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

来源:初三 发布时间:2021-05-07 点击: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全册教案设计 清风染绿叶 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第1课时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教材第1~3页的内容。

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及余数的含义。

2.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并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事实写出相应的有余数除法的算式,能正确读、写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3.使学生体验有余数的除法产生于现实问题,体会数学方法的合理性,形成探究数学知识的意识和积极性。

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多媒体课件、师生每人准备小棒若干。

1.将 12 平均分成 4份,每份是几? (1)学生独立列式,明确平均分用除法计算。

列式为:12÷4。

(2)学生自主解答,说一说你是用的哪句口诀。

12÷4=3(三四十二) 2.每3个一份,可以把 24平均分成几份? (1)学生独立列式,明确平均分用除法计算。

列式为:24÷3。

(2)学生自主解答,说一说你是用的哪句口诀。

24÷3=8(三八二十四) 师: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板书课题) 1.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1)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1。

师:把10支铅笔分给一些小朋友,怎样分才合理呢?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统一认识:每人分得同样多。

师: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小组内讨论一下。

生:每人分2支、每人分3支、每人分4支、每人分5支。

师:如果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人呢?每人分3支、4支、5支呢? 学生用小棒代替铅笔,小组内分一分,并思考:
①10支铅笔,每人分2支,你是怎样分的?分得的结果怎样? ②10支铅笔,每人分3支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分给3人后,分掉了几支?还剩几支?还能继续分吗? ③10支铅笔,每人分4支、5支,分得的结果是怎样的? 学生分完后汇报答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观察分法,把它们分类,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生共同小结:10支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生自由讨论交流) 师:这四种分法,哪些正好分完?哪些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生自由讨论交流) (2)师:10支铅笔,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指名回答) 生1:10÷2=5(人),分完了。

师:10支铅笔,每人分5支,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指名回答) 生2:10÷5=2(人),分完了。

师:你能说出这两道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吗?(生自由交流) (3)师:10支铅笔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 生:10支铅笔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3人,还剩1支。

师:那这种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应怎样列式计算呢?(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小结:写成除法算式是:10÷3=3(人)……1(支)。10÷3=3……1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追问:你知道这道算式表示的意思吗?这里的“3人”表示什么呢?“1支”又表示什么呢?(生自由讨论) 师:这样的算式是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这里的1叫作余数,表示平均分后余下的部分。表示余数时,要在商的后面写上省略号,再写上余数。

师:你能把每人分4支的结果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独立在书上填一填。

反馈交流:10÷4=2(人)……2(支)。

(4)师: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生自由交流,全班汇报) 2.探索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

(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2。

师:用4根小棒摆1个正方形,8根小棒摆2个正方形。像这样用12、13、14、15、16根小棒摆正方形,结果会怎样?先摆一摆,再填写除法算式,并把书上的表格填完整。

学生按要求操作,填写除法算式和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同学们观察13÷4、14÷4、15÷4的余数与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如果余数和除数相等,或者余数比除数大了,说明了什么?(学生自由讨论) 小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师: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6,余数可能是几?如果余数是3,除数最小是几?(指名回答) 生1:如果除数是6,余数可能是1,2,3,4,5。

生2:如果余数是3,除数最小是4。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看来你们都理解了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牢记这一规律。

1.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1题。

(1)让学生独立操作和填空。

(2)小组内交流:列出的算式以及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思。

2.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比较这两道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3.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4题。

先把题目的要求读一读,然后同桌互说,再指名说一说。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 在本课中,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建立表象,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通过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后自主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让学生自己找到规律,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从动手摆小棒的活动中,直观感知有余数的除法。从课堂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实现了知识的主动建构。总之,整堂课下来效果较好,学生知识掌握得比较到位,并且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在思维上给了学生延伸的空间。

第2课时 用竖式计算 教材第4~5页的内容。

1.使学生知道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认识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和计算过程,能正确地列出除法竖式并计算结果。

2.使学生能结合操作理解并能说明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能通过比较理解竖式求商的思考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初步体会有余数的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培养按步骤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

重点:用竖式计算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

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12个苹果图片。

课件出示按2红、2绿、1黄的规律排列的一串珠子。

师:老师不看屏幕,同学们告诉第几颗珠子,我就能说出它是什么颜色。不信?你们可以试着来考考老师。

师:为什么老师能很快猜出珠子的颜色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其中的奥秘!(板书课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例3(1)。

(1)师:请同学们先用12个苹果图片动手分一分,然后列出算式。

师: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指名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2÷4=3(盘)。

(2)师:我们可以根据乘法口诀“三四十二”算出得数,其实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

教师演示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步骤:
①先写除号 ,在除号里面写被除数,外面写除数。

②然后试商,想口诀“三四十二”,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写商。

③计算3×4=12,在被除数下面写12,注意相同数位对齐。

④算减法12-12=0,强调0也要与个位对齐。

(3)练一练:列竖式计算。

20÷4=   15÷5=   32÷8= 小结:除法竖式儿歌:被除数,厂框底;
除数要在左边立;
上面写商下面积,商几想想口诀里。

2.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例3(2)。

师:妈妈买了12个苹果,每5个放一盘,要求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怎样列式?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尝试解决。

生1:我用苹果图片来分一分,放了2盘,还剩2个。

追问:剩下的2个苹果,还能继续分吗?如果是22个苹果、32个苹果、42个苹果,甚至更多的苹果每盘放5个,也用苹果图片来分吗?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2:用竖式计算。

师:12÷5商是几?为什么商是2,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小组讨论再交流汇报。

生1:12个苹果,每盘放5个,放了2盘,所以商是2。

生2:商2。二五一十,10比12小;
三五十五,15比12大。所以商是2。

生3:二五一十,2和5相乘的积最接近12,又小于12,所以商是2。

生4:12里面最多有2个5,所以商是2。

师:12的下面该写几,为什么?“10”表示什么?(生自由讨论交流) 师:谁能说出算式12÷5的计算结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2÷5=2(盘)…… 2(个)。

小结:今后我们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1.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用小棒操作,联系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而计算相应的式题,帮助学生巩固对有余数除法求商方法的理解。

2.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2题。

这是一道有余数除法与以前学过的表内除法的对比练习题。通过计算和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表内除法计算方法的联系和区别,更好地掌握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思考过程和书写规范。

3.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3题。

这道题是有余数除法求商方法的专项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

4.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4题。

先指导学生读懂题意,再独立完成。

5.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5题。

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本节课一开始就通过猜珠子的颜色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写出除法横式,这部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于是我追问,除法竖式会写吗?学生有的预习了,会写;
有的“自以为是”地认为除法竖式与加法、减法等竖式相同。既然学生没有先行组织者,那我就必须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会除法竖式。所以我联系除法横式,自己出示了除法的竖式格式,让学生互相说一说不明白的地方,学生第一次接触除法竖式,提出了好多问题,又刚好是竖式要学的重难点所在,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要比单纯地“告诉”效果要好得多。接着教学除法竖式的书写,我重点结合情境,让学生理解竖式各部分的名称,效果还不错,让跃跃欲试的学生自己动手也来写写。在学生写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没有注意数位对齐,也正是我教学中忽视的地方,所以在后面的练习中,我不断强调数位对齐。正因为有了一步步的引导,学生对于除法竖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从课后的作业批改情况来看,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第二单元 时、分、秒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探索并发现1时=60分、1分=60秒,学会判断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初步建立1时、1分、1秒的时间观念。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地都会接触到一些与时间有关的问题,已经积累了一些认钟表的生活经验,所以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呈现教学内容,引领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认识常用的时间单位,初步建立有关的时间观念。例如,在认识时、分时,用学生上学时看一看钟面上的时间这一习惯动作来引入对钟表的认识,进而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 第1课时 认识时、分 教材第8~10页的内容。

1.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了解钟面的结构,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并能记录钟面上的整时;
知道1时=60分。

2.使学生在经历认识时、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时针、分针的计时原理,能感受1小时、1分的时间长短,形成单位时间时、分的观念;
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及推理、抽象能力。

3.使学生体会认识钟表和时间是日常生活的需要,了解时、分是日常生活里的时间单位;
培养认真观察、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初步体会珍惜时间的意义。

重点: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感受1小时、1分的时间长短。

难点:建立1小时、1分的时间长短观念,理解1时=60分。

多媒体课件、教具钟面和学具钟面。

课件播放音乐《时间像小马车》。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叫时间像小马车,猜一猜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关于什么的知识? 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例1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我们看时间一般通过什么来看?(钟表)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时、分。(板书课题) 1.初步认识钟面。

课件出示一个钟面。

师:我们经常通过看钟面来了解时间,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钟面,把你知道的有关钟面上的知识在小组里与同伴说一说。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关于钟面上的知识。

生:有12个数;
有两根针,一根长、一根短。

师: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让学生把分针和时针指给同桌看。) 2.初步认识整时。

(1)课件出示8时的钟面。

师:猜猜钟面上是几时? 先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什么数,再指导学生读写整时。板书:8时写作8:00。

(2)课件出示5时的钟面。

师:说说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什么数。观察钟面上的5时与前面8时的分针有什么共同点?时针呢? 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课件出示3个整时的钟面图,提问:这三个钟面上又是几时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在钟面上拨一个时间让同桌说说是几时。

3.认识钟面上的大格、小格。

课件出示一个钟面。

师:钟面上除了我们发现的有12个数、两根针,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有大格、小格。

师:数一数,有多少个大格?(指名回答) 生:12个大格。

师:有多少个小格?你是怎么数的?(指名回答) 生1:可以一格一格地数,有60个小格。

生2:也可以5格5格地数,一共是60个小格。

4.认识时、分。

(1)认识时。

师:注意看,老师让时针动起来,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也就是走一大格,你知道时针走1大格是几小时吗?(1小时) (2)具体认识分。

师:我们再来看分针,分针从数字12起走1小格,是几分?(1分)3小格呢?(3分)一大格呢?为什么?(一大格里面有5小格,所以是5分。) 师:分针从12起走到3呢,是多少分?(15分)你怎么知道的?(5×3=15) 师:分针从12起走到6是多少分?(30分,因为5×6=30。)走到11呢?(55分) 师:分针从12起走回到12,也就是走了一圈,是多少分呢?(60分) 小结: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一圈就是走了60个小格,也就是60分。

5.体会1时=60分。

师:时针和分针是两兄弟,它们常常赛跑,想看看它们赛跑时的情况吗? 教师演示在钟面上拨一拨,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思考: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 生:分针走一圈,时针正好走1大格。

师:时针走1大格是多少时间?(1时)分针走一圈是多少时间?(60分)你觉得1时和60分是怎样的关系呢? 结论:1时=60分。(引导学生全班齐读、顺着读、反着读。) 6.感受1分钟。

师:1分钟的时间很短,但如果我们认真地利用好,其实1分钟也可以做很多事情。现在让我们体验一下。

活动1:大家做眼保健操,看看1分钟大约做几节眼保健操。

活动2:请两名跳得比较快的同学出来跳绳,数一数1分钟他们能跳多少个。

活动3:指名背古诗,看1分钟内能背几首古诗。

师:你觉得1分钟还能做些什么? 学生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小结:1分钟虽然不长,但我们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所以我们要抓紧每1分钟,珍惜时间,在1分钟里做更多的事情。

7.感受1小时。

师:1分钟大概有多长我们已经初步感受过了,那么1小时又有多长呢?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1.完成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

(1)说说钟面上各是几时,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每天的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2)指出:小朋友要养成珍惜时间、按时学习和休息的好习惯。

2.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3时,要求学生互相看一看拨得对不对。再分别拨出9时、12时,同桌互相检查。

3.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仔细观察钟面上画了什么针,还缺少什么针,再根据钟面下方标出的时间在钟面上补画出分针或时针。提醒学生注意:画的时针应该比分针短些,画分针应该比时针长些。

4.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比比谁做得又快又准。

5.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5题。

同桌合作,一人活动,一人计时。

6.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6、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你在小小的钟面上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认识时、分 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

8时写作8:00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 1时=60分 认识时、分,需要学生在清楚地认识钟面的基础上,再来认识时、分以及时和分之间的进率。学生已经建立了整时、半时的概念,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考虑到学生年龄小、好玩、爱动、注意力易分散,而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物体表现出来,单位之间的进率也较复杂,因此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怎样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形象。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还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小活动,努力创造了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第2课时 认识几时几分 教材第11~12页的内容。

1.使学生经历观察钟面和交流、思考的过程,认识并能说出钟面上的时间是几时几分,能在钟面上按要求拨出指定时间,能读、写几时几分;
能根据钟面上的时间说出大约是几时。

2.使学生在认识钟面时间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钟面计时的原理,了解钟面计时的方法,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了解估计时间的依据,发展初步的估计意识。

3.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里认识钟面时间的作用,初步感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具有初步的时间观念和意识。

重点:能正确读写钟面上表示的是几时几分。

难点:能根据钟面上的时间说出大约是几时。

多媒体课件、教具钟面和学具钟面。

1.填一填。

(1)钟面上一共有(  )个大格,(  )个小格。

(2)时针走一大格是(  )时。

(3)分针走一小格是(  )分,走一大格是(  )分。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  )圈。1时=(  )分。

(5)分针指着(  ),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2.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时、分和整时,今天,我们来一起来认识几时几分。(板书课题) 1.认识几时几分。

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3情境图。

师:这是小明早上的生活情境,你知道他什么时刻在干什么吗? 生:我知道小明7时起床。

师:小明开始吃早餐和吃完早餐分别是什么时刻呢?我们一起来认识这是几时几分。

(1)认识7时15分。

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3第二幅图的钟面。

学生观察钟面,先让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表述钟面上的时刻。

教师演示拨钟面(分针从12起拨到3),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的变化。

师:分针从12起走了几大格?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 生:走了3大格,走了15小格,也就是15分。

师:时针在7和8之间,分针表示15分,这时钟面就表示7时15分。7时15分可以写作7时15分,还可以写作7:15。

小结:我们在看时间的时候,要先看时针,再看分针。

(2)认识7时30分、7时45分。

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3的第三、四幅图的钟面。

师:这两个钟面各是几时几分?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生:这两个钟面的时针都在7和8之间,都是7时多。分针从12起走过30小格,是7时30分;
走过45小格就是7时45分。

小结:观察钟面认识几时几分,要先看时针,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在读时间时,必须看清时针和分针所在的位置。

2.大约几时。

(1)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4的第一个钟面。

师:这个钟面上的时间是多少呢? 指出:因为时针还没有到8时,那我们可以说快到几时了或8时少几分。

师:因为时针还没有到8时,这个时刻是几时多?(7时多)多几分?(分针指着11,表示走了55分。)是几时几分?(7时55分)还可以怎样表示?(7:55) 师:你能动手拨一拨7时55分吗?拨拨看。

师:7时 55分接下来就是几时了,怎样拨到8时呢? 学生动手拨一拨并进行反馈。(分针再走5分钟就到8时) (2)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4的第二个钟面。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钟面和8时的钟面比,分针和时针各发生了什么变化?(分针不再指着12,时针超过8。)这时大约是几时?(8时) 总结:看时间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看时针,因为时针刚过8时,所以是8时;
是8时过几分呢?我们再看分针,分针从12起走到1,走了5分,因为没有满10分,中间要用“0”表示。(在“8时”的后面出示“零5分”,即8时零5分,也可以表示为8:05) 出示5时零5分、12时30分的钟面,提问:这两个钟面上的时间是多少呢? 学生先小组内讨论交流,再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么看钟面上的时刻的。

1.完成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你是怎样认读钟面上的时刻的? 2.完成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第2题。

先读清题目的要求,再独立完成。

3.完成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在钟面上拨出给定的时刻,同桌间互相检查。

你会认时间了吗?谁来说说怎样认读钟面上的时间? 对于钟面,学生并不陌生,可是关于时间的知识却了解并不多。由于时间知识内容比较抽象,有的学生学习时、分后,时针、分针还是不会区分,而本节课重点是使学生能根据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正确说出该钟面表示的是几时几分,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整时数的读写是学生已有的基础,从7时整的认读入手,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进入认读几时几分的学习状态。从7时30分、7时45分的认读使学生掌握认读时间的一般方法。以早晨整时8点开始组织课堂教学,串起知识点,不仅能在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学习知识、激发兴趣,同时也教育学生要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第3课时 秒的认识 教材第13~14页的内容。

1.使学生联系实际认识时间单位“秒”,认识秒针并了解经过1秒或几秒在钟面上的表示方式,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结合实际了解秒是更小的时间单位,感受1秒的时间长短,逐步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时间单位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难点: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

多媒体课件、有秒针的教具钟面和学具钟面。

课件出示带有秒针的钟面,演示秒针转动。(播放音频“嘀嗒”)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师:观察这个钟面,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钟面上有三根针:时针、分针、秒针。)你知道嘀嗒一下是多长时间吗?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秒的知识。(板书课题) 1.认识“秒”。

师:每一次“嘀嗒”声,你发现秒针走了多少小格吗?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师: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谈话:请同学们再观察钟面,每个小组一半同学看秒针,一半同学看分针,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观察秒针走一圈) 提问:(1)秒针走一圈走了多少小格?是多少秒? (2)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几小格?是多少分? (3)1分是多少秒? 学生小组活动并讨论,教师巡视。

小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针走一圈,分针走1小格;
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走1小格是1分。

板书:1分=60秒 提问: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要用秒来计时呢?(生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4)出示教材第13页的电子钟。

提问:你们看,这是一个电子钟,你们会读上面的时间吗?学生讨论后回答。(8时30分34秒) 小结:电子钟上的时间读法是按时、分、秒的顺序来读的。电子钟是用三个部分来显示时间的,每个部分都用“:”隔开,左边部分表示几时,中间部分表示几分,右边部分表示几秒。

2.体会1秒有多长。

师:
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嘀嗒声”让学生感受。) 师:钟表发出“嘀嗒”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学生跟着时钟的“嘀嗒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师:一秒钟就是这么“嘀嗒”一下,你能做些什么呢? 生1:我拍一下手。(做动作) 生2:我眨一下眼。

生3:我写一个数字1。

生4:我跺一下脚。

1.完成教材第14页“想想做做”第1题。

课件出示秒表,学生看着秒针的走动拍手,每秒拍一下。

2.完成教材第14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数数,教师计时。

3.完成教材第14页“想想做做”第3题。

教师计时,学生背。

4.完成教材第14页“想想做做”第4题。

同桌合作,完成填空。

5.教材第14“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小结:50米跑的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快;
跑得最快的,用的时间就是最少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秒的认识 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 秒针走1小格是1秒 1分=60秒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认为本节课的难点是初步建立秒的具体概念、感受1秒的时间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秒的实际意义,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和意识。时间单位比较抽象,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学生会感到不习惯,这就给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学习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数学学习活动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教学中借助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秒的实际意义,丰富学生对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2)重视直观教学,注重实际体验。在教学中借助实物、直观教具、学具和多媒体课件,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观察、动手实践、自主交流中获得对时间观念的体验,积累丰富的表象,从而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掌握分、秒之间的进率关系。

第三单元 认识方向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并能用相关的方向词来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位词的认识,提高合理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帮助学生积累有关“方向和位置”的学习经验。本单元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利用现实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学生主动理解和运用新知识。

2.把在平面图上辨认方向与在现实生活场景中辨认方向结合起来。

3.让学生适当体会物体间的位置关系的相对性。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体会到这点,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对有关方向的认识,并不断增强空间观念。) 第1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 教材第18~19页的内容。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联系生活经验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了解不同方向的位置和顺序关系,会用这四个方向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能在现实情境中辨认这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其中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3.使学生经历借助现实情境辨认方向的活动,掌握辨认方向的基本方法,体会利用现实情境与生活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
感知四个方向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难点: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

多媒体课件。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你们要随着老师的指令做动作。

(课件播放动作指令:向前点点头,向后拍拍手,向左指一指,向右弯弯腰。) 请两名同学面对面站立做上面的游戏。

师:他们听到的指令是一样的,但做出动作的方向却不一样,你知道为什么吗? 师:看来,只用前、后、左、右来表示方向是不够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有关方向的新知识。(板书课题) 1.认识东、南、西、北。

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例1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哪个方向是东? 师:请同学们起立,面向太阳站好。你能说说自己的前面是什么方向吗?你的后面、右面、左面各是什么方向? 学生活动,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习儿歌:早晨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师:小明也像同学们一样,在一天早晨,面向太阳站立。你知道小明的前面、后面、右面、左面各是什么方向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把课本上的四句话填完整) 师生共同确定教室里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将写有东、南、西、北这四个字的四张卡片分别贴在教室的四面墙上。

2.做活动巩固方向。

(1)活动1: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试一试”) 游戏示范:请一个学生上来,先跟老师合作。

由老师说口令,学生按口令做。

学生活动:同桌之间先由一个人说口令,另一个人做,再进行交换。

(2)活动2:
面向东,说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

面向南,说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

面向西,说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

面向北,说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

(3)活动3:
师:说一说在教室里,你的东、南、西、北各坐着谁。(指名回答) 师小结:你发现了吗?前、后、左、右会随着人的位置变化而发生变化,东、南、西、北是不会随着人的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

3.拓展运用。

课件出示在野外如何辨别方向的方法。

1.完成教材第19页“想想做做”第1题。

(1)指名学生口答,小红面向西,她的右面、后面、左面各是什么方向? (2)提问:你是怎样很快确定其他三个面的方向的,说给同学听听。

2.完成教材第19页“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两名同学到讲台前,面对面站立,指出自己的前、后、左、右,再指出各自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其他同学注意听,思考有什么新发现。

3.完成教材第19页“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题目插图,指名读题。

(2)找出图中窗户的位置,这个位置在房间的哪一面?你能说说房间的东面和西面各有什么吗?(指名回答) (3)追问:你是怎样想的?你住的房间是怎样布置的?(小组交流,指定几人说给全班同学听) 4.完成教材第19页“想想做做”第4题。

(1)师:课前老师要同学们到学校的操场上去,看看操场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都去观察了吗? (2)指名说说操场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认识东南西北 西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前、后、左、右会随着人的位置变化而发生变化,东、南、西、北是不会随着人的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现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不同程度地积累了一些确定方位的经验和策略,但这些经验往往是零散的、模糊的。为此,我从三个方面来组织教学:一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讨论和交流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早上,面向太阳站立,通过讲解如何确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帮助学生整理、归纳辨别方向的方法。二是以学生的学校生活为题材,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一些确定方位的活动,在活动中加深理解和记忆,发展方位观念。三是通过介绍生活中常用的、有实用价值的确定方位的策略,以加深学生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认识,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

第2课时 认识平面上的东南西北 教材第20~22页的内容。

1.使学生联系具体情境,经历将现实的空间位置抽象为平面图的过程,了解平面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并能根据图意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或行走路线。

2.使学生在描述物体位置关系和行走方向的过程中,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方向、位置关系的实际问题,发展几何直观。

3.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主动识别物体所在方位,体会方向、平面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对数学的情感。

重点:认识平面图,辨认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

难点:理解从现实空间到平面图的转化。

多媒体课件、学校学区内的地图。

师:谁来说一说,学校操场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师: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假如用摄像机从操场的上方往下拍,拍到的画面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样拍出的画面是扁平的,我们看不出具体的建筑物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们能够看出操场上各个建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这种平面图,我们通常会使用它来记录某个地方四周的景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平面图。(板书课题) 1.认识平面图。

师:你还记得操场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吗?先说说怎样在图上表示,再试着画一画。

学生试着画一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制图策略,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贴到黑板上展示。

师:刚才有几位同学已经将自己制作的平面图贴到黑板上了,先请这几位同学上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学生上台介绍)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平面图,你发现有什么问题吗? 生:同样的物体,在不同图上的位置不一样。

师:为什么不一样呢? 生:定的方向不一样。

师: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请在小组内讨论。

学生讨论后形成共识:在平面图上应该有一个统一的确定方向作为画图的标准。

师讲解:生活中我们对表示地图上的方向做了规定,可以概括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地图就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为了标明方向,在地图和平面图上通常用这样的符号(板书:↑北)来表示方向。这个符号叫指向标,这个指向标的意思是箭头所指的方向是北面。

2.修改平面图。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自己刚才制作的平面图,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吗?把你制作的平面图上不符合要求的地方纠正过来。完成后,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看是否还有不对的地方。

全班交流:结合自己的作品,说一说指向标是什么意思,怎样确定平面图上的其他三个方向。

提示:先想“上下左右”,再想“东南西北”。

3.介绍指南针。

师:指南针是辨认方向的能手,不管把它放在什么地方它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有了它,人们就不会迷失方向。

师:你们知道这神奇的指南针是哪个国家发明的吗? 生:中国。

1.完成教材第20页“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图的意思,再尝试用方位词描述。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中填空部分,指名回答,并在书上填空。

3.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读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尝试独立完成。

4.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自己看图填空,集体订正。

5.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读题,提问: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时,着重解决下面的两个问题:大楼的紧急疏散图有什么作用?紧急疏散时,为什么不能走电梯? (3)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用方位词表达图中房间、会议室、电梯、紧急出口的相对位置关系。) (4)讨论:假如遇到了紧急情况,你认为每个房间的人该走怎样的路线?先在小组里讨论。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吗?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东、南、西、北和它们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回忆操场四个方向的建筑物,提出要把四个方向的建筑物画下来的要求,在交流画法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操场平面图,展示过程中出现不同的画法,然后提出质疑:画的都是操场的平面图,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画法?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需求,自然揭示绘制平面图的规则: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接着认识方向标,通过把方向标上的其余三个方向补充完整,巩固对规则的认识,同时也为改正操场平面图提供便利。

第3课时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教材第23~25页的内容。

1.使学生联系已有基础和生活经验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了解这四个方向与已经学过的四个方向的位置关系;
能用这四个方向描述物体所在的方位。

2.能根据给定的一个主方向,辨认其他七个方向。

3.使学生经历借助现实情境认识方向的活动,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积累利用已有知识与认识学习数学的经验;
体会生活空间和不同方向间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难点:能用方位词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多媒体课件、每人一张正方形纸。

师:老师知道一个成语“四面八方”。你知道四面是指哪四个面吗? 生:东、南、西、北。

师:那八方指的是什么呢?你们想不想了解?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认识方向。(板书课题) 1.认识东北。

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例3主题图。

师:超市在汽车站的哪一面?又在少年宫的哪面?超市在学校的哪面呢?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同桌讨论,并要求说明理由,然后组织交流。) 师引导学生明确:因为汽车站在学校的北面,少年宫在学校的东面,超市在汽车站和少年宫之间,所以是东北面。

小结:因为超市在学校的东面和北面之间,所以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

2.认识西南。

师:公园在学校的哪一面?你是怎样想的? (同桌讨论,并说明理由,再组织全班交流。) 生:火车站在学校的西面,电影院在学校的南面,而公园在火车站和电影院之间,所以公园在学校的西南面。

小结:因为公园在学校的西面和南面之间,所以公园在学校的西南面。

3.认识东南和西北。

师:你知道体育场和人民桥各在学校的哪一面吗?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组织交流,并说明理由。) 生1:因为体育场在学校的东面和南面之间,所以体育场在学校的东南面。

生2:因为人民桥在学校的西面和北面之间,所以人民桥在学校的西北面。

小结: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现在知道,方向王国里除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外,还有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四个方向。在这八个方位中,哪些是我们的新朋友呢?(指名学生说一说) 4.根据不同参照来确定方向。

师:刚才我们都是以学校为中心来确定方向的,大家会以别的建筑物或场所为中心来确定方向吗? 同桌交流讨论后,全班汇报。

1.完成教材第23页“想想做做”第1题。

小组交流讨论,指名汇报。

2.完成教材第23页“想想做做”第2题。

(1)在生活中,在陌生的地方,怎样来辨认方向?(看太阳,太阳升起的一方是东面;
看北斗七星,有北斗七星的那一面是北面;
看指南针。) (2)指南针的红色一端指向哪?(北面)白色一端指向哪?(南面) (3)指导学生将指南针上的八个方向填完整。

3.完成教材第24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并指导。

4.完成教材第24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5.完成教材第25页“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书上画一画,再指名回答。

6.完成教材第25页“动手做”。

(1)出示方向板。

师:这是一个用来测定方向的方向板,你知道这个方向板是怎样做出来的吗?想不想也做一个这样的方向板呢? 教师边讲解折纸方法,边演示把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8等份。折好后,先找到上面标有的“北”字,再按顺序写出其他的各个方向。

(2)学生在教室自由活动,利用手中的方向板根据一个给定的方向确定其他的方向。

师:放学回家后,拿出方向板,看看你家周围的八个方向分别有些什么,并把它们记录下来,与家长交流。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认识了哪些新的方位?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8个方向的位置关系,也就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自己的方向板,进一步用已经认识的方向描述物体的位置,但这些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较大难度的。因为二年级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较弱,方向感不强,抽象的方向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很难理解掌握。在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辨认学校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地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新的方向,练习设计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能力。

测定方向 教材第26~27页的内容。

1.参与测定方向的实践活动,能在给定的场景中或在自己的校园里利用指南针辨认八个方向。

2.根据不同的参照物,能正确使用方位词来描述景物的具体位置,体会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在活动中与他人合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点:在现实环境里用指南针(方向板)测定方向。

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辨认八个方向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方向板或指南针。

课件出示方向板。(学生面向东面坐) 师:大家现在面对的是什么方向? 让学生把方向板按实际的方向放在桌上。

师:你能根据方向板指出其他七个方向吗? 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师:以上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测定方向。(板书课题) 1.活动一:辨认教材第26页呈现的情境图中的方向。

师:小朋友们能辨认出各个方向,你能辨认出平面图中的方向吗?(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情境图) 师: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些什么? 先让学生自己说,然后小组内交流。

师:以往我们看到的平面图,按什么规定绘制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看看这幅图中的正北方向和我们以往看到的有什么不同?这幅图中的正北方向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观察后,指名答。(正北方向指向平面图的左上方,从指南针和小朋友的话中都能看出来。) 师:你能说说图中学校的景物各在小朋友的哪一面吗?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师生共同小结:教学楼在小朋友的北面;
乒乓球台在小朋友的南面;
单杠在小朋友的东面;
电话亭在小朋友的西面;
读书角在小朋友的东北面;
篮球场在小朋友的东南面;
校门在小朋友的西南面;
花坛在小朋友的西北面。

2.活动二:室外活动。

(1)在校园里定方向。

师:从刚才我们帮助小朋友解决的问题可以看出,用指南针测定学校的方向,不少学校的景物不一定都是面向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的,我们学校的情况又是如何呢?现在我们走出教室一起去测定。

①请大家尽量保持安静,每人带上指南针、老师发给你们的表格、一本书、一支笔。

②走到操场后,每四人一小组,商量一下,你们这组想在校园的什么地方测定方向。

③选择好测量地点,然后分工测量,把表填好。我们看哪一组测得又快又好。

④测好以后赶快到操场上集合。

学生分组活动,汇报测定结果。

(2)相互检查测定情况。

师:下面请第一小组带第二小组的小朋友到你们测定的地点,介绍一下你们测得的结果,第二小组看看他们测得对不对;
然后两个组再交换。其他的小组也是两两合作,相互检查。检查以后再回到操场集合。

再次集合后,让各小组汇报被检查的小组测定方向的情况,如有不同意见,全班同学再去共同验证。

(3)在小组里说说测定方向的体会,然后集体交流展示。

师总结:选定的地点或参照物不同,所观测到的景物的方向也不同。

对这次实践活动,你有什么看法?你还想不想继续进行测定方向的活动? 测定方向 东、南、西、北 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选定的地点或参照物不同,所观测到的景物的方向也不同。

这次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校园内测定方向。活动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利用教材给出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辨认图中有关物体或建筑物相对于观测地点的方向,初步掌握在校园内测定方向的步骤和方法。第二部分,让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实际的观测活动。教材给出了具体的活动要求,即以小组为单位,在校园内找到一至两个观测点,借助指南针找出八个方向的景物,并填写在教材提供的表格中。在活动中,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增强。

第四单元 认识万以内的数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数的认识教学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之一。由于学生的年龄小,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比较大的数,对较大数的经验积累还不够丰富,而万以内数的概念又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另一方面,认识万以内的数涉及数的意义、数的读写、数的大小比较和简单的近似数等内容。因此,教材把这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分解,分四段安排教学内容,即:千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比较、简单的近似数。这样就减缓了教学内容的坡度,适当分散了教学难点,为学生构建了合理的认知结构。) 第1课时 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第28~30页的内容。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认识计数单位“千”,知道“10个一百是一千”,以及千以内的数位顺序。

2.理解并掌握千以内数的组成,能按要求正确的数数,初步感受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

3.初步体会千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千以内数的实际大小,发展数感。

重点:会读、写千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

难点:体会千以内的数的数位顺序,知道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师: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经常要用数字来表达信息,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呢? 师:生活中你见过比100大的数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例1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这两幅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134和300都是比100大的数,这样的数表示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 1.教学教材第28页例1。

(1)认识整百数。

①课件依次出示一个小方块和一条小方块。

让学生分别说说它们所包含的小方块的个数。

②课件出示“一板”小方块。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一板”有多少个小方块呢? 先让学生自由地数一数,再同桌交流。全班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从1个小方块起,10个摆成一条,10条摆成一板的过程。

小结:可以先一个一个数,数出一条,也就是10个一,即是1个十;
再十个十个地数,数出一板有10条,也就是10个十是1个百。

③课件出示2板小方块,这是几个百?课件出示3板小方块,图中一共有几个百?(2个百,3个百) ④课件出示计数器。

师:3个百是多少呢?你能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吗? 学生先想一想、拨一拨,再在小组内说说是怎样拨的,拨出的数是多少。

集体交流展示:小组内派一个代表演示拨数。

师:为什么要在百位上拨3个珠子呢?这个数表示多少? 小结:3个一百是三百。

(2)认识几百几十几。

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下方的方块图。

师:你能数出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吗? 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你是怎样数的?数出的结果是多少? 小结:先数整板的小方块,有3个百;
再数整条的,有2个十;
最后数单个的,有4个一。合起来是三百二十四。

师: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吗? 学生先独立拨一拨,再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指名演示。

小结:在百位上拨3个珠子表示3个百,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表示2个十,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表示4个一。3个百、2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三百二十四。

2.教学教材第29页例2。

(1)在计数器上一十一十地数。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三百五十,在十位上再拨一颗珠子,提问:现在计数器上表示的数是多少?接着再在十位上拨一颗珠子呢? 师:我们可以像刚才一样,一边在计数器上拨珠子一边数数。你能一十一十地数,从三百五十数到四百六十吗? 同桌先合作一边拨一边数,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三百九十后面的数是多少。

强调:三百九十再添上一个十,十位上正好满十,要向百位上进一。所以一十一十地数,三百九十后面是四百。

(2)在计数器上一个一个地数。

师:一个一个地数,从九百八十数到九百九十。你能一边在计数器上拨珠子,一边按要求数一数吗? 学生2人一组进行活动。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九百八十九后面的数是多少。

指名演示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

强调:九百八十九添上一是九百九十。

小组讨论: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了九百九十九,你还能继续数下去吗? (3)认识计数单位“千”。

师:九百九十九添上1是多少呢? 教师讲解:九百九十九添上1是一千。“千”是比“百”大的计数单位。

课件出示数位顺序表,标出千位。

小组活动: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体会九百九十九添上1是一千。

课件演示把10板由100个小方块组成的方块,一百一百地数,从一百数到一千,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教师讲解:这样的一个大正方体由一千个小方块组成。

小结:10个一百是一千。

小组活动:一个一个地数,从988数到1000。

1.完成教材第30页“想想做做”第1题。

(1)课件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用计数器自由地拨一拨,数一数。

(2)组织交流:一十一十地数,数时要特别注意哪些地方?一个一个地数,数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2.完成教材第30页“想想做做”第2题。

(1)先让学生自己数一数,然后同桌合作,一人说一个数,另一个人从这个数起接着往后数5个数,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2)学生交流,得出答案。

3.完成教材第30页“想想做做”第3题。

(1)这个图中有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 (2)集体交流,总结答案。

(3)小结:2个百、5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二百五十四。

4.完成教材第30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探究讨论。

5.完成教材第30页“想想做做”第5题。

(1)图中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你会统计它们各有多少张吗?这些人民币一共有多少元? (2)小组合作,得出结论。

6.完成教材第30页“想想做做”第6题。

(1)你们能不能说出这两个数的组成?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2)你能看出这两幅图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它们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千以内数的认识 3个百、2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三百二十四。

九百九十九添上1是一千。

10个一百是一千。

“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也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千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并充分感受到一千有多大。本课的难点是数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我借用计数器来突破难点,使学生直观地理解了数数的方法。在数数的过程中,结合对应操作来解释为什么七百八十九后边是七百九十,使学生很好地理解掌握接近整百数的数法。这样,一方面给了学生数数的拐棍,另一方面给了学生直观地解释。

第2课时 千以内数的读写 教材第31~32页的内容。

1.掌握千以内数的组成,理解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思,能正确地读写千以内的数。

2.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重点:千以内数的写法和读法。

难点:能正确读、写末尾有0和中间有0的三位数。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1.一个一个地数,从578数到605。

2.(1)填写数位顺序表。

…… (  )位 (  )位 (  )位 (  )位 (2)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一百是(   )。

3.读、写两位数。

(1)教师在计数器上面拨出84。

师:这个数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怎样写呢? 小结:这个数的十位上有8个珠子,表示8个十,在十位上写8,个位上有4个珠子,表示4个一,在个位上写4,这个数读作:八十四,写作:84。

(2)教师在计数器上面演示:拨去刚才个位上的4个珠子。

师:这个数读作什么?怎样写? 生:读作八十,写作:80。

师:以上是两位数的读写方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位数的读写。(板书课题) 1.教学教材第31页例3。

(1)课件出示例3的第1个计数器。

师:这个数怎么写?这个数中的“5” 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小结写法:百位上有5个珠子,就在百位上写5,十位和个位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在十位和个位上写0,写作:500。

师:这个数怎么读呢? 学生自己试着读一读,然后在小组内交流。集体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读的,是怎么想的。

小结读法:百位上是5,就读五百,5后面的0不读。

师:500是由几个百组成的? 引导学生得出:500是由5个百组成的。

(2)课件出示例3的第2个计数器。

师:这个数怎么写呢? 学生独立写出这个数,小组交流写法。

师生共同得出:写这个数时从百位写起,百位上有5个珠子就在百位上写5,十位上有3个珠子就在十位上写3,个位上有4个珠子就在个位上写4。这个数写作:534。

师: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读作多少呢? 小组内讨论交流,集体汇报。

小结:百位上有5个珠子表示5个百,十位上有3个珠子表示3个十,个位上有4个珠子表示4个一,合起来就是534,读作五百三十四。

(3)课件出示例3的第3个计数器。

师:这个数是由什么组成的?怎么写?又读作什么? 由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交流写法和读法。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结论:千位上有1个珠子,表示1个千,在千位上写1,百位、十位、个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就都写0,这个数写作:1000,读作:一千。

(4)课件同时出示例3的3个计数器。

师:这三个数我们是怎样写的?写数时要注意什么? 小组内讨论交流,师生共同整理,得出结论:
①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

②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
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
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
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个数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

师:读数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①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读。

②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
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
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
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2.教学教材第31页“试一试”。

师:这两幅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小组内讨论,小组汇报后总结:中间有一个0,只读一个零;
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1.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数轴的填空,再比较。

2.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说说每个数表示的意义,以及写数和读数的方法。

3.完成教材第32页 “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读一读,再结合每幅图说说这些数表示的实际意义。

4.完成教材第32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5.完成教材第32页“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读题。

(2)提问:573中的“3”表示多少?跟哪个方块图相连?306种的“3”呢?230中的“3”呢? (3)学生交流、合作完成练习。

6.完成教学第32页“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师生讨论解题规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验?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 千以内数的读写 500  五百     640  六百四十 534 五百三十四 406 四百零六 1000 一千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100以内的数的读、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复习100以内的数的读写和组成及数位顺序表,为本节课的学习作充分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相互讨论和交流中学会千以内的数的读写和组成。本节课的巩固练习丰富多彩,并且层次清晰,让学生们能及时运用新知来解决问题,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更大地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3课时 用算盘记数、数数 教材第34~35页的内容。

1.认识算盘各个部分的名称,掌握下珠和上珠在档位上面表示的意义。

2.能正确掌握读、写算盘上面表示的数,会拨出指定的数。

3.了解算盘的发展史,体会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掌握读、写算盘上面表示的数,会拨出指定的数。

难点:理解算盘上珠和下珠的区别及作用,会准确拨数、读数。

多媒体课件、算盘。

课件出示算盘。

师:我今天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认识它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算盘认识千以内的数。(板书课题) 1.教学第34页例4。

(1)认识算盘。

师:算盘上有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用课件动态介绍算盘各个部分的名称。在介绍档位的同时,从右往左分别介绍个位档、十位档、百位档、千位档。

师:你们认识它了吗?请你们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

和同桌分享一下你刚学习到的算盘各部件的名称。

教师边指边问,学生独立回答。

(2)读、写算盘上的数。

师:计数时,我们要拨珠靠着中间的梁,只有靠着梁的算珠才能参加计数。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师边拨珠边板书。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中间的5幅算盘图。

师:下面算盘上表示的数各是多少? 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引出:
第1幅图:个位档上面的算珠是4,表示有4个一。

第2幅图:十位档上面的算珠是3,表示有3个十;
个位档上面的算珠是7,表示有7个一。

第3幅图:十位档上面的算珠是6,表示有6个十;
个位档上面没有。

第4幅图:百位档上面的算珠是8,表示有8个百;
十位档上面没有;
个位档上面的算珠是2,表示有2个一。

第5幅图:百位档上面的算珠是9,表示有9个百;
十位档和个位档上面都没有。

师:你会写出这些数吗?(指名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37,60,802,900。

2.教学第34页“试一试”。

师:你会拨吗?请你们在小组里面拨一拨,数一数。

学生尝试拨珠,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并收集反馈信息。

注意:教师示范正确的手势拨珠。

1.完成教材第34页 “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在算盘上拨一拨,再说一说,写一写。

2.完成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以及写数方法。

3.完成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读数,再拨数,同桌间互相读一读、拨一拨。

4.完成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4题。

组织学生在同桌间展开活动,一人报数,另一人在算盘上拨数,两人轮流进行,看谁拨得又对又快。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用算盘记数、数数 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4,37,60,802,900 同学们对算盘比较感兴趣,上课的积极性也较高。本节课的重点是能够在算盘上拨出指定的数,而教学的关键是能够在算盘上面拨出1~9的数,这中间由4拨到5是关键,首先让学生学会在个位上面拨1~9的数,然后再根据数的组成在各个数位档拨出相应的数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了。在算盘上面体会“满十进一”的知识显得有点困难,在课堂上面尽量避免这个知识点,直接利用数的组成拨出指定的数。指导学生动手拨算盘上的珠子演示数数、读数,进行多样性的练习,突破了读写及理解大数的难点。

第4课时 练习课 教材第36~37页的内容。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千以内的数的组成及读写,能用数的组成进行相应的口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借助算盘读写数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小组合作的能力,提高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重点: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读写数及相应的口算。

难点:能利用数的组成探索开放性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算盘。

提问: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对千以内数的读写,同学们应该都掌握得很好了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一下。(板书课题) 1.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三”第1题。

请同学们拿出算盘,小组合作。

在算盘上先拨出下面各数,再一边拨一边接着数出6个数。

小组内指名汇报怎样边拨边数。

2.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三”第2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说每个数的组成,再完成填空。

3.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三”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第(4)小题要说清楚为什么40个十是400。

4.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三”第4题。

(1)师:看来同学们对千以内的数的组成掌握得还是挺好的,你们会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吗? (2)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口算,再选择一些题让学生说说口算时的思考过程。

5.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三”第5题。

师:下面我们玩一个小游戏,拿出你们准备的小卡片,拼成一个三位数,让你们同桌读一读,看谁先读出对方摆出的三位数。

6.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写数的结果。

7.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三”第7题。

先让学生读一读每一列火车车厢上的数,从第二个数开始把每个数和前一个数比一比,说一说每列数的排列各有什么规律,再按规律写出后面的3个数。

8.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三”第8题。

根据最左边杯子中的黄豆数量估一估右边两个杯子里的黄豆数量,同时引导学生体会估计得到的并不是一个准确的结果。

9.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三”第9题。

师拿出计数器,问:现在老师要在计数器上面放5个算珠表示三位数,可以怎样放?小组里面交流一下。

10.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三”思考题。

让学生自主交流探究,引导学生有序地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数。

通过这节练习课,你对千以内数的认识是不是更深刻了呢?还有什么疑问吗? 练习课 数数,数的组成 千以内数学读、写 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经常遇到很多有关大数的知识,虽然这些概念往往是非正规的、不系统的、模糊的,但都为他们的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整节课利用练习题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大数的必要性,学会与“数”交朋友。

第5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1) 教材第38~41页的内容。

1.使学生能够借助算盘经历数数的过程,掌握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增强万以内的数的数感,并能正确读、写没有0和末尾有0的四位数。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等数学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重点:会读、写万以内的数(没有0和末尾有0),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难点:体会万以内的数的数位意义,知道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多媒体课件、算盘。

1.读出下面的数,并说一说它的组成。

260  489  608  800 2.想一想,999是几位数?(三位数)再添1是多少?(1000)它是几位数?(四位数) 3.出示教材第38页例5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当有学生回答“这座体育馆内大约能坐七千人”这个信息时,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较大的数——万以内的数。(板书课题) 1.教学第38页例5。

(1)师:七千人到底有多少呢?你能用自己的话在小组里说一说吗? 小组交流后,指名汇报,师放手让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只要有道理都应鼓励。

师:七千是7个一千,你想知道7个一千在算盘上面怎样表示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第一个算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引导学生明确:千位上是7,在千位上写7,百位、十位、个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7000,读作:七千。

(2)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第二个算盘。

师:你能照样子在算盘上面拨一拨吗?(指名学生拨,并展示拨的结果) 师:谁能说一说这个数的组成? 分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汇报:这个数是由7个千、2个百、5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师:这个数怎样写呢?(指名读写) 生:这个数写作:7253,读作:七千二百五十三。

(3)练习: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练习,集体评价。注意引导学生第1幅图中的个位,第2幅图中十位、个位上面没有珠子应写0占位,但不要读出来。

2.教学第39页例6。

(1)课件出示教材第39页例6。

教师读第(1)题,学生拨数。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体边拨边数,充分体会十进制的关系。

学生自主完成第(2)、(3)小题。教师巡回指导,集体交流展示。

(2)师:九千九百九十九添上1是多少呢?请你们用算盘研究一下。

学生自主探索后,师示范九千九百九十九添上1是一万。

师:一万究竟有多少呢?先来看一看这幅图(课件出示教材第39页方块图)。这一堆小方块是由多少板方块合成的? 引导学生得出:一堆小方块是一千个,那我们看一看一万里面有多少块这样的小方块,课件动态演示一千一千地数后引导得出:10个一千是一万。

(3)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几种数位? 引导学生看算盘得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师:从右边起,第几位是万位?你能把教材第39页下面的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教师板书:
数位顺序表 ……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1.完成教材第40页 “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在算盘上一边拨珠一边按要求数数,再指名到讲台前拨一拨、数一数。

2.完成教材第40页“想想做做”第2题。

(1)谁来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2)尝试填写后并作出判断,7000是接近1000,还是接近10000? 3.完成教材第40页 “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数出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再完成填空。

4.完成教材第40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自主填写,然后集体交流反馈。

5.完成教材第40页“想想做做”第5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说每个数的组成,再写出各数,并读一读。

6.完成教材第41页“想想做做”第6题。

提醒学生:从高位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就在个位上写几。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算盘进行写数。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万以内数的认识(1) 7000  读作:七千 7253  读作:七千二百五十三 数位顺序表 ……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万以内数的认识既是学习多位数读、写法的基础,也是学习万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如果学生对万以内数的概念不清,读写数不熟练,将直接影响对万以内数的计算的理解和掌握。为了使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概念,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借助直观教具,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通过计数器的演示,有利于学生了解“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比较形象直观地建立数位的概念。同时让学生通过类比推理,由此及彼地获得新知,既使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

第6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2) 教材第41~42页的内容。

1.借助算盘进一步认识万以内数的组成,学会万以内中间有0的数的写法和读法。

2.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进一步积累写数、读数的经验。

3.了解用数来描述某些事物的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四位数的读写方法。

难点:掌握中间有两个0的数的读写方法。

多媒体课件、算盘。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千以内数的读写”,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些练习,看看大家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

1.在下面的每个数的后面接着写出三个数。

(1)569,(  ),(  ),(  )。

(2)1998,(  ),(  ),(  )。

(3)9997,(  ),(  ),(  )。

2.填空。

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

3.我读,你写。(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写完后投影对答案) 820   409   500   4758 4.我写,你读。(开火车读) 400   306   930   5794 师:同学们对“千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掌握得非常牢固,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万以内数的读写”。(板书课题) 1.中间和末尾同时有0的数的读、写。

(1)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例7第一幅图。

①请同学们在算盘上面拨出这个数。

②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和几个十组成的。

③这个数怎样写呢?又怎样读呢? 小组合作,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

小结:四千就在千位上写4,六十就在十位上写6,百位、个位没有就用0占位。写作:4060。读数时,中间的0要读,末尾的0不读,读作:四千零六十。

(2)我说你拨。

①3个千、6个十;

②8个千、2个十。

师:这两个数怎样读、写呢?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评价。

2.中间有两个0的数的读、写。

(1)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例7第二幅图。

①请你在算盘上拨出这个数。

②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和几个一组成的。

③这个数怎样写、怎样读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教师重点指导数的读法。

集体汇报:
①千位上是7表示7个千,个位上是3表示3个一,这个数是由7个千和3个一组成的。

②写数时,七千就在千位上写7,三就在个位上写3,百位、十位没有就用0占位。这个数写作:7003。

③读数时,中间有2个0,只读一个零。这个数合起来读作:七千零三。

(2)我说你拨。

①4个千、5个一;

②6个千、9个一。

小结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①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②读数时,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0,末尾的0不读。

③写数时,是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用0占位。

1.完成教材第4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师问:如果让你把这三道题进行分类的话,你准备怎样分? 第1幅图、第3幅图都是中间只有一个0的,我们读一个0;
第2幅图中间有两个0,我们也读一个0。

2.完成教材第41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思考,说一说,读一读。

3.完成教材第42页“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复习数位顺序表。

(3)学生独立写数,集体交流。

4.完成教材第42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

5.完成教材第42页“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并交流口算时的思考过程。

6.完成教材第42页“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连线,再交流连线的方法与思考过程。

7.完成教材第42页“想想做做”第7题。

学生把发现的规律在小组里面说一说。指名汇报发现的规律后再独立完成。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万以内数的认识(2) 4060   由4个千和6个十组成 7003   由7个千和3个一组成 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0,末尾的0不读 这节课的重难点还是应该放在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的数的读法上,以及根据读法能够辨别写数时中间应该写一个0还是两个0。在教学时应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地去感受、去交流、去碰撞,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机进行适当的点拨与提问,以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获得学习的方法。如让学生读、写带“0”的数时,通过让学生观察、交流来发现不同位置“0”的特点。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数的读法与写法的感知和体验,另一方面又突破了难点。这样,在课堂中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体现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第7课时 比较10000以内数的大小 教材第43~44页的内容。

1.通过解决问题的形式,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对万以内数已有的认识,探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体会数的大小比较的现实意义。

2.进一步增强估计意识,提高用数学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发展数感,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现象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难点: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多媒体课件、算盘。

在3256,780,90,365,728,52这几个数中,是两位数的有(    ),四位数的有(    ),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学生自由交流讨论。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1.位数相同,首位不同的数的比较。

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例8。

师:电视机和空调比,哪个价格低一些? 指名学生回答判断。

生1:2530不到3000,3180超过3000,所以2530比3180小。

生2:2530的千位上是2表示2个千,3180的千位上是3表示3个千,2千多的比3千多的小。

总结:位数相同时,先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那个数大。(板书:2530<3180) 2.位数相同,首位相同的数的比较。

师:电视机和电冰箱比,哪个价格低一些?电视机和电冰箱都是2千多,怎么比较呢?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得出结论:首位相同的比较第二位,第二位大的那个数大,如果第二位也相同,那就这样依次比较,直至比较出大小。(板书:2530>2350) 3.位数不同的数的比较。

师:洗衣机和空调比,哪个价格低一些?(指名回答) 引导:几百肯定没有几千多,所以位数多的那个数比位数少的数大。(板书:980<3180) 4.总结。

师: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总结:位数多的那个数大,位数相同的就比较首位,首位大的那个数大,如果首位相同的,就比较第二位,第二位大的那个数大,如果第二位也相同,那就接着比第三位,就这样依次比较,直至比较出大小。

1.完成教材第43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借助算盘图的直观,先写出数,再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2.完成教材第44页“想想做做”第2题。

(1)把这6题分为两类。(位数不同的、位数相同的) (2)位数不同的怎样比较?(位数多的那个数大) (3)位数相同的怎样比较?(看首位,首位大的那个数大)那么这6道题,哪几个看首位就能比较出大小了呢? (4)首位也相同的怎么办?(依次接着往下比)哪几题可以通过第二位就比较出大小了呢? 3.完成教材第44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集体评价。

4.完成教材第44页“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判断。

5.完成教材第44页“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比较10000以内数的大小 2530<3180 2530>2350 980<3180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并不急着把“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给学生,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学生对大小比较的真正理解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出发,立足于从整体上构建并优化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大数为基调来确定教学目标,可谓是匠心独具。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我又将教学目标逐层分解,落实到各个环节中,稳扎稳打,让学生亲身感悟并总结出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真正倡导“在乐中学,在乐中悟”。

第8课时 近似数 教材第45~46页的内容。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接近几百、几千的数,能估计一个数大约是几百或几千;
认识符号“≈”,能用“≈”表示一个数大约是几百或几千。

2.初步知道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会正确辨别准确数与近似数,并会恰当选用近似数。

3.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理解近似数的含义,掌握估计一个数接近几百或几千的方法。

难点:合理地取近似数。

多媒体课件、铅笔。

师:在日常生活中,描述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一定要说出它们的准确数量,只要知道它们大概是多少就可以了,因此不用准确数表示,而是用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表示。比如:我国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
我国人口大约有13亿;
我们学校有学生大约1200人等等。

师:像这样大概的数就是近似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近似数。(板书课题) 1.教学第45页例9。

龙岗小学有学生695人,东山小学有学生703人。

师:这里面出现的具体数字实际上也可以用近似数进行描述。同学们,请估计一下,这两个学校的学生各接近几百人? 生:龙岗小学的695人比700人少一些,接近700人。

师:为什么不是600人呢? 生:695在600与700之间,但是它比600多得多,比700少一些,离700更近。

师:那东山小学的学生接近几百人呢? 生:东山小学的703人比700人多一些,也接近700人。

师:703在700和800之间,为什么不说703接近800? 生:703比700多一点,比800要少得多,所以更接近700。

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说一说用什么方法可以快速地知道一个数接近几百或几千。

小结:要求三位数的近似数,关键是看它十位上的数是不是满5,不满就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去掉写成0;
如果满5,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改写成0,同时向百位进1。同理,求四位数的近似数时,关键是看它的百位上的数…… 2.近似数的表示方法。

师:很好,695接近700,703接近700,这样的描述还可以用数学方式来表示,可以写成695≈700,703≈700。(师板书)同学们知道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吗? 师讲解:695≈700,用“≈”连接,“≈”叫作约等号,读作“约等于”,表示前面的数字大约等于后面的数字,前者是准确值,后者是近似值,这样的式子读作:695约等于700。

讨论703≈700表示什么意思,怎么读?(小组交流讨论,全班汇报) 3.教学第45页“试一试”。

课件出示:实验小学有学生2016人,大约是几千人? 先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再引导学生明确:2016大约是2千人,所以写成:2016≈2000。

1.完成教材第45页 “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数轴上面的数有什么规律,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说说哪些数接近500,哪些数接近600。

2.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2题。

引导学生读题后,强调题目要求:大约是几百或几千元,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

3.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3题。

(1)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

(2)总结:我们在说近似数的时候,通常都是约等于几百或几千。

4.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各自的思考过程。

5.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5题。

(1)怎样摆接近2000的数?先摆一摆,再读一读。

(2)你知道怎么摆接近9000、5000、1000的四位数吗?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近似数 695≈700   703≈700 “≈”读作“约等于”。

2016≈2000 对于近似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已经接触到,只是没有听过这样的具体概念,而本课的学习相对系统一些。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补充生活背景,使数学贴近学生生活,变得易于感受。通过提供富有生活气息的小学生人数的统计,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信息,引入准确数,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695人、703人大约是几百人,2016人大约是几千人,并谈谈理由。从学生用“接近”一词来表述理由可以看出: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这些数的近似数,而且明白了为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入“近似数”和“≈”顺理成章,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第9课时 复习 教材第49~51页的内容。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及读写,会说出一个数是接近几百或几千。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本单元所学知识及其内在的联系,发展数感。

重点:掌握数的组成及读写、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

难点:中间有0及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多媒体课件、算盘。

师: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引导学生整理出:万以内的数的组成、读写、大小比较、近似数。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系统地复习本单元学习的知识。(板书课题) 1.教材第49页“复习”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2.教材第49页“复习”第2题。

提问:这两个地方你们认识吗?你知道它们的海拔高度吗?引导学生读出横线上的数。

3.教材第49页“复习”第3题。

请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选4张数字卡片摆一个四位数。

(1)没有0;

(2)末尾有0;

(3)中间有0;

(4)中间和末尾都有0。

小组活动,记录小组摆出的数并读一读,集体交流。

4.教材第49页“复习”第4题。

(1)学生先在算盘上拨一拨,再写出来。

(2)提问:你发现这一题中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3)把它们分分类,再看一看是怎么读写的。

5.教材第50页“复习”第8题。

(1)观察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 指名回答,肯定想法。

(2)数轴上面的方框你会填吗? 重点指导2999后面是3000,接着是3001。

(3)2998小于多少呢?方框里可以填哪些数。

(4)第2个小题应该选取哪两个数填入方框呢?注意本题答案是不唯一的。

6.教材第50页“复习”第10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再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在所有百(或个)位上是5的三(或四)位数中,最大的是多少,最小的是多少。

7.教材第51页“复习”第12题。

(1)提问:谁来说一说这一道题是什么意思?你会填吗? (2)把你想出来的数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看哪一个小组里面的答案最多。

(3)怎样依次想出所有的答案呢? 8.教材第51页“复习”第13题。

引导思考:你能找到规律吗?在小组里面交流验证一下。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复习 万以内数的数数 万以内数的组成 万以内数的读写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近似数 本节课是本单元知识的整理和复习,课堂上借助练习帮助学生整理万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以及近似数。练习时尽量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适当进行指导,让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让学生品尝到求知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第五单元 分米和毫米 教材分析 二年级上册已经教学了米和厘米,本单元继续教学分米和毫米,这样学生就认识了常用的各个长度单位。教学分米和毫米,要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概念,知道它们有多长;
要能应用分米和毫米,根据具体物体选用恰当的单位表达长度;
要知道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全单元内容分三部分编排,先教学分米,再教学毫米,最后教学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教材设计有以下两个特点:(1)设计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会1分米和1毫米,逐步建立正确的长度概念。(2)结合测量,教学单位间的换算,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可以应用于单位间的换算。本单元只进行比较简单的换算,只限于相邻的两个单位,而且都是单名数之间的换算。) 第1课时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材第52~54页的内容。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
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

难点:明确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

多媒体课件、每人一条1分米长的纸条、放大镜、直尺、米尺。

师: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

强调:我们一般用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师: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

强调:我们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师:米和厘米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板书课题) 1.认识分米。

(1)直观感受1分米的长度。

课件出示一张长1分米的纸条,指出:这张纸条的长就是1分米,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

请学生也拿出相同的纸条,问:这张纸条的长是多少? (2)感受生活中1分米长的物体。

师: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举例说明。(一根粉笔的长度、一根吸管的长度等。) (3)分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分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让学生观察直尺上1分米的长度,得出结论,板书:1分米=10厘米。

师: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你能换种说法吗?(指名回答) 生:长大约2分米,宽大约1分米。

(4)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

师:你能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 指名在黑板上画线段。

师:1分米可以从刻度0画到刻度10,还可以从几开始画?如果从2开始呢?从3呢?(生自由讨论交流) (5)米和分米的关系。

师:我们知道了分米和厘米的关系,那么分米和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在米尺上能不能找到1分米呢? 出示米尺图,指名回答。

师:数一数,米尺上一共有几个1分米?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米=10分米。

2.认识毫米。

(1)初步感受毫米。

师:你能说说数学书厚多少吗? 学生合作量一量,得出结论:数学书厚度不到1厘米。

师:为了看得更清楚,老师拿来了一个放大镜(出示),发现数学书的厚度连1厘米都不到,说明我们还需要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毫米。

课件出示直尺。

师:在直尺上,1厘米中间有一些比较短的刻度线,把1厘米分成了一些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演示从刻度线0到第一根小短线就是1毫米。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

(2)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有多少毫米?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厘米=10毫米。

(3)感受1毫米的实际长度。

师:你身边有什么东西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呢?(指名回答) 生1:5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生2: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 1.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1题。

(1)让学生看图,同桌互相说一说各是多少毫米。

(2)提问:你是怎样知道橡皮和回形针的长各是几毫米的? 2.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独立测量出三角形每条边的长。

(2)汇报交流:说说怎样测量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

(3)出示平行四边形,学生独立测量和填空,集体交流。

(4)提问:通过测量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3.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估一估自己的课桌和凳子的高大约是几分米,然后小组合作量一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各接近几分米。

4.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分别估计数学书和讲台的宽,说一说估计的结果,以及为什么估计数学书的宽要用厘米作单位,而估计讲台的宽要用分米作单位。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 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厘米=10毫米 通过数一数、量一量等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整节课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运用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这一过程,我认为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才能实现数学教学的最大价值。

第2课时 单位换算 教材第55~56页的内容。

1.在测量活动中,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发展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探索性,积累相关的数学活动经验。

重点: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难点:能说出换算时的思考过程。

多媒体课件、直尺。

师:小兔和小猫在比赛跳远,小兔说:“我跳了9分米,我跳得比你远,”小猫说:“我跳了80厘米,我跳得比你远。”两只小动物争论不休。

师:小兔和小猫谁跳得远呢?(学生自由说) 师:究竟谁跳得远呢?学完这节课,你们就能找到答案!(板书课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例3。

请同学们每人拿出一支自动铅笔的笔芯,用直尺量一量,看有多长。

师:同样的笔芯,有的同学量得是6厘米,而我量得这根笔芯长60毫米,这是怎么回事?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自由交流。

小结:许多同学都说6厘米和60毫米是一样长的,也就是6厘米=60毫米。

师追问:那为什么6厘米=60毫米呢?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

交流:因为1厘米=10毫米,6厘米就有6个10毫米,也就是60毫米。所以6厘米=60毫米。

小结:当我们要将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毫米为单位的长度时,我们根据1厘米=10毫米,想几厘米就是几个10毫米,也就是几十毫米。

2.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试一试”。

师:一张电脑桌的高是多少厘米呢? 同桌合作,量一量。(学生活动) 师:同学们量得电脑桌的高是70厘米,如果用分米作单位是多少分米呢?你是怎么想的?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指名说说思考过程。

小结:1分米=10厘米,70厘米里面有7个10厘米,就是7分米,即70厘米=7分米。

1.完成教材第55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集体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教材第55页“想想做做”第2题。

先量一量每个图形中各条边的长是多少厘米,再说一说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3.完成教材第56页“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做完后与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4.完成教材第56页“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换算的。

5.完成教材第56页“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估计、测量后,全班汇报交流。

6.完成教材第56页“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进行估计,再实际测量,要注意引导学生把估计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习了许多新知识,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知识之间其实是互通的,只要掌握了单位间的最基本的关系,就能借助前面的知识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所以这节课应用这些知识就可以很快地进行单位间的换算了。在教学活动中,我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讨论交流的方式, 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新知。

第六单元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整数加、减法教学的最后一个单元。一方面,由于计算器的普遍使用,人们已没有必要花大气力去学习过于繁琐的四则计算。因此,本单元安排的口算、笔算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需要的、经常接触的、最基本的运算,且笔算的教学要求基本控制在三位数加、减的范围内,既确保了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估算能力是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中必备的技能。为此,本单元适当加强了估算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发展估算能力。) 第1课时 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教材第59~60页的内容。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能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比较、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增强数感。

3.使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法的过程,进一步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与同学合作的意识,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课件出示教材第59页例1的情境图。

师:学校跳绳比赛活动,你从图中能知道什么? 师: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红跳了多少下?小军跳了多少下? 师:“小红比小华多跳23下,小军比小华多跳28下”是什么意思?分别怎样列式?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算式:45+23和45+28。

师:这两道算式,我们过去都是用竖式计算的。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问题常常要用口算来解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59页例1(1)。

师:你能口算出得数吗? 学生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再同桌互相交流。

组织交流45+23的口算方法,然后生自由汇报自己的算法。

算法①:5+3=8,40+20=60,60+8=68。

算法②:40+20=60,5+3=8,60+8=68。

算法③:45+20=65,65+3=68。

算法④:45+3=48,48+20=68。

引导学生比较上述算法,并根据算法的特点分类,明确:算法①和算法④为一类,都是按从低位到高位的顺序进行口算的;
算法②和算法③为一类,都是按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进行口算的。

师:笔算加法一般从个位加起,口算加法一般要从高位算起,这样可以比较快地算出得数。在计算45+23时,可以先用45加20得65,再用65加3得68。

2.课件出示教材第59页例2(2)。

师:怎样口算45+28这道题呢?你能自己算一算吗? 学生自主算出得数,指名汇报。

生:先算45加20得65,再算65加8得73。

3.引导学生总结两道算式的共同点。

师:这两道题的口算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先让学生小组内自由讨论,再在全班交流。

小结:这两道题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时都可以采用相同的思路和方法,只是第一道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相加时需要进位。今后在口算时要注意适当加以区分。

归纳算法: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都可以用先加几十再加几的方法算出得数。

1.完成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1题。

(1)一组一组地完成口算,填写得数,小组内交流算法。

(2)提问:比较每组前2道题和第3题,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3)小结:口算第3题时,可以按前两题计算的过程来算。

2.完成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口算,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3.完成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说说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每道题的得数。

4.完成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说说题意,再口头列式并完成表格,然后回答对话框中的问题。

5.完成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 再将自己分析、思考的过程说给大家听,同学间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小红跳了多少下? 45+23=68(下) 小军跳了多少下? 45+28=73(下) 本节课主要教学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在探索口算方法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了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取长补短,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在相互补充中得到最佳的方案。在分组交流时,尽量让学生来交流总结,并适时进行引导。

第2课时 两位数减法的口算 教材第61~62页得到内容。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2.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加深对减法运算的理解,发展数感。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多媒体课件。

1.口算。

13+45=   13+66=   36+19=   20-8= 13+49=   18+66=   55+19=   50-20= 说说“36+19”和“20-8”的口算方法。

2.先估算,再口算。

23+52=   35+14=    69+13=   54+17= 说说估算方法。

3.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今天一起来继续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例2。

师: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问题?怎样列式? 学生仔细观察,小组内讨论交流。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问题1:小芳有多少枚邮票?列式:56—24。

问题2:小宁有多少枚邮票?列式:56—27。

2.探究“56-24”的口算方法。

师:你能口算出这个算式的得数吗? 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小组内讨论交流,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算法1:56-20=36 ,36-4=32。

算法2:56-4=52,52-20=32。

算法3:50-20=30,6-4=2,30+2=32。

3.探究“56-27”的口算方法。

师:怎么口算56-27呢?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集体汇报。

算法1:56-20=36,36-7=29。

算法2:56-7=49,49-20=29。

算法3:把56分成40和16, 40-20=20,16-7=9,20+9=29。

师:说说每种算法各是怎样计算的。(生自由讨论交流) 4.总结。

师:比较56-24与56-27在口算时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相同点:都可以先用被减数减去减数十位上的数,再减个位上的数,也都可以先减个位上的数,再减十位上的数,还可以十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分别相减,然后把两次减得的差合起来。

不同点:第一题是不退位减,第二题是退位减,特别是用第二种方法计算退位减时,要从被除数十位上退1作10,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后再减。

小结:同学们通过合作得出了好几种不同的算法,也通过比较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1.完成教材第62页“想想做做”第1题。

(1)一组一组地完成口算,填写得数,小组内交流算法。

(2)提问:比较每组前2道题和第3题,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3)小结:口算第3题时,可以按前两题计算的过程来算。

2.完成教材第62页“想想做做”第2题。

(1)一组一组地完成口算,填写得数,小组内交流算法。

(2)让学生体会退位与不退位减法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

3.完成教材第62页“想想做做”第3题。

(1)选出其中一组题让学生先估算再口算,并请学生说说估算的理由,将估算结果和口算结果对照,看有无错误。其余每组题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订正。

(2)小结: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在口算得出结果之后,再与估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可以验证口算的结果。

4.完成教材第62页“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通过口算直接填写得数,再交流口算时的思考过程,并强调很快地确定差的十位上是几的方法。

5.完成教材第62页“想想做做”第5题。

(1)让学生说说从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提出了什么要求。

(2)学生交流估算方法,再通过计算,检验估算的情况。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 两位数减法的口算 小芳有多少枚邮票? 56-24=32(枚) 小宁有多少枚邮票? 56-27=29(枚)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更强调引导学生经历算法的发现过程,并在合作与交流中理解和掌握相应的口算方法。在这堂课中,我自始至终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由扶到放,在教学新知“56-24”的时候,指名展示算法,让学生通过交流获取新知。在探索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思维习惯,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这样既满足了优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可让学困生有样可学。在探索“56-27”的时候,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结果,在求同存异中,他们也找到了各种不同的算法。由于学习环境的开放,教师的大胆放手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得到不断地发展和提升。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教材第63~64页的内容。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解决简单的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能发现数量间的关系。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会解决简单的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难点:形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思路。

多媒体课件。

1.比一比,算一算。

56+2=    67+9=     44+7= 56+32= 67+29= 44+17= 56-2= 67-9= 44-7= 56-32= 67-29= 44-17= 2.师:今天我们用前面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1.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教材第63页例3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指名回答) 生1:车上原来有34人,到站后有15人下车,又有18人上车。

生2:求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

2.探讨解题策略。

师:怎么求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生1:用车上原来的人数先减去下车人数,再加上上车的人数。

生2:用车上原来的人数先加上上车的人数,再减去下车的人数。

3.列式解答。

师:根据上面的两种方法,可以怎样列式呢? 生1:34-15+18 生2:34+18-15 师:怎样计算呢?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情境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以及每一步的意思。

师根据学生说的适当板书:
(1)34-15=19(人)    19+18=37(人) (2)34+18=52(人) 52-15=37(人) 师:解答正确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检查?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明确:可以用算出的离站时的人数减去上车的人数,再加上下车的人数,看是不是等于原来车上的人数。

1.完成教材第63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读题,小组交流想法,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并填空。

(2)集体交流订正。

2.完成教材第64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让学生具体说一说每一步计算表示什么,可以怎样检验。

3.完成教材第64页“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线段图,提问:这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4.完成教材第64页“想想做做”第4题。

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对题中的条件进行整理,并引导学生联系整理的结果,说清楚解题时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完成教材第64页“想想做做”第5题。

(1)出示表格。提问:表格告诉了我们什么? (2)交流:丁丁的班级有男生26人,女生24人。会游泳的有32人,会溜冰的有29人。

(3)提问:不会游泳和不会溜冰的各有多少人?你会列式计算吗? (4)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解决问题 34-15+18=37(人) 34+18-15=37(人) 整节课通过主题图信息的刺激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可观察、思考的素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的开放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于是我让学生在充分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

第4课时 练习课 教材第65~67页的内容。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进一步掌握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能正确地进行相关计算。

3.理解和掌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进行解答,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难点:能解决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

1.口算。

2+89=        53+7=        64+9= 57+4= 6+29= 73+8= 29+7= 92+8= 54+20= 集体口算,选一两题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师: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及用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板书课题) 1.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六”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这三组题之间的联系。

2.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六”第2题。

可以在课件指导学生制作好学具,练习时,让同桌同学合作完成。

3.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六”第3题。

先引导学生根据算式的特点,确定得数是否比50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4.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六”第4题。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计算,注意正确性。

5.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六”第5题。

(1)指名读题,弄清题意。

(2)提问:下车15人,上车11人,是什么意思?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6.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六”第6题。

(1)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7.完成教材第66页“练习六”第7题。

(1)引导学生先口算每组题的第1小题,再口算第2、3小题。

(2)交流算法:通过口算你发现了什么? 8.完成教材第66页“练习六”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9.完成教材第66页“练习六”第9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口答,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10.完成教材第66页“练习六”第10题。

(1)出示题目,提问: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学生自主列式解答。

11.完成教材第66页“练习六”第11题。

(1)说出原有、卖出、还剩之间的关系。

(2)学生独立填表。

(3)集体交流订正。

12.完成教材第66页“练习六”第12题。

理解题意后,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订正时说说解题过程。

13.完成教材第67页“练习六”第13题。

指名说说线段图所表示的意思,独立解答。

14.完成教材第67页“练习六”第1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15.完成教材第67页“练习六”第17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目的意思,独立完成。

16.完成教材第67页“练习六”第18题。

看线段图,我们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17.完成教材第67页“练习六”第19题。

根据条件,你能先提出问题再解答吗?学生讨论交流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18.完成教材第67页“思考题”。

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练习课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解决问题 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改进如下:(1)加强口算练习,每次上课前3分钟,让学生逐步达到听到算式就能说出结果的口算程度。

(2)在教学时,要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格式。(3)注重重要环节的计算过程,多创设机会让学生讲计算过程,不断巩固计算法则,并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让学生能更好、更快、更准确地计算。(4)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多分析比较计算方法。

第5课时 三位数的笔算加法(1) 教材第68~69页的内容。

1.经历探究两、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进行计算和验算。

2.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3.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点:掌握两、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

1.口算。

4+6=   50+90=   60+90= 8+3= 70+80= 30+70= 提问:这几题都是什么加法?每题的和最高位都是几?为什么都是1? 2.笔算。

37+25=   64+8= 提问:这两题在笔算时分别是怎样加的? 3.导入新课:笔算百以内进位加法时,要先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10要向十位进1,这节课我们将利用这些知识,学习两、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加法。(板书课题) 1.教学教材第68页例4。

(1)课件出示教材第68页例4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主题图,在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自由讨论交流)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问题:一共制作了多少幅? (2)师:要求一共制作了多少幅,你会列式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2+86。

(3)师:你会用竖式计算142+86吗?大家来试一试吧。

教师强调:列竖式时,从右往左依次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师: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生1:相同数位对齐。

生2:计算时,从个位加起。

师:个位相加得几?十位上4加8得12,怎么写? 引导学生想到:4加8得12,十位上写2,向百位进1。

(4)师生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个位得8就在横线下的个位上写8;
十位满10向百位进1,十位上写2;
百位上原来的1加上十位进上来的1等于2。最后把结果写在横式的等号后面。

师板书:142+86=228(幅) 师:要想知道我们算得对不对,可以怎么办?(生自由讨论) 师:要进行验算,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指名验算) 师根据学生验算的结果,适当板书:
2.教学第69页“试一试”。

师: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643+752,并进行验算。

(1)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索计算方法。

(2)交流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讨论6加7得13怎么继续算, 再让学生交换加数位置,用竖式验算。

(3)指名板演。

3.总结计算方法。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加法,你们能不能总结一下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互相讨论,然后指名说一说,逐步形成如下认识: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

1.完成教材第69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注意最后一题“百位满10向千位进1”。

2.完成教材第69页“想想做做”第2题。

同桌分别做每组上下两题,观察两个加数,发现上下两题的加数交换了位置,所得结果不变。

3.完成教材第69页“想想做做”第3题。

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激发学生练习兴趣。不要求做得快,重点强调要做对,并认真验算。

4.完成教材第69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三位数的笔算加法(1) 142+86=228(幅)
验算: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知识经验基础,所以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提炼出问题,再进行合作交流得出计算方法,从而让学生理解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进行笔算加法。教学例题到练习设计,我都注意从现实生活的实例出发,希望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一方面避免计算教学的枯燥,同时有助于加深对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的体验。

第6课时 三位数的笔算加法(2) 教材第70~71页的内容。

1.会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的能力。

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估算意识的培养。

多媒体课件。

1.列竖式计算。

154+342=    87+261=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师:第2小题百位上应该是几?为什么? 2.大家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今天我们还将接着学习进位加法,与上节课不同的是这节课我们要学的是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板书课题) 1.教学教材第70页例5。

(1)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例5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观察发现。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问题1:二年级比一年级多捐多少本书? 问题2:一年级比二年级少捐多少本书? 问题3:两个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书? 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第3个问题。

(2)师:怎样求两个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呢? 生:一年级捐的本数加上二年级捐的本数。

师:你能列式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98+405。

(3)师:你能先估算一下一共捐了几百本吗?说一说是怎样估算的。

生:298接近300,405接近400,合起来是700。

师:你说得很好。我们在进行三位数的加法估算时,一般把加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百数,再用口算的方法估出和的范围。这种方法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一定要熟练掌握。

(4)师:你能用竖式准确地计算吗?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师:和的十位应该是几?百位呢?为什么?(指名回答) 预设:和的十位应该是0,百位是7。因为个位上8加5的和是13,向十位进1;
十位上的和是9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就是10,向百位进1;
百位上2加4得6,加上十位进上来的1就是7。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你做对了吗?你能交换加数的位置验算一下吗? 学生独立验算,教师板书验算过程:
(5)小结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哪一位相加满10要向前一位进“1”。

2.教学教材第70页“试一试”。

(1)学生独立完成,注意百位相加满10应向千位进1。

(2)集体订正,并验算。

(3)小结:我们在计算加法时,不管哪一位满10都要向前一位进1。

1.完成教材第71页“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每道题的计算过程。

2.完成教材第71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找出错在哪里,说给同桌听,然后改正过来。

3.完成教材第7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和验算,再组织反馈和交流。

4.完成教材第71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说出图意,自己解决问题,正确计算结果。

5.完成教材第71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先估算,再口答,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估算时的思考过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同学交流一下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加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交流。迁移法是经常采用的有效教学方法,它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上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学生在捕捉联系和发现窍门的“顿悟”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经验的迁移与同化,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拓展。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精神,同时也体验了成功,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第7课时 三位数的笔算减法(1) 教材第74~76页的内容。

1.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2.掌握减法的验算方法,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培养积极思考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重点:掌握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减法的验算方法。

多媒体课件。

1.用竖式计算。

68-32=   79-6=   96-18= 说一说笔算两位数减法怎样算。(学生自由讨论) 2.师:同学们,我们学校是书香校园,图书室里有许多同学们喜欢看的书。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板书课题) 1.教学教材第74页例6。

(1)课件出示教材第74页例6主题图。

师:从这幅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生1:书架上有儿童小说215本,借出93本。

生2:求还剩多少本。

(2)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15-93。

(3)师:怎样计算这道算式?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竖式计算。

生:
百十个   (4)师生交流。

师:刚才在计算时,大家都碰到了十位上的1减9不够减,你们是怎么办的?(学生交流想法,自由发言) 师:百位上的数相减时,要注意什么问题?为了不忘掉被减数百位上退走的1,可以怎么办?(生自由交流讨论) 师:用竖式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生: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小结: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在写竖式时一定要注意这几点,最后还不能忘记写横式上的得数哦! (5)验算。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道题做得对吗? 你们怎么知道是对的?会检查吗? 生1:用被减数减差等于减数来验算。

生2:用差加上减数的和等于被减数来验算。

教师板书:
强调:减法验算的结果不是算式中的得数,而是原式中的被减数或减数。

总结:同学们一定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因为“算得对不对只有验算才知道”,这样才能保证在做题时正确率高。

2.教学教材第75页“试一试”。

指名板演并验算,并向全班同学解释自己的计算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同时强调:如果差的最高位是0,这个0要省略不写。

3.总结计算方法。

师:用竖式笔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小组内讨论,通过讨论小结出:
①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②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

1.完成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并进行验算。

(2)集体交流汇报。

2.完成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比较每组中两道算式之间的联系。

3.完成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4题。

(1)生自己看图,完整口述题意。

(2)生独立完成。

(3)集体核对交流,并说一说解题思路。

5.完成教材第76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6.完成教材第76页“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每组两道题的退位过程有什么不同。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三位数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减几十的不退位减法,本节课主要学习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退位减法,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减法的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探索并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会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能根据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并逐步养成验算的好习惯。培养并发展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8课时 三位数的笔算减法(2) 教材第77~78页的内容。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笔算减法中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过程,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能够正确计算需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数减法。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直观操作对于理解算理的作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分析、综合和推理等思维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培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重点:探索并掌握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1.计算。

624-241=   756-383= 指名板演,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的笔算减法。(板书课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例7情境图。

师:你能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二年级同学画了204幅儿童画,一年级同学比二年级同学少画108幅。

师: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一年级同学画了多少幅儿童画?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04-108。

师:204-108大约得多少呢?你能估算一下吗? 明确:把204看作200,把108看作100,200-100=100,204-108的差大约是100。

2.探究204-108的计算方法。

列出竖式,让学生观察竖式,并思考:按我们已经学过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现在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 师: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十位上是0,怎么办?你能试着算一算吗? 师:用竖式算有困难,但我们可以用计数器来研究这个问题。请你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算一算,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算出得数后,可以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3.用计数器计算。

指名在计数器上演示,并介绍计算时的思考过程。

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
(1)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十位上又是0,你是怎么做的? (2)百位上拨去一颗算珠,接下去应该怎么办?十位上现在有十颗算珠了,再接下去该怎么办? 教师示范演示:先从百位退1,并在十位上拨10颗珠子,再从十位退1,在个位拨10颗珠子。

观察计数器发现,分别从百位、十位退1后,现在百位上是1颗珠子,表示1个百,十位上是9颗珠子,表示9个十,个位上是14颗珠子,表示14个一。

师:接下来可以怎样计算呢? 学生回答,教师演示:个位14减8,还剩6颗珠子;
十位减0,还剩9颗珠子;
百位减1,没有了。算得的结果是96。

师:请大家再用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和同桌说说计算时的思考过程。

师生共同小结:我们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十位没有,向百位借1是10个十,拨在十位上;
再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拨10颗珠子,这样就可以减了。在计算时一定要注意,从百位退1后,十位上是10个十,从十位上退1后,这时十位上就是9。

4.联系拨珠的过程进行竖式计算。

先在小组内研究计算方法,自己在教材上算出得数,再在班内交流。交流时指名学生说出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竖式:
5.验算。

师:像这样难算的题目,要想知道我们算得对不对,应该怎么办? 生:进行验算。

让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师巡视指导。

师:这节课的减法计算与以往的有什么不同?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也不够减,再从百位上退1给十位,然后再从十位上退1给个位进行计算。

1.完成教材第78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做题。指定两人板演,每人做一组题。

(2)全班订正交流,比较每组两题的不同点。

2.完成教材第78页“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找出各题中的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再要求学生逐题改正。

3.完成教材第78页“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独立计算。

(2)验算时,对已发现的错误要查找原因。

4.完成教材第78页“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观察题中插图,你了解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让学生列式解答,并交流解题思路。

5.完成教材第78页“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2)提问: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3)学生通过估算做出判断,交流思考过程。

(4)学生通过笔算解决问题。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千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一个知识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本单元的难点。这节课教学重点是探索并掌握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当学生面对例题中的实际问题,列出算式后,允许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先在计数器上拨算珠进行计算,通过拨算珠体会退位的过程。在学生拨算珠之后,还要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拨算珠的过程,加深对隔位退位减过程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可通过条理清楚的问题,引导学生明确在竖式上计算的方法。

第9课时 复习 教材第81~83页的内容。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口算、估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

2.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进一步巩固口算、估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

师: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引导学生整理。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3)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4)三位数的笔算加法及验算。

(5)三位数的笔算减法及验算。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板书课题) 1.完成教材第81页“复习”第1题。

出示题目,指名口算。

2.完成教材第81页“复习”第2题。

组织交流计算法则。

3.完成教材第81页“复习”第3、4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组织交流,鼓励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

4.完成教材第81页“复习”第5题。

(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列式计算。

(2)集体交流订正。

5.完成教材第82页“复习”第6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组织学生仔细观察,理解题意。

(2)提问:在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3)小组内互相说说解题思路。

(4)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

6.完成教材第82页“复习”第7题。

引导学生比较每组的三道算式,看能发现什么,并通过交流明确:加法算式中,和减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7.完成教材第82页“复习”第8题。

(1)学生独立填表。

(2)交流时提醒学生注意:加法算式中,加数与和的关系;
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关系。

8.完成教材第82页“复习”第9题。

组织学生填空,引导学生找到将竖式补充完整的突破口。

9.完成教材第82页“复习”第10题。

让学生完成两组算式,发现其中的规律,自己写一个三位数,试试自己总结的规律是否正确。

10.完成教材第83页“复习”第11题。

(1)指名学生读题,帮助学生分析题目意思。

(2)先求二等座位的个数,再求二等座还剩多少空座位。

(3)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11.完成教材第83页“复习”第12题。

组织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注意区分“这时博物馆里有多少人”和“进馆参观的有多少人”这两个问题的不同。

12.完成教材第83页“复习”第13题。

学生自读题目,通过估算哪三个年级人数靠近1000人,把它们分成两组。

13.完成教材第83页思考题。

(1)学生自己圈数计算,比较发现什么时候差最大,什么时候差最小。

(2)教师帮助小结规律。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复习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三位数的笔算加法 三位数的笔算减法 在本节复习课中,巩固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由易到难,针对性强。同时注重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课上,我努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交流机会,让学生去经历、体验、感悟,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给学生提供人人参与的机会,使每位同学都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第七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角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也是进一步认识其他几何图形的重要基础。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认识角,有助于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自主构建角的概念,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认识平面图形的一般方法。本单元无论是认识角,还是认识直角,都只要求直观认识。教材并没有给出这些概念的抽象定义,而是在引导学生观察典型实物抽象出基本图形的基础上,呈现角和直角的各种变式,促使学生在辨别和比较中逐步完善认识。此外,教材在“想想做做”和练习中都安排了判断练习,让学生根据已经形成的表象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这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角和直角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认识几何图形的一些基本方法。) 第1课时 认识角 教材第84~85页的内容。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难点: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多媒体课件、三角尺、纸工袋、闹钟、剪刀、纸五角星、纸三角形、两根硬纸条、图钉、一张长方形纸。

师:同学们,你认识三角形和五角星吗?(从准备的学具中找出来)你知道它们中的角在哪儿吗?(同桌交流)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新的图形——角。(板书课题) 1.教学教材第84页例1。

(1)找出三角形中的角。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找找三角形中的角,它有几个角?(3个)你能指出来吗? 教师示范指角的方法,学生模仿指出3个角。

(2)从实物中找角。

教师逐一出示准备好的纸工袋、剪刀、长方形纸,用手比划这些实物中的角。

出示五角星。

师:现在你能找出所有的角吗? 同桌交流,集体讨论反馈。

出示闹钟。

师:刚才我们都是沿着物体的边找到它们的角,下面这个物体你能找到其中的角吗? 指名说一说。(指出:闹钟上的时针和分针之间也形成了一个角) (3)认识数学中的角。

教师出示课件(例题中的三个图),分别描出一个角,平移到实物下方。指出: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

(4)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直直的这两条线叫作角的边,这个尖尖的点叫作角的顶点。那么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 指名学生到黑板标出各角的顶点和边。

2.教学教材第84页“试一试”。

教师出示两根硬纸条和图钉,示范做一个活动角,然后要求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按照这种方法做一个活动角。

师:你能把这个角变大一些吗?学生尝试将角变大。想象一下:角的两条边就像人的两条腿,腰就是顶点,要使角变大就把两条腿怎样?(叉开)提问:怎么把这个角变小一些? 引导学生说:合拢。

师:现在把这个活动角贴着黑板沿着纸条描出一个角。你能像老师这样描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吗? 学生在作业本上描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

要求学生找出比较大的角,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知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吗? 学生自由交流,全班讨论反馈。

引导学生明确: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度无关。

1.完成教材第85页“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指名说出角的顶点和边。

2.完成教材第85页“想想做做”第2题。

重点观察第一个图形,指名说出有几个角。学生可能会认为有3个角,也有的会认为是1个角,分别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理由。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次指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边是直直的。其余三个图形,逐个指名说一说,产生分歧时,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的理由,让学生掌握正确判断角的方法。

3.完成教材第85页“想想做做”第3题。

(1)课件出示三个不同的钟面,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用红色线条表示。提问: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 (2)同桌交流,指名回答,并说说是怎样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4.完成教材第85页“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用三角尺上的角比一比,再全班交流比较方法。

5.完成教材第85页“想想做做”第5题。

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分小组活动。每人折出一个角,小组内比一比,谁折出的角最大,谁折出的角最小。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要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并不容易,学生接受起来也较为困难,所以本节课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学生常见的“做手工”为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愿望。在学生有了大量感知的情况下,通过移动和渐变的视觉效果,抽象出角的几何形状,揭示角的定义。这样由形象到表象再到概念都有具体形象的过渡,对于空间观念较差的低年级学生而言,降低了认知的难度,从而保持并促进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2课时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教材第86~87页的内容。

1.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能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使学生在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比较、分析和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难点: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

多媒体课件、三角尺、纸工袋、正方形纸、不规则纸。

让学生拿出三角尺,提问:你能找出其中最大的角吗? 学生指出来,同桌之间将两个角放在一起比一比。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角。(板书课题) 1.认识直角。

(1)出示三角尺。

师:刚才你们找到的角,谁的大? 生:一样大。

引导学生明确:三角尺中最大的角是直角。(板书:直角) (2)出示纸工袋和正方形纸。

师:你能找到直角吗?有几个? 小组交流找出的直角。全班交流:纸工袋和正方形纸都有4个直角。

(3)教师利用纸工袋在黑板上画出直角,学生模仿在作业本上画出直角。

说明:为了表示一个角是直角,用直角符号“┐”标出来。师生在直角上标出直角符号。

师: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和你画出的直角比一比,它们的大小相等吗?(学生操作,交流结果。) 小结:通过刚才的操作和比较,我们发现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所以,只要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就可以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2.认识锐角和钝角。

(1)课件出示教材第86页例3的三个闹钟图。

师:观察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变化,你能找出哪个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吗? 学生集体回答。(第1个) (2)师: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和第2个钟面上的角比一比,看看这个角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

生:这个角比直角小。

指出:这个角是锐角。(板书:锐角) (3)学生尝试着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和第3个钟面上的角进行比较。

师:这个角与直角比怎样? 生:这个角比直角大。

指出:这个角是钝角。(板书:钝角) 3.联系实际举例。

师:请你想一想,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锐角和钝角?(学生自由讨论) 4.判断角的方法。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三个角。

师:根据我们对直角、锐角和钝角的认识,让你来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你想怎样做? 让学生用想到的方法进行判断,并说说各是什么角。

指名到黑板上借助三角尺判断它们各是什么角,集体交流判断是否正确,并纠正错误的答案。

小结:刚才和大家认识了直角、锐角和钝角,有的时候看不出是什么角时,可以借助三角尺来判断。如果没有三角尺,你会判断吗?可以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纸来帮助判断,因为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1.完成教材第87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师生各拿出一张不规则的纸,先折出一条线,然后沿着这条线再对折一次,折出一个角。

(2)先折一折,再指一指折出的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3)提问:你有办法知道折出的角是不是直角吗? 学生交流,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看折出的角是不是直角。

2.完成教材第87页“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钟面上几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再在钟面上拨一拨。

3.完成教材第87页“想想做做”第3题。

(1)让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进行判断,是直角的标上直角符号。

(2)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掌握正确的比较方法。

4.完成教材第87页“想想做做”第4题。

(1)提问:它们各是什么图形? 让学生先找出并标出每个图形中的直角,再组织交流。

(2)提问:哪几个图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在自己的身边找出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比一比,看一看。

(4)交流:这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什么角?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直角、锐角、钝角 锐角比直角小 钝角比直角大 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是在学生对角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后的继续学习。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力求做到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学生通过在“找角——折角——比角——画角”等多层次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环节的设计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使整个教学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八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过简单的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学生初次接触统计活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初步积累数据整理和分析的经验,为继续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打下基础。教材十分重视从现实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以恰当的方式收集、整理数据,并在这一过程中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例如,通过在小组里调查,了解小组里同学的蛀牙情况。这些活动有利于学生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感受数据的不同特点。)) 第1课时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1) 教材第90~92页的内容。

1.经历和感受数据的收集、整理、分类和分析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会按不同标准分类,体会分类思想。

2.初步感受在不同的标准下数据分类整理的不同结果,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应用于生活。

重点:掌握按不同的标准分类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

难点:会用分类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多媒体课件。

师: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你最喜欢参加什么活动? 学生交流。

师:我们经常组织的活动有跳绳、踢毽子、投篮。同学们最喜欢哪一项活动?你有办法帮老师快速地了解到结果吗? 学生如果能举手回答,就听听他们的方法;
如果没人举手,就告诉学生: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能帮老师想到一种快速了解结果的方法。(板书课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

师:图中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生1:图中有老师和学生。

生2:他们有的在做游戏,有的在看书,有的在下棋。

师:他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而且还非常有意义,我们大家在课后也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师:你想知道些什么? 如果学生未能想到,教师可以先示范:我想知道老师比学生多多少人?然后让学生思考交流。

指出: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要先知道他们的人数。

师:怎样才能知道图中的人数呢? 引导学生得到:可以先把图中的人分类整理。

2.数据的整理。

师:你打算怎样分类?(指名回答) 生1:可以按老师和学生分成两类。

生2:可以按参加的活动分成三类。

生3:可以按性别分成两类。

师:你想怎样表示人数呢? 生:可以画“√”表示;
也可以用“□”表示,有一个人就画一个□。

师:选择一种标准分一分,并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分类的结果。

学生小组内展开活动。

3.数据的分析。

(1)选择学生分类的结果,提问:从这里你能看出是按什么分类的吗?(生自由交流) 师:首先要把分成的几类一一写出来。(如果未写,指导学生将分类的情况写清楚。) 师:现在,你能清楚地知道各有多少人吗? 学生根据出示的结果逐一回答。

(2)出示其他的分类结果,指名说说从中能知道些什么。

(3)将几种分类的结果放在一起,小组交流:你还知道些什么? 生1:老师和学生一共有15人,其中老师有3人,学生有12人。

生2:老师比学生少9人。

生3:做游戏的人最多,下棋的人最少。

生4:看书、下棋和做游戏的一共有15人。

(4)师:按不同的标准分类,会有不同的结果,你能掌握吗? 师:你认为分类整理时最关键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最关键的是确定分类标准。(板书:分类标准) 4.小结。

师:回顾刚才的整理过程,你有哪些体会? 学生交流:
(1)分类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图中有哪些人,各有多少。

  (2)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

小结:通过分类整理,可以获得多方面的信息,用自己的方法将结果表示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新知识。

1.完成教材第92页“想想做做”第1题。

(1)提问:可以怎样分类?(按颜色和形状分) (2)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整理结果。

2.完成教材第92页“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整理,再让学生说说根据分类整理的结果,能知道什么。

3.完成教材第92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讨论分类标准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想知道本小组同学哪些方面的情况,再根据想要解决的问题确定分类标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1) 分类整理时,最关键的是确定分类标准。

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分类整理的意义。教学中应把“数据收集和整理”这一数学知识还原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充分利用教材,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充分交流之后掌握多种分类标准,并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分类的结果。这个过程中,一些学生能够学习到其他学生好的方法,从而改进自己的方法,使好的方法得到传扬,学生也会在进一步的数据收集和整理中体验知识源于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教师也可利用情境适当地进行情感教育。

第2课时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2) 教材第93~95页的内容。

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初步了解一些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能用自己的方式描述数据,能根据统计结果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调查和收集数据的过程,体验统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感受数据蕴含的信息,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意识。

重点:数据的调查记录和整理。

难点: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解决简单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

师:同学们,你今年几岁? 学生交流:有的8岁,有的9岁。

师:老师想知道我们班同学中哪个年龄的人数比较多,怎么办呢?是不是可以把大家按照年龄分一分呢? 师:要知道大家的年龄情况,单凭眼睛是看不出来的,需要一个一个地问清楚,并把这些数据记录下来,才能知道结果。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板书课题) 1.数据的收集。

师:老师想了解我们班同学有无蛀牙情况。蛀牙是什么样的呢?老师给大家看一些图片。(课件出示蛀牙图片) 讨论:要了解班级同学的蛀牙情况,可以怎样做? 引导学生明确:可以分小组在班级里进行调查。

师:小组之间互相看看,帮助小组里的每一个同学找一找,有没有蛀牙,有几颗,每个人要记住自己的蛀牙情况。

学生分组活动,小组内调查并做好记录。

师:你们小组是怎样调查和记录的? 投影展示学生记录的结果,指名说出是怎样记录的。

生1:按调查顺序直接记录。即按顺序记录每人的蛀牙颗数。

生2:分类整理。即记录每人的姓名和蛀牙颗数。

生3:按蛀牙的不同情况,画“√”记录人数。

生4:画“正”字记录人数。

师:将几种不同的记录方法放在一起比较一下,你最喜欢哪种?它好在哪里?(学生自由交流讨论) 2.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师:把你们小组的记录分类整理,填写在书上的表格里。

引导学生思考:
(1)小组同学中,是有蛀牙的人多,还是没有蛀牙的人多? (2)在有蛀牙的同学中,有几颗蛀牙的人最多? 指名说一说,小结一下班级学生的蛀牙情况,作出恰当的指导。

师:你还能想到什么?和同学交流。

生:我们应该要爱护自己的牙齿,多吃健康食品,少吃糖。

3.总结。

师:回顾统计活动过程,你有什么收获?(学生集体交流) 生1:通过统计,能清楚地了解小组同学的蛀牙情况。

生2:画“正”字记录人数很方便,在生活中也可以用。

…… 师: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方法可以收集整理数据,以后我们还会学习。

1.完成教材第94页“想想做做”第1题。

先通过具体的问题,引发学生查找课程表,并对各门功课进行分类整理的需要,再通过示范教给学生整理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整理,并组织交流。

2.完成教材第95页“想想做做”第2题。

(1)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石头、剪刀、布”。(先示范告诉学生游戏规则) (2)提出要求:做20次,每完成一次在记录表上画“正”字表示。同桌开始做游戏。

(3)独立整理记录的结果,填表。

(4)同桌交流,说说输、赢、平的情况。

3.完成教材第95页“想想做做”第3题。

(1)分组活动,了解并记录每个同学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

(2)交流结果,根据大家统计的结果,就知道哪些水果可以多买,哪些可以少买。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2) 调查和记录数据的方法不唯一,可以采用画“正”字、画“√”、画“×”等多种方法,其中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既快捷又方便。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数据收集和整理的第2课时,学生已对怎样收集和整理数据有一定了解,于是,我选择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让学生调查小组里每个同学的蛀牙颗数情况,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了统计的必要性,也培养了学生把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自觉主动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课堂上我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收集和整理数据活动的全过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

了解你的好朋友 教材第98~99页的内容。

1.使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进一步体验通过调查收集数据、分类整理数据、描述数据的过程,积累一些统计活动的研究,感受数据蕴含的丰富信息,获得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2.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和他人活动交流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能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围绕问题收集整理数据,获得信息。

多媒体课件。

播放儿歌《找朋友》,学生跟唱。

师:你有好朋友吗?哪些同学是你的好朋友?你知道他的哪些情况? 每名同学将自己的好朋友的特征描述出来,写在纸上。

教师把写的纸全部收集起来,随机抽取其中的一张,读出纸上所写内容,其他同学猜猜他是谁。

如:我的好朋友今年(  )岁,身高(  )厘米,生日是(  )月(  )日,他的爱好是(  ),你能猜出他是(   )。

师:关于好朋友,看来我们并不是很了解,还有很多情况我们不太清楚,关于你的好朋友,你还想了解什么?下面我们一起通过调查统计来了解我们的好朋友。(板书课题) 1.调查准备。

引导:做这样的调查前,先要确定你的好朋友是哪些人,再选择你想调查的具体内容。如:他的身高、体重,最喜欢的颜色,最喜欢的水果,最喜欢的运动等。然后逐个问一问,把结果记录下来。

请同学们尝试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进行调查。

2.分组讨论调查项目。

师:在调查过程中尽量做到越细致越好。除了他的基本信息以外,还可以调查其他方面,比如,他最喜欢什么以及会干什么。里面包含的内容很多,请大家联系生活实际经验想一想,除了最喜欢的颜色,最喜欢的运动,还可以向你的好朋友了解他最喜欢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调查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最喜欢的动画片,最喜欢看的书,最喜欢的一首歌等。

3.进行调查活动。

活动要求:从上面提到的调查内容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3~5项,填在表格中。

姓名 调查内容 学生填好后,教师选取几份交流展示。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1)四人一组,小组内同学编号为1号,2号,3号和4号。

(2)按编号依次向好朋友进行一一询问,记录调查结果。

(3)集体交流展示:你调查了几个同学?调查了哪些内容?你是怎样记录调查结果的? 提问:根据几位同学汇报的情况,你认为进行调查时要注意什么? 师引导学生明确:向每位同学调查的内容应该是一样的,要及时准确地记录调查结果。记录方法要简明方便,要注意用礼貌用语。

4.分类整理。

针对调查内容交流讨论:
(1)你的好朋友喜欢的颜色有几种?喜欢每种颜色的有几人? (2)你的好朋友会打乒乓球的有几人?不会的有几人? 提问:要想回答上面的问题,你觉得可以做些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为了把调查的结果更加清楚地呈现出来,可以把记录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99页表格。

在班级以外其他班级、其他学校有你的好朋友吗?你有兴趣去了解他们吗? 活动要求:仿照刚才的活动过程,先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再利用课外时间对他们进行询问,认真记录调查数据,分类整理,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通过调查,你对你的好朋友是否有了一些新的了解?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了解你的好朋友 在调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调查内容要一样;

②记录要及时准确;

③特殊情况需课外调查。

本节课从“猜猜他是谁”这一游戏入手,引出“哪些同学是你的好朋友”“你知道好朋友的什么情况”“你还想知道好朋友的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统计——确定统计内容、讨论统计方法、收集记录数据、交流完善调查过程、分类整理呈现调查结果、分析统计表、感受统计作用。在层层深入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感受到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价值。

第九单元 期末复习 第1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有余数的除法 教材第100~101页第1~6题。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万以内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掌握万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能正确、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能正确写出接近整百、整千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能正确理解并解答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自主梳理旧知,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放性思维。

重点: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知识进行整理与综合练习。

难点:理解计数单位、数位顺序表的作用,进一步培养数感和估计意识。

多媒体课件。

师:同学们,这学期即将结束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回顾每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体会? 师:这节课我们先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1.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1)知识梳理。

师:关于这个内容,你都想起了哪些知识? 生: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的比较、近似数、数位顺序表。

(2)复习数位顺序表。

师:数位顺序表是这一课时的基础,上面所有的知识都跟它有关,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它吧!那数位顺序表该怎样画呢? 学生独立在作业纸上完成,完成后说给同桌听听,你是怎样写的。

生:
数位顺序表 ……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3)复习读数、写数。

师:老师在商场里调查了几种电视的价格,现在我把这些价格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了,你能在数位顺序表上写出这些数吗? 出示计数器,这几种价格分别为:5126、4305、3003、10000。

学生独立写出这些数,写完后展示,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写的。

师:会写这些数,那你会读吗? 请学生读一读,并说说你是怎样读的。

小结: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读数时,中间不管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末尾的零不用读;
写数时,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4)复习数的组成。

师:那这些价格分别表示多少钱呢?比如:5126元是由多少钱组成的? 生:5000元+100元+20元+6元。

师:那我们还可以说5126是由5个千、1个百、2个十、6个一组成的。其它的数,你也能说出它的组成吗? 请学生说说另三个数的组成。

小结方法:千位上是几就是几个千,百位上是几就是几个百,十位上是几就是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是几个一。

2.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师:谁来说说怎样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在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小结:可以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完成教材第100页“期末复习”第1题。

(1)你能找出五对好朋友吗?动动脑筋将每对好朋友用线连起来。

(2)你能说说你是怎样找出一对好朋友的吗? 2.完成教材第101页“期末复习”第2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按要求写出电视机、电冰箱的价格,并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一排。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101页“期末复习”第3题。

练习时,不必要求学生列举出能组成的所有三位数,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有序思考,理解和体验组成最大或最小三位数的方法。

4.完成教材第101页“期末复习”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5.完成教材第101页“期末复习”第5题。

(1)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6.完成教材第101页“期末复习”第6题。

(1)出示题目,知道了哪些条件,该怎样解答? (2)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在教材上,后集体交流。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有余数的除法 数位顺序表 ……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在具体教学中结合书中复习题,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计算,进一步巩固所学的万以内数的认识,重点复习数的读写以及组成;
进一步强调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试商的方法以及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观察书中情境图,找出解决问题相应的已知条件,理清解题思路,进一步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2课时 两、三位数的加减法 教材第102第7~11题。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与相应的减法口算方法,以及三位数的加、减法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估算方法,并会对加、减法计算进行验算。

3.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点: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加法中的连续进位和减法中的隔位退位。

多媒体课件。

师: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有余数的除法,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都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两、三位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复习两、三位数的加减法。

师:我们在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指名回答) 生:(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加法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减法哪一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当10。

1.完成教材第102页“期末复习”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口算,并说说自己的方法。

2.完成教材第102页“期末复习”第8题。

(1)学生独立计算,计算中对比上下两题,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计算,核对总结。提问: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3.完成教材第102页“期末复习”第9题。

(1)提问:做完题目我们应该怎么办?(验算)这样计算正确率就能够提高了。

(2)怎样验算呢?(学生自由交流) 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

4.完成教材第102页“期末复习”第10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说,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种方法,估一估哪种走法近一些,再用笔算求出准确的结果。

5.完成教材第102页“期末复习”第11题。

(1)出示题中的条件和第一个问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2)出示第二问,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并选择用口算或笔算进行解答。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两、三位数的加减法 两位数加、减法两位数的口算 三位数的加、减法的笔算、验算 本节课主要复习两、三位数的加减法,在教学活动中,我让学生完全主动地参与有关两、三位数的加减法的知识的整理,体现了复习课的特点。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关键是要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的方式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

第3课时 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认识方向 教材第102~103页第12~16题。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建立相应的时间观念,知道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能正确认、读钟面上表示的时间,会用两种方式表示时间。

2.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分米和毫米的实际长度,知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能正确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或估计物体的长度,能正确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东、南、西、北和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能用这些方向正确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能根据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角和直角基本特征值的感知,能通过观察或操作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能正确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

重点:能根据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他七个方向;
能正确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

难点:能运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所在方向。

多媒体课件、方向板。

师:通过前面2节课的复习,相信同学们一定都掌握复习所学知识的一些好方法,今天我们继续来上一堂复习课。(板书课题) 1.复习分米和毫米。

师:在日常生活中,长度单位有什么用处?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请学生比划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师:你的直尺大约是几分米?数学书的封面的宽大约有几分米?课桌的长大约有几分米? 请学生们量一量自己铅笔长为多少厘米,橡皮厚多少毫米。

2.复习时、分、秒。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了哪些时间单位? 生:时、分、秒。

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时=60分。1分=60秒。

教师出示钟面,拨动时针和分针,指名学生用两种方法表示钟面上的时间。

3.复习角的初步认识。

(1)我们前面学习了角,角是怎样的?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学生自由交流) (2)角分几类?怎样的角是直角?请你用两个手指搭出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你有什么办法?怎样的角叫锐角?怎样的角叫钝角?(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4.复习认识方向。

师:我们学过了哪几个方向?(课件出示方向) (1)在地图上,一般按什么方法判定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请你填写手中的方向板。

1.完成教材第102页“期末复习”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一说填空时的思考过程。

2.完成教材第103页“期末复习”第13题。

先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再交流填空时的思考过程。

3.完成教材第103页“期末复习”第14题。

(1)左图中有几个角?是直角的上画上标记。其他的角是什么角? (2)你能用三角尺在右图中找出3个直角吗?同桌互相交流。

4.完成教材第103页“期末复习”第15题。

(1)图上画了些什么? (2)三个小朋友的家分别在学校的哪个方向?你能说说他们上学的路线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5.完成教材第103页“期末复习”第16题。

小组选择几件物品,先估计高度,再测量高度,注意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

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 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认识方向 时→分→秒(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60) 米→分米→厘米→毫米(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 角:直角、锐角、钝角 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本节复习课,教师针对学生掌握的程度不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利用集体智慧完成知识的整理过程,先互补与启迪,接着深入挖掘、整合。教师结合几个问题来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接受,构建知识体系,最终实现在复习中“人人获得发展,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知识的建构,是在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唤醒状态下的积极主动地建构,不仅挖掘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也更好地将知识进行了梳理,促进了认知模块的建构,让旧知“生长”起来。

第4课时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教材第103~104页第17~19题、思考题。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进一步巩固解答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根据不同标准对简单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初步了解一些收集数据的方法,能用自己的方式描述数据,进一步增强数据意识,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学会分析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体会统计活动的过程,感受数据蕴含的信息,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多媒体课件。

师:这节课我们来综合复习本学期剩余的其他知识,先来看看教材的目录,你知道还有哪些知识我们还没有复习吗?(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这些知识。(板书课题) 1.复习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有谁能说说在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小组交流,师归纳) 归纳:首先,观察情境图,说说“题中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接着,思考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分析数量关系,并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确定解题思路。然后,按已经确定的解题思路,列式算出结果。最后,初步学会检验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方法,培养自觉检验的习惯。

2.复习数据收集和整理。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指名回答: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得到的结果不同;
可以用“√”、画“正”字等方法记录结果。

1.完成教材第103页“期末复习”第17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独立完成解答,并交流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以及列式解答和检验方法。

2.完成教材第104页“期末复习”第18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解题时的思考过程。

3.完成教材第104页“期末复习”第19题。

提出问题后,可以先让学生讨论收集和记录数据的方法,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里展开调查,并对记录的结果分类整理,再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来。

4.完成教材第104页“期末复习”思考题。

这道思考题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不断试验、不断调整的过程中,体会数量之间的联系,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说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得到的结果不同。

记录调查结果时,可以用画“√”、画“正”字等方法。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要先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复习就是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帮助学生对知识查缺补漏的教学过程,也是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已学过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这节课,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先让学生自主梳理已学过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然后在梳理的基础上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和概括,再及时进行适当的练习巩固,从而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达到一个飞跃。

推荐访问:
上一篇:2021超市创业计划书参考范文〔一〕
下一篇:2021年家装公司市场部员工年终总结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