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8月月考语文试卷

来源:高二 发布时间:2020-09-06 点击: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5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5 小题,9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接受美学诞生之前,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才比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取材于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材料二: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作品,而只能被称为“第一文本”。经由阅读之后,文学作品才能摆脱孤立的“自在”存在状态,成为“自为”的存在,即作为审美对象“第二文本”而存在。由此可见,“第二文本”是在“第一文本”的基础上,经由读者再创造的结果。

 (一)填空、对话 波兰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加登指出,在文学作品的诸层次结构中,语言现象中的语词一声音关系是固定的,词、句、段各级语音单位的意义及组合也是不变的,而表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方面层等,则带有虚构的纯粹意向性特征,本身是模糊的、难以明晰界说的。至于思想观念及其他形而上的蕴含,更是混沌朦胧的,因此,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正是在此基础上,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进而指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与之相近,德国阐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也早已指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的。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对话”。伽达默尔还指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取决于一次对话,而是取决于无限的对话。因为文本属于无限绵延着的历史,历史不断,对话便永在绵延之中。因此,文学作品的意义往往是多重的,不确定的,变动不居的。一段文本或一件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的发现永远没有止境,是一个与历史本身相同的无限过程。所以,伽达默尔强调艺术作品是“开放”的,流动的,随着不同读者的参与对话,同一文本必会生出无数不同的“第二文本”。

 (二)兴味 中国古代文论中强调的“兴味”,实际也已包含着与英加登的“填空”、伊瑟尔“召唤结构”、伽达默尔的“对话”相近的见解。孔子“诗可以兴”的见解,按宋人朱熹的解释,即为“感发志意”,也就是说,读诗可以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通过想象和联想,感悟体味诗中的意蕴。南北朝时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进而提出了“滋味说”。钟嵘所谓“滋味”,主要是指当时的五言诗言简意丰,可以“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特征。唐人司空图亦从阅读欣赏的角度指出,诗的高妙境界在于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也就是说,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中国古代文论中诸如此类的“兴味”之说,与西方现代文论中的“填空”“召唤结构”“对话”等见解,显然有着相通之处。

 实际上,不论英加登的“填空”说、伊瑟尔“召唤结构”说,还是伽达默尔的“对话”说,以及中国古代的“兴味”观,所揭示的都是文学作品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特征,它所指明的正是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

 (取材于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1.根据材料一相关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B.通过接受者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C.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D.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不仅仅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且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使得文本与接受呈现出相互作用的关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前理解”是接受者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它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接受者的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具有创造性,艺术作品就越成功。

 D.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现代文论,对于“填空、对话、兴味”的见解相同,都指明了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

 3.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理趣”与司空图所说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是相通的,下列诗句中,不含“理趣”的一项是(3 分)

 A.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唐寅《题秋风纨扇图》) B.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C.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蔡肇《题李世南画扇》 D.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欧阳修《画眉鸟》) 4.材料二中出现了“第二文本”“填空”“对话”“兴叹”四个名词术语,请根据文章内容写出对这四个术语的理解。(4 分)

 5.接受美学认为,经由读者再创造的“第二文本”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文学作品。请结合材料一分析这种观点的合理性。(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回 家

 马兰莲

 火车像一条长龙,穿行在连绵不断的山脉中。雪花零零散散地从天空飘落下来,像飞絮,

 像蝉翼,清澈洁净,晶莹剔透。

 肖锦云坐在靠窗的座位,怀里抱着一个大大的包裹。她表情淡漠,甚至有些木然。她的

 眼睛里流出一种奇妙的神色,说不上是喜悦还是忧伤。她一动不动,静静地坐着,像一尊雕

 塑。

 她的对面坐着一对年轻夫妻,好像刚结婚不久。女人依偎在男人的怀里,甜甜地睡着了。

 从她嘴角露出的微笑,足以证明,她正做着美梦。男人一手搂着女人,一手拿着手机,拇指

 不停地在手机屏幕上滑动着。女人动了一下,盖在身上的衣服掉了下去。男人放下手机,捡

 起衣服盖在女人的身上。

 肖锦云看着他们,脸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表情,说不出是羡慕还是嫉妒。男人抬起头,

 刚好与她的目光相撞,便问道:“大姐,你去哪儿?”

 肖锦云显然没想到男人会跟她搭讪,怔了一下,淡淡地说:“回家。”

 男人还想说话,肖锦云却把目光移向了窗外。

 火车转过一个弯儿,“呜呜”地鸣叫着,钻进一个隧道里,闹哄哄的车厢里安静了许多。

 肖锦云的脑子里开始翻江倒海了……

 六年前一个飘雪的日子,肖锦云接到男朋友打来的电话,筹备了大半年的婚事又要推后。

 这已经是第三次了。肖锦云知道男朋友的工作性质特殊,她决定自己去南方把婚事办了。下

 了半个月的雪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肖锦云被两家的父母送上了南下的火车……

 “呜——”火车发出一声长鸣,咣当咣当地跑出隧道。外面的雪似乎有些大了,山坡上、

 树枝上落满了白茸茸的雪花。女人醒了。她揉了揉眼睛,惊喜地叫道:“老公,雪下得好大,雪花真美。”

 男人轻描淡写地说:“这算什么,老家的雪比这漂亮多了。”

 女人撒起娇来,搂着男人的脖子说:“老公,我想吃鸭脖。”

 “你就是个馋猫。”男人从背包里拿出一个袋子,又拿出两瓶冰红茶。女人像饿狼扑食

 一样自顾自地吃起来。

 男人抬头看了看肖锦云,试探着问:“大姐,你喝点儿水吧。”

 肖锦云摇摇头说:“谢谢,我不渴。”

 “喝点儿吧,坐了几个小时了。”男人把水硬塞给肖锦云。

 肖锦云推辞不过,只好接住。她没有打开瓶子,只是怅然地望着窗外。

 女人吃了几口,好像要吐的样子。男人急忙拍着她的后背问:“老婆,怎么了?是不是

 吃得太猛了?”

 女人喝了口水,娇嗔地说:“傻瓜,你要当爹了。”

 “真的?!”男人高兴得有些忘乎所以,一下子紧紧地抱住女人。

 肖锦云听着他们的轻声私语,闭上了眼睛。

 男人紧握着女人的手,温柔地说:“你说,咱儿子长得像谁?取什么名呢?”

 女人说:“我生的,当然像我。姓也得跟我的。”

 男人不服气地说:“凭什么?孩子都跟爸爸的姓。”

 “既然跟爸爸的姓,那爸爸怎么不生呢?”女人一副蛮不讲理的样子。

 男人气呼呼地说:“真是不可理喻。”

 小两口儿争吵完,都噘着嘴,相互不理睬。

 肖锦云听他们吵完了,问道:“刚结婚吧?”

 男人说:“是的,结婚半年。”

 媳妇还是个孩子,挺任性的。肖锦云看着女人。

 男人笑了笑,问道:“大姐,你怎么一个人?”

 肖锦云长长地叹了口气说:“我跟先生一起来的。我先生是一名缉毒警察,常年奔走在

 边境线上。我们结婚六年,先生第一次回家。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可以好好地陪我了。”

 男人好奇地问:“那你先生呢?”

 肖锦云指着怀里的包裹说:“在这里。他太累了,睡着了。”

 男人瞪大眼睛怔怔地看着肖锦云半天:“大姐,对不起。”

 肖锦云微微一笑说:“没什么。”

 “老公。”女人紧紧地抓住男人的胳膊,眼眶里溢满了泪水。男人把她揽进怀里。

 火车进了一个小站,缓缓地停下了。肖锦云说:“我到站了。”肖锦云抱着包裹下了车。

 不远处,两位老人等在风雪中。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肖锦云眼睛里流出一种不知喜忧的奇妙神色,脸上呈现出不知羡慕还是嫉妒的复杂表情,是因为丈夫的牺牲让她感到生活无助,人生茫然。

 B.列车上的年轻夫妻,生活中虽有小小的争吵,更多的却是宠溺与关爱、温馨与甜蜜,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生活的幸福和美好。

 C.“女人紧紧地抓住男人的胳膊,眼眶里溢满了泪水。”这里既写出女人深切感受到肖锦云内心无法言说的痛苦,也暗含着她对自己幸福生活的重新认知。

 D.“回家”一词意蕴丰富,既指肖锦云带着牺牲的丈夫回家,也暗示警察的牺牲换来了无数人能够回到温馨的家庭,拥有幸福的生活。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运用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个单纯、率性、善良、内心充满幸福的新婚女子形象。

 B.肖锦云一家是英勇牺牲的缉毒警察家庭的一个缩影,小说以小见大,突出主题,引发读者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C.小说尾段叙写了两位老人在风雪中等待儿子回家的情景,既呼应了题目,又增强了小说的悲凉色彩。

 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对发生在火车上的故事进行全知视角的叙述,细致地展现两对夫妻的生活经历,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

 8.“雪”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它的丰富内涵。(4 分)

 9.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5 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5 小题,0 20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苏瑰,字昌容,雍州武功人,隋尚书仆射威之曾孙。擢进士第,补恒州参军。居母丧,哀毁加人,左庶子张大安表举孝悌,擢豫王府录事参军,历朗、歙二州刺史。时来俊臣贬州参军,人惧复用,多致书请瑰,瑰叱其使曰:“吾忝州牧,高下自有体,能过待小人乎?”遂不发书。俊臣未至追还,恨之。由是连外徙,不得入。久之,转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州据都会,多名珍怪产,前长史张潜、于辩机赀取钜万,瑰单身襆被自将。

 武后铸浮屠..,立庙塔,役无虚岁。瑰谏曰:“縻损浩广虽不出国用要自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天下僧尼滥伪相半请并寺着僧常员数缺则补。”后善其言。神龙初,入为尚书右丞,封怀县男。瑰明晓法令,多识台省旧章,一朝格式,皆所删正。中宗复政,郑普思以妖幻位秘书员外监,支党遍岐、陇间,相煽訹为乱。瑰捕系普思穷讯,普思妻以左道得幸韦后,出入禁中。有诏勿治。瑰廷争不可,帝犹依违。司直范献忠,瑰使按普思者,进曰:“瑰为大臣,不能前诛逆竖而报天子,罪大矣,臣请先斩瑰。”于是,仆射魏元忠顿首..曰:“瑰长者,用刑不枉,普思法当死。”帝不得已,流普思于儋州,余党论死。累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许国公。

 时大臣初拜官,献食天子,名曰“烧尾..”,瑰独不进。及侍宴,宗晋卿嘲之,帝默然。瑰自解于帝曰:“宰相燮和阴阳..,代天治物。今粒食踊贵,百姓不足,卫兵至三日不食,臣诚不称职,不敢烧尾。”帝崩,遗诏皇太后临朝,相王以太尉辅政。后召宰相韦安石、宗楚客洎瑰议禁中。楚客猥曰:“太后临朝,相王有不通问之嫌,不宜辅政。”瑰正色曰:“遗制乃先帝意,安得辄改?”楚客等怒,卒削相王辅政事,瑰称疾不朝。景云元年,卒,年七十二,谥曰文贞。

  (选自《新唐书•苏瑰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縻损浩广/虽不出国用/要自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轨与足/天下僧尼滥伪相半/请并寺/着借常员数/缺则补/ B.縻损浩/广虽不出国用/要自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轨与足天下/僧尼滥伪相半/请并寺/着僧常员数/缺则补

 C.縻损浩广/虽不出国用/要自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就与足/天下僧尼滥伪相半/请并寺/着僧常员数/缺则补/ D.縻损浩/广虽不出国用/要自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就与足天下/僧尼滥伪相半/请并寺/着僧常员数/缺则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浮屠,亦作“浮图”,佛教用语,可指佛教、和尚、佛塔、寺庙。文中“浮屠”与王安石《游衰禅山记》中“唐浮图慧襄始舍于其址”的“浮图”所指相同。

 B.顿首,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C.烧尾,是指唐代大臣新授宫时向皇帝献食,亦可指唐代士子新登第或升迁的庆贺宴席。文中即是第一个意思。

 D.阴阳,我国古代哲学概念,两者有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具体可以指日月、天地、昼夜、寒暑、君臣等,文中指国家大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苏瑰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扬州地处都会,多产珠翠珍怪。前任长史都趁机捞取很多钱财,而苏瑰任扬州长史时,严格约束自己,洁身自好,分文不取。

 B.苏瑰公正处事,直言进谏。百姓担心来俊臣再次被起用,写信给苏瑰。苏瑰承诺绝不会错待一个小人;武后要建佛寺,立庙塔,苏瑰从容讽议,最终武后减少修建数量。

 C.苏瑰为人耿直,不怯权贵。郑普思私结党羽并到处煽动诱骗作乱,苏瑰力争追究到底;公卿大臣初次为官,照例“烧尾”,苏瑰出任仆射,独不献食。

 D.苏瑰志存大节,独发谠言。中宗驾崩后,遗诏让皇太后临朝,相王辅政。宗楚客等讨好太后,要求停止相王辅政,苏瑰坚决反对。最终削除相王辅政,苏瑰称病不再上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瑰叱其使曰:“吾忝州牧,高下自有体,能过待小人乎?”(4 分)

  (2)有诏勿治。瑰廷争不可,帝犹依违。(4 分)

  14.请结合文本和下面两则选自《新唐书•酷吏列传》的材料,概括来俊臣被贬州参军时,“人惧其复用”的三点原因。(3 分)

 (1)武后以为谅,擢累侍御史,按诏狱,数称旨。后阴纵其惨,胁制群臣,前后夷千馀族。生平有纤介,皆入于死。拜左台御史中丞,中外累息,至以目语。

 (2)久之,俊臣纳贾人金,为御史纪履忠所劾,下获当死。后忠其上变,得不诛,免为民。长寿中,还授殿中丞,坐脏贬同州参军事,暴纵自如,夺同僚妻,又导其母。

 (二)古代诗 歌 阅读(本题共 2 2 小题,9 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徙倚①

 陆游

 渔扉夕不掩,徙倚欲三更。

 月正树无影,露浓荷有声。

 峥嵘岁将晚,悄怆恨难平。

 坐念中原没,男儿恐浪生。

 ①徙倚:徘徊。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诗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表达方式,既写徙倚所见,又写徙倚所思。

 B.本诗首联紧扣题目“徙倚”,既交代了徙倚的时间,又暗示了诗人的境遇。

 C.本诗颔联写树木隐匿在昏暗的夜色中,寒露侵衣,营造了清冷阴森的意境。

 D.回顾往昔,作者慨叹时光易逝,内心怅恨不平,悲伤和遗憾之情溢于言表。

 16.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此联与《示儿》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相比,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1 小题,6 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

  ”。

 (2)孔子在《论语》中强调既要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要参照别人的缺点来自我改正的两句是:“

 ,

 。” (3)《诗经•氓》中,“

  ,

 ”两句描写了女主人公想象回到娘家时的情景,其间包含着无尽的凄婉和怨恨。

 三、语言文字运用(0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一九三六年夏天,我在青岛住了一个星期。刚到青岛那天,我便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黄昏时候,火车渐渐地走得缓慢起来,浩瀚的大海便展开在我们的眼前了。参差不齐的帆樯严密地排在海边。太阳不见了,天上灰絮似的云影移动着。天连水,水连天。云翳在辽阔的天空中(

  )成各式各样的形体:有的像飞禽,有的像走兽,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山峰……”这是青岛海景给我的第一印象。次日早晨,我迫不及待地去海边散步。空气异常潮湿,在细雨蒙蒙的飘飞中,一出来,我的眼镜便被雨打湿了,简直分辨不出路径来。终于走到海滨公园。海上左岸的轮廓,比较分明,迤逦着一行行房舍,红顶黄墙堆积在绿树丛中,由海边(

  )

 到高坡上。山峦起伏在灰色雾縠里面,景象极其迷蒙。对面是一片镶嵌着绿林的小岛,左边海水茫茫,望不到涯涘。有两三点帆影在海上起伏;远的模糊,近影清晰。海水的呼啸,像深山里万道瀑布的声音。海面有(

  )的波澜在摇动。靠岸是一簇一簇的白沫似的巨浪,变化迅速,不可(

  )。有时像充满了愤怒,哗哗地抨击着海岸;有时一小股一小股地跳上岩石来,又跳回去,比小孩子还活泼。我沉醉了。

 18.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他轻轻哼起了《兰花草》:“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B.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你一定是认错了。” C.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一下、两下……夜已深了,丈夫依旧没有回来。

 D.听了老师的解答,他陷入了深思:“原来如此……” 19.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分析。(4 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若改写成“有时抨击着海岸;有时涌上岩石,又退回去”,语义基

 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 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请找出(只写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连

 贯。(4 分)

 ①“原生态”理念在食品领域的深入人心,②很多人对号称“纯天然”的生鲜奶乐此不疲。③生鲜奶以“现挤”为宣传点,强调更有营养。④其实,与经过加热杀菌的纯奶相比,⑤在营养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⑥生鲜奶如果消毒处理不完善,没有可靠的奶源,⑦很可能会导致有害细菌过高,危害人体,⑧尤其是儿童、老人、孕妇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⑨所以最好不要直接饮用“生鲜奶”。

 22.请围绕“本次珠峰高程测量工作实现的技术创新和突破”,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5 个字。(5 分)

 5 月 27 日上午 11 时整,2020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 8 名攻顶队员,全部成功登顶珠峰并开展各项测量工作。该项工作完全依托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测量登山队员在峰顶竖立起测量觇标,使用GNSS接收机进行高精度定位测量,使用雪深雷达探测仪进行了深度测量,并使用重力仪进行了重力测量。上述高精度测量仪器均由我国自主研发。同时也是人类首次在珠峰峰顶开展重力测

 量,这将有利于大地水准面优化,提高珠峰高程精度,并获取宝贵的科学数据。当觇标竖立在峰顶后,在珠峰周边海拔 5200 米至 6000 米的 6 个交会点,测量队员开始同步开展峰顶交会测量和GNSS联测,获取珠峰高程测量数据。登顶测量和交会测量的成功完成,为本次珠峰测量任务的外业测量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峰顶测量完成后,将对观测数据进行联合处理,才能获得珠峰高程最终数据。

 四、 写作(0 60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军事专家张召忠有 1200 多万微博粉丝,大多是 90 后、00 后。但 5 年前张召忠却不被年轻人看好,嘲讽他为“战略忽悠局”局长。而他欣然接受了这个“黑称”,主动走近年轻人,入住年轻人聚集的 B 站等视频平台。在知乎话题“为什么很多人对张召忠由黑转粉”下,年轻人普遍认同“他有真才实学,深入浅出,不讲大道理”“在他那里自觉打卡学习,与其说是崇拜偶像,不如说找了个老师”……他用丰富的专业知识介绍了中国成就,使年轻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过去人们崇拜电影娱乐明星不同,现在有很多的年轻人“追星”追得很有质量,他们不轻信、不盲从、会思考,在自己崇拜的人身上汲取营养。

 阅读材料后,作为 00 后的你,从追星人或“被追星人”身上学到了什么?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角度自选,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字。

  答案

 1.D(D 项,“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不仅仅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且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使得文本与接受呈现出相互作用的关系”说法错误。“不仅仅是……而且是”错,结合材料一第三段“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分析可知,选项曲解文意。故选 D。)

 2.B(A 项,“‘前理解’是接受者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它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说法错误。“由于……所以……”的因果关系不成立,“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这是一种现象,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C 项,“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接受者的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具有创造性,艺术作品就越成功”说法错误。“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具有创造性”是对“理解”和“创造性”的错误理解,原文并没有证明二者的正比例关系。D 项,“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现代文论,对于“填空、对话、兴叹”的见解相同,都指明了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说法错误。“都指明了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有误,原文为“它所指明的正是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这个“它”是前文中的“再创造特征”。故选 B。)

 3.C(A 项,这幅画准确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萧瑟秋风中手拿团扇心情惘怅的女子的情态,并通过题诗,隐喻式地抒发了他对怀才不遇,世态炎凉的感慨。B 项,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C 项,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勾勒了一幅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画面。该诗不仅仅写出了静态的画,而且发挥想像,探索画家心理,给画赋予动态、声响,揭示画外的景与趣。D 项,诗中通过对画眉鸟自由生活的赞美,抒发了诗人贬官外任后的忧郁情怀。表现了诗人向往和追求自由生活的热切愿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束缚个性、压抑人才的种种拘系与禁钢的强烈憎恶和否定。A、B、D 项诗句中都含“理趣”。故选 C。)

 4.(4 分)第二文本:通过(不同的)读者与文本“对话”,得到文本的再解读意义。填空: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对文本的最终完成。对话:文本吁请、呼唤,读者积极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兴叹: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在有限的诗文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

  5.(6 分)①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需要读者的呼应和配合,以便完成它的第二次创作。②文学作品的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变为现实的存在。③读者的“前理解”(心理文化结构)决定了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的文学作品才是成功的。④文学作品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需要读者按照当下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使文学作品走向现实,在生活中发挥作用。(使文学作品焕发生命活力)

 6.A(A 项,“是因为丈夫的牺牲让她感到生活无助,人生茫然”错误,结合小说的情节可知,肖锦云抱着丈夫的骨灰回家,“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可以好好地陪我了”,肖锦云的内心是悲伤的,却并非无助茫然。故选 A。)

 7.D(D 项,“全知视角的叙述”错误,所谓“全知视角”是指叙述者并无固定视角,像一个全

 知全能的上帝,洞察一切,简言之即叙述者所知大于作品中人物所知;而就本文可知,文中虽然是采用第三人称,但完全是从肖锦云的视角来写,写肖锦云的所知、所见,所以应该是有限视角。故选 D。)

 8.(4 分)美丽轻盈、晶莹剔透的雪花喻指宁静、美好的现实生活(2 分);寒风中的雪暗指肖锦云一家遭受重大变故,以及充塞心中的悲痛。(2 分)

 9.(6 分)

 参考答案一:

 ① 缉毒警察。② 情节安排:以“警察回家”作为小说主线贯穿始终;(2 分)③人物塑造:肖锦云、年轻夫妻、老人都是侧面衬托伟大的缉毒警察;(2 分)④主题表达:小说的主旨是赞美缉毒警察的伟大,引发人们对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深刻思考。(2 分)

 参考答案二:

 ① 肖锦云。② 情节安排:以“肖锦云带丈夫回家”作为小说主线贯穿始终;(2 分)③人物塑造:小说用大量笔墨从正面、侧面刻画了肖锦云的形象。(2 分)④主题表达:小说是通过默默付出、隐忍坚强的肖锦云,表达对英雄家人的崇高敬意这一主题。(2 分)

 10.A 11.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中的“浮图”是指和尚,而本文中是指佛寺)

 12.B(文中“请并寺,着僧常员数,缺则补。后善其言”。“最终武后减少修建数量”不合文意)

 13.(1)苏瑰将这些使者叱退说:“不才我任职州官,高下自然遵照一定规格,怎会错待一个小人呢?”(4 分,“叱”“忝””体”“过”各 1 分)

 (2)因此中宗特下令要苏瑰不要再追究。苏瑰在朝廷力争郑普思不可敖,皇帝仍旧犹豫。(4 分,“治”“争”“依违”各 1 分,“廷”名词作状语 1 分)

 14.(3 分)①心胸狭窄,打击报复;②武后帮凶,冤狱无数;③贪淫无度,卑劣无耻。

 15.C(“树木隐匿在昏暗的夜色中”与原文不符,“清冷阴森”与原诗意境不符。)

 16.(6 分)①因为挂念陷没的中原,内心怅恨,担心自己虚度一生。(2 分)②“坐念”一句表达了对中原陷落的悲痛,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愿望;“王师”一句则表达了对后世北伐成功的期待。(4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17.①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③兄弟不知 咥其笑矣 18.C(文中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A 项表示内容的省略,B 项表示语言的中断,D 项表示语意未尽。故选 C。)

 19.(4 分)句中把云影比作灰絮,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①云影和灰絮形状相似,都给人一种蓬松柔软的感觉;②在太阳消失时,云影和灰絮颜色相同,都是暗淡的灰色。(每条 2 分)

 20.(4 分)原文修饰词丰富,描写细腻,表达更加形象生动:①摹形拟声,描写海浪,如临其境;②拟人化的动作性情,形象传神,引人共鸣。(每条 2 分)

 21.①结构混乱,开头加“随着”,或将“的”去掉。

 ②用词不当,“乐此不疲”“情有独钟”。⑤缺少主语,开头加“两者”或生鲜奶。⑥语序不当,“没有可靠 的奶源,消毒处理不完善”。(每处 1 分)

 22.①依托北斗卫星;②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 CNSS接收机、雪深雷达探测仪、重力仪;③开展峰顶交会测量和GNSS联测。(5 分。答出一点得 1 分,答出两点得 3 分,答出三点得5 分)

 23.【作文指导】

 ①立意指导 具体情境限制:军事专家张召忠从 5 年前的不被看好到 5 年后拥有 1200 多万粉丝,深受 90后、00 后崇拜。

 典型任务限制:身份限制:“作为 00 后的你”——以 00 后身份 写作对象限制:“从追星人或‘被追星人身上’”——以追星人或“被追星人”(二选一)写作对象内容限制:“从追星人或‘被追星人’身上学到了什么”——读完主体材料的感受或启示,即追星人应该追什么样的“星”,或“被追星人”又该扮演怎样的偶像角色。

 价值取向限制:根据主体材料有关张召忠的内容(“欣然接受”“主动走近”“真才实学”“丰富的专业知识”“介绍了中国成就”等关键词)可知,命题者对军事专家张召忠是持肯定态度的,这也意味着在作文时,考生最好也持此态度根据材料主体内容对之前的追星人的追星行为(“和过去人们崇拜电影娱乐明星不同”)是持批判态度的,而对现在的追星人的追星行为(“追得有质量”“不轻信、不盲从、会思考”“在自己崇拜的人身上汲取营养”等)是持肯定态度的,考生在作文时也应该如此。

 【佳作欣赏】

 借得“星光”照我路 (起:概述材料,引出论点)

 军事专家张召忠 1200 万的微博粉丝,其中大多是 90 后、00 后的事实让我们看到,现在年轻人在“追星”这一事上,不再轻信、盲目,他们会依据自己的思考、判断去选择有质量的“星”,以期从中汲取营养。作为挑剔的 00 后的我始终相信:追寻更有价值的人生,是我们“追星”的核心意义所在。

 (承:正面论述)

 人生需要指引,成长的年轻一代更需要“星光”的指引。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理想是人生最好的指引,但受年龄、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年轻一代在心智、思想等方面尤其是在对待理想的态度方面或多或少地有些不成熟,很容易轻信、盲从他人。这时,“星光”对年轻一代坚定理想、明确人生方向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军事专家张召忠通过自己的真才实学,深入浅出的技巧,贴近粉丝实际的策略为年轻一代提供了很多可汲取的营养,对他们在追求更有价值的人生,尤其是明确自己的理想目标和人生方向方面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转:让步分析+反驳)

 也许有人认为,“选择什么人做偶像是我的自由,娱乐明星也可以给我指引和营养。”不可否认,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有点,何况是娱乐明星这些曝光率极高又极其注重形象营造的公众人物呢。在娱乐文化异常繁荣的当下,年轻一代深受其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文明的繁荣一定是多维度的繁荣,娱乐文化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倘若年轻一代只以娱乐明星为偶像,都希望成为娱乐明星,那么,国家富强责任谁去担当,社会进步的责任谁去完成,民族复兴的使命又由谁去承担? (合:总结深化)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我想这样的人才是年轻一代更应该追求的“星光”,毕竟我们不是孤立地生存于这个世界。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既然生活在孕育和繁衍中华民族的土地上,总得给这片土地一些爱得回馈。军事专家张召忠无疑为我们做出了表率,身为年轻一代,在“追星”的事上,我们应该学会独立思考,拒绝盲从,选择更值得我们去追寻的“明星”,借其“光”,照亮我们人生的道路,投身于更有价值的人生事业。

 (结:重申论点)

 习近平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作为00 后的代表,也作为代表国家希望和民族未来的年轻一代,我们应该成为民族英雄和国家先锋的追星人,以此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拓展生命的广度。

 做年轻一代生命的领航者 (概述材料,引出论点)

 从不被年轻人看好,被嘲讽为“战略忽悠局”局长到圈粉 1200 万的微博博主,5 年的时间,赢得 90 后、00 后的重新认可,军事专家张召忠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一名偶像的力量:做年轻一代的人生领航者,是偶像真正的星光。

 (分论一)

 渊博的知识和过硬的专业素养是成为偶像的前提条件。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迭、繁荣不断拓展着人们的视野,再加上信息获取方式的多元化使得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方便。但人们也因此而眼花缭乱,以至于“老虎吃天——没法下嘴”。不得不说,知识爆炸的时代造成很多个人精神的贫瘠,也加剧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望。而张召忠似乎满足了大家尤其是年轻一代对知识的所有想象,吸引大家自觉去打卡学习也就不足为怪了,凭借渊博的知识和过硬的专业素养成为大家争相追捧的偶像也再正常不过了。

 (分论二)

 只是单凭知识和素养还远远不够,懂得沟通,愿意走近年轻人的内心才可以成为真正的领航者。本来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军事专家硬是被说成“战略忽悠局”局长,我想其中主要原因就是沟通上的问题。军事上讲,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张召忠也意识到自己不被年轻人看好不是学识的问题,而是沟通的问题,沟通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自己不了解年轻人,不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和需求。于是,他用五年的时间,通过入住年轻人聚集的视频平台去走近年轻人,将专业知识深入浅出的传达给粉丝,逐步吸引年轻人自觉去他那里打卡学习。此时的张召忠不再是单纯地微博博主,也不再是单纯的受人追捧的偶像,而是年轻人心灵的知

 己和精神的领航者。由此可见,善于沟通、愿意走近粉丝内心的偶像才是粉丝人生的真正领航者。

 (分论三)

 领航年轻一代,助其拓展人生舞台,才是偶像应该承担的社会使命。在传统观念里,大多人都以“达则兼济天下”为人生信条。作为传统观念意义上的“达者”,张召忠勇丰富的专业知识向年轻一代介绍中国的成就,引导年轻一代深刻认识自己赖以生存的国家,进而指引年轻一代思考自身与社会、时代、国家、民族的关系,明确自己在社会、时代、国家、民族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如此,年轻一代的人生舞台也会随之拓展,在更大的舞台上,相信会有更多地“星光”绽放灿烂。而身为偶像,也由一“星”闪耀化为群“星”璀璨,何乐而不为呢? (总结深化)

 习近平说:“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身为“星人”,应该像军事专家张召忠一样不忘自己之于年轻一代的责任和使命,走近年轻一代,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过硬的专业素养去做年轻一代人生的领航者,指引年轻一代去筑梦、追梦、圆梦。那时,我们的国家也会因拥有一批仰望星空的人而获得不竭动力。

推荐访问:公安县 荆州市 湖北省
上一篇:2020考研政治毛中特考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下一篇: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