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考册答案)

来源:招警 发布时间:2021-05-07 点击: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作业1 一.选择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C)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 B.0—3岁 C.0—6岁 D.0—13.14岁 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 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 (B)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 4.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A)。

A.抓握反射B.吮吸反射C.转向反射D.张嘴 5.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A)
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B.大脑皮层兴奋机能的发展C.神经兴奋过程的发展D.条件反射的出现。

6.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A)
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 B.出生后一年 C.出生起 D.出生后两年 7.一般认为,婴儿从(D)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A.生后1个月 B.生后2个月 C.生后3个月 D.生后4个月 8.设臵视崖装臵以检查儿童深度知觉的心理学家是(A)
A.吉布森和福克 B. 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 9.幼儿的记忆以(B)为主。

A.有意记忆 B.无意识记忆 C.再认记忆 D. 重复记忆 10.儿童通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B)。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C.抽象思维阶段 D.具体思维阶段 11.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的一个基础,这段话出自(A)
A.皮亚杰 B.吉布森和福克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 12.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B)进行思考 A.动作 B.表象 C.语言 D.形象 13.婴儿的行为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的,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B)
A.反射练习时期 B.习惯动作时期 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 D.感知行动时期 14.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D)
A.反射练习时期B.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

15.在(A)阶段,儿童形成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二、判断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对)
2.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数量的各界或直观的位臵移动。(错)
3.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对)
4.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对)
5.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对)
6.遗传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对)
7.对于胎儿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错)
8.六七的儿童的脑重已基本接近成人的脑重。(对)
9.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对)
10.母亲产生的长时间不良情绪对胎儿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影响。(对)
11.在怀孕后的头五个月,母亲生病对胎儿影响最大。(错)
12.母亲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太大或太小。(对)
13.新生儿的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对)
14.婴儿的各种感觉通道之间是不协调的,只有经过几个月的感知运动的协调才能将各种信息综合。(错)
15.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再现出的恐惧也越少。(对)
16.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是先上下再左右,然后是前后。(错)
17.六个月以前的婴儿以内隐记忆为主。(对)
18.八九个月以前的婴儿就有客体永久性的认识。(错)
19.儿童的记忆以再认记忆为主。(对)
20.研究表明,出生后第一周内的婴儿不具有大小恒常性。(错)
三、问答题 1、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阐明学期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
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2、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3、简述儿童大脑机能发展的主要表现阶段: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
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
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4、试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1)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

(2)为一切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首先为学前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
其次,儿童心理学为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医疗和保健提供必要的知识。(3)儿童心理学对一切与儿童有关的法律条文的制定、对儿童文学艺术的创作、儿童出版物的策划和装帧、儿童玩具的设计和制作、儿童服装的设计、儿童食品的开发和调配等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四、分析题 答:她是偏于抑郁质的孩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气质的问题,它有类型的差异,而没有好坏的区别。也就是说,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都存在着消极的一面。

对于发展中的学前儿童来说,其周围的成人和教师,应当在了解、尊重儿童气质差异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对抑郁质的儿童,则应注意发扬他的长处,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他的自信心等。

作业2 1、在(B)阶段,儿童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

A.直觉运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形式运算思维 2、获得守恒性和可逆性概念是在(C)阶段?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三山实验”说明了该阶段儿童思维处于(A)。

A.自我中心 B.他我中心 C.自我—他我中心 D.超越自我中心。

4.“三座山试验”的设计者是(B)
A.维果斯基 B.皮亚杰 C.蒙台梭利 D.福禄贝尔 5、婴儿能够有意识地回忆以前的事情是在(D)三岁左右 6.(A)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A.微笑 B.哭泣 C.愤怒 D.张嘴 7.(A)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依恋感 8.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B)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

A.个性 B.气质 C.能力 D.性质 9.孤儿园孩子往往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也不能建立起对人对已的信任。这是因为他们缺乏(A)。

A.早期依恋关系 B.正常母爱 C.细心照料 D.必需的营养 10.随着认知和言语水平的提高,儿童的自我中心减少,能从母亲的角度看问题,这一阶段处于依恋的(D)阶段? A.无分化阶段 B.低分化阶段 C.依恋形成阶段 D.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 11.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儿童,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中,逐渐形成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哈普特称之为(A)
A.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 B.上下关系和水平关系C.垂直关系和横向关系 D.横向关系和水平关系 12.下列不是儿童自我中心语言范畴的有(D)。

A.重复 B.独白 C.双人或集体独白 D.命令 13.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评价标准出现前,(B)是对儿童最有影响力的人。

A.年长同伴 B.教师 C.家长 D.其他同伴 14.下列(D )不属于亲社会行为? A.谦让 B. 帮助 C.合作 D.攻击性行为 15.家庭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A)机制起作用。

A.奖励和示范 B.批评 C.教育 D.表扬 二、判断题 1.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是儿童识记忆的两种方法。(对)
2.幼儿只有机械识记没有意义识记,没有必要引导其进行意义识记。(错)
3.儿童很早就有具有很强的再认能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再认能力逐渐被回忆替代。(错)
4.当遇到的任务难度提高时,儿童个体的再认能力明显表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对)
5.儿童自传体记忆与言语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对话和交流能促进自传体记忆的发展。(对)
6.儿童自传体记忆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文化差异,通常女孩比男孩好,东方文化中的孩子比西方的儿童更喜欢谈论自己的感想和喜好。(错)
7.幼儿在参观动物园后,要孩子马上说出看见什么,他们往往说不出多少,第二天却能说出来很多,这种现象可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解释。(错)
8.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只能在活动本身中展开,他们是边做边想的。(对)
9.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表象来进行思维。(对)
10.随着抽象思维的萌芽,儿童开始学会从他人以及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开始理解事物的相对性。(对)
11.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运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所以三种思维方式是彼此对立.相互排斥的。(错)
12.具体运算是指儿童的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事物的支持。(对)
13.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运算叫做形式运算。(对)
14.儿童是否具有假设演绎运算能力是判断他智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对)
15.内源性微笑是真正的微笑。(错)
16.由外源性刺激引起的微笑是真正的微笑。(对)
17.3-4岁儿童,随着言语能力的发展,自我控制不愉快情绪的能力逐渐形成,哭泣现象开始减少。(对)
18.新生儿的面部表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反射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表情日益丰富。(对)
19. 4-5岁的孩子会说“他今天得了颗小红星,所以很高兴。”说明该阶段的孩子能正确判断各种基本情绪产生的内部原因。(错)
20.当一个人感受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心理学上称为移情。

三、问答题 1、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以无意识记忆为主;
机械记忆和意义识记忆是儿童识记的两种方法并较多地运用机械记忆;
再认好于回记忆;
具有自传体记忆能力;
有特殊的记忆恢复现象。

2、简述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3、儿童记忆策略发展的阶段和种类是什么? 儿童记忆策略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视觉复述策略(18——24个月),特征定位策略(5岁以上),复述策略,组织性策略(4岁),提取策略。

4、简述儿童产生惧怕的原因:熟悉环境的改变;
被他人惧怕情绪感染;
后天经验所致。

克服恐惧的措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为了帮助幼儿克服恐惧心理,我们还可以在幼儿群体中树立勇敢的榜样;
不要因为孩子害怕某些事物而惩罚或嘲笑他;
不要对孩子的恐惧,特别是为了获得关注而产生的“害怕”过分关注;
通过游戏活动矫治孩子的惧怕心理;
帮助孩子消除对恐惧事物的不正确认识和神秘感;
帮助孩子获得应付他所害怕的对象或情境的信心和方法;
预防恐惧的发生;
让孩子对惧怕的事物逐渐“习以为常”。

5、试论述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1)帮助发展社会能力的功能:同伴使儿童获得了支持资源,在儿童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冲突将导致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促进社会交流所需技能的获得;
(2)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促进自我概念的形成和人格的发展。(3)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儿童可以从同伴中得到情感的宣泄.宽慰.同情和理解,因而产生安全感和责任感,相互帮助克服情绪上的问题,获得良好的情感发展。

四、分析题 答:这是一种明显的依恋行为的表现,倩倩将小毯子看成是获取心理安全的替代物。

儿童依恋的表现(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跟随等);

依恋对行为的影响:对社会性.情感.认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需要认真对待。

作为家长要关注孩子平时的行为表现,给予更多的关爱,包括生体上的触抚和语言.目光上的交流等,使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

作业3 1儿童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采取极端的态度,不是好的就是坏的,该阶段是(B)
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道德理想阶段 2、在(A )阶段儿童的行为不能用简单的道德标准加以评价. A.前道德阶段 B.道德他律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道德理想阶段 3、道德两难故事法是谁研究时用的?(B)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 4、下面哪一阶段不是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提到的?(A) A.他律道德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5、判断是非能注意到家庭和社会的期望的儿童处于(B) A.后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6、对是非判断取决于行为后果的儿童处于 (C ) A.后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7、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的儿童处于(A) A.后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8、无论是皮亚杰的理论还是柯尔伯格的理论,他们都强调(A)对道德成熟的影响。

A.认知能力 B.智力 C.成熟 D.教养 9、哪个阶段的儿童能对自己所画的图形赋予意义(B)
A.涂鸦期 B.象征期 C.联想期 D.定形期 10、下列哪类游戏随年龄增大而减少(B)
A.独自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 11、将结构性游戏作为最主要的游戏形式的儿童年龄是(C)。

A.1岁 B.2-3岁 C.4岁 D.7岁 12、角色游戏的出现主要在(C)? A.1岁 B.2-3岁 C.3-6岁 D.7岁 13、下列哪项不属于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D)
A.心理活动的速度 B.心理活动的强度 C.心理活动的稳定性 D.心理活动的平衡性 14、“江山移改,禀性难移”是指(B)具有不易改变的特性。

A.性格 B.气质 C.个性 D.人格 15、心理活动兴奋性高,不平衡,带有迅速而突发的色彩,与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
A.胆汁质 B.多血汁 C.粘液质 D.抑郁质 16、心理活动迟缓.内倾,情感发生较慢的是(C)
A.胆汁质 B.多血汁 C.粘液质 D.抑郁质 二、判断题 1.婴儿的情绪调控能力很大,当他们情绪发作时,大人可暂不予理采。(错)
2.成人要尊重儿童正当的情绪表达方式,尊重儿童的情绪体验,对于不良的情绪表现,教导要及时,处理要宽容,不能急躁,更不能体罚。(对)
3.依恋行为一般发生在婴儿与母亲之间。(错)
4.孤儿园孩子往往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也不能建立起对人对已的信任。(对)
5.在儿童早期发展过程中,依恋是突然发生的。(错)
6.从教养方式上看,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具有很强的探索欲望,能主动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对)
7.母亲忽视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或对之不敏感,使孩子的需求信号受到冷遇,容易使孩子形成攻击性行为。(对)
8.反抗型依恋的儿童容易出现内隐的行为问题,如情绪抑郁.胆小等。(对)
9.反抗型依恋的儿童容易出现外显的行为问题,如具有较强的攻击性。(错)
10.婴儿形成哪种类型的依恋关系只与教养方式有关。(错)
11.婴儿形成哪种类型的依恋关系只与教养方式、儿童本身的气质特点有关。(对)
12.儿童的早期依恋对其日后的情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对)
13.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垂直关系比水平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大。(错)
14.一般来说,儿童喜欢比自己小的交往。(对)
15.在儿童交往中,受欢迎的儿童往往具有外向.友好的人格特征,在活动中没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对)
16.儿童攻击性行为有工具性侵犯和敌意性侵犯。(对)
17.适应性告知是儿童思想的一种传递方法。(对)
18.儿童在教师心中的地位直接影响到同伴对该儿童的评价。(错)
19.在社会化过程中,同伴的行为是影响儿童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对)
20.观点采择能力是指儿童有选择地吸收其他儿童的观点。(错)
三、问答题 1、简述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及其表现范畴:儿童不考虑与谁说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听他说话而自己讲话。分重复、独白、双人或集体独白。

2、简述依恋及其表现: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持久的情感关系。通常表现为微笑、啼哭、吮吸、喊叫、抓握、依偎和跟随等,以此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

3、简述安沃斯提出的儿童依恋的模式类型:焦虑——回避型;
安全型;
焦虑——反抗型。

4、试述学前儿童游戏活动中的心理特点。

对游戏内容有强烈的兴趣;
注意力高度集中;
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自由地参与游戏;
有假想与真实的转换;
游戏中有人与人(物)的交流;
各方面能力得到延伸发展。

5、简述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特点:对规则的理解:规则是万能不变的 ;
评定行为的态度是极端的;
判断行为根据后果大小;

把惩罚看成是天意,赞成严厉的处罚;
单方面尊重权威,遵守成人标准和成人规则。

四、分析题 答:这是毛毛在幼儿园受挫后自尊心受到伤害后的正常表现。说明毛毛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了;
挫折最容易损伤孩子的自信,但也可以增强孩子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的成长总是伴随着成功和失败,要教育孩子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
那种想通过毫不吝啬的赞美和无条件地接受的方式来提高孩子自尊的做法是错误的;
孩子自尊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真实的成就为基础;
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养育行为能帮助孩子建立可信赖的自尊;
作为妈妈一方面要维护孩子小小的自尊心,鼓励孩子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也要向孩子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使其通过主观努力去实现。

作业4 1、狼孩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水平只相当于几岁儿童的发展水平,这充分说明(D )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B.生理成熟 C.自然环境 D.社会环境和教育 2、儿童的年龄越(A),心理发展越快,这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A.小 B.接近学前晚期 C.大 D.接近于成年 3、哪一种感觉在学前儿童认识世界中占有的地位比成人重要?(D)。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4.“视觉悬崖”试验说明了儿童已有了(A)。

A.深度知觉 B.方位知觉 C.视觉定位 D.形状知觉 5.每听到这首歌,就会使我想起过去的一段经历,这是(B)。

A.再认 B.再现 C.识记 D.保持 6、有些幼儿看多了电视上的打打杀杀镜头,很容易增加其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在此,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主要是 B A. 挫折 B. 榜样 C. 强化 D.惩罚 7、象征性游戏的萌芽从(B)开始 8、(B)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 9、将儿童气质类型分为活动水平、节律性等九个维度的心理学家是(B )。

A.马斯洛 B.托马斯 C.维果斯基 D.罗杰斯 10.下列哪项不是自我体验。(D)
A.自尊 B.自信 C.内疚 D.自立 11.下列哪项不属于自我调控(D)
A.自制 B自立 C.自主 D.自信 12.强调环境对儿童行为起决定作用的心理学家是(A)
A.华生 B.斯金纳 C.马斯洛 D.班杜拉 13.儿童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中获取信息称为(A)
A.观察学习 B.自我学习 C.直接学习 D.强化学习 14、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起源学说的是A维果茨基 15.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这是谁的思想?(A)
A.维果斯基 B.华生 C.班杜拉 D.托马斯 二、判断题 1.儿童攻击性行为表现上具有明显的年龄差异。(错)
2.研究表明,2-4岁儿童,攻击性形式发展总趋势为身体性攻击逐渐增多,言语性攻击慢慢减少。(错)
3.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水平的六个阶段有时会相互交替的。(错)
4.3岁以前的儿童听到音乐表现出的自发的蹬脚等动作为随着作品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错)
5.4-5岁儿童已经能在基本理解乐曲想要表达的情绪情感基础上产生一定的联想。(对)
6 定形期是儿童绘画的典型时期,是学前阶段儿童学习绘画的主要时期。(对)
7.直接感知美术形象期儿童开始关注作品的形式。(错)
8.学前儿童游戏中假想和真实的转换是一个典型的心理特点。(对)
9.学前儿童游戏中兴趣指引是一个典型的心理特点。(对)
10.在儿童平行游戏中已有初步的社会互动。(错)
11.联合游戏中儿童开始相互合作。(错)
12.合作游戏是儿童的社会性参与最高的一种游戏。(错)
13.较高游戏水平的出现意味着较低层次游戏水平的消失。(错)
14.儿童的气质存在类型的差异和好坏的区别。(错)
15.稳定性是性格的主要特征。(对)
16.在儿童性别性别概念的发展中性别稳定性出现最早,然后是性别认同,最后是性别恒常性。(错)
17.儿童在5岁以后才认识到性别的稳定性特征。(错)
18.消极强化就是惩罚。(错)
19.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理论仅适用于儿童新的行为的塑造,对不良行为的矫正不起作用。(错)
20.格塞尔认为,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成熟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对)
三、问答题 1、研究儿童气质的意义在于;
气质有类型的差异而无好坏的区别,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
应当在了解、尊重儿童气质差异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2、以社会性参与程度可将游戏分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3、简述操作性游戏的发展阶段:无目的游戏;
功能性游戏;
结构性游戏。

4、简述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性和多面评价;
从对自己的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到初步的客观评价。

5、维果斯基是如果看待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对我们的儿童教育有何启示? (1)教学应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一致。(2)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水平是可能发展的水平即“最近发展区”(通过成人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3)维果斯基将学校中的教学与发展比作是最近发展区和现实发展水平间的关系。童年期的教学只有走在发展的前面并加以引导才是好的教学,教学的可能性由它的最近发展区决定,一个正确有效的教育既要确定教学的最低阈限,也要确定教学的最高阈限。

启示:对儿童的教育存在最佳时期,一定时期的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教学应着眼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对发展过程加以及时的组织.对不良倾向加以及时调整,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四、分析题 答:(1) 儿童心理的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统一。遗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先天基础。遗传一方面保证了人类性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又为个体适应环境的变化提供了可能性。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社会环境是儿童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提供了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现实性;
特别是幼儿亲子关系对儿童一生的心理发展起基础和奠基作用,如果没有社会环境及教育的作用,儿童不可能形成成人的心理。

(2)说明儿童各种心理的发展存在关键期;
关键期是某种心理活动.机能在某个阶段发展最迅速.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在此时期适时对儿童进行正确教育,儿童心理发展很快;
反之,则可能造成终生障碍。3岁前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小基尼就失去了这一关键期培养,以后语言的发展就很难了。

推荐访问:
上一篇:2021届新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复习强化练: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含解析)
下一篇:2021年局争先创优工作年终总结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