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及SSTCM积分评价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用药

来源:高二 发布时间:2019-03-29 点击: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026-02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方法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入院的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30例,给予西医内科基础治疗。实验组30例,在西医内科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治疗。两组均治疗10d,随访10―15d,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第1和第10d疗效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的中医症征积分表(SSTCM)积分。 结果:随访期间两组内比较,治疗第10 d后患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均优于治疗第1d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0d后实验组SSTCM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因此,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方法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特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入院的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入院的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均符合全国中风内科学会于1986年6月制定的标准)随机分2组,对照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1-74岁,平均年龄67.9±8.8岁,给予西医内科基础治疗。实验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68.1±8.7岁,在西医内科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治疗。两组患者在在性别、年龄、病程及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西医内科基础治疗:即将0.5g胞二磷胆碱加入维脑路通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1次/d。实验组在西医内科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治疗:即主要加用自拟活血通脉汤治疗,具体药物组成如下:熟地10g、白芍10g、当归15g、桃仁10g、川芎10g、地龙10g、红花5g、黄芪30g、丹参15g、赤芍15g、酒大黄10g,1剂每日,水煎2次,共300ml,早晚各1次分服。�
  1.3 疗效判定 两组均治疗10d,随访10―15d,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第1和第10d疗效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的中医症征积分表(SSTCM)积分。疗效评价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分为显效:治疗后症状消失,基本能独立生活;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好转,能扶杖行动或基本生活自理;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评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定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测试,定性资料用χ 2 检验比较,检验水准定为P≤0.05。�
  2 结果�
  2.1 随访期间两组内比较,治疗第10d后患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均优于治疗第1d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第10d后实验组SSTCM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0d后实验组SSTCM积分优于对照组 (P[3]。本研究中随访期间两组内比较,治疗第10d后患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均优于治疗第1d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4]。两组间相比,治疗第10 d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另外方中,赤芍、丹参能抗凝并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使微循环改善,预防血栓形成。黄芪具有补气功能,能流行经络,调通血脉,从而降低血小板粘附率,减少血栓的形成[6]。两组间相比,治疗第1d后SSTCM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0d后实验组SSTCM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推荐访问:缺血性 中风 疗效 中西医结合
上一篇:潘托拉唑肠溶片说明书 [潘托拉唑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一篇:做完点阵激光能吃去痛的药物吗【点阵Er:YAG激光辅助外用麻醉药物传输的临床观察】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