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来源:高二 发布时间:2020-11-12 点击: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开创做好“三农”工作新路径 —— 李文杰同志“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讲党课提纲

 (6 2016 年 年 5 5 月 月 1 11 日)

  同志们:

 按照市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统一部署,今天由我给大家上一堂党课,实际上也是一次共同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明确了党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同样也关系着我们农业工作的方方面面。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就是要及时学习和掌握这些新的知识、新的理念,进而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工作方法。

 下面,我和大家一起着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系列重要论述,为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强市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两学一做”的核心要义 “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是我党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又一重大部署,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特别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对此,我们务必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

 一是有利于夯实执政基础。治国安邦,根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都是靠政党来引领的。而党的事业兴旺发达有赖于基层基础的坚实牢固。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夯实基层基础是共产党执政的永恒主题。固本强基夯实基层基础这件大事,任何时候放松不得、动摇不得。

 二是 有利于激活党员细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主体是全体党员。执政党的关键在于党员自身。党员是党肌体的细胞,细胞健康党的肌体就健康;党员是社会的先进分子,党的先进性靠一个个党员来体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的细胞更加充满活力。

 三是 有利于强化基层堡垒 。党的政治优势在基层,党的不竭动力在基层,党的优良作风在基层,党的战斗堡垒在基层。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筑牢堡垒、强基固本,激励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事创业、开拓进取,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供坚强组织保

  证,真正使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发挥得更大、更强、更优。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把握。从世情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从国情看,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重大历史关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从党情看,我们党始终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全党精神面貌和作风状况焕然一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为此,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是进一步 提升 党性修养。

 。有助于我们始终保持正确的立场和方向,始终保持同党中央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对于提高全党理论素养,更好地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二是进一步增强实干本领。有助于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着力点,科学应对复杂局面,有效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特别是有利于提高各级干部做

  好改革稳定工作的本领,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三是进 一步。

 激发干事热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凝聚起团结一心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

 二、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承载中华民族乡愁的精神家园,农民是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群体。“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性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议题。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促进“四化”同步的关键时期,“三农”问题仍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考验。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陕北农村插队七年,并且做过一村之长,之后在河北、福建、浙江、上海等地或分管或领导过农业工作。因有了这些经历,使他对农业、农村、农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对“三农”问题有持续而深入的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三农”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2012 年底习近平同志在河北调研时,强调要扎实抓好农村扶贫工作、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2013 年 7 月在湖北调研时,对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作了深刻阐述;11 月在山东调研时,提出了“三个导向”,强调要保障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深入阐述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问题;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突出了“食为政首”的战略布局,对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作了部署;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对处理好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基本原则;特别是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等方面全面阐述了“三农”工作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关于“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新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作为农业部门的干部职工一定要在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立足职责任务,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三农”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对农业农村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认识。

 始终坚持“重中之重”: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三农”向好,全局主动;任何时候都不能

  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粮食安全、“三农”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要之基,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抓紧抓紧再抓紧。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就是始终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这是以历史眼光和战略智慧对“三农”工作的时代定位。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首要的是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这个“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自觉把“三农”工作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中去认识、去谋划、去部署、去推进。

 :

 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四化”中农业现代化仍是“短板”。习近平同志强调,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这为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后期阶段,信息化日新月异,城镇化快速发展,而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阶段。必须充分发挥工业化的反哺支持作用、城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和信息化的提升改造作用,依靠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补齐农业现代化这个短板。

  :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饭碗里必须主要装中国粮。习近平同志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靠别人解决吃饭问题是靠不住的,绝不能买饭吃、讨饭吃。我们要从治国安邦的高度清醒认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和长期性、艰巨性。坚持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战略立足点是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战略出发点是始终抓好粮食生产不动摇,战略着力点是努力确保产能、强化科技支撑,战略底线是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要加快对主要品种进行战略平衡的研究和测算,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牢固树立大粮食概念,在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统筹抓好棉油糖、果菜鱼、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同时,高度重视节约粮食,反对浪费。

 把农产品质量抓好: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习近平同志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这充分体现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高度重视的态度和常抓不懈的决心。要努力在“产出来”这个环节下功夫,加强源头治

  理,治地治水,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标准体系,控肥、控药、控添加剂,把住农产品环境安全关和生产安全关;在“管出来”这个环节建体系,重点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完善制度,强化手段,保持严格监管高压态势,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体系。

 严格保护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红线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习近平同志强调,18 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这丰富拓展了耕地红线的内涵,鲜明回答了要不要坚守耕地红线的疑问。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像保护文物那样保护耕地,甚至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来做,推进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持现有耕地面积基本稳定,保住我们赖以吃饭的家底。在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中尽量不占、少占基本农田,尽量避开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和城郊菜地,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质量修复,不断提高耕地质量。

 :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要真正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这指明了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方向。要适应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变化,适时调整农业技术

  进步路线。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组织开展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快发展民族种业,提高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

 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农民家庭是集体土地承包经营的法定主体,这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根本,也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根本;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这是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关键;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这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创新。这指明了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原则底线和着力点。要抓紧研究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让农民吃上“定心丸”。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这进一步阐明了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遵循和实现路径。广大承包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基础和数量最多的主体,新型经营主体是引领农业现代化的依靠力量。要坚持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加快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

 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习近平同志指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这提出了农业巩固发展的重大课题,指明了“谁来种地”问题的实质和解决途径。要适应农村劳动力状况和资源配置新变化新趋势,适应建设现代农业新要求,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一大批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产品营销人才、农

  业经营管理人才。着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使经营农业有钱赚,让农民增收致富同步奔向小康,吸引一部分有文化的青壮年留在农村、从事农业。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习近平同志指出,既要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有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方面要同步发展。这指明了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正确方向。要大力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财政支出进一步向农业农村倾斜;公共财政的阳光进一步向农村普照,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进一步向农村覆盖,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大中小城市、东中西部地区相结合,推动农民工逐步有序转为城市居民。

 三、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武装头脑和指导实践 我们作为全市农牧粮管理的牵头机关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坚定地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 努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

  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强市建设之路。当前,要突出抓好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 积极 推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顺时应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邯郸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的必然选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重要的工作是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

 所谓去库存,就是要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以前,这个问题一直在工业领域比较突出,如今农业也存在去库存的强烈需要。我国粮食生产在取得连年丰收的同时,进口和库存也保持着同步多增态势,去年我国粮食进口首次突破亿吨大关达 1.2 亿吨,其中大豆 8600 万吨、玉米 400 万吨,库存升至近年历史高点,我国粮食正遭遇产量多(1.2 万亿斤)、进口多、库存多“三多并存”新课题。对一个人口大国而言,一定规模的粮食储备必可不少,但是现在粮食库存过多,不仅影响市场价格回归合理水平,每年还需要大量利息费用补贴,长期存储还导致质量下降、亏损严重。要积极支持粮食加工企业发展生产,加快粮食加工转化。

 所谓降成本,就是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当前,生产成本高已成为我国粮食生

  产中的一大顽疾,不仅进一步加剧国内外粮价倒挂,同时大量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带来成本和生态双重压力,也危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作用,农业支持政策要向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尤其在粮价下跌的情况下,要更重视农民合作社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育,通过创新经营体制机制为供给侧改革夯实基础。

 所, 谓补短板,就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产品供应从数量上来看,丰富充沛,但是一方面从长远发展来看,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农机装备水平相对较低、抗灾减灾能力不强,还远未到高枕无忧的时刻,必须加快补上这些短板。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质量和效益不高的短板愈加凸显。当前我们农业生产必须由过去数量为先转到质量数量并重上来,变生产供给为有效供给,着力提高农业供给的效益质量和安全水平。

 第二、 大力 推进 农业结构 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必然要求,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调整农业结构,重点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资源禀赋特点,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生产优先序

  和区域布局,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不断优化种养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

 一是 构建生产生态协调的区域结构。综合考虑资源承载能力、环境容量、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等因素,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分类施策,构建科学合理、专业化的生产格局。就我市而言,要着力建设粮食、棉花、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等种植核心区,同时要着力打造生猪、禽蛋、肉羊、奶牛四个畜牧产业链条。

 二是 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种养结构 。推动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发展,建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作物三元结构。就我市而言,适度压减籽粒玉米种植,扩大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等种植规模,要加快奶牛、肉牛、肉羊节粮型草食产业发展,着力推进粮改饲。2016 年,粮经饲比例要由去年的 67:32.7:0.3 调整到 66.1:33:0.9。

 三是 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结构。消费结构升级,需要农业提供数量充足、品质优良的产品。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生产更多高端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产品,比如武安小米、永年大蒜、大名花生、磁县莲藕、涉县小杂粮的等。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培育知名品牌,扩大市场影响,为消费者提供营养健康、质量安全的放心农产品。

  第三、 扎实 推进 现代农业园区 建设。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省、市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市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及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中之重。

 一 要 凝聚 合力。

 。我们要举全局之力大力度推进,严格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包县包重点园区工作制度。要按照分包安排,指导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关键时间、关键节点要指导、服务、吃住在一线,驻守在园区,持续推进,积极作为。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形成各级领导带头推进、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参与支持的整体联动态势。

 二要精准打造。贯彻落实好省、市关于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一系列文件精神,深入了解和掌握园区建设的相关内容,对照“品种高端、技术高端、装备高端、管理高端、产品高端”的要求,查找现有园区存在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提升规划水平、拓展园区功能,进一步推进产业融合、壮大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高科技支撑服务能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三要 抓出 成效 。在全市构建“三核引领、四圈互动、多点支撑”的现代农业园区空间结构,即以东部大名、馆陶,中部邯郸县、峰峰矿区,西部武安、涉县三个发展核心为引领、以西部休闲观光农业园区;中部都市生态农业

  园区;东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科技创新园区四圈互动促提升,以每个乡镇建成 1 个现代农业园区为多点支撑。2016年要力争建成 8 个以上省级园区,着力打造 3—6 个“引领型”示范园区,形成现代农业发展高地。

 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内涵十分丰富,对“三农”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务必联系本单位、本处室的工作实际,进行全面贯彻落实,为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做出更大贡献。

推荐访问:总书记 讲话精神 系列
上一篇:公务员转正申请个人工作总结通用版
下一篇:党委书记个人工作总结通用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