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管理学复习题]

来源:造价师 发布时间:2020-03-27 点击:

  地籍管理学

 复习题

 (课程代码 272326)

 一、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现代地籍的是(

 A

 ) A.多用途地籍

 B.产权地籍

 C.税收地籍

  D.日常地籍 2. 在地类调绘中,地形图上耕地、园地的最小图斑面积是(

 B

 ) A.4mm2

 B.6mm2

  C.8mm2

 D.10mm2 3. 权属调查的基本单位是(

 C

 ) A.地块

  B.图斑

 C.宗地

  D.村 4. SPOT全色影像为(

 B

 )米的分辨率? A.5米

 B.10米

 C.15米

  D.20米 5. 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

 A

 )年? A.30年

 B.40年

 C.50年

  D.70年 6.(

 A

 )是地籍档案管理的起点,是地籍档案管理的首要环节。 A.档案收集

  B.地籍档案的整理

 C.地籍档案的分类

 D.地籍档案的立卷 7.下列不可以作为我国土地登记土地权利主体的是(

 C

 ) A.国有土地使用者

 B.集体土地所有者

 C村委会

  D.他项权利者 8.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始于(

 C

 )。 A.2003

 B.2005

 C.2007

 D.2009 9.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下列用地中不属于耕地的是:(

 D )。 A.水田

 B.水浇地

 C.旱地

 D.田坎 10.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地籍测量常用方法的是:( D

 )。 A.解析法

 B.部分解析法

 C.图解勘丈法

 D.求积仪法 11.(

 D

 )是地籍调查的核心。 A.土地面积调查

  B.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C.地籍测量

  D. 权属调查 12.下列不属于地籍按功能分类的是(

 B

 ) A.多用途地籍

  B.常规地籍

  C.税收地籍

  D. 产权地籍 13.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最小上图图斑面积为(

 A

 )。 A.4.0mm2

 B.6.0mm2

 C.8.0mm2

 D.12.0mm2; 14.土地自然分类系统又称为(

 B

 ) A.土地生产潜力体系

 B.土地类型分类体系

 C.土地评价分类体系

 D.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15. 地籍档案保管中凡在(

 C

 )内具有考查、利用、凭证作用的为长期保存。 A.15年内

  B.16年—30年

 C.16年—50年

  D.16年—60年 16. SPOT全色影像为(

 B

 )米的分辨率? A.5米

 B.10米

 C.15米

  D.20米 17. 下列(

 C

 )方式需要进行变更登记 A.土地征用

 B.企业兼并

 C.土地使用权转让

 D.依法继承土地使用权 18. 下列不属于地籍图内容的是:(

 A

 )。 A.单位盖章

  B.图廓线

 C.坐标注记

  D.图廓外比例尺的注记 19.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土地登记方面的首部法律文件( B )。 A. 1871《土地登记法》

 B. 1921年《不动产登记条例》 C. 1987《全国土地登记规则》

 D. 2008《土地登记办法》 20. 层次分析法又称为(

 A

 )。 A.AHP法

 B.DBH法

 C.SDE法

 D.SQL法 21.地籍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

 C

 ) A.土地条件调查

 B.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C.地籍测量

  D.土地面积测算 2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以(

 B

 )为单位 A. 村

  B.镇

  C.县

  D. 市 23.工业用地的最高出让年限是(

 C

 )年? A.30年

 B.40年

  C.50年

  D.70年 24.下列属于土地自然要素调查的是(

 B

 )。

 A.交通状况调查

 B.地形调查

 C.供水设施调查

 D.能源调查 25. 地籍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核实宗地的权属和确认宗地界址的实地位置,并掌握土地利用状况,通过(

 B )获得宗地界址点的平面位置、宗地形状及其面积的准确数据,为土地登记、核发土地权属证书奠定基础。

  A.土地登记

  B.地籍测量

 C.土地统计

 D.地籍档案 26.初始登记的基本环节是(

 B

 )。

 A.地籍调查

  B.土地权属审核

  C.注册登记

 D.颁发证书 27.地籍档案的鉴定工作就是对地籍档案(

 D )的鉴定。

  A.使用价值

 B.完整状况地

 C.真实性

 D.保存价值 28.城镇土地定级中确定单元边界一般不采用(

 D )。 A.河流

 B.山丘

 C.铁路干线

  D.树林 29.土地利用分类(2007)中二级地类有(

 C

 )。 A.43个

 B.56个

 C.57个

 D.69个 30.地籍档案短期保存的时间为(

 B

 )。 A.10年内;

  B.15年内;

  C.30年内;

  D.50年内; 31.地籍最初是为(

 B

 )而建立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用途等状况的田清册和薄册。

  A.产权

 B.征税

 C.登记

 D.法律 32.地籍测量是指在(

 D

 )的基础上,测量宗地的界址位置,计算面积,并绘制地籍图和宗地图的技术性工作。

  A.土地登记申请

  B.土地登记发证

 C.土地权属审批

 D.土地权属调查 33.比例尺为1:500地籍测量控制点最小密度为(

 A

 )。 A.9点/幅

  B.12点/幅

  C.15点/幅

  D.18点/幅 34.第二次土地调查中规定,线状地物图上宽度应大于(

 A )时,不应作为线状地物来调绘,而应作为一个独立图斑来对待。 A.1mm

  B.2mm

  C.3mm

 D.4mm; 35. 土地登记以(

 B

 )为基本单元。

  A.户

  B.宗地

 C.使用者

 D.街区

 36.土地证书是要根据土地登记卡填写。土地证书由土地管理部门填写,( B )颁发。

 A.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

  D.以上答案都不对

 37.闲置土地依法处置后土地权属和土地用途发生变化应依照(

 C )规定办理。

  A.土地权属登记

 B.土地初始登记

 C.土地变更登记

  D.土地抵押登记

  38.确定土地产权的法律手段是 ( B

  )。

 A. 权属调查

 B 土地登记

 C. 地籍测量

 D 土地统计 39.市批次用地的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一般用(

 C

 )作为工作底图。

 A.宗地图

  B.宗地草图

  C.地籍图

  D.地形图 40.第二次土地调查规定,每个耕地田坎系数样方的规模应不小于( B

 )。 A.0.2hm2

  B.0.4hm2

 C.0.6hm2

  D.0.8hm2; 41.地物补测的方法不包括:(

 D

 )。 A.简易补测法

 B.仪器补测法

 C.大比例尺图件缩小转绘法

  D.目估法 42.土地权属界址不包括:(

 B )。 A.界址线;

 B.界址面积;

 C.界址点;

  D.界标 43.数字地籍测量的作业流程不包括:(

 C

 )。 A.数据采集;

 B.数据处理;

 C.数据准备;

  D.数据输出 44.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内容的是:(

 B

 )。 A.地类的变化;

  B.作物种植制度的变化; C.单位更名的变化;

  D.行政区域界的变化 4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土地权属变更的是:(

 C

 )。 A.继承土地使用权;B.交换土地使用权;C.土地使用权流转;D.出让土地使用权; 46.土地分等定级的对象是:(

 A

 )。 A.土地质量状况;B.土地坐落状况;C.土地数量状况;D.土地分布状况; 47.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思想什么时间正式确认的?(

 C

  )。 A.1978;

  B.1979;

 C.1980;

  D.1981 48.以下不属于农用土地定级单元划分原则的是( B )。 A.相似性原则;B.相当程度原则;C.主导因素差异原则;D.边界完整性原则 49.对根据评价单元定级指数划分出的土地级别进行校验,因随机抽取不超过总数的( B )的单元进行野外实测。 A.3%;

 B.5%;

 C.10%;

  D.15%; 50.《农用地分等规程》将全国分为(

 B

 )一级区。 A.10个;

  B.12个;

  C.15个;

  D.40个; 二、多项选择题 1.现代地籍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E) A.土地调查

  B.土地登记 C.土地统计 D.地籍档案管理 E.地籍信息系统 2. 界址点编号方法(ACD) A. 按宗地编号 B. 按自左到右,自上而下编号 C. 按图幅统一编号 D. 按地籍街坊统一编号 E. 按行政区编号 3. 遥感监测数据源主要来源于以下哪几种卫星?(ABD) A. Landsat TM B. SPOT C. DRG D. 快鸟 E. DEM 4. 土地条件调查的目的(ABCD) A. 为制定各项计划、规划和土地政策提供置要基础资料 B. 为农业区划和农业生产服务 C. 为城乡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D. 为城乡土地分等定级、土地估价、土地税收提供可靠资料 E. 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 5. 土地登记的法律依据有哪些?(ABCDE)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土地管理法》 D.《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E.《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6.地籍管理的基本原则:(ABCE) A. 统一管理的原则; B.保证地籍管理的连贯、系统、完整; C.地籍资料的可靠、衔接、精确; D.推动地籍科学的发展 E.地籍成果简便实用 7.变更土地登记的类型有(ABCDE) A.土地权利设定登记 B.土地权利变更登记 C.名称、地址变更登记 D.土地用途变更登记 E.注销土地登记 8.属于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受理的土地权属争议案件有?(ABC) A.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发生的土地权属争议案件 B.跨乡级行政区域的土地权属争议案件 C.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交办的土地权属争议案件 D. 跨县级行政区域的土地权属争议案件; E.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交办的土地权属争议案件。 9. 土地他项权利包括(ABCDE) A. 抵押权 B. 出租权 C. 地役权 D. 耕作权 E. 空中和地下权 10. 农用土地定级方法主要有:(BCD)。 A. 综合法 B. 样地法 C. 修正法 D. 因素法 E. 网格法 11.地籍管理工作发展现阶段,其基本的内容包括:(ABCDE)。 A.土地调查; B.土地登记; C.土地统计; D.土地分等定级; E.地籍档案管理。。 1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原则(ACE) A.实事求是原则 B. 统一性原则

  C.一查多用的原则 D.实用性原则

 E.全面、科学调查的原则 13.土地面积量算的原则包括:( BCDE )。 A.以软件为基础; B.图幅为基本控制; C.分幅进行量算; D.按面积比例平差; E.自下而上逐级汇总 14. 土地统计的内容包括:(ABCD) F. 土地统计设计 G. 土地统计调查 H. 土地统计整理 I. 土地统计分析 J. 土地统计应用 15. 外业调绘的主要内容包括:( ABCDE

 ) A.地类图斑的调绘; B.行政区域界线和权属界线的调绘; C.线状地物的调绘; D.零星地物的调绘; E.基本农田的调绘 16.地籍的特点包括 (ABDE

  )

  A. 空间性

 B. 法律性

  C. 复杂性

  D. 连续性

 E. 精确性 17.下列属于我国土地分类系统的是(ABCDE) A.土地自然分类系统

  B.土地评价分类系统

  C.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D.土地类型分类体系 E.土地生产潜力分类体系 E.全面、科学调查的原则 18.提交的初始地籍调查成果资料主要包括(ABCD)。

  A.初始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

  B.初始地籍调查技术总结

  C.初始地籍调查工作报告

 D.初始地籍调查的土地权属成果及地籍测量成果

  E.地籍测量草图资料 19.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报告的类型有:(ABCDE)。 A.工作报告; B.技术报告; C.数据库建设报告; D.成果分析报告; E.专题报告 20. 城镇土地定级单元划分方法主要有:(ABDE)。 A.主要因素分值重叠法; B.主要因素判定法; C.因素成对比较法; D.网格法; E.均值地域法 21.土地权利包括(ABCD) A.占有;

  B.使用;

  C.收益;

  D.地役;

  E.处分; 22.我国土地登记所遵循的主要法律规定有:(BCDE) A.《土地法》;

  B.《土地管理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E.《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23.土地登记的基本原则:(ABCDE)。 A.依法的原则;B公示的原则;C.申请的原则;D.登录的原则;E.审查的原则 14.我国土地权属性质分为:(ABCDE)。 A.国有土地所有权;

  B.国有土地使用权;

 C.集体土地所有权; D.集体土地使用权;

  E.他项权利 25.土地统计的研究方法(BDE)。 A.综合法;B.数学方法;C.因素法;D.比较法;E.经济学的分析法 26土地统计调查的方式(ABCDE)。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E统计报表 27.地籍信息管理的特点主要有(ABCDE)。 A行政性;B广泛性;C专业技术性;D动态性;E服务性 28.数字地籍测量的特点:(ABCDE)。 A自动化程度高;B精度高;C现势性强;D适用性强;E整体性强 29.城镇土地定级单元划分方法主要有:(ABDE)。 A.主要因素分值重叠法; B主要因素判定法; C因素成对比较法; D网格法; E均值地域法 30.城镇土地定级成果包括:(ACE)。 A土地定级报告; B数据库建设报告; C土地级别面积量算及汇总成果; D专题报告; E图件成果 三、名词解释 1、地籍调查:是国家采用科学方法,依照有关法定程序,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以图、簿示之,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登记。通过地籍测量获得宗地界址点的平面位置、宗地形状及其面积的准确数据,为土地登记、核发土地权属证书奠定基础;为完善地籍管理服务,做好技术准备,提供法律凭证。 2.土地所有权:是指对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其中最重要的是收益和处分权。收益权是取得经济收入的权利;处分权是指依法处置土地的权利,就是将土地的某项权利或全部权利在一定时期或永久转让出去的权利,这种权利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土地如何使用,如何处分,都有法律规定,不是可以任意而为的。 3.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是一个在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以宗地(或图斑)为核心实体,实现地籍信息的输入、储存、检索、编辑、统计、综合分析、辅助决策以及成果输出的信息系统,是土地信息系统中的一个专门管理地籍信息的系统。按管理的数据特点可分为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农村地籍信息系统(土地利用信息系统)、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等。 4.土地权属调查:权属调查是对土地权属单位的土地权属来源及其权利所及的位置、界址、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的调查。在城镇,权属调查是针对土地使用者的申请,对土地使用者、宗地位置、界址、用途等情况进行实地核定、调查和记录的过程。调查成果经土地使用者认定,可为地籍测量、权属审核和登记发证,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凭据。界址调查是权属调查的关键,权属调查是地籍调查的核心。 5.初始土地登记:又称总登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辖区全部土地或者特定区域的土地进行的普遍登记。这里所说的一定时间既指开展土地总登记的时间,也指当地按计划规定具体完成某次总登记的期限。 6.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是以土地变更调查的数据及图件为基础,运用遥感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从遥感图像上提取变化信息,从而达到对耕地及建设用地等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的定期监测的目的。 7、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在全国范围内,为查清土地的利用现状而进行的全面的土地资源普查,也是国家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其重点是按土地利用分类,查清各类用地的数量及分布,所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也称土地数量调查。 8.土地统计分析:以统计理论为指导,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土地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说明土地利用、使用和开发管理的情况,揭示土地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并提出土地资源与社会发展矛盾的解决方法。 9.土地权属界址:是指某一权属单位的土地(一宗地)的位置和范围,或是某一土地权属单位所有或使用的土地权属界线。反映在实地上,界址表现为界址点及其界标;反映在地籍图上,界址表现为界址点符号及其编号和界址点连线(界址线);反映在地籍调查簿册上,是各界址点的坐标或相对位置说明。 10.基本农田: 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11.注销土地登记,是指经登记的土地权利因法定或约定原因消灭,或者因自然及人为原因使土地灭失,从而使土地权利失去效力,由土地权利人向土地登记机关申请注销该权利的登记。 12.土地使用权是土地所有者或其法定代表人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交由土地使用人使用,由土地使用人取得长期或者有期限的使用权。《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周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 13.地籍管理:是指国家为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经济状况并建立地籍图、薄、册等而实行的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等工作措施。 14.土地条件调查:土地条件调查是指对土地的土壤、植被、地形、地貌、气候及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和对土地的投人、产出、收益、交通、区位等社会经济条件的调查。它是为摸清土地质量及其分布而进行的专项调查,因此也称土地质量调查。 15.土地登记:土地登记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对土地的坐落、面积、用途、等级、价格、权利等项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的一项制度。是土地权属管理的重要手段。 16.土地经济条件调查:土地经济条件调查可分为城市土地社会经济条件调查和农用土地社会经济条件调查,城市土地社会经济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规划、繁华程度、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条件等;农用土地社会经济条件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耕作制度、土地经济效果指标、土地经济分析指标、土地经济效果分析指标等。 17.土地权利设定登记: 是在初始土地登记以后对一宗土地上新确认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土地他项权利进行的土地登记。 18.地籍图:地籍图是经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后绘制的包含有各级行政界线测量控制点区、街道、街坊编号和宗地编号、宗地界址点及界址线、街道名称、门牌号码、单位名称河流、湖泊及其名称、地类号、宗地面积等信息的图纸、地籍图是地籍调查的重要成果之一。 19.多用途地籍:多用途地籍,亦称现代地籍,是税收地籍和产权地籍的进一步发展。其目的不仅是为课税或产权登记服务,更重要的是为各项土地利用和土地保护,为全面、科学地管理土地提供信息服务。 20.基本监测图: 基本监测图是指在监测区内,按县级行政辖区、地(市)行政辖区范围以及其他特定区域分幅,标注有关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特征等要素的遥感影像图以及动态遥感监测图等。 21.变更土地登记:变更土地登记是相对初始土地登记而言的,它是初始土地登记的延续,并按照实际变化情况对其进行的补充和修正。换言之,变更土地登记就是在初始土地登记完成之后,对新产生的土地权利进行设定登记和对土地的权利和主要用途等发生的变化进行的改正和补充登记。 22.土地权利变更登记: 是指在初始土地登记后,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所有者、土地使用者以及他项权利拥有者因土地权属、土地用途等事项发生变更而进行的土地登记。 23.地籍档案统计:是指以表册、数字的形式,反映地籍档案及地籍档案工作的有关情况。建立和健全地籍档案统计制度可以更好地了解与掌握地籍档案和地籍档案工作情况,研究它们的规律性,以便对地籍档案实行科学管理。 24.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在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支持 下,以宗地为核心实体,实现地籍信息的输入、储存、检索、处理、综合分析、辅助决策以及成果输出的信息系统。 四、简答题 1. 简述我国现行地籍管理的主要任务。 (1) 维护和巩固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2) 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

 (3) 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4) 加强土地用途管制;

  (5) 为社会提供地籍信息服务;

 (6) 为土地管理服务。 2.简述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作用。 (1)保持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数据的现势性;

  (2)形成系统的动态信息,利于开展土地利用变化历史和趋势分析,改进土地利用;

  (3)揭示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为宏观研究提供依据; (4)预警系统 为政府服务;

 (5)反馈土地管理工作的成效。 3.简述土地登记对象。 (1)集体土地所有权,主要有村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乡(镇)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所有权。 (2)国有土地使用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即依法使用国家所有土地的权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主体非常广泛,任何单位和个人,包括境外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符合依法使用我国国有土地条件的,都可以成为我国的国有土地使用者。 (3)集体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一般是指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单位和成员个人进行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非农业建设依法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权利。集体所有土地,本集体及其所属成员享有优先使用权。 (4)土地他项权利。目前,土地他项权利主要包括抵押权和出租权。 4.简述初始地籍调查的程序。 初始地籍调查内容:以宗地为对象,包括初始权属调查、初始地籍测量。具体包括:准备工作——初始权属调查——初始地籍测量——文字总结——资料整理——检查验收。

  程序框图略。 5.简述我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1)查清各级行政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

 (2)查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

 (3)按行政辖区统计各类土地面积;

 (4)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权属界线图;

  (5)总结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经验,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6. 阐述我国土地登记制度的特点。 我国的土地登记制度兼具权利登记制度和托伦斯登记制度的特点,偏重于权利登记制度,其主要特点为: (1)强制登记 无论是初始土地登记,还是变更土地登记,《土地登记规则》第三条规定: 国有土地使用者、集体土地所有者、集体土地使用者和土地他项权利者,必须依照本规则的规定,申请土地登记。第六十九条规定: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几个按规定如期申请初始土地登记的,按照非法占地的处理办法论处;对凡不按规定如期申请变更土地登记的,除按违法占地处理外,视情节轻重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难,注销土地登记,注销土地证书。 (2)经登记的土地权利受法律保护 (3)进行实质性审查 (4)登记具有绝对公信力 (5)颁发土地证书。 7.阐述土地条件调查的基本内容。 (1)土地自然条件调查。土地自然条件调查是指综合调查研究土地的自然条件构成要素,包括气候条件调查、地形、地貌条件调查、土壤条件调查、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调查、植被条件调查等。 (2)土地社会经济条件调查,主要分为城市土地经济条件调查和农用地社会经济条件调查。城市经济条件调查包括城市规划、繁华程度、基础设施条件、环境条件、公建设施和人口状况等。农用土地社会经济条件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耕作制度、土地经济效果指标、土地经济分析指标、土地经济效果分析指标等。 8.阐述土地登记的内容。 (1)土地权属性质与来源 (2)土地权属界址 (3)土地面积,即宗地面积,是指一宗地权属界址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 (4)土地用途(地类) (5)土地等级和价格 (6)土地使用条件。土地使用条件包括建筑占地面积、建筑限高、建筑密度、容积率等。土地使用条件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城镇规划的限定;二是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合同文本中的规定;三是用地批准文件的规定。 9.阐述权属审核的主要内容。 权属审核是土地登记机关对申请人提交的证明文件资料和地籍调查结果进行审核,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土地登记机关的审核意见,决定对申请登记的土地权利和权利变动事项,是否准予登记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

 (1)对土地登记申请人的审核; (2)对宗地自然状况的审核;

 (3)对土地权属状况的审核; (4)审核两个阶段,初审和复核。

 10.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一般具备哪些功能?

 (1)数据采集功能:数据包括几何数据、属性数据和管理数据;采集方式有手扶跟踪数字化、图纸扫描数字化、测量仪器及外部数据文件接口和键盘输入矢量数据; (2)图形处理功能:图形数据在输入后,需要对图形进行显示、查询、编辑、修改、管理等工作; (3)制图功能:包括为用户提供矢量图、栅格图、全要素图和各种专题图; (4)属性数据的管理:对于属性数据一般都采用表格表示,在信息系统中可以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来管理; (5)空间查询功能:包括根据属性查图形、QL查询、从属性表直接查询目标对象、根据图形查属性、空间关系查询。 (6)空间分析功能:包括叠置分析、缓冲分析、空间几何分析、地学分析。 11. 阐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 (1)查清调查区域内村、农、林、牧、渔场、居民点以及居民点意外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区范围界线 (2)查清调查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 (3)量算出各类面积并汇总调查区域内的总面积及各地类面积 (4)编制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界线图和县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 (5)对调查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现状作出科学的评价,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及设想 12.与初始地籍调查相比,变更地籍调查具有哪些特点? (1)目标分散,发生频繁,调查范围小。 (2)政策性强、精度要求高。 (3)变更同步、手续连续。进行了变更测量后,与本宗地有关的表、卡、册、证、图均需进行变更。 (4)任务紧急。使用者提出变更申请后,需立即进行权属调查、变更测量,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由此可见,变更地籍测量是地籍管理的一项日常性工作。变更权属调查和变更地籍测量,通常应由同一个外业组一次性完成。 13.初始土地登记申请时申请人应提交哪些证明文件? (1)《土地登记申请书》,主要包括4个部分 申请者情况:申请人姓名、法人代表姓名、单位名称、单位性质、主管部门等; 申请登记内容:土地坐落、权属性质、使用期限、使用权类型、土地面积、土地用途、地价、他项权利等; 申请登记依据:说明权属来源及证明材料; 附图及四至:宗地草图,注明界址线、建筑物尺寸、相邻单位名称等四至。 (2)土地登记申请者的身份证明: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个人身份证明或户籍 (3)土地权属来源证明; (4)土地附着物权属证明。 14.阐述地籍档案的特点 (1)地籍档案具有数量大、形式多样、保存分散的特点 (2)地籍档案具有成套性的特点 (3)地籍档案具有跨年度、形成周期长的特点 (4)地籍档案具有动态性和现势性的特点 (5)地籍档案具有兼容性的特点 (6)地籍档案具有与资料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特点 (7)地籍档案具有越到基层数量越多工作量越大的特点 15.为什么要进行土地统计,有何意义? (1)土地统计是认识土地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工具

  土地统计对大量的反映土地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由定量分析到定性分析,使人们对我国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的认识逐步提高,从而找出其规律性。 (2)土地统计是对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实行计划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是国家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对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和计划分配。而土地统计则是制定规划方案和编制计划的依据,同时也是检查计划用地执行情况的手段和有效措施。 (3)土地统计是更新和反馈土地信息,体现和监督土地合理政策执行情况 及时的土地统计资料,可以了解不同阶段、不同地城内土地利用结构分布是否合理;可以反馈耕地资源的保护状况;可以反映土地开发、利用的程度与水平。 16. 地籍调查成果资料包括哪几部分? (1)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 (2)地籍调查表; (3)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原始记录、控制点网图、平差计算资料及成果表 (4)地籍测量原始记录; (5)解析界址点成果表; (6)地籍铅笔原图和着墨二底图、宗地图;(土地证附体); (7)地籍图分幅接合表; (8)面积量算表及原始记录; (9)以街道为单位宗地面积汇总表; (10)城镇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 (11)检查验收报告;技术报告。 17.阐述地籍档案的特点。 (1)地籍档案具有数量大、形式多样、保存分散的特点 (2)地籍档案具有成套性的特点 (3)地籍档案具有跨年度、形成周期长的特点 (4)地籍档案具有动态性和现势性的特点 (5)地籍档案具有兼容性的特点 (6)地籍档案具有与资料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特点 (7)地籍档案具有越到基层数量越多工作量越大的特点 18.当前要进行土地权属变更的情况主要有哪些? (1)征用集体土地; (2)划拨国有土地; (3)出让、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4)继承土地使用权: (5)交换土地使用权; (6)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 (7)承包集体或国有土地使用权; (8)土地分割; (9)土地合并; (10)土地权利人更名; (11)城市改造拆迁; (12)土地权属界址调整。 此外,还有已设定的他项权利的变更,如抵押、出租等。 19.引起土地权属争议的原因有哪些? (1)因相邻单位或个人之间权属界线不清发生的土地权属争议 (2)因实地面积与批准面积不一致引起的土地权属争议; (3)因用地手续不完备引起的土地权属争议; (4)因有关补偿,安置等措施未落实而引起的土地权属争议: (5)由于国家政策变动引起的土地权属争议; (6)因土地租赁、借用或者重复征用、划拨等引起的土地权属争议。 20.土地统计分析的方法有哪些,请简要阐述其中一种方法? 综合指标分析、时间数列分析、统计指数分析、相关分析很平衡分析。如平衡分析是社会经济统计中运用于研究社会现象和客观存在的各构成要素的数量联系和数量对等关系的一种方法。简单说,就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增减方面平衡关系的方法。土地平衡分析则是根据土地要素的变化状况编制平衡表,反映土地这个自然与社会综合体的运动状态、变化方向与程度,进而为达到合理用地结构,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提供依据。 例如,“耕地变化情况”就是一种平衡表式: 年初耕地+年内增加耕地—年内减少耕地=年末耕地。主要包括的方法有土地单项平衡分析法、土地联系平衡分析法。 五、论述分析题 1.假设某市A县于今年要完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试论述在调查时的基本程序、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及注意事项?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工作符合技术规程要求的精度及速度,必须有条不紊地按内容的先后顺序开展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目的。这里主要按照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详查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将其工作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包括调查申请、组织准备、资料准备和仪器设备准备等内容。 其中资料准备包括航片与地形图相结合、地形图、影像平面图和其他图件。 (2),外业工作阶段。包括准备工作、航片的室内预判、航片外业调绘、外业补测。 (3),内业工作阶段。包括航片转绘、面积量算。 结合实际说明内容的细节。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请论述二调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内容:(1)利用遥感等先进技术,以正射影像图为基础,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和面积,掌握耕地、园地、林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金融商业用地、开发园区、房地产以及未利用土地等各类用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2)逐地块调查全国城乡各类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掌握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

  (3)调查全国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对每一块基本农田上图、登记、造册;

  (4)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国家、省、市(地)、县四级的集影象、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

  (5)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意义:(1)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土地调控、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2)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民权益、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3)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严格管理土地资源的重要支撑。 3.四川省正在开展大规模的农村地籍调查工作。如果你被分配到以山地为主雅安地区。请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同时说明你的主要工作步骤并简要阐述及各步的注意事项。 (1) 农村地籍主要调查的对象是城郊集体所有土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国营农场用地等。主要调查行政境界、土地权属界等,可结合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进行。 (2) 农村地籍调查具有范围广、精度略低等特点。 (3) 由于该地区山地为主,为了提高效率和精度,须采用现代调查手段。比如采用遥感的方法等。 (4) 具体实施的步骤包括准备工作、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各步注意事项略。 注:本题主要是考核农村地籍调查的基本特点及其具体实施的原则。答题要点只是一种的方案。学生也可选择其他方法,但重点是适应当地的实际工作。 4.目前,某市将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你作为调查人员之一,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外业工作中要做哪些事?

 外业调绘土地的利用现状,一般以航片或卫片和地形图为底图进行该项工作。调绘前应该的准备好调查区有关的航片或卫片、地形图、权属证明、其它专业图件及有关说明资料;准备好野外作业需要的工具(如立体镜、放大镜、调绘夹、测量仪器、皮尺和图板)、表、册、外业记录簿;室内初步判读航片,制定调绘路线。

 外业调绘是将实地作业范围内的土地状况全部调查清楚,并正确标绘在航片或卫片上。内容包括:

  (1) 地类调绘;

 (2) 线状地物的调绘;

  (3) 境界和权属界线的调绘;

 (4) 零星地类调绘;

 (5) 外业补测;

 (6) 飞地的调绘;

  (7) 填写外业调查手簿。 注意:主要考察的是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时外业工作的内容。

 

推荐访问:复习题 管理学
上一篇: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
下一篇:2015春中央电大《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期末复习题: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