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涉江采芙蓉,教案-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二

来源:执业医师 发布时间:2021-02-25 点击:

 篇目

 《涉江采芙蓉》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 主备人

 一、教材内容分析

 《涉江采芙蓉》选自人教版必修 2 第二单元第 7 课,是一首五言抒情诗,抒发了主人公“涉江采芙蓉”,进而联想到远人,思念难抑,忧伤不已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及教学设想

  高一学生学过《再别康桥》《采薇》等诗歌,对景与情的关系有所了解,但是在细读文本上还有明显的不足。本诗语言浅易,学生易读懂词句。重点在于体会深刻情感与语言特色。

 三、教学目标 1.识记有关《古诗十九首》、古诗、五言诗等文化常识。

 2.把握本诗情感主旨,学习触景生情的手法。

 3.感受“古诗”质朴直率但又精细深切的语言特色。

 四、教学重难点

 1.触景生情的手法。

 2.理解语言风格的差异。

 五、高考知识对接

 1.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抒情方式;体悟诗歌情感 2. 赏析诗歌语言特色 六、教学过程

 文本分析

 学生活动

 个案 生成

 一、 导入(引出课文内容)

 自行安排 二、预习检测:

 《古诗十九首》“古诗”“五言诗”文化常识

 可参照《成长资源》36~37 页

 三、初读感知:

 1、请学生找诗中动词,明确抒情主人公的行为,想象画面、品味情感。

  涉(江)——蹚水过江——不易

 采(芙蓉)——芙蓉(高洁、修洁)

 遗(所思)——思远人

 还顾(旧乡)——长路漫漫

 离(居)——忧伤终老

 2、诗歌结构梳理:

 请学生将“第 1 题”所概括的行为串联起来:

 “我”涉江采芙蓉,想要将它赠送给思念的人。回头望向故乡,现在的我正与那个人相离而居呀。

 明确:

 因采芙蓉、见芳草而思人;因别乡远、与所思之人离居而忧伤怅惘。这是由因及果, 触景生情。

 3. 诗歌触景生情的手法:

 定义:

 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先看到物,再抒发情)

 举例:

 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李商隐《登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作区分:触景生情·借景抒情 区别:借景抒情,情在景之先。是将已有的情附着在景物上借以抒发。触景生情是情在景之后。是景引发情。

 举例:

 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四 、 探究诗歌 语言特色以及解读方法

  浏览课文,概括情节

 梳理归纳

 思考探究

 小组合作,思考探究

 请学生给所有诗句补全句子成分,给上下句补全关联词。

 我涉过江水去采集芙蓉,看到生有兰草的沼泽地有很多芳草。

 我采集这些芙蓉是想要送给谁呢?我想赠与的那个人在远方。

 我回头望了望故乡,发现回故乡的路遥远而无边无际。

 因为我和我所思念的那个人感情深厚却相离而居,所以我只能忧伤痛苦直到去世。

 探究:前后对比,处理之后不太像一首诗歌,是因为诗歌有自己的文体特征。给出两句名言,请同学们总结特征。

 提示:

 1. 法国诗人瓦雷说:散文如散步,诗歌如跳 跳舞。(结构:句间空白、跳跃性)

 2. 布罗茨基:诗歌是飞 飞行术,散文则是 步兵。

 (节奏:迅速、轻灵)

 总结:诗歌跳跃性强,句间空白可以让它充满张力,但同时也会让人不易解读。在解读诗歌时,应当借助名词、形容词发挥联想与想象。

 五、 作业

 课时规范训练第 91 页,《水调歌》一题。

  六 、板书个案生成

 七 、教学反思

推荐访问:学年 必修 人教版
上一篇:重难点29,,力学计算(2)功,功率,机械效率(原卷版)
下一篇:在XX市社区党建工作现场会上讲话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