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肝火养脾胃祛风邪】清肝火的十种丸药

来源:初一 发布时间:2019-08-06 点击:

  易受风邪侵害的季节中医理论中,把导致人体疾病的外因归结为“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其中风邪排在“六淫”之首。“春天孩儿面,一天变三变”,若是风太过,则成为风邪,易引发疾病,影响健康。风邪是一种致病因素,其致病的特点是发病快、变化多。中医认为,风邪最易伤肺,肺主一身之气,肺朝百脉,外合皮毛。皮毛腠理为肺的屏障,一旦受到风邪侵袭,卫气不固,进而肺受到伤害,导致肺气失宣,肃降失职,不能行气以温煦全身,可引起发热头痛、鼻塞流涕、打喷嚏、咽喉疼痛、咳痰、气喘等病症。
  风邪为百病之长,终年皆有,四季皆可伤人,而其他几种邪气又容易“搭车”,与风邪相合入侵人体,如风与寒相合就成风寒,与湿相合就成风湿,与热相合就成风热等。风邪在这里面都充当了致病的先导。
  风邪影响肝气疏泄,风为木之气,风气通于肝。肝喜条达,与春天升发之气相应。风和日丽的天气,肝气舒畅,人们会感到心情愉快,精神振奋;若是狂风肆虐的天气,肝气抑郁,人们会觉得情志不舒、心烦意乱、脾气暴躁。有肝病、心脏病、精神病的患者春天如不注意调摄情志,常因心情不好而导致疾病复发。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又主藏血,喜条达恶抑郁。所以,春天养肝,第一就是调养情志,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减少或避免发怒使肝木偏亢、肺金受灼。第二,因酸味入肝,为肝的本味,若春季摄入过量的酸味,则易造成肝气过旺。第三,“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甘味入脾,脾健有助于肝气的升发,故春季应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养肝脾两脏,对防病保健大有裨益。
  
  “春捂”有讲究
  
  除了“春捂秋冻”的说法,民间还流传“春不忙脱衣”“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的俗语,都是劝人们在初春季节适当捂捂。不过,春捂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强调脱衣要“递减”,即衣物增减既要视天气变化的情况而定,也要根据自身的体能素质。春季气温日差较大,早晚较冷,此时可适当捂一会儿;而晴日的中午时刻,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此时可适当减衣服。
  由于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湿气较大,早晚低温,细菌、病毒活跃,人容易生病,因此人们要重点“捂”头颈与双脚,这样可避免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发生。传统养生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因为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身差,因此女性不要过早地换上裙装,以免受风寒侵害。除此之外,要生活规律,起居有常,作息有时,保证充足的睡眠。
  
  肝气失调的主要表现
  
  肝阳上亢“肝体阴而用阳”,肝的阳气失调,以肝气、肝阳的亢盛有余为多见,而肝之气虚或阳虚则较为少见。且由于肝阳上亢,多为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致肝阳相对亢盛。因此肝气、肝阳失调的病机主要表现在肝阴亏虚、肝气郁结、肝气横逆,以及肝火上炎等方面;亦常影响脾胃的功能,使其升降失常,运化失司。
  高血压患者中,属于肝火旺、肝阳上亢的最多见。如果属于肝阳上亢的高血压且尚不严重,喝苦丁茶或者枸菊清肝茶,可以清泻肝火。
  肝郁气滞肝郁气滞证是指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疏泄不及而致气机郁滞的证候,又称肝气郁结证,简称肝郁证。本证多因情志不遂,或突然受到精神刺激,或因病邪侵扰,阻遏肝脉,致使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所致。本证多与情志因素有关,以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妇女可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舌苔薄白、脉弦,病情轻重与情绪变化的关系密切。
  肝郁气滞不是小毛病,因为它会导致一系列症状的出现。其实这和平时的生活有很大关系,现在人们饮食比较油腻,导致肝脏负担太重,再加上工作、生活的压力都很大,难免情绪不稳定,容易生气发怒。坐办公室的人运动少,很容易导致足厥阴肝经经络不畅通。这类病一般建议中医调理,治疗肝郁气滞关键是疏肝。

推荐访问:肝火 脾胃 祛风
上一篇:【养生不要迷信大师】 小真,小茹,淑惠大师迷信小说
下一篇:[清凉解暑话薄荷] 薄荷清凉霜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