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重心南移说课稿

来源:五年级 发布时间:2021-05-12 点击:

 经济重心南移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㈠教材地位及课程标准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是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第三课,是中国古代史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两宋时期是继隋唐我国封建经济繁荣后出现的又一个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它上承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下启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发展的最后岁月。尽管两宋政权没有在政治上达到如隋唐那样统一强大的局面,尤其是南宋偏安江南一隅,但经济却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繁荣发展,并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时一个漫长而必然的过程,发端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及至宋代已成定局。这一变化还影响着今天中国经济的状况,是了解中国国情的重要内容。本课的课程标准是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概况。

 ㈡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提高运用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的能力。列举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基本史实,提高运用全面的思维方法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指导阅读《宋代经济分布图》,提高识图能力和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 方法:通过提问思考、学生解答、教师总结的方法,使学生理解掌握宋代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通过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发言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使学生了解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前预习、收集和整理资料,培养自学能力和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学习,培养同学间相互协作的学习品质。

 ㈢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商业繁荣的史实,使学生清晰掌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

 难点:如何理解经济重心概念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二、学法和教法设计 教法构思:

 新课改要求教师正确、灵活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求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整理好的知识体系通过各种方式填鸭式的简单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当中来,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依据“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本节教学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主动求知的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本课共有三个子目,一是经济重心南移,二是农业和手工业,三是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后两个子目分别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概况和海外贸易方面叙述了宋代经济发展的高度成就,教学中合并为一个部分。采用以史实为基础,问题为载体,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通过课前导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的求知热情,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培养学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通过随堂练习与课后作业巩固基础知识、延伸范围,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 学法分析:

 “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法是教法的引申,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也关系到课堂的成败。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指导学生会学,学与会并举,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非常重要。本节课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介于孩童期与青春期之间,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和表现欲较强,但以形象思维为主,学习很难深入,注意力容易转移。大部分学生能对新鲜事物也比较感兴趣,但是注意力很难持久,对老师布置的收集资料作业跃跃跃欲试,但是实际进行自我学习还比较难.这届学生还有个现象,学生分化较大,学困生占相当大比重,他们学习兴趣不高,基础较薄弱,学习方法不是很恰当,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针对学生特点,本节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视听互动功能,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声音、影视资料等素材,创设一种与课堂内容相适应的气氛,寓教于乐,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在课前组织预习和指导,采取分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等方法,使每个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力求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化。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比如相关小故事,幻灯片,历史挂图等. 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文并分组收集、整理与两宋经济繁荣发展的相关资料,能力强的可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以林升的《题临安邸》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导入,问学生:读完这首诗,结合前两课的内容,宋代在我们的脑海里呈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情绪和注意力聚焦点,希望引导学生明白尽管两宋时期军事政治上不是十分强大,却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少见的经济高度繁荣和文化昌盛发达的时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经济重心南移,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解释什么是经济重心---经济重心是指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区域内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经济中心。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义是问号”。学生有了疑问,才有解决问题的迫切的愿望,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本环节通过多个问题的设置,层层引入,激发学生思考,与学生共同探讨完成学习任务。

 一、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和表现:

 ㈠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问:课本 65 页的思考题——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原因是什么? 课件展示“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东晋南朝江南经济的发展”等幻灯片并适时解说,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联系学过的史实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鼓励学生充分思考、大胆发言,并在归纳学生的回答中强调为躲避北方战乱,古代有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新旧知识点的衔接,丰富了课本内容,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实现了对难点的突破和克服。

 ㈡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问:南方经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经济重心如何逐步南移? 课件展示两则材料(《宋书》中记载的东晋南朝时江南的经济冶状况与《汉书》记载的江南经济状况)、宋朝江南经济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索,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经济重心南移主要经历三个时期:三国吴时,东吴统治者为了在三国中立足推行了相关措施推动了江南地区经济开始发展;南朝时,借着北方人民躲避十六国战乱迁往南方的契机,南方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推广牛耕,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历经晚唐和五代十国的继续发展,南宋时,南方生产水平超过北方。

 ㈢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 问:从哪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宋朝时,我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和展示图片,宋人“农耕图”、南宋“耕织图”、“宋代经济分布图”,提醒学生观察比较南北方经济区数量分布情况。总结归纳:南方人口大大超过了北方;“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重要的粮仓;南方出现了一批经济中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概括提炼有效信息能力。让学生理解宋朝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二、经济发展的表现:

 问:刚才我们了解了宋代形成长江流域的经济已超越黄河流域的经济格局,那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课前布置预习收集相关资料,现在请各组将整理收集的资料展示给同学。

 学生讨论,根据课本小标题的分讲,分四组派代表介绍两宋经济发展中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具体表现,其他同学补充说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宋代经济分布图,结合各组的介绍,找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海外贸易繁荣发展的地区及特点。注意补充学生未收集到的资料,用图片、音像资料展现,适当进行知识拓展。如宋朝占城稻与现代杂交水稻,介绍袁隆平;商业的繁荣播放《清明上河图》的视频,海外贸易展示“南海一号”的打捞出土文物等。此环节有可能出现各组介绍各自为阵,整体性印象不够深刻,教师要用图表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学生理解和认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材料的能力以及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去体验历史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达到知识、思想与情感教育合一的效果。

 【课堂练习】

 精选几道选择题以抢答的形式进行,调动学生兴趣,又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达到巩固新知,完成学生的知识目标要求。

 【板书设计】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一、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与表现:

 1、原因:最重要是大量北方人口南迁

 2、过程:最终完成于南宋 3、表现:南方人口大大超过北方 “苏湖熟,天下足” 二、宋朝经济繁荣发展的表现:

 1、农业:人口超过 1 亿 水稻居粮食产量首位 2、手工业:煤的开采、金属冶炼、景德镇 3、商业繁荣:城镇、交子、汴京 4、海外贸易兴盛:市舶司、三大港、贸易范围 设计意图:提纲挈领,突出重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便于学生复习巩固。

 五、教学反思 本课的可取之处:1、正确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重新整合处理教材,注重新旧知识贯通,古今联系。2、精心构思问题,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能够涵盖课文的主要知识点。3、课件制作精心,史实材料丰富,充分运用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做到课件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4、重视引导、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重在参与。特别是学生在介绍手工业时,能力好的学生制作出课件,展现了宋代瓷器的繁荣,五大名窑各自的特点,成为课堂上的一大亮点。

 本节课暴露出一些问题:1、教学中思想上存在一些矛盾与困惑,如教学还是以中考为指挥棒,学生层次差异大,教学中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注重对中下学生的知识巩固,课堂上循规导矩,按部就班,墨守陈规,创新不足。2、对学情没有充分认识,导课用《题临安邸》设置的问题可能有一定难度,历史经历断代较多,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出现片刻冷场。有提议改为以上册的江南发展人口南迁导入可能更适合学情,可我认为两宋时期军事政治“弱”与经济“强”之间的反差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当今的经济发展也有重要的探究价值,故本课在教材编排上放在政权分立之后,有它的含义,这个现象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到,关键还在问题如何设计,能够更好引导学生进行学习。3、时间掌控有点难度,在学生发言和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资料时,要把握好时间。本节历史课教学在复习旧课和导入新课时浪费了一些时间,未能进行抢答练习,略显余味不足。

推荐访问:重心 说课稿 经济
上一篇:互联网时代营销中心
下一篇:9.三袋麦子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