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来源:教师招聘 发布时间:2021-02-26 点击: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 2020-2021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下面小题。

 缓慢的力量 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当红作家麦家,颇有这样的风采。其长篇小说《解密》《暗算》,写了 10 年,一推出便震撼文坛。麦家曾说:“虽然我花了十年才写成一部作品,但相对于那些10 年推出 5 部作品,到最后一部都流传不下来的人而言,我比他们更接近成功。”可见,缓慢是有力量的。

 ②缓慢而有力量,然此功难持。浮躁难耐,繁华撩人,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没几年,人们觉得惬然快意。对于慢,则不屑一顾,以为慢慢吞吞就是窝窝囊囊,慢了无人可识君。他们信奉流星一划也耀眼,尽管闪得快,逝得也快;喜好昙花一现也风流,尽管开得快,败得也快。所以,持缓慢功夫,不是另类,却须得有大境界、大志向、大耐性的人才做得到。

 ③“人民艺术家”老舍的写作就是“慢慢写”。舒立撰文回忆,这个“慢慢写”包含两个步骤:一是落笔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打腹稿”,深思熟虑、构思妥当后才动笔;二是落笔时斟酌再三,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要仔细推敲。为了“图慢”,他特选择使用毛笔或蘸水笔写字,这样在写字时必须屡屡中断、频频蘸墨水才行。另外,在字体上选择魏碑体,这种字的特点就是必须一笔一画地写,写得十分工整,很难写得快。由于这样“慢慢”地写,一天只写一两千字,但成功率几乎为百分之百,一遍就行,无须修改。他的手稿篇篇都是那样的整洁、干净,堪称艺术品。

 ④由此看来,快和慢是对立的统一。慢之力,在于目标如一,锲而不舍,滴水穿石,铁杵磨针;在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慢工出巧匠,慢工出细活”。清醒的慢,不是故意的耍懒蹭滑,不是天生的愚笨迟钝,而是审时度势,顺理成章。众皆狂热躁进,你能清醒头脑,慢下来,便能独树一帜;众皆追名逐利,你能守住心灵,慢下来,便有独到的风采。现代人不能像无头苍蝇,嗡嗡乱撞,应把不定的思绪、焦虑的心情、复杂的生活,梳理好了再出发。清醒的慢,往往是快的起点。

 ⑤慢是执着、坚定和沉着。京剧《空城计》中,扫街的老军慢慢吞吞,抚琴的诸葛慢条斯理,慢的情调和气氛,弄得司马懿心中无底,直叫大军后退四十里。慢中乾坤大,慢中滋味长。人生需快也需慢,遇事“急急风”,“过把瘾就死”,人生岂不太潦草?该得慢时且得慢,从容、悠然、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慢有情调,慢有精彩。

 ⑥当然,“慢”不是鼓励懒惰,不是倡导消极,不是拖延时间,不是降低效率,而是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平衡,在平衡里体会生活的意义。这样,和谐而舒适,进步得优雅,生活得惬意,有什么不好呢?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4.文章的第③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15.下列事例不能体现“缓慢的力量”的一项是(

  )

 A.莎莉文老师用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毅力,不急不躁地引导海伦·凯勒,使她终于弄懂了“水”的含义,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

 B.中国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前后经过 400 多天的连续传代培养、试验,最终培养出一条 8 厘米长的克隆鲫鱼。

 C.“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D.在巴黎学习期间,居里夫人和丈夫专心致志地,像在梦幻之中一般,长年累月地在简陋的书房里研究,后来就在那儿发现了镭。

 13.缓慢是有力量的。

 14.举例论证。用老舍写作的事例论证了②段“持缓慢功夫,不是另类,却须得大境界、大志向、大耐性的人的才做得到”这一观点,同时引出了第④段对“快和慢是对立的统一”的论述。

 15.C 【分析】

 13. 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提取。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必要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特别是在议论文中,学生应培养寻找中心句的能力。本文开头第一段用当红作家麦家用十年写作小说的事例,引出中心论点“可见,缓慢是有力量的。”一定要在通篇阅读后作答。

 14. 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第③段引用了“人民艺术家”老舍慢慢写作的事例,明显是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第②段末尾句“持缓慢功夫,不是另类,却须得有大境界、大志向、大耐性的人才做得到”这一论点。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分论点)。论证方法就是为论证观点服务的。

 15.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缓慢是有力量的”,作者认为“慢是执着、坚定和沉着”“该得慢时且得慢,从容、悠然、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慢有情调,慢有精彩”“‘慢’不是鼓励懒惰,不是倡导消极,不是拖延时间,不是降低效率,而是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平衡,在平衡里体会生活的意义”,ABD 项事例均能体现“缓慢的力量”。C 项中“慢慢地,稳稳地”是因为“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和本文的中心论点无关,不能体现“缓慢的力量”。故选 C。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 2021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三)阅读下文,完成 14~16 题。(8 分)

 庚子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发。这是一场全人类与病毒的战争,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抗疫阶段性成果。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制度的优势和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实力,也与中国人民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服从大局的意识息息相关。

 敢于担当的精神,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充分体现。担当意味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意味着在关键时刻能将国家、集体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疫情期间,有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戳中了人们的泪点:钟南山院士靠在车座上闭目小憩,脸上是难以掩饰的疲惫。这是因为钟老匆忙奔赴疫区,没有时间好好休息。一位 84 岁的老人,不亲赴抗疫一线本无可厚非,但他首先想到的是为抗疫尽自己的力量,不顾劳累与安危,毅然决然奔赴疫区。从年事已高的院士专家,到 90 后、00 后的年轻医护人员,他们面对疫情义无反顾,坚定前行,承受难以想象的身体和心理压力,做出了巨大牺牲。他们勇敢承担起社会责任,以对人民的赤诚和对生命的敬佑,争分夺秒,连续作战,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垂危生命,为病毒肆虐的漫漫黑夜带来了光明,守护了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希望。

 抗疫英雄敢于担当,奋战在前线,广大民众也自觉服从大局,为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果做出了贡献。疫情突发正值春节假期,国家一声令下,全民响应,人们取消了春节期间的走亲访友和各种聚会,克服困难就地隔离。武汉人民、湖北人民顾全大局,顽强不屈,为阻击病毒做出巨大贡献。他们面对离汉离鄂通道关闭后交通停滞、城市“停摆”,克服了近距离接触病毒、物资紧张以及长时间隔离带来的困难,服从大局,咬紧牙关,团结坚守。在这场伟大的抗疫战争中,英雄的武汉人民、湖北人民将载入史册,为人们所铭记。

 医务工作者等抗疫一线的广大勇士逆行出征,不惧牺牲,用血肉之躯构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他们是栋梁,体现了敢于担当的精神。广大民众在疫情期间以国家利益为重,响应国家号召,约束自我,居家隔离:他们是基石,体现了服从大局的意识。没有栋梁,大厦将倾;没有基石,栋梁也将失去支撑。由此可见,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4 亿中国人民都是抗击疫情的伟大战士。

 14.结合全文论述的内容,在第四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意连贯。(3 分)

 15.结合选文,简要说明下面的材料体现了中国人民怎样的精神。(3 分)

 材料:

 所有好的做法如果想要奏效,必须要有公众的集体意愿。正因如此,中国有能力通过传统公共卫生干预① 方法应对一种新型的未知病毒。

 ——布鲁斯·艾尔沃德(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

 注:①传统公共卫生干预:用提倡戴口罩、限制大众集会等手段来保障人民大众健康。

 16.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首段提出中心论点:在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下,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果。

  B.第二段列举钟南山院士和年轻的医护人员勇赴疫区的事例,意在证明中国人民有敢于担当的精神。

 C.第三段由之前的论证过渡到论述广大民众服从大局的意识,并用全国人民、武汉人民、湖北人民的事例来论证。

 D.第四段是对二、三段的总结,再次强调了全国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果与中国人民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服从大局的意识息息相关。

 (三)(8 分)

 14.(2 分)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服从大局的意识是能够战胜疫情的必要条件。(意近即可,但必须写明“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服从大局的意识”)

 15.(4 分)答:材料说明了中国人民通过传统卫生干预抗击疫情,这种方法前提是公众的集体意识,及服从大局的精神。从文章中同样能够看出,这种“国家一声令下,全民立刻响应”的精神为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果做出了贡献。

 (意近即可)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 2020-2021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小题。

 体验智能化图书馆 ①轻轻挥一挥手,3D 古书就能自动翻页;手机扫一扫码,就迅速“抓取”名著典籍;在机器人“小云”的帮助下刷一刷脸,就能在几秒内完成借阅的全部程序……江苏苏州第二图书馆开馆才一个多月,就成了热门打卡地,最高日接待读者量达 4.2 万人次。在此体验过的读者感叹:没想到图书馆还能长这样。

 自动高效 ②中午 12 点,刚吃过午饭的吕松年老人就和老伴一起来到苏州第二图书馆。退休的 10 多年里,他最大的爱好就是阅读文史类书籍,新图书馆开放后,他每周都要来一次。

 ③走进大厅,读者只要在电子屏幕上动动手指、扫二维码发出借阅需求,就可以直接到共享书库等待取书,智能化分拣系统将为读者精确抓取相关书籍,整个流程只需要 15 到 20 分钟。

 ④图书馆后台,智能化分拣系统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升降机高速运转、机器人挥动着摇臂……全程都由电脑系统控制。苏州图书馆副馆长汪建满说,系统的设计灵感源自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智能物流分拣系统,但图书馆智能化分拣系统开发难度要大得多,因为物流分拣是开放式的,而图书馆分拣系统是一个闭环,不仅要抓取书本,还要将其放回原来的位置。

 ⑤“来,跟我们的小机器人‘对视’几秒钟,拍个正面照片,以后来借书,只要刷脸就行。”在成人借阅中心,工作人员引导读者体验智能化借阅系统。

 ⑥苏州图书馆副馆长许晓霞坦言,过去,读者来到图书馆后,面对海量藏书,往往无从下手。但智能化书库将“人找书”变为“书等人”,这种创新的借阅模式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使得图书流通更有效。“目前,苏州第二图书馆藏书 200 多万册,但几乎..没有长期无人问津的书,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智能分拣 ⑦苏州图书馆文献典藏部主任胡冰坦言,要建设一座全新的智能化图书馆难度不小,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边干边摸索。

 ⑧第二图书馆从建筑设计规划和建设,到智能化系统的开发与使用,前后历时 7 年。2019年 12 月 10 日,第二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这座新型图书馆终于揭开面纱。

 ⑨走进图书馆的后台书库,一排排高达 14.7 米的书架映入眼帘。高处的书本怎么取下来?“别担心,不需要人工操作,书本出架和入架全由机械操控。”胡冰笑道。说话间,机械摇臂已将一本本书“抓”入周转筐中,由高速运转的升降机运到地面,再通过连接传送带送入下一个分拣环节。胡冰说,借助智能化分拣系统,图书馆虽然仅有 4 个书库,占地面积才 3000 平方米,但存储能力却高达 700 万册。与传统的书架式藏书模式相比,只需要占用 1/10 的空间,建设、维护成本也远低于过去。

 可听可视 ⑩系上安全带,戴上 VR 眼镜,时而置身于月球表面,浩瀚宇宙尽收眼底,时而徜徉神秘海底,巨大的鲸鱼掠身而过……位于图书馆南区 5 楼的数字体验馆,每天都挤满了人。

 ⑾工作人员说,图书馆突破传统图书的静态阅读方式,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天文、地理、人文、旅游等方面知识进行三维立体演示,让读者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⑿来到音乐图书馆,一条绚丽的音画幻影时光隧道格外引人注目。专业的音响设备、极致的空间与声效,360 度全息投影技术,营造出全新视听体验,让音乐爱好者沉浸其中。

 ⒀每次来图书馆,吕松年和老伴都要来音乐馆坐坐,每次都待半小时以上,“读书累了,听听音乐,特别惬意。”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吕松年很快就学会了使用设备,在电子屏幕上点一点,就能听到他最喜欢的《枫桥夜泊》《古槐寻根》等音乐作品,科技感十足的墙幕上还会展示名家名作的详细资料,介绍音乐知识。

 17.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一个多月”“4.2 万人次”两个数据准确地说明了智能化图书馆深受人们的喜爱。

 B.相对于智能物流分拣系统,图书智能化分拣系统开发更为简单易操作。

 C.综观全文,智能化图书馆针对读者的“智能化”有两个:智能化借阅模式和智能化阅读方式。

 D.针对图书管理,智能化分拣系统能做到两个“精确”,从而节省了人力:一是精确地把书籍抓取出来,二是精确地把书籍送回原位置。

 18.分析第⑥段中加点词语的语言特点。

 19.作者是怎样从读者和管理者两个方面落笔,使得对智能化图书馆介绍更加真实可信的呢?

 17.B 18.“几乎”表示十分接近,是差不多的意思,说明了图书接近于全部流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9.一是先后两次叙述吕松年老人及其老伴在智能化图书馆借阅图书的经历,有具体的事例;二是大量引用图书管理者对图书馆的介绍,权威而翔实。

  【分析】

 17. B.“图书智能化分拣系统开发更为简单易操作”与原文不符。原文第④段“图书馆智能化分拣系统开发难度要大得多,因为物流分拣是开放式的,而图书馆分拣系统是一个闭环,不仅要抓取书本,还要将其放回原来的位置。”故选 B。

 18. 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特色的分析能力。解答这类题,先要回答不能,然后再说明:这个词的本义;在这个句子中起的作用;去掉后变成了什么意义,与客观实际不符;所以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这个句子中的“几乎”是绝大部分的意思。如果去掉,变成“没有长期无人问津的书”,语气过于肯定了,这显然与事实不相符。这个词语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9.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题干提示, 介绍“智能化图书馆”自动高效特点时,“中午 12 点,刚吃过午饭的吕松年老人就和老伴一起来到苏州第二图书馆。”介绍“可听可视”特点时“每次来图书馆,吕松年和老伴都要来音乐馆坐坐,每次都待半小时以上,‘读书累了,听听音乐,特别惬意。’”两次叙述吕松年老人及其老伴作为读者,在智能化图书馆借阅图书的经历,有具体的事例。管理者方面,大量引用图书管理者对图书馆的介绍,如“苏州图书馆副馆长许晓霞坦言……”“苏州图书馆文献典藏部主任胡冰坦言……”具有权威性、准确性。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 2020-2021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的冲击与延续 ①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并不是从来没有遭遇过冲击,关键是冲击过后依然能够保持本色。

 ②秦国统一,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珠江流域完成统一。中原的核心地位,包含了多种因素,土地、人民、文化是关键要素。秦国统一之后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政策,无疑有利于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而统一之后的中国文化体量,骤然增大。可以说,就文化的内在紧密性而言,亚欧大陆西端的任何帝国,从波斯帝国到亚历山大帝国以及后来的罗马帝国,都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

 ③此后,对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的冲击,主要来自北方。《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朝的一位宦官名叫中行说,他投降匈奴后,努力劝说匈奴不要使用汉朝的纺织品,这样就能减少对汉朝的需要,拥有更主动的战略优势。其实,互通有无是贸易的本质,任何文明区域都需要外来商品的补充。农业地区与游牧地区具有互补性,而冲突发生便会带来文明破坏。总体上说,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效率较高,军事防范也有效果。然而一旦中国自身出现内在问题,遭受北方打击的可能性便会提高。

  ④从文化的内在精神而言,会表现为文化韧性。与此同时,不可忽略中国文化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外在特征。体量庞大,自然增加了被征服的难度。从黄河到长江,这构成了中国文明的战略纵深。

 ⑤冲突过后,中国文化获得新生力量,延续与发展继续。中国文化以中原为基本区,通过文化辐射扩大影响,各地情况或有不同,但动辄几百年上千年的历程,说明文化融合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式。以中国东北地区而言,唐宋时期,东北地方与中原的文化冲突激烈。契丹、女真都对中原政权构成巨大威胁。但到清朝统治中国之后,东北的汉化日益深入,最终在清朝完成了汉化的全过程。

 ⑥在民族与文化的问题上,中国传统强调文化的重要性。在文化的差异上,强调环境与条件的作用,于是凡文化都是人的文化,只要是文化,都可以交流融合。“二十四史”的“四夷传”,无不表现为夷夏同源的观点,而这无疑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因为中国文化一直处于发展之中,体量逐渐增大,文化的韧性也在加强,延续性于是不断呈现。

 ⑦近代之后,中国遭遇了三千年未有的变局,来自西方的冲击带来最深刻的变化。然而,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来自西方的文化,最后一定会实现中国化。心中装有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史,才会有如此坚定的文化自信。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陈寅恪的判断正在被不断证实。工具理性的竞争当然会竞争下去,文化的韧力依然是保持延续性的基础。

 (摘自《新华文摘》2020 年第 5 期,有删改)

 13.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14.选文的②~⑥段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观点的?请分条作答。

 15.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北地方与中原的文化冲突自古就有,契丹、女真一直都对中原政权构成巨大威胁。

 B.高效率的中央集权带来有效的军事防范,但这种体制的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

 C.中国对文化的交流融合,主张求同存异,强调文化的差异主要是环境与条件的作用。

 D.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文化将会依然保持延续性,最终会实现西方文化中国化。

 13.第③段主要运用举例论证。列举《史记·匈奴列传》的材料,具体论证“农业地区与游牧地区具有互补性”这一观点,说服力强。

 14.①中国文化的紧密性; ②对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的冲击,主要来自北方;③文化的韧性,文化的融合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式;④中国传统强调文化的重要性。

 15.A 【分析】

 13. 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和作用。

 (1)论证方法判断。结合第三段“《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朝的一位宦官名叫中行说,他投降匈奴后,努力劝说匈奴不要使用汉朝的纺织品,这样就能减少对汉朝的需要,拥有更主动的战略优势”可知,这里举出了具体的事件,可知第三段主要运用举例论证。

 (2)作用分析。结第三段“其实,互通有无是贸易的本质,任何文明区域都需要外来商品的补

  充。农业地区与游牧地区具有互补性,而冲突发生便会带来文明破坏”可知,列举《史记•匈奴列传》的材料,具体论证“农业地区与游牧地区具有互补性”这一观点,进而证明“此后,对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的冲击,主要来自北方”这一观点,说服力强。

 14. 本题考查内容分析和概括。

 (1)结合第二段“可以说,就文化的内在紧密性而言,亚欧大陆西端的任何帝国,从波斯帝国到亚历山大帝国以及后来的罗马帝国,都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可概括,方面一:中国文化的紧密性。

 (2)结合第三段“此后,对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的冲击,主要来自北方”“总体上说,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效率较高,军事防范也有效果。然而一旦中国自身出现内在问题,遭受北方打击的可能性便会提高”可概括,方面二:对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的冲击,主要来自北方。

 (3)结合第四段“从文化的内在精神而言,会表现为文化韧性”和第五段“中国文化以中原为基本区,通过文化辐射扩大影响,各地情况或有不同,但动辄几百年上千年的历程,说明文化融合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式”可概括,方面三:文化的韧性,文化的融合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式。

 (4)结合第六段“在民族与文化的问题上,中国传统强调文化的重要性。在文化的差异上,强调环境与条件的作用,于是凡文化都是人的文化,只要是文化,都可以交流融合”可概括,方面四:中国传统强调文化的重要性。

 15. 本题考查内容分析。结合第五段“以中国东北地区而言,唐宋时期,东北地方与中原的文化冲突激烈。契丹、女真都对中原政权构成巨大威胁。但到清朝统治中国之后,东北的汉化日益深入,最终在清朝完成了汉化的全过程”可知,“自古就有”这个表达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同时“但到清朝统治中国之后,东北的汉化日益深入,最终在清朝完成了汉化的全过程”和“契丹、女真一直都对中原政权构成巨大威胁”表意矛盾,A 错误,故选 A。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 2021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5 题。(共 8 分)

 文人情趣是园林的灵魂

  韧雾 ①沧浪亭始建于五代,现主体为宋代建筑,是现在苏州园林里历史最悠久的一座。

 ②北宋庆历五年(1045 年)诗人苏舜钦蒙冤遭贬,迁居苏州,用四万钱买下几近荒废的院子,建了此亭,名字取自《楚辞》名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以示隐逸之情。有人说,从沧浪亭开始,苏州园林的定位就是归隐,无论是被贬下野或是急流勇退,文人们在济世安民的宏愿外,始终有颗念念难忘的出世心,比如拙政园,取自古语“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暗含微讽与自嘲;再如网师园,网师即渔夫、渔翁,正是渔隐的象征,以及“退而思之”的退思园,无不含蓄表露了这种寓意。

 ③中国园林的一大特征就是与文学密切关联。比如最直观的楹联匾额,镌刻题铭,“须兼

  具华彩之辞章,隽秀之书法”,少了他们,建筑难称完美。

 ④再到各厅堂楼阁雅不胜收的名字,比如拙政园西部的“与谁同坐轩”,出自苏轼的一句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一般的轩空间都比亭子大,而“与谁同坐轩”小到只宜坐一人,开一扇形的窗临着湖面,框景绝佳;再联想到这句词写于苏轼政治最失意之时,只觉有种说不出的宁静的孤独,寂寞中又有淡淡的孤高,不由得想在此处独坐片刻,恰如有人所说,赏苏州园林犹如读诗文,太多典故与内涵待人探寻,最妙的就是诗景相对、情景交融的会心时刻。

 ⑤文人的唱酬交往为园林赋予了勃勃生机。现在普遍认为文徵明参与设计了王献臣的拙政园,当然历经岁月磨蚀、易主改建,早已看不到当初的面目,但文徵明画的《拙政园三十一景》还是保留下当年园子的简练野趣;他亲手种下的紫藤,历经 400 余年仍绿荫满庭,春日满架明艳紫英,成为苏州城的一处重要文脉。

 ⑥苏州园林最繁盛的日子,是在清代“同光中兴”时期,城里大造园林,各园主人彼此投缘,怡园顾文彬、听枫园吴云、网师园李鸿裔,耦园沈秉成、养闲草堂潘曾玮等组成“真率会”,定期轮流在各家园林里雅集,品评书画,吟诗作赋。

 ⑦画家陈丹青说,苏州园林那样成熟的美学,是一整套上千年积累传递的文化教养,文化样式、文化符号,虽然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中国的城市与建筑发生着决然而彻底的巨大改变,中国人心理景观中那条源远流长的大线索已然开始模糊、混乱……而反观苏州园林之于现代人,不仅是“小而美”的偷得浮生半日闲,更是都市丛林中一片葱郁的文化绿洲。我们步履匆匆,不懂停留,却也总能在身处园林的某一刻、一秒激活深埋于心的文化记忆,那里有风月鸟鸣,有花影泉声,有红尘中清逸无匹的诗情画意。

 (节选自《国家人文历史》2020 年第 5 期:有删改)

 13.文章为何从“沧浪亭”写起?(2 分)

 14.围绕“文人情趣是园林的灵魂”,第③--⑥段是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述的?(4 分)

 1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 分)

 A.“拙政园”、“网师园”、“退思园”的命名都含蓄表露了主人的出世之心。

 B.赏苏州园林犹如读诗文,最妙的就是和诗人对话,和园林对话。

 C.文章在论述“文人情趣是园林的灵魂”时,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D.苏州园林之于现代人,不是偷得浮生半日闲,而是一片葱郁的文化绿洲。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3----15 题。(共 8 分)

 【答案】13. 沧浪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由它入文,可以自然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作为重要的例证使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答出两点即可得 2 分)

  14. 中国园林的一大特征就是与文学密切关联;赏苏州园林犹如读诗文;文人的唱酬交往为园林赋予了勃勃生机;园林主人的文学交流造就园林的繁盛。

 (每答出一条得一分,共 4 分)

 15. D

 (2 分)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文人情趣是园林的灵魂”,因此需要由园林谈起。而沧浪亭“是现在苏州园林里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名字取自《楚辞》名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命名和文学有关;“从沧浪亭开始,苏州园林的定位就是归隐”;因此,沧浪亭可以作为苏州园林的代表,它的名气决定了许多读者会对文章产生兴趣;由它写起,既有代表性,又有力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与概括。围绕“文人情趣是园林的灵魂”,第③段论述的是“中国园林的一大特征就是与文学密切关联”;第④段论述“赏苏州园林犹如读诗文”;第⑤段论述“文

  人的唱酬交往为园林赋予了勃勃生机”;第⑥段通过写“苏州园林最繁盛的日子,……各园主人彼此投缘……定期轮流在各家园林里雅集,品评书画,吟诗作赋”,可以概括出本段的论述中心是“园林主人的文学交流造就园林的繁盛”。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D.“不是偷得浮生半日闲,而是一片葱郁的文化绿洲”表述有误,从第⑦段“反观苏州园林之于现代人,不仅是‘小而美’的偷得浮生半日闲,更是都市丛林中一片葱郁的文化绿洲”可知,故选 D。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 2020—2021 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 13-15 题。(8 分)

 论交友之道 ①人在社会中生活工作,就必须交朋友。交朋友就不能不被朋友影响,这种影响有好有坏,好的影响可以使自己健康成长、人生幸福;坏的影响则可能导致自己身败名裂、人生凄惨。交友这件事关系重大,一定要严格交友的原则,慎交友,交好友。

 ②首先是要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论语》告诉我们要“无友不如己者”,“如”是“似” “像”的意思,就是不要结交那些不像自己的人,也就是和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人,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可以互相切磋琢磨,共同进步。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呢?方法就是“感召”,即想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就要使自己也成为那样的人,互相吸引,互相感召,从而最终聚到一起。孔子曾说过:如果你不知道儿子怎么样,就观察他的父亲;如果你不知道这个人怎么样,就看他结交的朋友;如果你不知道君主、领导什么样,就看他的属下,这样你就知道他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了。说的就是同类相感的道理。

 ③其次是要结交道德高尚的朋友。据说楚国有一个善于看相的人,楚庄王向他请教其中的奥妙。他回答:“我并不能给人看相,只不过是善于观察这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如果这个人他所结交的朋友都能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敬长辈、行为谨慎、畏惧法律,这样的人,家庭会一天比一天过得好,身心也会一天比一天安定,被称为‘吉人’。”可见,朋友对人的影响很大,直接关系到人的成长和命运。《孔子家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与贤德之人在一起,久而久之,自己也会成为贤德之人。反之,如果人所结交的都是无德之人,所听的都是诈伪的言语,所看的都是邪曲不正、贪图利益的行为,那么就会致使自己即将遭受刑罚还不知不觉,这也是潜移默化的结果,也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④最后,朋友之间要以道相交。古人论人与人相处之道,云:“以利交者,利尽而交疏;以势交者,势倾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朋友之间的交 往也是如此。以利交、以势交、以色交都不能维持长久,唯有以道相交才能天荒地老。那么,朋

  友相交之“道”是什么呢?《论语》云:“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朋友相交之道就 是“信”。与朋友交往,言语行为都很守信,才能够获得朋友的信赖,在困难的时候才能得到朋友的帮助,在社会上接人待物处事才会一帆风顺。

 ⑤年轻人正处于事业的起跑线上,能否交到好的朋友,直接决定了自己的前途命运。曾国藩说:“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鉴于此,年轻人务必要“亲君子,远小人”,选择结交对自己德行提升有帮助的朋友。好的朋友,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帮助自己提升境界,走向幸福的人生。

 (选文有改动)

 13.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 分)

 14.请简要写出本文的论证思路。(4 分)

 15.下列名言,最适合证明第②段“要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一观点的一项是(2 分)

 A.“轻诺必寡信。” B.“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C.“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D.“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3.(2 分)交友这件事关系重大,一定要严格交友的原则,慎交友,交好友。(2 分)

 14.(4 分)示例: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从交什么样的朋友和怎样与朋友交往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最后对年轻人提出正确交友的期望。(内容 3 分,表达 1 分)

 15.(2 分)C

推荐访问:临沂市 山东省 学年
上一篇:大连医疗防护物资项目投资计划书(可编辑范文)
下一篇:广州显示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样例范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