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对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有哪些方式

来源:护士资格 发布时间:2020-09-25 点击:

  西方对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有哪些方式?你有什么感触?

 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观念的“总和”,作为社会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它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表现了社会的思想意识特征,反应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关系等。

 对于意识形态的把握,一直是国家思想领域的重中之重。而西方国家,也企图通过意识形态渗透,达到一定的 政治目的。国际关系中意识形态斗争并没有随着冷战结束,反而在美国等国家的“积极”推动下而进一步增强。美国等国家通过价值输出,思想渗透等,改造一些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意识观念,进而希望控制政权更迭等,在政治领域干涉别国。美国在2006年9月推出“普林斯顿计划”,将推进美国式民主正式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领域的层面,计划以美国的社会意识形态模式,将别国划分到不同阵营,联合同阵营“盟友”,共同抵制和改造别国意识形态。一方面宣扬尊重和保护思想多样性和差异性,另一方面却企图以自己的意识形态模式来归一化别国的意识形态模式,这也是美国妄图实现其世界霸主野心的一种手段。西方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本身具有的“多方面”和“全方位”的特点,同时采取隐蔽的文化输出等方式,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民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中国来说,这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都是极为危险的。其中,他们采取的主要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大众媒体,进行思想渗透

 传统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它本身也具备宣传,新闻传播,舆论监督等功能。而美国通过“美国之音”“自由广播电台”等具有浓重政治色彩的大众媒体,肆意抹黑中国,宣扬所谓“美国(西方)式民主”,企图通过日复一日的影响,进行“洗脑式”教育,把别国学生培养得具有“美国式”或“西方化”思维。BBC曾播过一部纪录片叫《中国人要来了》,探访非洲大陆,采访一些个别的,有明显倾向性的事件,将中国塑造为“为发展本国经济,压榨非洲”的形象。事实上,纪录片播出后,受到了很多非洲民众的反对和抗议。

 新兴大众媒体也就是互联网。本身具有全球性。从技术层面上说,不存在中央控制的问题。也就是说,不可能存在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利益集团通过某种技术手段来控制互联网的问题。反过来,也无法把互联网封闭在一个国家之内-除非建立的不是互联网。互联网可以比任何一种方式都更快、更经济、更直观、更有效地把一个思想或信息传播开来。美国等国家也极其善于利用互联网,制造一些无端之事,让公民讨论。高校本来就是一个思想的汇集地,通过对一些事件有意识的舆论引导和煽动性评论,引起各方争论,从而达到分裂的目的。

 2. 通过非政府组织和青年组织,利用经济援助或思想交流等,进行思想渗透

 意识形态是西方国家实行“和平演变”战略的主要内容和手段,其中青年组织是今年来西方国家对外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战略重点。西方国家通过例如“文化交流论坛”,“交换生”等,或对一些贫困学生的帮扶,达到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这些所谓的慈善组织等,往往有政治团地在背后进行经济支持和政治主导。

 3.文化产品

 西方文化在其经济实力的支撑下,肆意扩张与渗透。宗教文化和娱乐文化等成为美国主要的文化输出形式。美国式荧幕英雄形象,席卷全球,同时也深入人心。“蜘蛛侠”“超人”“美国队长”等,也成为很多中国大学生的英雄形象。通过宗教文化,美国等也在宣扬所谓“普世价值”等。

 面对西方的思想意识渗透和文化输出,我们不应该坐以待毙,任其自由发展。个人认为解决方法有几点,谈谈其中两点。首先应该加强对高校学生的的思想教育建设。不是直接拒绝西方文化,而是从精神层面让大家脱离对低俗文化的追求,有自己的审美判断。通过对高校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让他们形成认同感,自觉抵制西方价值输出。其次,提高本国的文化建设水平,政府起到一个正确的引导作用。正是因为中国很多文化产品质量低和运用技术水平的落后,让大家选择了西方文化产品。“抗日雷剧”“言情剧”等对电视荧幕的霸占,“青春系”电影在电影市场所占的巨大份额,都能说明文化工作者一味受市场的影响,没有 自身的文化坚持,缺乏对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重视西方对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事实,自觉加强自身思想文化建设,提高自身思想文化水平,抵制不良文化产品与价值输出,自觉维护社会主义价值观。

推荐访问:高校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 渗透 高校
上一篇:宫里镇中心幼儿园防火应急预案ok
下一篇:幼儿园消防应急预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