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复习思考题

来源:证券从业 发布时间:2020-12-05 点击:

土壤学复习思考题 1.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的疏松表层。

2.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供应(水分和养分)、协调营养元素和环境条件(空气和湿度)的能力。

3.岩石:是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

4.矿物:指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是构成土壤的主体物质。

5.风化作用:指岩石、矿物在氧气水和二氧化碳等大气因素作用下,其组成矿物的化学成分发生分解或者改变,直至在地表环境中稳定的新物质。

6.硅铝铁率(saf):一般以R2O3代表三氧化二铝和三氧化二铁之和,二氧化硅和R2O3的分子比率称为硅铝铁率。

7.土壤机械组成:在土壤学上把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百分率的组合。

8.土壤质地:是根据机械组成的一定范围划分的土壤类型。

9.矿质化过程:是指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简单无机化合物的过程。

10.有机质的矿化率:是指每年因矿质化作用而消耗的有机质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

11.腐殖化过程:有机质腐殖化是形成土壤腐殖质的过程。

12.腐殖化系数:通常把单位质量的有机物料在土壤中分解1年后,残留下来的量占施入量的比例。

13.同晶替代:黏粒矿物形成过程中,晶架内的组成粒子常被另一种电荷相同且大小相近的栗子所替代的现象。

14.永久电荷:是由黏粒矿物晶层内的同晶替代所产生的电荷。

15.可变电荷:是由胶体表面分子或原子团解离所产生的电荷。

16.土壤吸收性:是指土壤能吸收和保持土壤溶液中的分子、离子、悬浮颗粒、气体以及微生物的能力。

17.土壤剖面:是指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

18.土壤剖面构型:是指土壤剖面层次排列状况。

19.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简称水平带,是指在水平方向,土壤分布因生物气候带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0.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随山体高度的变化,土壤也呈有规律分布。

21.土壤孔(隙)性:包括空隙的数量、空隙的大小及其比例,前者决定着液相和气相的总量,后者决定着液相和气相的比例。

22.土壤孔隙度:是指一定体积的土壤中,孔隙的的体积占整个土壤体积的比例,也叫总孔隙度。

23.土粒密度:指单位体积固体体积的干重。

24.土壤容重:(假密度)指单位体积的自然状态土壤(包括空隙)的质量或者重量。

25.土壤结构性:是指土壤中单粒、次生单粒或团聚体的数量、相应的空隙状况等综合特征。

26. 土壤宜耕期:是指适宜耕作的土壤含水量范围。在宜耕期内,耕作消耗的能量最少,团粒化效果最好。

27.土壤耕性 :是指耕作时土壤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物理性和物理机械性的总称。

28.土壤粘结性:是指土粒之间相互吸引粘结的能力。

29.土壤粘着性:是指土壤粘附外物(犁)的性能。

30.土壤可塑性:是指土壤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可以被外力任意改变成各种形状,外力消失或干燥后,仍能保持其形变的性能。

31.阳离子交换量:在中性时,1000克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里摩尔数。

32.盐基饱和度:是指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比例。

33.离子饱和度效应:离子的饱和度愈大,被交换解析的机会越多,有效性越高。

34.互补离子效应:胶体表面并存的交换性阳离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是离子的互补效应。

35.土壤活性酸:由于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所引起的酸度。

36.土壤潜性酸:是指吸收在土壤胶体上,且能被代换进入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和铝离子,它们平时不显现酸性,只有通过离子交换作用,被其他阳离子交换到土壤溶液中呈游离状态时,才显现出酸性。

37.总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38.碱化度(钠碱化度:ESP):碱化度常用于描述盐碱土的土壤性状。ESP是用钠离子的饱和度来表示,它是指土壤胶体上吸咐的交换性钠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CEC)的百分率。

39.土壤缓冲性能:当加酸或加碱于土壤中时,土壤的酸碱反应并不因此而产生剧烈变化,这种缓和土壤酸碱度变化的能力,称为土壤的缓冲性能。

40.氨化作用:是微生物分解有机含氮化合物释放出氨的过程。

41.硝化作用:是指氨或铵盐,在通气良好条件下,经过微生物氧化生成硝(酸)态氮的过程。

42.反硝化作用:嫌气条件下,硝酸盐在反硝化微生物作用下被还原成氮气和氮氧化物的过程。

43.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

44.凋萎系数:当土壤水分减少到植物因吸水困难,不能维持叶面蒸腾而发生永久性凋萎时,这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凋萎系数。

45.土水势:土壤水与标准状态水自由能之差值。

46.土壤水吸力:是指土壤水在承受一定吸力的情况下所处的能量状况,简称吸力。

47.水分特征曲线:指土壤水分含量与土壤水吸力的关系曲线。

48.土壤通气性:是指土壤空气与大气不断进行气体交换的能力。

49.质量热容量:单位质量土壤每升高1℃温度时所需的热量。

50.容积热容量:是指单位容积的土壤,在温度升降1℃时或释放的热量。

51.导热率:在单位厚度(1CM)土层,温差为1℃时,每秒钟经单位断面(1㎡)通过的热量焦耳数。

四、问答题:
1.为什么要对土壤矿质土粒进行分级? 2.什么是土壤质地?它在土壤诸多性质中处于什么地位?试述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答:土壤质地是土壤的一种十分稳定的自然属性,反映了成土母质及成土过程的某些特征,是土壤的基础性特征,对土壤的肥力特性有显著的影响。

土壤质地直接影响土壤透水、保水、保肥、供肥、通气和导热等肥力特性以及土壤等生产特征;
砂土类养分贫瘠,保水保肥力弱,土温变化大,通透性强,耕作性能良好;
黏土类特点可概括为养分含量丰富,保肥力强,水分渗透缓慢,内部排水困难,土温较稳定,耕性较差,发老苗而不发小苗;
壤土通气透水性良好,保肥力强,含水量适宜,土温比较稳定,黏性不大,宜耕期较长,适宜种植各种作物。

3.土壤中有机物质转化主要有哪些方向?这些方向主要受哪些性质的影响? 答:转化方向:有机质矿质化和有机质腐殖化;
影响因素:(1)植物残体的特性(2)土壤水、气、热条件(3)土壤酸碱性 4.试述土壤腐殖质的类型与性质:
答:(1)胡敏酸:棕褐色;
一价盐类溶于水,而与二价以上的盐基离子形成的盐类都不溶于水,是水稳性团粒结构形成不可缺少的物质;
酸性中易沉淀,溶于碱(2)富里酸:浅黄色;
具有强酸性,有强烈的腐蚀能力;
含碳量低,含氧量较高;
在酸性环境下不沉淀;
酸性森林土壤腐殖质的主要组分(3)胡敏素:不溶于碱,不溶于水;
与黏粒矿物结合十分紧密 5.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及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对土壤肥力:(1)提高土壤的持水性,减少水土流失(2)提供植物需要营养(3)改善土壤物理性(4)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 (5)提高土壤生物和酶的活性,促进养分的转化 对生态环境:(1)土壤有机质对全球碳平衡的影响(2)土壤有机质对重金属的影响(3)土壤有机质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的固定 6.稻草还田导致禾苗发黄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应如何解决? 答:稻草还田后,不能被禾苗直接吸收利用。需要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来进行微生物的分解活动,与作物发生争养分的情况,,所以禾苗出现发黄缺乏养分的症状,当微生物的分解活动结束后,稻草自身的有机质和养分才能被禾苗吸收利用, 所以,秸秆还田的地块,应适当加大施肥量,特别别施氮肥。

7.为什么水田土壤大量施用绿肥等有机肥时,常常发生FeS的过量积累,使稻根发黑,土壤发臭变黑,影响其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

答:水稻土灌水种稻以后,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ORP)发生巨大变化灌水前一般维持在450-650mV,灌水后并当有机质旺盛分解时期时,ORP下降到-200至-100mV,此时低价铁的浓度已超过高价铁浓度,施用大量绿肥等有机物时,甚至可以降到-300mV,此时可能产生H2S和丁酸等的过量累积,对水稻的含铁氧化还原酶的活动有抑制作用,影响其呼吸,减弱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也就形成了FeS的过量累积,使稻根发黑,土壤发臭变黑,影响其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

8.分别列举呈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的土壤带谱。

答:纬度地带性:砖红壤(热带)、红壤、黄壤(亚热带)、黄棕壤(北亚热带)、棕壤、褐土(暖温带)以及暗棕土(温带);

经度地带性:黑土(湿润区)、黑钙土(半湿润区)、栗钙土(半干旱区)、棕钙土(干旱区)、灰漠土和棕漠土(荒漠);

垂直地带性:红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酸性砖壤、山地漂灰土等 9.简述高岭石类黏土矿物和蒙脱石类黏土矿物在晶层构造及性质上的特点。

10.影响阳离子交换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11.土壤各级孔隙在性质上有何不同? 12.团粒结构的形成对土壤肥力的有哪些作用? 答:(1)能增加土壤的蓄水量,提高土壤通气、透水、保水、供水性;
(2)保肥供肥性好,能持续提供植物养分;
(3)水气协调,富含有机质,土色也较暗,因而土温变化小,可以起到调节整个土壤温度的作用;
(4)土壤比较疏松,使作物根系容易穿插,而团粒内部又有利于根系的固着并给予较好的支持。另外,由于其黏着性、黏结性都低,因而耕作阻力小,土体结构疏松,土壤的耕性好。

13.土壤活性酸与潜性酸有什么联系? 答:潜性酸实际上包括了活性酸,但是活性酸数量很小,潜性酸要比它大几千至几万倍。它们在土壤中同时存在,并相互转化,因此改良土壤酸性时,必须以潜性酸度来确定石灰施用量。

14..为什么土壤具有酸碱缓冲性能? 答:原因:因为土壤胶体上的盐基离子、土壤溶液中的弱酸及其盐类、土壤中两性物质、酸性土壤中铝离子都有缓冲作用 。

15.我国土壤反应在地理分布上有何规律性?为什么? 16.什么叫土壤吸收性能?根据土壤的吸附机制可将其分为哪几类?其中哪种机制对土壤的保肥和供肥作用意义最大?为什么? 答:土壤吸附性能指土壤吸持各种离子、分子、气体和粗悬浮体的能力。

意义:1、是土壤保蓄养分和具有缓冲性的基础;
2、能影响土壤的酸碱性、养分的有效性、土壤的结构性以及土壤中生物的活性;
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成土过程的特点;
4、影响环境质量的许多物质,尤其是重金属离子,在进入土壤之后的动向也均受土壤吸附性制约。

17.土壤氮素损失的途径有哪些?造成土壤氮素损失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减少氮素损失? 答:流失的途径:氮的淋失(地表和地下)、氮的挥发、反硝化作用。

原因:
方法:确定氮肥的适宜施用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尽量避免土壤中无机氮的过量积累,进行科学水肥综合管理,实行平衡施肥以及添加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等方法,减少氮素损失。

18.土壤磷的形态有哪些?采取什么措施可以减少磷的固定?怎样施肥才能提高磷肥的有效性? 答:形态:有机磷(植素类、核酸类和磷脂类)和无机磷(矿物态、闭蓄态、吸附态和水溶性);

措施:(1)调节土壤酸碱度;
(2)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3)土壤淹水 施肥:(1)速效性磷肥应采取集中施用方法,还可以采取叶面喷施,尽量减少与土壤的接触,减少磷素固定;
(2)将磷肥与有机肥混合堆沤后一起施用,也可以提高磷的有效性;
(3)磷肥的施用还应考虑到土壤条件、作物种类和轮作制度,选择适宜的方法和施用期。

19.试比较土壤水的饱和流和不饱和流的差异。

答:同:都服从热力学第二定律,都是从水势高的地方向水势低的地方运动。

异:土壤水流的驱动力不同(饱和流:重力势和压力势;
不饱和流:重力势和基质势),导水率差异(不饱和低于饱和),土壤空隙的影响土壤(在高吸力下,粘土的非饱和导水率比砂土高)。

20.红壤的主要特性是什么?如何改良利用? 答:红壤淋溶作用强,故钾、钠、钙、镁积存少,而铁、铝的氧化物较丰富,一般酸性较强,土性较粘。由于红壤分布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光热充足,生长季节长,适于发展亚热带经济作物、果树和林木,土地的生产潜力很大。

红壤的酸性强,土质粘重是红壤利用上的不利因素,可通过多施有机肥,适量施用石灰和补充磷肥,防止土壤冲刷等措施提高红壤肥力。

1. 按土壤矿物的来源分为 原生 矿物和 次生 矿物两大类, 主要的原生矿物有石英、原生硅酸盐类(长石类、云母类、角闪石、辉石),主要的次生矿物有高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和蛭石等(各举3种)。

2.岩石按其成因分为 岩浆岩 、 沉积岩 和 变质岩 三类,其中地表分布最广的是 沉积岩 。

3.影响岩石化学风化作用的因素有 水分 、 氧气 、 二氧化碳 等,其中 水分 是主要因素。

4.化学风化作用包括 溶解 、 水化 、 水解 和 氧化 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 其中 水解 是化学风化中最主要的作用和基本的环节。

5.由于生物气候等环境条件的不同,岩石的风化作用类型不同,高温多湿地区以 化学风化 为主,寒漠地区以 化学风化 为主,沙漠地区以 物理风化 为主。

6.影响自然土壤形成主要有:
母质 、 气候 、 生物 、 地形 和 时间 五大因素, 其中 母质 是主导因素。

7.水田土壤的剖面可划分为 耕作层 、 犁底层 、 渗育层 、 潴育层 、 潜育层 、 母质层 等土层。

8.组成地壳的4种主要化学元素为 氧 、 硅 、 铝 、 铁 。

9.土体中Saf 值大,说明土体淋溶 较弱 ,母质风化度 较浅 ,阳离子交换量 较大 ,土壤保肥能力 较强 。

10. 岩石经过风化成土过程,N、P、K三要素含量的变化趋势是N 增加 ,P 不变 ,K 减少 。

11. 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是 地质大循环 和 生物小循环 的矛盾与统一。

12.河流冲积物具有 成层性 、 成带性 和 成分复杂 等特点。

13. 旱地土壤剖面一般可划分为 耕作层 、 犁底层 、 心土层 、 底土层 等层次。

14.土壤粘粒矿物的分布表现明显的地带性差异,北方土壤中粘粒矿物以 蒙脱石 和 伊利石 为主,南方土壤中则以 高岭石 和 氧化物 为主。

15.土壤是由 固体 、 液体 、 气体 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孔体。土壤固相是土壤肥力的基础,主要由 矿物土粒、有机质 和 土壤微生物 两大部分组成。

16.各国在土粒的分级标准中,通常将土粒分为 石砾 、 砂粒 、 粉砂粒 、 黏粒 四个基本粒级;
在卡制简化分级标准中,将1~0.01mm土粒称 物理性砂粒 ,将<0.01mm土粒称 物理性粘粒 。

17.根据土壤机械组成,通常将土壤分为 沙土 、 壤土 和 粘土 三个基本质地类别。

18.砂粒、粉粒主要由各种 原生 矿物组成,其中以 石英最多 。粘粒则基本为次生矿物, 主要为 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以及铁铝等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等。

19.土粒由粗变细:SiO2含量 减少 ,Fe2O3、Al2O3含量 增多 ,同时CaO、MgO、P2O5 K2O含量增多。

20.西瓜最适宜土壤质地 沙壤土 ,适宜的pH值为 6-7 。

21.影响有机物质的分解和转化的因素主要有:1. 植物残体特性 2. 土壤生物组成及特性 3. 土壤特性 。

22.富里酸 溶于 (溶于/不溶于)水;
富里酸盐 一般溶于(溶于/不溶于)水(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生成的Fe、AL、Cu、Zn盐不溶而成沉淀);

胡敏酸 不溶 于水和酸,但 溶 于碱;
胡敏酸一价盐 溶 于水,二、三价盐 不溶 。

23.土壤有机质含量取决于 进入土壤的有机质数量 和 土壤有机质的损失量 。

南方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比北方土壤 低 ,同纬度地区水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比旱土 高 ;
土壤有机质平均含碳为 58% ,故计算有机质的含量时,一般以1.724为折算系数。

24.层状硅酸盐粘粒矿物都是由 硅氧四面体 和 硅铝八面体 两个基本结构单元所组成。

高岭石 为1:1型粘粒矿物,而 蒙脱石 和 伊利石 则为2:1型粘粒矿物。

25.土壤粘粒矿物的分布表现明显的地带性差异,北方土壤中粘粒矿物以 蒙脱石 和 伊利石 为主, 南方土壤中粘粒矿物则以 高岭石 和 氧化物 为主。

26. 土壤胶体微粒由 微核粒 和双电层构成,双电层是由 决定电位离子层 和补偿离子层 构成,补偿离子层再分为 内离子层 和 外离子层 。

27.电解质的离子价数愈高,对胶体的凝聚能力愈 强 ;
同价阳离子,离子半径愈大,其水化半径愈 小 ,对胶体的凝聚能力愈 大 。

28.土壤胶体具有 巨大比表面和表面能 , 带电荷 , 吸收性能 和 凝聚性和分散性 等特性。

29.根据物理化学的反应,溶质在溶剂中呈不均一的分布状态,溶剂表面层中的浓度与溶液内部不同的现象称为 吸附作用 。凡使胶体表面层中溶质的浓度大于液体内部浓度的作用称为 正吸附 ,反之则称为 负吸附 。

30.阳离子交换作用具有 可逆性 、 快速性 、 等电量交换性 、 受质量作用定律支配 四个特征。

31.影响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有 电荷价 、 离子半径和水化半径 、 离子浓度 。

32.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有:
土壤质地、土壤PH、有机质、胶体性质及其构造 。

33.影响交换阳离子有效度的因素主要有:
阳离子饱和度 、 赔补离子种类 、 黏粒矿物类型 。

34.带负电荷愈多的土壤胶体,对阴离子的排斥作用 越大 ,负吸附作用愈 越明显 。

35.土壤具有缓冲作用的原因是:(1)
胶体上的阳离子交换作用 (2)
土壤溶液中弱酸及其盐类的存在 (3)
土壤有机质等两性物质缓冲作用 (4)
酸性土壤中铝离子对碱的缓冲作用 。

36.在阳离子交换量相等的情况下,盐基饱和度愈 高 ,土壤对酸的缓冲力愈 强 ,盐基饱和度愈 低 ,土壤对 碱 的缓冲力愈强, 37.旱地土壤Eh一般在 400-700 mv,水稻土则为 -100-300 mv。常把 300mv作为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分界点。在此以上时,溶解态 氧气 在电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此以下的还原性土壤中,决定电位的主要是 有机还原性物质 ;
而铁,锰及硫等的还原,则是与这些物质相作用的结果。

38.土壤耕性的好坏,通常用 耕作难易 , 耕作质量好坏 和 宜耕期长短 三项指标来综合评价

39.影响土壤耕性的土壤物理机械性主要有 土壤粘结性 、 土壤粘着性 、 土壤可塑性 等。

40.土壤氮素损失主要包括 淋失 、 挥发 和 反硝化作用 呈气态N损失。

41.南方土壤无机磷以 O-P 为主,其次为 Fe-P、Al-P ;
北方石灰性土壤无机磷以 Ca-P 为主, 其次为 O-P 。

42.土壤磷的固定主要有磷的 沉淀固定 、 吸附固定 、 闭蓄固定 、 生物固定 等几种形式。

43.根据土壤水所受作用力不同,将土壤水分分为 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和重力水 四种类型。

44.总土水势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分势,即 基质势 、 溶质势 、 压力势 、 重力势 。

45.与大气比较,土壤空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CO2含量比空气高、 O2含量比空气低 、 水汽含量比空气低 、 有时还有还原性气体 。

46.土壤空气与大气交换的机制主要有 气体整体交换 、 扩散作用 等。

47.决定土壤温度变化的土壤热特性主要有 土壤热容量 、 热导率 、 热扩散率 等。

48.在土壤水、气、热三因子中,水是主导因子。

水 多,则 气 少,土壤不易升温,温差小;

水 少,则 气 多,土壤易升温,温差大。

1.存在于矿质土粒中的养分,很难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 ) 2.地质大循环是植物营养元素集中积累的过程,而生物小循环是植物营养元素淋溶损失的过程。

3.土壤肥力是土壤的本质特征。( ) 4.生物的出现标志着土壤形成过程的开始。( ) 5.板岩、砂岩、石灰岩、页岩都属于沉积岩。( ) 6.石英、长石、高岭石、云母均属于原生矿物。( ) 7.存在于复杂矿物土粒中的养分,主要靠水解作用得到释放。( ) 8.土体中粘粒矿物的Saf值低,说明土体淋溶弱,风化度低。( ) 9.富铝化过程是红壤和黄壤形成的主要过程。( ) 10.由于根系主要分布在耕层,所以一个土壤土质的好坏,只决定于耕作层。( ) 11.土壤发育程度愈深,受母质的影响也愈大。( ) 12.粘土的特点是发小苗不发老苗。( ) 13.砂土耕性好、施肥见效快,但后劲不足;
早春土温易上升,有“热性土”之称。( ) 14.C/N比愈大的有机残体,愈容易被微生物分解。( ) 15.土壤矿物质的化学组成,几乎包含了地球上所有的化学元素,但缺乏植物所必需的氮素。( ) 16.凡影响微生物活动的因素,均影响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 17.土粒愈细,含SiO2愈多,含其他氧化物则愈少。( ) 18.同晶替代作用主要发生在1:1型粘粒矿物中,而2:1型粘粒矿物则较少发生。( ) 19.旱地土壤以上砂下粘的质地层次排列对生产最有利。( ) 20. 胡敏酸(褐腐酸)既能溶于碱,又能溶于酸。( ) 21.离子的饱和度愈高,被交换解吸的机会愈多,有效性愈高。( ) 22.蒙脱石、伊利石等2:1型粘粒矿物表面所带的负电荷主要由同晶置换所产生。( ) 23.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顺序是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 ) 24.同价阳离子,离子半径越大,水化半径越小,交换能力越弱。( ) 25.土壤水分含量越高,土壤热容量越大,土温变幅也越大。( ) 26.互补离子与胶粒结合得愈牢固,则与之共存离子的有效性愈低。( ) 27.一般来说,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随pH值的升高而增大。( ) 28.含蒙脱石类矿物多的土壤,保肥能力较强,胀缩性大。( ) 29.土壤磷的有效性受pH值的影响很大,酸性条件下磷的有效性高。( ) 30.粘粒矿物发生同晶替代作用时,如果以低价阳离子替代高价阳离子,则胶体带正电荷。( ) 31.一价阳离子由于只带一个正电荷,故不能把胶体上吸附的二价或三价阳离子代换下来。( ) 32.土壤活性酸的主要来源是Al3+,而不是H+离子。( ) 33.土壤总孔隙度愈高,通气性愈好。( ) 34.砂土宜耕期比壤土和粘土都长,是因为砂土含水量少。( ) 35.有甲乙两种土壤,土壤胶体上K+的饱和度均为20%,甲土的pH值为5.0,乙土的pH值为7.0,甲土壤K+的有效性高于乙土壤。( ) 36.同一土壤,疏松状态下比紧实时容重大。( ) 37.土壤孔隙性由土壤结构性决定。( ) 38.有机质含量高,结构好的土壤容重大。( ) 39.砂质土孔隙度高,容重小。( ) 40.干燥土壤的导热率随紧实度的增加而增大。( ) 41.土壤三相组成物质中导热率最小的是空气。( ) 42.一般情况下,砂土热容量较粘土小,故昼夜温差大。( ) 43.我国早春育秧时,在气温不高的晴天,通常采用“日排夜灌”的方法来提高土温( )。

44.岩浆岩的共同特征是有层次,但无化石,也不含有机沉淀物。( )

推荐访问:
上一篇:冀教版实验小学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下一篇:精品党课: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接好时代“接力棒”走好当代人长征路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