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高专学生会文化建设

来源:国家公务员 发布时间:2020-10-27 点击:

 浅谈高职高专学生会文化建设

 论文导读:学生会是由共产党领导并在共青团指导下进行工作的全国各高等院校学生的群众组织。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学生会的文化传承。关键词:高职高专,学生会,文化建设,文化传承

 一、高职高专学生会的性质 学生会是由共产党领导并在共青团指导下进行工作的全国各高等院校学生的群众组织,是坚持以“为广大同学健康成才服务”为宗旨,依照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和学生联合会章程,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来履行各项职能的群众组织。

 学生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19 年,该年 6 月 6 日全国各地学生代表66 人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学生代表大会并成立了“中华民国学生联合总会”后,学生会组织作为一支生机勃勃的力量,为推动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进步的学生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全国学生,谱写出了无数壮丽的历史诗篇。

 新中国成立后,高校学生会在党的领导和共青团的帮助指导下,继承和发扬了“五四”以来学生运动的光荣传统,积极组织和动员学生参加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对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校团委的指导下进行工作的学生会,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以“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为方针,以“忠于本职工作、相互尊重信任、积极参与策划、

 努力付诸实践、加强信息沟通、不断创新工作”为原则。学生会的作用具体表现为:(1)认真执行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学院的有关精神,对全院同学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宣传教育,促进同学德智体全面发展。(2)维护同学的正当权益,参与学院的日常管理,及时向学院有关部门反映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论文格式。(3)紧密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及社会实践活动,全面锻炼和培养同学们的能力和素质,使同学们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高职高专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特殊层次的教育,是我国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的经验,相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高职教育是从 1999 年才开始成规模地发展起来的,公众对高职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因此,相对于人们熟知的其他类型的教育而言,高职教育的建设道路要更为艰难和漫长。依据国家对高职高专的管理办法,学生管理仍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会正是团委(学生处)管理学生的一个重要渠道。鉴于高职高专的特点:一方面,学生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对人生的目标模糊,学生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不足,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学院和系的学生管理规定不太重视,甚至小部分学生对学生管理规定有抵触情绪,辅导员人手不足,专业素质高的辅导员所占比例不高,辅导员队伍建设尚未成熟,基础设施建设、后勤服务质量与学生的需求之间矛盾突

 出,高职高专的学生管理工作更为艰巨,它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作为学院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学生会在进行学生管理方面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建设一个良好的学生会,是学生管理工作得以协调稳定地开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二、做好学生会文化建设工作 1.学生会文化建设的作用 学生会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代表的是一个组织成员共有的理念、期望、思想、价值观以及行为的复杂模式,由共同设想、文化价值观、共同行为和文化象征四个层面组成。不易为人所知的,是一个组织所有成员共同的目标与设想,代表了对当今的世事和人的本质的看法。组织文化的下一层次是文化价值观,它代表的是对关于什么是好的、正常的、合理的和有价值的等方面的集中看法。在不同的单位,会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共同行为,是将成员的价值观与集中看法整合到一起的渠道与工具,是一种内心认知的外在表现。文化象征,是以上 3 个层面的外在体现,包括了语言、行为、标志等表达方式,有时文化象征会以某个英雄人物或模范人物的形式存在,最终成为其他人行为的指南。学生会文化的建立,同样遵循以上的组织共性。

 学生会文化的内在作用,促使学生会成员从价值观念、理念上达成一致,以共同的行为的实施表现出来。在学生会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建立在共同文化理念上的文化认同,使其建设充满灵性和可传承性。从学生会组织建设上讲,学生干部的选拔,任命,培养,都离不开共同文化土壤的

 滋养。只有符合组织建设文化理念的干部,才能在干部的选拔过程中凸显醒目,只有共同精神建设方向指导意义下的干部培养,才能使组织的观念、信仰表达完善、发展、得以传承。从制度建设上讲,学生会的制度建设,同其他组织制度建设一样,具有强制性、条例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特点。制度管理的不足在于,较少涉及被管理主体的主观道德层面,学生作为道德主体的参与程度被削弱,在组织管理当中的自觉性和持久性被削弱。高职类院校,因其学生组织纪律性不强的特点,对制度的反抗心理更为严重。而基于共同文化理念的文化建设,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一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在的,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当学生会文化有了一定的积淀和影响时,就会以文化的力量去渗透、熏陶每一个学生会成员,以一种无形而又深刻地力量对组织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举止行为的趋同。所以学生会文化的熏陶功能不是靠的是教师、学长的严格要求,也不是靠的是制度刚性的规定,而是组织成员一种发自内心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理念,“自我管理”的主动性,“踏实、团结、高效”的工作作风和“于工作中追求快乐、于工作中追求收获”奉献意识,这种润物无声的文化熏陶会影响一代一代的学生会干部和学生会组织。在日常的组织活动当中,学生因为文化理念建设的作用,增强了自觉性、参与性与主观能动性。论文格式。由此,学生会的建设籍学生活动而彰显事半功倍。

 2.学生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高职院校学生会文化建设,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形成正确舆论导向。

 高职学生会文化的建设,应遵循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倡导奉献精神。需要首先遵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健康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和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最新科学技术和知识文化;既体现时代精神又继承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和优秀文化成果的思想文化;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等等。

 (2)在建设目的上,文化建设必须有利于人才培养。

 要注重学生会干部自身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学生会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开展寓教于乐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师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增进师生的身心健康,促进每个人的个性发展。既不能认为搞校园文化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也不能把校园文化只看作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活动,要充分注意发挥校园文化在思想品德、专业学习、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等方面对人的教化作用,不断把校园文化建设引向更高的层次。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各种不相同的文化。以学生为主体创造的文化主要包括:青年学生所独有的学习特点、思维方式、语言习惯、活动方式、理想追求、休闲方式、人际交往等,具有外在性、时代性、自发性、求知求新等特点。这是青年学生逐步走向成熟发展,加速社会化进程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3)在组织实施上,坚持因地制宜,开拓创新 文化的表现和传递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载体,良好的文化设施将有利于文化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功能。我们应该因地制宜,积极创造条件完善现有文化设施的功能,并逐步提高水准。同时,学生会在构建自身文化系统时要树立学生群众观,了解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服务学生,维护学生,善于发展学生的特长,发挥学生的才能,给学生一个发展的良好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如何建设高职学生会文化 (1)文化建设目标的明确 要建设学生会文化,首先应该明确高职学生会文化建设的目标。在教高【2000】2 号文件中,就高职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提出了要求:“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高职院校学生会,应根据文件中对培养目标差异化要求,在文化建设中。以踏实,奋进,求真,创新为人才培养理念。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校园环境建设为载体,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创建具有鲜明学院特色的学生会文化。

 (2)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凸显主流引导作用 随着互联网、电视、报刊等信息平台的发展,学生受各种思潮的影响,渠道多元化。学生通过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知识面较以往大学生要宽。他们思维活跃,信息接收及时,反应迅速。但同时,对

 各种思潮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却并没有显著增强。学生会文化,作为根植于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并充当校园文化的引导者和主流文化的倡导者角色。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充分发挥学生会干部在学生中的先进模范作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为依托,搭建平台,构建新时代的文化阵地。主动占领各种媒体资源,宣传渠道。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以更直观、深刻的方式影响学生。一方面,通过学生会文化建设,使学生会活动组织有高度,有内涵,有方向且思想统一;另一方面,学生干部作为优秀的学生代表,在维护学生权益,与教师交流,学校管理沟通等方面发挥作用。从而真正实现“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3)文化传承性与变革性并存 成熟、成型的学生会文化,随着学生干部的频繁更替,存在传承与变革的矛盾统一。由于学生组织的特殊性,学生会的人员结构,存在必然的新旧更替。我们经常说学生会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学制一般都是三年。论文格式。其中,大一、大二为基础理论学习,大三为实习阶段。文化的传承与变革矛盾体现的尤为明显。学生会的很多潜文化,是通过学生会指导老师及优秀学生干事个人风格影响的方式进行传承。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因此,有意识的对优秀文化精神进行积累、发扬。对整体文化方向的主导,就成为学生会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笔者认为,学生会的文化传承,不可能,也不需要制度化的一成不变。应与时俱进,结合广大学生最关注的社会、科学、文化事件,进行引导建设。

 (4)以环境为载体,营造文化建设的潜在氛围

 学生会的文化建设,往往会被误认为是单独学生会内部的问题。其实不然。高校学生会文化在高校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着它不是学校内部哪一个或几个部门所能建设得好的,更不是仅凭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部门的努力就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学生会文化建设与高校的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有关系,需要这些部门的协调和共同努力。良好的学生会文化也不只是几个学生干部收益,在校大学生受益,而且能使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师生员工受益。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树立全员共建学生会文化的意识。只有提高认识,改变观念,才能使学生会文化建设有所突破,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1] 李莉.加强对学生会的指导有效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3.[2] 巩惠玲.浅谈高校学生会干部的培养[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 张淼.高校组织文化初探[J].江苏高等学院学报,2009,9,3.[4] 路甬祥.关于新世纪科学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华文摘,2000,9.[5] 胡森.政治理论课不能没有情[J].求是,2000,17.

推荐访问:文化建设 浅谈 学生会
上一篇:农经工作总结—总结报告
下一篇:论文格式,毕业论文格式DOC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