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云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冲刺模拟卷六

来源:初中周记 发布时间:2020-09-17 点击:

  2019年云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冲刺模拟卷六

 一、单选题

 1、发展适宜性原则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即年龄适宜性和( )。

  A.群体适宜性 B.小组适宜性

  C.个体适宜性 D.社区适宜性

 2、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性决定了学前教育教师劳动的( )。

  A.全面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综合性

 3、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并有系统地把游戏列人教育过程的教育家是( )。

  A.福禄贝尔 B.夸美纽斯

  C.蒙台梭利 D.维果斯基

 4、教师在向小班幼儿描述常规时应避免使用否定性的语句。这是由于( )。

  A.按规定不能用

  B.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

  C.说否定句有损教师形象

  D.容易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

 5、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了第一所幼儿学校“儿童之家”,创立以感官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教学体系的教育家是( )。

  A.福禄贝尔 B.蒙台梭利

  C.德克乐利 D.夸美纽斯

 6、由于幼儿的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及糖元少,不适合他们的运动项目是( )。

  A.长跑 B.投掷 C.跳绳 D.拍球

 7、幼儿出现中暑现象,下列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

  A.立即将其送至阴凉通风处休息

  B.服用十滴水等祛暑药品

  C.令其大量饮用冰水,以迅速降低体温

  D.症状严重者立即送医

 8、与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成有关的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9、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儿童在学前阶段通过教育已经能够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了,所以至少在学前班可以进行“小学化”的识字教育。这种做法( )。

  A.有道理,通过提前识字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

  B.违背“发展适宜性原则”,不应该这么做

  C.在条件好的城市幼儿园可行

  D.可行,因为提前学习知识有利于儿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提高自信心

 10、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应做到( )。

  A.将小学内容下放到幼儿园

  B.大班幼儿不再玩游戏

  C.幼小衔接工作贯穿整个幼儿期

  D.大班使用小学低年级的作息时间表

 二、简答题

 1、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观点、智能种类及教育启示。

 2、简述移情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

 3、简述“成熟势力说”的主要观点和启示。

 4、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5、简要说明幼儿思维方式发展变化的趋势。

 三、材料分析题

 1、在玩“医院”游戏时,几个小朋友为分配扮演角色的问题发生了争执。蓉蓉说:“我想当医生,给病人看病。”小明说:“我要当护士,给病人打针。”,恒恒也吵着说:“不,我也要当医生。”蓉蓉和恒恒还争着抢起位置来,我觉得恒恒平时有些调皮,自控能力差。于是便动员他担任“挂号”的工作。恒恒显得很不情愿,但他还是当起了“挂号”员。由于很少有“病人”来挂号看病,恒恒显得无所事事。我在游戏结束后,特意表扬恒恒能够“坚守岗位”。

  请从游戏的指导策略角度分析该教师的个人意义。

 2、某老师在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的基础上,组织一次表演游戏。教师一一出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介绍完道具,配班老师带领全班幼儿“开火车”离开活动室去“剧场”看表演,主班老师忙着在活动室里布置场景:一家花店、一家书店、一家气球店。场地布置好了,幼儿由配班老师带领进“剧场”。主班老师提问:“谁愿意上来表演?”“哗!”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挑了五个没有举手且上次语言活动表现又不好的幼儿上来表演。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幼儿对话、做动作。第二轮,老师请了五个“做得好的幼儿”上来表演,五个幼儿表演同一个角色。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幼儿的动作。好多幼儿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

  结合我国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试分析该活动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

 3、中班活动“谁能穿过弯道”中,教师投放了小扣子、纸条、棉花等各种材料和弯管,引导幼儿对出示的材料能否通过弯道进行猜想并记录。v管尝试让棉花通过弯道,反复操作了几次,都没成功。她看到身旁的明明把小钢珠和棉花揉在了一起,借着钢珠的重力,棉花很轻易就通过了弯道。萱萱立刻学起了明明的做法。活动结束后,一些老师指出,壹壹的做法并不是真正的探究,模仿甚至照搬别人的做法有悖自由探索的精神。不少教师却认为,善于向他人学习也是一种优点,只要孩子通过学习获得了有益的经验便可。

  (1)教师应该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2)在平时的科学活动中,如何处理幼儿自由探究和模仿他人两者的关系?

 

 4、户外自由活动时,浩浩在草地上发现了几只瓢虫,他开心极了。旁边的小朋友看到了,也一起围了过去,个个都显得非常兴奋。他们一起蹲下数瓢虫背上有多少个点,还把瓢虫放在手心上让它慢慢地爬。这时,王老师看见了,走过来对他们说:“哎呀,脏死了,快扔掉。不是让你们观察小草吗?”

  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科学活动?材料中,王老师的处理方法反映了她具有怎样的教育理念?请结合材料说明,教师该如何处理这类问题。

 5、 周末的下午,评选小红花的活动开始了。幼儿个个坐得端端正正,听着老师的评价:佳佳发言积极,声音洪亮,应该得小红花。还有娇娇、琳琳、亮亮……教师一下子发了很多小红花。滔滔没得到小红花,吸着小嘴站起来:“李老师,我也想要小红花!”李老师看了他一眼说:“你平时不遵守纪律,还想得小红花?生”接着问大家:“你们说滔滔能得小红花吗?”“不能!”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滔滔还在努力着:“老师,我现在已经不打人了!”老师不再理她,他失望极了。评选活动结束了,家长们陆续来接孩子。得了小红花的孩子一个个向家长炫耀着。只见滔滔一下子扑倒在奶奶怀里痛哭起来。老师还没向奶奶解释完,奶奶似乎明白了,对孩子说:“别哭了,小红花不值钱,奶奶带你到街上买去。”说着就拉着孩子走了。李老师望着祖孙俩的背影,许多的嘱咐和劝解已经来不及了。

  如果材料中的教师是你,你会做怎样的反思和改进。

 四、论述题

 1、请理论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的理解。

 2、试述学前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五、活动设计题

 1、以“快乐的端午节”为活动主题,设计一份大班社会教育活动,要求写出活动磐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及活动延伸。

 2、请设计一个大班认识相邻数的数学活动。

 参考解答

 一、单选题

 1、【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和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个体适宜性。

 2、【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教师劳动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是由学前教育任务和教育过程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决定的。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是由这一阶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性决定的。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由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主体化及其与教育结果的一致性决定的。

 3、【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福禄贝尔是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并第一个将游戏列人教育过程的教育家。

 4、【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对小班幼儿应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为指导用语。

 5、【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蒙台梭利创办了“儿童之家”,创立了以感观训练为基础的幼儿教育体系。

 6、【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长跑容易引起幼儿疲劳或脱水。

 7、【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幼儿出现中暑现象,首先将其安排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其次服用备用的十滴水、霍香正气水或含盐的温开水,减缓症状。若情况较为严重,可直接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治疗。

 8、【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维生素A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功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与正常视觉有密切关系。

 9、【育萃专家答案解析扭。解析:题干中的这种做法没有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教育,违背了发展适宜性原则。

 10、【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幼儿期,A.B,D三项说法错误。

 二、简答题

 1、【育萃专家解析】 主要观点:在加德纳看来,智能是由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而不是由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的,各种智能是以多维度的、相对独立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1)每一个体的智能各具特点。

  (2)个体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3)智能强调的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

  (4)多元智能理论重视的是多维地看待智能问题的视角。

  智能种类:言语一语言智力、音乐一节奏智力、逻辑一数理智力、视觉一空间智力、身体一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一交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

  教育启示:作为教育者要树立这样一个观念:每个儿童都具有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潜力,只要为他们提供了合适的教育,每个儿童都能成才。没有相同的孩子,当然也不可能有一种万能的教学方法。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师要针对不同儿童的兴趣、需要、智能特点采用不同的、适宜的教学方法甚至是不同的教学形式。

  “为了多元智能而教”和“通过多元智能而教”是多元智能理论的两个基本观点。前者指的是教育目的,强调儿童的发展必须是全面、和谐的发展,在全面发展的基拙上也要有所侧重。智能没有优劣之分,因为社会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所以根据儿童的特点,教育目标也要有相应的改变。后者是对教育方法的新思考,针对同样的教学目的,对智能结构不同的儿童要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方面利用儿童的智能强项来达到教育目标,正所谓殊途同归;另一方面利用其智能强项带动其智能弱项的发展,发挥智能强项的辐射作用,最终达到儿童的全面发展。

 2、【育萃专家解析】 移情是指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许多研究发现,移情水平是亲社会行为的动力基拙,移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前提。移情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移情可以使儿童摆脱自我中心,产生利他思想,从而导致亲社会行为的产生。

  (2)移情可以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让儿童产生同情心和羞耻感。儿童从内心的愿望出发,产生减轻他人痛苦的动机,从而增加亲社会行为,降低攻击性行为。

 3、【育萃专家解析】 (1)格赛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成熟和学习两个因素。成熟是发展的重要条件,决定机体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因此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学习与外环境有关,并不是发展的主要原因,因为引起变化的原因是成熟的顺序或机体的机制所固有的,学习只是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

  (2)教育启示:

  ①不要认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你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

  ②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

  ③不要老是去想“下一步应发展什么了”,而应该让你和孩子一起充分体会每一阶段的乐趣。

  ④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

 4、【育萃专家解析】 (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2)较多运用机械记忆,意义记忆开始发展。

  (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4)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策略逐渐发展。

 5、【育萃专家解析】 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最初发展的是直观行动思维,然后出现具体形象思维,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

  (1)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主要特点是:①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②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③思维的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主观上无预定目的和行动计划。

  (2)具体形象思维是依靠表象即事物在头脑中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在直观行动性思维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抽象逻辑思维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是通过概括、判断和推理进行的,是高级思维方式,学前晚期才有这种思维方式的萌芽。

 三、材料分析题

 1、【育萃专家解析】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一种有乐趣的活动,在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应十分注重将学习与游戏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游戏组织教学,从幼儿的兴趣和愿望出发,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在幼儿活动中,教师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民主、自由的环境,能够尊重幼儿,因材施教,关注幼儿的变化与需求,并能及时引导、解决问题,促进幼儿情感、态度、交往等方面的发展。

  以上材料活动中,教师虽然能够从幼儿的现实需要出发,设置医院游戏来培养幼儿的社会性,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当蓉蓉与恒恒在区角活动发生矛盾时,教师的介入虽然使他们俩学会了合作,但却是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的。如果能让幼儿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不仅能使他们学会谦让与妥协,还可以通过自身的情感调整来解决问题。因此,为幼儿创设开放、宽松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游戏、主动习得交往的技能,这比教师直接教幼儿如何去交往要理想得多。

  总之,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时机介人游戏,启发幼儿自己去协调、解决问题,为幼儿创造独立解决问题的尝试机会,进而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2、【育萃专家解析】 材料中幼儿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幼儿对话、做动作。第二轮表演时,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幼儿的动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这都充分体现了教师干涉过多,没有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接纳性原则是指幼儿在与同伴、材料互动中会产生新的兴趣和需要,而这些未必是教师所预设的,这时教师应当及时更正自己的计划,敏锐地发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幼儿实现他们的想法,使幼儿的角色游戏真正成为幼儿自己“想要玩的”和“喜欢玩的”游戏,而不是“教师要他们玩的游戏”。而材料中,教师明显没有悦纳幼儿对游戏的新想法,而是不断通过言语指导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幼儿。

 3、【育萃专家解析】 (1)首先,营营的行为应该得到肯定。幼儿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不同的孩子具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因此,他们在活动中也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它能引导幼儿在互相模仿、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建构新的经验和知识,并且获得成功的体验。

  (2)科学活动的核心是“探究”,但“探究”并不是对“模仿”的简单替代。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①适时“抛球”,引导探究。科学教育的核心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活动要求幼儿具有一定的发现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即促使幼儿对“为什么会这样”产生强烈的疑问,并进行创造性思考并寻找问题的育萃专家答案解析。因此,教师在肯定营营之余,还应不失时机地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如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这样就可以穿过弯道了呢?(思考问题、总结经验)”,“那么,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呢?(迁移、运用新经验)”,从而帮助幼儿从简单的模仿学习进人自主探究的过程。

  ②合作探究,经验互补。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同伴的作用,经验互补。幼儿在与同伴合作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并交流自己的探索发现,分享成功的喜悦,进而迸发更多智慧的火花,从而使模仿与探究结伴而行。

 4、【育萃专家解析】 (1)该材料是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偶发性”科学活动。

  (2)王老师的处理方法,反映了她对“偶发性”科学活动的认识不够而漠视的做法,也反映了她对科学活动认识不足、教育理念落后。

  (3)一般而言,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了解偶发性科学活动的一般知识。偶发性科学活动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最经常出现的科学活动,它对于幼儿学科学具有独特的作用。

  ①偶发性科学活动能满足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好奇心。

  ②偶发性科学活动能有效拓展幼儿学科学的时间、空间及学习内容的范围。

  ③偶发性科学活动能培养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敏感和关注。

  ④偶发性科学活动有利于具有科学潜能的幼儿的进一步发展。

  (4)教师应该如何看待和处理幼儿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偶发性科学活动呢?一般而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显然应该深人了解、鼓励支持、积极引导。这种态度能使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活动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5、【育萃专家解析】 小红花是幼儿的骄傲和挚爱,教师通过小红花评比,旨在调动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在评价幼儿的过程中,为追求理想的效果,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幼儿,这对滔滔这种顽皮的幼儿来说一时难以做到。可是,他也像其他孩子一样需要关注和鼓励,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从无奈地向老师求情到失望之极地大哭。心疼孙子的奶奶只好用“买小红花”来安慰滔滔。

  教师评价的关注点应放在幼儿的变化和发展上,多用纵向比较,慎用横向比较。让滔滔这样的孩子,在“不打人”等条件下也能得到小红花,获得满足与成功。

  如果我是这位老师,我会主动找滔滔奶奶,先向她道歉,检讨自己在评价孩子时的失误,对滔滔观察不够。然后和她一起研究教育孩子的方法,争取得到家庭的支持和合作。最后告诉奶奶,小红花是用来激励孩子进步的,不可用买来的代替。

 四、论述题

 1、【育萃专家解析】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取和改造。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不断进取创造,旨在探索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教育道路的理论,它体现了立足于中国实际,“谋适合、谋创造”的追求。无论是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要求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都是对学校与社会割裂、书本与生活脱节、劳心与劳力分离的传统教育的反对,显示

 出强烈的时代气息。生活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的,同时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与教育对象的不同规定了具体培养目标,其核心就是启发儿童、青年、人民大众去改造生活,创造新的人生,创造新的中国、新的世界。

 2、【育萃专家解析】 (1)学前教育的非义务性。

  幼儿去幼儿园接受教育是自愿的而非强迫接受的,家长完全可以根据孩子和自己各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是否送孩子进托儿所或幼儿园,以及送孩子进哪所托儿所或幼儿园。

  启示:学前儿童在学前教育机构的学习可以很自主和自由,因故未上学前教育机构,事后家长和教师不得强迫他们进行课程补习。

  (2)学前教育保教结合。

  学前期是儿童生长发育十分迅速而旺盛的阶段,也是身体各种器官、各个系统的机能还没有发育成熟和完善的时期。因此,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强。

  启示: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要特别强调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在保育的前提下进行的。

  (3)学前教育的启蒙性。

  学前教育的启蒙性是指对学前儿童的教育要与他们的现实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要启于未发、适时而教、循序渐进,不损伤“幼嫩的芽”,并且要促使其茁壮成长。

  启示:这一时期的教育,要为学前儿童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根基,使学前儿童的体力、智力、品德和情感都得到发展,为他们升人小学后较快地适应正式学习生活打下基础,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因而在学前教育阶段,不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主要目标。

  (4)学前教育的直接经验性。

  在学前教育阶段,由于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较低,知识经验欠缺,他们认识事物主要是通过感官和动作。而且,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通过具体形象思维,学前儿童只有通过感官和动作确切地接触到事物并操作它们,才会理解它们。

  启示:在学前教育中,要注意为学前儿童提供丰富的实物材料和真实的生活情形,帮助他们获得直接经验。

 五、活动设计题

 1、【育萃专家解析】 活动名称:快乐的端午节(大班社会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通过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有趣的活动,体验端午节特有的习俗。

  3.感受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

 活动准备:

 1.Flash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2.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活动的相关材料。

 活动过程:

 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及时间。

 师: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的时候我们会吃粽子呢?

 教师小结:五月五,是端午。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1)观看端午节的故事。

 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故事吗?

 (2)提问帮助理解。

 师:刚才故事里说了什么?

 教师小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还要吃粽子呢!(吃粽子,忆屈原)

 3.集体感知端午节吃粽子和划龙舟这两种主要习俗。

 (1)从幼儿自身经验来感知吃粽子的习俗。

 从粽子的味道、形状、粽叶等方面让幼儿体验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教师小结:看来粽子的味道不同,形状和颜色也有很多种呢!

 (2)玩赛龙舟游戏,体验端午赛龙舟的快乐。

 师: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人们还要进行一项很热闹的活动。

 幼儿玩赛龙舟游戏,并分享游戏的感受。

 教师小结:看来呀,赛龙舟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呢!

 4.自主探索,通过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有趣的活动,了解端午节的其他一些习俗。

 (1)提供实物、录像等,幼儿分组探索端午节的常见习俗。

 (2)幼儿交流探索结果。

 教师小结:这些活动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有着人们希望一家团聚,生活美满的心愿呢!

 活动延伸:

 美工区:用彩色纸折粽子。

 生活区:继续学习包粽子、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有趣的活动。

 语言区:讲一些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与传统的故事。

 2、【育萃专家解析】活动名称:找邻居(大班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认识6、7、8、9的相邻数。

  2.锻炼思维的敏捷性。

  3.对数字感兴趣。

  活动准备:

  1. 1一10的数字卡片幼儿人手一套。

  2.歌曲《找朋友》、玩具花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口头游戏:复习1-5的相邻数。

  玩法:教师和幼儿一问一答,巩固相邻数多1和少1的关系。

  教师:小朋友们,我问你,2的相邻数是几和几?

  幼儿:老师老师我告诉你,2的相邻数是1和30

  教师:小朋友们,我问你,比2多1的数是几?

  幼儿:老师老师我告诉你,比2多1的数就是30

  2.摆一摆

  教师用玩具花片摆出6的排列图,幼儿则摆出比它多1和少1的两组花片并分别用数字卡片5和7表示出来。

  小结:比6少1是5,比6多1是70 6的相邻数是5和70

  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找出7,8,9的相邻数。

  3.找一找

  请幼儿将手中的数字卡片按顺序摆好,然后找一找6,7,8,9的相邻数。

  小结:6的相邻数是5和70

  7的相邻数是6和80

  8的相邻数是7和90

  9的相邻数是8和l00

  4.游戏:“找朋友”

  (1)每个幼儿选择一张数字卡后围成一个圆圈,每次请出几名幼儿,在音乐《找朋友》的伴奏下,找到自己所持数字的相邻数。

  (2)为数字宝宝找朋友:老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请小朋友举起这个数的相邻数。

  (3)找多1或少1。老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请小朋友举起比这个数多1的数字卡片;老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请小朋友举起比这个数少1的数字卡片。

  活动延伸:

  1.带回家的活动

  (1)爸爸妈妈写出数字,每两个数字之间留出空格,让幼儿写出相邻的数字。

  (2)摆物体,根据已给的物体数量,摆出比这个物体多1和少1的物体,并说出是几个物体。

  2.教师除了提供花片外,还可以提供其他图形、卡片系列材料供幼儿操作。

推荐访问:幼儿园教师资格证 云南 冲刺 资格证
上一篇:高中期末自我总结
下一篇:文化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