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践协调发展理念论析

来源:实践技能 发布时间:2023-03-23 点击:

●应思伊 徐冬先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当前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根源在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解决好这个问题这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点、难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行动指南,是新时代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是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遵循。其中,协调发展理念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发展趋势。协调发展理念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为原理基础,以生物机体比拟社会、以人的实践为基础,将社会看作是一个时时处于变化中的、不同要素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开放性等鲜明特征。进入经济新常态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社会发展从单一要素发展为主逐渐向全局导向协调发展转变,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为基础,能够为当前全面实践协调发展理念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到新时代这个历史节点,所要面对的是国内经济新常态发展和国外形势的复杂变化,国际国内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制约了人均经济发展,导致在全域范围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因此如何应对突出问题,缓解社会矛盾,缩小区域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需要协调发展理念的系统推进,还需要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科学指导。

(一)协调发展理念蕴含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系统性特征

解决当前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的关键性举措,重点在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从而增强国家“硬实力”是协调发展理念的实施方向,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朝着全面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蕴含的系统性思想相互贯通。社会有机体是系统的,在社会有机体发展过程中,使得社会中的一切要素都从属于自己,并且将社会结构中缺失的部分,自主地、自觉地创造出来。[1]社会有机体内部囊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要素,各要素从属于社会整体,又通过部分来被认识,从而形成了一个结构复杂、层次丰富的系统性整体。当前中国坚持系统性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注重发展的系统性、可持续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这是协调发展理念全面实践的成果,是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系统性特征的继承与发展。

(二)协调发展理念蕴含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运行规律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着重描绘了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运行机制,将社会比喻成一座大厦,经济基础是大厦的根基,上层建筑则决定着大厦最终的高度。[2]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运动规律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本运行规律。如若根基不稳,纵使万丈高楼平地起,也会在顷刻间化为乌有。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的性质与发展方向,是社会有机体的根基,上层建筑则是不断建造着的楼层,根基越牢靠,楼层越高,从而为大厦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中国幅员辽阔,物质资源富饶,但这并非是均衡的,区域、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制约了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对此在新时代下,要求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十四五”规划要求,率先推进东部区域发展,然后全面协调西部、东北部以及中部地区的振兴、崛起,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4],多模块、多维度齐发展,统筹兼顾,同步推进社会有机体的全要素、全区域共同发展。

此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运行规律也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本运行之一,“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国土资源开发应当立足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因地制宜,以各地区的优势为基础,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开发保护格局,促进国土范围内各资源要素充分、合理流动,推动形成资源高效聚集的新局面[3]。除了推动资源在各区域的流动,国家还支持建设生态功能区,划定面积实施区域性的重点保护和限制开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生态的多样性。这坚持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律,推动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人与自然是社会有机体的基础单位,“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4]。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有机体才能良好运行,才能保障协调发展理念的有序实施。协调发展理念为解决当前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提供了可靠支撑,能够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向前推进,这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运行机制相契合。

(三)协调发展理念秉承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发展目标

人类社会出现至今,不断追求着进步、自由,由现实的人组成的社会有机体自然也是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而运行。同样,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实质就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满足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求。只有通过人自身的解放,才能使得整个社会得到解放,实现生产力高度发达,使得社会物质资料极大丰富,推动人的生产生活更具有科学性,促进每一个人都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辩证法是新发展理念的科学指南,需要辩证法的指导。协调发展理念的提出是为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社会矛盾,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产生的,一切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中心,急人民之所急,将人民的需要和人民自身的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发挥协调发展理念的作用,就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社会协调发展不仅仅是为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更是为了人自身的发展,人的发展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发展目标,也是协调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解决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突出问题,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机遇与挑战并存,人民生活水平、质量大幅提升,在国际上综合国力、地位提高显著。然而,经济发展进程中也存在着产业结构、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失调问题;
此外,贫富差距扩大、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等问题也亟待解决,要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为指导推动社会协调发展理念的全面实践。

(一)实现社会有机体的发展目标,推动协调发展理念成果惠及全民

协调发展理念是被动地进入社会生产各个环节之中的一种内在要求[5],需要人的自主参与同时又服务于人,需要人积极地、自主地、富有创造性地参与到各个环节[1],因此这需要把“协调”当作人的对象性活动,当作实践来理解和把握。人们应当自觉自主地参与协调发展的进程之中,获得幸福感、满足感。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根基所在。因此,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是科学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好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根本原则,是新时代实现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协调发展理念的最终目标与归宿[6]。

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根源在于人的发展不平衡,马克思所论述的社会有机体的最终发展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与动力。因此,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激发社会的发展活力,是协调发展理念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推动社会发展由人民共创,社会基础设施由人民共建,社会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除此之外,解决好人这个问题,首先要通过大力推进发展人才的工作,人才是推进改革创新最重要的动力,全面把握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思想内涵、实践要求以及战略定位,大力推动、扶持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涌现,大兴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将高质量教育惠及覆盖至全国[9]。除了基础教育,还需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身体素质,利用新媒体的有效传播作用,推进全民运动的广泛开展;
通过正能量的传播类文章为指引,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好基本条件。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要素综合,以此推动发展。

(二)坚持以系统性视角统筹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所认为的社会有机体是多种要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通过系统分析社会有机体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对协调发展理念的具体实施具有科学指导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生活困苦,将一切围绕在经济发展之中符合当时的国情。单一的经济发展导致精神文明建设开始出现不相适应的情况。通过观察社会矛盾的运动变化来协调当前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结构,这种协调与完善涉及到社会各要素的连锁交互[7]。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叙述了解决社会矛盾的抽象框架,为发展提供了基本原理与方法,但社会经济需要具体分析、具体导向和具体措施来解决当前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具体矛盾,因而协调发展是有序、有步骤地来解决当前问题的最佳方法,同时需要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去指导实践。改革开放以来,由基本国情、最大实际、主要社会矛盾所决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作为党的基本路线,这种经济建设不同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单一模式,而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从“三位一体”总布局到“四位一体”总布局,再到如今的“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构建,中国越来越重视社会整体性的发展,因此,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精准定位社会中的各个薄弱环节,补齐短板,推动协调发展可持续。

(三)从社会整体性的视角出发,推动城乡各区域协调发展

社会有机体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结构复杂,层次丰富多样。社会有机结构整体内部诸要素之间无时无刻不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结,但同时也存在着主次之分。协调发展理念需要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不仅需要从主次矛盾中寻找问题,也应当重点关注区域间的不平衡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普遍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协调所带来的是经济增长能力的下降、生态文明发展受到阻碍、社会秩序趋于不稳定。中国当前的区域战略主要是围绕核心区域板块,结合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特征进行布局,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当前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各地区资源条件、发展优势不同,因此发展程度、经济水平分化也较为严重,首先应当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完善现代化的制度体系建设,促进各地资源在区域间的充分涌流;
其次,要深化区域合作,拓宽省与省、市与市的合作路径,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优化向着高质量迈进;
此外,根据各流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特征的差异,交流合作,协同推进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机制[8];
最后,应当加强各地区生态产业的发展,推动各地生态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以上这些是推动当前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除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难题也是中国推进社会协调发展的重点难点,城市乡村在人民生活水平、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状态,需要通过精准扶贫方略的实施,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有序进行。

(四)把握社会有机体开放性特征,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社会有机体是一个有机开放的系统的统一体,无时无刻不在同外界进行着信息交换,为社会有机体实现自我调整、为发展提供养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协调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两手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9]。协调社会发展不仅需要物质力量作为支撑,还需要精神力量来作为保障,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标杆,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人类的活动表现为文化,这是人们精神财富的显现,因此要加强文化建设,大力推进科学、教育等事业,构建完整、合理的文化体制,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推动综合发展。全球化大发展使得世界文化多样、交融、互通,社会有机体是开放的,尊重各种文明齐发展,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才是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的最佳模式[10]。因此要加强文化环境建设,积极开展具有针对性、有特色的社会文化活动,净化文化环境,引进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在世界历史的大环境下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健康、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同样也是发展的标准,协调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矛盾关系,因此在人民群众能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只有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有效推进社会有机体内部诸要素充分涌流、相辅相成、补齐“短板”。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指导下,深刻全面地理解协调发展理念的深层次含义,自觉坚定地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猜你喜欢 马克思理念发展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5期)2022-10-11马克思像宝藏(2022年1期)2022-08-01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建材发展导向(2022年4期)2022-03-16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1年1期)2021-11-22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论马克思的存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0年2期)2020-07-21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推荐访问:协调发展 理念 实践
上一篇:“金课”标准在医学临床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下一篇:地方院校实践育人路径论析——以创新创业课程的实践环节为例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