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上燃料及其化合物实验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来源:医学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1-01-05 点击:

 初中九年级上燃料及其化合物实验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实验题 1.化学小组用以下实验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 40℃,红瞬的着火点为 240℃。

 实验一:图 1 中 a、b 处放白磷,c、d 处放红磷。

 (1)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 O 2 的现象是_____。

 (2)利用如图 2 所示装置设计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为“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供选择的其他实验用品:烧杯、红磷、白磷、80℃热水、10℃冷水。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实验装置(用图示表示)

 实验现象 _____ _____ 实验二:用如图 3 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

 实验主要步骤及现象:

 ①打开弹簧夹,通入 N 2 ,点燃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红磷和白磷均不燃烧; ②……… (3)实验中,欲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则②对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应为_____。

 (4)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试卷第 2 页,总 10 页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 40℃,红磷的着火点是 240℃. (1)图一实验中水下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若将充满氧气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可观察到现象是______.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______. (3)同学们表演了“滴水生火”的化学魔术.用棉花包住约 0.2g 过氧化钠(Na 2 O 2 )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向棉花上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棉花迅速燃烧. ①完成化学方程式:2Na 2 O 2 +2H 2 O=4NaOH+______. ②依据燃烧的条件分析,上述反应为棉花燃烧提供的条件是______和______. 3.现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然后再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3)欲使用装置 F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填“b”或“c”)端通入。

 (4)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本身无毒,氢气作为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实验室里,我们常用金属锌粒和稀硫酸(液)反应制取氢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D”或“E”)。

 4.氢气是理想的能源。

 一、利用太阳能制取氢气 图 1 是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氢能的两条理想途径。

 (1)途径一的“电解水”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2)图 2 是途径二中水在高温下分解过程中微粒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①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分解水制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___________。

 ②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___________均不发生改变。

 ③1000~1500℃温度段,微粒的含量未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④图中曲线 A对应的微粒是___________。

 (3)镁铜合金可用于储氢。在氩气的氛围中,将一定比例的金属镁和铜熔炼得到镁铜合金。熔炼时须通入氩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

 (4)一定温度时,镁铝合金与 H 2 反应,若生成了一种含 Al、H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二、实验室制取氢气 实验室可利用 Zn 与稀 H 2 SO 4 的反应制取 H 2 。

 (1)Zn 与稀 H 2 SO 4 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写出反应的化学表达式___________。

 (2)为探究影响 Zn 与稀 H 2 SO 4 反应快慢的因素,进行以下三组实验:室温下,取颗粒大小相同的锌粒与足量的稀 H 2 SO 4 反应,测量产生 10mL H 2 (通常状况)所需的时间,下表为实验数据:

 实验编号 硫酸的质量分数/% 硫酸的体积/mL 锌粒的质量/g 时间/s 1 10 10 1 78 2 10 10 2 57

 试卷第 4 页,总 10 页 3 40 10 1 9 ①比较实验 1、2 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硫酸的质量分数和体积相同时,锌粒的质量越大,收集相同体积 H 2 所需时间___________(选填“越短” 或“越长”)。

 ②由实验数据可知,该实验中对 Zn 与稀 H 2 SO 4 反应快慢影响较大的因素是___________。

 三、用氢气合成氨 一定条件下,将体积比为 1∶3 的 N 2 和 H 2 反应合成氨气,流程如图所示。氨气可用于制造氮肥。

 (1)利用 N 2 和 O 2 的___________不同可分离液态空气得到 N 2 。

 (2)甲烷(CH 4 )和 H 2 O高温下反应得到 CO 和原料气 H 2 ,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

 (3)如图,从“合成塔”中出来的气体是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如图是常见氮肥包装标签的主要文字(杂质中不含氮元素)。

 请计算:

 ①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结果精确到 0.1%) ②这包氮肥中氮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_Kg。

 ③这包氮肥与___________Kg 硝酸铵(NH 4 NO 3 )的含氮量相等。

 5.小金为了探究温度对 H 2 O 2 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借助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进行了两次实验,两次实验的部分设计如表所示:

  实验 1 实验 2 MnO 2 的质量/克 0.6 0.6 5%的 H 2 O 2 的体积/亳升 35 待填 水浴温度/。

 C 25 75 温馨提示:本实验中的“水浴”是指通过水槽中的热水把热量传递到需要加热的锥形瓶里:达到加热的目的。

 (1)写出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实验 2 中应加入 5% H 2 O 2 ___________毫升。

 (3)在两次实验中,可通过相同时间内,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多少,来比较___________大小。

 (4)实验 2 中水浴温度控制在 80℃时,测定的反应速率会比真实值偏大,其原因是(________)

 a.生成更多的氧气

  b.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 c.收集到的氧气中混有空气

  d.温度较高时水蒸发成水蒸气 (5)实验结束后若要将不溶于水的 MnO 2 从剩余物中分离出来,实验操作步骤(简单描述)是___________→用水冲洗 MnO 2 →烘干二氧化锰。其烘干二氧化锰其质量为___________g。

 (6)探究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氧气的最低浓度,用容积为 300mL 的集气瓶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刚好把瓶中预先留有的 100mL 水排尽时,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瓶中空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21%=___________%。(结果保留 1 位小数) (实验研究结果显示):

 O 2 的体积分数大于 49%时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 O 2 的方法_______(填“可靠”或“不可靠”)。为此,收集 O 2 时最好使用________集气法(不需要验满)。

 6.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是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应达到的要求。

 (1)某学习小组将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相关知识归纳如下。

 试卷第 6 页,总 10 页

 气体 方法(或原理)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氧气 方法 1:加热______ 均可选择 A 装置(可根据需要添加棉花)

 均可选择______ 装置(填装置序号)

 方法 2:加热高锰酸钾 方法 3: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 均可选择______装置(填装置序号)

 氢气 文字表达式______ (2)制取气体的过程包括:a.选择制取装置;b.验证所得气体:c.明确反应原理。据此,该小组总结出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为 ______(填“甲”或“乙” 或“丙”)

 甲 a→b→c

 乙 b→a→c

 丙

 c→a→b (3)该小组想要制取氢气并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该实验主要有以下主要实验步骤 ①检查氢气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②向氢气发生装置中加药品 ③给试管中的氧化铜加热④停止加热 ⑤向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通入氢气 ⑥停止通氢气 ⑦检验氢气纯度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序号)

 A ①②⑦③⑤④⑥

 B ②①⑦⑤③④⑥

 C ①②⑦⑤③④⑥

 D ①②⑦⑤③⑥④

 7.(1)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锌粒、稀硫酸、大理石和稀盐酸等药品。请依据给出的药品选择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仪器装置图。(填“ABCD”)

 序号 A B C D 仪器装置图

  气体名称

  氧气

  氢气

  二氧化碳

  ①氧气:制取___________,收集___________; ②氢气:制取__________ ,收集___________; ③二氧化碳:制取___________,收集___________; (2)请说明你所选择的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氢气装置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8.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问题。

 试卷第 8 页,总 10 页 (1)通过实验 1 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 80 度热水,实验中只有 a处的白磷燃烧,a 与 c 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2)实验 2 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图中压强由 B 变为 C 的原因是___________。实验过程绘制出图 2 所示的压强变化曲线,则引起 DE 段气压变化的操作是___________。

 (3)实验 3 是对实验 2 的改进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装入药品②按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夹紧弹簧夹③先将集气瓶底部放入热水中④白磷被引燃后将集气瓶从热水中取出。以上实验操作缺少一个重要的步骤是___________,将集气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①实验 1 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的作用 ②实验 2 中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③实验 2 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 ④实验 3 中的气球起到了平衡瓶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 ⑤实验 3 中的气球作用是收集产生的气体 ⑥实验 3 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

 (5)综合应用: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后,由于井下情况特别复杂,事故处理专家针对矿井既有瓦斯又有火且可能发生连续爆炸,采用注水或注液氮的灭火方案,注入液氮可以灭火的原因___________。

 9.A、B、C三个集气瓶分别充满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按照下图进行实验,其中 A、B 中是燃烧的蜡烛,C 中是白磷。

 (1)A瓶中燃着的蜡烛变得十分明亮,则 A中的气体是_____。

 (2)B 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则 B 瓶中的气体是_____,由此可说明该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

 (3)C 瓶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10.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 40℃,红磷的着火点是 240℃ (1)对比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2)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现象是________。

 (3)要使烧杯中的白磷燃烧,可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填序号)。

 A 将 80℃水加热至 90℃ B 将白磷从 80℃水中取出 C 将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气 11.(1)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为 40℃,红磷的着火点为 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产生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

 ①他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根据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__________。

 ②欲使白磷在热水中燃烧,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 ,实验时不慎将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即_______,其灭 火原理是_______。

 (2)下图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粉末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__________质量守恒定律(填“遵守”或“不遵守”)。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 12.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试卷第 10 页,总 10 页

  (1)仪器 x 的名称是____,若用装置 B 收集氧气,进气口应为____端(选填“a”或“b”)。

 (2)对比装置 C 和 D,可以得出关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

 (3)某同学连接 A、E、F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F 中所加药品相同。

 ①若实验时 E 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则 E中现象说明 A中产生的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__; ②若实验时 E 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则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的性质。

 ①当打开 K 1 、关闭 K 2 时,利用Ⅰ、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氧气

 B

 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并收集氢气 ②当打开 K 2 、关闭 K 1 ,利用Ⅰ、Ⅲ装置可以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装置Ⅲ中应加入的试剂为__。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答案第 1 页,总 8 页 参考答案 1.a处白磷燃烧,b处白磷不能燃烧

 (合理即可)

 左管中白磷燃烧,右管中红磷不燃烧(与实验装置对应即可)

 立即改通 O 2 ,白磷和红磷都燃烧

 2 2 54P+5O 2P O点燃

  【详解】

 实验一:(1)a 处白磷与氧气接触,达到了着火点,燃烧,b 处白磷达到了着火点,但是隔绝了氧气,不燃烧,故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 O 2 的现象是 a 处白磷燃烧,b 处白磷不能燃; (2)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为“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在 Y 型管的两端分别放上红磷和白磷,然后将两端放在80℃的热水中,如图所示:

 ; 左边白磷与氧气接触,达到了着火点,白磷燃烧,右边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是没有达到着火点,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现象为:左管中白磷燃烧,右管中红磷不燃烧; 实验二:(3)实验中,欲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①打开弹簧夹,通入 N 2 ,点燃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红磷和白磷均不燃烧;则②对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应为立即改通 O 2 ,白磷和红磷都燃烧,①②对比,可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4)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2 54P 5O 2P O点燃+ 。

 2.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

 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试管内液面上升

 更环保

 O 2 ↑

 氧气

 热量

  【详解】

 (1)图一实验中水下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 若将充满氧气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白磷与氧气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答案第 2 页,总 8 页 接触,且达到了着火点,开始燃烧,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待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由于消耗了氧气,试管内压强减小,试管内液面上升,故可观察到现象是: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试管内液面上升;故答案为: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试管内液面上升;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图二在密闭环境中,其优点是:更环保;故答案为:更环保; (3)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原子的个数相等,等号前后 4 个钠原子,4 个氢原子,等号前 6 个氧原子,因此空格中是氧气;因此 2Na 2 O 2 +2H 2 O=4NaOH+O 2 ↑; ②依据燃烧的条件分析,上述反应为棉花燃烧提供的条件是氧气和热量;故答案为:①O 2 ↑;②氧气;热量。

 3.酒精灯

 A

 2KClO 32 MnO Δ2KCl+3O 2 ↑

 把导管移出水面

 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

 b

 B

 E

  【详解】

 (1)仪器名称:a 酒精灯; (2)氯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反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 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 2MnO2KClO 2KCl+3OΔ ; 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 (3)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使用装置 F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b 端通入; (4)用金属锌粒和稀硫酸(液)反应制取氢气是固液不加热反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E。

 4.化学

 H 2 O 光照催化剂H 2

 + O 2

  化学性质

 没有达到水反应所需的温度(没有达到水分解所需的温度,或水没有发生分解)

 H(或氢原子)

 作保护气,防止金属被氧化

 AlH 3

  Zn

 + H 2 SO 4 

 ZnSO 4 + H 2

  越短

 硫酸的质量分数(硫酸的浓度给分)

 沸点

 CH 4

 + H 2 O高温CO + H 2

  混合物

 17.7%

 8.4

 24

  【详解】

 一、(1)途径一的“电解水”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答案第 3 页,总 8 页 (2)①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分解水制氢气,同时生成氧气,化学表达式是:2 2 2H O H O  催化剂光; ②根据催化剂的定义,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发生改变; ③1000~1500℃温度段,微粒的含量未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没有达到水反应所需的温度(没有达到水分解所需的温度,或水没有发生分解)。

 ④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每个水分子会分解为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由图可知,A 的数目大于 B 的数目,所以图中曲线 A 对应的微粒是 H(或氢原子); (3)氩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将镁、铜单质按比例在一定温度下熔炼得到上述合金。熔炼时须通入氩气的目的是防止熔炼时镁、铜与氧气反应; (4)化合物中铝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 10% 10%1:327 1 :

 ,所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H 3 。

 二、(1)Zn 与稀 H 2 SO 4 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表达式:2 4 4 2Zn H SO ZnSO H  + + 。

 (2)①比较实验 1、2 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硫酸的质量分数和体积相同时,锌粒的质量越大,收集相同体积 H 2 所需时间越短。

 ②由实验数据可知,该实验中对 Zn 与稀 H 2 SO 4 反应快慢影响较大的因素是硫酸的质量分数。

 三、(1)利用空气中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先将空气加压降温变成液态,然后再加热,使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留下的就是液态氧气。

 (2)甲烷和 H 2 O 高温下反应得到 CO 和原料气 H 2 ,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4 2 2H O H CH CO   高温。

 (3)一定条件下,将体积比为 1:3 的 N 2 和 H 2 反应合成氨气,从“合成塔”中出来的气体有氨气、氢气等,属于混合物。

 (4)①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100% 17.7%14 1 5 12 16 3     。

 ②这包氮肥中氮元素的质量是:50kg×16.8%=8.4kg。

 ③设这包氮肥质量为 x,与硝酸铵的含氮量相等。

 14 28.4 100%14 2 1 4 16 3kg x      

 解得:x=24kg。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答案第 4 页,总 8 页 故这包氮肥与 24Kg 硝酸铵的含氮量相等。

 5.  二氧化锰过氧化氢 水 氧气

  催化作用

 35

 反应速率

 bcd

 过滤

 0.6

 47.3

 不可靠

 排水法

  【详解】

 (1)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二氧化锰过氧化氢 水 氧气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到催化作用; (2)实验 1、实验 2 探究的是温度对于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 2中应加入 5% H 2 O 2 35mL; (3)在两次实验中,可通过相同时间内,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多少,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4)a、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不能使过氧化氢产生更多的氧气,故 a 项错误; b、温度越高,气体分子之间间隔越大,收集到的气体体积越多,故 b 项正确; c、收集到氧气混有空气,使收集到的气体偏大,测定反应速率比真实值偏大,故 c 项正确; d、温度较高时水蒸发成水蒸气,会使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偏大,测定反应速率比真实值偏大,故 d 项正确; 答案:bdd; (5)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可以通过过滤使二氧化锰与反应后的溶液分离,过滤→用水冲洗MnO 2 →烘干二氧化锰;因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烘干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6g; (6)收集到氧气的体积分数=100mL+0.21 200mL100% 47.3%300mL ; O 2 的体积分数大于 49%时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 O 2 的方法不可靠,为此,收集 O 2 时最好使用排水法,因为排水法收集到气体纯度高。

 6.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D

 B

 锌+稀硫酸→硫酸锌+氢气

 丙

 C

  【详解】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以及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加热法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均可选择A装置,都属于固-固加热型制气装置,而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以及实验室制氢气都是属于固-液不需加热型制气,制气装置均可选择 B。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的性质,收集氧气和氢气可选择排水法,故均可选择 D。

 实验室制取氢气是用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锌+稀硫酸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答案第 5 页,总 8 页 →硫酸锌+氢气。

 (2)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为先明确反应原理,根据反应原理和所用药品的状态,选择合适的制取装置,最后对所制得的气体进行验证,证明是否是所需要的气体。故选丙。

 (3)该小组想要制取氢气并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该实验主要由两大实验组成,一是制取氢气,二是用制得的氢气还原氧化铜。主要实验步骤是:①检查氢气发生装置的气密性,②向氢气发生装置中加药品,制取氢气,⑦检验氢气纯度,实验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⑤向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通入氢气,把试管内的空气排干净,以免加热时发生爆炸,③给试管中的氧化铜加热,④停止加热,直到试管冷却,⑥停止通氢气。故选 C。

 7.A

 C 或 D

 B

 D

 B

 C

 制取氢气的药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且不加热,发生装置选 B;因为氢气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选用 D 收集。

  【分析】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的制取装置有两种:“固体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应该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度进行分析。

 【详解】

 (1)①根据给出的药品,制取氧气应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属于“固体加热型”,制取装置应选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收集应选用 C 或 D; ②根据给出的药品,制取氢气应该用锌粒和稀硫酸,属于“固液不加热型”,制取装置应选B,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收集应选 D; ③根据给出的药品,制取二氧化碳应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属于“固液不加热型”,制取装置应选 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应选:C; (2) 选择的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氢气装置的依据是: 制取氢气的药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且不加热,发生装置选 B;因为氢气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选用 D收集。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一定要掌握实验反应原理和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

 8.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点燃白磷 氧气 五氧化二磷

  反应放热,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

 反应后温度降低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中,所以导致DE段气压变化。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先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答案第 6 页,总 8 页 膨胀后变小

 ③④⑥

 隔绝氧气

  【分析】

 本题利用白磷、红磷的可燃性对燃烧的条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及其改进实验进行探究。

 【详解】

 (1)通过实验 1 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 80 度热水,实验中只有 a处的白磷燃烧,a处的白磷接触氧气,c 处的白磷在水下接触不到氧气,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燃烧需要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点燃白磷 氧气 五氧化二磷 ; (2)实验 2 图中压强由 B 变为 C 的原因是反应放热,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 引起 DE 段气压恢复至大气压的操作是反应后温度降低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中。

 (3)实验 3 实验操作缺少一个重要的步骤是装药品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集气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的目的是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使白磷燃烧,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先膨胀后变小,因为燃烧放热,气体膨胀导致瓶内气压先增大,实验结束后,装置冷却,瓶内气压减小,反应消耗氧气导致最终气压小于大气压。

 (4) ①实验 1中的热水不只起隔绝空气的作用,还起到提供温度的作用,①错误; ②实验 2 中红磷不可以换成木炭,因为木炭燃烧消耗氧气的同时会生成等体积的二氧化碳,反应前后气体压强相等,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②错误; ③实验 2 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③正确; ④实验 3 中的气球起到了平衡瓶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防止气压过大导致活塞冲出,④正确; ⑤实验 3 中的气球作用不是收集产生的气体,而是平衡瓶内外气体压强,防止气压过大导致活塞冲出,⑤错误; ⑥实验 3 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⑥正确; 故选③④⑥; (5)注入液氮可以灭火的原因是隔绝氧气。

 9.氧气

 二氧化碳

 不支持燃烧

 白磷燃烧,冒出白烟

 2 2 54P+5O 2P O点燃

  【详解】

 (1)氧气的性质是支持燃烧,A瓶中燃着的蜡烛变得十分明亮,说明 A瓶中是支持燃烧的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答案第 7 页,总 8 页 氧气,故填:氧气; (2)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B 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说明 B 瓶中是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3)根据(1)(2)题的分析可知,C 瓶中的是空气,空气中含有氧气,可以使热水中的白磷燃烧(白磷的着火点是 40℃),所以 C 瓶中出现的现象是白磷燃烧,冒出白烟,化学方程式是:2 2 54P+5O 2P O点燃。

 10.温度达到着火点

 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

 BC

  【详解】

 (1)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高于 80℃,白磷的着火点低于 80℃,故对比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水下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可以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3)烧杯中的白磷是可燃物,且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不能燃烧的原因是没有接触氧气,故要使烧杯中的白磷燃烧,可采用的操作是将白磷从 80℃水中取出或将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气,选 BC。

 11.与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对着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用湿抹布盖灭

 使酒精与空气隔绝

 遵守

 反应产生的气体逸出

  【分析】

 根据燃烧的条件: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来考虑;以及灭火的原理来分析;根据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了空气中会使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减少来分析解答。

 【详解】

 (1)①、水中的白磷缺少氧气不燃烧,铜片上的红磷温度未达到着火点也不燃烧,从而找到燃烧的两个条件,故答案为:与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②、水中的白磷因为缺少氧气而不燃烧,故通入氧气使其与白磷接触而燃烧,故填:对着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上着火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其灭火原理是使酒精与空气隔绝。故答案为:用湿抹布扑盖;使酒精与空气隔绝。

 (2)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而烧杯是敞开的,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使质量减小,故指针偏右,导致我们观察到的天平不平衡,但这并不意味着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答案第 8 页,总 8 页 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答案为:遵守;反应产生的气体逸出。

 【点睛】

 1、要掌握燃烧的条件,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知道控制变量的实验的设计方法,只允许有一个变量; 2、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要注意时所用的物质的质量包括气体固体和液体,而气体容易被忽略,所以在设计验证质量守恒的实验时要考虑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12.长颈漏斗

 b

 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2H 2 O 22MnO2H 2 O+O 2 ↑

 B

 澄清石灰水

  【详解】

 (1)由图可知仪器 x 是长颈漏斗;若用装置 B 收集氧气,进气口应为短管,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 (2)对比装置 C 和 D,可以得出关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3)某同学连接 A、E、F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F中所加药品相同;①若实验时E 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则 E 中现象说明 A中产生的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②若实验时 E 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则 A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 O 22MnO2H 2 O+O 2 ↑; (4)如图 2中,①当打开 K 1 、关闭 K 2 时,利用Ⅰ、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并收集氢气,因为进气管短;②当打开 K 2 、关闭 K 1 ,利用Ⅰ、Ⅲ装置可以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装置Ⅲ中应加入的试剂为:澄清石灰水。

 【点睛】

 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推荐访问:化合物 燃料 九年级
上一篇:论公司转投资额限制
下一篇:化学论文: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