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智能电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医生招聘 发布时间:2020-12-10 点击:

 吉林省智能电表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泓域咨询

 MACRO

 报告说明

 在智能电网建设和普及上,作为南美洲国土大的国家,巴西目前处于领先地位。巴西政府一直重视用电力及相关设备水平的提高,并计划在 2021 年前安装 6,300 万只 AMI 电表。根据 NortheastGroup 分析,到 2022 年,巴西智能电网投资额将达 366 亿美元。在巴西政府大力支持智能电网及相关设备建设的影响下,其周边国家也陆续公布相关政策,以提升用电设施水平。根据《2011-2020 南美洲智能电网市场预测报告》,巴西、智利、阿根廷等南美洲大国将首先大规模安装智能电表,其他南美洲国家也将陆续安装智能电表;预计到 2020 年,南美洲将安装 10,450 万只智能电表,总金额约 251 亿美元。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18013.16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16060.8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9.16%;建设期利息 178.8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0.99%;流动资金 1773.43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9.85%。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 41700.00 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 34845.67 万元,净利润 3954.98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8.15%,财务净现值 2268.69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 5.23 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吉林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关口,处在体制机制变革、发展活力蓄积的重要关口,处在优势充分释放、动力加快转换的重要关口。“十三五”时期,是我们应对挑战、化解难题、爬坡过坎、滚石上山、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有足够清醒的把握、足够紧迫的意识、足够必胜的信心,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决破除路径依赖,更加注重发挥比较优势,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升级,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提升,更加注重发展方式转变,更加注重统筹协调,推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报告深入进行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包括:项目的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工程选址、工艺技术方案和主要设备方案、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环境影响问题、项目建成投产及生产经营的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进度计划、所需投资进行详细估算、融资分析、财务分析、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项目不确定性分析、风险分析、综合评价等。

 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第三章

 行业发展及市场分析

 第四章

 产品方案

 第五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

 第六章

 建筑技术分析

 第七章

 原辅材料分析

 第八章

 工艺技术方案分析

 第九章

 环境保护分析

 第十章

 劳动安全分析

 第十一章

 节能说明

 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

 第十三章

 进度规划方案

 第十四章

 投资计划

 第十五章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第十六章

 项目招标方案

 第十七章

 风险分析

 第十八章

 总结分析

 第十九章

 附表

 第一章

 总论

  一、概述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吉林省智能电表项目

 2、承办单位名称:xxx 有限责任公司

 3、项目性质:新建

 4、项目建设地点: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

 5、项目联系人:汪 xx

 (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

 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 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 53.56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四)产品规划方案

 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智能电表160000 套/年。

 二、项目提出的理由

 在高端产品方面,国内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自主开发能力仍有所欠缺,在创新能力、制造技术、自动化生产及产品性能等方面与国际同行存在一定的差距。

 智能电表不仅对计量准确和性能稳定具有较高要求,而且对信息的交互和互操作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行业内有一系列的国际标准、区域性标准,及一系列权威的认证,如 KEMA、STS、DLMS、MID 等权威的国际认证,以及南非标准局认证(SABS)、肯尼亚标准局认证(KEBS)、马来西亚 SIRIM 认证、越南 VMI 认证等区域认证。国际招标中通常将国际认证作为准入条件。企业必须获得较全面和权威的国际认证,才可能在国际市场中具有较大的竞争力和较多的市场竞争机会。国内市场拥有自成体系的国网标准、南网标准,以及专业的检测机构,企业产品必须通过测试后,才能获得投标资格。

 吉林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关口,处在体制机制变革、发展活力蓄积的重要关口,处在优势充分释放、动力加快

 转换的重要关口。“十三五”时期,是我们应对挑战、化解难题、爬坡过坎、滚石上山、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有足够清醒的把握、足够紧迫的意识、足够必胜的信心,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决破除路径依赖,更加注重发挥比较优势,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升级,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提升,更加注重发展方式转变,更加注重统筹协调,推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18013.16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16060.8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9.16%;建设期利息 178.8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0.99%;流动资金 1773.43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9.85%。

 四、资金筹措方案

 (一)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 18013.16 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 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0713.16 万元。

 (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 7300.00 万元。

 五、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41700.00 万元(含税)。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34845.67 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3954.98 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8.15%。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23 年(含建设期 12 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8400.97 万元(产值)。

 六、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项目计划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 12 个月的时间。

 七、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

 (一)编制依据

 1、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部门与地区规划,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任务、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和地方法规等;

 2、经过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签订的意向性协议等;

 3、当地的拟建厂址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

 4、有关国家、地区和行业的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法令、法规、标准定额资料等;

 5、由国家颁布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经济评价的有关规定;

 6、相关市场调研报告等。

 (二)编制原则

 1、项目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及行业和地区的规划。

 2、采用的工艺技术要先进适用、操作运行稳定可靠、能耗低、三废排放少、产品质量好、安全卫生。

 3、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竞争力为出发点,产品无论在质量性能上,还是在价格上均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4、项目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业卫生和安全生产。环保、消防、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措施必须与主体装置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污染物的排放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并保证工厂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健康。

 5、将节能减排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以企业发展提高节能减排水平,以节能减排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6、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全新的建设模式进行规划建设,要统筹考虑未来的发展,为今后企业规模扩大留有一定的空间。

 7、以经济救益为中心,加强项目的市场调研。按照少投入、多产出、快速发展的原则和项目设计模式改革要求,尽可能地节省项目建设投资。在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优化各成本要素,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的目标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增强项目的市场竞争力。

 8、以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公正、客观的反映本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工程投资坚持“求是、客观”的原则。

 八、研究范围

 按照项目建设公司的发展规划,依据有关规定,就本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市场供需状况与销售方案、建设方案、环境影响、项目组织与管理、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分析、社会效益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研究结论。

 九、研究结论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十、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35706.63

 约 53.56 亩

 1.1

 总建筑面积

 ㎡

 44990.35

 容积率 1.26

 1.2

 基底面积

 ㎡

 22495.18

 建筑系数 63.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288.46

  1.4

 基底面积

 ㎡

 22495.18

  2

 总投资

 万元

 18013.16

  2.1

 建设投资

 万元

 16060.88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14256.99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1430.31

  2.1.3

 预备费

 万元

 373.58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178.85

  2.3

 流动资金

  1773.43

  3

 资金筹措

 万元

 18013.16

  3.1

 自筹资金

 万元

 10713.16

  3.2

 银行贷款

 万元

 7300.00

  4

 营业收入

 万元

 417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34845.67

 ""

 6

 利润总额

 万元

 5273.30

 ""

 7

 净利润

 万元

 3954.98

 ""

 8

 所得税

 万元

 1318.33

 ""

 9

 增值税

 万元

 1358.40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1581.03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4257.76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10514.58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8400.97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5.23

 含建设期 12 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18.15%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2268.69

 所得税后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行业背景分析

 1、技术壁垒

 智能电表行业系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多领域技术交叉、集成的行业,技术更新速度快,这要求企业必须建立起一支具有一定规模、横跨多个学科、创新能力强、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的研发人才队伍,技术门槛较高。

 2、准入壁垒

 智能电表不仅对计量准确和性能稳定具有较高要求,而且对信息的交互和互操作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行业内有一系列的国际标准、区域性标准,及一系列权威的认证,如 KEMA、STS、DLMS、MID 等权威的国际认证,以及南非标准局认证(SABS)、肯尼亚标准局认证(KEBS)、马来西亚 SIRIM 认证、越南 VMI 认证等区域认证。国际招标中通常将国际认证作为准入条件。企业必须获得较全面和权威的国际认证,才可能在国际市场中具有较大的竞争力和较多的市场竞争机会。

 国内市场拥有自成体系的国网标准、南网标准,以及专业的检测机构,企业产品必须通过测试后,才能获得投标资格。

 3、定制化经验壁垒

 智能电表的技术要求因国家和地区不同而各异,企业如果没有一定的国际市场销售经验,没有多个国家的项目执行经验,没有多种产品的研发设计经验和技术积累,则难以快速响应定制化产品的需求。

 4、品牌信誉壁垒

 智能电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客户的第一需求。在选择供应商时,客户对企业产品的历史运行情况、技术服务能力、成功应用案例及响应速度均提出较高要求,企业需拥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成功的应用示范案例,才具有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5、生产规模壁垒

 智能电表及其管理系统软件一般具有“以销定产”的经营特征,且客户对智能电表的需求通常具有规模大、交货周期短的特点,较小的生产规模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本行业存在一定的生产规模壁垒。

 6、有利因素

 (1)新兴市场快速增长的电网基础设施投资和发达国家电网改造与产品更新换代有效拉动智能电表的需求

 电力行业是维系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与国民经济增长的相关度较高。目前,以能源多元化、清洁化为方向,以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战略转型为目标,以清洁能源和智能电网为特征的新一轮能源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推进。根据 MarketsandMarkets 的预测,2017-2022年期间,全球智能电网投资将由 208.3 亿美元增至 506.5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9.40%。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1 年技术和创新报告》,2010 年全球仍有 14 亿人未能用上电,在全球各主要地区中,南亚地区无电人口数量大,共约 5.9 亿人,无电人口比例大的地区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无电人口占该地区人口的 69.5%。这些地区的用电需求将有力拉动相关电力设备的投资。

 (2)我国电网投资的稳步增长将给智能电表行业发展带来良好前景

 近年来,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陆续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引导智能电网建设,强调智能电表的重要作用,为国内智能电表制造企业营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预测,2020 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8.00-8.81 万亿千瓦时,“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 4.6%-6.6%,2030 年

 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 11.30-12.67 万亿千瓦时。在电力需求的有效拉动下,我国电力投资力度将持续加大。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滚动研究综述报告》,“十二五”期间全国电力工业投资将达到 6.1 万亿元,其中电网投资约 2.9 万亿元,占电力总投资的 48%;“十三五”期间全国电力工业投资将达到 7.1 万亿元,其中电网投资约 3.5 万亿元,占电力总投资的 49%。

 国家能源局 2015 年 7 月公布了《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 年)》,要求通过实施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有效加大配电网资金投入。2015-2020 年,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 2 万亿元,其中 2015 年投资不低于 3,000 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不低于 1.7 万亿元。预计到 2020 年,高压配电网变电容量达到 21 亿千伏安、线路长度达到 101 万公里,分别是 2014 年的 1.5 倍、1.4 倍,中压公用配变容量达到 11.5 亿千伏安、线路长度达到 404 万公里,分别是 2014 年的 1.4 倍、1.3 倍。我国电网投资的稳步增长将给智能电表行业发展带来良好前景。

 7、不利因素

 随着电网建设速度加快和智能化管理要求提高,智能电表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如果智能电表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则难以跟上技术更新步伐。

 二、产业发展分析

 1、行业发展状况

 (1)智能电网行业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能源产业。随着全球经济的稳步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国对电力的需求急速增加,要求各国持续加大电力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从而带动电网建设。在新能源技术、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不断创新突破的条件下,智能电网成为全球电力能源输配电环节发展的必然选择,全球掀起一片智能电网建设热潮。

 (2)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基石

 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产品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终端产品之一,对于电网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随着智能电网投资的快速增长,其市场和盈利空间亦快速拓展。

 智能电表是一种新型的电子式电能表,它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等组成,具有电能量计量、实时监控、自动控制、信息交互及数

 据处理等功能。相对普通电表,除具备基本的用电计量功能以外,还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用户端控制功能、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防窃电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智能电表的广泛应用能够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①国外市场容量预测

 世界各国以电力的稳定高效、节能环保、安全使用为目标,致力于智能电网的规划和基础建设。智能电网的成功运行要求建立一套用电信息管理系统,完整且实时的采集各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并实现分析处理,因而部署处于供电和用电两端中介地位的 AMI 便成为推动智能电网顺利发展的首要任务,其前提便是智能电表的安装替换,因此整个电力行业终将构建以智能电表为重要环节的一体化智能电网,这为智能电表行业在未来的市场扩容提供了可期的机遇。智能电网已成为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国家应对环境变化、发展绿色经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重要举措。世界各国制定出台了规划、政策,采取具体行动,加快推进智能电网技术和产业发展。世界各国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迥异,电力工业发展现状差异明显,其智能电网建设的特点

 和方向有所不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基于其发展条件、技术基础和应用需求,在推动智能电网发展的部署上各有侧重。

 根据 MarketsandMarkets 的预测,2017-2022 年期间,全球智能电网投资将由 208.3 亿美元增至 506.5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40%。目前,包括工商用户、居民用户在内的全球电表用户数量庞大,若全面更换为智能电表,市场规模将相当可观。智能电网得到大范围的部署和发展将促进智能电表市场的快速发展,预计 2021 年全球智能电表市场营收规模将达 142.60 亿美元,与 2016 年的 88.40 亿美元相比,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0%。

 a.北美市场容量及分析

 北美的发电量占全球发电量的比重在 21%以上,其智能电网的配套建设相对较为成熟。2014-2016 年,北美的发电量均保持在 5,300TWh以上的较高水平,其中 2016 年发电量为 5,328.6TWh,较 2015 年增长0.33%。

 在北美区域中,美国的智能电网建设为发达,对智能电网配套设备的投资力度也强。2008 年后,美国政府大力发展智能电网产业,提升美国国家电网的价值和效率,逐步实现美国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的统一入网管理。在总额高达 7,870 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能源

 被列为优先投资的第一个领域,总额为 405.50 亿美元,其中投入 110亿美元用于“智能电网投资计划”的研究与发展。2009 年 4 月,美国能源部公布了发展智能电网的详细规划:能源部将设立两个专项计划,分别为“智能电网投资拨款项目”(SmartGridInvestmentGrantProgram)和“智能电网示范项目”(SmartGridDemonstrationProjects),投资额分别为 33.75 亿美元和 6.15 亿美元。受此推动,美国智能电网项目的数量大幅增长,带动的总投资额超过 100 亿美元。

 b.欧洲市场容量及分析

 欧洲的发电量基数庞大,在世界发电量中占据重要部分。2016 年欧洲的发电量为 5,373.1TWh,较 2015 年的 5,318.2TWh 略有上涨,其对智能电表的需求主要来自原有设备的更新换代。

 欧盟要求其成员国在 2022 年前要将电表全部更换为智能电表,在各国政府的推动下,智能电表安装数量自 2009 年开始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预计到 2030 年,欧洲需要为电网升级改造投入约 5,000 亿欧元。除丹麦、芬兰和挪威等国的智能电表已逐步发展成型外,英国、法国、西班牙以及葡萄牙等国为满足欧盟的能源发展目标和环境政策要求,也制定出大规模智能电表市场的发展规划。根据 BergInsight 的预测,

 至 2023 年欧洲智能电表安装总量累计将超过 2 亿台,较 2016 年的不足 1 亿台翻了一番多。欧洲智能电表市场即将进入繁荣期,并通过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的双重实施实现其“20-20-20”(能源使用效率上升 20%、二氧化碳排放减少 20%以及可再生能源使用达到 20%)的耗能目标。

 c.非洲市场容量及分析

 非洲地区是全球智能电表具消费潜力的市场之一,其发电量连续多年一直保持稳定增长。2011 年非洲发电量为 682.3TWh,至 2016 年增至 782.1TWh,复合增长率为 2.77%,是同期五大洲增长快的地区。

 从电力设施的配套来看,非洲各国经济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电力设施的发展速度不尽相同。基于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智能电网建设的推动,部分非洲国家已经着手建设可持续性的电力基础设施,为后期智能电网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同时,非洲国家具有利用太阳能等能源的先天地理优势,也为整个非洲地区电力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天然资源。目前,非洲各国已经开始投资建设部分电网项目。根据非洲各国政府规划,至 2030 年,非洲各国在电力基础设施方面投资将达5,630 亿美元,其中 60%会直接投资于电力基础设施,而非洲电力基建部分将投向智能电表的普及。

 伴随东南亚各国智能电网整体规划的布局和开展,整个东南亚地区智能电表的需求将稳定增长,预计 2020 年该地区智能电网收入达 45亿美元,对智能电表的需求量将达到 670 万台左右。

 从南亚四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的电力供求来看,这些国家智能电网基础较为薄弱,人均用电较低,随着多边及双边贷款组织的援助,未来 10 年南亚四国将在智能电网基础设施上作出重大投资,从而实现电网现代化,预计 2016-2026 年南亚智能电网投资总计达 81 亿美元。

 d.南美洲市场容量及分析

 在智能电网建设和普及上,作为南美洲国土大的国家,巴西目前处于领先地位。巴西政府一直重视用电力及相关设备水平的提高,并计划在 2021 年前安装 6,300 万只 AMI 电表。根据 NortheastGroup 分析,到 2022 年,巴西智能电网投资额将达 366 亿美元。在巴西政府大力支持智能电网及相关设备建设的影响下,其周边国家也陆续公布相关政策,以提升用电设施水平。根据《2011-2020 南美洲智能电网市场预测报告》,巴西、智利、阿根廷等南美洲大国将首先大规模安装智能电表,其他南美洲国家也将陆续安装智能电表;预计到 2020 年,南美洲将安装 10,450 万只智能电表,总金额约 251 亿美元。

 ②国内市场容量预测

 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全社会用电量持续增长,由2011 年的 46,928 亿千瓦时增长至 2017 年的 63,077 亿千瓦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5.05%。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长对用电设备的投资有强烈的带动作用。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滚动研究综述报告》,我国社会用电量在未来十五年内将会稳步增长,“预计 2020 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 8~8.81 万亿千瓦时,‘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 4.6%~6.6%;大负荷达到 13.03~14.32 亿千瓦,‘十三五’年均增速为 4.9%~6.9%。预计 2030 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1.3~12.67 万亿千瓦时,大负荷达到 18.54~20.82 亿千瓦。”2009年 7 月,国网制定了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是引领提升阶段,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届时,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将大幅提升,清洁能源装机比例达到 35%,分布式电源实现“即插即用”,智能电能表普及应用。到 2020 年,可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电表属于强制检定设备,到期需要更换,更换周期一般为 5-8 年。预计 2016 年~2020 年,两网公司将招标 5.03 亿台智能电表,其中4.63 亿台为更换需求。

 综上所述,虽然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推动智能电表的力度与进展有所不同,但随着世界各国智能电网的加速建设,智能电表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加,整体市场还将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大规模的全球性智能电网建设将带来智能电表行业更加广阔的市场需求。

 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要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坚持创新发展、

 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深化改革,开拓前进,推进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

 对吉林而言,既面临可以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东北亚国际局势趋好,中韩自贸区取得实质性进展,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为我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吉林自身拥有的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势、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优势、沿边近海优势、生态资源优势、科教人才人文优势,为积聚和释放发展动能,化基础优势为竞争优势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要看到,吉林老工业基地长期积累的经济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不活、发展方式粗放的矛盾依然突出,现阶段又显现出有效需求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人口老龄化等新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而且可能引发系统性的风险,必须下大力气解决。

 第三章

 行业发展及市场分析

  一、行业基本情况

 1、《关于改善电力运行调节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的指导意见》

 在年度电力电量平衡方案时,应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并通过完善调峰补偿机制,对于煤电机组的深度调峰或机组启停进行电量奖励,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等方式为清洁能源多发满发创造有利条件。

 《关于完善电力应急机制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

 1、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城市应强化机制创新,吸引用户主动减少高峰用电负荷并自愿参与需求响应,在 2015 年夏季、冬季用电高峰以及供应紧张时实施需求响应;2、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建设,鼓励用户实现用电在线监测;3、加强经验交流,电网应加强数据方面的支持。

 2、《关于贯彻中发[2015]9 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通知》

 1、在深圳和蒙西试点的基础上,将安徽、湖北、宁夏云南省(区)列入先期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2、试点范围以外的地区,要同步开展输配电价摸底测算工作。

 3、《关于完善跨省跨区电能交易价格形成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

 1、跨省跨区送电由送电、受电市场主体双方在自愿平等基础上协商或通过市场化交易方式确定送受电电量、价格,并建立相应的价格调整机制;2、国家已核定的跨省跨区电能交易送电价格,送受电双方可重新协商;3、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重新核定输电价格,输电价格调整后,将调整幅度在送受电方之间按照 1:1 比例分摊。

 4、《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

 全面提升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全面体现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促进集中于分散的情节能源开发消纳;与构建友好开放的综合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智能电网在现代能源体系中得关键作用。

 5、《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

 该指导意见分三个层次介绍了发展目标:中心城市(区)智能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大提高,供电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城镇地区供电能力和供电安全水平显著提升,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乡村地区电网薄弱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切实保障农业和民生用电。构建城乡统筹、

 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技术先进、环境友好、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配电网。

 6、《关于做好电力项目核准权限下放后规划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将通过制定电力规划管理办法,明确国家五年电力发展规划的编制、实施、评估、调整、监管等相关要求。通知要求,强化电力规划指导作用,统筹国家和地方电力发展规划。

 7、《关于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意见》

 建立规则明晰、水平合理、监管有力、科学透明的独立输配电价体系,形成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满足电力市场需要的输配电价形成机制。还原电力商品属性,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核定电网企业准许总收入和分电压等级输配电价,明确政府性基金和交叉补贴,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健全对电网企业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促进电网企业改进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遵循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和电力工业运行客观规律,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坚持节能减排,建立公平、规范、高效的电力交易平台,引入市场竞争,打破市场壁垒,无歧视开放电网。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竞争充分、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市场体系。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加快推进能源全领域、全环节智慧化发展,提高可持续自适应能力。适应分布式能源发展、用户多元化需求,优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提高电网与发电侧、需求侧交互响应能力。推进能源与信息等领域新技术深度融合,统筹能源与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建设‘源-网-荷-储’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能源互联网。

 9、《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

 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结合输配电价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增量配电网,通过竞争创新,为用户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供电服务。

 10、《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 年)》

 提出进一步推进电力工业供给侧改革,提高产品和服务多样化水平,促进电力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衔接,推进电力系统智能化和电力发展国际化。

 11、《“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为实现新能源灵活友好并网和充分消纳,加快安全高效的输电网、可靠灵活的主动配电网以及多种分布式电源广泛接入互动的微电网建设,示范应用智能化大规模储能系统及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建立适应

 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储能等多元化负荷接入需求的智能化供需互动用电系统,建成适应新能源高比例发展的新型电网体系。

 12、《推进并网型微电网建设试行办法》

 有力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切实规范、促进微电网健康有序发展,建立集中与分布式协同、多元融合、供需互动、高效配置的能源生产与消费体系。

 二、市场分析

 1、行业技术水平

 智能电表采用高精度 AD 转换器,对电压和电流信号采样之后进行AD 转换,利用嵌入式微处理器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通过各种通信接口和人机界面,实现信息交互和展现;利用控制单元和控制机构,实现远程自动控制。产品综合利用了先进的嵌入式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以及多种软件平台和数据库技术。

 在高端产品方面,国内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自主开发能力仍有所欠缺,在创新能力、制造技术、自动化生产及产品性能等方面与国际同行存在一定的差距。

 2、行业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

 智能电网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高级测量架构(AMI)、高级配电运行(ADO)、高级输电运行(ATO)、高级资产管理(AAM)。技术上智能电网是通过以上四个部分之间的密切配合来实现的:AMI 同用户建立通讯联系并提供带时标的系统信息;ADO 使用 AMI 的通讯收集配电信息并改善运行;ATO 使用 ADO 的信息改善运行和改善输电阻塞,并使 AMI用户可以访问市场,AAM 使用 AMI、ADO、ATO 的信息改善运行效率和资产配置。

 从智能电网的发展顺序来看,AMI 是实现智能电网的第一步。我国智能电表目前的发展特征是依托智能电网和现代管理理念,利用高级测量架构(AMI)、高效控制、高速通信、快速储存等技术,向模块化、网络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1)采用高级测量架构

 高级测量架构(AdvancedMeteringInfrastructure,AMI)是在有IP 地址的智能电表和电力公司之间的一种自动双向流通架构。高级电表架构旨在为电力公司提供实时的能耗数据,并且允许客户在使用时,以价格为基础,对能源使用做出合理的选择。高级测量架构被认为是智能电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两种主导性新兴技术是 RF 技术和电力

 线载波技术(PLC)。RF 技术采用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电系统来无线传输电表信息,PLC 则利用电力线本身来传输。

 AMI 下的智能电表,超过传统电表单一电能计量等功能,它实际上成为分布于网络上的系统传感器和测量点。AMI 系统的通信网络可以进一步支持配电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等高级应用。同时,AMI 也为系统的运行和资产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支持。

 通过双向通信,AMI 将电力公司和用户紧密相连,它既可以使用户直接参与到实时电力市场中来,又促进电力公司与用户的配合互动。辅以灵活的定价策略,可以激励用户主动地根据电力市场情况参与需求侧响应。智能电表的双向计量功能也能够使用户拥有的分布式电源更容易的与电网互联。AMI 是建立智能电网的第一步,必须通过 AMI 的实施来实现未来智能电网的通用通信系统和信息系统。

 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各国电力公司大多正在或计划实施 AMI,把用户和电力公司连接,实现产业升级并迈向智能电网。

 (2)模块化

 智能电表采用功能模块化设计有以下优点:首先,只需通过更换部分功能模块就可以实现电表的升级换代,而无需更换整个电表,摆脱传统电表设计中因不可更改导致的成批调换、淘汰以及系统重构的

 缺陷;其次,由于功能的模块化和结构的标准化,改变电力公司过于依赖某一电表厂家产品,并为规范电表的研发提供了可能;第三,可以通过现场或远程升级更换故障模块,提高可维护性并节省维护费用。

 (3)网络化

 网络化可以实现将电能数据进行实时采样和存储,并经有线或无线网络的传输,将信息实时或非实时地输送到用电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共享和分析实现供用电管理部门对异地用电信息的实时或非实时的测量和监控。通过网络化,可以将智能电表的部分功能从接入层上移到网络层和数据管理平台层,通过数据共享和综合分析实现智能电表的功能,简化智能电表的设计。目前,可利用的通信网络有:电力线载波(PLC)网、光纤与同轴电缆(HFC)网、固定电话(PSTN)网、无线移动(GSM/GPRS/CDMA)网。例如电力光纤入户工程在技术上实现了只需一次施工,一个通道,一次性解决缆线入户的问题,可取代以往电线、网线、电话线和有线电视等多条线路的多次施工,达到资源共享,为电能信息数据的传输提供了稳定可靠和价格低廉的数据传输信道和网络。

 (4)系统化

 系统化是指综合利用成熟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数据控制管理平台实现海量用电数据的有效分析、处理与管理。在网络化和系统化的推动下,用电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向着分布性和开放性的方向发展,使得用电信息管理功能的扩展更加灵活,性能不断提高,使用更加简便。

 第四章

 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一)项目场地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35706.63 ㎡(折合约 53.56 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 44990.35 ㎡。

 (二)产能规模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 xxx 有限责任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智能电表 160000 套,预计年营业收入 41700.00 万元。

 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

 第五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选址原则

 1、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的原则。

 符合产业政策、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有利于产业发展、城乡功能完善和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的原则。

 保障公共利益、改善人居环境的原则。

 保证城乡公共安全和项目建设安全的原则。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互协调的原则。

 二、建设区基本情况

 吉林省,简称“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长春。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与辽宁、内蒙古、黑龙江相连,并与俄罗斯、朝鲜接壤,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截至 2019 年末,吉林省总人口 2690.73 万人,下辖 8 个地级市、1 个自治州,共有 20 个县级市,16 个县,3 个自治县,21 个市辖区。吉林省是近代东北亚政治军事冲突完整历程的见证地,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吉林省地貌形态差异明显。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以中部大黑山为界,可分为东部山地和中西部平

 原两大地貌。东部山地分为长白山中山低山区和低山丘陵区,中西部平原分为中部台地平原区和西部草甸、湖泊、湿地、沙地区;地跨图们江、鸭绿江、辽河、绥芬河、松花江五大水系。吉林省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的东侧,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2019 年,吉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1726.8 亿元,同比增长 3.0%。

 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要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深化改革,开拓前进,推进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

 对吉林而言,既面临可以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东北亚国际局势趋好,中韩自贸区取得实质性进展,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为我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吉林自身拥有的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势、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优势、沿边近海优势、生态资源优势、科教人才人文优势,为积聚和释放发展动能,化基础优势为竞争优势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要看到,吉林老工业基地长期积累的经济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不活、发展方式粗放的矛盾依然突出,现阶段又显现出有效需求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人口老龄化等新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而且可能引发系统性的风险,必须下大力气解决。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3.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负转正,增长 3%以上。先行指标不断好转。全社会用电量增长 4%。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 97.7%,是近 10 年最高水平。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 10.2%、9.2%,分别提高 9.9 个、3.1 个百分点;存贷款新增量同比提升速度均居全国第 1 位。减税降费 322 亿元。地方级

 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同口径分别增长 2.1%、2.5%。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这既是决胜期,又是攻坚期。2020 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5%-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同步,城镇新增就业 21 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 3.5%左右,实现单位 GDP 能耗下降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力争更好结果。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3.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负转正,增长 3%以上。先行指标不断好转。全社会用电量增长 4%。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97.7%,是近 10 年最高水平。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 10.2%、9.2%,分别提高 9.9 个、3.1 个百分点;存贷款新增量同比提升速度均居全国第 1 位。减税降费 322 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同口径分别增长 2.1%、2.5%。

 三、创新驱动发展

 突出科技创新核心地位,引领带动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推动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

 1、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围绕优化创新生态系统,营造创新良好环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建立全省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统筹衔接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完善科研评价制度,加大对科技工作者的绩效激励。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力争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完善创新要素供给,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改进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准入管理,提升知识、技术和管理的效益。

 2、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着眼巩固现有基础、提升支撑能力,打造一批高端创新研发平台。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积极参与国家大科学工程建设。构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种质、遗传资源库,推动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争取建设一批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布局,完善研究、开发、试验条件,鼓励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建立技术交易市场等创新服务平台,推动创新成果与企业有效对接。注重引进和联合开发,推动建设大学科技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基地。积极利用域外创新资源,支持骨干企业在发达地区设立研发机构。

 3、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落实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发挥创新基础作用,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带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瞄准有重大应用前景领域,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力争在基础研究环节取得重大进展。聚焦国家战略导向和重点产业发展,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共性技术、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在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生物制造、卫星数据应用、高端装备制造、无人机等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舟桥”机制,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下放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推进省内首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

 4、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加快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促进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围绕先进制造、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信息惠民、高效物流、社会治理等领域,推进实施“互联网+”重大工程,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养老、教育、社会保障、能源、环保等新兴服务,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推进产业组织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新...

推荐访问:吉林省 电表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一篇:二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六单元课时4《倍认识》
下一篇:玻璃砂项目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