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不小,小学大用

来源:小学周记 发布时间:2023-04-18 点击:

陈志刚 | 成都市龙泉驿区东山国际小学和向阳桥小学

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回想多年来的教育经历,尤其是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的经历,我感触颇多。现就小学教育本身,尤其是其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特征,谈一谈观点。

小学教育作为国家基础教育的一个部分与阶段,“基础性”是其重要特征,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础。国家教育体系分为若干阶段,一般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其中,初等教育作为普通基础教育,和其他学段的教育有着很强的连贯性,小学教育则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教育体制历经了多次改革,但无论是六三制还是五四制,小学教育从学段时长、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承担的职责与功能等诸多方面来看,都是义务教育的基础、基础教育的基础、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础。

教育影响的基础。教育包括三种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教育影响就是充分、有效地利用教育活动,以直接促进学习者的最大发展,并间接满足整个社会的最大发展需要。无疑,小学教育在教育的全链条中发挥着基础性的影响与作用,完善的小学教育体系和高质量的小学教育水平必将促进社会的发展。

学生个体发展的基础。学生个体发展包括个体社会化与个体个性化两个主要方面。个体社会化包括学生思想意识的社会化,比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内涵之一就是文化自信,要求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心,这是对学生思想意识社会化的教育内容之一。个体社会化还包括学生个体行为的社会化。比如我校师生共同参与制定的《一日常规60条》,将学生每日在校各个场景的行为准则具体化,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让学生的在校生活可见、可量化。此外,在角色和职业的社会化方面,学校开展了“少年警队”“文创商店”“蔬菜交易所”“八大工程师”“我的职业人生”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让学生充分感受社会角色和不同职业的特点和魅力,为其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

个体个性化则是指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包括学生个性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增强学生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握此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又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做到差异性和创造性有机结合,方能促进学生个体个性化的形成和发展。

基于此,小学教育都肩负着奠定学生个体发展坚实基础的重要作用。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更需要思考清楚,学校可以给孩子提供什么,为孩子奠定什么样的发展基础?

学生是根本,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有了学生,学校才有存在的必要;
不断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教师的专业价值才得以体现,学校也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我常常问自己:这六年,孩子们遇到了我们,信任我们,我们应如何回馈孩子,让走进校门的孩子有期待,让走出校门的孩子有素质?

国家有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等纲领性指导与目标,我校也据此设计了德育之星(善·品少年)、智育之星(创·智少年)、体育之星(乐·怀少年)、美育之星(雅·行少年)、劳动之星(匠·作少年)的“五星少年”培育体系,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管是哪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不管是哪一种话语体系与框架结构,我想,对学生的培育都是沿着两个共同的方向与目标——“心有所属”和“身有所为”。

“心有所属”,意味着学校教育活动要关注和把握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价值倾向、情感态度、审美情趣和人格品行,使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有所依托。“身有所为”,意味着学校教育活动要关注和把握孩子们从事各种实际活动、应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智能素养和技能技巧的发展,使孩子们在生存发展中具有行事做事的力量和技能,让走出校门的学生能够有所为。

这些是国家颁布的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携手共同培育的孩子们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握好“心有所属”和“身有所为”的关系,将思想和行动相统一,才能推动学生个体和谐发展。

在给《光明少年》杂志创刊寄语时,我写了“用一束光,点亮明天那方”的话语。我认为,我们要用的这束光,是遵循教育规律、闪耀智慧光芒的教师的专业之光。

现代教师具有多功能性、专门性、高素质性、发展性等特征,归根结底,专业性是教师的第一特性。教师是道德的引路人,是品行的示范者,敬业的教师会忠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研究学生、研究课标、研究课堂、研究教学的教师,持续追求专业进步与提升的教师,理所当然是一位敬业的教师。

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理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历练与提升,内容很多,学无止境,作为教师,要将自己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成就本职工作的使命感作为职业追求,坚守一颗初心,对事业忠诚,努力追求专业上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尽管当今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归总起来,有几点是共通的:首先,择高处立做学习者,学习能解决教育想得深不深的问题;
其次,就平处坐做研究者,研究能解决教育方法对不对的问题;
最后,向宽处行做行动者,行动能解决教育效果好不好的问题。“主动学习”与“积极反思”是教师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只有这样,教师在专业上才能更进一步。

通过科学的管理构建有利于学校发展的生态、文化和场域,是促进学校良性发展的根基。

教师为什么需要学校这个组织?因为学校能够给予教师单个个体所不能给予的东西,比如生活的保障、办公的条件、专业的发展、同事间的交往等。学校的教职工来自五湖四海、天南海北,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学历知识,每个人为人处世的方式和教育学生的方法各不相同。作为管理者,如何将这些“不同”统筹起来,归于一方,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这种“归”既是工作上的归,又是交流上的归;
既是身份上的归,又是心理上的归。当所有教职工都能在学校找到归属感,教师的专业性也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校也必定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力量是学校能够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动力。

我校在多年的发展和实践中,不断梳理、提炼,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文化基因,并将其凝练为24个字,即遵循规律、优化结构、制度立校、人文兴校、履职尽责、宽严相济。教职员工们也逐步形成和提炼了自身队伍的四种文化,并在实践与发展中不断丰富与完善:认同文化,认同学校、认同职业,从而增强个人归属感,推动个人发展;
首位文化,课堂和质量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
成长共同体文化,让每一位教师都看得见同事的长处,并愿意主动分享自己的经验;
执行力文化,说得多不如干得好,一切实事看行动。

小学不小,小学大用。每一个教育主体都聚精会神、孜孜不倦,就是最尊贵的“修行”,成长也在点滴之间发生。

猜你喜欢社会化个体基础“不等式”基础巩固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22年6期)2022-06-05“整式”基础巩固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21年10期)2021-11-22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少先队活动(2021年5期)2021-07-22关注个体防护装备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中国非营利评论(2019年1期)2019-06-18“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学习月刊(2015年7期)2015-07-09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学习月刊(2015年22期)2015-07-09How Cats See the World中学科技(2015年1期)2015-04-28推荐访问:小学 不小 大用
上一篇:葫芦岛市连山东城世纪小学
下一篇:2023年小学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