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上学期济南市济北中学高一历史11月质量检测试题

来源:计算机等级 发布时间:2021-01-23 点击:

 山东省 2020 年上学期济南市济北中学高一历史 11 月质量检测试题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B 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5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本题共 5 25 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 0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料记载:“鬼谷子(战国时期楚国人)云:‘郑人取玉,必载司南,为其不惑也。’”这可用于说明战国时期(

 )

 A. 司南主要用于采玉业

  B. 楚国人发明了司南 C. 司南已用于社会生活

  D. 郑国玉石加工先进 2.考古发现,江苏宁镇地区早在 7000 年前就形成了以“骨耜”、“石斧”为组合的简易农具,如砍伐器、石斧、石锛、磨盘、磨棒等的出现,标志着宁镇地区史前农业进入“耜耕阶段”。据此可知(

 )

 A. 考古发现能完整还原历史真相

  B. 历史史实是考古论证的主要手段 C. 实物发掘是对史实的唯一补充

  D. 考古成果是史学研究的重要依据 3.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代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这种变化说明(

 )

 A. 敦煌艺术来自艺术家创造性劳动

  B. 北魏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C. 艺术美是现实生活的艺术性再现

  D. 唐代国泰民安富足强盛 4.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

 )

 长城

 大运河

 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A. 抵御了匈奴侵扰

  B. 削弱诸侯国势力 C. 促进了南北交流

  D. 有利于巩固统一 5.商鞅变法中国家干预经济,是为了确保以君主专制为轴心的国家政治制度,并且希望以此控制社会财富的流通,从而达到垄断物质资源配置的权力。下列措施能实现其意图的是(

 )

 A.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 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C. 废井田,开阡陌

  D. 在全国普遍推行县制 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博大精深。“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是(

 )

 A. 诸葛亮

 B. 贾思勰

  C. 祖冲之

 D. 郦道元 7.隋朝规定“(丁)民满五十,纳庸代役”;公元 624 年,唐高祖颁布“……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下列关于“庸”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输庸代役有利于保障农时

  ②唐与隋相比放宽纳庸年龄限制

  ③相对减轻农民的劳役负担

  ④租庸调制的基础是均田制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8.比较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秦朝与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①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

  ②都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工程

  ③都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

  ④都是因暴政而亡的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某博物馆收藏了一块砖,此砖正面以凸线划分为 12 个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砖文写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该砖经学者推测为秦朝文物。该文物印证了秦朝(

 )

 A. 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B. 国家统一,皇帝集权 C. 社会稳定,人民富裕

  D. 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10.元代,为适应市井演唱的需要,演员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

 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由此形成了(

 )

 A. 汉调

 B. 杂剧

  C. 京剧

 D. 昆曲 11.元世祖沿用金国行尚书省的旧例,在朝廷设立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派中书省宰执带相衔临时到某一地区负责行政和征伐事务。比如,河东行省、北京行省、山东行省等,就是这一类型。这说明元初行省(

 )

 A. 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

  B. 违背了郡县制的精神 C. 是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

  D. 不利于中央集权加强 12.辽国真正的宰辅机关是北、南枢密院。有了北枢密院,皇帝得以把一切政令贯彻到二府以至各部族;南枢密院其下还有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及各职能部门。虽然枢密院有两个,但军政大权最终还是集于皇帝一身。这表明辽国(

 )

 A. 皇权受到了很大限制

  B. 北枢密院的权力高于南枢密院 C. 照搬宋朝的政治体制

  D. 枢密院的设置体现了皇帝意志 13.下表为公元 647 年唐王朝在漠北设置的部分机构。这些机构的设置(

 )

 部落

 机构

 回纥部

 瀚海都督府

 多览葛

 燕然都督府

 仆骨

 金微都督府

 拔野古部

 幽陵都督府

 同罗部

 龟林都督府

 浑部

 皋兰州

 斛薛部

 高阙州

 奚结部

 鸡鹿州

 阿跌部

 鸡田州

 契苏部

 榆溪州

 A. 扩大了唐朝的疆域统治

  B. 表明唐朝加强了对漠北地区的控制 C. 增加了唐朝的赋税收入

  D. 体现了唐朝对周边民族的直接管辖 14.右面为中国古代某政权迁都路线图。这次迁都旨在(

 )

  A. 接受汉民族的先进文化

  B. 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C. 加强对黄河流城的控制

  D. 加快匈奴族的封建化 15.下表中的变化对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朝代

 东晋

 隋朝

 唐朝

 北宋

 比例

 4%

 2%

 5%

 46.1%

 A. 扩大了统治基础

  B.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提高了官员素养

  D. 放宽了录取标准 16.西周建立后,周公营建洛邑,将商代“顽民”迁移到这里,以军队八师驻守。隋炀帝继位后,深感“关河悬远,兵不赴急”,立即下诏营建东都洛阳。两朝营建洛阳(邑)都(

 )

 A. 力图加强对东部地区控制

  B. 反映了政治中心的东移 C. 适应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D. 旨在控制前朝残余势力 17.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下令在盐铁产区设立盐官铁官,盐官设置遍及 28 郡国,铁官设置遍及 10 郡国,严禁私人煮盐铸铁。这一举措有利于(

 )

 A. 推广汉初经济政策

  B. 扩充地方郡国实力 C. 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D.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18.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主张圣人、侯王“抱一”、“得一”,儒家主张工者“定于一”,墨家主张天子“一天下之义”,法家主张君主“作一”,杂家主张王者、天子“执一”。材料充分表明(

 )

 A. 士阶层心怀天下

  B. 分裂中孕育着统一 C. 统治者开放包容

  D. 诸子百家争论共鸣 19.《后汉书·蔡伦传》记载:“缣(细绢)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

 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据材料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②东汉时期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③社会需要推动了科技进步

  ④“蔡侯纸”的出现推动了纸的普及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20.地方行政区划是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重要方式,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主要经历了秦汉郡、县两级,唐代道、州、县三级,宋代路、州、县三级。元朝时期,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下设路、府、州、县。以上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

 A. 地方行政机构极不稳定

  B. 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完善 C. 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削弱

  D. 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 2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梁将陈庆之评论说:“吾始以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乡,比至洛阳,乃知衣冠人物尽在中原,非江东所及也。”材料表明本时期的民族交融(

 )

 A. 使少数民族生产方式转变

  B. 使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C. 使少数民族加速汉化进程

  D. 为汉族补充新鲜血液 22.“自魏晋重中书之官,居喉舌之任,则尚书之职,稍以疏远。至梁、陈,举国机要,悉在中书,献纳之任,又归门下,而尚书但听命受事而已。”这说明魏晋南朝时期(

 )

 A. 宰相参政议政职能制度化

  B. 中枢机构异变利于皇权加强 C. 制衡机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D. 中央决策呈现民主化趋势 23.2018 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宣布:“经过为期两个多月的水下考古调查,以确凿证据证实大连庄河海域一艘沉船是 124 年前沉没的经远舰。”下图是打捞出水的部分残件, 它为研究经远舰提供了(

 )

 A. 文献史料

 B. 实物史料

  C. 口述史料

 D. 档案文书 24.下表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

 实

 结

 论

 A

 距今 170 万年的元谋人门齿化石发掘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发源地

 B

 《周易》中记载黄帝教民种植五谷

 西周出现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C

 良渚遗址发现了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D

 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是世界已知年代最早的文字

 25.下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据此可知(

 )

 朝代

 东晋

 隋朝

 唐朝

 北宋

 比例

 4%

 2% .

 5%

 46.1%

 A. 政府官员的素养不断提高

  B. 国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 封建王朝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D. 科举制录取标准逐渐放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26.(16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

 ——《史记·平淮书》,中华书局,1982 年版 秦末农民起义摧毁了秦代商人地主的政权,同时在客观上缓解了土地问题的严重性。一方面,在战争中农民大量死亡减少了人口的数量;另一方面,旧的土地所有者随着政权的崩溃也抛出了大量的土地。

 材料二 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这是历史对刘邦的苛刻要求,也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深层背景。

 ——陈苏镇《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 汉高帝五年,诸侯王领 22 郡,刘邦自领 24 郡,而高帝十二年,诸侯王领 38 郡,中央直辖 15 郡。7 个诸侯王国的封地,不仅占据了当时汉朝整个疆域的一半,而且还是位于汉疆东部最富庶的地区。相比之下,此时由高帝刘邦所亲自统辖的汉郡却只有 15 个,比高帝五年异姓诸侯王国存在时的汉郡领域还小。

 ——葛剑雄、李晓杰《地图上的中国历史·疆域与政区》 材料三

 在中原种族四周的诸种族中,尤以北方的匈奴对中原政权的威胁最大。楚汉之际,“汉兵与项羽相距,中国罢于兵革,以故冒顿得自强”。他们“东击东胡”,“灭东胡王”,“西击走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侵燕、代”,征服了北部大片土地。……其领土南缘最接近中原政权的中心,所以总是弯弓跃马,南侵中原。

 ——吕思勉《西汉大历史》 西汉王朝建立之初,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如果某一天你穿越成为汉高祖刘邦的谋臣,针对当时情况,你会向刘邦提出哪些建议?并说明理由。(要求:建议明确,理由充分,至少提两条建议。)

 27.(8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朝前期的一百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好而密切的联系,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当时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等活动。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窟和雕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唐朝对外交往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都城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盛唐气象的表现。(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6 分)

 28.(1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篇》 材料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材料三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 材料四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1)材料一到材料四是我国古代思想家们关于和谐社会的观点,请分别概括出其侧重点。(8 分)

 (2)从上述材料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4 分)

 29.(16 分)汉武帝、唐太宗均是中国古代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是一位具有远大志向的皇帝,他即位以后 ,采取了一系列的拓疆活动:北击匈奴 , 收复北方许多失地;沟通西域 ,将西域纳入汉朝的控制之内;南平越族,设立许多新的郡县; 经略西南夷,设 立郡县 ,开辟交通 ,加强了各族 、各地区与中原王朝的联系与交流;出兵朝鲜,设立郡县。这些举措的实施 ,使汉 王朝的疆域空前扩大。

 ——摘编自石青《试析汉武帝的治疆政策》 材料二 在中国帝王之中,李世民可算是最具人身方面吸引力的一位。…… 他有恻隐之心而又好奇心重,不惧危难也不辞劳瘁。唐太宗摒弃旧时惯用的民族分化的做法 ,把“抚九族以仁” 当作“君之体也”。

 ——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 ,概述汉武帝的拓疆举措。(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抚九族以仁”的具体史实。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汉武帝和唐太宗治国举措的共同影响。(12 分)

推荐访问:济南市 山东省 高一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C卷
下一篇:合肥汽车玻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