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病的新诱因及其预防|儿童变异性哮喘严重吗

来源:校园招聘 发布时间:2019-08-13 点击:

  今年5月6日是第12个“世界哮喘日”,要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哮喘病的新诱因,提高对哮喘的防治观念,而且哮喘是可以控制的。   哮喘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四大顽症之一,被列为十大死亡原因之最。据统计资料,我国约有2500多万人患有此病。是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减弱劳动能力的一种疾病,而且难以得到根治,给患者的工作学习带来很多不便,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防治哮喘刻不容缓。
  什么是哮喘哮喘是一种支气管慢性发炎及过度反应的疾病,这种发炎反应就和皮肤表面的伤口发炎一样,会有肿胀、泛红和黏液分泌的现象,而哮喘息者的气管,就是长期处于这种发炎状态。当敏感又发炎的气管遇到刺激,就像结痂未愈的伤口又被割伤一样,身体会自动分泌更多的黏液来保护伤口,再加上支气管壁的肌肉收缩,就会导致呼吸道阻塞的更严重,造成咳嗽、喘鸣、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这就是所谓的哮喘发作。
  哮喘的诱发因素哮喘的发病原因有多种,如感染、食物、气候、药物等。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除以上常见的诱发因素外,还有以下一些不太为大家所熟悉的因素。
  1.花粉过敏 每逢春季,各种花粉充斥在空气中,此时哮喘病会因此而增多。由于花粉常突然引起支气管发病,往往先有鼻、黏膜发痒、喷嚏、胸闷等症状,而后迅速出现哮喘。此时患者多不能平卧,只能坐着,气急较甚,喉中发出哮鸣音,严重者面色苍白,口唇青紫,额出冷汗,手足发凉。轻者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就可缓解。如果持续24小时以上仍不能缓解则称为哮喘持续状念,其症状就属严重哮喘,应送医院抢救治疗。
  2.装修材料 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有关专家介绍,住入新装修房子的人常有鼻腔发干、口部发痒、咳嗽、胸闷及呼吸困难的症状。这是由于室内空气中甲醛、苯胺和放射性物质氡等污染物质增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所以哮喘的患病率增高,和我们家庭装修有一定的关系。家居环境过于奢侈可诱发哮喘,地毯、窗帘、帷幔等物品的大量使用,使得居室变得拥挤、温暖,加上很多装修后的房子通风条件不好,加快了室内尘螨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繁殖,都是诱发哮喘的因素。
  3.酒精刺激 有关专家在一项新近的研究中指出,酒是哮喘症的罪魁祸首。饮酒引起哮喘,通常在饮酒后一小时之内即可发生哮喘反应。虽然酒精引起哮喘发作一般是温和的,但严重的哮喘也因此时有发生。所以哮喘患者尽量避免酒精刺激以免诱发哮喘发作。
  4.饲养宠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饲养宠物已成为一种时尚。殊不知,宠物本身及携带的致敏物质可诱发过敏性鼻炎及哮喘。据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宠物主人发生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风险明显大于从不接触宠物者。所以,有哮喘病史的患者尽量避免在家中饲养宠物。
  哮喘的常见症状在临床工作中所见哮喘,多为因急性发作而就诊。此时,患者呼吸道的肌肉收缩痉挛,支气管变窄,空气不能顺畅进出,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哮喘发作时,由于支气管发炎,支气管内膜水肿,管腔变窄,当空气流动的时候,就会出现像吹口哨一样的咻咻音,医学上叫喘鸣音或哮鸣音;因为哮喘病患者的支气管长期处于发炎状态,此时分泌物增多,累积成痰,刺激支气管,此时身体会自发地将痰排出而出现持续性的咳嗽。所以说,呼吸困难、喘鸣、和咳嗽是哮喘病的主要症状。
  哮喘病的预防治疗疾病最好的方法是预防,哮喘也不例外,只有这样才能将病人的痛苦降到最低限度。由于引起哮喘的原因复杂,因此在具体措施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防止过敏 首先患者应到医院做一些相应的检查,如皮肤试验、激发试验等,找出过敏源,采取“避、忌、替、移”方法。避,就是尽力避免接触一切可疑或已知的过敏源;忌,忌用一切可疑或已知的过敏药品:替,就是用不过敏的食物或药物代替可疑或已知的致敏食物;移,就是使患者脱离可疑或已知过敏的生活环境,异地而居。
  2.预防感冒 研究表明,哮喘初次诱发约95%以上由于感冒引起,故防治病毒性感冒是防治哮喘发作至关重要的措施。因此,平时生活要规律,避免过捞,防治感冒和呼吸道感染,注意身体锻炼,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3.饮食调理 首先应注意饮食禁忌,如哮喘患者应少吃异性蛋白质和生痰之物,如肥肉、花生及富含油腻及过甜、过酸、过成食物等。哮喘患者平时宜多食具有养肺化痰,补肾纳气及健脾化痰类食物及补品,如荸荠、白萝卜、胡桃肉、红枣、芡实、柿子、白果、山药等;另外,还可根据哮喘患者的体质类型,选择些补肺益肾类食疗药膳,如白果炖猪肺、胡桃胎盘羹、猪肚杏仁老南瓜炖服等。对病情复杂,有合并感染者应及时送医院救治。

推荐访问:诱因 哮喘病 预防
上一篇:可怕的“食肉菌”|食肉菌
下一篇:理财,新思维打造新天地:上海新天地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