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复习笔记】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来源:高三 发布时间:2021-02-27 点击:

 目录 内容简介 目 录 第 1 章 绪 论 1.1 复习笔记 1.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 2 章 迎接新的时代到来 2.1 复习笔记 2.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 3 章 来自民间的土地之歌 3.1 复习笔记 3.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 4 章 再现战争的艺术画卷 4.1 复习笔记 4.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 5 章 重建现代历史的叙事 5.1 复习笔记 5.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 6 章 新的社会矛盾的探索 6.1 复习笔记 6.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 7 章 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呼应

 7.1 复习笔记 7.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 8 章 多民族文学的民间精神 8.1 复习笔记 8.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略)

 第 9 章 对时代的多层面思考 9.1 复习笔记 9.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 10 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 10.1 复习笔记 10.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 11 章 “五四”精神的重新凝聚 11.1 复习笔记 11.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 12 章 面对劫难的历史沉思 12.1 复习笔记 12.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 13 章 为了人的尊严与权利 13.1 复习笔记 13.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 14 章 感应着时代的大变动 14.1 复习笔记 14.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 15 章 民族风土的精神升华 15.1 复习笔记 15.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 16 章 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 16.1 复习笔记 16.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 17 章 文化寻根意识的实验 17.1 复习笔记 17.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 18 章 先锋精神与小说创作 18.1 复习笔记 18.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 19 章 生存意识与文学创作 19.1 复习笔记 19.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 20 章 社会转型与文学创作 20.1 复习笔记 20.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 21 章 个人立场与文学创作 21.1 复习笔记 21.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 22 章 新的写作空间的拓展 22.1 复习笔记

 22.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 23 章 理想主义与民间立场 23.1 复习笔记 23.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 1 章 绪 论 1.1 复习笔记 一、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 (一)“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传统与抗战所提出的文化要求之间的关系。

 1“五四”文化传统中知识分子的启蒙主义特征 (1)不断抗争来自国家权力所支撑的主流意识形态; (2)对长期蒙受封建意识侵蚀的民间大众采取启蒙教育和精神批判的态度。

 2 民族解放战争下知识分子的处境 (1)关注历史地表现其文化内涵和审美要求的民间文化形态; (2)原来单一的知识分子启蒙文化取向分成了国家权力意识形态、知识分子的现实战斗精神传统以及大众的民间文化形态三分天下的格局。

 (二)胡风和毛泽东对革命文学运动的认识

 1 内涵 (1)胡风:“新文学”是以鲁迅为代表的创作实践、从苏联传来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论以及以大众化运动为中心的革命文学运动。

 (2)毛泽东:“五四”为开端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2 革命文学运动与五四文学的关系 (1)胡风的观点:以大众化运动为中心的革命文学运动是进展而不是否定了“五四”的传统。不是“否定”,指迄今为止的大众化运动依然是仍然没有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任务中突变出去; “进展”,指“五四”新文学由“市民阶级”把它的领导权交给了它的继承者;

 (2)毛泽东的观点:“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3 胡风与毛泽东观点的不同 (1)胡风:强调了文学运动必须带了“新文艺底传统”走进“战争所显示的生活密林”,如果没有了这个传统,“文艺运动对战争的服务就弄到手无寸铁”。

 (2)毛泽东:强调的是如何把文学运动改造成文化军队的现实需要;强调知识分子唯有背叛自己的教养,深入到工农大众中去改造思想、脱胎换骨,才有可能适应新的文化规范。

 二、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及其发展概况 (一)第一阶段:1949~1978 年

 1“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 (1)时间:

 1949 年 7 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召开。

 (2)特点:

 ①长期被分离在两个地区(国民党统治区和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的文学工作者 “会师”,“五四”新文学的战斗传统和战争中形成的解放区文化传统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合流了; ②正式确立了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规定的中国文艺新方向为全国文艺工作的方向,这次大会被一般的文学史著作称为“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

 2 战争文化心理 (1)内容 ①实用理性和狂热政治激情的奇妙结合; ②英雄主义情绪的高度发扬; 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普遍应用; ④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热情占支配的情绪;

 ⑤对西方文化的本能性的拒斥。

 (2)表现 ①在文学外部,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批判运动,改造和批判知识分子的“小资产阶级”积极性,建设新型无产阶级文艺。

 ②在文学内部,要求将文学变成“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

 (3)作家创作的复杂性 ①当时大多数的作家在军事胜利的鼓舞下,积极投合战争文化心理,自觉强调文学的政治功利性,强调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

 ②同时,“五四”新文学传统仍影响着知识分子对社会责任和文学理想的追求,这体现为“启蒙”的责任和“文人”的意识两大方面。

 ③作家们对中国民间文化形态的表现相当娴熟,通过“民间隐形结构”,在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同时,曲折地反映社会真实。

 3 对战争文化心理的调整与抗争 以战争为主要特征的文化规范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要求并不协调,为此,国家决策者和作者均作出了努力。

 (1)1956 年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以调整和平时期的文化建设。此后,周恩来、陈毅等中共高级官员针对文艺工作发表过一系列讲话。遗憾的是,这些努力并未产生太大的积极效果。

 (2)“文革”前后,被剥夺写作权力的知识分子仍通过“潜在创作”表达内心的理想和感情,保持了连贯的知识分子精神,如穆旦的诗歌、丰子恺的散文、傅雷的家书等。

 (二)第二阶段:1978 年~1989 年

 1 新文化规范的形成 (1)文化政策的调整 ①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了战争文化规范,以及思想解放路线的提出,文艺创作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1979 年 10 月,“第四次文代会”召开,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不要横加干涉”的意见,肯定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

 ②1980 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针,取代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和“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

 ③1984 年,胡启立在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上作出了“创作自由”的许诺,但遗憾的是这一点并没有真正地贯彻。

 总而言之,一个比较健全的文学环境正在逐渐形成,一种以和平经济建设为特征的新的文化规范也正在初露萌芽状态。

 (2)“五四”传统的复归 “五四”传统,是复活“五四”作家的“启蒙”责任和“文人”意识,重建重视文学自身价值的立场。其中,“启蒙责任”和“文人意识”在“五四”精神里并不是有机合一的整体,而是体现了知识分子从古代士大夫阶级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两种价值取向。

 ①“启蒙责任”反映了知识分子企图通过启蒙的道路来唤起民众和教育民众,用民众的力量来推动社会的改革与进步,鲁迅正是启蒙文化的最伟大的代表。这一时期,老作家巴金的《随想录》鼓舞了一大批中青年作家发展和捍卫这一传统。

 ②“文人意识”体现为确定作家的专业价值标准,重视和探求文学艺术的本体规律特征。这一时期,老作家孙犁的读书随笔、汪曾祺的小说等,都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美文风格,对当代作家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五四”传统是不断发展的,它是这个时期知识分子最强大的精神武器。

 (3)战争文化形态的心理遗留 这一时期,“阶级斗争”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惯性依然存在,这主要体现在:

 ①对“文革”后文学发展的整体成就作出消极的估价; ②对知识分子的总体评价依然保留“小资产阶级”的偏见; ③对西方文化思想依然采取恐惧和拒绝的态度; ④依然希望通过“搞运动”的方法来解决文艺思想的问题。

 (4)总特点 80 年代的文学历史充满了过渡时期的特点:

 ①新的以和平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文化规范正在经历文化蜕变和自我斗争; ②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方面,探索和创新十分活跃,生机勃勃。

  2 两代作家的创作 (1)在 50 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 这一代作家中的大部分人曾遭到不公正的批判和打击,并在社会底层渡过了苦难的岁月,他们的创作里充满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干预精神和对人性的赞美。

 (2)在“文革”中成长起来的作家 这一代作家在青少年时代过早地经受了被虚伪的理想主义所欺骗和愚弄的惨痛体验,并受到民间生活和民间文化的熏陶,因此其创作往往从农村经验中汲取创作素材。

 (3)文学理论界的探讨 文学理论重视对文学自身价值的关注,这体现在关于“文学主体性”、“小说形式探索”、“现代主义技巧”等问题的讨论上,对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借鉴,大大地开拓了表现现代人感情意识的艺术空间,丰富了现代文学的艺术表现。

 (三)第三阶段:90 年代 90 年代文学作为一个新的文学阶段的特征尚不完备,许多重要成果还不可能充分显示出来,但它具有许多前瞻性的特征,预示了未来有更大程度的发展可能性。

 1 意识形态结构的变化 (1)商品经济意识向社会文化各个领域渗透; (2)知识分子面临严峻考验,他们难以维系以启蒙主义和精英意识为中心的知识分子话语权力,同时也开始反省自身的精英意识所表现出来的心态浮躁和价值虚妄的缺陷。

 2 基本文化特征 知识分子在“共名”状态下持有的一元化的政治社会理想被淡化,多元文化格局在不自觉中逐渐形成。在文学创作上,作家放弃了宏大历史叙事,转向个人化的叙事立场,特别是由此走向了对于民间立场的重新发现与主动认同。

 (1)时代“无名”的状态

 “共名”状态,即某种时代主题支配了一个时期的思想文化,如“五四”时期的“反帝反封建”和“个性解放”,抗战时期的“民族救亡”等。作家在这种文化状态下创作,虽然其作品容易被接受,但其精神劳动的独创性很可能会被掩盖。

 与“共名”对立的概念是“无名”。“无名”不是说没有时代主题,而是指一个时代并存着多种主题,在中国 20 世纪文学史上,“无名”的文化状态出现的时间非常短暂。

 90 年代的文学的“无名”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80 年代文学思潮线性发展的文学史走向被打破了,出现了无主潮、无定向、无共名的现象,几种文学走向同时并存,表达出多元的价值取向。

 ②作家的叙事立场发生了变化,从共同社会理想转向个人叙事立场。

 ③由于时代“共名”的消失,使一批面对自我的作家在开拓个人心理空间方面的写作实验得以实现。

 (2)碎片化的表达 90 年代的文学仿佛是一个碎片中的世界,作家们写作的立场千差万别:

 ①继续坚持传统的精英立场; ②认同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大众消费文化; ③从民间的立场上重新发扬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 ④表现极端化的个人世界,勾画形色各异的私人生活。

 3 作家个人创作风格的成熟 由于处在相对自由轻松的环境里,作家逐渐成熟了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相继诞生,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张炜的《九月寓言》、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韩少功的《马桥词典》等,都是中国 20 世纪最后十年文学界的重要收获。

 1.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第一次文代会 (吉林大学 2013 年研;中国传媒大学 2012 年研)

 答:第一次文代会是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简称。1949 年 7 月于北平召开,毛泽东到会讲话,郭沫若做了报告总结。大会通过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联合会章程;成立了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全国文联;选举郭沫若为主席。大会把毛泽东的文艺思想做为新文艺的基本方针,号召文艺工作者,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大会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的终结,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第一次文代会”闭幕后,1950 年3 月出版了由大会宣传处汇编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

 二、论述题 概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以及“文学新方向”的确定。(北京大学 2010 年研)

 答:(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 ①明确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创作方向 毛泽东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指南,联系中国社会及解放区文艺界的实际情况,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

 ②提出并解决了如何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 强调指出要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作家必须把立足点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文艺工作者要求“思想改造”并与工农群众密切结合,确立无产阶级思想情感。在为工农兵服务的普及与提高问题上,明确要沿着工农兵自己的方向去提高,用工农兵所便于接受的东西去普及。并指出在目前条件下,普及工作的任务更为迫切。

 ③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阐释 毛泽东认为在一切阶级社会中,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强调文艺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由此他明确提出无产阶级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应当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在文艺批评上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是第一位的;一个是艺术标准,处于第二位。同时,要求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政治形式和艺术形式要尽可能完美地统一起来。

 ④文艺与生活的关系 毛泽东认为,作为观念形式的文学产品都是一定社会关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存在着文学艺术的原料,它是自然的、粗糙的,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生活是文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他进一步推论,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

 ⑤文艺与传统的关系 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进而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理论原则。

 (2)“文学新方向”的确定 ①“文学新方向”确定的过程 a.1948 年邵荃麟、冯乃超等在香港创立《大众文艺丛刊》,郭沫若发表《斥反动文艺》,初步对文学进行了等级划分; b.1949 年 7 月,第一次全国文代会成立了文联和机关刊物《人民文学》、《文艺报》,建立了社会主义新文学的生产、评价机制; c.1950 年,电影《武训传》的批判,确立了对历史的正确叙述; d.1951 年对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又确立对工农兵的正确叙述。

 伴随着一系列的文学运动,政治不断地规训着文学,不断塑造文学新的品格,“文学新方向”就这样逐步确立起来。然而,通过政治不断规训而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新文学,必然具有强烈的排斥性,必然使得文学不可避免地走向单一化,最终随着文革的结束与八十年代的到来,社会主义文学最终崩溃。

 ②“文学新方向”的性质及内涵 a.“文学新方向”的性质:文艺大众化 自五四以来,文学作为启蒙的工具是建立在西方的启蒙视野之上的,因而,民众在五四文学那里是蒙昧的,如鲁迅笔下的农民。因而,“文艺大众化”,其实一直都是“化大众”,《讲话》试图在根本上扭转这一方向,真正使得文艺从工农兵的土生土长的根基中生发而出,真正实现了“文艺大众化”。

 b.“文学新方向”的内涵:文学表现并服务政治 对于毛泽东来说,社会主义的建立不仅意味着制度建设,而且更意味着文化建设。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意味着将文学组织到社会主义的结构中去。文学,就其必须承担

 的使命而言,乃是政治的组成部分。一方面,文学是政治的表达,另一方面,文学需要为工农兵服务。这种观念是支撑整个社会主义文学的根本观念,纵观 1950~1970 年代的社会主义文学,政治始终贯穿在文学之中,至始至终未曾改变,并一步一步通过文学的生产机制得到强化。

 总之,毛泽东的《讲话》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比五四以来新文学所一再提倡的平民化、大众化要具体得多,政治内涵非常突出,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 2 章 迎接新的时代到来 2.1 复习笔记 一、“五四”新文学传统的转型 (一)全国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

 1 会议内容 (1)1949 年 7 月召开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周恩来总理在会上作政治报告,高度评价了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被迫分离在解放区和前国民党统治区的文艺工作者。

 (2)周扬和茅盾在大会上分别作了总结两个地区文艺运动经验的报告。

 ①周扬宣布解放区文艺工作者自觉地坚决地实践毛主席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并规定了新中国文艺的方向; ②茅盾在报告中总结了斗争经验,并检讨了前国统区革命文艺运动中的种种“错误”倾向,从理论与创作两方面批评了抗战时期捍卫“五四”新文学传统的一面旗帜胡风和团结在胡风周围的一些进步作家。

 2 会议特点 两个地区、两种传统在未来文艺发展道路上所处的主次、重轻关系摆得非常明确。

 3 会议意义 (1)全国第一次文代会是一个标志,预示了即将拉开帷幕的中国文学新阶段将由来自解放区战争实践的文艺传统为发展基础,同时也在思想斗争和思想改造的基础上有条件地吸收“五四”革命文艺传统的战斗力量; (2)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意味着新政权领导下的文艺阵营已经建立。

 (二)新政权领导下的文艺阵营内部的思想斗争

 11954 年,毛泽东发起对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掀起了一场“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三十余年的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

 21955 年,毛泽东发起了对文学理论家胡风及其“集团”的镇压。

 经过批判胡适思想和镇压胡风集团,“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基本内涵已无法再生出积极的意义。

 (三)“五四”新文学传统与文学创作 这一时期,在文学创作方面,“五四”的传统仍然断断续续地发挥着影响。

 1“五四”新文学传统中的作家分类 这一时期的作家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第一类作家主要来自左翼文学阵营和长期配合共产党进行政治斗争的进步民主人士,胡风就是这一类作家的代表; (2)第二类作家是一批数量众多的游离政治斗争的知识分子,他们在文学生涯中坚持独立的理想追求,不满国民党统治下的社会现状,对历史的大变革抱有希望,但不了解新政权对他们意味着什么,老舍、巴金是这一类作家的代表; (3)第三类作家是指那些曾经在历史上间接或直接地与共产党或左翼运动发生过冲突,有过并不愉快的回忆,或者虽然没有冲突,但出于阶级或社会关系的隔阂,在感情上对新政权是格格不入的,沈从文可以说是这一类作家的代表。

 2 作家面对的文化困境 “五四”新文学传统给予作家的表达形式——从思想、感情到审美语言,在一个新的时代环境和革命功利主义的要求下完全失去了呼应时代的能力。

 3 文学创作的困境 (1)除极个别作家在特定条件下(如历史题材)创作出较好的作品外,绝大部分前国统区作家的创作优势都没有能够发挥出来,他们的抒情变得空洞无力,写实变成图解时事,在创作方面不仅数量下降,而且艺术质量上也失去了魅力;

 (2)真正体现出“五四”精神成果的,是许多在当时不能发表、也没想到要发表的潜在写作,如被剥夺了写作权力的“七月派”和“中国新诗派”诗人的创作等。

 二、胜利者的政治抒情:《时间开始了》 《时间开始了》是胡风于 1949 年底到 1951 年上半年创作的大型交响乐式的长诗,它是以颂歌为特色的政治抒情诗的代表作,其中反映出的对新政权及其领袖人物的直接歌颂、对强烈的抒情主体的塑造等创作特点具有典型意义。

 (一)创作背景

 150 年代初期是一个旧的文化规范不适应新的形势、新的文化规范正在酝酿的新旧交替时期;

 2 这一时期,思想理论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了一时的风气,文学创作反而相对寂静,这与时代表面所呈现的轰轰烈烈状况成了不协调的对照。

 (二)颂歌的创作主题

 1 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政治抒情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对新政权及其领袖人物的直接歌颂上,有些诗人(如艾青、徐迟等)也初步尝试了歌颂题材的创作;

 250 年代以后,为满足表现“新的人民时代”的题材与主题的要求,“颂歌”便进一步发展为诗歌创作的普遍范式。

 在内容上,主要是对于新生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歌颂,表现为互有联系的两个方面:

 (1)对于时代——人民革命的时代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及其主人翁——工农兵群众的歌颂; (2)对于新中国的缔造者和建设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的歌颂。

 “颂歌”样式成为 50—60 年代政治抒情诗创作的主流,一直发展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对领袖个人的颂扬达到了登峰造极,歌颂的构思方式也日愈模式化。

 (三)《时间开始了》的典型意义

 1 内容结构 这部作品有五个乐章组成:

 第一部《欢乐颂》,以 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为缘起,极力夸张和渲染会场的热烈气氛和毛泽东的伟大形象; 第二部《光荣颂》,具体描写了中国劳动妇女的苦难历史以及她们在时代感召下奋起反抗的几个光荣典型; 第三部《青春曲》里,诗人将主观抒情转换成一组感性的形象,对小草、晨光、雪花、土地、阳光等新生事物的青春充满了真纯的感激。这是一组形象优美感人的抒情小诗,可惜诗人当时并未全部完成; 第四部《安魂曲》,由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礼写起,以浪漫主义的想象力,与诗人相知的几个先烈的英魂进行灵魂的对话,非常深情、真挚地写出了先烈们的生活剪影与灵魂真实; 最后一章为《又一个欢乐颂》,回到了开国大典的欢庆场面。

 2 创作特色 (1)全诗有三千多行,以欢乐起,以欢乐终,其中贯穿了政协会议、纪念碑奠基、开国大典三个历史时间,也贯穿了诗人个人寻求革命追求理想的生活道路; (2)全诗在构思上精心设计了宏大的政治抒情体诗、凝重的叙事体诗和轻快的抒情体小诗相交替的诗体结构,使之波澜壮阔,大开大阖,充分传递出那个欢乐时代的精神之魂; (3)全诗用相当个人化的语言叙述了诗人与几个先烈之间肝胆相照的动人故事。所谓“个人化的语言”指的是诗中抒情主体既是十分具体的诗人自传形象,又融合了某种庞大的共同性的时代声音,后者是通过前者的真实而不是概念化的感受来表达的。

 3 作品评价 (1)正面评价 这部长诗包容了以颂歌为特色的政治抒情诗的许多必要因素,特别是强烈的抒情主体的塑造,其独创程度是贺敬之、郭小川、闻捷等后来者难以企及的; (2)负面评价

 ①“颂歌”体的政治抒情诗具有的缺点,诸如诗歌语言的不精炼和“颂歌”体的程式化; ②无节制的主观感情宣泄以及对领袖人物的狂热崇拜倾向等等,在这部作品中都有比较充分的暴露; ③其巨无霸式的结构所造成的无旋律美感的冗长和重复,也是这部长诗所特有的缺点。

 三、寻找时代的切合点:《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 来自国统区的作家,在写歌颂性的作品时态度比较谨慎,很少将抒情主体扩大为“时代声音”,而是通过发扬主体的积极因素来寻找与时代的切合点。散文《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就是这样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

 (一)创作背景

 150 年代以后,巴金作为一位有声望的进步作家虽然受到社会的尊重,但他原来的政治理想变得不合时宜,他也主动放弃对信仰的宣传,保持热情的文风,抒写对新的政权和新的时代的歌颂;

 2 巴金这一时期的文学活动主要有官方安排的各种出国访问(包括到朝鲜战场去“体验生活”),然后写出各种游记、随感和志愿军的英雄故事。虽然写得不少,但在这种急功近利的写作动机下很难发挥他的创作优势,他所擅长的抒情艺术也显得琐碎而空洞。

 (二)创作特色

 1 用纯客观的叙事方式带领读者身临其境地参观集中营,从进入到结束,让历史事实在每个人的眼中和心中流淌;

 2 套用参观记的叙事结构,将许多材料与集中营所展览的内容浑然一体地糅合在一起,达到了完整、丰富、有机的统一;

 3 刻画了一个冷静、坚强的波兰人阿来克斯的形象;

 4 人道主义是其内容的重要构成之一,在写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时,将自身的人道主义的痛苦与 50 年代初中国政府反对帝国主义立场有机地吻合起来。

 四、潜在写作的开端:《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 《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是沈从文最后的创作生涯里留下的文字材料之一,是一篇奇异的手记式的散文。

 (一)创作特色

 1 虽然这篇手记仅仅是作者在病中的“呓语狂言”,但它富有象征意味地记录了知识分子在一个大转型的时代里呈现出来的另一种精神状态;

 2虽然这是一篇随意性极强的手记,其文体却鲜明地烙上沈从文向有的文字特点:文字松弛、内涵丰富、语言有节奏感。

 (二)文学史意义 当代文学史上一直若隐若现地流淌着一股创作潜流,被剥夺了写作权利的知识分子通过不公开发表的私人性文字以及有意识的文学创作,真实地表达了他们对时代的感受和思考的声音,在今天看来更具有文学史的价值。沈从文的这篇手记,是这股潜在写作之流的滥觞。

 2.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填空题 胡风创作于 1949 年至 1951 年的大型交响乐式的长诗是______。(浙江大学 2011 年研)

 【答案】《时间开始了》 【解析】总题为《时间开始了》的长诗由三千多行的“英雄史诗五部曲”组成,分为《欢乐颂》、《光荣赞》、《青春颂》、《安魂曲》、《胜利颂》。长诗热烈地赞颂了解放区、毛泽东和新中国的诞生。

 二、选择题 《胡风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一文的作者是(

 )。(北京大学 2012 年研)

 A.何其芳 B.林默涵 C.周扬 D.冯雪峰 【答案】B 【解析】林默涵对胡风的异质思想进行系统清理的文章一一《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于 1953 年年初刊登在第 2 期的《文艺报》上。

 三、论述题 50 年代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2005 年厦门大学考题)

 答:总体上看,来自解放区的作家(包括进入解放区和在解放区成长的两部分)和四五十年代之交开始写作的青年作家,是这一时期作家的主要构成。50 年代的“中心作家”,他们的“文化性格”出现新的特征。

 (1)首先,从作家出身的地域,以及生活经验、作品取材等的区域而言,出现了从东南沿海到西北、中原的转移。与五四时期及以后的作家多出身于江浙、福建(鲁迅、冰心、叶圣陶、朱自清、郁达夫、茅盾、徐志摩、夏衍、艾青、戴望舒等)和四川、湖南(郭沫若、巴金、丁玲、周立波、何其芳等)不同,50 年代的“中心作家”的出身,以及他们写

 作前后的主要活动区域,大都集中于山西、陕西、河北、山东一带,即在 40 年代被称为晋察冀、陕甘宁、晋冀鲁豫的地区。地理上的这一转移,与文学方向的选择有关。它表现了文学观念的从比较重视学识、才情、文人传统,到重视政治意识、社会政治生活经验的倾斜,从较多注意市民、知识分子到重视农民生活的表现的变化。对这一时期“中心作家”的多数人来说,文学写作与参与左翼革命活动,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文学被看做是服务于革命事业的一种独特的方式。他们对于文学自主、独立的观念,会保持高度的警觉;不认为可以把政治活动、社会参与与文学写作加以区分。他们普遍认为,凭借着“先进的世界观”,作家能够正确地认识、把握客观生活和人的生命过程的本质和规律;他们所实践的革命和文学,正是体现了并阐释着这一发展规律的。因此,不存在“本质化”的悖谬情境,也不可能会有神秘、不可知的领域。明确的目标感和乐观精神,必然是他们作品的基调。

 (2)这一时期作家的“文化素养”,也与五四及以后的现代作家有着不同的侧重:后者中的许多人,经过系统的学校教育,许多人曾留学欧美日本,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学,有较多的了解。不管他们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持何种态度,这种较为深厚的素养,提供了开拓体验的范围和深度,和在艺术上进行创造性综合的可能。这一时期的“中心作家”,则大多学历不高,在文学写作上的准备普遍不足。他们的生活经验主要集中在农村、战争和革命运动的方面,在以后的生活和写作中也会通过不同方式对文化上的缺陷 加以弥补,来保证其写作达到一定的水准。但是,并没有根本改变这种状况。这导致获取必要思想和艺术借鉴上的困难;写作上传统性的那些“难题”(诸如生活经验到文学创作的转化,虚构能力和艺术构型能力等),在许多作家那里,更不可能寻得克服的途径。既然拒绝写作“资源”的多方面获取,有限的生活素材和情感体验很快消耗之后,写作的持续发展便成为另一难题。于是,“高潮”便是“终结”的“一本书作家”,在当代成为普遍现象。杜鹏程、杨沫、梁斌、曲波、巍巍等,都是如此。

 (3)这一时期,文学被看做是崇高的,与金钱、商业利益无关的“事业”。作家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品则是“生活的教科书”。毛泽东的文学主张,与中国的左翼文学,都存在维护“精神产品”的纯洁性的强烈愿望。这一时期,所有的作家都隶属于某一组织机构(国家“干部”),都有固定的薪俸,实质意义上的“自由撰稿人”已不存在。即使长期不发表作品,也不致有生活之虞。除工资外,稿酬仍是当代作家的最主要经济来源。这与在三四十年代,一部分作家仅靠发表文稿难以维持一定水平的生活不同。

 (4)在这个时期,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的密切,文学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位置的突出,使作家的社会政治地位,比起三四十年代来说有很大提高。许多知名作家,常被委以各种政治职务或头衔,如各种社会团体、政府机构、各级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组织(政协)的代表、委员、部长等。这种授予,虽说大多是荣誉性质,却是一种显赫的褒奖。除了来自文学写作的声誉和实际利益外,从政治权力职务获得的利益越来越占据重要位置。

 第 3 章 来自民间的土地之歌 3.1 复习笔记 一、民间文化形态与农村题材创作 (一)解放区文学的特征 以解放区文学为代表的左翼文学是代文学构成的主要资源。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 文学与特殊的战争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并严格服从战争时期为革命全局服务的写作动机,这就要求写作者尽可能地克服个人(尤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主观情绪,把战争的主体力量(人民大众)作为描写对象、歌颂对象和宣传教育对象;

 2 由于战争是以争取胜利为目的的,各种文学宣传材料都必然要以歌颂性、乐观性和前瞻性为主要基调,以起鼓舞士气的作用,因此排除了带有悲剧色彩或悲观颓废倾向的文艺;

 3 由于战争的主体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广大农民,文学的表现手法应该多吸取民间文艺的要素和样式,用通俗易懂的形式来达到文学的宣传功能,实现民族化与大众化的审美要求;

 4 由于需要从战争实践中直接培养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和文艺干部,作家队伍的结构也发生了有利于工农兵文艺创作的变化。

 (二)解放区作家的构成及经历

  来自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有两类:

 1“从文学到革命”; 这一类作家是带着“五四”新文学传统的文化背景参加战争实践,并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经过思想批判和自我斗争,他们中有的克服了“小资产阶级性”而成为战争文化规范下的文艺干部,也有的因为自我斗争得不彻底而受到批判或者陆续转化为政治运动的对象。

 (1)这部分作家主要来自 30 年代左翼文学运动,抗战以后到抗日民主根据地参加实际工作,如周扬、丁玲、周立波、萧军、艾青、田间、欧阳山、草明等; (2)有个别作家来自纯艺术的文学圈子,如何其芳。

 2“从革命到文学”。

 指在抗日战争的实际工作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文艺工作者,如赵树理、柳青、孙犁、马烽、李季、梁斌、杜鹏程、吴强、贺敬之、郭小川等等。

 他们中有的是学生出身,也有的虽然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在生活实践中多少受到传统民间文艺的熏陶,与来自民间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有着天然的联系。

 (三)当代文学对解放区文学传统的继承

 1 继续发扬战争时代的文学特征,自觉地成为整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 在创作实践中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相连的精神联系,将艺术追求融人民间文化形态,流露出民间的真实声音。

 这种特点最明显的是表现在那一时期关于农村社会主义运动的文学创作方面,这是 50 年代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领域。

 (四)民间文化形态及其在乡土题材创作中的体现

 1 乡土题材的历史延续性 (1)“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史上,乡土题材的创作成果是最为丰富和发达的,它集中汇集了知识分子探索与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义和崇尚原始、民间和自然的田园浪漫主义这两大创作流派; (2)40 年代崛起的战争文化规范几乎中断了“五四”以来各种题材的创作,唯独对农村乡土题材创作有所继承; (3)五六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塑造的比较成功的农民形象虽然也烙上了鲜明的时代的印记,但精神上仍然摆脱不了闰土、阿 Q、老通宝、翠翠等优秀典型的历史胎记。

  2“民间文化形态”的含义 (1)“民间”是一个有着丰富涵盖面的文化概念,在乡土文学传统里,它是与自然形态的中国农村社会及其文化观念联系在一起的,比较真实地表达了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农民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 (2)民间文化形态在当代文学史上还具有特定的含义,它既包含了来自生活底层(民间社会)的劳苦大众的感情、理想和立场,也包含民间文化艺术特有的审美功能。

 二、民间艺术空间的探索:《山乡巨变》 (一)创作背景 1953 年农村开始了合作化运动,这对于一些熟悉农村生活、与农民感情上血肉相连的作家来说,是一场严峻的灵魂搏斗。

 1 在政治上,他们理解这场革命的意义,并希望通过歌颂农村的新生事物来推动这场革命的顺利进行;

 2 在生活中,越深入地体验、观察、把握农民经受社会巨变的考验时的思想感情,他们越渴望表达出农民沉浸其中的痛苦的精神斗争,但同时还要顾及到时代共鸣的要求。

 (二)创作特色

 1 小说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个性,即从自然、明净、朴素的民间日常生活中,开拓出一个与严峻急切的政治空间完全不同的艺术审美空间;

 2 小说的基本构思和人物关系,包括对农村阶级斗争的设计,都保持了与国家意志下的时代共名的一致性,但缺乏了思想的“深刻性”和人物矛盾冲突的“尖锐性”;

 3 小说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

 (1)摆脱“高大全”的人物塑造模式,塑造贴近生活、接近农民、平凡自然、具有民间色彩的小人物;

 (2)塑造“中间人物”,不一味批判,从民间角度给予善良的同情和理解,通过他们或深或浅地传达出民间真实的声音; (3)人情美、乡情美和自然美的艺术画面。

 三、民间立场的曲折表达:《锻炼锻炼》 (一)赵树理在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1 自觉的民间立场 赵树理是“五四”以来新文学传统的异端,他把民间传统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自愿当个“文摊文学家”,这与他来自山西民间社会的家庭背景和浸淫过民间文化的熏陶有密切关系。

 2 创作观念 将民间文化直接与实际的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不仅仅利用通俗方法将国家意志普及远行,也站在民间的立场上,通过小说创作向上传递民间的声音。

 3 创作对象 (1)把文学对象具体规定为“农村中识字人”(大约不会超过中学毕业的文化程度)和“不识字人”,这里所说的农民不是概念形态的农民,也不是艺术形态的农民,而是实实在在的山西农村日常生活当中的活人的具体感情,没有一点儿的虚伪; (2)他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创作的重要作品,虽然也表现出特定政治环境下的农村生活,但其中具有浓郁的民间本色。

 4 艺术追求 (1)小说的矛盾冲突大都围绕一批农村旧势力和新政权结合的坏人而展开,相当尖锐地揭示了抗日根据地的农村的新的阶级斗争和农民的愿望; (2)艺术表现手法上采用传统的民间文艺手法,但表现的内容和艺术趣味新颖,没有迁就大众口味的庸俗,同时又十分注意读者的欣赏口味;

 (3)小说叙事不刻意使用方言土语以壮声色,而是运用朴素干净的口语来叙述故事,不刻意突出人物的性格语言,常常把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混合,表现出内在的朴素和谐; (4)不用现代小说刻画人物的所谓典型化原则(即把人物放在各种矛盾冲突中展示其阶级的内涵),不围绕一两个英雄人物转,而采用一种细节的现实主义,长卷似的平铺展示群体的农民故事,逼真地写出日常生活细节的过程。

 (二)赵树理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创作意义及悲剧性命运 总的来说,赵树理在五六十年代的创作成就不及以前。

 1 由于赵树理自觉而本色地代表了农民的立场,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战争环境下,为了有别于知识分子视角下的新文学叙事立场,他的创作受到了高度的推崇,一度被誉为“赵树理方向”。

 2 但随着战争的胜利,新的国家意志构成了新的时代共名,对农民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农民的本来立场及其文化形态并不总是与时代共名相一致的。这时候,本色的赵树理不得不陷入创作困境。

 360 年代以后,“阶级斗争”的理论愈演愈烈,赵树理再也不能写出真实反映农民心声的作品,他用琐碎的笔调写了几篇歌颂劳动者的报告文学后,停止了小说创作。不久,“文化大革命”爆发,他被残酷地迫害。

 (三)《锻炼锻炼》的意义

 1 作为一个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家,赵树理抛弃了一切当时粉饰现实的虚伪写法,实实在在地写出了农村出现的真实情况:干部横行霸道地欺侮农民,农民消极怠工、自私自利,农业社“大跃进”并没有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艺术的真实给后人留下了历史的真实性。

 2 从赵树理的艺术画廊里看,这篇作品分明是与描写农村“有些基层干部是混入了党内的坏分子”的艺术精神一脉相承的,不过在当时的环境下,连这点维护农民的立场都不能直接地表达出来。

 3 作者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冲破了作家的历史局限,在当时非常严峻的环境下,以自己的方式达到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

 四、民间艺术的隐形结构:《李双双》 (一)《李双双》的艺术魅力

 1 该作品在艺术创作的另一个层面上展开了想象力,即对人性所应该拥有的美好品质与劳动生活中应该具有的精神面貌作了生动的描述。

 2《李双双》所歌颂的大公无私、敢想敢为、关心集体、敢于批评农村基层干部的自私自利行为等品质,是沟通各个时代的美好的心灵追求;

 3《李双双》的创作风格体现了那个时代所鼓励的浪漫主义精神,它歌颂的是普通老百姓中间的美好人性,提倡的是敢于与社会上的自私行为,特别是干部的自私自利作斗争,这就是这部影片在今天还能使我们感动的艺术力量;

 4 李双双的性格及其冲突是通过民间传统艺术中的“二人”对戏的模式表现出来的,即一个心直口快、泼辣大胆、纯洁乐观的旦角和一个自私胆小、好心善良、趣味横生的丑角展开性格冲突的轻喜剧。

 (二)艺术的隐形结构 艺术的隐形结构是五六十年代文学创作的一种特殊现象。当时许多作品的显形结构都宣扬了国家意志,但同时作家们沟通了民间的文化形态,大量运用民间形式,通过民间形式的语言和文本,将作品艺术表现的支点引向民间立场,使之成为老百姓能够接受的民间读物。这种艺术结构上的民间性,称做艺术的隐形结构。

 (三)《李双双》的隐形结构

 1《李双双》的隐形结构是来自民间表演艺术中的“二人”模式,这在民间地方艺术中是很普遍的形式;

 2《李双双》的人物性格的喜剧性也来自民间,充分表现出“旦起高,丑走矮”的民间喜剧特点。

 (四)《李双双》的文学史意义

 1 对照小说《李双双小传》,电影《李双双》,虽然是同一个作家所创作,也同样的带有歌颂农村“大跃进”中新人新事的主观意图,但却超越了时代的局限,不再是一部没有生命力的应时的宣传读物,成为艺术生命长远的一部优秀喜剧片;

 2 民间的艺术模式不仅仅是抽象的没有生命的“形式”,更反映了劳动人民渴望追求自由的美学精神的凝聚,民间文化形态在当代文学史上的特殊作用不可轻视。

 3.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选择题 下列人物形象属于“中间人物”的是(

 )。(北京大学 2010 年研)

 A.梁生宝 B.萧长春 C.王金生 D.梁三老汉 【答案】D 【解析】中间人物论认为,先进的、落后的群众数量始终是少数,中间群众占大多数。创作文艺作品时要更多地反映大多数中间人物。60 年代文坛在对于柳青《创业史》中“ 中间人物”梁三老汉形象的讨论中,邵荃麟提出“写中间人物”的见解。他强调描写英雄人物是应该的,但两头小,中间大;中间人物是大多数,而反映中间状态人物的作品比较少。

 二、简答题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特点。(中国人民大学 2010 年研)

 答:“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以赵树理的小说创作为代表。赵树理小说在艺术的民族化、大众化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这主要表现在人物描写、结构安排、语言运用等方面。

 (1)在斗争的发展中来展现人物形象 在人物描写上,赵树理不是在静止的状态上消极地描写人物,而是在斗争的发展中来展现人物的性格。比如《李有才板话》中的老杨的性格,就是在阎家山两个阶级激烈搏战的斗争环境中得到充分表现的。

 (2)善于通过人物言行显示人物的性格 赵树理总是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来显示他们的性格,表现他们的思想情绪。对二诸葛、三仙姑这两位“神仙”性格的刻画,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最成功的例证。

 (3)结构上继承与创新并举 在结构上,赵树理小说继承古典小说、评话说书的结构方法,大多采用单线发展的写法,但又适应时代要求,摈弃了传统的章回体形式,接受了五四以来新小说的形式,并且融汇

 贯通,进行艺术冶炼,使小说的结构形成了鲜明而新颖的民族特色即故事完整,有头有尾;情节连贯,曲折多变;疏密相间,脉络清晰。

 (4)小说语言颇具民族特色 赵树理小说运用的语言完全是活在人民群众口头上的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形象鲜明,风趣幽默,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具体地说,就是有着口语化、形象化、个性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格特色。

 三、论述题 1 谈谈赵树理及其“山药蛋派”创作的历史贡献和时代局限。(浙江大学 2011 年研)

 答:“山药蛋派”是以赵树理为代表,部分艺术风格、审美追求相互接近的山西作家所构成的一个以写农村题材小说为主的文学流派。除赵树理外,主要成员还有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其代表性的小说作品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里湾》(赵树理)、《我的第一个上级》(马烽)、《宋老大进城》(西戎)、《奇异的离婚故事》(孙谦)、《七月的庙会》(胡正)等。

 (1)历史贡献 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对中国新文学史作出了重大贡献:

 ①“山药蛋派”的文学创作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变迁和中国农民生存状态的一面镜子。他们的作品描述了中国农村历史变迁的尖锐性、复杂性和曲折性,也反映了中国农民的生存状况,塑造了一批真正的农民形象。这些形象从思想、情感、习性、气质到思维表达形式、生存方式都具有地道的农民特质。

 ②体现了“为农民服务”的“人本主义”文学思想。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山药蛋派”是一个从始到终的、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文学流派,这在新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他们从文学描写的客体对象,到创作塑造的审美形象,直至阅读者都是以农民为对象。

 ③复兴民间话语,弘扬民间文艺,提升民间文艺的品位,使民间文艺登上文学的大雅之堂,是“山药蛋派”的又一突出贡献。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为中国新文学继承传统文学特别是继承和弘扬民间文艺方面做出重大贡献。他们一方面创造性地利用民间文艺样式,创造了新文学的新品种“评书体小说”“新章回体小说”等;另一方面扩大、改造民间曲艺和地方戏剧促使其登上大雅之堂;同时他们还学习借鉴西洋的文学样式,同民间文艺相融合,创造了农民式的话剧、电影。

 (2)时代局限 由于时代和个人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的作品中存在着局限和不足:

 ①他们虽然身处农村翻天覆地的大变革时代,但其作品反映农村的生活面不够广阔,作品容量不够博厚,缺少气壮山河的画幅和史诗的气度。

 ②他们虽然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但从总体看,仍存在着重事轻人的倾向,很少塑造出像阿 Q、朱老忠、...

推荐访问:笔记 文学史 高分
上一篇:2021年时事政治—生存资料消费真题汇编含答案
下一篇:2021年时事政治—外汇分类汇编含答案(1)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