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关系

来源:导游资格 发布时间:2020-10-24 点击: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关系

 摘要: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实践育人的两大重要手段,共同承担着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二者之间的关系集中体现为既存在差异,又存在内在联系。二者之间虽然在课程的性质、内涵、目标、内容、范围、实施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都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交叉性,这就为二者的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关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7年2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1]由此可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将实践育人的地位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板块,它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共同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高校只有切实抓好思政课实践育人教学环节,才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从而破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难点,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有效开展,实现二者融合发展、优势互补,进而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2]。而要实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机融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首先必须弄清楚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之间的差异

 (一)课程性质的差异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既是政治、思想、道德等要素的社会传递过程,同时也是大学生个体对这些要素的体验过程;从本质而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社会传递与个体体验相统一的发展过程,它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具有特定的思想政治目标、科学的课程结构、系统的实施路径、严格的组织体系、规范的考核管理办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通常情况下由学校统一组织实施,通过组织大学生有计划地融入社会生活,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个体独立的思维去发现、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之目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高校学生在学校相关部门的组织下按照统一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为了完成规定教学任务并获得一定学分,而利用重要节假日、寒暑假等课外时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劳动锻炼、生产实习,通过深入基层开展社会调查、科技文化服务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从而进一步认识基本国情、了解民情民意,有效融入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服务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

 (二)课程内涵的差异

 从课程内涵的角度来考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之间的差异性,这是从本质上认识二者本来面貌的关键环节。通常情况下,一般意义上的实践活动虽然会受到来自于主观方面的诸多影响,

 实践活动的最终效果与实践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具有密切联系;然而,实践活动更加强调实践主体自身行为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这里的实践活动特指改造客观世界、实现社会价值的客观活动。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它虽然打上了“实践”二字的印记,在实施过程中所运用的方式和手段与社会实践活动也具有一定的重合性,但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教学活动,因此,它所呈现的是一种教学过程;它是在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认真指导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思想基础,依托思政课理论知识,通过组织大学生深入社会基层,充分融入社会生活,用心去体验人民群众的工作状况和现实生活,使大学生的主观世界得到感性的认知和熏陶,在内心深处引发共鸣,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重塑,主观能动性得以优化的一种过程。

 (三)课程目标的差异

 所谓“课程目标”,顾名思义,它是指在遵循教育发展客观规律前提下,为该门课程所设置的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课程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处于基础性地位,这是毋庸质疑的客观事实,因为课程内容的筛选、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等,这些活动都离不开课程目标的引领。课程目标明确规定了在某一个教育成长阶段,学生通过学习某门课程,完成该门课程考核之后,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所期望实现的程度以及所应当取得的学习收获。就课程目标的设置而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强调思想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社会现实、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侧重于主观世界的改造,然后通过正确的意识来影响自己的行为。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其立足点在于以问题为导向,重点是培养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侧重于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此外,还在于引导学生在面对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提升学生的选择能力,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全面提升,促进自身综合发展,这也正好体现了社会实践和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

 (四)课程内容的差异

 高校思政课的实施有其特有的范畴,它主要围绕公共政治理论课组织教学活动,其特定目标是德育,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为目的。因此,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也必须与德育有关。而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实施过程中,大学生社会实践还没有成为高校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还不属于独立课程的范畴,其组织形式、结构体系、实施过程、考核办法与正式课程具有一定差异;因此,相较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而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较为宽泛、形式多样、时空限制相对较小,在组织程序上也没有思政课实践教学那么严格。就课程内容的广度而言,包含思政课在内,各门课程的边际大小存在一定差异,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没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宽泛,前者的内容可以包含于后者之中。就课程内容的侧重点而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包含与德育相关的素材和信息;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广泛地拓展社会实践的内容,帮助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体验和发展,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

 力。

 (五)课程范围的差异

 大学生社会实践首先是一种课外实践活动,其组织者通常是高校团委或各院系团委,一般是利用节假日时间向全校学生发起的一种走向社会的实践活动;由于是在课外开展,所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在教学计划和大纲范围之内,只是课程的一种补充,至多被视为“第二课堂”。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是一种课程,是高校思政课的组成部分,所涉及的实践活动属于课程范畴,是学校正规教学的组成部分,是明确在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上划分出来的课程内容,在课程的设置上没有刻意区分哪些是课内的、哪些是课外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不是搞应试教育,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育方法已不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因此,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组织大学生融入社会开展实践,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认识和把握,体验社会生活,将知识内化于心,从而构建能够反馈认知结果的活化的认识情景,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培养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不是简单的校园活动就能够替代的,它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一定区别,尤其在课程范围的设置上存在差异。

 (六)课程实施的差异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施在时间、空间、运行方面具有一定要求,通常情况下需要安排在寒假、暑假期间开展,大部分高校都是由学校统一组织,一般由学校团委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引导大学生有计划

 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三下乡”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这些活动的规模很大,参与的学生人数很多,持续时间相对较长;而有些社会实践活动则是由大学生在假期回乡或者外出实习的过程中自行开展,在时间和地域上限制较小,活动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学生们的活动范围比较宽泛,课程组织安排是临时的、短期的,没有严格固定的时间要求,也没有规定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必须参与其中。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作为一门课程的设置,在时间上具有严格要求,是长期性、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规范、系统的课程内容,在实施过程中既要构建科学的课程结构体系,又要遵循相应的教学规律。因此,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离不开思政课教师的亲自参与,在实践课程的前期筹划、实施运行、后期总结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亲自参与和指导,所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更具规范性和系统性。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在课程的性质、内涵、目标、内容、范围、实施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同属高校实践育人范畴,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它们共同承载着一个重要使命即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协同育人[3]。因此,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

 (一)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都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而只有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4]。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源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是基于这一理论视阈,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客观性与能动性相统一的内在规定性,是普遍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自觉的实践观;因此,是否坚持科学的实践观是判断我们是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首要标志。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同属于高校实践育人的范畴,它们二者都非常重视实践在认知世界过程中所发挥的实际作用,都注重从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角度来观察现实世界,注重引导大学生从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关系中把握人类活动的一般规律,坚持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共同改造的方法;而上述这些现象正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

 (二)二者都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所需要关注的重要领域,都遵循了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主要渠道,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立足点,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优秀人才为目的。不论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还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二者都是基于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了解现实社会、服务人民群众为主要出发点,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参与志愿服务、赴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等活动,将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思想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充分运用于生

 产劳动、社会服务中,并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认知国情,了解民情民意,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全方面地提升综合素质。无论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还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在目标上都强调实践性,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二者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交叉性

 从广义角度而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都属于社会实践的范畴,在实践的某些特征上具有相似性,两者在内容与形式上有交叉。例如,实践的表现方式、活动的内容和开展的方式等。思政课实践教学按照学生参与程度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认识感知型实践教学。例如,组织大学生到革命遗址、高新科技企业、新农村进行参观访问等。二是参与体验型实践教学。例如,可以依托校园文化载体,充分开展演讲、辩论等校园文化活动,并将实践教学内容有效融入这些活动。三是运用拓展型实践教学。例如,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大学生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并要求学生提交调研报告。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有:一是组织大学生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二是选派优秀大学生到政府机关、国有企业挂职锻炼,三是开展公益性的志愿服务活动,四是开展勤工助学活动。无论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还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内容上有相互覆盖和交叉的部分,在组织形式上也有接近甚至相同的地方。

 三、结语

  目前,高校思政类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是由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实施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二是由高校团委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这二者的组织者虽然有所不同,但在实施过程、内容等方面具有很多共通性,本来可以相互配合,现实却是各自为政[5]。因此,要本着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原则,在主题、组织、方式和推广上对实践理念加以统筹,真正实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成长为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1).

 [2]艾楚君,焦浩源.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9(6):15-19.

 [3]冯刚,高静毅.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实践维度考察[J].中国高等教育,2019(17):32-35.

 [4]汤志华,廖青清.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1):96-100.

 [5]张慎霞,穆文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1):64-67.

 作者:陈俊 单位:遵义医科大学

推荐访问:社会实践 实践 高校
上一篇:绩效专员个人简历
下一篇:民政局党委宣传和意识形态实施方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