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想得太多】想得太多睡不着的说说

来源:五年级 发布时间:2019-05-17 点击: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   在很多人看来,凡事“三思而后行”是一种好习惯,是勤于思考的表现。可是,孔子为什么不同意呢?孔子所提倡的其实是一种高超的分寸感,是“无上甚深微妙法”。他既反对不经思考就盲目蛮干的鲁莽之举,亦反对谨小慎微、斤斤计较的功利算计,前者失之于粗心大意,后者失之于心机太重。
  对于心机太重的危害,不少人缺乏足够的认识。心机太重者的一个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想得太多,明明想两遍就能决定的事,他非要想许多遍,该想的他想,不该想的他也想,结果弄得自己身心疲惫。有时还会“妄作”(即瞎折腾),波及他人,危害社会。现在,很多人都感到“心累”。其实,“心累”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心机太重,想了许多不该想的事。
  一个人若思虑过重,就会损伤“精气神”,严重的会出现气血不足、心慌、失眠等症状。可见,心机太重对健康不利。其次,思虑过重对所做之事亦有危害。象棋特级大师胡荣华先生曾提到过这么一种现象:许多职业棋手在思考一步棋的时候,往往不是在对和错之间选择,而是在好与更好乃至最好之间选择。面对一个局面,可走一步值80分的棋,亦可走一步值90分的棋,当然最好是走出值100分的棋。这三种走法都不错,但它们之间的差别又非常微妙,孰好孰坏很难靠简单计算得出结论。不少棋手之所以输棋,往往不是因为他想得太少、计算出错所致,而是因为他想得太多所致――在一步90分的棋和一步100分的棋之间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他可能也走出了那步100分的棋,但因为耗费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结果还是得不偿失。在时间压力或心理压力之下,他往往会在后面的对弈中出现思维盲点,走出“臭棋”,结果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下棋如此,人生亦如此。心眼动得多并不代表你就比别人聪明,耍小聪明更不代表你比别人有智慧。
  一些人之所以想得太多,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贪心――总想着做到“最好”,这本身难道不是一种贪婪吗?很多时候,“最好”是“好”的敌人。一般人只知道“坏”是“好”的敌人,这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求得“最好”,很多人漏掉了“好”。这也是完美主义者为什么不幸福的原因。完美主义者太在乎完美了,当他们举着完美的旗帜高歌猛进的时候,其实正与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幸福擦肩而过。
  “不要想得太多”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做人做事不可太贪心。太贪心、心机太重的人失去的往往比得到的更多。
  (摘自《济南时报》)

推荐访问:想得太多
上一篇:偶尔“软弱” 软弱
下一篇:食道癌患者吃甜食有错吗_食道癌能吃甜食吗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