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索

来源:实践技能 发布时间:2023-04-17 点击:

冷冰冰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围绕高校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根本任务,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全国高校思想工作会议后,课程思政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创新理念,成为推进“三全育人”的创新实践。《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既是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也是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协同育人的初衷。产教融合作为当前增强高职教育适应性的必由之路,是促进高职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关键一招。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通过遵循“三个价值维度”、突出“四个显著特色”、采取“五个实践策略”,整合校企优势资源,使课堂教学的价值引领符合时代特征、知识传授紧跟技术前沿、能力培养符合岗位需要,将产教融合成果转化为精准育人的生动实践。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体现的是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探索其在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下的实践,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精神培育的融合推进、技术技能培养和思想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最终实现人才培养供给和产业发展需求的无缝对接。

(一)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精神培育的融合推进

当前,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这对劳动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劳动者不仅应具备从事专业领域工作的技术能力,更要有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明确提出了“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行为习惯培养,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专题教育”的要求。因此,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精神培育与职业技能训练同等重要。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培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方法、内容和功能等方面存在相似点和融通点,在实施过程中也能相互渗透和促进。[1]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践探索,正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精神培育融合的有效途径,既发挥了课程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又引导学生在实践教学和岗位锻炼中深刻理解职业精神并内化为自主意识和行动,实现知识技能的工具性和精神性的统一,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胜任力。

(二)有助于知识技能传授和思想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中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现象,很多专业课教师重“授业”轻“传道”,导致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脱节,最终培养出的是懂技术会操作的“工具人”,而非具有健康人格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人”,这既不符合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标准,也不利于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课程思政理念有效破解了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的难题,为实现知识技能传授和思想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提供了有效途径。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使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共同服务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对标岗位规范的技能训练中激发学生的职业理想,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
在聚焦前沿科技的知识讲授中积极引入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等思政教育元素,引导学生把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相结合,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

(三)有助于人才培养供给和产业发展需求的无缝对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增强适应性”,归根结底是提高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课程思政作为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抓手,涉及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开发、师资队伍组建等环节。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校方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依据行业发展趋势优化专业结构,以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将行业标准、生产流程融入课程,将企业实践案例纳入教材,将企业文化渗入思政元素,将企业能手编入教师团队,使人才培养供给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正向关联,从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和技术技能等方面多维度多层次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从根本上解决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开宗明义指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不同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本质是教育,核心是职业。因此,职业教育既要遵循教育的规律,育人为本、育德为先,又要体现类型特点,促进就业、贴近职业、服务产业。基于高职教育“教育性”和“职业性”的双重特征,推进专业链与产业链、人才链与岗位链的有效衔接,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新格局,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是必然趋势。产教融合已然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现实需要,也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也要顺应这一趋势,充分彰显高职教育特色。

(一)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将理想信念形象比喻成精神之“钙”、思想上的“总开关”和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并着重强调了理想信念对青年成长的指引和激励作用。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存在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薄弱,自我成长动力相对不足,职业理想功利化等现象,更需要在理想信念上进行有力引导。因此,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既要关注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更要重视学生理想信念的塑造。除做好理论传导外,教师在实训环节中,要教导学生在实践中学真知、显才干、悟真谛,进一步明确职业定位、树立职业目标、提升精神追求,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祖国的事业中,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

(二)突出工匠精神培育特色

《方案》明确提出“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对高职教育寄予了很高的期望。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更要培养追求卓越的大国工匠。工匠精神所强调的“尚技”“崇道”的融合,是技能人才向大国工匠华丽转身的关键。工匠精神是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灵魂所在,也是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向度。尤其是在专业课教学中,要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实施全过程,用严格的职业标准锤炼技能,用丰富的教学实训磨炼意志,用生动的文化元素启迪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工匠精神对促进专业能力水平提升的积极作用。[3]产教融合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的企业场景、校外导师和真实案例,将专注严谨、一丝不苟、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具象到企业文化和员工行动中,让学生在认知和实践中感知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和现实价值。

(三)突出劳动精神培养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弘扬劳动精神的重要讲话意义深远、内涵丰富,将劳与德智体美相并列,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摇篮,加强学生劳动精神培养显得尤为迫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既要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还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他课程,并明确“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通过融入课程思政建设,课内将劳动教育融进专业课程教学,发掘教学过程所蕴涵的劳动教育元素,重点利用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润物无声地培育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
课外利用合作企业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实习实训,引导学生将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固化为行为范式。[4]

(四)突出企业文化融合特色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国家发展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基本方略,是高职院校寻求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有层次的,初级合作是物质的互惠,中级合作是机制的互动,高级合作则是文化的互渗。产教融合只有升华到文化育人层面,实现文化上的逻辑兼容,才是真正实现了深度融合。[5]因此,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既要瞄准课堂教学情景与实际工作情景对接、学业评价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更要紧盯课堂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将课堂打造成企业全真实景,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技能,还从习得过程中培养思维方式和职业意识,进而在专业技术层面和职业精神层面同时做好向“职场人”“社会人”转变的准备。

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也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的重要特征,校企“双元”主体育人就是在这一模式下衍生出来的。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思考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应紧扣其深刻的价值意蕴、凸显其特色,立足“双元”育人主体,从机制设计、教师主体、课程载体、课堂阵地、评价体系等多个维度入手,使课堂教学焕发思想深度、时代温度和产业热度,为企业输送更多思想素质和知识技能双过硬的人才。

(一)推动顶层设计“一体化”,构建立体化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课程思政作为长效化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系统化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性举措,其实施策略就在于以“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为基本要求,以“形成协同效应”为目标指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水乳交融。必须坚持在顶层设计与协调布局上下功夫,科学统筹各领域育人力量和育人资源,以“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内外协同”的“一体化”工作机制,构建“职责明确、思想统一、执行有力”的课程思政立体协同育人体系。

“上下贯通”即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紧密配合、院系落实推进、教师全员参与”的纵向工作格局,逐层引领、层层压实主体工作责任,为课程思政的顺利推进提供组织保障;
“左右联动”即建立跨部门间的横向联动机制,推动职能部门共同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形成课程思政改革合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参与各专业院系课程思政建设,提升课程思政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各院系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交叉,共建、共享、共惠教学平台。[6]“内外协同”即体现校企“双元”育人主体的协同机制,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学资源开发、隐形思政元素供给、实践育人创新等环节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合力转化为推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驱力。

(二)建强教师队伍“主力军”,组建混编式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有机结合的系统性工程,对教师个人角色定位和教师团队组织形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教师个人角色由传授知识技能的“教书匠”向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大先生”转变,要在深耕专业教学的同时勇担育人职责,通过自主学习、参加培训,提升政治素质,更新教育理念,牢固树立课程思政育人意识;
通过教学观摩、经验交流、教育教学研究,增强思政目标设计力、思政元素挖掘力和融合力,提高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其次,教师团队组织形式从“单兵作战”方式向“群体攻关”方式转变,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思政理论”优势、专业课教师“专业素养”优势、辅导员“多重角色”优势、企业兼职教师“贴近产业”优势,组建理念一致、专业互补、能力互促、资源互享的混编式教学团队,形成良性互动机制,集课程思政之共识,汇“团队智慧”之合力,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携手解决新问题、新挑战。

(三)筑牢课程建设“主战场”,设计系统化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纲要》中就如何结合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这三种课程类型特点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给出了操作性的指导意见。三类课程的知识体系、能力目标虽不相同,但育人目标的高度一致性,让三类课程在育人体系中发挥着内容互补、功能协同、价值互融的作用。因此,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要用系统化思维,以尊重课程的差异性为前提,以“同向同行、开放互通”为导向,筑牢课程建设“主战场”,打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的“组合拳”。

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重在通识教育中根植理想信念,立足学生发展需求,兼顾教学内容普适性和教学对象的专业性,在知识点中挖掘思政基因、在与专业“交叉点”中精选育人元素,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拓宽眼界思维、提高综合素养、胸怀使命担当。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课重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立足各专业独特的理论视域、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努力找寻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切合点”,合理布局思政元素的“融入点”,用专业发展史、前辈奋斗史以及重大技术成果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知识共鸣、情感共鸣和价值共鸣,强化专业课程思政实效。高职院校的实践类课程重在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意志品质在实践课堂中得到锻造和升华,设计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和综合实训等课程,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养成劳动习惯、磨砺意志品质;
在综合实训中培养工匠精神、提高职业素养;
在社会实践中感受时代脉动、理解国情民情;
在探索实践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坚守课堂教学“主渠道”,营造浸润式课程思政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渠道”,是直接面向学生开展知识传授、文化传播、精神传承的重要途径,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将育人理念贯穿“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开发—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评价反馈”各环节,营造浸润式课程思政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精术立德”,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

目标设定要价值先行,价值塑造是育人的第一要务,也自然成为教学目标的主导因素。目标的设定应遵循“价值引领,能力导向,任务驱动”的原则,其中育人目标应依据知识点所能衍射出的思政内涵来确定,并具有适切性、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教学内容要“术”“道”结合,做到学科知识性与育人性并重,既要有产业前沿知识技能,也要有专业知识点背后的“中国故事”“先进人物”和“现实问题”引申出来的育人素材,让学生在课堂中既获得知识积累和技能提升,也受到思想洗礼和情感熏陶。教学方法要溶盐于水,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以春风化雨的形式完成化学传导,火候上恰到好处,步骤上水到渠成,将思政教育的“健康之盐”适时适量的溶解到专业知识的“优质底汤”中。[7]教学组织要以生为本,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组织形式应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才需求,广泛深入地采取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借助信息化手段丰富与创新教学样态,调动学生在情境中学、在实践中学、在思考中学,确保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和主动的状态,自主吸收更多的知识技能和思政养分。教学评价要双向评估,通过督导听课、师生互评等方式,从学科维度和育人维度评价教师的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完成情况、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契合情况、专业课程教学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升情况;
从参与度和获得感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以及精神面貌,以多维度评价生成课堂教学评价结果,并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及教学团队,以利于其有针对性地对各环节进行集体反思,不断优化课程思政教学。

(五)用好监督评价“指挥棒”,建立多元化课程思政质量考核体系

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质量考核体系是推动课程思政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重要手段。课程思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建立与之相匹配的“以学生为中心,多元主体参与,过程考核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发展性的课程思政质量考核体系。

学生作为课程思政的直接参与者和最终受益者在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他们对任课教师课程思政实施情况以及对自身成长所产生的影响有着最直观的感受,他们在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的现实表现也能客观反映课程思政的建设质量。在课程实施中可以通过组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等形式,引导学生从学习体验感出发评价课程思政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学习获得感出发评价其对课程思政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从成长需求出发评价其对课程思政的满意度和期望值,全面掌握学生对实施过程和结果的显性或隐性的价值判断。对学生的考核则需要采取任课教师、辅导员和用人单位等多元主体参与持续性的跟踪评价,任课教师侧重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动力、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方面的考察;
辅导员侧重对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价值追求方面的考察;
用人单位则侧重对学生职业精神、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性方面的考察。综合以上考察情况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短期的学习效果、中期的德行养成和长期的社会贡献度,从而准确考量课程思政实施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提升和价值观改造的成效。在此过程中及时总结成功经验、提炼特色做法并加以复制推广,将“一枝独秀”变成“满园春色”;
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邀请资深学者、企业专家联合“把脉问诊”“开方抓药”,使课程思政建设行之有效、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产教育人思政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南开管理评论(2021年1期)2021-04-13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推荐访问:融合 探索 实践
上一篇:基于移动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下一篇:架空乘人装置一机两巷运输设计和实践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