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题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295)

来源:雅思 发布时间:2020-10-27 点击: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题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295)
一、名词解释 1.社会角色:
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2.责任扩散:
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

3.社会影响:
是指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4.群体思维:
也叫小群体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指的是为了维护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解决办法和行动方案作出实事求是且准确的评价,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决策的现象。

5.偏见:
是指人们基于非客观、非真实的认识而对他人或他群体产生的消极态度和情绪指向。

6.归因:
人们从可能导致自己及他人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7.社会认知:
是指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8.自我实现的预言:
我们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就会对他人产生相应的期望,而此期望又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来实现此期望,这一现象就叫自我实现的预言。

9.从众:
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的倾向。

10.去个性化:
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

11.刻板印象:
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

12.社会态度:
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13.利他行为:
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14.群体思维:
也叫小群体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指的是为了维护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解决办法和行动方案作出实事求是且准确的评价,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决策的现象。

15.社会影响:
是指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16.再社会化:
是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做重大的调整,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

17.社会认知:
是指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18.社会比较:
指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

19.攻击行为:
违背了社会主流规范,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或试图伤害他人心理或身体状况及破坏其他目标的行为。

20.去个性化:
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

21.基本归因错误;

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22.社会态度:
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23.利他行为:
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24.群体极化:
群体决策方向上与个人决策相一致,但比个人决策结果更极端,这就是群体极化。具体表现为:如果人们先前的倾向是冒险的,则群体决策更具有风险性;
如果人们先前的倾向是保守的,则群体决策更为谨慎。

25.服从:
由于受到外界的压力,个体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与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

26.归因:
人们从可能导致自己及他人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27.刻板印象:
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

28.自我实现的预言:
我们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就会对他人产生相应的期望,而此期望又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来实现此期望,这一现象就叫自我实现的预言。

29.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对事件做出判断,这种对情境的判断受他人反应影响的现象,就是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30.从众:
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的倾向。

二、简答题 1.如何形成较准确的自我评价? 答:(1)全面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与成败 要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既有长处又有弱点,学会调整自我评价,准确进行自我定位。

(2)多角度地评价自我 积极地获取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如把同学、老师、父母等对自己的评价综合起来分析,有助于对自己形成一个较准确、客观的认识与评价。

另外,要多角度地进行比较,既可进行纵向比较——将现实的自我与过去的自我、理想的自我进行比较,也可进行横向比较——和比自己优秀的、相似的及比胄己稍差的人比较。

(3)确立适当的目标与期望 当个体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时,就有可能遭到失败与挫折的打击,若个体还没觉察到自己设的期望过高,那就会影响到个体对自己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所以,个体可以把远大的理想分成多个具体的小目标,一步一步地加以实现。

2.简述改变态度的方法有哪些? 答:(1)劝说宣传法:通过各融传播媒介传播一定的信息来改变人的态度。

(2)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对承担角色的个体所具有的约束和影响来改变个体的态度。

(3)团体影响法:通过团体对个体所具有的影响改变人们的态度。

(4)活动参与法:通过引导人们参加与态度改变有关的活动来改变人们的态度。

3.为什么在其他人需要帮助时会出现旁观者效应? 答:当其他人存在时,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别人,其他人越多,利他行为的可能性越小,这种现象叫做旁观者效应。

出现旁观者效应的原因可能有:
(1)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因为每个人都认为助人的责任和助人失败所带来的可能成本应该由大家共同承担,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

(2)对模糊情境的社会性定义: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对事件做出判断。

(3)评价焦虑: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在注视着自己,就会按照别人期待、以能够被大家喜爱和接受的方式表现自我,避免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很不成熟或者很傻气,以减少社会贬低的发生。

4.简述自我概念是通过哪些渠道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答:一般而言,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可以通过下面四个主要渠道而逐渐形成与发展。

(1)重要他人的评价 我们很多有关自己的信息都来源于他人,尤其是我们信任的、敬佩的、对我们很重要的他人,如父母、老师、同伴、领导等。

(2)他人的态度与反应 有时,他人特别是与我们无关系的人,并不会给予我们清晰的反馈与评价,但我们可以从他们对我们的态度(如冷淡、瞧不起)及反应(如拒绝)来了解自己。

(3)个体的行为与表现 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毕竟要以自己的特征、行为及表现为客观基础。尤其是性格、态度、品质、爱好等心理特征,常常需要人们根据自己的外在行为与表现来推断。

(4)社会比较 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

5.什么叫基本归因错误?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基本归因错误产生的原因有:
(1)人们有一种信念,相信人们能对自己的行动负责、所以多以内因来解释人的行为,而忽略外因的影响。

(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情境中的其他因素往往更突出,所以人们更容易注意行动者,而忽略背景因素、社会因素。

6.什么是从众?为什么会产生? 答:从众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的倾向。

从众行为的产生有两个原因,信息性社会影响和规范性社会影响。

信息性社会影响是人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该观点认为,人们从众是因为人们相信其他人对一个模糊情境的解释比我们自己的解释更正确,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选择一个恰当的行为方式。

规范性社会影响:人们为了获得社会接纳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使其符合群体的规范和标准,以免陷入困境或遭到排斥。

8.简述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认知失调理论是费斯廷格(Festinger)于1957年提出来的。

其主要内容有:
关于自己想法、态度与行为等的认知有时是相互冲突、不和谐的,这时个体会感受到不舒适、心理紧张,即产生失调状态。

为了减缓、消除失调,使认知协调一致,个体主要使用三种途径:
改变认知,如认为抽烟没什么坏处。

改变行为,如戒烟。

增加新认知,如认为那么多人抽烟也没事。

10.简述对应推论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琼斯与戴维斯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品质与他们的外在行为相对应。

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有:
(1)行为的社会合意度: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接受时,如当一个人做了不道德的事(如杀人),我们就可以从其行为推论出他/她是一个不道德(如残忍、无人性)的人。

(2)行为的自由选择性:如某人从事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而非在外在强大压力下才做的,我们就会认为此人的行为与其内在的品质相对应。

12.简述从众的积极与消极意义。

答:(1)积极性的意义:
首先,从众可以促进人们维护社会秩序和发扬良好的道德风尚,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和消除不正确的思想观念。

其次,从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领导者实现预定目标。

再次,从众能使个体达到心理平衡。

(2)消极性意义:
首先,从众行为容易给人和群体带来惰性,抑制创造性。

其次,如果从众会造成无形的巨大压力,群体内多数成员的从众容易使决策或决定出现偏差。

13.简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 答:(1)熟悉:熟悉一般可增加喜欢。

(2)接近:空间距离或功能距离(如互联网)接近的人容易建立良好的关系。

(3)相似:在价值观、态度、兴趣等方面相似的人易相互吸引。

(4)互补:在性格、需要等方面互补的人易相互吸引。

(5)个人特征:如有能力、品质良好、热情的人易被他人喜欢。

14.在说服他人改变态度时,发起者(说服者)的哪些特性会影响说服的力度? 答:(1)发起者的权威性:发起者在某一领域是专家,会更令人信服。

(2)发起者的可信赖性:如果发起者被认为是怀有个人目的,出于一己私利,并非公正无私的,那么发起者就不会被他人所相信,其说服力就会大大降低。

(3)发起者的吸引力:发起者的人格特征、仪表体态以及言谈举止越具有吸引力,越有说服力。

(4)相似性:发起者与被说服者在身份、职业、背景及态度、观点等方面越相似,越有说服力。

16.什么叫基本归因错误?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基本归因错误产生的原因有:
(1)人们有一种信念,相信人们能对自己的行动负责、所以多以内因来解释人的行为,而忽略外因的影响。

(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情境中的其他因素往往更突出,所以人们更容易注意行动者,而忽略背景因素、社会因素。

17.简述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

答:由凯尔曼(19 61)提出, 他认为一个人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第一,服从: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满足或为了避免惩罚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叫做服从。

第二,认同:认同是指个体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和行为,并有意无意地模仿他人,使自己的态度和他人要求相一致。

第三,内化:个体完全地从内心里相信并接受了他人的观点,从而彻底改变自己的态度。

18.如何减少群体冲突和偏见? 答:(1)消除刻板印象 偏见的认知成分往往是一种社会刻板印象。一般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常有一定的刻板印象,如白人认为黑人智力低下、不求上进,男人认为女人有依赖性、被动性等。根据研究,由偏见对象表现出与刻板印象相异的行为来,会有助于偏见的消除。另外,通过对公众进行反偏见教育也可以有效减少偏见。

(2)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 平等的接触和个人间的接触都是为了深入全面地了解接触双方的独特性。不平等的接触妨碍双方相互间深入、细致的了解,并且还易产生先人为主的、刻板化的判断,这种判断往往是对地位低下者不利的。

(3)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 为不同群体设定共同命运与合作性奖励的任务,而非互斥性的竞争任务,是消解群体间的敌对情绪和偏见的重要途径。

推荐访问:电大法学本科国际公法题库及答案 最新电大专科《法理学》题库及答案 南京电大英语试卷及答案题卷号2204 (最新)光学题库及答案 联想题题库及答案 电大试卷号2038答案 电大专科《行政组织学》简答题、论述题题库 最新毛概题库及答案 最新c++题库及答案 电大中外政治思想史本科题及答案
上一篇:机关干部培训会领导讲话稿(八页)
下一篇:2019-2020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B卷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