要选择观看警示教育宣传片。

到目前为止,共举办专项展览30多次,接待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2600余人到基地参观,其中有吉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索维东、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长李龙熙,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委常委、纪检委书记车光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延吉市市委书记金永默等领导。

我们计划每年利用该基地积极开展廉政教育,能够结合当前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策划和开展有针对性、有新意、有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近年来延吉市查处的一些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以案说纪,用身边人和身边事教育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切实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廉洁意识和民本意识,为进一步促进我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又快又好发展,加快提升我市在长吉图先导区中的开放前沿功能,加快推进具有民族特色的吉林省东部宜居旅游开放中心城市建设进程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2篇: 党建教育基地

人民检察院警示教育基地简介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党中央《建立健全惩 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 体系 2008-2012年工作规划》以及高检院关于反腐倡廉建设 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决策部署,在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正 确领导下, 2011年 5月检察院建成了地区首家警示教育基地。

警示教育基地使用面积 160平方米,有 70平方米的警示教 育展厅,分为“前言篇” 、 “决策篇” 、 “惩治篇” 、 “检察风采 篇”四个展区,共有 63块展板。有可容纳 70人的报告厅, 用于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讲座、进行廉政宣 誓等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党政机关 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职务犯罪预防警示教育的需要。

本基地展板中的案例既有全国典型的大要案也有发生 在我们身边的案例,每个案例通过图片和文字的有效组合, 讲述一个故事,提示一个风险点。力求让观众看到之后为之 深思、为之震撼、为之警醒,使职务犯罪预防的关口不断前 移。到目前为止,共举办专项展览 100多次,接待各级领导 和党员干部 3000余人到基地参观。

第3篇: 党建教育基地

东江纵队北撤纪念亭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坪山东江纵队纪念馆于2000年5月建成,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由大厅、展厅、文物厅、烈士芳名碑组成。展厅分十三部分,形象地展示东江纵队和两广纵队、粤赣湘边纵队南北征战的史迹,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坪山新区东江纵队纪念馆先后被评为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圳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和深圳市廉政教育基地。纪念馆有东江纵队史迹展厅、烈士名碑、曾生文物室、前进报社旧址、曾生祖居等几部分。通过大量文字、图片、油画、电光显示作战图、大型沙盘等,集中展示了东江纵队和两广纵队、粤赣湘边纵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与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土洋社区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深圳市龙岗区葵涌镇土洋村。为1912年修建的意大利天主教堂,二层砖木建筑,外观及装饰具意大利建筑风格,有一厅一厢房。楼上有阳台。高9.8米、宽11.4米、深7.75米。东侧为礼拜堂,砖木钢梁结构。

1943年12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后,这里成为东江纵队司令部和中共广东省委临时常委所在地。教堂主楼为神父寝室,会议室设于正厅,楼上为司令部成员曾生、尹林平、王作尧住处。主楼西侧有二间加建的小平房,砖木结构,作为马厩和电报房。楼房后面有一小块平地,是当时练兵场,建国后人民政府在此修建了一座东江纵队纪念亭。1944年7—8月,有名的土洋会议(省临委和军政委员会联席会议)在此召开。现旧址保存完好。

1984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新中国成立后,该旧址一度成为土洋小学校址。1984年9月,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列为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4月,被公布为“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7年,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修复并设立东纵史迹展览馆;
1998年,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和东纵史迹展览馆正式对外开放;
2002年7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旧址经加固修缮、改造展厅后重新开放。

共宝安县委“一大”纪念馆暨宝安抗日纪念馆为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宝安是广东较早建立共产主义组织的地区之一。1928年2月23日,根据广东省委的指示,中共宝安县委在松岗镇燕川村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到会代表19人。这次党代会后,宝安县委遵照会议决议,积极发展党员,至1928年4月,宝安县的党员人数已达280人。同时,宝安县委大力开展群众运动,成立抗租、抗捐、抗税斗争。1944年7月1日,东江纵队在松岗镇燕川村建立了第一个县一级抗日民族政权———东宝行政督导处。东宝行政督导处在组织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斗争、支援部队、发展生产、减租减息、开展-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促进了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中共宝安县“一大”纪念馆是广东省较早建立党组织的地区之一,宝安“一大”纪念馆、宝安抗战纪念馆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作为广东地区抗日敌后根据地的军事、行政文化中心,也是土地革命时期我党领导的农民运动中心,在深圳党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如今,位于燕川社区的中共宝安“一大”纪念馆仍然屹立,见证着这段光荣的革命历史。

中共宝安“一大”纪念馆旧址原为素白陈公祠,建于清代中期,为砖木结构、清水外墙、建设面积215平方米。它是建国前中共宝安县地区党组织召开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党代会(包括现在的东莞、深圳、香港等地区)。

1928年2月23日中共宝安县委在燕川社区素白陈公祠召开宝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到会代表共19人,省委领导阮峙恒参加大会并作政治报告,郑奭南作了党务报告,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宝安县第三届委员会,县委书记由省委指派郑奭南代理。会议要求遵照省委指示,领导组织工农武装革命,从此开始了宝安人民同反动势力斗争的历史。

为了纪念这段光辉革命历史,在2000年宝安区政府对中共宝安县“一大”纪念馆旧址设定专项维修资金按原貌维修,2001年经区委区政府,市、区文化局的大力支持与指导,将旧址修复后设“宝安县革命风云录”基本陈列展览,将其定为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纪念馆,并在2001年7月1日对外开放。

“宝安县革命风云录”展览包括中共宝安县组织的建立、工农革命运动的高涨、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代会四个部分,通过大量的照片、文物以及油画和沙盘模型,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大革命前后,宝安党组织建立及领导宝安人民同反动势力斗争的历史。

纪念馆的建成,将成为宝安、深圳乃至全省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又一重要基地。在这里举行两个纪念馆开馆仪式,就是为了缅怀先烈,牢记历史,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使我们更加热爱共产党,更加信赖共产党。我们要保护好、宣传好、利用好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资源,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和群众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是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和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兴办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坐落在风光绮丽的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003号。它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实景微缩景区,占地四百五十亩,分为主点区和综合服务区两部分。82个景点均按中国版图位置分布,比例大部分按1:15建造。“深圳锦绣中华”的景点均是按它在中国版图上的位置摆布的,全园面积有如一幅巨大的中国地图。这些景点可以分为三大类:名胜古迹类、山水名胜类、民居民俗类。

深圳博物馆为科普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深圳博物馆成立于1981年,现有历史民俗馆、古代艺术馆、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和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4处馆址,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是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为一体的大型总分馆制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大鹏所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鹏所城位于龙岗区大鹏街道鹏城社区。亮点:一处访古凭吊、了解历史、领略明清古风的好地方。

大鹏所城全称“大鹏守御千户所城”,占地11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27年(1394年),是深圳目前惟一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用条石和青砖砌建的东、西、南三座城门至今巍然屹立,雄伟壮观。城内有东西、南北向的街道各4条,古朴的清式建筑保存完好。鸦片战争时抗英名将广东水师提督赖恩爵的“振威将军第”和福建水师提督刘启龙的“将军第”规模宏大,气势不凡。

摸着这道已经被岁月侵蚀得斑驳的城墙,仿佛依稀听到几百年前阵阵的-声,那白色的城墙脚跟的墙砖是明朝的墙砖,青色的墙砖是清朝的墙砖。

大鹏古城雄伟庄重风格古朴。大鹏古城位于深圳市东部大鹏镇鹏城村,始建于公元1394年,为广州左卫千户张斌开所筑。是明代为了抗击倭寇而设立的“大鹏守御千户所城”,简称“大鹏所城”。当年大鹏所城占地约10万平方米,城墙高6米、长1200米,城墙由山麻石、青石砖砌成。深圳今天的简称“鹏城”即源于此。

从大鹏镇驱车来到大鹏所城约需十分钟,现在的大鹏所城门口已经是一片现代农村的建筑,而古朴的大鹏所城即藏身于这一片现代的农村建筑中。来到大鹏所城大门口,即可看到大鹏古城雄伟庄重、风格古朴的城门,这个城门虽然几经修葺,但仍然保存完好。据考古专家考察后认为,大鹏所城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所城。

深圳革命烈士陵园

深圳是广东省重要的老革命根据地之一,又是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的发源地之一,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和传统。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深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战,前仆后继,进行了长期艰苦卓越的斗争。

大革命时期,深圳农民运动汹涌澎湃,积极支援国民革命东征和省港大罢工,震撼了反动势力的营垒;
抗日战争时期,深圳人民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拼死援救在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掩护国际友人撤离敌占区;
解放战争时期,深圳人民在三门岛、万山群岛、大铲、伶仃岛和障阁等著名战斗中,给当地国民党反动派以歼灭性打击,为配合解放全中国,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无数的深圳优秀儿女为了祖国和人民,驰骋沙场,血洒南疆,视死如归,慷慨就义,无私无畏地贡献出自己的生命。比较著名的烈士有:陈日祥、戴卓文、蔡子襄、黄田十六勇士、黄友、刘黑仔、林文虎、刘远波、凌文辉等。

为更好地褒扬和纪念深圳和港九地区在各个历史时期牺牲的革命先烈,开展光荣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1983年深圳市人民政府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城市发展规划,将座落在原宝安县人民广场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迁建深圳市北环路的婆岭。

深圳革命烈士陵园占地面积57000平方米,其中,深圳革命烈士陵园目前占地面积57000平方,建筑面积1486平方米,其中深圳革命烈士纪念馆986平方,办公、会议、物业管理用房、围墙值班室等共500平方。集队广场、停车场10000平方,园内道路4000平方,园林绿化面积36500平方,1987完成首期工程并对外开放,到目前共投入约2232万元,修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馆、烈士芳名亭、曾生同志墓碑和烈士陵园主题雕塑、办公室、公共厕所、集队广场、停车场、围墙、园内道路及园林绿化等配套设施。

深圳革命烈士陵园1988年被广东省列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同年7月被深圳市委命名为我市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被深圳市委命名为深圳市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9年6月被深圳市委命名为我市第一批党员教育基地;
2012年11月被深圳市评为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烈士陵园正中央,建于1983年,纪念碑碑座宽七米,碑高二十七米,碑身宽0五米。纪念碑碑身选用高级花岗岩,碑身四面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由当年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同志书写。革命烈士纪念碑的碑型及浮雕由北京画院雕塑家张松鹤设计、塑造;
航天部第七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书法家秦鄂生书写碑文。烈士纪念碑碑座的北面浮雕是铜铸碑文;
西面浮雕反映抗日战争的壮烈场面;
东面浮雕反映我党营救沦陷在香港的进步爱国人士和国际友人的斗争场面;
南面浮雕反映解放战争的场景。

革命烈士芳名亭位于烈士陵园西南角,建于1992年,目前刻入烈士芳名亭共有1050名革命烈士,其中: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10名;
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490名;
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416名;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65名;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牺牲的革命烈士25名;
尚未查明牺牲年代的革命烈士44名。在1050名烈士中有女烈士43名。港九地区牺牲的革命烈士145名。

经市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深圳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烈士陵园东侧,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主体工程已完工,建成后的革命烈士纪念馆主要是陈列展示革命烈士资料、图片和遗物,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参观、学习革命英雄主义,了解深圳革命斗争历史,开展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场所。

曾生同志墓碑位于烈士陵园东面,建于1996年10月。曾生同志是广东省深圳市坪山人,1934年参加革命,193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东江纵队司令员,为发展华南抗日游击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两广纵队司令员,率部参加济南、淮海和解放广东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交通部部长、中顾委委员等职。1995年11月因病逝世,1996年5月经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曾生同志骨灰在深圳革命烈士陵园东侧安放并修建墓碑,对教育后人具有现实意义。

深圳革命烈士陵园整体布局造型新颖,庄严肃穆,整个烈士陵园鲜花绿草,苍松翠柏,交相辉映,象征着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让我们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为推动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深圳中英街历史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原为中英街历史纪念馆,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镇内环城路9号,1999年5月1日建成开馆。展楼总建筑面积1688平方米,较全面的记录和反映了中英街的百年沧桑。

1898年,由于清政府腐朽无能和英国的武力逼迫,中英两国签订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据此,英国强租新安县所属977.4平方公里土地及广阔的水域,租期99年。1899年3月18日,中英两国勘界代表完成勘定"新界"界限,中英街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形成的。

中英街地处沙头角,沙头角为原新安县的领土,它背靠梧桐山,南临大鹏湾,是一块历史悠久、美丽富饶、生机勃勃的热土,它融古代文明与现代文化于一体,有发展旅游经济、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英街原为一条被称为鸬鹚径的泥沙河,由于经济的发展,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享有"购物天堂"美誉的繁华边贸小街,它虽长不过250米,宽不过3-4米,其历史变迁却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中英街矗立的界碑,既是中国贫穷落后、清王朝腐朽没落和英帝国主义疯狂侵略的历史见证,又是改革开放以及香港回归祖国和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见证。中英街"一街两制"的特殊历史背景和人文景观,不仅在中国独一无二,在世界上也属罕见。

中英街历史博物馆较全面的记录和反映了中英街的百年沧桑。其展楼总建筑面积1688平方米,共分为5层:1层为迎宾大厅,外设观海平台,可供游客小憩及欣赏附近海湾山水相连的大鹏湾美景。

第2、3层为《中英街历史》陈列厅,常设陈列共分六部分,它们依次是:热土、割占、抗争、变迁、发展、回归。第3层还备有影视厅,可播放各种历史资料影片。

4层为临时展厅;
现在展出的是反映一百多年前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亲自策划和领导的第二次反清武装起义为内容的《孙中山与三洲田首义》。

5层是博物馆办公场所,有设备良好的馆长办公室、职员办公室、小型会议室、接待室、美工室。

顶层是观景台,可鸟瞰大鹏湾和香港新界自然风光。馆内现收藏有400余件近现代历史文物、民俗文物以及千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资料,其中近现代文物的收藏最具特色。

邓小平塑像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邓小平塑像位于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山公园山顶广场。2000年11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之际塑像落成,江泽民同志为塑像揭幕。塑像高6米,重6吨,由主体塑像和底座组成。主体塑像为小平同志身披风衣,气宇轩昂,步伐坚实,大步向前行走形象,硅青铜材质。钢筋混凝土底座以花岗岩石包封。背面大理石碑刻“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邓小平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六日”。基座南面刻有行书繁体文字题记“邓小平同志。江泽民二○○○年十月一日”。

这是全国第一座由中央批准,以城市雕塑形式竖立的小平同志塑像,见证了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寄托了特区大步向前,实践创新的精神和深圳市民对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对研究和保护改革开放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2005年经“深圳改革开放十大历史性建筑评选”委员会及专家委员会通过考察评选,该塑像入选“深圳改革开放十大历史性建筑”。

深圳赤湾左炮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左炮台,又称赤湾左炮台、深圳左炮台。位于深圳市赤湾鹰嘴山,是深圳市重点保护文物之一。

深圳赤湾古炮台位于“临海山梁扼三面之险”的蛇口半岛顶端,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原分左、右炮台,共有生铁炮12门,现只剩下左炮台保存完好。1985年修复。现在还能看见遗留的两座房屋地基,是从前守炮台士兵的营房。赤湾炮台踞山面海,左右炮台成犄角之势,钳制赤湾港口,雄视伶仃海面,是鸦片战争时期主要的海上屏障。1893年湖广总督林则徐布防珠江口时,曾重修赤湾炮台,为禁烟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利用炮台,在伶仃洋、穿鼻洋大败英军。这里现在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赤湾地理位置重要,据史书记载,古代船舶往来广州与南洋诸国,皆经此地。从明代起,官府已在附近的南山设置墩台以防海盗,清康熙年间(1662——1722)始于赤湾修建炮台,赤湾炮台始建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当时福建提督杨琳调任广东巡抚。他主持修建沿海炮台、城垣、防地等军事设施126处,其中炮中26处。赤湾炮台是其中之一,据记载赤湾左、右炮台设兵数千名,生铁炮6位,另有12门大炮被称为“佛郎机”炮,是西式武器,其制法是北宋时由广州传入的。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布防珠江口,曾重修赤湾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曾领兵在伶仃洋上击败英军,赤湾炮台为林则徐禁烟曾立下汗马功劳。

罗湖桥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广(州)深(圳)铁路的东端,有一条沿山脚弯曲、驰名中外的深圳河,宽不过50米,水深不足5米,河上静静地卧着一座秀丽庄严的钢铁桥梁——罗湖桥。它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联结着深圳站与香港九龙站,广(州)九(龙)、佛(山)九(龙)、肇(庆)九(龙)直通列车每天往返于桥上,这座桥成为我国内地与香港、台湾同胞及世界各国侨胞和国际友人往来的纽带。

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末,广东候补知府易学灏具呈两广总督李瀚章,拟凑集商股方式,修建广州至香港九龙的铁路。因粤汉铁路尚未修通,计划没被批准。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清政府与英国议定修建广州至英租借地九龙的铁路。后又因英国发动南非殖民战争而搁置。

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正月,《广九铁路借款合同》共计20条在北京签订,当年上半年完成设计,7月分三段同时开工。初建时,广九铁路自大沙头至九龙178.55公里,中、英双方商定,以罗湖桥中孔第二节为界,分为中、英两段,其中中段长142.77公里,英段长35.78公里,分段施工。罗湖桥至九龙段由英方修建。三孔的罗湖桥,两端桥孔为6.17米钢槽梁,中桥孔为32米钢梁。1911年10月8日广州至深圳的铁路通车。当年的年底中、英两段铁路在罗湖桥接轨联通。1912年中、英两方订立联轨营业合同。

罗湖桥一头是中国内地,一头是英租地香港。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罗湖桥成了西方列强侵略我国的通道。他们将掠夺的物资、矿产,通过这座桥运出海外。无数饥寒交迫的穷苦人民,含着眼泪从桥上走过,背井离乡去海外谋生……那时候,罗湖桥成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桥和血泪桥。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因铁路员工积极护路,广九铁路免遭破坏(后内地改称广深铁路)。当时的罗湖桥不但桥面狭窄,只能行驶火车,而且桥身无顶无棚,任凭雨淋日晒。1959年,人民政府将罗湖桥改建成钢筋水泥桥,桥面也加宽了一倍多。1962年又加盖了铁皮篷顶,在铁桥两侧增设了铁栏杆,并铺上了人行道。20世纪70年代初,笔者在广州铁路局做秘书工作,曾多次到罗湖桥头漫步。桥中间一条白线,桥头有哨兵严守,显得非常神秘。那时罗湖桥附近有个渔民村,除了三层楼的深圳站和海关联检楼外,四周是荒凉之地,杂草丛生。数百米之外的小山岗上,建有一座黄墙行车公寓。1967年,广深铁路全线大修,1985年增建复线。1994年12月22日,广深铁路建成我国第一条时速160公里的铁路。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罗湖桥的设施不断改善,面貌焕然一新。从改革开放始,笔者在广州做了近20年的记者工作,目睹了罗湖桥内地一侧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小山岗被推平了,荒滩草地不见了,到处是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罗湖桥旁,深圳站和海关大楼并肩而立。车站广场树木扶疏,四季花香,人如潮涌。具有百年历史的罗湖桥,见证了深圳河畔历史的变迁。

它是深圳最古老的桥,也是中国第一条可以通往世界各地的桥。

南头古城垣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南头古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大道3109号,是深圳最古老的城,如今称为“新安古城”,俗称“九街”,为历代岭南沿海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集散地,亦是深港澳地区的历史源头。

据《新安县志》记载及考证,现存的南头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原为东莞守御千户所所城(其历史变迁参见“大事记”)。南头古城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枕山面海,四周原有濠沟围绕,城垣范围东西最长为680米,南北最宽为500米。现北城墙尚存一段高低不等、断断续续的遗址,北墙北城门、西城门被毁,东城门虽存但已改为石块构筑,唯南城门保存完好。

深圳市档案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深圳市档案馆是深圳市的国家综合性档案馆。馆藏档案形成年代最早的是清同治五年(1866年),最近的为2009年,馆藏档案时间跨度143年。其中主要是深圳市和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后形成的档案。这些档案反映了深圳建市前的历史概貌,记录了建市后深圳市党和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经验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工业、交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过程。

深圳市档案馆通过大力开展档案接收和征集工作,初步形成了以社会管理性档案为主,科技档案、公证档案、婚姻档案、政府投资项目评审档案、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档案、荣誉档案、书画艺术档案、名人档案、声像档案、缩微胶片档案等不同形式和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料为补充的馆藏结构。馆藏档案资料约20万卷(册)。

南岭村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龙岗区南湾街道南岭村社区,面积4平方公里,本村村民800人,辖区人口6万人。2011年,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2.7亿元,7集体固定资产20亿元,为国家创造税收1.8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南岭村的经济社会建设飞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社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28项国家级荣誉;
连续十二次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单位”、“文明示范村”和“文明社区”。2000年2月22日,江泽民同志视察南岭村,作出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重要指示。2003年4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南岭时,勉励南岭人要“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发扬我们南岭的好传统,为我们南岭这面旗帜增光添彩”。2000年5月,南岭村被授予“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

南岭村一直以来重视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系列教育基地。一是兴建“致富思源展览馆”。在旧村改造中,把一些村民搬新居后扔掉的旧家具、旧农具等“破烂”收集陈列于此,同时展出南岭村新村新貌和村发展史等图片,警示青少年不忘过去的艰苦生活和前辈创业的艰难,引导他们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二是兴建“中国历史长廊”和“登山长城”。在求水山公园内兴建了全长60米的“中国历史长廊”,以壁画的形式展示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
同时还兴建了全长400米、仿北京八达岭长城建造的登山长城,展现中华民族的辉煌成就。三是兴建占地5000平方米的“客家民俗园”。2001年初建成,以蜡像、实物、图片、文字等形式,生动展现了客家人的民俗风貌和南岭村的发展概况。四是修复战备坑道等文物遗迹。解放初期,人民解放军为了保卫国防前哨,进驻南岭村,在求水山修筑了一条全长约200米的战备坑道,多年废弃,2001年,南岭村将其修复,对外开放,对青少年进行革命历史教育。五是兴建毛泽东像章展览厅。2002年,南岭村经多方筹措,收集了近20000枚毛泽东主席像章,专门兴建了一个展览厅。六是兴建占地10000平方米的“长征雕塑园”。该园于2003年5月建成开放,以组雕的形式展示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观情景。七是保留20亩水稻田作为青少年劳动教育基地,经常组织青少年进行劳动教育。八是兴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馆。2006年,南岭村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为中心内容,兴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馆,以钱学森、雷锋等先进人物典型事例,开展“-”教育。九是建设社区级青少年教育培训基地。2009年,为了进一步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南岭村社区建设了青少年教育培训活动中心基地。中心基地占地3万平方米,内设可供200名学员及教官使用的宿舍、食堂、医务保健室、学习心得体会室,还有室外体育运动场地等,为本社区及周边地区青少年提供国防教育、体能训练和技能培训等教育培训项目。十是设立“人民英模墙”,南岭村社区收集整理了刘胡兰、雷锋、钱学森等几十位先进人物的图片和事迹材料,在青少年教育基地、社区文体广场、商业广场等主要公共活动场所专门设立了长达几十米主题为“人民英模”的大型宣传画,在学习革命历史的过程中加强对青少年的“红色教育”。

经过多年的建设,南岭村以“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为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较为完善。

横岗青少年国防教育基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广东省深圳市横岗人民公园青少年国防教育基地是深圳市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可不是模型,而是一件件货真价实的真品,拥有双管高射炮、高射机枪、122榴弹炮、85式加农炮、130-30管车载火箭炮、100毫米迫击炮等一批保护完好的退役军事实物设备。

第4篇: 党建教育基地

龙源期刊网 />推荐访问:党建 基地 教育 党建教育基地 党建教育基地 泉州党建教育基地
上一篇:2022年反腐倡廉教育月活动总结
下一篇:廉洁教育党课讲稿ppt【优秀范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