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讲演导学案

来源:教师资格 发布时间:2021-04-12 点击:

最后一次讲演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的历史背景和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

2.注意讲演时的语气语调,感受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3.揣摩讲演词的语言特点,了解即兴讲演。

【学习重点】领会闻一多先生对敌人必然灭亡、人民必定胜利的论述。

【学习难点】口语的特点和人称的变换对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知识链接】 1.创作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内外勾结,疯狂策划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妄图使中国永远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一方面撕毁政协会议,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区域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疯狂镇压人民。

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大会,满腔悲愤地发表了这一篇演讲。会后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杀。这篇演讲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演讲。“ 2.文体知识 这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谱成用鲜血写就的文字,是一篇感情色彩鲜明的讲演词,属议论文体裁。

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是指在公众场合就某一问题或某一事件等公开发表自己见解的讲话文稿。它在工作和生活中应用广泛,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也可以表达主张、见解等,具有鼓动性、针对性和启发性等特点。

一、基础检测 1. 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卑劣 诬蔑 屠杀 锤击 恐怖 卑鄙无耻 蛮横 赋予 召开 挑拨离间 2. 解释词语 诬蔑:
卑劣:
赋予:
蛮横:
卑鄙无耻:
挑拨离间:
二、合作探究 1. 整篇讲演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请用一两句话加以概括。

2.分析第一段义愤填膺的情绪是如何传达出来的?
3.第五段不同的称呼有什么表达效果? 4.这篇讲演词的主题归纳 答案参考:
1.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高度赞扬李公朴和昆明人民的斗争精神,痛斥反动派。

第二部分(4--5段)剖析反动派的虚伪本质,指出人民必胜,光明就在眼前。

第三部分(6--12段)号召人民坚持传统,勇敢斗争,表达自己献身的决心。

2. 作者总共运用了5个感叹句,这些句子短促而有力,表达出了强烈的感情,既是对反动派的无耻和卑劣行径的怒不可遏,也是对李先生殉难的悲痛和对他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赞扬,是情感的喷发,是心灵的怒吼。

两个反问句,既表达了强烈的愤怒之情,也痛斥了反动派的无耻和卑劣。

3. 在鼓动人民团结起来进行斗争的时候,用“我们”,表达出闻一多先生与群众亲密的、战友般的感情。“我们”和“你们”连续相对地使用,更显示出了闻先生感情的鲜明、立场的坚定。

4. 闻一多先生严厉声讨了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和卑劣行径,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先生为民主和平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站起来,与反动派斗争到底。

推荐访问:
上一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1生活中小数|冀教版
下一篇:2020年采购助理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