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肆虐_“非典”肆虐的2003年春天

来源:思想汇报 发布时间:2019-04-05 点击:

  2003年的春天,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日子。   2002年11月16日,第一例非典病例在广东出现。   2003年1月2日,广东省河源市发现了2名特殊肺炎患者,8名医务人员被感染。
  2003年2月的第一个星期,疫情已经在广东蔓延开来,发病率从每天不到10例迅速上升到40~50例。
  此时这种传染力极强的疾病仍未找出病因,无法确切命名,因此被广泛称为“非典型性肺炎”。“非典”一词由此进入民众视野和大众媒体。世界卫生组织于2003年3月15日正式将这种疾病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英文名“SARS”。
  
  2003年4月3日,卫生部在国务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首次公布全国有6个省市发现非典型性肺炎,当时报告“非典”病人1 190例。SARS的蔓延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防控措施不断升级。中央不得不决定在远离北京市中心的昌平区小汤山设立临时集中治疗区。
  那段时间,电视报章连篇累牍地报道着“非典”的最新进展、最新患病人数和死亡人数,绷紧了人们的神经。
  面对“非典”这个突如其来的“病魔”,面对社会公众的恐惧心理,作为一份医药科普媒体,《家庭用药》开辟了“关注‘非典’”专栏,采编刊发了一批稿件,把最全面的预防“非典”的常识教给读者,为打胜一场防治SARS全民攻坚战作出了贡献。
  
  “关注‘非典’”专栏部分文章
  《人类征服传染病之路》
  《谈“非典”的来龙去脉及其防范》
  《在抗SARS中消毒剂的使用》
  《玉屏风散防治“非典”有玄机》
  《抗“非典”莫忘心医心药》
  《“预防药”、“消毒药”不可滥用》
  《如何区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与社区获得性肺炎》
  
  讲座,迈出了创新经营的第一步
  
  2001年,受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晨星和编辑刘慧君老师的邀约,当时的肖宏总编开始去电台讲课。那一讲,说的是感冒药的选用。再后来,杂志社先后举办了骨关节病的讲座、养生的讲座。
  执行副总编辑黄慧飞的加盟,给杂志社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改变了杂志社经营的局面。她思路灵活,将整合营销的经营理念带到了杂志社,开创了杂志社经营的新局面。杂志社经济实力上去了,合作范围扩大了,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市场部经理李含也做了大量的市场工作,为杂志社争取到不少合作至今的优质客户。
  2003年6月开始,《家庭用药》举办的“东方之声-知识与健康”系列讲座,真正把讲座当成一个项目来做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里,8位顶级医学专家将自己若干年的经验与领悟传授给听者,亦庄亦谐,字字珠玑。使每一个聆听者都有所收获,受到启发。
  
  作者,杂志社的至宝
  
  2003年,我们更加注重内容建设和专家建设,真正将专家奉为杂志社的 “至宝”。这一原则,也令杂志得以发展壮大。
  有专家说:科普文章比学术文章还要难写。这话不假,一个好的科普作者,必须是很好的大众心理师和教师,他知道从什么角度去谈才能把难懂的医药学知识讲得让普通大众也可以看懂并觉得有趣。幸运的是,从创刊开始,我们就接触到不少这样的专家,比如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李增烈教授,他的文章总是非常有趣,像在讲一个个故事,让人有不舍得放手、一气读完的快感,到现在为止他在《家庭用药》上刊发的文章不下40篇了,合在一起也可以做一个消化系统小全集了。还有厦门大学的张夏老师,从创刊号发表第一篇文章《六味地黄丸的自白》开始,以她对中医的深透理解,将深奥难懂的中医知识以非常通俗的语言展现在普通读者面前,令人欣喜。她总共写了18篇文章,字里行间能读出她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她那份认真劲儿。只可惜她后来专写旅游文章,不再撰写医学科普文章,每每提及此事,编辑们都惋惜不已,感到失去了一个“宝”。
  
  专家感言
  十年努力,成绩斐然
  健康是千家万户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础。《家庭用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应运而生,不断发展,至今已成为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和信赖、具有广泛影响的医药科学普及刊物。十年努力,成绩斐然,可喜可贺!
  《家庭用药》是我很欣赏的一份刊物,它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坚持科学性,不哗众取宠,不随波逐流,路子正,格调高,赢得读者的信赖;二是结合实际,紧贴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用性和指导性强,使读者开卷有益,倍感亲切。能够做到这两点是很不容易的,这是和刊物多年来坚持紧密依靠高水平医学专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办刊路线分不开的,也是和刊物拥有一支勤奋敬业、富有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的编辑队伍分不开的。
  十年来,我一直和《家庭用药》保持联系,亲眼看着她从“呱呱坠地”“蹒跚学步”一路走来。现在,可以说她已成为一个意气风发、前程远大的“青少年”了。我衷心祝愿她在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事业中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陈凯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
  
  做中国期刊界最耀眼的明星
  《家庭用药》从创刊起,我就参与其中,我是看着《家庭用药》长大的。回想当年,杂志起步时举步维艰,办公场所狭小、经营资金短缺、人力资源不足……杂志曾经有过那么艰苦的岁月,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真是不容易。
  《家庭用药》现在的发展状况令我很欣慰。十年,杂志经受住了种种考验和诱惑,坚持依靠专家、面向群众的办刊方针没有动摇,终于走出了一条颇具前途的发展之路。
  希望《家庭用药》以后能继续坚持既定的办刊方针,注重提升内容质量,多倾听广大百姓的声音,积极开发临床经验丰富、写作功底扎实的优秀作者,将杂志做大、做强,成为中国期刊界最耀眼的明星!
   丁光生
  《家庭用药》杂志总顾问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推荐访问:肆虐 非典 春天
上一篇:上海市美容美发工作室【上海市美容美发单位化妆品经营须知】
下一篇:用柴胡颗粒分“彼”“此”:柴胡颗粒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