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赴生产建设兵团学习锻炼心得体会

来源:公务员考试 发布时间:2020-12-01 点击:

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习锻炼心得体会 是什么铸就了这个谱写传奇的荣誉集体?是什么让他们一代代扎根新疆、建设新疆,奋斗不息?是什么让他们克服种种艰难困苦,在天山创造举世瞩目的伟大奇迹?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习锤炼的一周多时间里,我不断地问自己。从最初怀着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未知与神秘的崇敬感,到被这里曾发生的、正在发生的故事与奇迹震撼和感动,兵团用新疆大地的一草一木,用兵团人忠诚奋斗的钢铁精神,不断冲刷涤荡着我的内心,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终身难忘的党课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一代代兵团人的灵魂烙印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王震将军的这首诗是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其前身成长发展历史的形象概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兵团人用一生书写着忠诚。1952年2月,毛主席向驻疆将士发布命令:“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中国人民解放军10.5万名官兵集体就地转业。从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的辉煌篇章缓缓拉开序幕。绝大部分人再也没有回到故乡,他们当中有转业士兵、知青、支边青年。一代代兵团儿女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奉献青春、努力拼搏,将兵团基因代代相传。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理想信念支撑着兵团人在极端困难的生产生活条件下创造了无数奇迹。石河子市的兵团军垦博物馆里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诉说着兵团人艰苦创业、屯垦戍边的激情岁月。兵团严格遵守毛主席为边疆人民多办好事的指示,坚持不与民争利、让利于民,将最好的草场、最好的土地、最好的水源让给当地农民,自己则在荒漠、戈壁、碱滩驻扎,开荒种地,发展生产,建设城镇,承担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的伟大使命。住地窝子、喝涝坝水、吃粗粮饭,把一年发一套的军棉衣改为两年发一次,军装的口袋和帽檐全部省掉,节衣缩食,将省下的资金用于新疆工业建设。在国家最困难的时期不等不靠,凭着善打硬仗的勇气,在沙漠边缘、戈壁荒滩开辟出了片片绿洲,建起了座座工厂。不用国家一分钱,从无到有发展新疆工业,在荒原上矗起了石河子这座“军垦第一城”。

  作为一支特殊的屯垦戍边队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英雄部队,国家的召唤和兵团的使命感永远是第一位的。遵照毛主席的指示,那些刚刚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热血男儿放下战斗的步枪,拿起了生产的坎土镘。从此兵团不再列入军队编制,不拿军饷、不穿军装,成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建设精英,成为开发建设新疆、维护民族团建的中坚力量,成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巩固边防的中流砥柱。在军垦创业者们的激励下,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满怀着“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激情,义无反顾地从五湖四海汇聚到兵团,用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浇灌着兵团的精神之花。这当中有王震将军铸剑为犁的铁骨担当,有沙海老兵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坚忍不拔,也有八千湘女上天山的豪迈壮阔。苦难辉煌中所凝聚的,是兵团人对党和国家事业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他们朴素而崇高的精神家园。

  二、对新疆的无限热爱是一代代兵团人的情感归宿
“献了青春献一生,献了一生献子孙”,兵团人在新疆这片曾经的荒凉之地、如今的建设热土上深深地扎下根来,与他们对新疆大地以及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的无限热爱是分不开的,这种真情与大爱是英雄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感情依托。

  “马背医生”李梦桃将一生都奉献给了边疆的医疗事业,用坚定和执着谱写了一曲平凡而伟大的生命诗歌。除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悬壶济世的医者仁心,我感受到的,还有他对牧场哈萨克族群众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他被亲切地称为“哈萨克族群众的好儿子”,也正是那种真挚朴实感情的直接写照。在北塔山牧场工作的30多年里,李梦桃走遍了北塔山的沟沟坎坎,过冰滩、爬山梁,摔断过尾骨、摔伤过脊椎,甚至在父亲病危时,都因为巡诊也没能陪在身边。他有许多机会可以离开北塔山,但都选择了继续坚守。“忠孝不能两全,我依然坚守着我的信念,丝毫没有动摇过!我也从没有后悔过当初的决定,相信我的父母也是支持我的。”正是牧场缺医少药的落后状况,牧民们朴实善良的品质,一直以来深深地感染和触动着他,促使他全身心地去为牧民群众服务。这当中饱含着的,是对哈萨克牧民的真爱,是对新疆各族人民的大爱!
对这片热土和人民的眷恋与难以割舍的感情,使像李梦桃一样的无数兵团人在艰苦岁月中无怨无悔,默默奉献。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兵团人胸怀着民族大爱,用最朴素的感情铸就了坚如磐石的精神丰碑,用汗水和热血铸就了兵团人对祖国的忠诚。

  三、对兵团精神的不懈传承是一代代兵团人的自觉使命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这短短十六字的兵团精神是兵团儿女在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历程中,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浇铸而成的精神丰碑。

  兵团人十分珍视自己的精神财富,肩负着“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任务的他们总喜欢寻找自己的“根”。兵团六师的前身部队是一支战功赫赫的英雄部队,从黄麻起义开始,历经十年土地革命、八年抗日烽火、三年解放战争的洗礼,涌现出了无数英雄,走出了一位元帅和百位将军。在战火连天的岁月里,他们用血肉抵抗侵略者,广为传颂的“亮剑”精神也正是发源于这支部队:面对强敌,毫不畏惧,敢于亮剑。这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铮铮铁骨,是“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家国情怀!正是有着这种精神意志的不断传承和发展,兵团人才能够一路披荆斩棘,且歌且行,在艰难困苦中创造历史,在豪情壮志中谱写辉煌!
兵团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视为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精神动力,无论是在井冈山、南泥湾还是偏远荒凉的新疆,他们始终坚守着这一革命传统并发扬光大。一代代兵团儿女传承的不仅仅是老一辈创造的荣誉与辉煌,还有蕴含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井冈山精神”、“南泥湾精神”、“兵团精神”。依靠这种精神传承,兵团在戈壁上白手起家,在新的征程上杨帆起航,在苦难中赢得辉煌,在激荡中成为不朽。“当年南泥湾,荒山变良田;
今日戈壁滩,赤手建花园。”随着兵团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这些精神也必将永远地继承和弘扬下去,成为新疆这片奋斗热土上坚挺的精神脊梁。

  结语
在新疆的浩瀚沙海中,生长着一种古老的树木——胡杨,它耐旱耐寒,生命顽强,可以“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兵团人就如同沙漠中一棵棵挺拔的胡杨,他们的精神感染和激励着所有中华儿女,他们是我们在时代洪流中的精神楷模,是美丽天山下的光辉丰碑!
金戈铁马开戈壁,铸剑为犁定乾坤,一脉壮志荐轩辕,激流勇进铸军魂!

推荐访问:赴外地挂职锻炼学习调研报告 教师赴企业锻炼总结 赴深圳学习的心得体会 赴大连学习心得体会 赴嘉兴学习心得体会 赴港学习心得体会 赴贵阳学习考察的心得体会 赴遵义学习心得体会 赴厦门学习心得体会 赴红安学习心得体会
上一篇:最新城建局2020年十三五工作总结和2021年十四五工作计划
下一篇: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政策》多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306)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