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监管网格化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来源:高三 发布时间:2020-11-15 点击:

 环 保监管网格化管理系统

 建设方案

 I 目 录

 第 第 1 章 项目总体概述 ....................................................................................................................................... 1

 1.1

 项目建设背景 .................................................................................................................................................... 1

 1.2

 项目实施范围 .................................................................................................................................................... 1

 1.3

 项目建设周期 .................................................................................................................................................... 1

 1.4

 项目建设目标 .................................................................................................................................................... 1

 1.5

 项目建设原则 .................................................................................................................................................... 2

 1.5.1 问题导向,重点突破 ................................................................................................................................ 2

 1.5.2 统筹规划、集约建设 ................................................................................................................................ 2

 1.5.3 整合资源、协同共享 ................................................................................................................................ 2

 1.5.4 注重整体、体现开放 ................................................................................................................................ 3

 1.5.5 长效运行、安全可靠 ................................................................................................................................ 3

 1.5.6 试点先行、全市推广 ................................................................................................................................ 3

 1.6

 项目建设依据 .................................................................................................................................................... 3

 第 第 2 章 管理模式设计 ....................................................................................................................................... 4

 2.1

 组织机构 ............................................................................................................................................................ 4

 2.2

 业务流程 ............................................................................................................................................................ 4

 2.3

 管理手册 ............................................................................................................................................................ 5

 2.3.1 群众投诉类问题处置标准 ........................................................................................................................ 5

 2.3.2 日常巡查类问题处置标准 ........................................................................................................................ 6

 2.3.3 企业直报类问题处置标准 ........................................................................................................................ 7

 2.3.4 技防报警类问题处置标准 ........................................................................................................................ 7

 2.4

 评价体系 ............................................................................................................................................................ 8

 2.5

 环保网格员队伍 ................................................................................................................................................ 9

 第 第 3 章 系统总体设计 ....................................................................................................................................... 9

 3.1

 系统设计原则 .................................................................................................................................................... 9

 3.2

 总体架构设计 .................................................................................................................................................. 10

 3.3

 系统性能要求 .................................................................................................................................................. 11

 II 3.4

 应用系统设计 .................................................................................................................................................. 12

 3.4.1 环保移动监管子系统 .............................................................................................................................. 12

 3.4.2 问题受理子系统 ...................................................................................................................................... 13

 3.4.3 任务调度子系统 ...................................................................................................................................... 14

 3.4.4 大屏幕监督管理子系统 .......................................................................................................................... 16

 3.4.5 绩效评价子系统 ...................................................................................................................................... 17

 3.4.6 巡查任务管理子系统 .............................................................................................................................. 19

 3.4.7 空间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 ...................................................................................................................... 21

 3.4.8 应用维护子系统 ...................................................................................................................................... 21

 3.4.9 污染源信息管理子系统 .......................................................................................................................... 23

 3.4.10 知识库管理子系统 ................................................................................................................................ 24

 3.4.11 数据交换子系统 .................................................................................................................................... 25

 第 第 4 章 基础数据建设 ..................................................................................................................................... 26

 4.1

 基础地形图数据 .............................................................................................................................................. 26

 4.2

 地理编码数据 .................................................................................................................................................. 26

 4.3

 单元网格数据 .................................................................................................................................................. 26

 4.4

 污染源专题数据 .............................................................................................................................................. 26

 4.5

 敏感点专题数据 .............................................................................................................................................. 27

 4.6

 监管点专题数据 .............................................................................................................................................. 28

 第 第 5 章 运行环境建 设 ..................................................................................................................................... 28

 5.1

 网络环境建设要求 .......................................................................................................................................... 28

 5.2

 硬件平台建设要求 .......................................................................................................................................... 29

 5.3

 电子标签建设要求 .......................................................................................................................................... 29

 5.4

 软件平台建设要求 .......................................................................................................................................... 30

 5.5

 呼叫中心建设要求 .......................................................................................................................................... 30

 5.6

 场地建设 .......................................................................................................................................................... 30

 5.7

 项目实施机构 .................................................................................................................................................. 31

 5.8

 项目实施内容 .................................................................................................................................................. 31

 5.8.1 项目进度 .................................................................................................................................................. 31

 III 5.8.2 项目培训 .................................................................................................................................................. 33

 5.8.3 项目验收 .................................................................................................................................................. 36

 5.8.4 项目运维 .................................................................................................................................................. 36

 5.9

 项目保障措施 .................................................................................................................................................. 36

 5.9.1 日常维护技术 .......................................................................................................................................... 36

 5.9.2 紧急技术支持 .......................................................................................................................................... 37

 5.9.3 应用软件售后服务 .................................................................................................................................. 37

 第 第 6 章 项目投资估算 ..................................................................................................................................... 38

 第 第 7 章 项目效益分析 ..................................................................................................................................... 39

 7.1

 技术上,助推了网格化环保监管落地 .......................................................................................................... 39

 7.2

 管理上,实现了横向互联、纵向互通 .......................................................................................................... 39

 7.3

 效能上,实现了常态化、动态化 .................................................................................................................. 39

 7.4

 能力上,实现了监管能力、办理能力和监管范围的三个倍增 .................................................................. 39

 1 第 第1章 章

 项目 总体 概述 1.1 项目 建设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保护问题逐渐成为政府所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 “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提出了要“牢牢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勤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构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式。” 2014 年 4 月 24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环保法修订案》,新法不仅强化了政府环境责任和“环境监察机构”的法律地位,还新增专章规定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赋予公民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的出台将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2014 年 11 月 12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部署全面加强环境监管执法,严惩环境违法行为,提出了严格依法保护环境,推动监管执法全覆盖、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加大惩治力度、积极推行“阳光执法”,严格规范和约束执法行为、明确各方职责任务,营造良好执法环境、增强基层监管力量,提升环境监管执法能力等 5 个方面的政策措施。《通知》在强化环境监管中要求“各市、县级人民政府要将本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环境监管网格,逐一明确监管责任人,落实监管方案,各省、市、县级人民政府要确定重点监管对象,划分监管等级,健全监管档案,采取差别化监管措施。” 1.2 项目 实施范围 环保监管网格化管理网格化环保监管项目实施范围为建成区__________平方公里,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项目 建设周期 6 个月。

 1.4 项目 建设目标 紧紧围绕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通过实施环保监管网格化,实现环境保护由被动管理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由粗放定性型向集约定量型转变,由单一封闭管理向多元开放互动

 2 管理转变,由临时突击型向长效管理型转变,将环保监管网格化项目建成“智慧城市”的示范工程。具体目标如下:

 1 1 、 底数 全摸清 :动态掌握污染源底数,熟悉主要环境敏感区域、摸清全市环评“三同时”的情况、企业排污许可情况、环保风险源和环保监管点的情况及群众关注的重点环境问题等,将有限的执法资源用于更加明确的重点目标上。

 2 2 、 问题 全掌握 :拓展热线投诉、日常巡查、监控预警、专项行动、生态创建、企业直报等多种问题发现渠道相结合,全面掌握全市环保问题发生情况。及时消除环境问题。实现了环境监管人员与企业和群众的""零距离""对接、良性互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好服务和指导工作,把环境纠纷和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3 3 、 监管全 覆盖 :深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环保监管网格化建设,健全覆盖市、区县、镇街、村社的四级环境监督执法体系,支撑监管能力的全覆盖,落实环境监管执法责任制,网格化管理形成了定责、履责、问责的工作机制,做到执法全覆盖、监管无盲点。高效调动部门人员和基层力量。

 4 4 、 服务 全方位 :强化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各级政府及专业部门、企事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的环保专业化服务和指导。

 1.5 项目 建设原则 1.5.1 问题导向,重点突破

 以构建全覆盖的环保监管网格化管理体系为方向,围绕突出问题,以发现和解决现场问题为突破口,探索环保监管网格化中问题的解决途径,促进部门之间的高效协同,实现环保监管问题信息采集、任务调度、监督评价一体化、闭环化管理。

 1.5.2 统筹规划、集约建设

 充分利用信息化已有基础设施,结合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需要,按照全市“一盘棋”的总体思路,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规范标准、统一建设和验收管理,明确建设目标和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1.5.3 整合资源、协同共享

 充分利用本地现有的网络基础和信息资源,加强资源整合,避免信息孤岛,使有限的

 3 信息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全面推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促进跨部门、跨区域环保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发挥信息资源的“倍增效益”。

 1.5.4 注重整体、体现开放

 环保监管网格化的建设应充分考虑环境监管工作覆盖的范围,梳理正向管理和逆向管理之间的内在关系,注重业务的衔接和信息的安全;系统总体框架应体现开放性、标准化,基础平台应适用业务系统快速扩充的需要,便于完成升级、扩容和维护等工作。

 1.5.5 长效运行、安 全可靠

 建立健全环保监管网格化管理运营体系,通过社会化服务,由专业力量保障项目的运行和维护,保障系统长期可靠、持续性的运行;依据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制定并完善环境信息安全保障规范,严守安全管理和操作规范,保障信息的安全性。

 1.5.6 试点先行、全市推广

 先期开展环保监管网格化试点工作,通过试点选择、应用验证、经验总结,为全市推广发挥积极的示范效益。

 1.6 项目 建设依据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  《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新环保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 号)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环境保护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的通知》  《国家十二五环境监管能力规划》 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实施细则》 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

 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

  《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

 4  《环境信息系统集成技术规范》 HJ/T 418-2007  《环境信息化标准指南》 HJ 211-2009 第 第2章 章

 管理 模式设计 借鉴网格化管理理念,成立高位监督的组织机构,设计闭环化的业务流程,梳理精细化的管理手册,建立长效的评价体系,组建专职高效的环保网格员队伍,构建监督有力、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环保监管长效机制。

 2.1 组织 机构 按照监督处置相对独立的原则,将环保监管问题的处置和监督考核的职责分离,相对独立的高位统筹的监督指挥中心,具有整合资源,履行统筹指挥、监督考核和分析研判等职责,负责环境保护的统筹协调和服务管理。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可依托已有的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等机构,组建监督指挥中心机构。

 2.2 业务 流程 程 按照市、区(县)一体化环保监管网格化需求,围绕信息采集、任务派发、任务处理、结果反馈、结案归档、综合评价等业务环节,设计全过程、闭环化的业务流程,实现市对区(县)监督指挥中心之间的业务协同,实现区(县)监督指挥中心与业务科室、区(县)

 5 属专业部门、街道(乡镇)环保巡查人员之间的业务协同。

 2.3 管理 手册 管理手册是环保监管问题的发现、立案、处置和结案的依据,它明确规定了环保监管问题的主管部门、权属单位、处置单位、处置时限和结案标准等,构建了从发现问题到处置结案为标准流程的环保监管问题监督考评制度体系,构建了以处置职责确认、处置结果规范、处置精准为核心内容的问题处置制度体系,为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奠定了基础。遵循“条块结合、无缝链接;依法履责,属地管理”的原则,编制《环保监管网格化管理手册》。

 2.3.1 群众投诉 类 问题处置 标准

 群众投诉类问题主要包括 12369 投诉、办公室电话投诉、上门投诉、微信投诉、网络投诉(官网)、市长信箱投诉、114 投诉、信访投诉等多种渠道来源的问题,该类问题默认Ⅲ类问题,调度人员可以根据投诉问题的实际情况调整问题分类。

 序号 投诉来源 问题分类 任务时限 处置要求 备注 1 12369 投诉 Ⅲ类 21 天 (1)区控及以上企业由企业所在片区的执法大队进行调查处理; (2)一般企业(包括一产及三产企业)由所在镇街的执执法中队进行现场调查后,认为投诉问题较严重的可以建议问题升级,现场处理人员在环保通中填写问题升级建议后提交。问题升级后由监督指2 办公室电话投诉 Ⅲ类 21 天 3 上门投诉 Ⅲ类 21 天 4 微信投诉 Ⅲ类 5 天

 6 5 网络投诉(官网)

 Ⅲ类 5 天 法中队进行调查处理; (3)同一投诉人针对同一事情多次投诉的由所在片区的执法大队进行处理。

 挥中心立即调度执法大队进行处理。

 6 市长信箱投诉 Ⅲ类 20 天 7 114 投诉 Ⅲ类 9 天 8 信访投诉 Ⅲ类 2 个月 2.3.2 日常 巡查 类 问题 处置 标准

 日常巡查类问题主要包括生产经营情况、环保管理基础情况、污染防治及排放情况、危险废物贮存情况等问题。

 序号 巡查类型 问题类别 问题分类 任务内容 任务时限 处置要求 备注 1 生产经营情况 企业停产 Ⅲ类 现场情况核实 (镇街发现问题)

 15 个工作日 (1)区控及以上企业由企业所在片区的执法大队进行调查处理; (2)一般企业(包括一产及三产企业)由所在镇街的执法中队进行调查处理. 执法中队进行现场调查后,认为投诉问题较严重的可以建议 问 题 升级,现场处理人员在环保通中填写问题升级建议后提交。问题升级后由监督指挥中心立即调度执法大队进行处理。

 企业关停或搬迁 2 环保管理基础情况 建设项目问题 Ⅲ类 督促企业办理手续 15 个工作日 排污许可证问题 Ⅲ类 督促企业办理手续 15 个工作日 排污申报问题 Ⅲ类 督促企业办理手续 15 个工作日 排污费缴纳问题 Ⅲ类 督促企业缴纳 15 个工作日 3 污染防治及排放情况 治理设施建设及运行问题 Ⅱ类 现场调查处理 1 个工作日 排污口标识问题 Ⅲ类 督促企业整改 20 个工作日 排污口排放异常 Ⅱ类 现场调查处理 1 个工作日 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跑、冒、滴、漏Ⅲ类 现场调查处理或督促企业整3 个工作日

 7 现象 改 锅炉运行异常 Ⅲ类 督促企业整改 20 个工作日 4 危险废物贮存情况 危险废物贮存问题 Ⅱ类(有备案)

 现场调查处理 3 个工作日 Ⅲ类(无备案)

 2.3.3 企业直 报类问题处置标准

 企业直报问题主要包括企业治理设施运行记录未上报、设施运行记录与能耗不符等,该类问题统一设定为Ⅲ类问题。

 序号 直报类型 问题分类 任务时限 处置要求 1 治理设施运行记录未上报 Ⅲ类 7 个工作日 (1)首先由监督指挥中心通过短信或自动语音电话方式,提醒企业立即上报并补录未上报的记录; (2)如果 2 天之内企业仍未上报,监督指挥中心派发任务给大队进行现场处理。

 2 设施运行记录与能耗不符 Ⅲ类 7 个工作日 首先由监督指挥中心通过短信或自动语音电话方式,提醒企业存在的问题并要求企业 2 天内上报情况说明给片区执法大队,同时派发任务给片区执法大队,要求执法大队根据企业上报的情况说明进行核实,并回复核实情况。

 2.3.4 技防报警 类 问题 处置标准

 技防报警问题根据技防类型及监管对象进行分类,包括污染源监测报警、污染源视频监控报警、污染源工况监测报警、水环境质量在线监测报警、设备运行异常等。

 序号 技防类型 报警类别 问题分类 任务时限 处置要求

 8 1 污染源监测报警 排放超标 Ⅱ类 24 小时 立即调度片区执法大队进行处理,片区执法大队接到任务后在前往现场的同时,可以通知辖区镇街执法中队进行先期调查处理。

 2 污染源视频监控报警 排放颜色有问题 Ⅲ类 24 小时 (1)区控及以上企业由企业所在片区的执法大队进行调查处理,一般企业(包括一产及三产企业)由所在镇街的执法中队进行调查处理。

 (2)执法中队进行现场调查后,认为问题较严重的可以建议问题升级,现场处理人员在环保通中填写问题升级建议后提交。

 (3)问题升级后由监督指挥中心立即调度执法大队进行处理。

 危废堆放有问题(堆放越界、有废水溢出场外)

 Ⅲ类 24 小时 3 污染源工况监测报警 治理设施未运行(是否正常待甄别)

 Ⅲ类 24 小时 治理设施未运行(非正常)

 Ⅲ类 24 小时 4 水环境质量在线监测报警 水质超标 Ⅰ类 24 小时 立即调度各执法大队进行处理,片区执法大队接到任务后在前往现场的同时,可以通知辖区镇街执法中队进行先期调查处理。

 2.4 评价 体系 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是保障环保监管网格化长效运行的基础,同时,评价结果如何运用是决定综合评价体系是否有效的关键。按照 “一级监督、两级指挥、三级考评、四级联动”的高位监管模式,体现“三级考评”建设思路,构建市对区(市职能部门)、区对街道办事处和区属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对社区(职能部门对专业公司)的三级考评管理体系,层层传递压力,逐级落实责任,促进长效机制的形成。

 9 2.5 环 环 保网 格员 队伍 应按照“完整性(不打破行政区划边界)、便利性(便于管理)、均衡性(网格任务量均衡)、差异性(充分考虑区域差异和服务管理对象差异)”的原则,划分环保监管网格,落实专职环保网格员,负责污染源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环保管理基础情况、污染防治及排放情况、危险废物贮存情况等内容的常态化巡查。

 第 第3章 章

 系统 总体设计 3.1 系统设计原则 系统建设包括软件开发、数据库建设、网络设计和系统维护等多项工作,是一项工程量大、复杂的信息系统工程。系统设计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审慎处理先进与实用、规范与灵活的关系,在设计时遵循以下原则:

 规 范 性原则 ——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国家或行业技术规程为基础,确保系统在工作流程上符合规范;软件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符合系统行业标准。

 先进性原则 ——软件框架应采用目前国际国内上通用并符合发展趋势技术的开发架构,并具有良好的功能扩展性;技术方法应采用成熟的、经过检验的的技术方法和理论,设计实用、可靠、具有先进水平的分析模型和应用模型。

 简单性原则——系统逻辑结构、实现技术尽量简单,以方便实施为原则,能够用多种方案与方法达到同样效果的,则选择简单方案。

 可操作原则——在采用国际先进的方案设计方法与技术的同时,切实脚踏实地的针对业务、需求和实际情况为依据,以业务为导向,以数据为核心进行方案设计。

 实用性原则——尽最大可能地满足业务要求是系统设计的基本出发点。系统实用性要求做到:易于使用、便于系统管理、数据更新简便和系统升级容易,具有优化的系统结构和完善的数据库系统,以及友好的用户界面。软件应以解决评估工作中最迫切需要信息化环节为重点,抓住哪些困扰日常工作、占用日常工作时间和精力最多的问题,进行重点深入的分析,从而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最大限度地辅助评估工作的展开。

 可靠性原则 ——包括数据的可靠性和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数据可靠性: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应该是准确可靠的。系统可靠性:系统应有很强的容错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至于因某个操作或某个突发事件导致数据丢失和系统瘫痪。

 10 3.2 总体 架构 设计 环保监管网格化管理系统立足现有信息化基础条件,系统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 :

 系统 总体架构 设施层:是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主要涉及设备虚拟化、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存储设备、备份系统、操作系统、中间件等软硬件基础环境建设,可充分共享现有信息化条件进行建设,为系统提供基础支撑。

 数据层:是系统数据存储载体,通过存储系统业务数据,并根据项目总体要求,实现业务数据库与环境信息资源的数据共享与交换。

 服务层:是为上层应用提供应用支撑服务,基于统一数据服务提供的数据管理、GIS服务、认证服务、统计服务、报表服务、接口服务等,为系统提供应用支撑。

 应用层:就是规划的应用系统,设计环保移动监管子系统、问题受理子系统、任务调度子系统、大屏幕监督管理子系统、绩效评价子系统、巡查任务管理子系统、空间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污染源信息管理子系统、知识库管理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等。

 11 表现层:提供 PC、移动和大屏幕的信息入口,实现多屏互动。

 统一体系:包括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系统,需要符合对环境数据共享交换规范体系和电子政务安全规范体系。

 3.3 系统性能要求 (1)系统采用国际、国家标准的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及验收过程模式,要满足跨平台的要求、开源要求以及系统的安全要求,能提供完整的项目开发、测试过程记录和文档。

 (2)建立并实施完整的软件工程质量保障体系,具有专职的软件测试组织、人员、工具,并且在项目中能强有力的开展测试工作。

 (3)具有海量数据存储和管理能力,支持存储设备容量的平滑升级。

 (4)具有良好的并发响应能力,整体响应性能在 5 秒以内,能满足今后的整体应用需求。

 (5)具有较强的稳定性,MTBF 大于 20000 小时。

 (6)具有完备的信息安全体系,达到国家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标准要求。

 (7)具有良好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对数据采取集中管理和存储的模式,数据库结构设计良好,具有迅速的数据检索能力。

 (8)文本信息交换的响应时间应控制在 1 秒以内,采用消息中间件对数据交换进行管理。图片、声音信息交换响应时间控制在 10 秒以内。

 (9)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能适应日常业务变更的需求,实现“零代码”方式的系统管理和维护。

 (10)地图查询定位时间不超过 5 秒,监督指挥中心接收环保网格员上报问题时间不超过 30 秒,监督指挥中心向环保网格员发送任务时间不超过 10 秒。

 (11)、能提供标准化的接口,能提供对其他电子政务系统的接口。

 (12)系统响应速度在非硬件系统问题的情况下,数据量对软件系统响应速度的速率影响不超过 20%。

 (13)软件系统能满足设计的各类国际、国家标准要求。

 12 3.4 应用 系统 设计 3.4.1 环 环 保移动监管 子 系统

 3.4.1.1 系统 概述 环保移动监管系统是为镇街环保员和其他巡查人员配备的环保专用智能终端,基于安卓系统,提供巡查任务接收、巡查任务反馈、新增污染源、上报污染事件、一源一档查阅、消息提醒、地图浏览等移动应用功能,方便镇街环保员和其他巡查人员领取任务、巡查现场、发现问题、拍照取证、实时举报和信息上传。

 图:

 环保移动监管子系统示意界面 3.4.1.2 功能 设计 (1)巡查任务接收:可以通过系统及时获取区(县)调度派发的现场巡查任务,查看任务详细信息(包括任务类型、紧急程度、任务来源、检查模板、开始时间、截止时间、任务标题、任务内容等),查看检查对象信息(企业名称、企业地址、监管类型、污染类型、所属网格、负责人等),并能通过嵌入式 GIS 地图浏览检查对象所在的具体位置。

 (2)巡查任务反馈:根据巡查任务要求,按照检查模板要求的检查项开展逐项检查,针对有特殊要求的检查项进行现场取证(图片、视频、声音),并通过系统及时反馈各个检查项的检查结果,能调用手机 NFC 扫描功能实现对现场监管点电子标签的信息读取。

 (3)新增污染源:在巡查过程中,如发现有新增污染源,通过系统进行填报,填写

 13 污染源名称、污染源地址、污染源类型、法人代表、联系电话、情况描述、取证记录,并在嵌入式 GIS 地图中标注新增污染源的位置信息,以便区(县)监督指挥中心人员甄别、审核。

 (4)上报污染事件:巡查过程中,如发现有污染事件,通过系统进行填报,填写污染事件名称、事发地、疑似企业、联系人、情况描述、取证记录,并在嵌入式 GIS 地图中标注新增污染源的位置信息,以便区(县)监督指挥中心人员甄别、审核。

 (5)消息提醒:提供任务到达提醒、督办任务提醒等功能。

 (6)地图浏览:可以对本负责区域内的地图进行放大、缩小、漫游、全图显示等地图浏览基本操作。

 (7)其他:根据应用需求,系统还提供上下班打卡、版本更新等功能。

 3.4.2 问题 受理子系统

 3.4.2.1 系统概述 问题受理子系统是为市局、各个区(县)调度分中心提供各种来源问题的统一受理窗口。分析市级层面的问题来源,接入 12369、领导交办、微信、门户网站等多种渠道收集的问题,实现图文一体化的问题登记、立案等功能;分析区(县)级层面的问题来源,结合日常巡查、生态文明创建、专项行动等工作需要,实现图文一体化的问题登记、立案等功能。

 图 :

 投诉 受理 示意 界面

 14

 图 :投诉问题 位置标注 3.4.2.2 功能 设计 (1)问题受理:一方面市局层面通过系统接口方式,对接 12369 投诉、信访、微信、门户网站等渠道反映需要各区(县)受理的问题;另一方面各区(县)监督指挥中心在受理市局层面派发的问题任务基础上,还可受理区(县)层面的问题来源,如现场巡查人员日常巡查、物联感知设备监测告警等产生的问题,通过图文一体化的方式,登记问题来源、问题类型、问题等级、问题标题、问题内容等详细内容,并在 GIS 地图上标注问题发生的具体位置。

 (2)问题审核:区(县)监督指挥中心受理员对描述清晰的问题或任务,提交至值班长进行立案审核。

 3.4.3 任务调度子系统

 3.4.3.1 系统概述 任务调度子系统采用工作流技术,为市局、各个区(县)调度分中心、各业务科室、区(县)级专业部门提供任务调度、任务协同的办公平台。市局将市级层面受理的 12369投诉的问题、领导交办的问题等,派发至相应的区(县)调度分中心,并跟踪区(县)调度分中心的任务处置状态,对于超期的问题进行督办,对反馈的处置结果进行结案归档;各区(县)调度分中心一方面对本区(县)的问题进行任务派发,并对环保网格员、业务科室、区级部门的超期问题进行督办;各业务科室、区(县)级专业部门可接收区(县)

 15 调度分中心派发的问题,开展任务处置,并将再反馈结果按规定时间反馈至区(县)调度分中心。

 图:任务 协同工作示意界面 3.4.3.2 功能 设计 (1)任务派发:基于工作流技术,市局能对区(县)监督指挥中心进行任务派发,区(县)监督指挥中心能对业务科室、区(县)专业部门进行任务派发。

 (2)任务接收:基于工作流技术,区(县)监督指挥中心能及时接收市局派发的处理任务,区(县)业务科室及专业部门能及时接收区(县)监督指挥中心派发的处理任务。

 (3)任务反馈:基于工作流技术,区(县)监督指挥中心能及时将市局派发问题的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市局;区(县)业务科室及专业部门能及时接收区(县)监督指挥中心派发的处理任务。

 (4)任务督办:市局能对各区(县)监督指挥中心超期的市局层面问题进行督办,区(县)监督指挥中心能对业务科室、区(县)专业部门超期未处理的问题进行督办。

 (5)任务跟踪:通过工作流技术,市局、区(县)监督指挥中心、业务科室、区(县)专业部门等所有系统使用对象都可查阅任务处理进度、所处阶段。

 (6)任务计时:系统可根据配置好的任务时间要求,对每一任务进行任务计时,通过红、绿灯标识问题所处的状态,未超期的问题标识为绿灯,超期未处理的问题标识为红灯,及时提醒市局、区(县)监督指挥中心对问题进行督办。

 16 (7)任务回退、缓办、作废和延期办理的授权审核:处置单位提出授权申请后,由区(县)监督指挥中心进行授权批复,通过批复的授权案件执行授权,完成授权功能。

 (8)结案归档:市局能对各区(县)监督指挥中心反馈已处理的问题进行结案归档,区(县)监督指挥中心能对业务科室、区(县)专业部门反馈已处理的问题进行结案归档。

 3.4.4 大 大 屏幕 监督 管理 子 系统

 3.4.4.1 系统 概述 以实现对全市环保监管为出发点,构建大屏幕监督管理子系统,基于 GIS,实现对群众投诉、日常巡查、监测监控等各类综合信息的综合展示,打造环保监管综合信息大屏幕展示的统一入口。

 图 :

 大幕 屏幕 MIS 屏 屏 示意界面

 图幕 :大屏幕 GIS 屏 屏 示意界面

 17 3.4.4.2 功能 设计 (1)环保事件专题:实时滚动展示当天的不同来源反映的环保监管事件,包括 12369投诉、技防预警、日常巡查等渠道反映的问题,并能与 GIS 屏联动直观显示事件详细信息及办理过程; (2)巡查人员专题:展示环保网格员的基本信息及巡查记录,并能与 GIS 屏联动直观显示人员的区域分布及巡查轨迹; (3)综合评价专题:展示环保监管网格化工作的区域评价、部门评价和岗位评价结果,并能与 GIS 屏联动空间展示各区域评价结果; (4)污染源地图专题:基于 GIS 直观展示工业企业、污染水处理厂、畜禽养殖场、城市建成区餐饮业、企业危险废物、医疗卫生机构、垃圾处置点等污染源的分布位置,并可调用查看污染源的基本信息、视频监控、在线监测、工况监控等; (5)敏感点地图专题:基于 GIS 直观展示医院、宾馆酒店、风景名胜、商场、文物保护、水源地、学校、自然保护、小区、行政办公等环保敏感点的分布位置及相关信息; (6)监管点地图专题:基于 GIS 直观展示治理设施、排污口、固废存储、风险单元、危废存储等监管点的分布位置及基本信息; (7)物联设备地图专题:基于 GIS 直观展示在线监测、视频监控、工况监控等物联设备的分布位置及基本信息。

 3.4.5 绩效 评价子系统

 3.4.5.1 系统概述 绩效评价子系统是为市局、各区(县)监督指挥中心开展环保监管网格化运行成效评价提供了科学的量化依据。按照“两级考评机制”,设计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实现市局对各区(县)监督指挥中心的绩效评价,实现各区(县)监督指挥中心对业务科室、区级专业部门、街镇现场巡查人员的绩效评价。

 18

 图 :

 绩效 评价示意 界面

  图 :

 区域 统计 示意界面

 图 :

 问题 来源统计分析示意界面

 19 3.4.5.2 功能 设计 (1)区域评价:根据区域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实现市局对各区(县)监督指挥中心的绩效评价,支持评价结果的统计反查功能。

 (2)部门评价:根据部门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实现各区(县)监督指挥中心对业务科室、区级专业部门的绩效评价,支持评价结果的统计反查功能。

 (3)岗位评价:根据岗位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实现实现各区(县)监督指挥中心对街镇环保网格员、坐席员的绩效评价,支持评价结果的统计反查功能。

 (4)问题分类统计分析:可选择任何一个时间范围,按问题类型统计各阶段问题数量,支持结果的统计反查功能。

 (5)高发问题统计分析:可选择任何一个时间范围,按问题类型统计排名前几名的高发问题类型及数量,支持结果的统计反查功能。

 (6)问题来源统计分析:可选择任何一个时间范围,按问题来源(如 12369 热线、日常巡查、领导交办等)统计各种问题来源的数量,支持结果的统计反查功能。

 3.4.6 巡查 任务管理子系统

 3.4.6.1 系统 概述 巡查任务管理模块是为各个区(县)调度分中心提供现场巡查任务自主定制的管理工具。区(县)调度分中心可根据各区(县)环境监管和专项行动工作需求,自主配置具体工作的检查项;自主根据检查项,配置现场巡查模块;并根据环境监管常态化管理需要,支持定期和不定期将现场巡查任务派发给环保网格员、监察支队执法人员、区属部门;针对现场巡查反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针对现场巡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立案。

 20

 图:巡查 任务管理示意界面 3.4.6.2 功能 设计 (1)检查项配置:为满足各区(县)对现场巡查的管理要求,提供检查项配置功能,管理人员可根据管理需求,配置检查内容、检查类型、填报方式(如单选、多选、填写内容等)、是否多媒体(图片、视频等)等。

 (2)现场巡查模板配置:基于已配置好的检查项,区(县)监督指挥中心可根据管理需要,自主配置巡查模板,如区县巡查模板、镇街巡查模板、村社巡查模板、畜禽养殖巡查模板、医疗废物管理巡查模板、建设项目环境监察巡查模板、污水处理厂巡查模板、企业污染防治及排放专项巡查模板、农委日常巡查模板、食药局日常巡查模板、企业风险单元巡查模板等,为巡查任务派发提供模板支撑。

 (3)巡查任务派发:区(县)监督指挥中心结合管理要求,配置巡查任务(包括任务类型、紧急程度、任务来源、检查模板、开始时间、截止时间、任务标题、任务内容等),选择检查对象信息(企业名称、企业地址、监管类型、污染类型、所属网格、负责人等),建立日常和不定期的巡查机制,给现场巡查人员派发巡查任务。

 (4)巡查问题立案:区(县)监督指挥中心根据现场巡查反馈的任务巡查结果,针对反馈发现有问题的巡查项,生成巡查问题,由值班长进行立案派遣。

 (5)巡查结果统计:为加强对现场巡查人员的考核以及对现场巡查结果的分析,可通过图文一体化方式对巡查结果完成情况进行汇总分析。

 (6)巡查结果导出:可将汇总的巡查结果以报表方式导出,以满足管理需要。

 21 3.4.7 空间 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

 3.4.7.1 系统概述 空间基础数据管理模块是支撑环保物联网网格化监管系统空间化应用的基础,实现对城市基础地理数据、环保网格数据、地理编码数据等空间数据的图层管理、样式管理,为现场移动监管、问题受理、任务协同、大屏幕监督管理等应用系统提供空间地图服务。

 图 :

 图层 管理示意界面

 3.4.7.2 功能 设计 (1)图层配置:能够维护地图库中要素编码、显示样式,可以定制图层的显...

推荐访问:管理系统 网格 监管
上一篇:一二年级看图写话
下一篇:企业人事管理工作总结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