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作用

来源: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8-19 点击: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作用

 摘 要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而实施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年龄老化、文化水平偏低、素质较差等问题比较突出。大学生“村官”的到来,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专业化水平和执行力,推动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加强。但由于体制、机制、农村现实、及大学生自身因素的限制,影响了大学生“村官”更好地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这就需要从法律保障、加强培训与考核等方面做起,使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发挥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村官 基层党组织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大学生“村官”,由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有组织的将具有现代政治、市场等知识的优秀大学生、优秀青年知识分子自觉“嵌入”党的基层组织,实现优秀人才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高度融合。2012年上半年发布的《2012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显示,从2008年中共中央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计划至今,中国累计有200多万名高校毕业生报名应聘。截至2011年底,各地已累计选聘大学生“村官”22.3万名,除期满流动的外,全国在岗大学生“村官”数量超过21万人。到2015年,中国的大学生“村官”数量将达到40万人,到2020年这一人数将达到60万人,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的目标。1这项工作受到了农民欢迎、社会赞扬、大学生踊跃参加。2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呼唤优秀青年人才

  大学生“村官”实际上是一种俗称,准确的说法是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是村级组织特设岗位。200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2006年2月,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等八部委下发通知,联合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从此,大学生“村官”工作在全国各地大规模推展开来。2010年,中央组织部明确2008年至2012年中央财政补助的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聘名额由10万名增至20万名。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重大措施。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尽管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也提出许多措施来解决“三农”问题,但政策实施的力度还是不够,某些对农民不负责的官员不断损害农民利益,从中牟取个人利益。有许多政策到了下面就成了一句空话和口号,问题很大程度上出在官员身上。官员本来是人民的公仆,但有些基层官员却损害农民利益。农民本身就是弱势群体,但有的官员常常利用农民对他们的信任,为自己牟取私利。官员腐败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由于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和城市相比,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城市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优秀资源和优秀人才向城市集中。农村虽然出了不少大学生和人才,但真正留在农村的却很少。我们每个人都想到比较好的地方去发展,谁也不愿意留在落后贫穷的农村。农村的吸引力不强,导致大量人才流向城市,成了人才的净输出地。这才是农村发展缓慢的真正原因。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提高农村的吸引力,留得住人才。只有留住人才,农村才有发展的可能、资本、与实力。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国共产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全国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到2001年农村基层党组织总数达135.7万个,农村党员2945.6万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199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做出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用3年时间,分期分批对农村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的党支部进行整顿。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任务和要求。为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中央和有关部门先后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等重要文件。

  尽管在这些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很快,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依然存在许多明显的不足。与城市相比,农村党员人数相对要少得多。党员年龄老化、文化水平偏低、素质较差,与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形成了较明显的反差, 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精英流失造成农村工作缺乏人才支撑。为进一步解决农村青年党员人数不足,村级党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后劲和活力,需要引进大量优秀人才到农村服务。

  (三)青年学子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需要

  从基层和生产一线培养锻炼干部,是我们党干部工作的一贯方针和优良传统。因此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符合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是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德才兼备向来是中国共产党识别、选拔、使用干部的基本原则和标准。我们党能战胜敌人,取得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同我们党能从基层锻炼和挑选出大批优秀干部是密不可分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条战线上的许多精英都是当年的下乡知青或返城知青,而恰恰是那些在文革期间脱离农村成为工农兵学员的人多数被市场经济所淘汰。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同志和李克强同志,当年就是下放知青,当过村官。习近平于1969至1975年期间,是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知青、党支部书记。李克强在1974至1976年期间是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东陵大队知青,1976年至1978年任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大庙大队党支部书记。他们都经历了农村的艰苦锻炼。几十年前的知青下放与今天的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时代不同,任务也不同,但是就青年人在农村、在基层经受艰苦锻炼而成才这一点来看是完全一样的。

 另外,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加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企业纷纷裁员,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这种背景下,党中央提出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

  二、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关键。大学生“村官”接受学校多年系统教育,具备政治理论素养高,专业知识扎实,思维活跃、善于创新的特点,他们在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中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一)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专业化水平

  农村工作有农村工作的方法、路数,但是,有时候村里的老办法往往对一些旧问题并不好使,这时候就需要大学生村官想新办法、想新点子、出新路。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文化程度高、思想活跃、眼界开阔、开拓创新意识强的优势,弥补村干部文化素质上的不足,带动了村干部思想的解放、观念和工作思路的转变,精神面貌明显改观。

  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有许多因素支持着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如大学生“村官”作为高知群体,对于国家的政策能更准确透彻地理解,这样就能更好地宣传给村民,因此受到广大村民的欢迎。而且,大学生“村官”通过学习管理知识,相比过去的老村干部而言更懂得放权。再者,大学生“村官”不涉及当地的家族利益,做事公平公正得到村民和村干部的支持。

  (二)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有机体的细胞,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维护农村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执政主体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它是党所制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它的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我们党的形象,影响到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新形势,新的问题也不断出现,给农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课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思想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可以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是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

  (三)引领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

  村党支部是确保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推动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是全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因此村党支部自身建设是村级党务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村官”的到来优化了基层党组织的结构。大学生“村官”除认真实行“三会一课”(党员大会、 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党课)外,还采取多种措施抓好党支部和党员队伍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在笔者对上海浦东新区的大学生“村官”进行的问卷中调查发现,53%大学生“村官”带领所在党支部积极开展“创优争先”活动,发挥党员先进性。26%的大学生“村官”曾组织支部委员参观学习先进经验。他们还利用自身优势,主动协调好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关系。

  三、关于进一步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作用的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必须把领导班子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增强农村基层组织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尽管大学生“村官”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他们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比较有限的。如何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他们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作用,这值得不断探索。

  (一)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限制性因素

  影响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因素有农村现实情况、政府的措施不到位、大学生自身定位等几个方面。

  1.村民自治制度的限制

  我国农村现在实行村民自治,即由村民进行自我管理,选举管理者。而每个自然村的形成多以几个大户家庭为主构成一个社会观察村落。因而也就村子所谓的“宗族势力”,这股势力往往会对村民选举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且农村人思想相对保守。农村人情关系复杂,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很多时候无法施展,不少大学生村官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农村工作。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过程中,在还未被熟悉的情况下,想要参加村换届选举中村“两委”正职的竞选,就会因为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进入。3

  从现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职务安排的角度观之,大学生“村官”的职责主要以辅助性和协助性的工作为主,由于自己不是“当家人”, 所以在一些重要问题决策和倡导上,即使有创新思维也不免受到制约。4

  2.职业发展保障不到位

  大学生“村官”制度在推行的过程中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做出批示,认为其“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大学生村官计划上升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决策,被写进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和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5在2010年 1 月 30 日召开的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中组部强调要打通“五条出路”,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流得动机制。这五条出路,即留任村干部、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等。

  在中国,大学生“村官”实行聘任制,选聘成功后会签订为期3年的聘用合同。然而随着去年首批大学学生“村官”任职到期,许多人却难以实现稳定的就业,这与他们当初的预想形成了巨大的落差。

  3.大学生“村官”的身份错位现象

  部分大学生“村官”方面,把到村任职作为临时性、阶段性的工作;有的把到村任职当作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跳板”,处于“带薪待业”状态;群众方面,大学生村官因拥有大学生身份,比别的村官多了一层光环,却也因大学生的身份,成了不少人眼里“只会读书、只会考试”的“书呆子”,有时群众的期待又过高,希望大学生能够带领大家致富,改变农村面貌,大学生“村官”自身则很难找好位置;乡镇领导方面,相当多的乡镇领导曲解了国家的意图,把这些“村官”挂名在村,实际把他们当成了乡镇的办事员、服务员,不能真正对所在村有所了解,不能带领农民进行新农村建设。以上原因制约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效果。6

 (二)进一步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的作用

  当前需要对大学生“村官”计划进一步完善,绝不能使这项制度成为权宜之计,而应把它作为一项战略措施,使其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连贯性。要进一步制定并出台相应的配套制度使大学生“村官”真正在农村干得稳,留得住,并使他们能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明确落实法律定位和职业保障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有关选聘认知的规定指出:选聘的高校毕业生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党委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被大多数党员和群众认可的,可通过推荐参加选举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等职务。在《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鼓励担任村干部一项中也明确指出:对表现优秀、党员群众认可,担任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的大学生“村官”,要鼓励他们长期在农村基层干部岗位上建功立业。通过上述法律条文可知,中央文件对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定位为村书记、村主任的助理,初到农村多从事的是辅助性工作。对有工作能力且受到村民认可的“村官”可以允许其竞选村委会“正职”工作。

  统计显示,全国现已有3万余名大学生村官进入公务员队伍。刚结束不久的2013年国考进一步向大学生“村官”倾斜,拿出12%左右的计划专门用于招收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同时,不少事业单位在招聘时,在同等条件下也优先招聘在农村任职2年以上、考核称职的大学生“村官”。尽管政府改进大学生“村官”计划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仍需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村官”的法律地位,并建立有效的职业保障机制,使他们无后顾之忧。

  2.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

  教育培训是提高大学生村官队伍的“源头工程”。一要树立长远眼光,明确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培养的基本内容、重点任务和方法措施。二要立足当前,继续将大学生“村官”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量身设计”培训内容,采取集中培训和轮训等手段,开展政治理论、实用性业务、综合素质等多方面的培训。

  首先要对大学生“村官”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和基本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使他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意义,全面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精神。其次要培养任职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具备在农村工作的各项素质。例如:组织大学生“村官”到周边有发展特色的乡镇、县市参观学习,启发他们创业的精神。7不断改变他们的工作方式,尤其注重沟通能力、应对危机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构建和谐农村;不断适应农村生产和经营方式的新变化,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

  3.建立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

  要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建立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定期考核与不定期考核,走群众路线,多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乡一级政府及上级政府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监督,例如不定期监督他们是否到岗工作、基层党员和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满意度等等。对考核不胜任者实行待岗、乃至劝退。从制度上促进大学生村官的健康发展。制定相应的规章细则,建立健全评估体系,定期组织一些经验交流会,为他们相互交流、相互促进搭建平台,帮助解决好大学生“村官”中普遍存在的难题,真正发挥好“村官”的聪明才智。

  (Endnotes)

  [1]杨杰.《2015年我国在岗大学生村官将覆盖2/3行政村》,http://,2012,5,20.

  [2]李源潮.大学生村官到农村拜民为师[N].大学生村官报,2011,12,6.

  [3]苏东旭.大学生“村官”身份定位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2(9).

  [4]朱桦.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党务政务建设中的角色[J].中国集体经济,2012(13).

  [5]申端锋.村民自治与大学生成长机制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2(4).

  [6]黄治东,李义良.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看大学生村官计划[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6).

  [7]陆岩岩.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接班人培养初探[J].才智,2010(13).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上海市委党校系统课题“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作用”的最终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曹晶,女,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党校教师。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党校)

推荐访问: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村官 基层党组织 作用
上一篇:学校工会妇女工作总结与学校工会工作总结汇编
下一篇:述职报告(市政府办公室主任)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