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

来源:网络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03-10 点击:

李翠平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提高企业的风险反应能力,从而确保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以保持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竞争优势。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维持公司的竞争优势,企业应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管理,以达到对公司战略发展目标的准确把握和规范,从根本上研究其对于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在企业风险控制、生产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一)内部控制的涵义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达到经营目的,保证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会计政策的准确、可靠和有效的执行,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经济效率和经济效果并实施一系列约束、评估,控制、规划、改正的方法、手段的统称。而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建立在一套专业化的管理制度基础上,以风险预防与有效监督为目的,从多个层面建立起全过程监控系统,对关键的控制点进行描述,使其具有可视性。

(二)内部控制的主要原则

(1)全面性原则:要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涉及到公司和下属单位的各类事务,实现全过程、全员控制,不存在任何内部控制的空白。(2)重要性原则:在综合考虑的情况下,重点放在重点业务和高风险区域,并采用更加严密的控制,以保证没有明显的缺陷。(3)制衡性原则:就是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等,要形成相互制约、监督的制度,坚决不能提高经营效率。它要求一个公司在做一件工作时,要通过两个不相关联的部门或岗位共同完成;
同时,在履行内部控制监督责任方面,必须具备较强的独立性。(4)适应性原则:就是要在企业的规模、业务范围、竞争和风险程度等方面要做恰当的协调。企业在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时,必须要有远见,要对其进行评价,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5)成本效益原则:要对执行费用和期望利益进行权衡,以合理的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在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投入与产出的比率。

(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目的

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内部协调的方式与手段,其目的在于维护公司资产安全、检验公司的财务状况、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益,是促进公司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内部管理体系。而企业管理又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企业管理贯穿整个生产、经营、投资活动的整个过程。对企业管理进行内部控制,则是以确保资产的安全为目的,降低资产的风险,通过加强成本管控、内部控制监督等一些内部控制手段来加强企业管理,从而规避风险。

(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意义

有效提升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制约和监督,可以有效防止和减少财产物资受到损坏,杜绝浪费、贪污、盗窃、挪用和不合理使用等问题的发生,从而可以帮助企业资产维护安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有效提高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内部控制系统制定和执行业务处理程序,科学合理地进行职责分工,有效地避免错误和弊端的发生,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和汇总过程,从而提供正确可靠安全的会计数据给企业经营管理者,使其了解过去、控制目前、预测未来、做出正确的决策,促进整个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

(一)预测控制权归属过于集中原因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新兴的科技公司如网络技术公司应运而生。与传统的劳力密集型工业相比,新兴产业更多的是依靠核心技术,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研发创新能力,因此,人力资本是创新的源泉,它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创业团队是公司的核心能力,它能为公司做出有效的决策,并能影响到公司的发展,建立起独特的企业文化。但是,由于公司规模的快速增长,对资本的需求很大,在公司融资的过程中,公司的创立者对公司的控制也会有所影响,因此,很多公司都会采取“双重所有制”的方式。

双重的股权结构维护了中小股东利益,虽然保留了公司的股份,但也会有独立的大股东,这对创始人和中小股东来说,都是有好处的。实质上,两者的差别在于一种不平等的股东利益体系,即股东拥有控股股东的控制权,而控股股东则控制着公司。在对抗中,中小股东在做决定时,不能通过表决来维护自身的权益,进而事件的决策就是危险的。股东因此而获得的对等利益的权利持有时会非常有利。然而在利益模式下,发起人以较低的利益获得收获与控制,风险不高,不利于等利益的产生风险。那样的话,他们所承担的风险就会很小,也会导致创始人在决策时不谨慎,这样的话会使普通用户损失很大。虽然这种权重结构加强了创始人对公司的控制,但也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使公司产生监管风险,更可能导致团队的根本权利结构失效。但是,同时也控制了公司的内部机制。而股东大会的股东权益,由于股东对股东的其他权益无权行使控制权,无法对股东大会的其他股东行使控制权,从而无法实现公司外部股东的监督。公司治理产生的有效监督,可以对价格结构产生有效的监督,可以对外受惠,使收购能够降低公司的权利,从而使公司在收购市场活动中优胜劣汰的合法权益无效。双重股权结构既违反了一股一权的规定,又违背了资本多数决定的基本原则,因此,这种双重所有权制度的选举权分配原则是不一致的,势必导致高代理费用,结果就是缺乏效率。所以,在一些情况下,公司的掌控者和大股东可能会利用公司的控制权,甚至不惜以公司的整体利益来索取自己的利益。当面临不同的业务计划时,创业者往往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放弃正确的发展。当收益和控制权差距较大时,控制人滥用控制权的可能性较大。在这种股权结构下,公司的其他部门大大降低了对公司管理层的约束能力,这极易导致管理层的腐败。管理层从自身考虑,为了自己的利益,管理人员往往会滥用职权,以获取自己的利益,很容易就会出现对公司进行恶意挖空的情况,进而导致损害了其他股东的利益。也有可能挪用公司的资金,通过关联交易来牟利,导致公司的财务状况恶化。

(二)内部审计监督制度的不足

1.内部审计监督的监管领域太窄。内部审计机构是根据国家的要求而设立的,我国鼓励企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以便于国家对单位进行审计,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审计是企业内部建设的基础。通过由董事会主导的内部审核,可以让董事会对公司的经营和经营状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通过及时的沟通决策确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对公司委任的管理人员进行客观评价和监督。但是董事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程序繁杂,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效力和效率,从而降低了审计效果。而且,内部审计机关的工作人员都是被单位的内部审计机关所任命的,审计的对象是自己的单位,肯定会损害到上级的利益,有些人故意回避,不想得罪上面。就算发现问题,为了不得罪上面,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他们也不会说出去,监管只是一种表象,很难起到应有的效果。内部审计人员在公司中扮演着监督和服务的角色,这两种角色使其在审计中的地位模糊不清,而自身的双重身份则使其在工作中很难进行灵活的转换。审计无法触及企业的核心,内部审计的监督管理权力很难行使。

2.内部审计监管方式与手段落后。目前,大部分企业仍在使用传统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方式,对公司的现金管理效果进行监控,采取的事后审计,而忽视了事前审计的风险预防,在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常常在早期的监管检查中就可以发现问题,而因为公司的内部审计不能进行事前审计,只有在事后检查才能发现问题,这种监督工作只是做表面功夫,不能达到真正监督的目的,而审计的效益无法凸显其效果,公司违规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善。公司的内部审计员对计算机的运用还不够熟练,计算机也没有适合他们的操作系统,没有一个能够熟练操控现代审计软件的人员来带领他们,他们不可能突破自己的思维极限,如何从事后审计去发现事前的问题。没有先进的审计方法,同时,审计部门的审计师之间的交流也很欠缺,无法与迅速发展的现代公司相适应,从而导致企业内部审计出现问题。

(三)风险意识薄弱,人力资源待强化

企业创立初期企业的员工都通过不同的公司和渠道加入了企业的大家庭,公司的员工素质也是参差不齐。如果大部分的高管和员工都没有太多的风险意识,只靠少数人的话,很可能会增加公司的风险,从而影响到公司的决策、风险控制和策略的实现。各内审员在对公司的业务进行审计时,不仅要了解公司的有关法律法规,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判断力,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事实上,员工素质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的高管和公司的员工都是缺乏风险意识的,复合型人才数量也比较少,人才流动也比较大。最主要的是很容易形成以依赖一人为主的“一支笔一把手”的体系,从而打乱了内部审计制度。随着新世纪审计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专业水平不高的审计师无法利用新技术进行内部审计,由此可见,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企业文化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资产保护控制有待完善

许多企业市场经济竞争的思想薄弱,习惯于过去的争投资、争项目、争资产,片面追求企业资产占有最大化,未能形成可供有效使用的资产,不少资产处于长期闲置或半闲置状态。企业建立的财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控制薄弱,没有严格执行,导致财产物资受到损失,账目管理与实物管理相脱节,使得会计信息不对称,影响到企业资产的安全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一)调配好控制权,保护非经营股东的权益

控制权中的利益最大化,主要是影响中小股东的利益。在相对合理的范围结构下,应该将公司职能分配到公司的各职能部门,增强公司治理,完善内部审计控制制度,降低公司顶层管理者的控制权。综合考虑公司资产和股东权益分立等方面的观点,加强对外部市场的调研和关注,以保护公司股东的权益。在股权投资等权益重大交易中排除投票权的独裁现象,在公司关联交易中,除股东外,保证其他关联方的特殊权利控制权一律平等,允许创始人行驶控制权的同时限制其权力。使得企业董事会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决策者,经理层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执行者,监事会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监督者,员工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参与者。

(二)强化组织架构

企业需强化组织架构。完善组织架构能给员工带来不同的梦想,对员工进行先进的培训和管理解决意识滞后的问题。在组织内部及时认真的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完善和优化内部控制组织,减少企业各种内耗,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构建一个公正、高效的业绩评价制度和奖惩制度,真实的反映工作实绩,制定实施激励机制有利于员工尽早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潜能,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为员工创造一个公正的工作环境,使其具有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促进和提高整个企业的经营效率。

(三)完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

应当坚持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内部审计制度的制定,这样做是为了提升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我国的法律法规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具有约束作用,制定一套适合于企业实际状况的内部审计制度,是使审计工作顺利实施的前提。为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单位主管要组织内部的审计部门、审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使其了解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自己在各自的岗位上要做哪些工作。同时,审计部门也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性强的操作规范,以增强其执行力;
要建立健全内部激励体系,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奖惩分明,使其能够有效地发挥审计工作的热情,从而克服其工作中的随意性、盲目性,有效地维护内部审计的严肃性。加强对内部审计的监管作用。为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功能,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必须不断地学习内部审计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以满足新的社会发展需要。首先,必须在当前的审计理论层面上,利用新的审计技术,实行以风险为导向的、以管理为核心的审计,以提升审计的效能。其次,过去企业只能采用事后审计方式对经营管理进行监管,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违规行为,不能在风险萌芽初期进行规避,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所以,应该逐步向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过渡,构建一套完整的审计信息系统。

(四)提升内审队伍的整体素质

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能违背法律法规,不能违背职业道德和有关要求。不能因为单位领导的压力,就搞一些徇私舞弊的事情,发现差错要及时向上级汇报。有效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运用,对于监督工作有着很大的作用,在社会的严峻考验和压力下,内部审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加强内审队伍的建设,提升内部审计人才的素质。首先,内部审计不仅要有财务方面的知识,还要有法律、管理、金融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些都是会计监督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其次,公司还可以从公司内部挑选有经验、思想作风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各类优秀员工,加入到公司的监督工作中来,鼓励内审人员高质量地开展工作。最后,还要对内审人员进行培训,建立甄选机制,加强内审业务能力,提高内审员的素质,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

(五)加强企业的资产保护控制

1.资产财务保护控制。财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的账户,全面反映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在持有期间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合理计提资产的减值准备和跌价准备,以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性。在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业,要定期拷贝软件或相关文件资料,避免记录受损、被盗、被毁的可能性。其他资产使用和保管部门应当建立资产进出管理台账,定期与财务部门对账。

2.资产实物保护控制。只有经过专门授权的人员才能对资产直接接触,资产的增减必须严格按照审批控制制度要求办理手续,先由实物保管部门经办,再由财务部门审核和企业负责人审批后,才能最终处置;
资产的保管要实行岗位不相容的分离原则,比如现金必须由出纳保管,其他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接触现金;
要根据实际需要定期和不定期对资产盘点,为了明确责任人,确保财产安全,应当建立盘点制度和盘点流程,对盘点中出现的资产差异应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置,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并修正相关制度。

猜你喜欢 资产监督企业 企业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企业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企业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商周刊(2018年19期)2018-10-26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能源(2017年7期)2018-01-19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人大建设(2017年2期)2017-07-21夯实监督之基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推荐访问:浅析 内部控制 管理
上一篇:超高层建筑爬模施工及管理技术
下一篇:基于PDCA,的工作文件包管理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