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热点素材积累——科技农业,对外开放

来源:初中周记 发布时间:2020-09-27 点击:

  1 2021 高考热点素材积累:科技农业,对外开放 粒粒皆科技 岁岁都丰收 .............................................................................................................. 1 抓好粮食生产 保障粮食安全 ..................................................................................................... 2 美拼凑 “反华十字军” 注定徒劳一场 ................................................................................... 3 扩大对外开放 让中外企业合作更紧密 ...................................................................................... 5 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向好态势不会变 .............................................................................................. 7 95 后教练“让队员集体退队”?还有诸多疑问待解 ................................................................... 8 商学院变“肽”学院,高校要珍惜自己的羽毛 ......................................................................... 10 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流动 ............................................................................................ 11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 12 在新的征程上求发展、谋振兴 ................................................................................................... 13 “天问”出征:科技自强方有未来 ............................................................................................ 14

  粒粒皆科技

 岁岁都丰收

 2020- - 07- - 25 17:36:55

 来源:

 新华网

 仓廪实,天下安。对于普通人来说,“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对于一个人口大国而言,14 亿人的 “米袋子”装得够不够、好不好,关系国家发展、民生福祉,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办好这件头等大事,农业现代化是方向,科技、人才是关键。上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粮食生产、加工物流等造成一定影响,国际粮食市场变动等外部因素也引发对粮食安全的关注。经多方努力,夏粮迎来了十七连丰,给国家粮食安全、老百姓端牢饭碗增添了信心和底气。而这金色的丰收画卷背后,是农业科技的“硬核”支撑。

  2

  科技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时能产得出、供得上。过去种地“靠天吃饭”为主,农业抗风险能力低,现在有了科技支撑,农业抗风险能力大幅提升。比如疫情之下一些地方的农业生产中,一流的农田、水利、路网设施,配上病虫害监测点、田间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站、物联网监控系统等“硬核装备”,让种粮人只需一部手机,即便远在千里之外,都能看苗情、浇水、喷药。不畏疫情,不误农时,科技的推广和应用让土地真正成了农民旱涝保收的“金饭碗”。

  科技让“中国饭碗”里装满好粮。奔向小康,要吃得健康。为满足人们舌尖上的新期待,这些年各地将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推动优胜劣汰、质量兴农,让绿色成“底色”,促绿色显“特色”,用绿色生“金色”。插上科技的翅膀,“中国饭碗”里的粮正在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变。绿色、绿色,还是绿色,碗中装好粮,促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更使消费者得实惠。

 粒粒皆科技,岁岁都丰收。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让碗里装满好粮,用科技武装的新农人正耕耘着粮安天下的希望,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文字:李洁琼 海报设计:张倩)

 抓好粮食生产

 保障粮食安全

 本报评论员 2020 年 07 月 26 日 05: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我十分关心粮食生产和安全。”7 月 22 日至 2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吉林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这一重要指示,对于我们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争取全年经济发展好成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仓廪实,天下安。2004 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历史性的“十六连丰”。我国粮食产量从 1982 年的 3.55 亿吨增加到 2019 年的 6.64 亿吨,增长87%。今年以来,尽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粮食及“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工作仍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今年夏粮再获丰收,夏粮产量达到 2856 亿斤,增产 24.2 亿斤,同比增长 0.9%,创历史新高;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在田作物长势良好,可以争取有好的收成。总的来说,我国农业连年丰收,粮食储备充裕,完全有能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3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 14 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发挥好“三农”的压舱石作用,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就能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保持经济持续复苏、社会大局稳定奠定基础。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从明年开始,我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意义十分重大。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稳住“三农”基本盘,保障粮食安全,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要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考核,加强粮食市场价格监测和监管,加快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要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重点在优化农产品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上发力。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推进,推进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牢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我们就一定能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筑牢坚实基础,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推动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美拼凑

 “反华十字军”

 注定徒劳一场

 叶书宏 2020 年 07 月 26 日 08:18

 来源:北京青年报 各国忙于抗击疫情、拯救经济之际,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近日却忙着煽动仇恨、制造对抗。这名“反华急先锋”先是前往英国丹麦,游说盟友共同对抗中国,紧接着连线印度,怂恿其供应链去中国化,回到美国又接着发表演讲,恶

  4 毒诋毁中国共产党,总之四处渲染中国威胁,煽动意识形态对立,拼凑随美起舞的“反华圈”,挑动中美对抗的“新冷战”。

 冷战思维正主导美国外交,即便面对十多万国民丧生疫魔的残酷现实,美极端反华势力打压围堵中国的执念也从未改变,甚至变本加厉。他们借疫情对中国进行污名化攻击,极力抹黑中国形象;散播所谓贷款陷阱论、中国歧视论离间中非关系;在南海问题上无端搞事,挑唆周边国家同中国对抗;搞身份认同政治妖魔化中国制度,恶意破坏中欧合作……总之处心积虑地围追堵截中国,妄图在国际上孤立中国。

 对华歇斯底里的背后,有应对疫情不力甩锅推责的政治算计,有对外示强扭转竞选颓势的党派私利,有为未来对华政策施压定调的险恶用心,有见不得中国抗疫成功的阴暗心理,更多的是意识形态偏见驱动下打压中国、维护美国绝对霸权的战略图谋。疫情大考,中国短期内成功控制疫情,疫后经济稳步复苏,在治理能力、国际道义等方面连续得分,这更加剧了美鹰派的焦虑,他们挑动国际社会选边站队,对华搞新的“十字军东征”。然而,此等违逆时代、不得人心之举,注定是一场徒劳。

 他们高估了自己。今日美国,抛弃多边主义、国际主义、自由贸易,大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外交,完全无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所作所为不得人心。疫情暴发以来,美国不是寻求国际合作,而是自私自利甚至落井下石推动所谓“产业回归”;不是支持国际组织,而是从世卫组织撤资退群,诋毁世贸组织,令全球治理陷入空前困境,其国际信誉和道义账户早已是严重赤字。这样的美国,有哪个有良知和独立精神的国家真正愿意与之为伍?!英国《卫报》援引民调称,新冠疫情和反种族歧视骚乱之后,多数欧洲民众已经失去了对美国的信任。

 他们误判了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今日成就的关键,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也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选择。中国不可能变成另一个美国,所谓“改造中国”只是美方一些人一厢情愿的幻想。中国无意挑战或取代美国,无意与美国全面对抗,但中国也绝不会吞下损害自身核心利益的苦果。提高本国人民的福祉,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是中国始终如一的追求。美方少数政客基于意识形态偏见挑动对华“新冷战”,完全是毫无事实依据的战略误判。

 今日中国,经济开放度不断扩大,与世界共赢面不断拓展。中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 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 70%。面对疫情肆虐,中国展开史上规模最大的全球紧急人道行动,承诺在两年内提供 20 亿美元抗疫国际援助,将中国研发的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加大对非洲国家抗疫支持力度,主动为国际社会应对危机提供更多公共产品。这样的中国,有哪个有

  5 良知和独立精神的国家不愿意与之合作?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认为,中国在全球抗疫中树立了更好形象,也让更多国家愿意站在中国这边。

 他们错读了时代。全球化时代,各国利益交融,合作是人心所向,试图排除中国、搞“平行体系”,人为分割搞两个市场、两个产业链,是开历史倒车。针对中国搞小集团、逼迫他国选边站队,更是不得人心,许多国家极为反感。中国顺应时代大势,促进互联互通,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不可能被孤立,14 亿人口的大市场吸引力越来越强,不可能被排斥。在一个日益网络化、数字化的世界拉圈子、搞分裂注定不可能成功。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罗伯特·佐利克指出,“鉴于中国与世界的紧密联系,‘新冷战’斗士们是无法遏制中国的,其他国家不会加入我们的阵营”,“断言与中国合作不符合美国利益是完全错误的,自欺欺人将导致危险的外交”。

 百年变局交织疫情冲击下的世界,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是拼凑唯我独尊打压对手的小圈子,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谁站在了历史的正确一边,世人自有公论。中美关系对世界和平发展至关重要,历史的教训值得记取,美方应避免选错对手进行一场错误的对抗。构建客观冷静的对华认知,制定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符合中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顺应世界各国的期待。

 扩大对外开放

 让中外企业合作更紧密

 王辉耀 2020 年 07 月 26 日 08:19

 来源:北京青年报 7 月 15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给“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 的回信中表示,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落实“六稳”“六保”重大政策举措,为中外企业投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营商环境。7 月 21 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强调,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

 外资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国引进外资取得了巨大成效,对我国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经济增长、财税收入、扩大社会就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年底,我国存续的外资企业(含港澳台)约 100 万家,对国家工业总产值的贡献度超过 20%。40 多年来,外资外贸常年对我国税收的贡献超过 25%,直接间接就业超过 2 亿人,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全球经济和金融周期下行的背景下,中国市场因其广阔性、完备性、稳定性和开放性,2017 年至 2019 年连续 3 年,中国新增外商投资共计约 4500 亿

  6 美元,使中国成为时下全球吸引外商投资最多的国家。在新冠疫情冲击下,世界经济陷入萧条,中国经济的亮眼表现使外资企业更加坚定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根据中国美国商会、上海美国商会与普华永道中国 3 月的联合调查数据,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大部分在华美企暂无转移生产线或取消在华采购项目的计划;近 70%的受访者预测其在华供应链业务将于 3 个月内恢复正常;96%的受访者预测其在华业务将于 3 到 6 个月内回归常态。中国美国商会 4 月的最新调查数据还显示,随着中国加快推进复工复产,42%的受访在华美企表示已经恢复正常运转,13%来自技术行业的公司预测中国市场将有所增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国家采取了严格的出入境管制措施和防疫隔离措施,使人员交流及物流运输面临难题,跨国商务活动、国际经济合作面临挑战。为推动在京外资龙头企业复工复产,最大限度减轻疫情影响,5 月以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以“云外事”的形式分别会见了美国康卡斯特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伯兹、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威廉姆斯、德国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长康林松和瑞士 ABB 集团董事长傅赛等跨国公司负责人。“云外事”对外释放了积极信号,对于鼓励引导更多外企复工复产,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段时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疫情出现中断,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中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外部环境。诸多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向国内外释放了非常积极的信号。中国面临吸引外资、开放发展的新机遇,需要更好发挥外资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此前,为防控境外输入病例,许多国家纷纷限制入境。我国自 3 月 28 日起也实行外籍人士入境限制政策。受其影响,许多在华跨国企业管理人员及家属等尚未能返华复工,使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营活动面临挑战。如今,在疫情形势好转背景下,一些国家正慢慢放开边境,放宽限制。如俄罗斯从 7 月 15 日起取消对抵达俄罗斯的旅客进行 14 天强制性隔离的规定;日本分三阶段逐步开放入境,第一阶段将开放商务旅客入境,第二阶段则开放给留学生,第三阶段再开放给观光旅客入境。

 我国在严格防控疫情同时,已向部分国家打开了“快捷通道”。从 5 月下旬到 7 月上旬,中德商业包机已分三批次从德国运回多名德国企业家和他们的家属。目前,中国也已与韩国合作建立起了主要面向商务人士的快捷通道机制,正在共同推动建立区域“快捷通道”网络。

 大型跨国公司高管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决策部署对企业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较大影响。为推动复工复产,加速经济社会恢复正

  7 常发展,我国在严格防控疫情同时,也可放宽更多国家跨国企业高管等外籍人士来华限制,允许其效仿德国、日本等国,在驻华使馆、商会、企业等组织下通过集中包机形式入境。此外,为使返华外籍人士更加安心工作而不必忧心子女教育,也可放宽国际教育学校外籍师生返华,简化其入境手续,参考商务人士通过集中包机形式入境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 21 世纪中叶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国实现更高水平发展需要进一步融入世界,深度参与到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中。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过程中,结合国情地情,更好发挥外资优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和谐融洽、沟通顺畅的政企关系,使外资更好助力我国实现长远发展战略目标,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向好态势不会变

 樊大彧 2020 年 07 月 26 日 08:18

 来源:北京青年报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而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又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中国正在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短期波动改变不了中国资本市场中长期向好方向,投资者只要秉持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的专业精神,就一定能够与中国资本市场共同健康成长,收获美好的明天。

 全国政协委员、原证监会主席肖钢 7 月 25 日在“2020 国际货币论坛”上表示,中国资产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特别是结构性价值凸显。人民币资产的安全性、收益性、稳健性优势突出,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市场之一。今年以来,中国金融市场和国际市场相比,表现出比较稳定的态势和较强的韧性,沪深两市 IPO 数量超过了纳斯达克和纽交所。

 近日 A 股市场再次遭遇大幅度下跌,在两周内经历两次大跌,一些投资者开始看淡中国资本市场。7 月以来,沪深股市一度放量大涨,此轮上涨是对低利率环境下流动性充裕的正常反应,是对创业板注册制推出等资本市场重磅改革举措的正面回应,也是对我国疫情防控成效显著、经济恢复正增长的积极认可。

 一些投资者在股市上涨时,一夜暴富心态膨胀,一旦出现市场回调,又立即难抑悲观沮丧心态。投资者之所以不能保持客观理性,主要是因为对中国资产所具有的长期投资价值缺乏全面、深刻理解。

 中国股市从无到有,用不到 30 年时间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经济地位日益提高,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股票需求不断上升。有关统计显

  8 示,2019 年底,外资机构配置人民币金融资产已达 6.4 万亿人民币,且年均保持 20%的增长速度。

 外资对中国市场很有兴趣,而今年以来,中国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全球疫情蔓延引起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美国股市今年 3 月份一度四次熔断,引发一些国家股市产生连锁反应。相比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中国资本市场表现出比较稳定的运行态势和较强韧性。美国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甚至把中国列为疫情面前的“资产避难所”,将中国股市评级上调至“超配”。

 中国资产具有长期投资价值,这不仅因为自身估值偏低,也与近期凸显的结构性价值相关。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欧美很多上市公司利润迅速减少,因此停止了分红,同时纷纷暂停股票回购,而上市公司用现金回购股票是刺激股价上涨的重要因素。欧美国家股市分红降低,且股价上涨动力减弱,这导致金融资产收益率大降,境外基金为了更好的投资回报,势必持续加大对中国资产的投资力度。

 近期沪深股市两次大幅下跌,普遍认为与外资大量售出股票有关,数据显示,周五北上资金净流出达 160 亿元。其实,投资者不必因外资大进大出而焦虑,长期投资价值才是决定 A 股走势的关键。中国资本市场里仍然有很多上市公司处于估值洼地,具有较强投资价值。在全球股市结构性价值作用下,未来必然有更多外资源源不断注入 A 股,推动市场长期走好。

 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向好态势不会改变,因为这个市场的基础是强大且稳定的中国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 3.2%,在经历了一季度“深蹲”后,二季度经济增长迅速复苏。中国成为新冠疫情以来第一个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经济被视为拉动全球复苏不可或缺的正能量,中国也因此成为稳定全球经济的中流砥柱。中国经济的内在韧性与活力,不仅为世界注入强大的信心和动力,也必然成为人民币资产的强大支撑,吸引各路长线资本持续流入中国股市。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而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又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中国正在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短期波动改变不了中国资本市场中长期向好方向,投资者只要秉持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的专业精神,就一定能够与中国资本市场共同健康成长,收获美好的明天。

 5 95 后教练 “ 让队员集体退队 ” ?还 有诸多疑问待解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2020-07-24 18:26 作者:孙 晓

  9

  据媒体报道,7 月 5 日,曾在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夺得体校组女子 54 公斤级比赛冠军的拳击运动员王某在微博发布长文称,因新来的教练“啥也不懂”,训练水平差,全队运动员被迫先后离开,山西省拳击队散了架。记者了解到,自 2019 年 9 月新教练袁某某接任张磊执教山西省拳击队后,短短三四个月时间里,多名运动员陆续递交退队申请离开。7 月 16 日,山西省体育局拳跆体育中心回应称,山西省拳击队的正式队员目前只剩下一人。

  虽然不能偏听前队员的说法,断定责任全在主教练身上,但短时间内多名队员离开,无论如何也不能归结到一句“来来去去都正常”的简单概括里。袁某某执教能力有没有问题?如果队员真能和教练相互选择,为什么纷纷离开?前教练的辞职原因,为何各方避而不谈?面对众多老队员流失、全运会报名资格认证已截止的情况,队里该如何调整和准备?诸多疑问还有待进一步厘清。

  争议背后,其实涉及到两个关键问题:主教练的职责和运动员的话语权。

  据悉,1996 年出生的袁某某曾在 2013 年获得世锦赛女子青年拳击 54 公斤级冠军,因伤病选择退役攻读大学,此后转型做了裁判,成为 WBO(世界拳击组织)首位中国女裁判员。袁某某本人是个优秀的运动员,这点无可否认。漂亮的履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打消此前舆论中“外行管理内行”的猜测。

  不过仍需要说明,优秀的运动员不等同于优秀的教练,与执教水平挂钩的往往是丰富的运动理论知识储备、发现和改善队员问题的执行能力、增强队员心理素质的沟通能力、系统化和个性化训练相结合的综合统筹能力等等。比如说,培养出罗雪娟、叶诗文、徐嘉余等人的泳坛功勋教练徐国义,一手带出王楠、张怡宁、李晓霞三个大满贯的乒乓球教练李隼,虽运动员时期的成绩与同辈佼佼者相比确实有些差距,但作为教练,他们优秀的执教能力和丰富的执教经验毫无疑问对运动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袁某某从运动员转型裁判再转型教练,属于个人发展的正常路径。但一步就到省队主教练的位置上,即便其中不乏山西省体育局留住优秀年轻人的考虑,还是让人意外。正如山西省拳击队组建者张小军所指出的,通常能够担任省队主教练的都会有十年到二十年的执教经验,起用新人的情况并不多见。有关负责人回应称“是经由拳跆体育中心正式聘任后成为主教练的”,那么作出这个决定时,是否充分考虑了各方意见,进行队内评选?对袁某某的执教能力有没有进行切实考核?

  此外有前队员反映称,袁某某执教后拳击队的训练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不科学,也没有计划,只是盲目上强度,很多队员因此腰、膝、腿都受了伤,我们反映后也并无改善,无奈之下只能退队。”这一说法,既为专业人士对主教练执教经验的要求提供了佐证,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队内训练体系不合理、运动员缺乏话语权等问题。

  10

  许多运动项目尤其是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的项目中,运动员很难依据自身特点聘请专门的教练,往往是由一个教练带多名队员,且基本上是教练进行单向选择。自然的,双方地位也就拉开了差距,很多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近些年,这种模式的弊端开始受到关注。比如 2018 年底,中国乒乓球队提出“教练队员双向选择”“成立运动员委员会”两项重要改革内容。让运动员有更多选择权,让优秀教练竞争上岗得到应有的待遇,在双方出现矛盾时提供合理的反映渠道和处理方式,无论在哪一个项目中都是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回归到此次事件,目前袁某某本人还未回应,山西省体育局拳跆体育中心也没有正面回复前队员提出的意见。若只是双方沟通上出了问题,不妨及时解释清楚,消除误会;如果确实是决策和选人用人不当,更应该尽快改正,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让队员回归正常训练和参赛,避免用运动员的健康和未来做“实验”。(孙 晓)

 商学院变“肽”学院,高校要珍惜自己的羽毛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2020-07-24 18:26 作者:李一陵

  暑期实践活动是各高校的“必修课”,浙江温州商学院也不例外,暑期各学院都会策划不同的实践活动,比如下乡调研,去养老院表演节目等。但据报道,今年,温州商学院的学生们却接到了令他们难以接受的项目,组队去卖“肽”,一款名叫“优态健源胶原蛋白肽固体饮料”,号称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儿童全部都可以服用的保健品,而且直接与学分挂钩。

  采访中有学生告诉记者,校级团队的硬性要求是一人卖出八盒,不然没有学分。不仅学生卖“肽”成果与学分挂钩,而且还与辅导员的业绩挂钩。一些学生完成不了规定的任务,只好自己掏腰包。学校如此强制学生卖“肽”,甚至要求师生全员上阵,也就难怪学生质疑这到底是商学院,还是“肽”学院?

  再来看看这款“优态健源胶原蛋白肽固体饮料”,号称不仅能够增强人体抵抗力,美容美颜抗衰老,还能够保护肝脏清病毒,提高人体免疫力,甚至可以提高学习记忆力,真称得上一款“神药”了,神奇得让人联想到很多传销产品。早前,这款产品就因为虚假宣传被人向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当地监管部门还曾向温州商学院领导送达了监督意见书,要求提醒师生停止不当宣传,提高甄别能力,并约谈了商品所属公司负责人。

  而事实上,打着“肽”产品名头的相关产品,一直就是诈骗和销售的重灾区,北京刚打掉了一个保健品诈骗团队,该团队就售卖一款“燕窝胶原蛋白肽”,也是号称能够治愈癌症、高血压等疾病,多名犯罪嫌疑被依法刑事拘留。

  11

  相关老师一边向学生们保证,“这并不是传销,是正常、光明正大的销售行为”,一边又提示风险,强调“如果被举报,学校会负责”,甚至连进“局子”都考虑到了。难道学生参加个暑假社会实践还要承担这么大的风险?学生为的是分数,那么学校为的是什么?到底是教书育人,还是要把人送进“局子”?

  校企合作融合育人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趋势,有利于人才培养跟上社会发展节奏,并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更好满足市场的人才需求。但是强制学生参与,将卖“肽”多少直接与学分挂钩完全变了味,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以暑期社会实践之名,以“零成本创业”的幌子,把学生当成企业的廉价销售员,与人才培养八杆子打不着,更是背离了学校教书育人的使命。

  而学校为何要求师生齐上阵卖“肽”?显然值得深究。因为这完全超出了常见的校企合作的模式和方式。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这款“肽”产品所属的温州优健肽公司的法人代表和大股东均是叶某某,而叶某某是温州三和盛明胶有限公司的联系人、助理,而温州商学院的董事长张某某则是温州三和盛的法人代表、大股东,理清这层关系或许就能解释前述问题。

  温州商学院是一所民办本科院校,由企业家出资创办,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是创办者的私产,师生员工就是私人“兵丁”,教学就要服务于企业家的个人利益。说到底,不管公办还是民办都是在办教育,具有公益属性。学校要为学生发展负责,要服务于国家人才培养,而不是把办学校当生意,把学生当“韭菜”。

  当下,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既源于国家政策的开放包容,也源于一大批热心教育、关心教育的企业家以及社会各界力量的倾心投入。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对民办教育尤其是民办高校的认同感还不强,真正有影响力的民办高校还较少,这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提高民办高校办学质量,提升民办高校学生的获得感。这种全员卖“肽”且挂钩学分的行为,还是少一点再少一点为好,毕竟这既违背了教育初心,也是对学校品牌的巨大伤害。(李一陵)

 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流动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作者:孔祥智责任编辑:孙智英 2020-07-25 20:550 习近平: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12 这段话出自 2017 年 10 月 18 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支持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加快发展,人才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积极促进各类人才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干事创业。

 近年来,各地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不断加大农村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了三点经验。第一,建立县域人才统筹使用制度和乡村人才定向委托培养制度,探索在岗学历教育、创新职称评定等多种方式,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第二,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职业院校和农广校系统,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力度。第三,为充分发挥乡村“土专家”的作用提供平台。

 这些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人才匮乏仍然是影响广大农村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究其原因,是这类地区条件艰苦、人才成长条件薄弱。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吸引流动和激励保障机制,鼓励引导更多优秀人才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贡献才智、建功立业,推动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任务。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来源:河北新闻网责任编辑:孙智英 2020-07-25 20:350 凌云报国志,山川映初心。

 从冀中平原来到祖国西部,把远方变成家、家变成远方,将青春与汗水挥洒在基层的三尺讲台上。二十年的日落晨昏,让保定学院“西部支教优秀群体”与西部的山山水水血肉相连,把他们和当地孩子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人生的“第二故乡”,他们播种下希望的种子,收获着别样的幸福。回顾他们的事迹,感受他们的情怀,有一种信念让人动容,有一种执着让人感佩。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只有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青年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时代在变,但青年与国家、民族的血脉联系不会变,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不会变。正是因为对祖国、对人民爱得深沉,保定学院一批批毕业生,才奔赴千里之外、扎根西部大地,像戈壁红柳、似沙漠胡杨、如高山雪莲,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他们感人至深的故事再次证明,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

  13 献祖国,是当代青年的正确方向。广大青年不论身在何方、从事什么职业,都应当像他们一样始终胸怀大局,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时代洪流中书写精彩人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有什么样的人生志向,才能有什么样的人生轨迹。心有大我,就不会囿于小我;胸怀至诚,就能够无怨无悔。当别人把目光投向大城市,当家乡的用人单位伸出了“橄榄枝”,他们却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召唤,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把火热的青春奉献给西部,在漫漫黄沙和高原戈壁中摸爬滚打。如果说对祖国的大爱是他们最炽热、最真挚的情感力量,那么勇担使命、无私奉献就是他们最质朴、最深沉的行动表达。像保定学院“西部支教优秀群体”一样扎根基层、扎根一线,用智慧和汗水服务社会、服务实践,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青年人就一定能在各自岗位上创造辉煌业绩。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人生地不熟,风沙满天飞,吃水河里打……别人觉得该抱怨的事情,他们却心怀感恩;别人觉得该叫苦的境遇,他们却甘之如饴。保定学院“西部支教优秀群体”,在艰苦的条件下毫不动摇,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二十年如一日扶智扶志,把苦难当成磨砺,在磨砺中不断成长。像他们一样立足岗位、自强不息,用汗水为青春镀上一层耀眼的光芒,不仅仅是广大青年自我成才的必然选择,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的时代要求。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青年人有青年人的担当。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一定能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

 在新的征程上求发展、谋振兴

 来源:南方网作者:郭雪营责任编辑:孙智英 2020-07-25 20:370 7 月 22 日至 24 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四平、长春等地,深入农村、社区、科技园区、企业,就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推进东北振兴、谋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研。他强调,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加快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

  14 会、决战脱贫攻坚注入了信心、鼓足了干劲,为谋划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蓝图、增添了动力。

 在深耕细作中求发展、谋振兴。仓廪实,天下安。要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要用科技为现代农业赋能,推动农业科技现代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要用合作为现代农业聚力,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

 在矢志创新中求发展、谋振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铸就“红旗”“解放”等知名自主品牌,到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长春新区,再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拓创新、自主创新、矢志创新,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注入不竭动力。要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要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优做强,把提升全产业链水平作为主攻方向,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

 在攻坚克难中求发展、谋振兴。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不能减弱,经济社会发展力度不能降低,拼搏奋进的干劲不能松懈。面临老难题和新挑战,要有攻坚克难的斗志和决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做好教育均衡、公共卫生安全、防汛救灾等工作,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既是吉林之要,也是国家之需。加快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就要既立足自身又着眼大局,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立足优势又着眼挖潜,在服务全局中体现新担当,在发展新路上实现新突破,在新的征程上展现新作为。相信,只要牵住高质量发展“牛鼻子”,万众一心,砥砺奋进,就一定能加快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强劲动力。

 “ 天问 ” 出征:科技自强方有未来

 来源:新京报网责任编辑:孙智英 2020-07-25 20:360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只有继续不懈努力,持之以恒谋求发展精进,才能赢得未来。

  15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时 41 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行 2000 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近年来,中国探索太空的步伐不断加快。在四次探月工程的基础上,代表火星探测第一步的“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如其“天问”之名的寓意,标志着在探求科学真理和追求科技创新的漫漫征途上,中国再次出征。据此,中国也正式成为全球火星探测阵营中的一员。

 在火星探测上,中国起步不算早,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就计划实现“环绕、着陆、巡视”三大目标,这在全球尚属首次。如此高的起点,是一种自我加压,也是中国航空航天实力的一次自我证明。

 不过,在当前全球疫情蔓延,世界竞争格局重塑,以及全球化面临新挑战的大背景下,代表中国航空航天迈出一大步的“天问一号”升空,更有着多重科研之外的意义。

 “黑天鹅”频现,世界进入高度不确定性的时代,中国对于未知和科学的探索却并未有丝毫止步,这种坚定的信念和面向未来的乐观主义,之于当前正在蒙受疫情阴影的世界而言,无疑是一种希望的加持。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受疫情影响,中国仍成功抓住火星探测器发射的最佳窗口期,背后必然需要克服更多困难和挑战。这种在特殊时期所展现出的“抗压性”,既是中国航天精神的生动写照,也对当前经济社会恢复、以及各行各业在承压之下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精神激励。

 作为国之重器的航空航天事业,在当前全球政经格局受到冲击,尤其是在美国不断挑动事端,打压中国科技的背景下取得逆势突破,也对中国增强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的主动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方面,越是在竞争加剧的时代,越要靠自身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谋得更好的站位。而作为高精尖技术代表的航空航天,无疑是“硬实力”的代表。航空航天事业在避免关键领域被卡脖子,提振民族自信和国际话语权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另一方面,航空航天技术的突破,背后是一整套现代工业体系的支撑。换言之,航空航天技术的攻关过程,实际也是诸多上下游产业技术突破和升级的过程。先发国家的实践已经证明,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将为国家高端产业提

  16 供基础驱动和牵引。当前中国正处于产业技术升级的关键转型期,这一点亦将有直接体现。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点是,“天问一号”固然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但它依然包含着明显“国际化”基因,为当前面临新挑战的全球化,提供了正面示范。

 本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国际合作伙伴,包括欧空局(ESA)、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奥地利研究促进署(FFG)、 阿根廷国家航天委员会(CONAE)等。这些国家的航空机构标志,都被印到火箭整流罩上面。这不仅表明,中国的航空航天技术得到国际的认可和支持,也代表着中国反对“逆全球化”的生动实践。

 “天问”,是一种面向未来、未知的求索,但“天问一号”出征,又恰恰是一种基于现实的回答。一言以蔽之,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只有继续不懈努力,持之以恒谋求发展精进,才能赢得未来。这既包括最基础、最现实的国计民生发展,也少不了面向未来与未知的“探索星空”。

推荐访问:高考 热点 对外开放
上一篇:财政税收工作管理论文
下一篇:2020年度县区水利工作考核评分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