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战略有哪些【弱势者的营销战略】

来源:医学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0-03-24 点击:

  弱势者的营销战略

 《成功营销》

  王伟群 刘蔚 王卓兰 茂勋 彭强

   至少在我们截稿的这一天,乐凯与富士的合资前景依然暧昧。

   上月末,一篇名为“柯达棋输一招,乐凯富士合资感光行业大变局”的文章报出“重大新闻”——乐凯和富士将于7月中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公布合资事宜。随即双方各自否认了媒体所披露消息的真实性,但却都留有余地,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媒体所报绝非空穴来风。

   然而,我们所关注的并不是乐凯、富士究竟能不能合资成功,而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感光市场上,原柯达、富士、乐凯三足鼎立的战略格局将发生一个怎样的变化?作为绝对领先的行业领导者——柯达公司是否将因为这样一个合资举动,而陷于被动与不利之中?

   老二、老三紧密携手,共同向行业老大发起挑战和进攻,这就是行业挑战者的重要战略。我们看到,惠普、康柏之联合,成为了蓝色巨人IBM强有力的挑战者;科龙、美菱之携手,意在掀动冰箱老大海尔的宝座……

   在任何一个细分市场上,都会有各自的领先者或领导者,比如可口可乐、宝洁、通用汽车等。同样,在他们周围,还有着一群虎视耽耽的挑战者。“当那些市场领先者用习惯方法经营业务时,挑战者已经树立了更大的雄心壮志和使用较少的资源正在扭转局面。”

   “在行业中占有第二、第三和以后位次的公司可成为居次者或追随者公司。例如高露洁、福特、百事可乐等公司。这些居次者可以采用两种姿态中的一种:他们可以攻击市场领先者和其他竞争者,以夺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市场挑战者;或者他们可以参与竞争但不扰乱市场局面——市场追随者。”(菲利普·科特勒)中国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在任何一个行业或者同一个细分市场上,都有多个产品或品牌在竞争。面对一个看似饱和、过度竞争的市场,新进入者或落后者的机会在哪里?如何与行业领导者对决?如何在敌手如林的商战中获得一席之地、生存、发展并且壮大?这是众多企业面临的共同的和最重要的商业课题。

   目前国内IT、汽车、饮料、家电等市场,已经出现了若干个成功的“挑战者”或“追随者”,他们成功的轨迹蕴藏着丰富的商业方法、管理工具和营销思想内涵,具有极高的普遍价值和借鉴意义,需要社会各界来探讨、挖掘。

   《成功营销》本期以“弱势者的营销战略”为题,分析行业中居次者或三、四者之市场营销战略,它们分别是——

   市场挑战者战略

   市场追随者战略

   市场补缺者战略

   市场扰乱者战略

  一、市场挑战者战略

   每一个屈居老二的企业大都瞄准了行业的领袖,梦想着有朝一日取而代之。从挑战者变成领先者,可选择的途径有三种:

    攻击市场领先者。挑战者需仔细调查研究领先企业的弱点和失误:有哪些未满足的需要,有哪些使顾客不满意的地方。找到领先者的弱点和失误,确定自己进攻的目标。例如,为了向亚洲的主要金融市场东京发起挑战,香港和新加坡采取的策略是向顾客收取更低的费用,提供更自由的管理,努力克服官僚主义作风等。

   攻击与自己实力相当者。设计夺取它们的市场阵地。

   攻击小企业。对一些地方性小企业中经营不善、财务困难者,可夺取它们的顾客,甚至这些企业本身。

   连横伐纵。与同行业的竞争企业结成战略伙伴或者整体合并。

   但企业在确立挑战者的战略之前,一定要充分地审时度势,把握时机。而首先应该认清自己。挑战者要成功地进攻领先者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1.拥有一种持久的竞争优势,比如成本优势或创新优势。以前者之优创造价格之优,继而扩大市场份额;或以后者之优创造高额利润。

   2.在其他方面程度接近。挑战者必须有某种办法部分或全部地抵消领先者的其他固有优势。

   3.具备某些阻挡领先者报复的办法。必须使领先者不愿或不能对挑战者实施旷日持久的报复。如果没有一些阻挡报复的办法,拥有资源和稳固地位的领先者一旦卷入战斗就能用进攻性的报复,迫使挑战者付出无法承受的经济和组织代价。

   当以上条件具备了之后,我们要选择的是进攻的战略。

   从本刊精心选择的“百事可乐挑战可口可乐”、“朝日啤酒挑战麒麟啤酒”、“蒙牛挑战伊利”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窥见企业英雄们的不凡之举。选择进攻战略

   正面进攻。正面进攻应是集中全力向对手的主要市场阵地发动进攻,即进攻对手的强项而不是弱点。在这种情况下,进攻者必须在产品、广告、价格等主要方面大大超过对手,才有可能成功。正面进攻的胜负取决于双方力量的对比。正面进攻的另一种措施是投入大量研究与开发经费,使产品成本降低,从而以降低价格的手段向对手发动进攻,这是持续实行正面进攻战略最有效的基础之一。

   侧翼进攻。侧翼进攻就是集中优势力量攻击对手的弱点,有时可采取“声东击西”的战略,佯攻正面,实际攻击侧面或背面。这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地理性侧翼进攻,即在全国或全世界寻找对手力量薄弱地区。另一种是细分性侧翼进攻,即寻找领先企业尚未为之服务的细分市场,在这些小市场上迅速填空补缺。

   包围进攻。包围进攻是一个全方位、大规模的进攻战略,挑战者拥有优于对手的资源,并确信围堵计划的完成足以打垮对手时,可采用这种战略。例如,近年来日本精工表公司已经在各个主要手表市场的销售中取得了成功,并且以其品种繁多、不断更新的款式使竞争者和消费者瞠目结舌。该公司在美国市场上提供了约400个流行款式,其营销目标是在全球制造并销售大约2300种手表。

   迂回进攻。这是一种最间接的进攻战略,完全避开对手的现有阵地而迂回进攻。具体办法有三种:一是发展无关的产品,实行产品多角化;二是以现有产品进入新地区的市场,实行市场多角化;三是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取代现有产品。

   游击进攻。这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小力量较弱的企业的一种战略。游击进攻的目的在于以小型的、间断性的进攻干扰对手的士气,以占据长久性的立足点,因为小企业无力发动正面进攻或有效的侧翼进攻。但是,也不能认为游击战只适合于财力不足的小企业,持续不断的游击进攻,也是需要大量投资的。还应指出,如果要想打倒对手,光靠游击战不可能达到目的,还需要发动更强大的攻势。

   案例1

   可乐争霸战

   可口可乐(市场领先者) VS百事可乐(市场挑战者)

   挑战途径:攻击市场领先者

   挑战策略:以价格战手段进行的正面进攻+以细分市场为手段进行的侧翼进攻+以地理性侧翼进攻将战火蔓延到全世界

   挑战结果: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销售差距从1960年的2.5:1,缩小到1985年的1.15:1,可口可乐的领导地位首次出现危机。在1985年底,百事可乐的销售额一度超过了可口可乐,到1986年古典可口可乐才夺回宝座。

   在饮料行业,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一个是市场领导者,一个是市场挑战者。世界上第一瓶可口可乐于1886年诞生于美国,距今已有117年的历史。这种神奇的饮料以它不可抗拒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数以亿计的消费者,成为“世界饮料之王”。作为市场后起者,有两种战略可供选择:向市场领导者发起攻击以夺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挑战者战略;或者是参与竞争,但不让市场份额发生重大改变——追随者战略。显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实践,百事可乐深刻地意识到,后一种选择连公司的生存都不能保障,是行不通的。于是,百事可乐向可口可乐发出太强有力的挑战,并在与可口可乐的交锋中越战越强,最终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1902年可口可乐公司投下12万美元广告费,使可口可乐成为最知名的品牌。次年,可口可乐改变配方,除掉古柯碱成分。由于受到广告刺激与禁酒运动的影响,可口可乐快速成长起来。

   1915年,来自印地安那州霍特市的一位设计师推出了6.5盎司的新瓶装,使得可口可乐与其他仿冒品相比,显得不同。此后,这种新瓶装约生产了60亿瓶。

   百事可乐最早是以Me-too(我也是)的策略进入市场,你是可乐,我也是可乐。CocaCola的命名是取可乐倒进杯中,喀啦喀啦的声音,Pepslcola的命名则是取打开瓶盖可乐冒气“拍嘘”的声音,两种可乐音同而首字不同。

   在1970年后,可口可乐公司的宣传重点从“清凉顺畅、心旷神怡”的软性诉求,转向“只有可口可乐,才是真正可乐”的防御策略。提醒消费者可口可乐才是真正的创始者,其他都是仿冒品。后来更进一步将CocaCola浓缩为Coke一字,以摆脱百事可乐的同名干扰。这样店老板再也不会搞不清是拿可口可乐还是拿百事可乐。这是领导性品牌围、追、堵的很好策略。

   百事可乐成长于30年代经济大恐慌时期,由于消费者对价格很敏感,因此1934年百事可乐推出了12盎司装的瓶子,但与可口可乐6.5盎司的价格一样,也是5分钱。百事可乐利用电台广告大力宣传“同样价格、双倍享受”的利益点。它成功地击中了目标,尤其是年轻人的市场,因为他们只重量不重质。

   1954年可口可乐销售量降低了3%,百事可乐上升12%。1955年可口可乐不得不发动反击,同时推出10盎司、12盎司及16盎司新包装。但为时已晚。可口可乐从50年代以5∶1的悬殊销售比领先百事可乐,到60年代百事可乐已将比例缩小到一半。

   百事可乐的另一个成功策略是抓住了“新一代”。从1961年开始,广告强调“现在,百事可乐献给自认为年轻的朋友”,1964年喊出“奋起吧!你是百事的一代”,使这个观念更明确风行,大大影响了年轻人的传统意识。百事可乐广告的成功,在于充分掌握了年轻人的喜好,使电影和音乐的魅力再现于广告影片中。百事可乐先后以“大白鲨”、“ET”、“回到未来”等主题拍摄饶富趣味的CF,特别是以流行音乐制做CM CONG,引起广大青年人的共鸣。他们还率先聘请当代知名的摇滚红歌星如麦克·杰克森、莱诺·李奇、蒂拉·透娜等作为电视广告主角,最近又与迈阿密风云男主角唐强生(Don Johnson)签约演出新CF,声势更大。这一系列广告影片,风靡了全世界的新一代,使其品牌形象不断上升,甚至有凌驾可口可乐之上的趋势。

   百事可乐不仅在美国国内市场上向可口可乐发起了最有力的挑战,还在世界各国市场上向可口可乐挑战。在美国市场,百事可乐因为可口可乐的先入优势已经没有多少空间。百事可乐的战略就是进入可口可乐公司尚未进入或进入失败的“真空地带”,当时公司的董事长唐纳德·肯特经过深入考察调研,发现前苏联、中国以及亚洲、非洲还有大片空白地区可以有所作为。

   1959年,美国展览会在莫斯科召开,肯特利用他与当时的美国副总统尼克松之间的特殊关系,要求尼克松“想办法让苏联领导人喝一杯百事可乐”。于是在各国记者的镜头前,赫鲁晓夫手举百事可乐,露出一脸心满意足的表情。这是最特殊的广告,百事可乐从此在前苏联站稳了脚跟。1975年,百事可乐公司以帮助前苏联销售伏特加酒为条件,取得了在前苏联建立生产工厂并垄断其销售的权力,成为美国闯进前苏联市场的第一家民间企业。这一事件立即在美国引起轰动,各家主要报刊均以头条报道了这条消息。

   在以色列,可口可乐抢占了先机,先行设立了分厂。但是,此举引起了阿拉伯各国的联合抵制。百事可乐见有机可乘,立即放弃本来得不到好处的以色列,一举取得中东其他市场,占领了阿拉伯海周围的每一个角落,使百事可乐成了阿拉伯语中的日常词汇。

   70年代末,印度政府宣布,只有可口可乐公布其配方,它才能在印度经销,结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可口可乐撤出了印度。百事可乐因此乘机以建立粮食加工厂、增加农产品出口等作为交换条件,打入了这个重要的市场。

   在与可口可乐角逐国际市场时,百事可乐很善于依靠政界,抓住特殊机会,利用独特的手段从可口可乐手中抢夺市场。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销售差距从1960年的2.5∶1,缩小到1985年的1.15∶1,可口可乐的领导地位首次出现危机。在1985年底,百事可乐的销售额一度超过了可口可乐,到1986年古典可口可乐才夺回宝座。

   专家点评:

   百事可乐从产品命名开始便矛头直指强势对手可口可乐,到更新包装低价攻击,再到寻求可口可乐的弱势市场谋划布局,直至精心设计CF演绎品牌内涵,无一不表现出百事可乐对市场和消费者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诠释,而这种入木三分的认识和独具匠心的运筹帷幄,全来自百事可乐卓越的市场感知能力。基于丰富市场知识基础之上的市场感知能力,不仅能了解顾客价值曲线上的各价值要素,还能辨别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细分市场和目标顾客对各价值要素的敏感程度,并且在深入分析顾客的同时,时刻不忘竞争对手,密切监测竞争对手的动向,把握适时的竞争格局,据此制定极具针对性的竞争战略和营销策略。这种市场驱动型战略思维正是企业获得与维持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可口可乐公司的“自乱”也给了百事可乐以可乘之机。文中没有提到的是,可口可乐公司营销战略中最大的败笔是其全面更改可口可乐的配方,降低了大批消费者的忠诚度,导致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而百事可乐借机扩张市场,最后可口可乐公司不得不重新使用老配方,但市场版图已是今非昔比。

   案例2

   朝日挑战麒麟

   麒麟啤酒(市场领先者)VS朝日啤酒(市场挑战者)

   挑战途径:攻击市场领先者

   挑战策略:集中全部资源发展新产品进行迂回进攻+实力足够强大后发起以价格战为手段的正面进攻

   挑战结果:1976年麒麟啤酒占有日本啤酒销售量的64%,朝日啤酒险些连行业第三的位置也保不住,1993年,朝日的“舒波乐”成为日本啤酒行业中的第一品牌;1998年,“舒波乐”登上了单个品牌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2000年,朝日啤酒公司总销量第一。

   2002年发布的数据表明,多年雄踞日本啤酒类制品销量第一的麒麟让位给了老对手朝日。1976年,麒麟啤酒是曾经占有日本啤酒销售量的64%的垄断企业,朝日啤酒却曾经险些连行业第三的位置也保不住。时隔20多年后,一个弱小的企业竟然在竞争中越战越强,销量跃居第一。这一进一退,引起了日本经济界的关注。《日本经济新闻》发表社论,题目是“啤酒业界的首位交替的教益”。文中指出:“弱小企业战胜强大竞争对手必须具备下述三个条件:其一,挑战者的技术革新;其二,有评价这一企业努力的自由市场机制;其三,竞争对手的失误。”

   回顾日本啤酒业的发展史会发现:在市场发生大的变化时期,抓住消费结构变化和市场结构变化的机会是企业起飞的重要因素。然而,能不能及时地洞察、把握这种市场变化,是能不能抓住发展机会的决定性要素。战前,大日本麦酒独步天下,麒麟要弱小的多。战后,麒麟是靠抓住消费结构变化机会起飞的,也是因为未能洞察消费结构变化、被朝日捷足先登而开始走下坡路的。

   在战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朝日啤酒由于允许三得利公司运用自己的特约店销售系统,销售额每况愈下。到1980年,几乎连啤酒行业第三位的位置也保不住了。朝日啤酒真正由退却转向进攻战略是在1986年,这一年,樋口广太郎担任了朝日啤酒的社长,在生产上采用了非加热技术生产,提高原材料质量、开始大规模的广告攻势。同时,花费15亿日元全面回收朝日的陈旧啤酒,给朝日带来了一新的面貌。次年,朝日啤酒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推出了“舒波乐”品牌。“舒波乐”的开发,推出了“干啤”这一啤酒新观念,把握了随着食品构成的变化而来的消费者嗜好的变化,给没有强势品牌的日本啤酒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掀起了日本啤酒业树立品牌之战。

   挑战者的战略——鲜度经营

   朝日推出“舒波乐”的第一年度,销售额比上一年度增加了33%。看到了成功的朝日啤酒迅速地扩大了生产规模,在消费者热情的支持下,朝日啤酒的市场份额开始迅速回升,从1986年的10%左右上升为1988年的20.6%。

   1993年濑户决定实施“鲜度经营”战略,这是他挑战日本啤酒行业第一的方略,那就是在舒波乐品牌上集中经营资源、挑战第一的大战略。濑户首先对“舒波乐”和朝日的其他品牌进行了定位,他认为朝日的其他品牌与“舒波乐”相比,只是“行星”,“舒波乐”才是太阳。而朝日当时作为第二位的企业,在拥有的经营资源数量和质量上,都要略逊于第一位的企业。濑户反复地强调“第二位的企业要挑战第一位企业是有方法的”,那就是“集中经营资源”。在“集中经营资源”的指导思想下,朝日啤酒把经营资源集中到了通过“鲜度经营”增加了能量的“舒波乐”品牌上,把广告费用集中投向“舒波乐”品牌,彻底强调舒品牌的“杀口”、“爽快”和“鲜度”三大特点,开始了夺取第一的挑战。濑户雄三用“更为执着的鲜度追求”来概括后来的鲜度战略,他回顾朝日挑战鲜度的历史时说了下述这样一段话:

   公开了“生啤No.1宣言”之后,我趁势进一步追求“啤酒就靠鲜度”这一近乎偏执的概念。职员们的慢吞吞的想法是“一点点地增加鲜度就行了”,我却大声疾呼:“一鼓作气干到底”。迄今为止,啤酒从成品到送到顾客手里要花15天,我却说:“10天以内送到!”要做到这一点,不改变包括各种条件的整个系统是办不到的。大家的反应是“办不到”。这时候就要看主帅的领导能力了。我只有一句话:“干”!花了一年,这个目标大致实现了。我又说了,“只要干不就实现了?再缩短点!”当时,从成品到出厂4天,从工厂到销售店7天,所以最初认为不可能的10天目标大致实现以后,9.5天、8天、7天,逐渐缩短。我现在强调的是“从成品到销售店缩短到4天”,追求是没止境的!

   麒麟犯了错误

   《日本经济新闻》的社论指出:“居于首位的企业,在收集的市场信息量和人才等经营资源的动员能力上,都比处于较低地位的企业有很大的优越性。如果他们不犯错误,是没有可乘之机的。”那末,麒麟有没有战略上的错误呢?当然有。1993年朝日啤酒在电视上播出了“生啤酒销量No.1舒波乐”的广告。这个举动引起了竞争对手麒麟啤酒的恐慌,也引发了对手战略上的错误。1996年麒麟啤酒公司轻易地把自己的深受消费者爱戴的强势品牌“麒麟lager”改成了非加热制造,犯了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与对手决战的兵家大忌,最终失去了传统消费者的支持,销量急落。

   在销售战略上,一向处于优势的头号厂商给零售商的回扣和用于赠送顾客的礼品是最少的,虽然自己的特约批发商可以搞专营,但零售商那里却是要顺应顾客要求的,同样的销售条件下,回扣和礼品多的厂商自然会赢得零售商的欢迎。应该说:作为第一大厂商麒麟的跋扈是导致战略失误的根本原因。

   从这一年起,“舒波乐”上升为日本啤酒品牌中名副其实的第一品牌。1998年,在舒波乐品牌诞生10年以后,终于登上了啤酒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

   如前所述,日本啤酒行业历来没有价格竞争,1994年以后,随着泡沫经济崩溃后的萧条长期化,日本消费者期待低价格商品的心理逐渐表现出来,三得利的发泡酒打响了价格战的第一枪,札幌和麒麟相继加入,“麒麟淡丽”品牌的诞生扭转了发泡酒作为廉价啤酒的形象,使之商品价值大大提高,发泡酒成为啤酒最有力的替代商品。当时,朝日为了集中经营资源把舒波乐市场扩展到顶峰,一直宣称不搞发泡酒。2000年下半期,由于长期萧条、国民收入下降的影响,舒波乐的市场扩展暂时告一段落,朝日开始集中经营资源突破发泡酒,“朝日本生”品牌、味觉、宣传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销量突飞猛进,一举把朝日啤酒推上了啤酒制造厂商单独结算销售额第一的地位。

   专家点评:

   朝日战胜麒麟的案例,是一个典型的利用价值创新的战略逻辑来超越竞争对手,获得竞争优势的案例。价值创新的战略逻辑与一般的创新思维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是从顾客而非技术的角度来分析创新活动,并借助价值曲线这一工具来描述最终的创新结果,其目标是努力超越现有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标准,使新产品的价值曲线显著不同于原有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曲线,其成功是以顾客最终接受新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标准为标志。

   消费者的喜好是不断变化的。这些变化对市场导向的企业意味着机会,而对于内部导向的企业则无异于一场灾难。麒麟的起飞是靠抓住了消费结构的变化,而被朝日捷足先登也是由于未能洞察消费结构的变化。朝日敏锐觉察到消费者对啤酒潜在需求上的变化,全力推出“干啤”这一啤酒新观念,并为了保证战略构想的实施,集中企业资源,全力打造标志性干啤品牌。这一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朝日重组了顾客的价值曲线。经过持续的运营流程改善,朝日大大提高了“啤酒鲜度”这一价值要素,其结果是朝日所描绘的价值曲线显著不同于竞争对手,并且这种新的价值标准是为顾客所接受的,最终赢得了顾客,赢得了市场。

   但需要注意的是,以这种价值创新的途径所形成的新经营模式,若不能以企业自有核心技术作为支撑,可能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企业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竞争优势。长久之计在于,企业应利用这段有限的时间,利用学习曲线迅速的降低成本,从成本上来阻遏竞争对手的模仿。

   案例3

   蒙牛传奇:借力打力

   伊利乳业(市场领先者)VS蒙牛乳业(市场挑战者)

   挑战途径:攻击市场领先者

   挑战策略:一开始以“追随者”的模糊面目进入市场,发展同类产品中的低端产品、进入

   老大忽略的低端市场,但实际这可以看做是迂回进攻的手段;一个时期后,在产品、价格、市场、传播等全方位上,蒙牛开始正面进攻。

   挑战结果:4岁的蒙牛与10岁的伊利站在了势均力敌的位置:同属中国奶业四强,2003年蒙牛向三甲进军。在液态奶市场,蒙牛占有率第一,伊利第二;冰淇淋市场,伊利第一,蒙牛第二。

   蒙牛与伊利,两家奶业巨头同处西北边陲重镇呼和浩特,尽管蒙牛的诞生比伊利晚10多年,但蒙牛还是在短短的4年内奇迹般地长大,从进入市场时在同行业排行第1116位,到2002年以1947.31%的成长速度被商界誉为“成长冠军”,站到了可以与伊利相提并论的位置:现在蒙牛和伊利同属中国奶业四强,而今年蒙牛正在挤进前三强,蒙牛的液态奶市场占有率第一,伊利第二;伊利的冰激凌类产品第一,蒙牛第二。

   四岁蒙牛,是如何后来居上的?又是如何从后来居上的角色成长为中国乳业老大的挑战者的?

   虚拟联合借力社会资本

   蒙牛自一诞生起,蒙牛乳业的老总牛根生就非常注重借助外部力量发展壮大。

   传统思维是先建工厂,后建市场;蒙牛是逆向思维:“先建市场,后建工厂”。于是,“虚拟联合”诞生了:1999年,蒙牛把区内外8个中小型乳品企业变为自己的生产车间,盘活了7.8亿元资产,经营了冰淇淋、液体奶、粉状奶3个系列40多个品种的产品,使蒙牛产品很快打入全国市场,当年销售收入达到4365万元。半年时间,蒙牛在中国乳品企业销售收入排行榜中,由千名之末窜升至第119位。“蒙牛现象”,一时成为经济界备受瞩目的一个亮点。

   牛根生说,在计划经济下,企业就是生产车间的同义语,而当今做企业,可以先建市场,后建工厂。像这样,一个品牌拥有者,运用自己的品牌优势、市场优势、科技优势,将许多个企业联合到自己的名下,只进行资本运营,不发生资金转移,这种联合方式就是“虚拟联合”。

   2000年,蒙牛一面扩展“虚拟组织”,一面杀了个“回马枪”,创立自己的“根据地”,高起点建起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17条冰淇淋全自动生产流水线和22条液体无菌奶生产流水线。

   蒙牛有了自己的工厂后,“虚拟联合”不仅没有收缩,而且进一步延伸。目前,参与公司原料、产品运输的600多辆运货车、奶罐车、冷藏车,为公司收购原奶的500多个奶站及配套设施,近10万平方米的员工宿舍,合起来总价值达5亿多元,没有一处是蒙牛自己掏钱做的,均由社会投资完成。通过经济杠杆的调控,蒙牛整合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把传统的“体内循环”变作“体外循环”,把传统的“企业办社会”变作“社会办企业”。

   1999年,实现销售收入4365万元,居全国同行业119位。

   2000年,蒙牛实现销售收入2.94亿元,是1999年的6.7倍,销售额居全国同业排名第11位。

   2001年,蒙牛实现销售收入8.5亿元,是2000年的3倍,销售额居全国同业排名第5位。2002年,蒙牛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销售额居全国同业排名第4位。

   2002年12月,摩根士坦利等三家国际投资公司联合对蒙牛投资2600万美元,是目前中国乳业接受的最大一笔国际投资。

   经济界人士说,如果不是“先建市场,后建工厂”,蒙牛产品的问世至少要晚一年;如果不用经济杠杆撬动社会资金,蒙牛的发展速度至少减慢一半;如果不引入国际资本,蒙牛的国际化至少要晚几年。

   品牌和产品从借势到抢势

   牛根生是一个非常讲究策略的人。在蒙牛羽翼未丰的时候,他暂时收起了自己的野心。

   从品牌上,甘当老二,依附于伊利,借势于伊利。蒙牛巧妙地通过“甘当内蒙第二品牌”的品牌宣传和“中国乳都”等概念的推出,叫响了蒙牛自己的品牌。

   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创意是这样诞生的:内蒙古乳业第一品牌是伊利,这事世人皆知。可是,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是谁?没人知道。如果蒙牛一出世就提出“创第二品牌”,这就等于把所有其他竞争对手都甩到了后边,一起步就“加塞”到了第二名的位置。这个创意加上蒙牛的实力,蒙牛一下子就占到了巨人的肩膀上,这光沾大了,势借巧了。

   蒙牛在宣传上一开始就与伊利联系在一起,他们的第一块广告牌子上写的是"做内蒙古第二品牌";在冰淇淋的包装上,他们打出了"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字样。把蒙牛与伊利绑在了一起,既借道伊利之名,提高了蒙牛品牌,使双方利益具备了一定的共同点,又使伊利这个行业老大投鼠忌器,避免了其可能的报复性市场手段,因为此时伊利任何报复性的市场手段都可能造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由于牛根生与蒙牛骨干力量全是从伊利出来的,所以提起伊利董事长郑俊怀,牛根生至今仍言必称"我们领导",显示了对伊利极大的尊重。

   在牛根生看来,一个品牌并不单单是一种产品的问题,而是一个地域的问题,内蒙古就是一个大品牌。为扩大蒙牛品牌美誉度,蒙牛还提出了建设"中国乳都"的概念。呼和浩特的奶源在全国最优,人均牛奶拥有量也居全国第一,2001年6月,蒙牛以"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为主题,在呼和浩特的主要街道高密度投放灯箱广告。从此,"中国乳都"概念被政府官员和媒体频频引用,得到政府和民众的支持。

   对于蒙牛的举动,伊利也只能表现的极为乐观:既然你蒙牛是要做大内蒙奶这块大蛋糕,我又何乐而不为呢?而牛根生从一开始就将蒙牛定位于乳品市场的建设者,努力做大行业蛋糕,而不是现有市场份额的掠夺者。他有一句"名言":提倡全民喝奶,但你不一定喝蒙牛奶,只要你喝奶就行。

   在产品上,一开始蒙牛采取了避实就虚的策略,老大的主力产品是高端的利乐纸盒包装(利乐包),蒙牛就生产低一个档次的利乐枕塑料袋包装;老大的主战场在一线大市场,蒙牛就从二、三线市场做起,俨然一个跟随者的角色。

   蒙牛在积蓄自己的力量,等待着“牛气冲天”的那一天。

   2001年7月10日,离揭晓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还差三天,蒙牛宣布,一但北京申办成功,蒙牛捐款1000万,是国内第一个向奥组委而不是奥申委捐款的企业;2003年3月份伊拉克战争爆发后,蒙牛第一个在央视做字幕广告;“非典”疫情爆发后,蒙牛是国内第一个捐款捐物的企业,并以1000多万元的捐赠拔得了头筹……这一系列敢为人先、敢为第一的举动,好像是在向世人显示蒙牛要树立中国乳业第一品牌的决心。

   2003年,蒙牛已成为不仅包括利乐枕,还包括利乐包的液态奶全球产销量第一的品牌;其产品在国内许多城市已坐上领头羊位子;在今天的冷饮和乳品市场上,蒙牛已是伊利的强劲对手,两家企业的产品形式、价格、市场定位都有很大的趋同性,你推“四个圈”、我就来个“随便”,彼此之间早已展开了正面的竞争。

   虽然伊利还像个竖在蒙牛前面的标杆,但正因为牛根生看到了经营乳品生产企业的高度,所以他敢大着胆子翻跟头;伊利更是一个被牛根生解剖得明明白白的躯体,他能够在运作蒙牛的过程中游刃有余,也在于深谙伊利短长。

   有人问牛根生现在是不是想做“老大”,牛根生说:“老大是所有人都想争取的。我们现在考虑的是哪个时间实现销售额一百亿美金的事。”专家点评:

   历史上诸葛亮用“借”势打败曹操,如今蒙牛又续写了“借”势成功的佳话。在蒙牛的成长中处处体现着一个“借”字:创业初期,借用工厂,实施“虚拟联合”,快速开拓市场;借势于“中国乳都”、捆绑行业老大“伊利”,打响自己的名头;借用社会资本,发展自己实力;“借”,把蒙牛的迂回进攻战略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蒙牛将自身的优势资源集中于市场开发、技术开发,将原料供应、生产、运输等资本密集型业务外包,形成以品牌优势为基础的价值网络,而且始终不渝的积累自身的品牌优势与价值网络运作优势,得以在市场中逐步壮大。

   蒙牛另一高明之处是巧妙处理与行业领导者——伊利的关系。牛根生认识到在蒙牛羽翼未丰之时是不能与行业领导者进行正面的攻击的,需要厚积薄发。采用“甘当老二”的策略在思想上麻痹伊利,尽可能减少伊利的敌视、抵制。犹如三国之时的刘备,屈身曹操之处,韬光养晦,故作无志种菜、闻雷而掉箸,才能麻痹曹操,养精蓄锐,后终成三国之势。

   但是奶制品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如何高效地运作价值网络,如何让产品更贴近顾客,如何更快速的反映顾客需求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

 二、市场追随者战略

   并非所有屈居第二的企业都应该向市场领导者挑战。当挑战者需要勇气更需要实力,因为市场挑战的策略可能会引起激烈的市场竞争,引起行业老大的报复,往往他们所占据的资源更加富有持续的战斗力。因此除非挑战者真的有足够的实力,以创新的产品策略或者营销渠道的突破去挑战,才能够先发制人,否则他最好追随领先者而非攻击领先者。

   市场追随者的营销战略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追随领导企业的经营行为,提供类似的产品或者是服务给购买者,尽力维持行业市场占有率的稳定。这种“自觉共处(Conscious Parallelism )”状态在资本密集且产品同质的行业(钢铁、化工等)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在这些行业中产品差异性很小,而价格敏感度甚高,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价格竞争,结果导致两败俱伤。因此,这些行业中的企业通常彼此自觉地不互相争夺客户,不以短期的市场占有率为目标,即效法领先者为市场提供类似的产品,因而市场占有率相当稳定。

   市场跟随者必须找到一条不致引起竞争性报复的发展道路。一个市场追随者必须了解如何掌握现有的顾客,并且在新的顾客群中争取更多的顾客。每一个市场追随者都应该设法为其目标市场带来现实的利益——地理位置、服务、融资等。再者,由于追随者往往是挑战者的主要攻击目标,因此追随者必须随时保持低的制造成本以及高的产品品质与服务,以免遭受打击。此外,一旦有新的市场出现,追随者更应该积极的进入该市场。不过,追随者并非仅是被动的模仿领导者;相反的,追随者必须自行决定一条不会引发报复的成长途径。

   方太董事长茅理翔说:“我们要老老实实甘当老二,能长久当老二,就是一个成功者、胜利者。”正是这样理性和稳健的选择,使得方太厨具抵挡住了降价竞争、多元化发展、和争夺行业老大的诱惑,坚守企业的战略定位和行业定位,可谓是一个理性经营和志在千里的成功典范。

   三种可供选择的跟随战略:

   紧密跟随。这种战略是在各个细分市场和市场营销组合方面,尽可能仿效领先者。这种跟随者有时好像是挑战者,但只要它不从根本上侵犯到领先者的地位,就不会发生直接冲突,有些甚至被看成是靠拾取领先者的残余谋生的寄生者。

   距离跟随。这种跟随者是在主要方面,如目标市场、产品创新、价格水平和分销渠道等方面都追随领先者,但仍与领先者保持若干差异。这种跟随者可通过兼并小企业而使自己发展壮大。

   选择跟随。这种跟随者在某些方面紧跟领先者,而在另一些方面又自行其是。也就是说,它不是盲目跟随,而是择优跟随,在跟随的同时还要发挥自己的独创性,但不进行直接的竞争。这类跟随者之中有些可能发展成为挑战者。

   案例4:方太厨具:甘当老二

   帅康厨具(市场领先者)VS方太厨具(市场追随者)

   跟随战略:选择跟随

   跟随手段:择优跟随,在跟随的同时发挥了自己的独创性,不进行直接的竞争。

   跟随结果:从1998年开始,方太就坐上了吸油烟机行业的第二把交椅,而且这一坐就是五年。

   自1996年以来,方太厨具从国内200多家吸油烟机行业最后一名跃至第二名,已经连续在市场上刮起了4股方太旋风,连续4年保持市场增长率第一,经济增长率第一。而方太董事长茅理翔却说:“方太不争第一,甘当老二。”甘当老二,这是一种策略“不争第一,永当老二。”这是方太的口号。有人讥笑说:你当不了第一,故自圆其说,是“懦夫”哲学,或者说没有志气的说法。方太董事长茅理翔的理解却是:“当第一太累了,会成为众矢之的,天天战战兢兢,怕掉下来。事实上,当老二,也不是件简单的事;能永当老二,更是极不容易的。企业是有寿命的,3到5年,10到20年,长寿企业毕竟是少数。但长寿企业均有一个相似之处,即均是强势品牌企业、稳健发展企业。”甘当老二,这其实是一种策略。老大最怕有人超过他,往往最怕老二,因此,也最痛恨老二,会不惜一切手段去打老二、压老二,不叫他上来;老三老四也往往首先把目标对准老二,能把他拉下来,自己去取代他。所以老二的日子是很不好过的。这时,如果你来一个表示,不争第一,甘当老二,并且事实上,不去打击第一,甚至有时还要同情第一、保护第一,会使老大不恨你、不防你,那么它就不打你。这样,老二就可以保存精力,好好练内功。为什么甘当第二?这还与方太的市场定位有关。很简单,方太的市场定位是中高档,从市场占有率来说,中高档是永远当不了第一的,方太可以争第一品牌,但不可以争第一销量。所以,茅理翔说:“我们要老老实实甘当老二,能长久当老二,就是一个成功者、胜利者。即使哪一天,老大下来,你也不要急于去争老大,肯定会有人去争老大,你还是保老二。千万记住,永当老二,才是你的出路。”

   明确战略定位,才能当好老二从1998年开始,方太就坐上了吸油烟机行业的第二把交椅,而且这一坐就是四年,直到今天。这在中国的企业界也是很少见的。这靠的就是方太的法宝——“不做松散的大蛋糕,宁做坚硬的金刚钻”,具体说来,就是方太的三大战略定位:行业定位——专业化,市场定位——中高档,质量定位——出精品。方太的三大定位是赢得市场的三大法宝,是矢志不渝的企业“基本国策”,永远不能丢。这三大战略定位是方太六年高速发展的经验结晶,也是方太未来发展的战略方针。n行业定位——专业化

   为什么选择专业化呢?在国际经济大分工的情况下,一个厂商不能太贪,什么都想生产,生产门类太多了,投资分散了,精力分散了,竞争对手也多了,你会应付不过来,最后什么都做不好,做不精,从而彻底失败。只有专业化,才能集中资源在单一行业做深、做强。

   多元化是“馅饼”,也是“陷阱”。当自己的管理水平还不能输出的时候,千万别搞多元化。巨人集团的失败就是搞多元化失败的一个典型。

   方太按自己的能力、实力选择专业化是明智的。在短短的4年半时间,仅吸油烟机,方太已做到4亿元的销售额,产品已经达到四大系列二十几个型号,方太处处走精益求精之路。他们建立了国内一流的吸油烟机、灶具的测试中心,成立了开发实力较强的技术中心。方太要把厨具做专、做强,使人们购买厨具,首先想到是方太,一提方太就会想到厨具。

   专业化是一种战略,也是一种策略,是市场经济中的强有力的武器之一。

   市场定位——中高档

   为什么选择中高档定位?市场很大,但一个厂家也不能太贪,一定要选择属于自己的目标市场。当今,独家垄断市场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方太选择中高档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选择中高档客户作为自己的目标客户,使自己的服务方向明确,精力集中,有利于新品开发与市场定位。

   有了明确的客户群,相应地也使消费者了解,要购中高档厨具就选方太。虽然价格偏高一点,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能适应。

   质量定位——出精品

   为什么选择精品定位?现在市场上的产品质量档次也很多,既然方太的用户对象是中高档的,那么方太的产品必须搞成精品,不能搞粗品。用精品厨具,是中高档用户身份的体现。

   很多企业希望自己一夜之间长得很大,恨不得明天就能进入500强。所以,大家电企业全面进军小家电,而小家电企业又纷纷走入大家电。但是,就像自然界有规律一样,搞企业也是有规律的。项目太多,什么都做不精,什么都做不强,暂时看起来很大了,但终有一天会倒下去。

   而方太则坚持“不做松散的大蛋糕,宁做坚硬的金刚钻”。

   老二要联合老大保卫行业才能保卫自身

   方太坚决不参与打价格战。方太要保护市场,保护自己。一个行业的老大和老二不挑起价格战,这个行业的价格就会相对稳定。

   也有人劝方太,赶快迎战,将小厂打垮。但茅理翔说:“不能图一时之快,断百年后路。”作为行业的老大、老二,你能用价格打倒那些小厂吗?不能。小厂不交税,小厂不搞服务,小厂不做广告,小厂不搞营销,光这四种费用,老大、老二算一下,就应该有了答案:拼价格是死路一条、同归于尽,这种低水平的竞争方式,对理性的顾客已不起作用了。

   油烟机的价格一开始就已拉开了距离,把价格和产品分为高、中、低三档,而低档价均出自杂牌军,就地进入市场。低档油烟机市场尽管也会拉去部分顾客,但不会影响中、高档的客户。低档机的厂家无法承担服务,而油烟机的售后服务要比其他家电重要,因而一部分顾客尝到苦果后会回头来购品牌机。由于市场一开始就有自然的产品定位与价格定位,顾客群分解得比较清楚,降低价格就等于降产品的定位,所以,方太不降价。

   作为市场的老二,把持住了自己的三个战略定位,不参与价格战,而是用新品、用服务、用品牌去击败竞争者,并且甘当老二,对老大不威逼、不骚扰、不打击、不落井下石,而是采取同情、保护第一的态度,作为第一,当然乐得与老二并肩而战,共同维护行业的良性发展。

   因此,一个行业的老大和老二不挑起价格战,这个行业的价格就会相对稳定。当前,吸油烟机也已出现了恶性竞争的苗头,各路英雄大打出手,众多好汉齐想参与。某家大厂,带头降价打折;其他品牌,紧紧跟上;也有的以柔克刚,步步为营;几十家杂牌军假冒伪劣、低价倾销;大家电企业积极参加,不留一点空间给其他厂。但方太保持了高度的警觉,如果方太也参与正面打价格战,势必激起老大的强烈反击,两败俱伤,这个市场就会一片混乱。

   茅理翔说:“方太坚决不走这条路,要保护市场,保护自己。我们相信方太的实力,方太不动,市场就不会乱。”

   专家点评:

   虽然中国自古以来即强调战略与战术的综合运用,但到了现代,中国很多企业越来越走入忽视战略而只重战术的误区,急功近利者比比皆是,求“快”,而不知“方向”,往往陷入“向量和等于零”的境地。战略与战术的关系,一个是方向,一个是方法。如果只有方法而没有方向,方法再好也无济于事。纵观方太案例,给我们一个很清晰的感觉是方太的成功得益于明晰的市场战略设计,并能持恒一致地加以执行。

   围绕对价格敏感度较低的中高端市场定位,方太提出行业定位专业化、品牌定位高档化、质量定位精品化的经营策略。而且经受住了各种利益的考验而没有让自己的战略发生动摇。长期以来,通过广告宣传、公关活动,方太在顾客心中逐步建立“质量精品、服务周到、贴近顾客”的形象;同时集中资源投入研发使技术精益求精;决不盲目跟随价格战,向顾客明确方太的市场区隔与品牌价值。方太得以连续四年稳居亚军正是得益于市场定位的一致性与连续性。

 三、市场补缺者战略

   在任何一个市场经济高度发达或不那么完善的市场上,每个行业都有一些扮演市场补缺者的角色,他们的企业规模可能不大,但生存状况却不错,甚至还获得了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率的利润。为什么?由于这些中小企业集中力量来专心致力于市场中被大企业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在这些小市场上专业化经营,因而获取了最大限度的收益。

   一个理想的利基具有如下的特征:

   1.有足够的市场潜量和购买力。

   2.市场有发展潜力。

   3.对主要竞争者不具有吸引力。

   4.企业具备有效地为这一市场服务所必需的资源和能力。

   5.企业已在顾客中建立起良好的信誉,足以对抗竞争者。

   作为市场补缺者要完成三个任务:创造补缺市场、扩大补缺市场、保护补缺市场。

   维珍集团将手伸向了媒体、零售、航空、饮料、铁路及电讯各个看似不相干的行业,但他始终把握住一个行业补缺者的角色,它以自己独创的商业模式,在行业中牢牢站立并且获得成功。补缺者的战场:按最终用户专业化。专门致力于为某类最终用户服务,如计算机行业有些小企业专门针对某一类用户(如诊疗所、银行等)进行市场营销。

   按垂直层面专业化。专门致力于分销渠道中的某些层面,如制铝厂可专门生产铝锭、铝制品或铝质零部件。

   按顾客规模专业化。专门为某一种规模(大、中、小)的客户服务,如有些小企业专门为那些被大企业忽略的小客户服务。

   按特定顾客专业化。只对一个或几个主要客户服务,如美国有些企业专门为西尔斯成货公司或通用汽车公司供货。

   按地理区域专业化。专为国内外某一地区或地点服务。

   按产品或产品线专业化。只生产一大类产品,如美国的绿箭(Wrigley)公司专门生产口香糖一种产品,现已发展成为一家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

   按客户订单专业化。专门按客户订单生产预订的产品。

   按质量和价格专业化。专门生产经营某种质量和价格的产品,如专门生产高质高价产品或低质低价产品。

   按服务项目专业化。专门提供某一种或几种其他企业没有的服务项目,如美国有一家银行专门承办电话贷款业务,并为客户送款上门。

   按分销渠道专业化。专门服务于某一类分销渠道,如专门生产适于超级市场销售的产品;或专门为航空公司的旅客提供食品。

   案例5:维珍:永远的“补缺者”

   各行业的领先者(市场领先者) VS维珍集团(市场补缺者)

   补缺战略:做一只跟在大企业屁股后面抢东西吃的小狗,但以鲜明的创新风格、自己独特的品牌内涵,为特定的目标客户服务。

    补缺结果:维珍品牌在英国的认知度达到了96%,从金融服务业到航空业,从铁路运输业到饮料业,消费者公认这个品牌代表了质量高、价格廉,而且时刻紧随时尚的消费趋势,这是其他品牌无法与之相比的。

   从1970年到现在,维珍集团成为了英国最大的私人企业,旗下拥有200多家大小公司,涉及航空、金融、铁路、唱片、婚纱直至避孕套,俨然半个国民生产部门。布兰森曾经说过,如果有谁愿意的话,他可以这样度过一生:喝着维珍可乐长大,到维珍唱片大卖场买维珍电台上放过的唱片,去维珍院线看电影,通过virgin.net交上一个女朋友,和她坐维珍航空去度假,享受维珍假日无微不至的服务,然后由维珍新娘安排一场盛大的婚礼,幸福地消费大量virgin避孕套,直到最后拿着维珍养老保险进坟墓。当然,如果不幸福的话,维珍还提供了大量的伏特加以供选择。

   红白相间的维珍品牌在英国的认知度达到了96%,在“英国男人最知名品牌评选”中排名第一,在“英国女人最知名品牌评选”中位列第三。但是,维珍产品在所处的每一个行业里都不是名列前茅的老大或老二,而是一只“跟在大企业屁股后面抢东西吃的小狗”。这正是维珍的老板布兰森本人所期望的。维珍总是选择进入那些已经相对成熟的行业,给消费者提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可以说,在它进入的每一个行业里,维珍都成功的扮演了“市场补缺者”和“品牌领先者”的角色。

   补缺——找到利基市场

   维珍集团进入每一个行业时,很多分析家认为市场已很成熟,已经被一些大集团瓜分的差不多了。维珍集团在这个时候进入市场先天就已经落后了,如果不想捡别人剩下的东西吃,只能找到“利基市场”,只能创新。这正是科特勒关于“落后进入战略”(Laggard-Entry Strategy)的核心所在。布兰森认为,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环境里竞争,竞争的压力翻过来加剧了企业间的相互模仿,追求标准、降低成本、回避风险成了企业的游戏规则,企业自身的创新潜力收到了压制,而消费者只能在价格上进行比较。这导致了相当糟糕的局面:管理者思想僵化、新的创意越来越少。这正是维珍的机会。维珍提供给目标顾客的是那些老大们没有想到,或者是不愿意去做,而消费者其实很欢迎、很需要、能够从中得利的产品和服务。

   维珍集团的经营虽然天马行空,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所有产品和服务的目标客户群都锁定在了“不循规蹈矩的、反叛的年轻人”身上。它把握了现代人注重享受生活、体验生活、追求个性的心理,赢得了年轻客户的认同和信任,通过长期对他们的服务和研究,掌握了关于他们职业、兴趣的信息,让他们成为了维珍集团源源不断的财富源泉。

   如维珍移 动采用横向、纵向市场并重的策略,在对市场、客户进行细分之后,将单一的移 动通信产品或服务有机地捆绑打包,形成具有维珍品牌特色的增值服务产品,再通过在线和离线两个渠道进行销售。从纵向市场看,维珍移 动把其客户群分成四大类:体育爱好者、文艺爱好者、旅行者、家居者。再针对这些细分的市场把其服务分成三大类:标准服务、特别服务、其他服务。标准服务包括:免费留言信箱、短消息、来电显示、来电等候、传真及数据、无线上网、MP3下载播放、电话热线以及服务质量保证,这些服务都是标准化的。特别服务则是定制化的服务,包括通过短消息给兴趣群体传送即时新闻、体育比赛、文娱项目的售票信息、无线电广播、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交通信息、手机购物等。其他服务则给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了开发交叉销售、升级销售的机会,例如客户可购买手机保险、汽车路上修理应急服务、预付费卡月度明细账单、长达三个星期的语音留言保存以及国际漫游等等。他的电信促销以非常趣味的方式开展,并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概念销售给年轻人。如将预设的配置装在手机里,只要打个特定的号码,有关的商品可以送到顾客手中。维珍移 动还与其集团旗下深受年轻人欢迎的航空公司、旅游业务公司、音乐公司等相互合作,捆绑销售,为年轻的电信用户提供不同的优惠与配套服务。

   战略规划协会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小市场的投资回报达到了27%,超过大市场投资回报16个百分点。这是一项很惊人的发现,研究者认为,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服务于中小市场的公司往往和顾客的沟通更多,更加了解顾客的想法和需要。维珍公司就是把自己定位在了“服务于年轻人的专家”,由此在不同的领域所向披靡。

   不拘一格的“品牌领先者”

   虽然在各个行业里维珍集团都不是行业老大,但是布兰森却提出了维珍要做年轻人心目中的“品牌领先者”(Brand Leading)。

   《企业家》的作家保罗·罗杰斯认为“维珍在英国的商业领域中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现象。基本上说,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它的品牌。从金融服务业到航空业,从铁路运输业到饮料业,维珍时刻时消费者心中公认的品牌。在他们脑海中,这个品牌代表了质量高、价格廉,而且时刻紧随时尚的消费趋势,这是其他品牌无法与之比拟的。”这是建立在布兰森称之为“品牌信誉”的基础之上,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那种产品与服务性品牌。

   布兰森认为,这种跨企业结构和产品领域的品牌发展思维可以在现代日本的企业管理模式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如一个骑着雅马哈牌摩托车的人回到家后可以弹着雅马哈电子琴;或者一边听者三菱音响,一边开着三菱汽车经过一家三菱银行。在这种模式中,不同的公司完全可以在同一品牌下共同发展。

   在维珍看来,一个公司能够树立良好的品牌信誉主要是基于以下五个关键因素:产品物有所值、保证产品质量、时刻创新、挑战精神,还有就是很难定义但却可以感觉得到的一点——带给消费者一种情趣。

   在传统公司看来,布兰森的种种举动和创意会损害品牌形象。他们的创意和公关原则是品牌决不能和不健康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如性、战争、同性恋等。包括可口可乐在内的大公司都设有专门的品牌监测人员时时关注自己的品牌在互联网上的表现,一旦自己的牌和一些性及不健康的网站发生联系,这些跨国公司便会采取相应措施消除这种联想。

   维珍的做法恰恰相反。在波斯湾战争期间它斡旋于英国和伊拉克之间,布兰森亲自带领他的飞机直接进入巴格达接回人质;布兰森为了宣传维珍集团在英吉利海峡浅滩裸跑;维珍还开了全球第一家同性恋用品专卖店。维珍的广告和促销活动也总是标新立异。1991年维珍开通伦敦到美国波士顿航线的告知广告,广告上只有一个特写镜头把一双硕大无比的穿着鲜红袜子的脚伸在了受众面前。因为维珍大西洋航空公司在航空史上第一次取消头等舱的做法,让无数坐经济舱的乘客第一次可以将双腿伸展开来了。维珍可乐的平面广告上是被压碎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易拉罐,以显示维珍可乐在产品测试中结果超过了这两个老大。维珍彩色饮料在进入保守的台湾市场举行促销活动时,4个女模特身上画着象征维珍饮料的人体彩绘,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这些看似疯狂的举动其实都是为了更好的诠释维珍的品牌形象。经过多年的努力,它们使维珍品牌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有了一个很重要的附加值——维珍同时还意味着一种生活态度: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叛逆、开放、崇尚自由以及极度珍贵的浪漫。专家点评:维珍公司将目标顾客定位于“不循规蹈矩的、反叛的年轻人”,向他们提供的是那些行业领导者没意识到或不屑于做的空白市场。维珍创出了足够多的新产品准确地填补这些价值缺口,既与已有市场上竞争激烈的产品不同,又与目标顾客的需求非常吻合,如维珍航空,维珍移 动通信,维珍可乐等。

   由于不具进攻色彩,跳出了现实市场这个竞争圈子,而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直接竞争,从而逃脱了“价格战”的杀身之祸。凭借价值行销模式得以天马行空,频频出手,不断地给大家制造惊喜。

   价值行销也有很大风险,主要在于创新的产品是否能真正符合你的目标顾客的需求,如果被你的顾客抛弃,不用竞争对手进攻,你就瓦解了。布兰森有两大法宝,一是强大的市场研究力量,长期跟踪研究同一消费群体。虽然维珍品牌的产品众多,但目标消费者固定,维珍便能及时、快捷的捕捉这一目标市场消费偏好的改变。另一个就是高超的品牌战略,维珍在年轻人心目中扮演了“品牌领先者”的角色,保证顾客不会为一时的产品失误而拔腿就走。

   维珍发现价值缺口的能力、价值创新的能力、利用品牌资产的能力、形成核心流程的能力成为其强大的利润推动器,这也是其作为市场补缺者成功的关键所在。

 四、市场扰乱者战略

   在任何一个均衡的市场上,有的企业处于优势,有的企业处于劣势。处于劣势的企业要想打破均衡,有一个重要的战术——扰乱市场,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抢占新的市场高地,化劣势为优势。作为一个扰乱者必须考虑三个相关因素:1.制定扰乱的愿景:主要针对利益相关者(客户)的满意度,藉以保有现在客户并开发新的客户。2.扰乱的能力:力求以快速及令人(同业客户和其他人)惊异的方式及灵活的能力建立优势。3.扰乱的战术:以改变规则的手法使竞争对手惊谔或糊涂,以达成破坏或阻止他们的优势的努力。在中国的企业中,时时会出现黑马一般的扰乱者,它以敏捷的速度、有悖常理的出牌规则,打乱市场均衡,从而获得新的资源和优势。小灵通就是典型一例。

   案例6.

   金娃:颠覆行业理念

   喜之郎(市场领先者)VS金娃(市场扰乱者)

   扰乱战略:在实力、价格、渠道等各方面实力均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创造了自己全新的产品“理念”,打破行业竞争规则。

   扰乱结果:2001年,金娃广告费率仅仅为销售额的2%,但仍然以42%的增长率成为全果冻行业增长最快的品牌,2002年第一季度更是达到了63%的增长率。一句广告语,缔造了一个神话。听起来,似乎有点夸张,但事实确实如此。

   这句经典的广告语是:果冻布丁,喜之郎”,创造神话的就是果冻行业的老大—“喜之郎”。1998年喜之郎绝对市场占有率高达到83%,比第二位跟随者高出80个百分点。这位排名第二的跟随者就是“金娃”。

   当果冻行业内众多的小品牌们面对“喜之郎”神话,或甘于现状、或收缩撤退、甚至或死亡倒闭的时候,“金娃”站了出来,挑战“喜之郎”。

   有营销专家感慨,金娃虽然位列果冻市场次席,但要挑战年销售额五六倍于自己的喜之郎,无异于以卵击石。

   金娃老总谢立平却有自己的看法,“世界上比恐龙大得多而灭绝的动物比比皆是,大并不可怕。”

   “营养法则”终结果冻愉悦性时代

   2000年12月21日,谢立平到深圳参加了中国第一届品牌营销论坛。在论坛上,谢听了营销专家翁向东的主题演讲《低成本创建强势大品牌的模式》。谢抑止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觉得,翁讲的模式正是金娃挑战喜之郎所需要的。谢立平和翁向东相见恨晚,立即邀请翁为金娃设计营销战略。

   经过对果冻市场尤其是对“喜之郎”进行了详细考察和缜密分析之后,翁向东给谢立平提出了一项全新的营销战略,这是一项和传统的果冻营销法则完全相反的营销策略。它就是“社会营销”。

   2001年1月18日下午,金娃果冻的老总谢立平在“呼吁社会营销”的研讨会上,提出了倡导社会营销的概念,并呼吁企业自觉地将营销活动同消费者长远利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联系起来,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开展社会营销,呼吁儿童食品行业不要把果冻作为“愉悦性产品”来经营。

   总产值已超过三十多亿元的果冻行业中的有一个公开的秘密:美味口感和包装、极具煽动性的广告、各种促销卡是中国果冻业的三大市场支撑点。

   给消费者带来一时快感却对长远的身心健康没有好处的产品在国际上一般叫“愉悦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讲,果冻无疑是被当作愉悦产品来经营了。

   十几年的竞争发展,果冻行业中许多品牌几乎都陷入了一个误区,即只要把包装、口感做得吸引少儿,再策划诱惑性的广告在电视上海投一把,销量就能上去。而广大年幼的少年儿童对此可以说是毫无“免疫力”的,他们还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什么好玩就要什么。年少不更事的孩童跟着感觉走,吵着、嚷着、闹着非买不可,父母明知这些对孩子的身体没什么好处,为了哄好孩子只好皱着眉头购买。

   金娃公司意识到像一般的企业那样依靠美味的口感、花花绿绿的包装、极具诱惑力的广告吸引孩子是对消费者长远身心健康的不尊重,把果冻当作“愉悦产品”来经营虽然能获得一时暴利,但与父母的真实心愿南辕北辙的做法终究会遭到消费者的反感。金娃公司决定不走猛打广告诱惑孩子的营销路线,改走扎实的社会营销之路,金娃完全遵循“营养”的原则,强调每一颗果冻都应该为孩子增添营养,而非仅仅美味,使产品不仅让孩子吃的时候获得口感的享受还有利于孩子长远的身心健康,让父母也乐得为孩子购买。

   确立“功能性营养果冻”的定位,关键的是如何将其具体化。在具体化之前,有必要与了解双方各自的长短。在营销的四个要素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上,谢立平就金娃与喜之郎进行了比较。

   在产品开发方面,金娃优势明显。1997年推出的“布丁王”双层果冻布丁、1998年推出的“啫喱冰”可吸式果冻,以及1999年12月推出的独具特色的“开心一派果浆布丁”,在国内都属于首创性的产品,完全居于领先地位,并引来喜之郎的跟风行动。但是由于营销、包装方面的种种原因,这些技术上的先进没有带来市场上的领先,跟进者喜之郎后来居上。

   在价格方面,金娃比喜之郎略低,但是果冻的价格弹性并不明显。

   喜之郎渠道之庞大与完善自然令谢立平非常羡慕。但是,喜之郎渠道是建立在其巨额广告投入的基础上的。就渠道策略而言,喜之郎依靠的是广告的拉力,作为“果冻布丁”的代名词,经销商心里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都会经营喜之郎的产品以证明自己的实力。相反的是,金娃虽已经初步建立比较广的销售网络,但靠的是自身的推力,力度并不大,在促销方面,双方都无特别的创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金娃要出手了。

   反攻开始

   2001年开始,金娃发动了凌厉的攻势。

   先是舆论造势,金娃抛出“社会营销”理念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新华社、《中国食品报》、《经济观察报》、《中国经济时报》等权威媒体以较大篇幅热情报道了金娃的社会营销战略.一时间,金娃在中国掀起一股社会营销热浪,成为2001年中国营销界难得的亮点。

   借此东风,金娃在央视大风车栏目大做广告。广告里的孩子们穿上动物衣服,有俏皮感和明确的记忆点,能引起电视机前小朋友的共鸣,从而激发购买欲望。每一种果冻与动物的特点相匹配,富有情趣,比如机灵的猴子吃健脑果冻,广告语是“学好电脑先健脑”,长颈鹿吃的是高锌高钙果冻,广告语是“高锌高钙长得快”。

   当金娃朗朗上口的广告词响彻大江南北的时候,金娃在全国推出大型的“吃金娃果冻,玩恐龙兵团争霸棋游戏”活动,拥有自己的“兵团”对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来说是多么梦寐以求的事情,恐龙兵团正好满足了孩子们儿时争强好斗的心态,因此该项活动在全国一推广,就受到了广大儿童的追捧。金娃的销量呈直线上升趋势。

   与此同时,金娃老总谢立平亲赴北京,宣布以20万元重金寻找童谣作者。原来在60年代,有一首广泛流传于我国的著名童谣:“金妈妈生了个金娃娃,金胳膊金腿金脑袋瓜……”但这首脍炙人口的童谣的作者,却一直鲜为人知,金娃为此出资20万元寻找作者。

   金娃的举动引起了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谢立平对记者的解释是,由于公司产品主要面向广大儿童,公司打算用金娃娃这首童谣作为企业的系列广告用语之一,为了防止侵犯童谣的作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他们在爱苦苦寻找未果的情况下,决定求助新闻媒体,寻找童谣作者以便完成这项合作。

   金娃此举有一石二鸟之效,以四两拨千斤的手法,使金娃的知名度通过媒体广泛传播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时树立了金娃的公众形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公众负责。

   消费者于是转而对金娃的产品关注起来,事实上也证明,金娃产品在“寻找”活动开展后卖得风生水起。

   然而金娃没有止步,而是更上层楼,一个为中国孩子寻找美丽童谣的大型活动“全国童谣征集大奖赛”拉开帷幕,此活动意在弥补当代儿童生活优越童谣匮乏的缺憾,用朗朗上口的好童谣取代那些低级俗套的所谓“新”童谣,并希望以此唤起社会对儿童精神产品的重视。

   按照谢立平的规划,金娃的上述每一项活动都紧紧围绕核心价值展开,核心价值就像交响乐团的指挥,企业的一切活动都要听从指挥,这样才能奏出行云流水的音乐。

   金娃的社会营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1年,广告费率仅仅为销售额的2%,但仍然以42%的增长率成为全果冻业增长最快的品牌,2002第一季度更是达到了63%的增长率,这对广告依赖度很高的果冻业而言简直是一个奇迹。

   专家点评:

   纵观整个案例,金娃老总提出的“社会营销”观点是一大亮点。由此出发,对果冻产品重新定位为“功能性营养果冻”,这是金娃的一大营销创新。那么,这种创新有多大程度上被消费者接受了呢?实际收益与赚取的品牌知名度是否相匹配呢?

   应该说,果冻行业以前的产品定位十分成功,虽然果冻没有多少营养,但它满足了小顾客们的一个重要需求——愉悦性需求。金娃果冻虽然增加了营养需求,其愉悦性需求却不曾减少一点,大量广告(大风车)、市场宣传(寻找童谣、赞助比赛)、促销卡(恐龙兵团)等等其势头与以前的竞争方式如出一辙。而在最先抛出的“社会营销”,则在此不见了踪影,很有一种“明渡陈仓,暗修栈道”的意味。

   兵法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一案例从竞争手段上给我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其关注顾客,寻找新需求的努力也是值得首肯的地方。需要深入研究的是,在金娃的成功中,有多少市场份额是从竞争对手处得来,又有多少是来源于新需求,如刺激了以前不买果冻的顾客开始消费果冻,老顾客购买更多的“金娃”。M

 附文:营销是一场战争

   文/骆蔚

   传统的营销概念让人认为营销必须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和需求。

   长久以来,营销人员总是笃信面向客户(Customer-Oriented),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客户就是上帝”这一观念至高无上,统治了整个营销业。但是现在“客户是上帝”这一观念看来要受到质疑了,多家公司曾一度忠实地执行了营销专家的指示,然而却看到上百万的资产白白地流走,留下的只是面向客户的灾难性的努力。

   因为,现在每家公司都是面向客户的,假如十几家公司都在竭尽全力满足客户的雷同需求,这不仅不能创造更多客户的需求,反而提升了客户的期望值,而这无疑将为提高客户满意度设下障碍。

   因此,现在一个公司要想成功,必须面向竞争对手(Competitors- Oriented),必须寻找竞争对手的弱点,并针对那些弱点发起营销攻势。一份好的营销销售计划应该有更大的一部分是关于竞争的:仔细分析市场中的每一个主要参与者,列出竞争中的弱者与强者,同时制定出行动计划,去剥削弱者,抵御强者。更为理想的情况是这份计划中还应该包含一份竞争对手的主要销售人员名单,包括他们惯用的销售战略及运作风格,就像二战时德军拥有盟军将领的名单一样。

   这意味着企业必须做好准备,发动营销战争。成功的营销战将越来越像军事战争一样,必须制定战略和战术——即作战计划。公司必须学会怎样对竞争对手发起进攻或包抄、怎样坚守阵地(实施防御战)、以及何时发动侧攻或游击战。虽然现在众多的营销概念中几乎没有提到“竞争”这个词,但这却是现在营销人员乃至全体员工时刻不能回避的问题。

   任何行业或领域的参与者都会在市场中扮演四种不同的角色:市场领导者、市场挑战者、市场追随者和市场补缺者。他们分别占有的市场份额大约为:43%、25%、15%、7%。

   市场领导者在相应市场中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在价格影响力、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分销网络覆盖和促进力度等方面处于领导地位。市场挑战者必然是处于市场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公司。像汽车行业的通用、软饮料行业的可口可乐、化工行业的杜邦,零售行业的沃尔玛,IT行业中分销商Ingram Micro,服务商IGS,软件行业的微软,做网络产品的Cisco都是在市场中占据领导地位的。

   当然,市场领导者占据领导地位,对于他来说主要是巩固自己目前的地位,捍卫市场占有率,所以采取的战略必然是防御战略,例如:1、开发整个市场,寻找、创造新客户群;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新用途—扩大使用量等。2、扩大市场份额:保持盈利率、改善成本。3、坚守市场份额:即防御战略。

   而市场挑战者就不同了,要想进一步发展,就要采取进攻策略,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而进攻的前提就是首先要明确战略目标和竞争对手,也就是说要明确谁是市场领导者,抓住市场领导者的薄弱环节,进而攻之。

   市场追随者的首要任务不是挑战,而是保持和增强现有竞争力,所以一般采取寄生策略,避免直接竞争,在适当时机发动侧翼战,夺取或剥削领导者的薄弱市场份额环节。

   市场补缺者是指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主要是靠特色经营,专业化定位,看准一个专业市场来精心耕作,对于他们来说,需要集中力量做好目前的事情,需要顽强抵制分散力量的诱惑,绝对不能搞多元化发展,可以发动游击战,看准时机打一仗。

   一、进攻战

   我们谈到营销的本质即公司之间的斗争。既然是斗争,首先要考虑的当然就是兵力原则。胜利通常属于更强大的一方。如拿破仑所说:上帝站在兵力多的一方。市场营销也是如此,决不要低估兵力原则。当你看到“施乐公司进军办公自动化”同时副标题为“试图在办公自动化中取得领先地位”的新闻时,我想你的震惊和怀疑恐怕不会亚于看到“丹麦要侵略16倍于自己国土面积的德国”的新闻。因为当时施乐在办公自动化产品的年销售额还不到20亿美元,而IBM已达到400亿美元。优秀的军官不会向数倍于自己力量的对手挑战。大致看来,进攻要想成功,应该在进攻点投入不少于敌方3倍的兵力。这告诉我们,营销中,从一个根基牢固的竞争对手手里夺走生意,要比从原本不受影响的客户那里得到生意要难得多。那进攻战适用于什么地位的公司呢?

   适用于处于市场第二位或第三位的公司,即我们所说的挑战者。这类公司应该集中力量向市场领导者发动持久进攻。进攻战有三条原则。1、目标瞄准市场领导者。

   目前,处于二、三位的公司——挑战者的特征是,遇到营销问题时的第一反应是研究他们自身,考虑自身的弱势: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销售人员素质、产品价格、技术实力、服务品质和销售渠道等。这就是为什么最后导致公司的行为举止都像市场领导者一样。

   其实,二、三位的公司应该做的是把精力放在领导者身上,考虑市场领导者的上述因素。领导者占据的是客户的头脑,要想赢得胜利,必须去抢占领导者的位置,再取而代之。

   然而,让市场的第二位公司认识到这一点不太容易。多数的销售计划都是“增加我们的市场份额”,而且我们经常会看到类似的计划目标。

   对于第二位的公司来说,更好的策略应该是盯住领先者:“我们怎么才能让他们的市场份额减少?”这并非是要去炸掉其厂房或阻断其渠道。营销是精神战,而人的头脑就是战场,一切进攻在此进行,形象、传播和声音便是武器。2、找到领先者强势中的弱点,并攻击此弱点。

   IBM的产品价格高昂不是其固有的弱点,由于规模生产和有效成本控制,IBM能在行业中占据成本领先,在价格上来攻击IBM是非常危险的。

   领先者都是卓越而成功的公司,要找出他们的弱点并不容易。赫兹公司(Hertz)是全美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拥有覆盖广泛的租车网点,丰富的车型储备,一流的服务人员和服务品质—这些都是强势。作为第二位的阿维斯(Avis)则瞄准其弱势——等候的队伍很长,于是,阿维斯在广告中说:“从阿维斯租车吧,我们的队伍更短。”

   “简单容易”的想法常常诱使人们掠夺弱者,而不是强者。而事实正好相反。公司规模越小,就越努力地保护自己拥有的份额,他们会采取降价、打折或延长保修期等措施。因此,决不要和一个受伤的野兽较量。

   3、在尽可能狭窄的阵地上发起进攻。

   第二位和三位的公司可以只专注在一种或几种产品或服务上。“品种齐全”的全面解决方案是领先者才可以负担得起的奢侈。二战中,进攻通常都是在非常狭小的阵地上发起的,有时仅在一条小路上。只有突破防线后,进攻才可以横向发展。因为在整体上不占优势,只能运用集结兵力,达到局部优势。

   营销如果一下子在广阔的阵地上投入多种产品,发动全面进攻,企图尽快获取尽可能多的领地,最终一定会丧失所有的领地,损失更多。

   值得强调的是,成功的进攻战为数不多。一次对600家公司为期两年的调查中,只有20%的公司市场占有率提高了2%或2%以上。注意一下公司的历史,不难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占有率到达一点就冻结不变了,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战被迫转入了堑壕战时,战绩仅以码来计算,而非英里。

   进攻战适用于最有谋略和技巧的营销人员,同时也取决于领先者的“配合”,如遇到重大人事更迭、重大策略失误时,就是最好的进攻时机。大家应该还没有忘记模拟手机时代的市场领先者摩托罗拉吧,在向数字手机过渡时因为策略失误,让当时的挑战者诺基亚伺机发起猛烈进攻,进而成为市场领先者。

   二、侧翼战

   对于许多营销经理而言,市场领先者进行防御,处于二、三位的公司伺机进攻都是再自然不过的战略。那么,其他的公司,比如市场追随者和补缺者该以什么样的战略为主呢?

   这就是我们要谈的第二种营销战略——侧翼战。在许多营销经理看来,侧翼战只不过是军事上的概念,而很难在市场营销中加以利用。事实并非如此,侧翼战是一种极具创新的方法。

   无论对于营销还是军事来说,侧翼战都是一种类似赌博的大胆行动,而且是一场豪赌,必须要对每天乃至每时每刻进行周密计划。许多军事指挥官把大量时间用在制定作战计划上,试图找到发动侧翼战的方式。美国在1950年麦克阿瑟将军领导的仁川港登陆就是一次成功的侧翼战。

   比起其他战略形式,侧翼战更需要掌握作战原则。开始实施后,还要有预见战局发展的远见能力。

   侧翼战同样也应该遵循三项原则。

   1、在竞争较薄弱或暂无竞争的地区发起

   你不会让伞兵在敌人的机枪口上跳伞吧,自然也不会把产品送入对手已占领市场的虎口之中。发动侧翼战并不需要像市场领先者那样推出新产品、新技术或新服务,但你的产品中必须有创新或独特的部分,让客户对你有新的认识。

   DEC曾成功地向IBM发动侧翼战,推出小型机,当时客户称之为微型计算机,用以抵抗IBM强势的大型机。

   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把这种方法叫“市场细分”(Market Segmentation),即寻找市场空缺。想成功地发动侧翼战,必须抢占细分市场,否则,就变成了向严密防守的劲敌发动纯粹的进攻战。

   奔驰(Mercedes-Benz)曾在高档汽车市场向凯迪拉克(Cadillac)发动侧翼战,使后者的潜在客户转而购买奔驰—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买最好的”。2、侧翼战必须“奇袭”

   与进攻战和防御战不同,侧翼战几乎是不可预见的,因而在战术中“奇袭”变得至关重要。奇袭强度越大,迫使领先者做出反应进而设防的时间就越长。同时,奇袭还能削弱对手的士气,让竞争对手暂时茫然不知所措。

   大家还记得我们谈到的“戴特尔”(Datril)被强生公司成功阻击的例子吧。那本该是一场出奇制胜的侧翼战,却由于市场测试和过多的调研而变成了一场向周密防守的对手发起的进攻战。因为把自己的策略暴露给强大的对手,便丧失了“奇袭”的良机。

   通常市场测试都会陷入两难境地:测试失败,进攻也便失败;测试成功,又会惊动领先者,使之有机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你扩展或部署“成功”之前对手已经开始全面阻击了。

   3、乘胜追击,追击与进攻同样重要

   不幸的是,许多公司取得了暂时的胜利——实现了销售目标,就停止了行动。如果用来进行侧翼进攻的产品开始成功,必须乘胜追击。然而现实情况是,当公司有七种产品,三种领先,四种落后,高层管理者却更加关注落后的产品。

   而军事指挥官的做法是,把落后的“枪毙”掉,将其资源送给正在取得最大胜利的坦克部队。许多营销人员的误区是把过多的营销资金用于弥补过去的错误而不是去追求更丰厚的胜利果实。

   营销史上充满了侧翼战的故事,开始都很成功,最终却因资金短缺而无法坚持到底。这种情况下,或许一开始就不应该发动侧翼战而是游击战。

   侧翼战最常见的形式是低价战。在美国汽车出租市场上,巴杰特公司(Budget)既不是市场领先者,也不是处于二、三位的挑战者,我们知道那分别是前面讲过的赫兹(Hertz)和阿维斯(Avis)。但巴杰特以低价向Hertz和Avis发起了侧攻。稍获成功后,又与国家租车公司争夺市场第三的位置,这就是运用了追击原则。

   也有高价战。在珠宝、化妆品行业尤为常见。一款“愉悦”(Joy)香水在广告中定位自己是“世界上最昂贵的香水”。另一个经典的高价位侧攻的例子就是哈根达斯(Hagen-Dazs),它以超高价品牌跻身冰淇淋市场。

   在IT行业同样如此,尤其是终端产品(如笔记本电脑、手机、PDA等个人消费品)和最高端的系统产品。因为,一方面,客户有以价格作为衡量质量或技术含量的倾向。另一方面,成熟市场的客户追求前卫与极端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此外,对侧攻的厂商而言,高价意味着利润,为侧攻提供了追加资本。

   从产品特征上看,当今有三星的个性化的、外形新颖而奇特的数码产品,有以小巧著称的索尼电器产品,历史上有经典的甲壳虫车。大众汽车成功地在美国市场侧翼包抄了通用汽车,其“往小里想”(Think Small)的广告语在客户心中树起了新概念,通用是大型车,大众是小型车,通用车型优美,而大众甲壳虫车型丑陋……这是侧翼战的成功范例,关键是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细分市场。

   侧翼战不属于谨小慎微的人,它需要胆识,既是豪赌,就有可能大获全胜或一败涂地。它需要独到的眼光和远见,因为这是在创造或挤进一个新的细分市场。它需要市场领先者的“配合”。IBM曾经低估了PC的市场潜力,结果使Apple得以迅速发展。

   最后是速度,生产时间和进入市场的速度。丝毫不能惊动对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薄弱地区发起,再向其他区域长驱直入。

   3、游击战

   依据上述分析,在100家同行中,只有1家(市场领导者)在打防御战,2-3家(市场挑战者)在打进攻战,3-4家(市场追随者)进行侧攻,那么剩下的90家公司要用什么营销战略呢?这就是游击战。

   从中国到古巴到越南再到阿富汗,历史事实证明了游击战的威力。商业也是如此,游击战的战术优势在于让小公司也能屹立于强者之林。

   当然,公司的规模大小是相对于本行业而言的,比起自己的规模来,更重要的是你的竞争对手的规模。营销战成功的关键在于针对你的竞争对手利用战术,而不是针对自己。

   首先是寻找一块细分市场,要小得足以守得住。“小”的意义可不是地理上的“小”,也不是容量上的“小”。游击战并没有改变兵力原则——大公司打败小公司。其目的是,尽量缩小战场以赢得兵力上的局部优势,尽量成为小池塘中的大鱼。一个叫“计算机视野”(Computer Vision)的公司,它曾在CAD方面比IBM还强大,与IBM的市场占有率相比是21:19,这一比例成为Computer Vision高层的关注点,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保住这一优势,这就是典型的游击战术,即把力量集中于市场的某一特定领域。

   在这里,找到这个足够“小”的细分市场成为了关键因素。要小得足以让你成为领先者。然而人们的倾向往往是相反的,即旨在夺取尽量大的市场。你很少听说哪家公司因为把力量集中在很小的市场上而衰败的。

   有一个很小的日本家族企业,是做口哨的。世界上一流品质的口哨乃至全球各种盛大的赛事都用他们的口哨。

   相反,我们却经常听到公司因为过度扩张而分裂,或因投入过多的项目或产品而陷入财务困境。从本质上说,游击战还是集中兵力的问题。因为资源有限,为了生存,它必须顽强抵制住分散力量的诱惑,否则只能导致灾难。

   还要遵循什么原则呢?

   不管你多么成功,也别让自己的行为像个市场领导者。游击战的公司为其老板配备豪华奔驰之时,就是公司开始衰败之日。多数进行游击战的公司很幸运,因为他们的老板没有去哈佛深造过,也没有效仿通用汽车、IBM和GE的市场营销方法—这并不是一流的商学院培养不出优秀人才,它的确能为大公司造就人才,然而游击战的本质与《财富》500说的战略战术恰恰相反。

   越战时期,美国带去了无数的厨师、糕点师、司机、牧师、办事员,还有公共关系官员。而对方只有士兵和对付敌人的枪。在1968年,美军的54.3万人的部队中,有8万人是作战人员,其余全是后勤人员。这与大公司的组织系统有什么区别呢?

   游击公司应该利用大公司的这一弱点,在最前线上投入尽可能多的人员,抵制大而全的组织模式的诱惑,不留任何“厨师、糕点师”等非作战人员。这种小而灵活的组织形式还具有速度优势。快速果断、迅速作为是与大公司竞争时的一种宝贵财富。不幸的是大多数的游击公司没有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或因人员本身的效率而丧失殆尽。

   最后,游击公司一旦有失败迹象,则随时准备撤退。公司只要活下来,就可以继续竞争。迅速撤退是为了瞄准下一个时机,进而攻之。在现实中,许多决策者很难下“撤退”的命令,然而那些“沉没资本”(Sunk Cost)非但不能有任何产出,反倒会吸纳更多的投入,造成更大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游击战的常见形式有多种多样:地理游击战、人的游击战(吸引其特定人群)、行业游击战(锁定特定行业,即纵向销售)和产品游击战。

   游击战的胜利也多是暂时的。这是由这场战争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强对弱、大对小。游击战的胜利都是阶段性的、不持续的。因此对小企业而言,要么始终如一地专注在某一行业、某一领域、某一产品或服务,并逐渐建立品牌资产,以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从而保持利润空间。否则,一旦陷于同质化的竞争,就变成了价格战,最终企业难以为继。要么明察秋毫,预测市场、行业动向,采取动态策略管理,在多几次回合的游击战中获胜

推荐访问:弱势 营销战略
上一篇:[海尔长虹营销战略比较提纲] 海尔全球营销战略
下一篇:会计与财政金融的关系_财政金融、会计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