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领导与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研究

来源:五年级 发布时间:2020-09-25 点击:

  坚持党的领导与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研究

 [摘要]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必须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强化教师政治意识、发挥理论课主渠道、构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文环境及网络环境,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3189

  我国高校不仅肩负着传承知识、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人才的重任,还承担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育人之责。因此,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我党一项及其重要的工作。

  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社主义大学性质的需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1]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具有鲜明的制度特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又红又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和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高校已成为思想交锋、多元文化汇聚的前沿地带,成为各种势力争夺的重要阵地。在意识形态的较量中,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其经济、教育、互联网等优势,不断向我国青年大学生传输其政治思想、价值观念和文化道德,不断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而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各种矛盾凸显,各种问题交叠,各种意识碰撞交锋,受利益多元化的市场经济影响和西方意识形态冲击,一些大学生出现了信仰、信念和信任危机,表现在:精神支柱缺损,爱国意识和民族精神淡薄;价值取向扭曲,放弃了责任道德;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错误的政治观点、思想言论丧失甄别力和免疫力……严重冲击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面对当前青年学生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新变化,面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必须牢记教书育人使命,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高校的各项工作,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良好的舆论氛围、强大的精神动力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

  2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是高校党委的一项重要政治责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更明确提出目标指向:“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坚定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1]高校党委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统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大局。

  首先,从责任、使命的高度做好组织领导。一是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选拔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遵守政治纪律的人领导意识形态工作。二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切实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坚持党性讲原则,对在高校教育改革发展中出现的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言论,进行坚决的揭露、批评。

  其次,从理想、信念的高度做好思想领导。做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工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师生的头脑,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坚定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其抵制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能力。强化课堂、讲堂的思想引领,使高校真正成为研究、捍卫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最后,从大局、方向的高度加强工作机制建设。一方面,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有关部门、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分工合作、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要统筹校内外育人合力,形成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实现意识形态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3围绕立德树人抓好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好此项工作,高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积极主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传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引导,加强校园正能量的弘扬和传递,全方位、系统性地巩固壮大校园主流思想舆论阵地。

  31推进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充满生机与活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是高校必须承担的重要任务。我国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取得了理论和实践的巨大成就。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不足和滞后,致使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与西方敌对意识形态的斗争中非常被动,造成一些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迷茫。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关键所在。

  高校应汲取人类文明养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在深入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同时,把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具体化、时代化,形成具有中国特点、中国气派的新的理论成果。只有用新的、具有时代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高教改革实践,回答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才能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师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32坚守“传道”责任使命,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高校育人的职能之一,就是用教师的思想意识、思维导向影响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大学生“相信谁、跟谁走”。而实现这一育人过程,必须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节讲话中指出:“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3],“‘传道’是第一位的”[4]。高校必须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学习,提高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只有真正培养出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科学知识渊博、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师德师风高尚的教师,才能在教书育人中言传身教,以学术水平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实际言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润物细无声”地浸入学生内心,获得学生的认同,进而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33加理论课育人功能,有效发挥意识形态宣传主渠道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质,一直是我国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要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必须发挥好这种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只有教师讲出理论自信,学生才能真懂、真信。思政课教师要旗帜鲜明地用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占领高校的讲台,占领高校的思想理论文化阵地。通过建立工作坊,举办论坛,对一些理论重点、难点、热点、疑点问题进行研究和释疑,使思政课堂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场所,成为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灯塔。同时,高校通过中心组学习、党校等各种形式的理论培训,向广大师生宣传党的政策方针、传播马克思主义,解决师生中深层次的思想问题、认识问题,帮助师生统一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

  3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文环境和精神阵地校园文化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在高校育人中起到潜移默化和方向引领的作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传承“五四”精神的讲话中提出:要在青年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和各种媒介、用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另一方面以各种主题活动为契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转化,开展精彩纷呈、健康向上的活动。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通过抓骨干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使他们理想信念坚定,把对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扎根在灵魂深处。

  图书馆、校史馆、宣传橱窗等文化设施场所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文化活动条件和环境、先进的核心价值观文化教育设施能感染师生,促进师生员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塑造师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35创新话语方式,加强网络新媒体阵地建设

  在新媒体、自媒体,特别是以手机为客户终端的媒介时代,各种信息、思想和理论观点的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形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加强新媒体主流舆论引导,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4]因此,高校必须紧紧抓住校园网络,运用新媒体和现代传播手段,掌控校园信息舆论阵地。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完善校园网络建设,形成网管、宣传部门、思政教师、辅导员共同参与的工作体系,鼓励理论老师、辅导员、学生社团建立博客、QQ群、微信群和“红色网站”等,通过设置丰富的、充满正能量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内容,增强网络吸引力,进而通过网络的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保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传播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强化校园网络的监控和管理,运用行政和技术等手段,严密防控各种不良信息的传播。

  总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使命,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多元文化的交汇碰撞中,高校应从“立德树人”的宗旨出发,坚持党的领导,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动发声,抢占阵地,唱响主旋律,全面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2015-01-19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新华网,2012-11-19

  [3]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网,2014-09-10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发〔2004〕16号文

推荐访问:高校意识形态建设 意识形态 阵地 高校
上一篇:XX年医务人员思想汇报
下一篇:人才引进协议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