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教案

来源:中华会计网 发布时间:2020-09-08 点击: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教案

  三角形分类

  内容:三角形分类

  课时:1

  教学准备:剪刀

  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2、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

  3、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基本教学过程:

  一、

  一、创设情境

  、笑笑和淘气来到一个神秘的王国,他们很想了解这个神秘的王国,你们想一起去吗?那就帮他们打开这个神秘王国的大门吧,密码是——一个谜语:提示语:红领巾、图形、杨辉、稳固性。

  2、谜底:三角形。能解释一下吗?知道杨辉与三角形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吗?等会可以为大家提供资料。就让我们先进入三角形的王国吧。它们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来迎接我们。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哟,它们长得很相似的,找找它们有哪些共同点?

  2、有这么多共同点,笑笑和淘气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还是有区别的,你们发现了吗?

  3、看着这些长得相似,但实际上大大小小、形状各异、零零乱乱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板书:三角形分类。

  4、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5、从角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讲解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斜边。从边分:等腰三角形和没有相等的边的三角形。讲解: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没有三条边都相等的?

  教学反思:学生在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的过程中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归纳出各种三角形的概念。

  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感悟,效果比较好。

  6、交流成功经验。

  三、巩固与应用

  、第28页第1题。

  2、猜三角形。

  3、画三角形。

  画一个直角三角形;

  画一个钝角三角形;

  画一个锐角三角形;

  画一个等腰三角形;

  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是3厘米,一条直角边是4厘米;

  一个钝角三角形,但又是等腰三角形;

  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直角。

  四、总结,拓展

  在这节课的探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想研究些什么?

  拓展:维恩图。

  三角形内角和

  课时:1

  教学准备:三角形、量角器

  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

  2、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3、经历三角形内角和的研究方法,感受数学研究方法。

  基本教学过程:

  一、

  一、创设问题情境

  大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所以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大。”小三角形很不甘心地说:“是这样的吗?”我们来做一回裁判。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分小组测量,比较。寻找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填在书上。

  2、你发现了什么?

  3、那如果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应该很接近平角了?

  这是三角形的一个很隐秘的特征,你记得了吗?

  三、巩固与应用

  、那如果知道三角形三个角中的两个角,就应该可以知道另一个角的大小了。第31页试一试。

  2、第32页练一练1。

  3、第2题。

  4、实践活动。

  四、总结与拓展。

  这节课你了解到了什么?

  等腰三角形是对称图形吗?如果知道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只知道其中一个底角是50°,你能知道其它两个角的大小吗?

  教学反思:一开始上课

  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疑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测量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在测量的过程中学生发现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接近180度。提醒学生注意测量时有误差。接下来通过撕拼、折叠等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这样学生记忆深刻。

  “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案

  简要提示:

  本课教学内容是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3页“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本课是在对三角形直观和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比较、归纳来研究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之间的关系,主要让学生掌握三角形两边长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征,并能用这一特性解释简单生活现象或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探索三角形图形特征和相关结论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锻炼思维能力,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流程:

  流程1:由路线图抽象出三角形,揭示课题

  流程2:组织小组活动

  流程3:研究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

  流程4: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

  流程5:揭示结论

  流程6: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流程7:挑战三星级题

  流程8:挑战五星级题

  流程9:应用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流程10:全课总结

  第一段:呈现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流程1:由路线图抽象出三角形,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张地形图。看: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我们可以把这几个地点和路线看成一个什么图形?对,有两条路线,这几个地点和路线可以看成一个三角形。

  师:三角形是同学们以前初步认识过的一种图形,它里面还藏着很多学问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块儿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新的知识。

  第二段:感受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流程2:组织小组活动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发给你们一些小棒,如果从中任意选三根,一定能首尾相连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先动手围一围,再在小组里交流。请注意小组活动的要求:从四根小棒中任选三根。记录每次使用的小棒的长度。摆一摆,看看能否用选定的三根小棒首尾相连地围成一个三角形,把每次研究的结果记录在表中。

  流程3: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

  师:同学们,实验是不是出现了两种结果:有的不能围成三角形;有的能够围成三角形。先来看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选10cm、5cm、4cm这三根小棒,其中5cm、4cm的两根小棒无论怎样摆总有缺口,不能围成三角形;选10cm、6cm、4cm的三根小棒,其中的两根小棒都摆成一条线段了,就是围不成三角形。

  流程4: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三条边每次分别选用了哪三根小棒?用10cm、6cm、5cm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用6cm、5cm、4cm三根小棒也能围成三角形。

  流程5:揭示结论

  师:比较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吗?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如果长度分别用字母a、b、c表示,那么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a+b﹥c

  ;

  a+c﹥b

  ;

  b+c﹥a。大家想想,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对啊,这也就是说:“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这“第三边”,是相对于已经确定的任意两条边而言所余下的一条边;“任意”是指三边可以随便组合,结果都是如此。

  师:请同学们再思考交流一下,能用上述的结论说明,为什么这两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师:这组中5cm+4cm<10cm,两根小棒长度的和小于第三根的长度,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第二组中6cm+4cm=10cm,两根小棒长度的和等于第三根的长度,所以也不能围成三角形。这就是说,“大于”是排除了小于和等于的;在三根小棒中,如果有两根长度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根,就不能围成三角形。

  第三段:综合练习,巩固深化

  流程6: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师:知道了“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特征,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这个结论,判断几组线段是否可以围成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师:第一组中上面两条线段长度的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后面两组,任意两条线段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条线段,所以都能围成三角形。

  师:三条线段要能围成三角形,必须任意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所以刚才我们格外小心,后面两组线段都列出了三个式子才下结论。想一想,我们是不是一定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的长度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请大家思考。

  师:其实只要比较较短的两条线段长度的和,与第三条最长的线段的大小关系,就可以了:如果较短的两条线段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条最长的线段,那么就能围成三角形;否则就不能围成三角形。同学们也是这样想的吗?那就再用这种方法判断一下刚才的三组线段,看看结果是不是一样,但过程是不是更简洁呢?

  流程7:挑战三星级题

  师:老师这里有两道星级题:一道三星级,一道五星级。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挑战难题?这是一道三星级题:3根同样长的小棒,能否首尾相连地摆成一个三角形?4根同样长的小棒,能否首尾相连地摆成一个三角形?请同学们先想一想、算一算,再通过摆一摆来验证你的结论。

  师:三根小棒同样长,那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一定大于第三根的长度,能围成三角形。把4根小棒中的两根摆成三角形的一条边,它的长度等于其它两边长度的和,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流程8:挑战五星级题

  师:请看五星级题。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小棒,如果要摆成一个三角形,第三条边选用小棒的长度范围应是什么?先想一想,再根据你的答案摆一摆进行比较、验证。

  师:所选小棒的长度应该在已经知道的两根小棒长度的和与差之间,大于3厘米,小于7厘米。

  流程9:应用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师:同学们都知道学以致用的道理,在生活中能用到今天所学的知识吗?请看这张地形图,从学校到少年宫走哪一条路近些,为什么?

  师:我们可以把这三个地点和两路线看成一个三角形,因为三角形任意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这样走要近些。用我们以前学的线段的知识,也可以解释这个现象,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所以从学校直接到少年宫要近些。

  第四段:全课总结

  流程10: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是通过哪些方法获得这些知识的?和老师同学交流一下。

  师:我想同学们今天一定体会到了探索发现的乐趣。我们在活动中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还掌握了一些研究数学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带到生活中去,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也希望你们能用学到的研究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探索更多的知识奥秘。

  备

  注:

  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要让学生尽量多动手操作,思考中要突出任意组合,以强调充分必要性;同时,在表达否定判断中,要注意二与一长度比较是小于和等于的两种情形中,不应说成两边与第三边。因为边是相对于三角形的形而言的,不能成形,就只能说成线段。这是很容易造成的教学口误,要有意识地避免。

推荐访问:新人教版四年级教案 角形 下册 四年级
上一篇:2014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本应用题
下一篇:网络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对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