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创新中党建亮色

来源:初中周记 发布时间:2020-07-29 点击:

 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党建亮色

 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党建亮色

 xx 年“71”前夕,XX 街道正式启动“N 区 1 会”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依照“1 会兼顾、N 区联动;分类推动、全面提升”的党建工作思路和“强化党建、服务民生、推动发展、增进和谐”的工作目标,横向上,依照行业组建行政区、社区、商区、校区、园区 5 个党建同盟,覆盖区域内 40 多家基层党组织,构建区域党组织关键式工作格局;纵向上,构成党工委、2 级党委、党建同盟、党(总)支部的 4 级组织网络,及党建峰会、党建同盟联席会议的工作体系,构建区域化党建协同联动体系;情势上,通过“自动、小联动、大联动”,优化“内循环、外循环”,构成服务型党组织引领的社区治理兼顾联动机制。xx 年多来,区域化党建的杠杆效应逐步传导至社会治理领域,逐渐构成了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的新格局。

  1、立足“两大主题”,应对地区“4 大需求”——“N 区 1 会”区域化党建缘起

 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是事关上海当前改革和未来发展的全局性大事。XX 探索“N 区 1 会”区域化党建,正是植根于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这两个重要主题。1 方面,街道提出“实现全面城市化、打造美丽新 XX”的战略目标,要求党建工作和大众工作紧扣“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文化繁华、宜居宜业”的城市化治理理念;另外一方面,市民全面发展和产城融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又要求尊重基层首创,拿出切实举措,真正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问题。

  “N 区 1 会”牢牢扎根于 XX 地区发展和社会治理的现实,是应运而生的创新举措,具体表现为用区域化的方法为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进程中显现的“4 大需求”提供解决路径。

  1 是大众诉求从“基本型”向“多元化”发展,产生“张力”

 需求。XX 的基本需求依然占据较大比重,如全街道低保户占全区 3分之 1 左右,60 岁以上老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31%。同时,精神文化、市政发展、环境卫生、公共服务等新型需求表现日渐旺盛,居民在就诊、出行、教育、居住、物业管理等领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源利用和分配成为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

  2 是区域格局从“单 1 型”向“混合型”发展,产生“协力”需求。XX 曾有“市场兴、百业兴”的说法,但在“调结构促转型”的要求下,以专业市场为主的单 1 产业格局,最近几年来已演变为集电商、汽配、金融等为 1 体的多元型产业结构;本来以曹安路为主线的商圈散布,演变为全区域覆盖的混合型产业布局。而地铁 13 号线开通、14 号线行将开工,也使业态、地缘之间的关系更加纵横交错,产城融会和区域治理的需要更加迫切。

  3 是社会建设从“内生型”向“公共性”发展,产生“动力”需求。公共服务平台、条块治理模式逐步充实进管理体系,取代居民区、经济单位、行政部门的自我管理。最近几年来,针对内生型需求溢出带来各类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动力机制问题,街道推出“大联勤”、“小联勤”等社会管理综合性平台,加大开放参与和公共治理的力度,并在

 “N 区 1 会”工作中提出实现区域化党建靠动力激起的要求。

  4 是党的建设从“单位制”向“社会化”发展,产生“活力”需求。1 方面,基层党组织“少资源”没法应对利益诉求多元交叉的立体魄局,没法解决大众具体的问题就意味着失去 1 部份的大众基础;另外一方面,组织建设“低活力”难以匹配市民生活和产业发展的活跃程度,固步自封带动不了大众参与、监督、评判。“自扫门前雪”、闭门抓党建的传统基层组织建设方式已疲态尽显,作为社会治

 理的“领头雁”,基层党组织迫切需要提升本身活力。

  2、围绕“3 个方面”,推动“xx 服务”——为社会治理提供组织保障和工作平台

 “N 区 1 会”工作的动身点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党组织本身作用的发挥,提升党建工作对社会治理的引领效应。着力点是开门弄党建,跳出党建抓党建,实现党的建设与大众工作、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的全面融会,实现单位内外、行业内外、区域内外资源兼顾利用。据此,“N 区 1 会”侧重在基础性、组织力、项目化等 3 个方面进行深入推动,实践中也产生了 1 首富有 XX 特点的“xx”党建工作经。

  1 是突出“基础性”。把组织建设作为加强社区治理的重要基础,具体为:“联会峰会明确了门路”,每一年召开 1 次党建峰会的同时,每季度各同盟召开联席会议,实行轮值主席制,增强同盟的常态运行力;

 “课题调研开阔了头脑”,各党建同盟完成年度调研课题;“特点工作亮出了方法”,基层党组织每家最少实行 1 项党建特点品牌,部份工作触及社会治理领域;“先锋指数测出了影子”,对全部党组织和党员进行了先锋指数测评,构成了“大众眼中的党组织和党员”的基本反应。

  2 是强化“组织力”。称之为“10 项机制建起了架子”,机制包括两项“组织架构建设”(组织领导、党建峰会机制),构成神经系统;5 个“运行规范建设”(同盟联动、党群联动、联勤联动、品牌创建、专题研讨机制),犹如“手和脚”;3 项“保障支持建设”(先锋指数测评、专家咨询、督导指点机制),赋予“大脑”和“小脑”功能,以此构成 1 个集街道党工委、党建同盟、基层党组织及社会气力 1 体运作、各司其职的区域化党建“神经链”,并有效传导至社会治理的基础和末梢。

  3 是巧用“项目化”。即分解推动、项目运作。具体为:“联动共建搭起了台子”,构建 38 对同盟内党组织“小联动”结对,84对同盟间党组织、与区域内体系外党组织、区域外党组织 3 个层面的“大联动”结对,围绕社会治理展开共建内容;“统 1 行动吹响了号子”,5 个同盟实行 5 个统 1 行动,共同目标眼前凝聚共同气力;“共治项目开出了方子”,根据社会治理要求,同盟构成“1 年以 1 个重大项目解决 1 个重要问题”的推动思路和措施;“集中服务甩开了膀子”,每半年展开 1 次同盟统 1 行动日。

  3、推动“N 区会聚”,提升“整体效应”——“N 区 1 会”的初步成效

 以区域化之“法”,党建同盟之“实”,党组织之“活”,展开党的建设和大众工作,有效推动了 XX 区域内党组织共谋党建、同享资源、共同服务、共建和谐的能力和水平,使“推动发展、服务大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保护稳定”的作用得到明显提升,有效推动了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深化“服务结对”,构成“联动”效应。通过量渠道的资源引入,打造街道层面结对的 30 多对共建关系,同盟层面结对的 25 对共促关系,基层党组织层面结对的 120 余对区域内外联动关系,不断推动社会治理协力构成。根据跳出 XX 推动区域化党建的思路,党工委结合街道特点,对应结对内容,在“N 区 1 会”工作中全面深化与“5个结对单位”——市商务委干部人事处、市综治办党支部、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市企业联合会、xx 区检察院的双向互动,为地区发展和大众工作提供坚强的外力支持。其中,市商务委干部人事处在3131 电子商务园建立“商务人材 XX 服务基地”,还为东方汽配城申请“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项目”提供政策服务,并指点其申请到 1 笔意料以外的扶持基金;市综治办对“大联勤”向社区“小联

 勤”拓展予以具体指点;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与街道联合举行后备干部培训班,为街道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市企业联合会对街道企业招商、组建企业家联谊会等工作进行具体支持;区检察院则对街道展开干部教育监督工作给予了指点。依托党建同盟的实体运作,在同盟内展开

 “小联动”结对,相同业态、相近特点的单位党组织结成 xx 个对子,以共同发展、相互借力的情势推动服务大众、社会治理工作;与同盟间党组织、区域内体系外单位党组织、区域外单位党组织展开“大联动”结对,基层党组织建立区域内外结对共建关系 xx 对。XX 市场监督管理所党支部与 XX 经济城党支部展开“所城联动”,探索共同服务企业发展、推动区域治理的新模式。座落于曹安路的上海市轻纺市场,在参加街道商区党建同盟后将“星级”商户的评选与商户的社区表现挂起钩来——不但要看经营,还要看社区表现。租户 1 改以往在租住地乱堆乱扔现象,邻里关系和睦了,还激起了社区志愿服务的热忱。

  买通“服务分割”,构成“联合”效应。依托社区党委、行政组织党组,构成“2 级党委(党组)”领导和推动“N 区”党建同盟的工作架构。街道各科室牢牢围绕“N 区 1 会”谋划和展开工作,构成部门联动、工作联合的服务态势。园区党建同盟综合服务中心,由机关干部轮番展开“1 口受理”,切实体现党群部门机制联享、组建联推、阵地联建、活动联办、考核联动的要求。同时,在各类大众性问题研究和解决进程中,全面展开资源整合、气力联合,严格履行“1、3、105 工作日”制度的要求,对大众反应的问题当天给出初步答复,3 个工作日给出明确答复或解决,105 个工作日内基本予以解决,不能解决的给出明确解释。在此基础上,带动“网上信访联合接待大厅”、“大联勤”、“大数据

 ”等大众综合治理平台建设,共同组

 成大众问题和社会矛盾解决体系,推动影响大众满意度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和及时回应。

  优化“服务体系”,构成“主体”效应。依照市委、区委关于联系服务大众工作的要求,“N 区 1 会”全面兼顾街道大众工作,构成区域支持、基层自治为主要特点的大众工作格局。1 是强化基层自治机制。在社区全面实行“5 联”工作法,构建先锋议站(家)、社区议站(家)。2 是建立区域单位支持机制。全年区域单位参与社区服务两千余人次,向社区捐助资金近百万元;3 是改进机关干部在联系服务大众中的风格建设。街道机关党总支在全面实行“顺民心、听民意、解民忧”的“3 民”工程中,结合找准解决“4 风”方面突出问题,做到定点联系、定项参与、定期解决、定责落实。去年,街道各党组织有效解决大众反应问题 1500 多条。4 是展开先锋指数测评。在街道全部基层党组织和全部党员中展开的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指数测评,随机抽取大众进行打分,聚焦“4 风”、“不严不实”等问题,对比大众迫切期望解决的问题和社会治理效果,构成“大众眼中的党组织和党员”的整体反应。

  凝聚“服务气力”,构成“共同”效应。以党建同盟为单位,打造党组织共同服务力,是“N 区 1 会”的重要目标。5 个党建同盟分别实行了各自的统 1 行动项目,行政区党建同盟“4 进 4 强”行动,社区党建同盟“5 联”工作法,校区党建同盟“3 优 3 名

 ”工程,商区党建同盟“5 位 1 体”工作体系,园区党建同盟“4 阵地”建设,成为凝聚共同服务力,分领域明确服务主线和服务内容的重要抓手。新郁社区在实行“平改坡”工程中,许多底楼居民不让脚手架搭在天井,“平改坡”眼看要“白搭”。社区党总支根据社区党建同盟统 1行动——“5 联”工作法要求,建立“3 专”队伍,在工程建设和居

 民之间架设意见反馈、解决、监督的平台,10 多家单位参与的专项工作组,在部门间吹响“集合令”;150 多名居民骨干组建的专区服务队,在邻里间响起“征询声”;近 10 名居民代表担负的专门监督员,在施工队旁架起了“摄像头”,安稳完玉成部建设,却没有 1 起矛盾升级。在统 1 行动的范畴内,党建同盟每半年展开 1 次“统 1 行动日”集中服务,5 支“联动服务队”走上街头、走入市场、走进家庭,通过集中服务和集中访问,构成推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具体举措;依照“1 年以 1 个重大项目推动 1 个重要问题解决”的思路,各同盟明确各自“共治项目”,努力让大众感遭到“N 区 1 会”区域化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带来的变化:行政区党建同盟建设“网上信访联合接待大厅”,推动问题解决;社区党建同盟构建“党群议事体系”,推动居民自治;商区党建同盟打造“曹安路商圈诚信经营公益服务共同体”,推动社会责任;校区党建同盟运行“品质教育社会资源库”,推动校园建设;园区党建同盟建好园区“1 中心 1 基地”服务点,推动人材服务。同时,党建同盟以服务大众为重点,每一年展开 1 次集中性课题调研,去年构成

 4 万余字联合调研报告

  突出“服务特点”,构成“抓手”效应。结合本身实际,当前,5 个党建同盟内 48 家党组织提出并实行了 50 余项党建特点品牌,其中有很多内容触及社会治理领域。在 1 次沿街路面乱设摊治理进程中,XX 城管中队的党员看到摊贩大多生活困难,“放任不行,冒然取消却容易引发新的社会问题。”怎样办?党支部组织党员和骨干队员在现场路段设置“微型党课活动授课点”,并展开“城管进社区”活动,全面听取意见建议,探索“亲民、文明、服务”为 1 体的城管新形象。街道机关党总支的“浸社区”联系服务、铜川社区的“4事”活动、景域团体的服务“3 带动”、轻纺市场的“心桥驿站”、XX 幼

 儿园的“送教进市场”等,在 XX 的党员大众中日渐深入人心,成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大众的自觉行动。

  4、相干启示

 “N 区 1 会”为 XX 街道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区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初步构成了会聚区域资源的关键效应,也为区域社会治理提供了重要引领和启示。

  1 是激活区域单位“动力”,是区域化方法展开社会治理构成持久生命力的源泉。就 XX“N 区 1 会”实践而言,区域化展开社会治理的动力体现在 3 个方面:“利益型”纽带,主要体现在为小微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环境型”纽带,主要表现在为区域单位营建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工作环境;“服务型”纽带,针对 1 些经营效益好、社会责任强的区域单位,为他们融入区域生态提供切实可行的服务项目。正是采取了分类实行、诉求对接的做法,

 “N 区 1 会”激起了区域单位参与社会治理的普遍热忱和共同话题。

  2 是坚持平台建设“开放”,是区域化方法展开社会治理构成广泛参与监督评判基础的条件。党工委明确“N 区 1 会”开门弄党建的基本运行模式,有效助推了基层自治体系的建立完善,提出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1 平台 5 机制”为重点,推动基层党组织展开社会治理工作,也是立足于开放参与这个条件和基础。在最近几年来的党内主题学习实践中,坚持先锋指数测评机制,发挥“大众眼睛”的监督和评判作用,确保了党性锻炼植根于丰富的大众土壤。

  3 是找准问题解决“实效”,是区域化党建带动社会治理创新兼顾调和作用的关键。大众对党的基层组织,普遍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因此,区域化党建从问题导向入手,推动问题查找、即知即改、项目转化。“共治项目”即是在这方面的 1 个探索,通过区域气力聚焦区域问题、党建同盟兼顾项目推动、职能部门支持项目落地、

 社会气力评判项目实效,寓党的建设、社会治理、大众工作于项目平台运行当中。同时,党建同盟通过统 1 行动,党组织通过特点工作创建,也构成了常态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渠道。

  4 是做实部门气力“支持”,是区域化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构成稳定运行效应的基础。

  1 方面,行政区党建同盟将机关、窗口单位纳入基本服务气力,构筑了“N 区 1 会”关键的关键支持点。如园区党建同盟综合服务中心,就是以机关干部“1 口受理”的情势展开园区企业服务。另外一方面,行政区单位将区域联动作为基本考核内容,构成了问题解决机制的推动力。如以“1、3、105 工作日制”为根据,对机关干部每季度联系社区、联动区域的情况进行考核,在机关干部普遍建立了参与社会治理、解决实际问题的部门责任和联动意识。

推荐访问:亮色 党建 治理
上一篇:党支部工作计划
下一篇:“脱贫攻坚”主题征文:脱贫路上领路人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