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地质科技创新认识

来源:医生招聘 发布时间:2020-09-29 点击:

  浅谈对地调局地质科技创新的认识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2012 年,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3 年,中央政治局到中关村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做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2014 年,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2015 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6年,又连续出台重大部署。1 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4 月,党中央通过“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建议。2016 年 5 月 30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科技三会”上强调,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并明确指出:“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9月5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上明确提出,全力实施“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

 新战略,强调要清楚体制机制障碍,构建充满活力的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体系。11 月 8 日,钟自然局长在中国地质调查科技创新大会暨纪念中国地质调查百年学术研讨会上明确提出,把地质科技创新摆在地质调查工作最核心的位置。

 与此同时,中国地质调查局紧紧跟随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步伐,全面贯彻落实 “三深一土” 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科学技术创新、创新人才培养选拔、人才和成果评价等方面作出系列改革部署,提供了一批制度供给,地质科技创新成果初步显现。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推进地质科技创新过程中展现了 3 个明显的特点。

 ●突出科技创新的核心位置和引领作用。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性影响。中国地质调查局明确提出,坚持创新驱动,“用科技创新改革、支撑和引领地质调查,把地质调查的过程变成科技创新的过程,全面提升依靠科技创新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的能力”,将科技创新摆在地质调查工作的核心位置,突出其引领作用,并以地质调查工作关键环节、重大领域的突破,形成原创性成果,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一是抓牢地学领域重大科学技术攻关,引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3 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面向世界地质科技前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牢牢抓住重大地质科技领域,实施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南方油气页岩气调查、西藏羌塘油气调查、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调查、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五大科技攻坚战,凝练重大地质理论问题和核心技术问题,推动实现贵州安页 1 井和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的重大突破,实现了“以我为主”的地质理论技术方法创新。

 二是增强科技力量,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力量的强弱体现在是否有重大科技基础平台和重大项目上,是否有一批一流高层次人才队伍。由此,中国地质调查局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做出申报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探索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构建地质科技创新平台、实施地质科技人才工程等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 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先后挂牌运行,青藏高原国际地学大科学计划正在积极探索实施,青藏高原国际地学研究中心正在积极备建过程之中。此外,地调局还积极推进了一批国家工程技术中心、野外观测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业务中心等科技平台的建设。2 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先后引进了多

 名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局系统相继涌现了一大批卓越、杰出、优秀地质人才,为地质科技创新提供创新人才要素。

 三是实行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一体化, 促进地调科研深度融合。

 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脱节是制约地质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钟自然局长在 2015 年、2016 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地质调查的过程就是科学探索研究的过程的理念”、“地质调查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地质调查就是科技创新的过程”、“没有科技创新的调查不是地质调查,是伪调查” 等论断,并深化落实了“8+6”“1+1+6”等合作机制,推进业务体系改革,打破专业壁,推进项目合作、资源共享,增强大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地科院所属单位解决地质调查与资源环境问题的能力,打造地质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同时,实行二级项目负责人责任制,跨专业、跨部门、跨学科构建专业更为合理的二级项目团队,实现项目一盘棋,并将科技创新目标贯穿到项目始终,有效推动了地质科技创新与地质调查的深度融合。

 ●坚持体制机制改革与地质科技创新双轮驱动

 技术创新来自于人才创新,制度改革创新可以推动创新人才的发展,因此,地质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对地质科技创新具有决定性因素。

 一是明确项目管理体系与业务推进体系。

 地调局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与计划管理,地调局总工室、财务部是履行地质调查项目管理职能的职能部门;大区项目办承担项目技术、经济、绩效管理工作;项目承担单位是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同时建立计划-工程-项目业务推进模式,建立了相应的责任落实、监督考核、责任追究机制,构建国家地质调查项目与国家科学技术项目协调联动机制,完善了地质调查项目管理与运行的顶层设计,在地质科技管理上实现了创新发展。

 。

 二是将地质科技创新作为成果评价和人才评价的标准。

 地调局先后出台《中共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关于加强地质调查成果评价的指导意见(试行)》和《中共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加强地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明确地质调查成果评价坚持“必须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和基础地质问题”、“必须实现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必须促进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必须促进人才成长和团队建设”四项基本原则,提出“五问”、“无不唯”人才评价标准,实施地质科技人才工程,实施卓越地质人才计划、杰出地质人才计划、优秀地质人才计划,明确了地质科技创新用人导向和人才体系的构建。

 三是完善地质调 查工作技术标准和预算标准。

 地调局按照“聚焦需求、提高质量、促进应用、强化科技”的原则和“五问”要求,修订了基础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技术标准及各类地质调查预算标准,促进地质调查与地质科技创新新融合,增强地质调查成果水平。

 ●坚持把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只有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才能抢占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要想实现地质科技创新,必须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性,形成知识创造价值、价值创造者得到合理回报的良性循环。

 一是突出了创新 人才的主体地位。

 建立了卓越、急需紧缺高层次、杰出、优秀地质人才的绩效发放制度,兑现了工程首席、二级项目负责人等绩效待遇,突出绩效工资分配向取得成果业绩的创新人才倾斜,充分体现了人才价值,极大地提高了创新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实行科技人才和行政管理人才管理双通道,可以极大地扭转人才资源管理和配置中的行政化和“官本位”思想,最大限度地保护科技人才对地质科技问题优先发现权和知识产权优先享有权,让创新人才“名利双收”,真正确立起创新人才的主体地位。

 二是更加注重创新人才成果转化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创新型人才最大的特点是在于成果转化和实践中能够有优于一般人才的表现。地调局“五问”、“五不唯”的成果和人才评价标准破除了传统的人才观,把科技能力和技术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更加重视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人才遴选打破了专业地质人员待遇的终身制,极大地提高了科技人才的表现机会。

 三是改善创新人才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地调局为创新人才配备一系列保障待遇,极大地扭转了我国科技领域过往存在的“重物轻人”现象。无论是待遇上的极大倾斜,还是设立财务助理、科研助理制度、简化科研项目行政管理程序,亦或是为创新人才提供更多的项目、资金、设备、人员、出国指标等科技供给,都是为科研人员松绑,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同时,地调局在 9 大项目试点野外基地标准化建设,开展野外营房标准化建设,提高野外人员的生活工作条件,都体现了人才价值高于一切的原则。

 ●地质调查科技创新系列部署和举措是保障西藏羌塘油气调查工程取得实效的金钥匙 3 年来,羌塘油气地质调查工程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的关心和指导下,目标更加坚定,工作思路逐步清晰。通过加大对工程整体布局把握力度,加强对科技问题的凝练,更

 加重视科技创新目标责任落实,加大与油气专家的研讨交流,同时注重人才有效培养,在业务推进上也取得了一定进步。

 科技创新上,创新提出了羌塘盆地“能源相控”油气评价模式,对类似盆地的油气远景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提出的“构造→盆地隆拗格局→古地理→沉积相展布→油气远景区”的油气远景评价模式,得到了专家论证与肯定,对羌塘盆地的油气评价与区带优选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羌塘地区多年难于实现的高原冻土区二维地震勘探方法技术攻关试验取得了重大突破。总结提出了“断背+构造高点+压力异常+油气异常”的目标评价方法,对羌塘盆地及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人才培养上,逐步克服团队新老分化的问题,有意识地加强对年轻地质人员的技术指导,敢于给年轻人压担,培养了局优秀地质人才 1 名。逐步发现了以宋春彦为代表的一批好苗子进行重点培养,规避队伍年轻化易出现的短板。

推荐访问:浅谈 科技创新 地质
上一篇:泸州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申报书
下一篇:河北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