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不离通便 通便的食物

来源:高考 发布时间:2019-03-31 点击:

  感冒清热冲剂治好了顽固性便秘      唐宗海《医经精义》:“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   大肠的传导功能是要依靠和它相表里的肺,肺气能下达,大肠才能传导正常。
  有个朋友是顽固性便秘,用过很多通便的药,都无效。后来有一次感冒了,吃感冒清热冲剂,发现那几天大便竟是从没有过的顺畅,从此感冒药成了她常用的通便药。这种奇特的疗效再次证明中医“肺和大肠相表里”理论的正确――只有保持肺气的宣畅,大肠传导糟粕的功能才能顺畅。对此,中医还有个很形象的比喻,叫“提壶揭盖”。
  茶壶里的水如果是满的,只要盖子盖得严,水就很难从壶嘴倒出来,只有揭开了盖子,水流才能畅快。感冒清热冲剂里的荆芥和杏仁都是能宣散肺气的,等于是在揭开肺和大肠形成的容器的盖子,糟粕自然就排泄出去了。因此,无论是因为气管炎、肺炎还是流感引起的发烧,只要大便不通畅,即便是烧退下来了,过一会儿体温还会再升上去。要想让肺火出去,必须保持大便通畅,因为大肠是肺火的排泄通道。
  如果因为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烧,患者本身体质不很差,可以用缓泻的药泻泻肚,病就好得快。其实,泻药用好了,能起到补药起不到的效果。
  
  两天三次大便最健康
  
  张从正《儒门事亲》载:“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揽而留之何也?唯脉脱下虚、无邪无积之人,始可议补。其余有邪积之人而议补者,皆鲧湮洪水之徒也。”
  疾病并非人体素有,或从外而入,或由内而生,都是邪气导致的。邪气侵犯到身体,需要快速地攻下去,凭什么把它留在体内?只有脉象已经出现虚脱而且没有外邪和积滞的,才可以考虑到补益。其他有邪气积滞的人考虑补养,都是类似鲧以堵来治洪水的办法。
  金元时期中医四大名家之一的张从正开创了用泻药治病的先河。张从正从医时社会上流行温补。当时的人“闻攻则不悦,闻补则乐之”,医生便投众所好,即便遇到有积滞的、原就有内热的人,也想方设法地补,于是很多人补出病,补出火来。
  在这个背景下,脾气张扬豪放的张从正提出“以攻为补”,是通过让病人出汗、呕吐、泻肚三个猛法去火,去除体内污垢,真所谓“医如其人”了。
  医书上对张从正的评价是“为人放诞,无端仪”。“无端仪”就是不守规矩、桀骜不驯的意思。他的治病理论很像他的个性,敢下手,讲究“以攻为守”、“邪去而内安”。他认为,只要把“非素有之邪”去了,人的正气就恢复了,吃具备杀伤力的泻药与吃善意可掬的补药能起到相同的效果。
  张从正因医术高明,泻药用出了名堂,曾被召入太医院做御医。但他“无端仪”的个性受不了那里的规矩,不久就辞职回家,接着按他“君子贵疏不贵滞”的准则开泻药去了。他对泻药的使用方法,非常适合饮食越来越精良、被饱暖涣散了生命力的现代人。(下接55页)
  (上接54页)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何裕民教授是科技部“十一五”国家重点支撑项目“亚健康”课题的第一负责人。他提出,过去人们一天一次大便最正常,但现在以两天三次最好,使胃肠保持轻松,不是揣得满满的,包括肺火在内的后患也就少了。“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要想长寿,腹中常清”都是这个意思。
  具体到缓泄,现在有纯大黄制剂,叫“新清宁”,还有“麻仁润肠丸”、“麻仁滋脾丸”,可以在呼吸道感染时配合使用,以保持大便通畅为度。

推荐访问:通便 不离 养生保健
上一篇:【用美味赶走神衰】 神衰
下一篇:糖尿病引起的脑中风 [糖尿病易发脑中风]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