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态视阈下党建科学化若干问题探究

来源:五年级 发布时间:2020-08-17 点击:

  政治生态视阈下党建科学化若干问题探究

 [摘要]党建科学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实现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实际的党建工作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群众理念动摇,创新能力下降,党群关系淡化,执政理念弱化,廉政建设不强等等现象。现有的党建工作应该更多的以人民为出发点,执政为民、发展为民,不断的对马克思主义理念进行学习与创新,对党建工作的科学内涵进行充分挖掘,从而实现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根据我国政治生态视阈下的党建工作现状,对党建科学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有所收获。

  [关键词]政治生态;党建工作;科学化;问题;探究分析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思想,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则再次强调“党的建设科学化”,可以说这是针对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全方位思考所作出的重要指示。党建工作科学化的提出,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必将极大地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必须正确认识到在此发展过程中,还会出现诸如理念转变、制度变革,方法革新等问题,为此,必须坚持以党建科学化作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勇于借鉴优秀的历史经验并结合现有的党建问题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于理论的探索以及分析研究,从而实现党建工作的科学化。

  一、党建科学化的背景

  (一)当今时代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了关于党建科学化的命题,“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由于对我国历史定位于形式改变的思考,目前面临着四个重要的考验:党长期执政缺乏危机意识、改革开放造成的社会变革、市场经济的不断动荡以及其他外部环境。历史定位的改变是指原本党在改革时期产生的规则和政策不再适用于当今社会的发展。那么革命时期的特定的历史定位是什么呢?一方面它是指在小农经济政策下的普通百姓的意识缺乏,他们必须依照其他人的意识。而另一方面,在建党伊始带领普通民众进行政权的夺取时就面临着一种高压下的专制制度,这种高度集中的体系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就有。在革命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的依靠行政命令的党建工作体系,这些党建工作有效的促进了政权的夺取,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它更多的是基于原有的革命状态,它是对原有的历史条件的总结,并不适用于当今的时代。当今时代需要做的就是打破不合时宜的陈规,与时俱进。举个例子,原有的党建工作大多呈现出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现象,那么现在就应该考虑到如何以民主的手段对经济社会进行管理,如何实现“让人民自己当家作主”。

  (二)自身发展的问题

  面对当今党内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与现实的不相吻合,更多的是要加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科学治党的原则方针。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危险有:部分党员出现精神懈怠现象、与群众缺乏沟通甚至脱离群众、工作能力不足以及消极怠工腐败滋生的危险。为了加强党建科学化以及群众对于党建的期待,党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两个历史性任务:一个是不断的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另一个是不断的加强对腐败问题的处理以及面对突发问题的处理。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始终坚持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并将其作为党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作为主线”。那么对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科学化进程进行梳理就会发现,党建科学化就是要有效的针对现有的社会矛盾进行研究、分析和化解,努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高举发展的旗帜,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机制,通过对党建科学化的探讨设计出一套可以适用于当今中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准则。

  二、党建科学化的内涵

  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最直观的探讨与反映,它是符合实际规律并且遵循规律发展的,所以科学最重要的是符合规律以及按规矩做事。而党建科学化就是党在发展过程中依照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规律进行发展,不断的提高党建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要依托于党的基本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对成长规律不断进行探索的历史,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的对党成立、发展以及革新进行探讨,另一方面党不断的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行探讨。在当今的时代主题下,要想实现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就必须不断的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于党发展规律的探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纵观历届党的领导人对于党建工作的态度,不难发现党建科学化的主导思想一直以来就是被推崇的。

  早在1929年的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就指出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思想以及生活要保持科学化。邓小平在报告中指出“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的事业中,要采取科学的态度”。江泽民强调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在 2000年召开的全国组织会议上胡锦涛强调,“要不断推进党建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胡锦涛又指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说到底是要不断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习近平也指出了,“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党建科学化摆在重要位置,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提高党建科学化工作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准则》和《条例》,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党建科学化包括理论创新的科学化、领导方式的科学化以及制度建设的科学化。

  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

  (一)坚持良好政治生态下的四项建设

  必须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并把制度建设渗透到四项建设中来。作为基础性的建设,思想建设要通过不断的教育来提高人们对于党建工作的认识。但是教育本身就是存在不确定性的,可以通过教育努力使大部分人了解党建工作科学性的特点,但也正是因为其教育没有约束性的特点,必须通过制度来进行约束与固化。所以加强思想建设必不可少,但是相应的制度建设也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对于组织建设来说,其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对于党的各级领导的选拔与任用,而目前存在的问题则包括人民参与的力度还不够,可以公开的范围也是极其有限的,竞争的力度也是缺乏的,这就造成了无法对人才进行真正科学的选择。所以针对党员领导干部的选拔与任用,也需要有相关科学化的制度来约束其执行,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概念,其具体包括“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党政正职、关键岗位干部培养选拔”。对于作风建设来说,还存在一部分党员干部在日常的工作中出现诸如信仰动摇,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滋生,为人民服务理念淡薄等不良倾向,这些问题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问题。群众是党生存的基础,只有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群众才会为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与基础。为此要坚定不移的高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旗帜,真正的做到以民为先,而不是把这些理念仅仅当成了一个口号,要把“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落实到实际中来,加强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为此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了,要不断的加强党员干部与普通群众之间的联系,努力实现为民服务,清廉办公的行为。对于反腐倡廉建设而言,除了日常的教育要做到“常”、“长”二字,经常抓,长期抓,更需要把加强和完善党的各项制度建设作为根本保障,牢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使得反腐倡廉建设成为党的建设科学化进程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关键突破口,为营造“山清水秀”的良好政治生态保驾护航。

 (二)坚持良好政治生态下的民主集中

  要想保证良好政治生态下的党的建设科学运行,就必须给予必要的动力,这就要不断的发展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完善党内选举;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对于民主建设可以推行党建科学化体系,加强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但必须明确的是,民主是实现集中的方式方法,集中是体现民主的宗旨目标。要想形成和维护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和科学方法仍需花大力气去挖掘和研究,努力实现党内各项决策和程序从最初开始到最后决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四、小结

  进入新阶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和强度在向纵深发展,改革的触角越来越进入到“深水区”。党建科学化的进程也随之不断推进,一些长久以来的积弊正日益浮出水面。不断推进党建科学化这项宏伟工程正是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的重要手段,今后要努力探索和把握党的建设的科学规律,使党的建设能更好的与我国社会发展实际相适应。积极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加强和完善党内制度建设,以此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于立志.党员干部修养镜鉴[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

  [2]郑必坚,龚育之等.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

  [3]黄荣华,梁立邦.人本教练模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马建新.有效领导力的构成及提升途径[J].理论界,2007(1):47-49.

  [5]郑晓明.人力资源管理导论(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6]梁振中,张锦成.中国历代治国思想要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7]李兴山.现代管理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8]高兰,张建国,岳东峰主编.干部制度改革与创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

推荐访问:党建政治生态 科学化 党建 探究
上一篇: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度
下一篇:企业公务接待流程细则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