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高频考点

来源:高三 发布时间:2020-08-05 点击:

  1 2020 年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高频考点

  知识点一:企业战略的层次

  1.企业总体战略(掌握,历年真题涉及,主要以小案例的形式考查,很少直接考查教材原文)以企业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整个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是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的战略,是整个企业发展的总纲,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指导和控制企业的一切行为的最高行动纲领。决定和揭示企业的使命和目标。

 2.企业业务战略(掌握,历年真题涉及,主要以小案例的形式考查,很少直接考查教材原文)也称为竞争战略或事业部战略;是企业内部各部门或所属单位在企业总体战略指导下,经营管理某一个特定的经营单位的战略计划;是经营一级的战略,重点是要改进一个业务单位在它所从事的行业中,或某一特定的细分市场中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地位。

 注意:题目中经常出现“竞争优势”“竞争地位”“事业部”等关键字眼,获取在本行业的竞争地位。

  (3)企业职能战略(掌握,历年真题涉及,主要以小案例的形式考查,很少直接考查教材原文)

  为实现总体战略而对企业内部各项关键的职能活动做出的统筹安排。是在特定职能领域内制定的实施战略,包括:生产制造战略、市场营销战略、财务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等。主要解决资源利用效率问题,使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知识点二: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和成本共担、优势互补等特定战略目标,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通过股权参与或契约联结的方式,建立较为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在某些领域采用协作行动,从而取得双赢或多赢的目的。包括:股权式战略联盟和契约式战略联盟。

  1.股权式战略联盟(了解,历年真题没涉及)

  类型:

  (1)合资企业: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共同出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而建立的企业。

  (2)相互持股:合作各方为加强相互联系而持有对方一定数量的股份。

  ☆与合资企业形式的不同:相互持股形式的各方资产、人员不必合并。

  2.契约式战略联盟(掌握,历年真题涉及)

  (1)技术开发与研究联盟

  定义:通过联盟获取充分的资金和自己缺少的技术,以减少开发新技术或技术应用于生产的风险。

  联盟成员:包括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等在内的众多成员。

  注意:研究成果归所有参与者共同享有。

  (2)产品联盟

  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增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实力,通过联合生产、贴牌生产、供求联盟、生产业务外包等形式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价值。(3)营销联盟

  定义:营销联盟可以通过联盟伙伴的分销系统增加销售,从而绕过各种贸易壁垒,迅速开拓市场,赢得顾客,其具体形式包括特许经营、连锁加盟、品牌营销、销售渠道共享等(4)产业协调联盟。

  联盟成员建立全面协调和分工的产业联盟体系,避免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一般多见于高新技术企业。

  知识点三:公司 所有者(掌握,历年真题涉及)

  公司的产权制度:具有明晰的产权关系,它以公司的法人财产为基础,以出资者原始所有权、公司法人产权与公司经营权相互分离为特征,并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执行机

  2

 构作为法人治理机构来确立所有者、公司法人、经营者及员工之间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关系。(一)公司的原始所有权

  (1)原始所有权是出资人(股东)对投入资本的终极所有权,主要表现为股权。

  (2)股东没有对公司直接经营的权利,也没有直接处置法人财产的权利;股东一旦出资入股,正常情况下不能要求退股而抽走资金。

  (3)股权的主要权限包括:

 ①对股票或其他股份凭证的所有权和处分权

  (包括:馈赠、转让、抵押等);

  ②对公司决策的参与权

  (出席股东会议并对有关决议进行表决或通过选举董事会间接参与公司管理);③对公司收益参与分配的权利

  (包括:获得股息和红利的权利,以及在公司清算后分得剩余财产的权利等)。

  (二)公司的法人财产权

  (1)公司法人财产是由在公司设立时出资者依法向公司注入的资本金及其增值和公司在经营期间负债所形成的财产构成。

  (2)法人财产的特点:

  ①公司法人财产从归属意义上讲,是属于出资者(股东)的;

  ②公司的法人财产和出资者的其他财产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公司以其法人财产承担民事责

  任;

  ③一旦资金注入公司形成法人财产后,出资者不能再直接支配这一部分财产,也不得从企业

 中抽回,只能依法转让。

  (3)注意事项:

  ①公司对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拥有独立支配的权利,即公司拥有法人财产权(或称法人产

  权)。

  ②公司拥有的法人财产和法人财产权是其确立法人地位的基础。

  ③公司产权制度是以公司在法律上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为前提的。

  (三)公司财产权能的两次分离

  公司财产权能的分离是以公司法人为中介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次分离。

  第一次分离:具有法律意义的出资人与公司法人的分离,即原始所有权与法人产权相分离。第二次分离:具有经济意义的法人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最高形式。

  (1)原始所有权与法人产权相分离

  ①法人产权,是指公司作为法人对公司财产的排他性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转让权。

 是一种派生所有权,是所有权的经济行为。公司法人产权表现为对公司财产的实际控制权。

 ②原始所有权与法人产权的客体是同一财产,反映的却是不同的经济法律关系。原始所有权

 体现这一财产最终归谁所有;法人产权体现这一财产由谁占有、使用和处分。

  (2)法人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具有经济意义的法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公司法人产权集中于董事会,而经营权集中在经理手中;经营权是对公司财产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是相对于所有权而言的,与法人产权相比,经营权的内涵较小。经营权不包括收益权,法人产权包括收益权。

  另外,经营权中的财产处分权也受到限制,一般来说,经理无权自行处理公司资产。由董事会决定经理的职权。

  知识点四:董事会制度(掌握,历年真题涉及)

  (一)董事会的地位

  3

 1.传统的公司法中,公司的经营管理机构主要是股东机构和董事会;股东机构作为最高权力机构,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有广泛的决策权;董事会的权力源于股东机构的授权并受其限制,董事会职责只是单纯地执行股东机构的决议。

  2.随着公司治理理念的发展,在公司的实际经营活动中,董事会已不再单纯是股东机构决议的执行机构,而是兼有进行一般经营决策和执行股东机构重要决策的双重职能。

  3.在决策权力系统内,股东机构仍然是决策机构(限于重大决策),董事会是执行机构。

 4.但是在执行决策的系统内,董事会则为决策机构(限于一般决策),经理机构是实际执行机构,董事会处于公司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的交叉点,是公司运转的核心。

  (二)董事会的性质

  1.董事会是代表股东对公司进行管理的机构

  2.董事会是公司的执行机构

  3.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

  4.董事会是公司法人的对外代表机构

  5.董事会是公司的法定常设机构

  (三)董事会会议

  1.董事会会议的形式

  董事会会议有定期会议与临时会议两种形式。

  【定期会议】

  (1)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定期会议应当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按时召开;

  (2)《公司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定期会议每年度至少召开两次。

  【临时会议】

  股份有限公司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的情形:

  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三分之一以上董事或者监事会,可以提议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董事长应当自接到提议后 10 日内,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

  2.董事会会议的召集和主持

  (1)董事会会议由董事长召集和主持。

  (2)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或不履行职务时,由副董事长召集和主持。

  (3)副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或不履行职务时,由半数以上董事共同推举一名董事召集和主持。

  召集董事会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 10 日前通知全体董事和监事。

  3.董事会的决议方式

  董事会决议的表决实行两个原则:

  第一,“一人一票”的原则;

  第二,多数通过原则。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会议应有过半数的董事出席方可举行;董事会做出决议,必须经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通过。

  这两个原则结合起来,即董事会会议的表决实行“董事数额多数决”。

  (四)董事会的职权

  1.作为股东机构的常设机关,是股东机构的合法召集人。

  2.作为股东机构的受托机构,执行股东机构的决议。

  3.决定公司的经营要务。包括公司的经营计划、投资方案。

  股东机构决定的经营要务范畴:经营方针、投资计划

  4.为股东机构准备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应由董事会草拟制定,由股东机构审议批准。

  4

 5.为股东机构准备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提交股东机构做出最后决议。

  6.为股东机构准备增资或减资方案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由股东机构做出最后决议。

  7.制定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方案。董事会拟订方案,由股东机构做出特别决议。

  8.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除公司的基本组织机构(股东机构、董事会、监事会)外,公司的其他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均由董事会决定。

 9.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并决定其报酬事项。

  10.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知识点五: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掌握,历年真题涉及)

  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实质是:需求管理。

  在不同的需求状况下,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有所不同。

  (1)负需求

  含义 顾客对某个产品感到厌恶,甚至回避的需求状态

  产 生这种状态不是由企业所提供的产品造成的,而是人们对这种产品的认识和理原因 解产生了偏差

  营 销分析产生原因,加强广告说服工作,向顾客说明产品的成分、用途和实际效对策 用,使其改变对产品的认识和理解,从而积极购买和使用这种产品。

  (2)无需求

  含义 顾客对产品漠不关心,认为可有可无的需求状态。

  产 生人们不了解产品;不习惯使用这种产品;认为过去没有这种东西没觉得不好,原因 现在有了这种产品也没感觉有太大变化。

  通过大力促销及商品演示等市场营销措施,努力将产品所提供的利益与人们

 营 销

 的自然需要联系起来,激发消费兴趣,使其真正体验到新产品比原有产品具

 对策

 有更多的好处。

  (3)潜伏需求

  含义 消费者对某种产品有强烈的需求,但现实情况下无法实现的状态。

  应努力开展市场营销研究和潜在市场范围的测量,进而开发有效的产品和营销对服务来满足需求(企业);

  策

 或改变付款形式,或创造消费条件,将潜伏需求转变为现实需求(支付条件)。

  (4)下降需求

  含义指需求呈下降趋势的状态。

  分析需求衰退的原因,在积极开拓新市场的同时,改进原有产品的特色、外营销观,开发原有产品的新用途或新市场,采用更有效的沟通手段来刺激需求,对策使老产品的需求得到恢复,并通过创造性的产品再营销来扭转需求下降的趋

  势。

  (5)不规则需求

  指某些产品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在时间上不一致,波动很大的状态。

 含义

 【例如】公休日、节假日、下班时间与平时繁忙时间的销售就可能不一致。

  营 销应通过灵活的季节差价大力促销、调整经营时间、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等手对策 段来调整供给与需求的时间模式,尽量使供给与需求在时间上协调一致。

  (6)充分需求

 含义 指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目前需求水平和时间与预期的需求水平和时间一致的状

  5

 态。这是企业最理想的一种需求状态。

  营 销应努力保持产品质量,经常测量消费者满意程度,通过降低成本来保持合理对策 价格,并激励推销人员和经销商大力推销,千方百计维持现有的需求水平。

  (7)过量需求

 指某种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超过企业所能供给的水平的状态(供不应

 含义

 求)。

  可通过提高价格、减少附加服务和项目等手段暂时限制需求水平。

 营销对

 需要强调的是,限制需求是暂时的,一旦生产或资源状况有了改善,就可

 策

 以采用促进的手段,满足需求。

  (8)有害需求

  含义

 指不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

  营 销 对

 应大力宣传其严重危害性,劝阻消费者放弃这种需求。

 策

  知识点六:品牌战略

  (一)品牌战略的内容(了解,历年真题没涉及)

  (1)品牌化决策:是品牌的属性问题。

  (2)品牌模式选择:是品牌的结构问题。

  (3)品牌识别界定:是确立品牌的内涵。

  (4)品牌延伸规划:对品牌未来发展所适宜的事业领域的清晰界定。

  (5)品牌管理规划:组织机构与管理机制上为品牌建设保驾护航。

  (6)品牌远景设立:在上述规划的基础上为品牌的发展设立远景,明确品牌发展各阶段的目标与衡量指标。

  (二)品牌战略的类型(掌握,历年真题涉及)

  1.单一品牌战略

  (1)又称“统一品牌战略“,指企业生产经营的所有产品都使用一个品牌。

  (3)单一品牌战略的类型

  类型

 内容

  ①产品线单一品牌战略 使用单一品牌对企业同一产品线上的产品进行扩张。

  ②跨产品线单一品牌战对具有相同质量和能力的不同产品类别使用单一品牌战

  略

 略。

 ③伞形品牌战略

 对具有不同质量和能力的不同产品类别使用单一品牌战

  略。

 2.主副品牌战略

  以一个成功品牌作为主品牌,涵盖企业的系列产品,同时又给不同产品起一个富有魅力的名字作为副品牌,以突出产品的个性形象。

  3.多品牌战略

  又称为“独立品牌战略”,一个企业同时经营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品牌,为每一种产品冠以一个品牌名称,或者给每一类产品冠以一个品牌名称。

  知识点七:生产能力的核算

  1.单一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核算

  企业生产能力的核算,是根据影响生产能力的三个主要因素,在查清和采取措施的基础上,首先计算设备组的生产能力,平衡后确定小组、工段、车间的生产能力,然后各车间进行平衡,确定企业的生产能力。

  6

 (1)设备组生产能力(M)的计算

  ①M=F×S×P=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设备数量×产量定额(该公式常考)

  ②M=(F×S)÷t=(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设备数量)÷时间定额(该公式常考)(2)作业场地生产能力的计算

  公式:M=(F×A)/(a×t)(该公式常考)

  作业场地生产能力=(单位面积有效工作时间×作业场地的生产面积)/(单位产品占用生

 产面积×单位产品占用时间)

  (3)流水线生产能力(M)计算

  公式:M=F/r(该公式常考)

  流水线生产能力=流水线有效工作时间/流水线节拍

  2.多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核算

  (1)代表产品法

  (2)假定产品法

  知识点八:

 MRP 、 MRPII 和

 ERP(熟悉,历年真题涉及)

  (一)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简称 MRP)

  1.物料需求计划(MRP)结构

  (1)物料需求计划(MRP)的主要依据是: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库存处理信息三大部分,它们是物料需求计划的主要输入信息。

  MRP 主要依据

 要点

  又称产品出产计划,是物料需求计划的最主要输入,表明企业向①主生产计划 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数量,它由客户订单、销售预测、备件需求

  所决定

  又称产品结构文件,它反映了产品的组成结构层次及每一层次下 ②物料清单

 组成部分本身的需求量

  ③库存处理信息 又称库存状态文件,它记载产品及所有组成部分的存在状况数据(2)物料需求计划的输出报告包括主报告和辅助报告。

  ①主报告是用于库存和生产控制的最普遍、最主要的报告。

  ②辅助报告又称二次报告,主要是预测未来需求、指明呆滞物料和严重偏差物料的报告。

  2.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简称 MRPII)

  (1)制造资源计划(MRPII)结构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1)计划和控制的流程系统

  2)基础数据系统

  3)财务系统

  (2)制造资源计划(MRPII)结构的特点:

  ①计划的一惯性和可行性

  ②数据的共享性

  ③动态的应变性

  ④模拟的预见性

  ⑤物流和资金流的统一性

  3.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 ERP)

  (1)MRPⅡ和 ERP 的比较:MRP 是 ERP 的核心,而 MRPⅡ是 ERP 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MRPⅡ

  1)局限于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和管理。

  2)主要应用于企业制造、分销、财务管理。

  7

 3)单一生产方式。

  4)以企业生产线为主,利用计划及其滚动作用来控制生产过程,更加强调事中控制。

  5)主要应用于生产企业的管理。

  ②ERP

  1)扩展到企业外部,实现完整的面向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

  2)将供应链上物料流通体系中供、产、需等环节的运输管理、仓库管理,支持生产保障体系的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设备维修、备品配件管理等亦纳入其中,管理功能大大加强。3)由单一生产方式向混合型生产方式发展。

 4)以企业管理体系为主,支持在线分析处理、售后服务及质量反馈,突出强调事前控制,使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有效结合思想得以实现。

  5)不仅应用于生产企业,也可应用于从事非生产企业、公益事业的企业。

  6)运用 ERP 可以将经营的多企业、多地区、多国籍联系在一起,这是 MRPⅡ无法比拟的。(2)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内容

  四个部分

 每个模块的主要内容

  ①主生产计划;②物料需求计划;③能力需求计划;④生产现

 (1)生产控制模块

 场控制;⑤制造标准。

  生产控制模块是 ERP 的核心模块。

 (2)物流管理模块

 ①分销管理;②库存控制;③采购管理。

 (3)财务管理模块

 ①会计核算;②财务管理。

 (4)人力资源管理

 ①人力资源规划的辅助决策;②招聘管理;③工时管理;④工

 模块

 资管理;⑤差旅核算等。

  知识点九:企业生产物流的类型(掌握,历年真题涉及)

  (一)按照生产专业化程度,企业生产物流划分为:大量生产、单件生产、成批生产。

  (二)按照物料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流动特点,企业生产物流分为:连续型、离散型。

  1.连续型生产物流:指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连续型生产设施地理位置集中,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有条件采用自动化装置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管理的重点是保证物料的连续供应和各生产环节的正常运行。

  2.离散型生产物流:指物料离散地运动,最后形成产品。由于零部件种类繁多,加工工艺多样化将导致管理较为复杂,其重点是保证物料的及时供应,尽量减少在制品库存,减少工序间不必要的等待时间,缩短生产周期。

  (三)按照物料流经的区域,企业生产物流分为:工厂间物流、工序间物流。

  1.工厂间物流:对于大型企业来讲,发生在各专业厂间的运输物流。

  2.工序间物流:也称车间物流,指生产过程中车间内部和车间、仓库之间各道工序、工位上的物流。

  知识点十:企业库存管理与控制(掌握,历年真题涉及)

  (一)库存是指存储作为今后按预定的目的使用而处于闲置或非生产状态的物品。

  (二)库存的分类:

  1.按经济用途不同,划分为:商品库存、制造业库存、其他库存。

  ①商品库存——是指企业购进后供转售的货物。

  ②制造业库存——是指用于生产制造的原材料、半成品、在制品和已经完工可供销售的制成品。

  2.按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划分为:原材料库存、零部件库存、半成品库存、成品库存。

 3.按库存的目的不同,划分为:经常库存、安全库存、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的库存、季节性

  8

 库存。

  (1)经常库存——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环境下为满足日常的需要而建立的库存。

  (2)安全库存——指为了防止由于不确定因素(如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期突然延期等)而准备的缓冲库存。

  (3)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的库存

  ①生产加工过程的库存:指在处于加工状态以及为了生产的需要暂时处于储存状态的零部件、半成品或制成品。

 ②运输过程的库存:处于运输状态或为了运输的目的而暂时处于储存状态的物品。(4)季节性库存

  指为了满足特定季节中出现的特定需要(如夏季对空调机的需要)而建立的库存,或指季节性产出的原材料(如大米、棉花、水果等农产品)在产出的季节大量收购所建立的库存。4.按存放地点的不同,划分为:库存存货、在途库存、委托加工库存、委托代销库存。

 ①库存存货——是指已经运到企业,并已验收入库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或商品。

  ②在途库存——是指在运输途中的库存,根据所有权的不同可以分为运出在途库存和运入在途库存。

  ③委托加工库存——是指企业委托其他单位加工,但尚未加工完成的各种库存。

  ④委托代销库存——是指委托其他单位代销,但尚未办理代销结算的库存。

  (三)企业库存管理的使命、意义和优点

  1.库存管理的使命

  保证物料的质量,尽力满足用户的需求,采取适当措施,节约管理费用,以便降低成本。2.企业库存管理的意义

  能确保物畅其流,促使企业经营活动繁荣兴旺。

  3.企业库存管理的优点

  (1)有利于资金周转。

  (2)既有利于进行运输管理,也有助于有效地开展仓库管理工作。

  (四)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公式

  经济订货批量

 EOQ=

  2Dc 0

  =

  2 Dc 0

 PH

 (该公式历年真题必考)

  c 1

 式中:

  c 0 ——单次订货费。

  D——货物的年需求量。

  c 1 ——单位货物单位时间的保管费。

  P——货物单价。

  H——单位保管费率,即单位物料单位时间保管费与单位购买价格的比率。

  知识点十一: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组织模式(掌握,历年真题涉及)

  企业外部的技术创新组织模式主要包括:产学研联盟、企业—政府模式、企业联盟。(一)产学研联盟

  产学研合作按合作主体的关系可分为:校内产学研合作模式、双向联合体合作模式、多向联合体合作模式、中介协调型合作模式。

  (二)企业—政府模式

  1.政府出钱、企业出人,成果归政府所有。

  2.政府出钱、企业出人,成果卖给企业。

  3.政府帮助企业融资。

  9

 (三)企业联盟

  1.企业联盟也称动态联盟或虚拟企业,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对等经济实体,为了共同的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而结成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体。

  2.企业联盟的主要形式是技术联盟,大多数联盟协议都集中在高技术产业。

  3.企业联盟的主要特点

 ①目标产品性。企业联盟以产品创新为目标,这是动态联盟最基本的特征。

  ②优势性。

  ③动态性,又称临时性。联盟将随着产品退出市场而最终解体。

  ④连接的虚拟性。

  ⑤组织的柔性。

  ⑥结构的扁平性。

  4.一般而言,企业联盟的组织运行模式有星形模式、平行模式和联邦模式三种类型。企业联盟的组织运行模式对比

  模式类型

 联盟核心

 联盟伙伴

 协调机制

 适用情形

  垂直供应链

  星形模式

 盟主企业

 相对固 定的

 由盟主负责

 型的企业适宜采

  伙伴(如供应商)

 协调和冲突仲裁

 用该模式(如耐

 克模式)

  适用于某一

  平行模式

 无盟主、无

 伙伴地 位平

 自发性协调

 市场机会的产品

  核心

 等、独立

 联合开发及长远

 战略合作

  外围伙 伴与

 核 心 团 队

 核

  可用于高新

 (由具备最重要

 心层伙 伴间

 联盟协调委

  联邦模式

 技术产品的快速

  核心能力的企业

 的关系一般是技

 员会

 开发

 联合组成)

 术外包或标准件

 供应关系

 知识点十二:技术价值的评估方法

  1.成本模型

  (1)基本出发点:成本是价格的基本决定因素。

  (2)公式:

  技术价格=[(技术开发中的物质消耗+技术开发中投入的人力消耗)×技术复杂系数] ÷(1-研究开发的风险概率)

  2.市场模拟模型

  市场模拟模型主要是模拟市场条件,假定技术市场上交易时,估算可能的成交价格。公式:P=P 0 ×a×b×c

  式中:P 为技术商品的价格;P 0

 为类似技术实际交易价格;a 为技术经济性能修正系数;

 b 为时间修正系数;c 为技术寿命修正系数。

 【例题】某企业拟购买一项促进植物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技术。经过调查,2 年前技术市场已有类似技术的交易,转让价格为 15 万元,技术寿命为 12 年。经专家鉴定和研究发现,该项技术比实例交易技术效果更好,植物生长周期缩短 10%,技术市场的交易价格水平比 2

  10

 年前上升 12%,技术寿命周期为 15 年。经查验专利授权书,拟购买的技术专利申请时间距评估日 2 年。实例交易技术剩余寿命为 10 年。求拟购买该技术的价格。

  技术商品的价格=类似技术实际交易价格×技术经济性能修正系数×时间修正系数×技术寿命修正系数

  (1)技术经济性能修正系数:已知该项技术比实例交易技术效果更好,植物生长周期缩短 10%,则性能修正系数为(1+10%)=1.1;

 (2)时间修正系数:技术市场的交易价格水平比 2 年前上升 12%,则时间修正系数为(1+12%)=1.12;

  (3)技术寿命修正系数:已知该项专利技术寿命周期为 15 年,拟购买的技术专利申请时间距评估日 2 年,

  即该技术的剩余寿命为 15-2=13 年;

  已知实例交易技术剩余寿命为 10 年;

  则技术寿命修正系数=13/10=1.3。

  (4)技术价格=15×1.10×1.12×1.3=24.024(万元)。

  3.效益模型

  基本思路:按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来估算技术的价值(未来现金流折现法)。

 n B

 t1

 (1 + t

 i) t

  P:技术商品的价格

  B t :第 t 年被评估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i:折现率

  n:被评估技术的寿命

  知识点十三: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掌握,历年真题涉及)

  1.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概念

  是指以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工作任务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对企业未来某个时期人力资源需求的数量、质量和结构进行估计的活动。

  2.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时,应考虑的影响因素

  (1)企业未来某个时期的生产经营任务及其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2)预期的员工流动率及由此引起的职位空缺规模;

  (3)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组织管理方式的变革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影响;(4)企业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或进入新市场的决策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影响;(5)企业的财务资源对人力资源需求的约束。

  3.企业可以采用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

  (1)管理人员判断法

  是由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根据自己工作中的经验和对企业未来业务量增减情况的直觉考虑,自下而上地确定未来所需人员的方法。这是一种粗略的、简便易行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适用于短期预测。

  (2)德尔菲法

  ①是由有经验的专家依赖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分析判断能力,对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直觉判断与预测的方法。

  ②有经验专家包括:基层的管理人员或有经验的员工、中高层管理者(既可以是企业内部的,也可以是企业外请的)。

  11

 ③德尔菲法是在每位专家均不知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专家的任何情况下进行的,因而避免了彼此身份地位的差别、人际关系以及群体压力等因素对意见表达的影响,充分发挥了各位专家的作用,集思广益,预测的准确度相对较高,因此这种方法的应用比较广泛。

  (3)转换比率分析法

  根据历史数据,把企业未来的业务活动量转化为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方法。

  关键点:找出企业业务增量与人力资源增量以及企业主体人员与辅助人员的比例关系。

 【例题】某商场根据过去的经验,在一年中每增加 1000 万元的销售额(业务增量),需增

  加 15 人(人力资源增量),预计一年后销售额将增加 1 亿元,则需增加 150 人。如果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的比例是 1:5:2(比例关系),则新增的 150 人中,管理人员(约为 19 人),销售人员(约为 94 人),后勤服务人员(约为 37 人)。

 【解析】

  第一步:计算分配率,150/(1+5+2)=150/8

  第二步:分配,

  管理人员为:1×150/8=19(人),

  销售人员为:5×150/8=94(人),

  后勤服务人员为:150-19-94=37(人)。

  (4)一元回归分析法——根据数学中的回归原理对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公式】y=a+bx

  【注意】考试会直接给出回归系数 a、b 和自变量 x(一般用销售额表示)的值,只需直接带入公式计算即可。

  【例题】某商场经过调查研究与分析,确认该商场的销售额和所需销售人员成正相关关系,

 根据过去 7 年的统计资料建立了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y=a+bx,x 代表年销售额,y 代表

  销售人员数,该企业预计

 2018 年销售额将达到

 1000 万元,回归系数

 a = 19.93 , b = 0.03 ,

  则预测 2018 年销售人员数量为多少人?

  【解析】根据公式 y=a+bx 计算如下:

  ①回归系数 a、b:题目已知分别为“19.93 和 0.03”;

  ②销售额(x):题目已知 2018 年的销售额将达到 1000 万元;

  ③将上述信息代入公式:

  y=19.93+0.03×1000=19.93+30=49.93≈50(人)

  知识点十四:绩效考核的步骤(掌握,历年真题涉及)

  1.绩效考核的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

  (1)制订绩效考核计划

  包括:明确绩效考核的目的和对象,确定适宜的考核内容和时间。

  (2)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包括:选择考核者、明确考核标准、确定考核方法等。

  2.绩效考核的实施阶段

  主要任务:

  (1)绩效沟通——贯穿于绩效考核的整个周期和整个过程。,

  ( 2 )绩效考核评价——指在一定的考核周期结束时,选择相应的考核主体和考核方法,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对组织成员完成绩效目标的情况做出整体考核和综合评价的过程。

  ①绩效考核的主体包括:上级、同事、下级、本人、客户。

  ②导致绩效考核出现误差和错误的原因:晕轮效应、从众心理、优先与近期效应、逻辑推理

  12

 效应、偏见效应。

  3.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上级领导就绩效考核的结果与考核对象沟通,具体指出员工在绩效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导员工制订出绩效改进的计划,还要对该计划的执行效果进行跟踪并给予指导。

  4.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考核结果的大量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把这些结果合理地运用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使之成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各个环节工作的重要依据,而这也正是绩效考核工作的归宿。

  知识点十五:杠杆理论(掌握,历年真题涉及)

  (一)营业杠杆

  1.营业杠杆又称“经营杠杆”或“营运杠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由于固定成本存在,当销售额(营业额)增减时,息税前盈余会有更大幅度的增减。

  2.营业杠杆系数(DOL),也称营业杠杆程度,是息税前盈余的变动率相当于销售额(营业额)变动率的倍数。

  3.营业杠杆系数的意义

  营业杠杆系数越大,表示企业息税前盈余对销售量变化的敏感程度越高,经营风险也越大。营业杠杆系数越小,表示企业息税前盈余受销售量变化的影响越小,经营风险也越小。

 (二)财务杠杆

  1.财务杠杆也称融资杠杆,是指由于债务利息等固定性融资成本的存在,使权益资本净利率(或每股收益)的变动率大于息税前盈余率(或息税前盈余)变动率的现象。

  2.财务杠杆系数(DFL):是指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与息税前盈余变动率的比值。

 3.计算公式①:

 DFL=

 EBIT

 (该公式历年常考)

  EBIT-I

  式中:I 为债务年利息额;EBIT 为息税前利润额。

  如果存在固定优先股股息,则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②:

  DFL=

 EBIT D

 EBIT-I-

 p

  1  T

  式中:I 为债务年利息额;D p 为优先股股息;T 为企业所得税税率;EBIT 为息税前盈余。

  4.财务杠杆的意义: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杠杆收益越大,财务风险越大。

  (三)总杠杆

  1.概念:指营业杠杆和财务杠杆的联合作用,也称联合杠杆。

  2.计算公式:

  总杠杆系数=营业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该公式历年常考)

  3.总杠杆的意义: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相对于销售额(营业额)变动率的倍数。

 知识点十六:分立、资产置换与资产注入、债转股与以股抵债(掌握,历年真题涉及)

  (一)分立

  1.公司分立的种类

  13

 公司分立主要有标准分立、出售和分拆三种形式。

  (1)标准分立

  一个母公司将其在某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母公司股东在母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去。这会形成一个与母公司有着相同股东和持股结构的新公司。(2)出售

 出售是指将公司的某一部分股权或资产出售给其他企业。

  (3)分拆

  分拆也称持股分立,是将公司的一部分分立为一个独立的新公司的同时,以新公司的名义对外发行股票,而原公司仍持有新公司的部分股票。

  2.公司分立的效应

  (1)适应战略调整。

  (2)减轻负担。

  (3)筹集资金。

  (4)清晰主业。

  (5)化解内部竞争性冲突。

  (二)资产置换与资产注入

  1.资产注入是指交易双方中的一方将公司账面上的资产,可以是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中的某一项或某几项,按评估价或协议价注入对方公司。(1)如果对方支付现金,则意味着资产注入方的资产变现。

  (2)如果对方出股权,则意味着资产注入方得以资产出资进行投资或并购。

  2.资产置换是指交易者双方(有时可由多方)按某种约定价格(如谈判价格、评估价格等),在某一时期内相互交换资产的交易。

  (三)债转股与以股抵债

  1.债转股是指公司债权人将其对公司享有的合法债权转为出资(认购股份),增加公司注册资本的行为。债转股带来的变化是公司的债务资本转成权益资本、该出资者身份由债权人身份转变为股东身份。

  2.债转股的积极效应体现在:能够使被投资公司降低债务负担;能够使债权人获得通过债务企业上市、股权交易或股票回购方式收回全部投资的机会。

  3.以股抵债是指债务人以其持有的股权抵偿其所欠债务的行为。

  4.以股抵债为缺乏现金清偿能力的股东偿还公司债务提供了的途径。以股抵债的积极效应主要体现在能有效提升债权公司的资产质量,使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水平提高。

 知识点十七:电子商务中的商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关系(掌握,历年真题涉及)1.商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是一个相互联系、互为伴随、共同支撑电子商务的整体,商流是动机和目的,资金流是条件,物流是终结和归宿,信息流是手段。

  2.商流、资金流、物流必然伴随着信息的传递,这种信息的双向传递是电子商务活动达成的一种必需手段。

  3.商流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起点和前提。

  4.没有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匹配和支持,商流也不可能达到目的。

  知识点十八:电子商务的一般框架

  (一)三个层次(掌握,历年真题涉及)

  1.网络层——是指基础设施,即所谓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实施电子商务的最底层的硬件

  14

  基础设施,包括:

  1)远程通信网(Telecom)

  2)有线电视网(Cable TV)

  3)无线通信网(Wireless)

  4)互联网(Internet)

  2.信息发布(传输)层——解决如何在网上传输各种信息的问题,在网络层提供的信息传输线路上,根据一系列传输协议来发布传输文本、数据、声音、图像、动画、电影等信息。(1)信息发布最常用的:万维网、文件传输协议。

 (2)文件传输一般有: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点对点档案传输等。

  3.一般业务服务层——为了交易而提供的通用业务服务,是所有企业、个人从事贸易活动都会用到的服务,如:电子支付、客户服务、数字证书认证(CA 认证)、商业信息安全传递等。

  【注意】CA 认证是核心。

  (二)四个支柱(了解,历年真题没涉及)

  1.公共政策

  指政府制定的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宏观政策,包括:互联网络市场的准入管理、内容管理、电子商务的税收制度、信息的定价、信息访问的收费、信息传输成本、隐私问题等。

  2.技术标准

  指信息发布、传递的基础,是网络上信息一致性的保证,它定义了用户接口、传输协议、信息发布标准等技术细节,电子商务标准体系包括:公共标准、网络标准、应用平台标准、应用技术标准。

  【注意】我国电子商务技术标准包括:

  (1)EDI 标准;

  (2)商品编码标准;

  (3)通信网络标准;

  (4)其他相关标准。

  3.网络安全

  保障电子商务活动的安全是电子商务的核心领域。

  (1)必须具有一个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以保证交易信息安全、迅速地传递。

  (2)必须保证数据库服务器绝对安全,防止黑客闯入网络盗取信息。

  4.法律规范

  维系着商务活动的正常运作,对市场的稳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制约和规范作用,电子商务的法律规范涵盖了知识产权、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网络犯罪等诸多方面。

推荐访问:经济师 考点 工商
上一篇:安全生产作业十八条保命守则
下一篇:安全生产月知识普及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