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城镇化建设研究

来源:教师资格 发布时间:2020-10-26 点击:

 高质量城镇化建设研究

 提要:城镇化是发展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下,各地政府采取粗放型手段推动当地的城镇化建设,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人的发展、注重城市规模与外表而忽略城市内涵建设等问题比比皆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各地政府应当转变发展理念、更新政府治理方式、改善治理手段,以人为本,使城市发展与人的发展同步进行,实现高质量的城镇化。

 关键词:以人为本;城镇化;高质量

 一、以人为本与城镇化进程相互关系

 城镇化是人类追求美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果,可以让更多农村地区人口迁移至城镇地区,享受现代化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明。发展城镇化,虽然有发展经济的目的,但离开“人”这一核心的城镇化必然是存在问题的。城镇化的推进必须要以人为核心,政府要从群众的角度去决策,按照实际情况去推动城镇化进程,使进程规划合理、方案设计严谨、城市新建科学合理,在提高新入城群体的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做到帕累托改进甚至是帕累托最优,使原城镇居民生活不受负面影响,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以人为本理念缺失的负面效应

 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主要与国家经济实力、政府政策和公民意愿有关。在经济势头发展良好的情况下,农村居民个人收入增加,更愿意迁往城镇居住,而城镇居民或是更愿意前往经济更加繁荣的城市居

 住,或是有着更加强烈的意愿要求政府改善现有的居住环境,由于城镇化事关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水平,各级政府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城镇化发展速度,导致操之过急而出现某些问题,影响了城镇化建设的初衷。

 (一)城乡发展二元化导致“农村病”出现。城镇地区是现代人类经济发展与社会活动的主要地区,相比农村地区而言,有着得天独厚的就业、教育、交通、医疗卫生等优势。我国城乡发展二元化的差距既是历史政策遗留问题,也是现代化发展不可避免的现象。但在巨大的经济差距下,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会产生公平性问题,在农村地区,农田荒废、房屋闲置、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农村病”现象比比皆是。这些问题进一步制约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由此引发社会矛盾甚至社会治安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生不利影响。

 (二)进城人群的城市生计存在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农村劳动力转移关乎城镇化建设的效果,同时也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成败。随着农村务工群体融入到新环境当中,如顺利安居成为政府应当关心的问题。总体而言,农村群体所受的教育程度低于城市原有群体,在当代社会,如何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来维持生计,是许多进城务工群体所面临的大问题。同时,由于农民工群体的法律意识等自身原因,加上城市地区人口流动大、社会情况复杂,进城务工人员在陌生的新环境下维护自身基本权利存在较大挑战,拖欠农民工工资、受工伤无法得到合理赔付、无偿加班、随迁子女的入学受歧视等事情屡禁不止,使“农转非”人群在城市被无形成为社会边缘群体。

  (三)“城市病”的出现。“城市病”的出现,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是指当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于人口过多,使城市变得拥挤,出现交通问题、就业问题、环境问题、住房问题甚至演变出治安问题等负面现象。中国大城市的发展,形成了大量的产业集聚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但人口密集使得“城市病”治理愈加棘手。中国的城市发展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和国家政策原因,出现沿海城市人口比内陆城市人口多、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城市人口多的现象,由此导致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人口大量聚集,不断挑战城市人口承载能力的极限。

 (四)城市文化底蕴的缺失。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城市文化同样也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孕育出灿烂的、带有各地色彩的文化特色。但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发展城镇化就是把更多的农村人口迁移到城镇当中,在城市建造高楼大厦,各地互相攀比最高建筑,政府在这种理念下兴建的城镇化,没有合理利用和整合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以特色兴镇,出现“千城一面”现象,让城镇在未来的竞争中失去了自己的独特魅力。“一个地区城镇化的实现,不仅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的和谐发展,其重要的依据在于文化的内在力量,即文化城镇化”。

 三、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普及以人为本理念的对策

 在长久以来的城镇化进程中,各级政府过于重视城镇化的推进速度而忽视质量和内涵,过于侧重经济因素而忽视人的因素,以人为本理念的缺失,使中国的城镇化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当务之急,正是要

 找出合理有效对策,打造出高质量的、令人满意的城镇化。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城镇化质量。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凸显,任何决策都必须做到以人为本、科学合理。我国按城镇常住人口来统计,2016 年城镇化率为 57.35%,但是按照户籍制度来统计,我国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 41.2%。这其中的人口差距主要是在城镇地区长期居住却不是城镇户口的群体,这些人群在城镇基本属于弱势群体,难以享受与当地城镇户口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被“市民化”程度严重。政府要推进城乡群体的收入增加机制与城镇化的发展步伐达到合理有效的协调,做到城镇化在逐步推进、群众的收入在不断增加。同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快农村户籍转移人口市民化,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落户积分政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二)科学规划城市建设,降低“城市病”危害。“城市病”的产生,是城镇化进程与城市建设当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现象,但是科学合理地规划与建设城市,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弱“城市病”带来的危害。对我国大部分城市而言,在改造旧城与建设新城时,要以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数量来定位城市的规模,避免盲目攀比、不顾实际情况大规模建新城。以前瞻的眼光、科学的决策、群众的支持为前提,认真设计好城市功能定位、城市布局规划、城市主要产业以及城市建筑风格。做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同时,发展城郊地带,避免城市中心区域人口的过度集中,使城市各区域均衡发展,合理配置我国城市人口分布。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国家把城市作为发展的重点,将大量社会资源向城市地区倾斜,会使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而经济更为发达的城市地区,则利用有利优势吸引更多社会资源,使自身经济发展势头更加良好。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重视农村地区、推进城镇一体化建设,使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城乡同步协调发展,是着实可行的,也是符合帕累托最优原理的。1、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农业仍然关乎亿万国人的基本生计问题,作为基础性行业,一直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要提高农业扶持力度,鼓励生产,促进农业产量增收;第二,进一步选拔一批优秀大学生村官下基础锻炼,带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第三,改变现有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市场化,让农民获得更多收入。2、逐步取消户籍制度限制。大量的农民涌入城镇充当廉价劳动力,促进了城镇经济的发展,却因为户籍原因无法享受当地城镇居民相应的同等待遇。国家应该逐步取消户籍制度,打破限制城乡发展二元化的最大壁垒,使农民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并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经济实力自由选择是否在城镇落户。当取消户籍制度的限制后,政府的财政支出不再有城乡区分、基础设施投入更加公平、城乡发展的差距得到有效控制。3、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目的就是使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市民化,使这些新人群享受与原居民同等的城市生活和福利待遇,以及得到充分就业,从而在真正意义上融入城市,而不是“被市民化”。

  (四)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视和保障民生。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于使城乡之间、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农转非”群体与原城镇居民之间、困难群体与非困难群体之间,不因户籍、祖籍、职业、性别等身份的原因受到不公正待遇,在教育、医疗卫生、基本公共设施使用、就业、法律维权、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享受同等待遇。政府应当解决各项民生问题,增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使社会利益格局朝着公平与普惠方向改变。

 (五)发展城市文化底蕴,打造特色城镇。地方政府在规划时,过于片面地追求西方现代建筑设计理念,没有把城市文化与之相结合,造成“千城一面”的单调景象。政府在城镇化推进时,要注意保护与弘扬当地的传统文化以及历史古迹的保护,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加大宣传力度,推广旅游业,以文化建城、以文化兴城。“社会传统、文化风俗、信仰和价值观的进一步融合,是文化氛围的进一步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城镇特色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可以吸引更多投资者、优秀人才、游客和社会公众对城市的关注,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地位。

 四、结束语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朝着现代化进程的伟大跨越,关系到亿万群众的未来生计和国民经济发展。政府要破解发展难题,需要站在人民的立场去发现、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各地政府应当转变发展理念、更新政府治理方式、改善治理手段,摈弃传统的粗放式城镇化战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城镇化的推进,必须以人

 为核心,以科学规划为基础、以公平为基本原则、以城市文化底蕴为内涵,以高质量作为考核依据,实现绿色、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打造中国特有的城镇化魅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8.12.

 [2]赵芳媛.特色文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支撑作用研究[D].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5.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 年版)[M].学习日报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作者:李俊楠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推荐访问:高质量 城镇化 建设
上一篇: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应用
下一篇: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