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指南】国家用药指南

来源:选调生 发布时间:2019-05-13 点击:

  用药:遵医嘱还是照搬说明书      明明是个8岁的小男孩,但他的体重却达到50千克。最近明明去医院看病,父母却发现给孩子开的诸种用药中,有好几种都是开成人用量而不是儿童剂量。“我们的孩子才8岁啊,怎么受得了这么大剂量呢?医生是不是弄错了啊?”明明父母担忧地询问。
  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到医院看病取药后,医生开药时注明一种服法,但回家打开药,发现和药品说明书上的剂量、用量完全不同。这是怎么回事呢?药品上市是有严格标准的,医生也不会乱开处方,究竟应该听谁的?其实,药品说明与医嘱“有出人”现象非常普遍,这是因为药品说明“针对大众”,而医嘱处方“针对个人”,所以应该“先遵医嘱”。说透了就是:只有在仔细“读”明白处方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安全用药。
  医嘱处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年龄不是处方开药遵循、参考的惟一标准。所谓药品说明其必须考虑很多方面,像明明这样的孩子,体重已经超出正常儿童的范围,所以用药要特殊对待。因为不同体重的人血溶浓度也不一样,对于药效的吸收也是不一样的。而年龄不同,身体的代谢速度也不同,所以年龄、体重、体表面积都是开药时要考虑的因素,但一般的规则是“先考虑体重,再考虑年龄”,所以才会出现为偏胖的明明开具较大剂量的用药处方。根据药典规定,有的药品临床使用比较灵活、剂量上下浮动也可能很大,但总体来说,毒副作用越大可调节范围越小,因为任何药品在使用中都有一个“安全值”需要考虑,如麻醉药类药品就必须严格掌控。
  用药量说明:平均值适合孩子
  其实,明明的现象并不算个别,在医院各个科室,医生都会掌控一定的用药自由度,而很多时候都会出现处方与药品说明“相冲突”的情况。这是因为药品说明并不是针对具体某一个人,而是在治疗中“放之四海皆准”地使用,所以一般是根据临床试验人数得出的平均值开剂量。但是每个人性别、年龄、具体生理情况都不一样,所以药品说明只是一个笼统的用药指南。因此,很多药品说明书上也会注明:请遵医嘱字样,就是指个人不要盲目用药,最好还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很多人分不清医生的指导权威还是白纸黑字的市面流通药品说明权威,一般来说药品说明上都会开出一个用药范围,如成人3~6片,那么医生就可以在这个范围内根据病情开剂量。因为医生可以详细了解个体的病情,然后经过检查和诊断,根据这些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地下药,药的用量和剂量更加有针对性,所以应该“先遵医嘱”。
  小处方有大讲究
  可别小看了医生一张处方单,小小剂量改变包含了很多“医生用意”。比如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病情,结合治疗量、维持量、恢复量等不同药量开处方。另外,还有辅助治疗,如果病人本身还有其他疾病,并不是以治疗这个病为主,则医生在开药时还要考虑主治药物与辅助药物之间是否相克、有的药物作用在一起是否增进药效,通过这些判断来决定药剂的增加或是减少。
  另外,老人、小孩都要分别对待。单就感冒开药,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哮喘病患者也有不同讲究。此外,处方用药还要与临床诊断相符,必须弄清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虽然具体在开具某一单处方时有“个性化考虑”,但从总体原则上讲,影响用药剂量应用的因素归纳总结为以下几方面:患者的年龄和体重,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肝肾功能强弱,机体生理、病理状态(如怀孕、呕吐、腹泻、脱水、水肿),药物的剂型以及给药途径与生物利用度,是注射还是口服、溶液等。
  专家提醒:可根据处方检测法来安全吃药
  处方记载的患者一般情况应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年龄必须写实足年龄,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婴幼儿要注明体重。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要分别开具处方。
  用量,一般应按照药品说明书中的常用剂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超剂量使用时,应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生必须注明理由。
  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药物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之后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药物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都会在药名之前写出。
  摘自《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用抗过敏药须关注3点
   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环境、气候 等变化,患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多了,患者常自行购买抗过敏药治疗,但有时药不对症,不仅无法治愈疾病,反而会引起不良反应。专家提醒:要谨慎使用抗过敏药,并关注以下三方面。
  一 病程不同,用药不同。
  不同种类的抗过敏药有其自身的抗过敏机制和特性,治疗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比如,急性发作的过敏性疾病应选择起效快的抗过敏药,如异丙嗪。慢性、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疾病,因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应选用无嗜睡作用,其他副作用也相对较小的药物,如氯雷他定、咪唑斯汀或地氯雷他定等。
  在治疗慢性、顽固性或病情较重的急性过敏性疾病时,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过敏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但一定要咨询医生,合理用药。值得一提的是,需要长期联合用药的患者,在病情稳定、症状控制后不宜立即停用所有药物,否则容易复发。这时,应该依次停用一种药物,间断用药,直至全部停用,或用清热解毒中药,也能起到一定抗过敏作用,并逐渐停药,这样也可以减少疾病复发。
  二 用了抗过敏药,仍须警慑过敏反应。
  引起过敏反应的不仅有种类繁多的化学活性介质,而且其过程也极为复杂,受到如抗原性质、抗体和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但抗过敏药只能阻断过敏反应中的某一环节,或只能阻止某些化学介质的释放,而不能阻止所有化学介质的释放。有时服用抗过敏药如扑尔敏、异丙嗪、苯海拉明等后,过敏反应仍然可以发生。
  因此,服用抗过敏药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尤其要注意不良反应和禁忌证。服药后,仔细观察自己的症状有无变化,一旦发现药物无效,甚至症状加重,立刻停药,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换用其他抗过敏药治疗。以后,须禁用曾引起过敏反应的抗过敏药。
  三 小心,抗过敏药的“耐药性”。
  如果患者长时间服用某一种抗过敏药,会致药效下降,或不能起到抗过敏作用,则说明对该药产生了“耐药性”。因此,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抗过敏药,一般在服药三个月后,要换一种抗过敏药继续治疗。也可以采用 中医药疗法,如中草药、针灸等配合治疗,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余 杨 李 斌 摘自《大众医学》
  
  常见抗过敏药
  
  抗组胺药
  苯海拉明:在抗过敏药当中问世最早,被广泛用于瘙痒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瘙痒症等。不良反应有:头晕、嗜睡、口干恶心、倦乏、偶见皮疹;应用6个月以上可致贫血。高空作业操作者及驾驶员禁用。乳母、新生儿禁用。
  扑尔敏:有较强的抗组胺作用,广泛应用于瘙痒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不良反应有:嗜睡、口干等,但较苯海拉明轻,可诱发癫痫。小儿服用过量可出现幻觉、不安,应用水化氯醛处理可恢复。前列腺肥大、幽门十二指肠梗塞患者禁用。
  开瑞坦:用于急慢性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及其它过敏性皮肤病。不良反应有:个别患者出现荨麻疹、乏力、头痛、口干等反应。两岁以下儿童及孕妇慎用。
  变态反应阻释剂
  酮替芬:是一种较强的过敏介质阻释剂,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不良反应有:嗜睡倦怠,胃肠逆反应等,长期服用可增强食欲,进而体重增加。
  色甘酸纳(咽泰):为预防性抗过敏药,用于预防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发作。也可用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湿疹等。不良反应有:可出现咽部和支气管刺激症状,咳嗽及恶心,甚至诱发哮喘发作。如需停药,需逐渐减量。
  激素类药
  皮质类固醇:为强效抗变态反应和抗炎药物。用于变态反应引起的慢性皮肤炎症,慢性或中度花粉症等。不良反应有:长期使用可引起皮肤变薄和色素沉着,儿童长期使用可影响生长发育。
  调节免疫类
  OPC葡多安: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可有效预防过敏体质,本品无副作用。
  维生素C:当人体接触过敏物质时,维生素C可发挥抗组胺作用,从而减轻或避免过敏反应。
  摘自《放心医苑》
  
  抗过敏药白天晚上选药不同
  
  各种抗过敏药物在治疗过敏性疾病方面,侧重点不一样。例如寒冷性荨麻疹用赛庚啶效果好,胆碱能性荨麻疹用盐酸羟嗪(安泰乐)疗效显著,慢性荨麻疹可联合应用H1和H2受体拮抗剂。
  选择抗过敏药还要注意药物的类别,白天宜使用无镇静作用的药物,晚饭后或睡前应用具有镇静安眠作用的药物。需要长期联合用药者,在病情稳定、症状控制后不应立即停用所有药物,而应先从一种药物撤起,逐渐停用所有药物,这样可以减少疾病的复发。
  摘自《保健与生活》

推荐访问:用药 指南
上一篇:老人爱花“花”常开 爱花的老人
下一篇:糖尿病患者:警惕无糖陷阱 糖尿病患者喝无糖可乐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