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仿真卷05-2021年高考历史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考试版)

来源:心理咨询 发布时间:2021-05-12 点击:

  绝密 ★ 启用前 2021 年高考历史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 第五模拟 本试卷共 23 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江汉汤汤”出自《诗·大雅》,反映了江汉地区青铜文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考古发现:江汉商周墓地出土的青铜器均有地域文化特色,是在吸收中原文化后的发展和创新。这表明早期中华文明的特征是 A.多元一体 B.满天星斗 C.全面辉煌 D.源远流长 2.下表为先秦时期有关儒家礼乐的一些记载。由此可见,儒家注重礼乐旨在 史料 出处 乐者,天地之和也 《礼记乐记》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记曲礼》 故乐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荀子乐论》 A.为儒家思想提供历史依据 B.维护周天子君主集权统治 C.倡导和规范社会伦理秩序 D.适应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3.十六国后期,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都不同程度地吸取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重用汉人,尤其重视儒学。这主要是因为儒学 A.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B.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 C.有利于维护君权和巩固统治 D.是不可撼动的文化主流 4.据史料记载和《清明上河图》所绘,北宋东京城十分繁华,《清明上河图》局部图中可清晰看到,当时的 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反映了当时

  A.对外贸易高度繁荣 B.民众税收负担沉重 C.城市经济职能凸显 D.实行不抑兼并政策 5.明代文人叶权说:“苏松嘉湖,东南上郡,但有力之家,买田不收其税粮,中下之家,投靠仕宦以规避。故富户一充粮长、解头(粮差的头目),即赔累衰落矣。”该史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传统政治对经济发展的束缚 B.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日益强化 C.赋税制度变革加重人民负担 D.商业的繁荣冲击了社会结构 6.1875 年,军机大臣文祥上《密陈大计疏》:“说者谓各国性近犬羊,未知政治,然其国中偶有动作,必由其国主付上议院议之,所谓谋及卿士也;付下议院议之,所谓谋及庶人也。议之可行则行,否则止,事事必合乎民情而后决然行之。自治其国以此,其观他国之废兴成败亦以此。”这说明文祥主张 A.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 B.效仿西方的政治体制 C.借鉴西方的宪政精神 D.畅通舆情反映的渠道 7.1912 年出版的《共和国教科书》记载:“我国所谓租界,其管理地方之权,概归外人,不独上海一地为然,此国之耻也。国民宜善谋其国,使我政教昌明,国势日盛,乃可以雪耻耳。”民国教科书的编写旨在 A.启发民智以谋求君主立宪 B.宣扬民权实现自由民主 C.倡导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 D.发动民众推翻帝国主义 8.1942 年 3 月,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报告中说,研究党史的关键是“要把党的路线政策的历史发展搞清楚……哪些是过去的成功和胜利,哪些是失败”“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毛泽东提倡研究党史,旨在 A.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B.适应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 C.传播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9.1951 年 5 月,针对山西省委要求削弱农村私有经济的意见,刘少奇提出:“现在采取动摇私有制的步骤,条件不成熟。没有拖拉机,没有化肥,不要急于搞农业生产合作社。”刘少奇旨在强调 A.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性 B.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的紧迫性 C.新中国地主经济存在的合法性 D.维护土地改革成果的合理性 10.对下列经济体 1981—1984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解读正确的是

 1981 年 1982 年 1983 年 1984 年 美国 3.1% 2.6% 3.5% 6.5% 欧共体 -0.3% 2.1% 3.1% 3.1%

  中国 5.2% 9.1% 10.9% 15.2%

 A.美国加强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B.中国经济增长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实施 C.欧洲一体化进程阻碍了经济快速增长 D.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11.雅典曾有一惯例:死者无子嗣,财产要退还氏族,由氏族成员共享或由最亲的氏族成员分享。梭伦将其改为:公民若无子女,可立遗嘱来处理财产,包括把遗产赠给非亲属友人。这表明 A.梭伦承认个财产的私有权 B.雅典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C.传统贵族权力受到很大限制 D.平民通过斗争维护自身权益 12.有学者指出:“宗教改革本质上是重返信仰纯洁性和普遍理性的一种尝试,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对文艺复兴导致的感性复兴的否定,但是就将人类的关注从抽象世界转向生活世界这一点而言,它与文艺复兴殊途同归。”这一论断揭示宗教改革 A.淡化了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B.否定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 C.继承了西方哲学理性精神 D.强调了人在现世生活中的价值 13.20世纪 20年代,苏联为了扩大在农村的政治影响,创新性地运用了宣传画的手段。由艺术家创作的新型工人和农民形象的宣传画进入到每一个村庄,以新的偶像替代了过去农村常见的宗教偶像。这表明 A.宣传画形式适合农民认知特点 B.宣传画是苏联主要的宣传手段 C.新经济政策在农村的影响扩大 D.工农苏维埃政权由此得以确立 14.德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后逐渐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下列处于该时期的是

 A.① B.② C.③ D. ④ 15.有学者指出,《等待戈多》中的主人翁——戈多是一个抽象化的符号,充当的是等待的替代物,“一切都寄托在他身上,没有他,我们就完了,因此,我们一直等待戈多”。该作品的创作实际上表达了 A.对现实世界的绝望 B.对心理活动的关注 C.对理性的孜孜以求 D.对工业社会的期许

  16.冷战初期至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出台出《口控制法》《出口管理条例》等出口相关法规,控制西方盟友的高科技产品及技术出口。1977年(反海外腐败法案)通过,美国将反腐败的管制范围从美国企业拓展到与美国具有“最低限度联系”的外国企业。美国这些做法 A.重在遏制西欧发展 B.明显属于越界执法 C.旨在保护技术专利 D.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第 17~19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0~22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40 分。

 17.汉代农耕(14 分)

 材料一

 东汉牛耕图画像石

 上图为 1950 年江苏徐州睢宁双沟出土东汉墓室画像石拓片。反映的是合家辛勤耕作情景。

 材料二

 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三脚耧车)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100亩)。至今,三辅(陕西中部地区)犹赖其利。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二人挽耧,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其悬绝如此。

 ——摘编自东汉农学家崔寔《政论》 (1)对比分析“东汉画像石”与崔寔《政论》的相关内容,从中可以获取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并加以说明?(10 分)

 (2)指出上述两则史料的类型,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价值。(4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

 1964 年,中共中央组织有关力量开始对西南、西北和中南地区的铁路、冶金和国防建设项目进行考察,明确了三线建设的总体布局。同年 10 月 30 日,中共中央批准下发《一九六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确立了三线建设的总目标。为提高三线建设的组织保障能 力,1965 年春,中共中央、国务院形成了《关于西南三线建设体制的决定》,通过了成立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的重大决议,为三线建设搭建起了严密的组织

  框架。三线建设过程中, 400 多万专家学者、熟练工人、技术人员、党政干部从上海、哈尔滨、青岛等工业重镇迁徙内地、扎根边疆。1965 年至 1975 年,三线地区共完成基础建设投资 1269.67 亿元,占同时期全国基础建设投资总额的 43.5%。全国近 1500 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 40%以上,涉及到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化肥、森林、建材、铁道、交通、民航、纺织、 轻工、水利以及农业、林业、商业、邮电等300 多个。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等 (1)根据材料,概括我国 20 世纪 60 年代三线建设的特点。(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进行三线建设的历史影响。(6 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表 1

 1700~1819 年英国原棉进口总值统计(单位:万磅)

 时间 1700 年 1720 年 1760 年 1780 年 1800 年 1819 年 总值 139.6 196.8 235.9 687.7 5601.1 14974 表 2

  1780~1830 年英国棉纺织品出口总值统计(单位:万磅)

 时间 1780 年 1790 年 1802 年 1810 年 1820 年 1830 年 总值 35.506 166.2369 726.4505 1895.1994 2253.1079 4105.0969 ——摘编自马瑞映、杨松《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棉纺织产业的体系化创新》等

 1720~1800 年英国纺织业发明数量及专利总数(单位:项)

 ——摘编自常悦、何朝安《近代英国的技术专利制度——从纺织技术的角度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三个图表中提取两条或三条具有逻辑关联的信息,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信息准确,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二)选考题:共 12 分。请考生在 3 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0.【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刘晏熟悉商情,在他看来,到处有增加收入的门路。刘晏认为“因民所急而税之,则国足用”。盐是人们的急需之物,因此,税于盐价,使盐利成为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项目。刘晏增加赋税收入的办法,不是单纯依靠增税,而是通过实行有利于人民休息的政策,以促进人口的增加和生产的发展,使税源得以扩大。刘晏改革转运制度,采取雇佣劳动的办法,就是一项有利于人民休养生息的措施。“养民为先”的政策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赈济贫民问题上,刘晏有独特的主张,他不赞成进行无偿的赈给。因此在发生灾荒时他除了及时进行减免赋税和必要的贷放外,主要是利用常平法,在灾区出卖粮食,收购其它杂货,运往别处出卖或留给官府自用。他认为这样做既不会造成国用的不足,又能使“下户力农”得到实际好处。

 ——摘编自《旧唐书》《新唐书》等 (1)根据材料,概括刘晏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晏经济措施的影响。

 21. 【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德战争初期,德国各装甲师以他们此时早已熟悉的方式冲破边境上的防御工事,深入到后方,包围了苏联所有的军队。德国人的获胜除了突袭这一重要因素外,另一个原因则在于他们一开始就在数量上占优势。当然苏联人有大批后备兵可资利用,但是纳粹德国空军的轰炸使得苏联很难迅速有效地利用这些后备兵。而且德军由于在波兰、法国和巴尔干半岛的各种环境下都作过战,因而它还拥有具备作战经验这一显著优势。此外,斯大林拒绝认真对待纳粹很快就将进攻苏联的警告,因此多数飞机第一天还在机场上就被炸毁了。另外还应该想到的是,这不是苏联和德国之间,而是苏联和欧洲大陆之间的一场斗争。也就是说,苏联红军不仅要对付德国军队,还要对付芬兰、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大量军队。苏联的兵工厂除了与德国的兵工厂竞争外,还要与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兵工厂竞争。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苏德战争初期双方面临的战争态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德战争初期上述战争态势出现的原因。

 22.【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朱沛文,字少廉,清咸丰光绪年间广东南海县人,是公认的中西医汇通四大家之一。他出身中医世家,且亲眼目睹西洋医学在西医集中地区广州的种种实情。1892年,他著成《华洋脏象约纂》一书,一定程度回应了当时社会的中西医之争。在“脾脏体用说”里,他认为中西医有共同之处,经西医阐发,

  道理更清楚。但脾与胃互为表里,行津液,荫四傍等,中说详备正确,而西说则无。“有宜从华者,有宜从洋者,应通其可通,存其互异”。针对前人在论述脏腑上的疏漏,朱氏认为:“未尽足征……以未亲验脏腑耳”,必须以亲验为实,而不能空谈名理。“夫人之所以生既赖饮食之供养,尤隐赖阴阳二气之运行”,其认识较历代医学家有新见,与现代生理学有关神经体液调节功能似有暗合。朱沛文谆谆告诫学医者,一定要“先读书以培其根抵”,在其影响下,培养了一批治学严谨、博览精研的医者。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沛文在医学上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朱沛文取得医学成就的原因。

推荐访问:考场 仿真 年高
上一篇: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下一篇:总队装备建设清单表2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