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现实思索

来源:执业医师 发布时间:2020-09-25 点击:

  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现实思索摘要:高等院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传播与推广、教育与规范、承续与创新的独特作用,而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新时期高校的认同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被边缘化、被误读化、被教条化等问题。解决认同问题的出路在于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时代变革。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地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创新性;要注重教育者的“真信”和理论教育内容的“真可信”;要避免急功近利;要寻求生产力的革命性发展的坚实动力支持,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彰显其实践的鲜明特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3―0052―04

  主流意识形态是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指向。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也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和执政的指导思想。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过去是我们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思想保证,现在和未来也是继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的行动指南。承担政治社会化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任务的高校,在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构建中具有特殊作用。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就要在多个领域,通过多种形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普及,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

  高等院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传播与推广、教育与规范、承续与创新的独特作用,而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当前在高校的认同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趋向被边缘化、被误读化、被教条化等问题。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直作为一项公共必修课被纳入到高校所有专业的教学中,进而其也超越于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体系而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然而,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特殊地位并不意味着它必然会得到广泛的认同,因为在意识形态教育与认同之间还存在着多个值得关注的关键环节,尤其是近些年来西方强势信息文化的冲击、国家文化软实力竞争日益激烈、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活动等因素,都给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了空前的挑战,提出了严肃的课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划清“四个界限”的重大原则问题,这对新时期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理论教育工作有着特殊的意义。作为高校理论工作者对这些问题要进行认真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和办法。

  一、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商业化运作,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纷纷涌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对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观构成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削弱了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思想文化基础,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思想混乱,情绪波动,直接造成公民对国家的忠诚感和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减弱,使社会政治文化整合难度加大,中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政治哲学等文化形态所具有的社会价值整合功能开始面临挑战。

  经济全球化时代,多种文化和思潮以越来越强劲的势头进入高校,目前在我国某些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中,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有很大市场,马克思主义往往被边缘化。一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身在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也忘记了自己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有的使命,公开倡导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认为中国当前搞市场经济正在和资本主义“趋同”;以苏东剧变为标志,社会主义正走向“终结”,今天没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了;中国在经济上应实行“私有化”、在政治上应实行“民主宪政”,思想文化上应实行“全盘西化”等等。本应作为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的高校,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错误思潮传播的场所,这对社会和青年一代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大学生群体是代表中国未来社会的精英阶层,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确立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吸收什么样的思想,进而信奉什么样的思想,对其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至关重要。就实践而言,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尚不发达,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下岗失业、财富分配不均、官员腐败、社会矛盾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大学生群体自身面临的上学难、就业难、购房难、性别歧视、身份歧视、价值观裂变等问题时时在困扰着他们,能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中找到物质上的解决对策和精神上的皈依,成了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其他多种意识形态较量争夺的焦点。

  鉴于此,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化指导地位不动摇,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对高校的冲击,用马克思主义牢牢占领高校的思想文化教育阵地,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统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武装高校教师和青年大学生。充分发挥高校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传播与推广、教育与规范、承续与创新作用,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与各种各样的反马克思主义划清界限。厘清重大原则问题,厘清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与作为方法论和学术研究对象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区别,厘清主流意识形态的一元化与社会思想意识的多样化的关系,时刻站稳马克思主义阶级立场,明辨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大是大非,这是摆在高校理论工作者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

  二、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科学性、开放性、创新性。构建高校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基本前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面前不断凸显其生命力。因此,吸收国内外一切先进合理因素增进理论的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条件。

  理论创新的前提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客观观察现实的变化,使理论不断适应现实的发展变化。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同时,也必须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即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把“回到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有机统一起来。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僵化教条化误读化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形而上学和主观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西方意识形态的盲目崇拜和迷信的陷阱中解放出来。

  时代化既包括内容和形式的时代化,也包括语言和话语体系的时代化。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积极回应时代挑战,创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范畴、新论断,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语言,用适合当今社会的表达方式,更好地阐明

  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重大问题的主张和看法。其次,必须运用最新的科学思想和科技成就拓宽马克思主义视野,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一切有益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是以社会实践发展为基础的动态的、开放的体系。它的理论活力来自不断对社会实践经验的概括,来自不断地吸收科学进步的新成果。当代社会实践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浪潮、经济全球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尤其是全球化所带来的多元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迫切要求我们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实现时代化的重要基础。当前,在全球化大趋势之下,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的关键就在于将理论转化为人民大众自觉的思想和自为的实践。我们应该认识到,当人们总是以种种理论试图“告别马克思”,其实是在本质上没有读懂马克思主义,“一是认为马克思主义仅仅与革命相关联,而不理解马克思主义同时是一种发展哲学,另外更为严重的是将马克思主义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逃逸出去”。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社会价值恰恰在于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解放的学说,是人民大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所以,我们要倡导马克思主义理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能够解决人民大众日常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走下“圣殿”和“神坛”,真正回归人的生活世界,成为大学生、平民百姓可理解、可认识、可接受的精神食粮。当前人们所关注的就业、公民基本权益、医疗养老社会保障、官民关系、贫富分化、自身和子女教育问题等等,怎样让这些日常问题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野,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加以解释和解决,取得大众认同,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是人民大众认识世界、改变生活世界的理论,体现其为大众服务的价值原则,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

  三、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要注重教育者的“真信”和理论教育内容的“真可信”

  1.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性权威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多元文化、多种价值观碰撞与冲突中,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有所弱化,这就要求我们在主导方式上注重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理性权威的梳理。理性权威主要来自于理性的说服力,它指秉承这一意识形态的政治集团具有的让人自觉听从和信仰理论的感召力,其对象的行为是一种自觉自愿地听从于信仰。一种意识形态能够维持,一种思想文化能够得以延续,取决于该意识形态的理性权威,即取决于民众对该意识形态内在心理结构中的认可和接受。意识形态的理性权威主要来自意识形态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强化理性权威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方式,可以使民众产生对理论的信服和文化的自觉,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理性权威,从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从苏东剧变的惨痛教训中,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一元化指导地位的必要性。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讲的,我们要“始终坚持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断增强说服力和战斗力,真正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

  2.理论教育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理性权威的首先确认和自觉信奉

  按照教育的一般规律,教育者是教育行为的主体,其自身的知识、能力、价值观、信仰、人格魅力对教育对象具有直接的导向和间接的影响作用。自中央实施新一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整体上相对学历偏低、年龄偏大、学科理论水平较弱、队伍不稳定的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但是,学历和年龄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教师队伍整体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的认同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对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政治解读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本身需要首先在思想深处解决“信不信马克思主义”、“坚持不坚持社会主义”、“拥护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如果教师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模糊不清或游移不定,自己就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不灵了”,主观上已经放弃马克思主义,满脑子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意识和话语方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怎么可能满怀深情地对青年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解释说明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些问题的疑惑和不解呢?例如,所有制、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优势、共产主义何时能实现的问题等等。这些都要求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队伍首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思想要纯洁,作风要踏实、文风要朴实、言行要规范,要本着对国家负责、对下一代负责、对知识分子的良知负责的态度进行理论教育和研究,以自身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和政治热情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指导和引导,并在行为上自觉加以遵从,给青年大学生以示范作用。“亲其师,信其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最高尚的人格魅力在于“真学真信真讲”,教师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做矢志不渝的事业对待,而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和职业。

  3.理论教育内容和形式要贴近青年大学生实际

  无论是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各种学术讲座报告等理论传播的内容和形式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贴近青年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身心发育实际,不能让他们总是感觉“说的和做的不一样”、“书本上讲的是一回事,现实社会是另一回事”,或者说,不能让我们的教育对象总是“沉浸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设计的感性“应然”状态下,而是要他们回归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然”的理性现实中,进行理性的思考和解读,做出自己的真实判断;不要硬性把教材上的理论条条强加于教育对象,要允许教育对象思考理论和现实的反差,提出疑惑;要积极引导教育对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实的撞击中寻找最后的精神家园。例如,如果说马克思主义过时了,那么“新自由主义”到底能不能救中国?美国实行多党制选举制固然获得很大成功,为什么那么多发展中国家独立后学习西方的多党制选举制却总是带来政局不稳、持续动荡呢?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再进行正面的理论传播,这样的方式才会形成教育对象对理论的发至内心的信奉和自觉遵从。

  四、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要避免急功近利

  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由于整个社会和国家都处在转型阶段,新旧体制交替所带来的多种思想意识和规制的并存是正常的。而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思想意识的形成和变化又不会与社会存在完全同步。因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和传播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照顾到教育对象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社会发展的现实制约因素、思想意识形成的复杂性等方方面面,进行循序渐进、扎扎实实的

  学习、宣传、感化、示范、导引等工作,避免搞运动、走形式、讲过场、树典型等急功近利的行为。要真正把它当做一项百年大计,民族生存之本的事业对待,关注百姓日常所思所想所愿所盼,让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走进百姓生活,让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公民日常行为,让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绝非重点抓几年,出一批理论成果、出一批理论家那么简单的事情。就高校而言,“05方案”取得实效的关键是用学科支撑课程,用高水平的理论研究队伍带动一线教学实践,用党和国家绝对统一性要求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升到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高度,着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的信仰体系。

  五、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要寻求生产力的革命性发展的坚实动力支持

  意识形态的发展,从本质上说是社会存在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在人的观念上的反映,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应该看到,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是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能解决现实问题,理论能给人民大众以他们可信的答案。所以,无论是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还是全民族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传播,其实效性都取决于未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稳步推进,逐见成效,“生产力的革命性发展,是一切意识形态变革和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因此,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能够真正惠及普通大众,减少改革过程中的社会矛盾和社会不公正现象,体现发展的人民性,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减少人民在改革中付出的代价,即便代价是不可避免的,也要力求做到代价主体和利益主体的统一。就高校而言,则要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生存难的问题,解决社会的不正之风向高校全面渗透等等问题。这是高校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得以构建的最坚实的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亮.破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的“五个伪命题”[J].延

  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1.

  [4]蒋旭东.对“淡化意识形态思潮”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

  刊.2010(9):10―13.

 1

推荐访问:高校意识形态教育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思索
上一篇:公安分局三项重点工作汇报总结
下一篇:硅谷人才引进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